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军衔标志简介

合集下载

日本陆军二战时的作战编制、装备、军衔

日本陆军二战时的作战编制、装备、军衔

日本陆军二战时的作战编制、装备、军衔日本陆军二战时的作战编制、装备日军二战时陆军单兵装备大至如下:士兵:6.5毫米38式步枪,30式刺刀,94甲水壶,前后盒弹匣(120发子弹),钢盔等。

将校:94式手枪,望远镜,军刀,地图囊,将校水壶。

日军还有一种特殊装备89式掷弹筒,这是一种类似微型迫击炮的东西,其结构是一节底部封闭的圆筒后接一段钢管用于握持,钢管底部再铰接一底座,类似迫击炮的座钣,发射微型榴弹,无支架及瞄准具。

可以用来填补迫击炮与手榴弹之间的支援火力空白,威力不比手榴弹强多少。

与枪榴弹相比不占据步枪枪口,但相对枪挂榴弹发射器并无任何优势,作为一种单兵面杀伤武器,曾普遍装备一线部队。

日本陆军的作战编制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它有多种编制。

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

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步兵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

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部队。

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山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编制为28500人。

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山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编制为25000人。

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二个骑兵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皇军军服装备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皇军军服装备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皇军军服装备详解Sun Jul 20 19:03:24 2008日本陆军在二战中有好几款军服,主要是跟据的战场环境而更替,最著名的是“昭和5式”和“98式”。

“昭和5式”设有肩章,军衔也体现在肩章上面,领章则是体现兵种,分两叉型,以不同颜色来区分。

红色(步兵)、绿色(骑兵)、黄色(炮兵)、黑色(宪兵)、棕色(工兵)、深褐色(工程)、蓝色(军乐)、深蓝色(汽车兵)、青蓝色(航空兵)、白色(军法)、桔红色(参谋)、桔黄色(山地兵)、深红色(装甲兵)、深绿色(药剂)、茶色(司务)、银灰色(军医)、紫色(兽医)。

这种军服一直用到1938年,口戴为倒山字型,军纽口为铜制,很大很显眼,质地为昵子,在1937年攻打南京的日本陆军就是穿的这种军服。

“98式”军服特征是军衔表现在领子上,领章块很小,远处不易查觉。

原因是“昭和5式”的军衔设在肩上,陆军将官金色肩章很显眼,由于在中国战场上游击战很频繁。

日本军方担不少上战场视查或督战的陆军高级将领会成为中国游击队或狙击手的靶子,所以改穿这种“98式”,兵种表现为“M”型胸章,一般别在右胸,颜色和上述“昭和5式”一样。

总的来说,二战时日本陆军的军服也不止上述两种,还有些寒冷地区,如在中国东北和西伯利亚使用的冬装。

还有在东南亚和缅甸使用的“40式”热带作战服。

1931年9月18日入侵中国东北左为日本关东军步兵列兵,头戴“18式”钢盔,身穿羊毛防寒袄。

中为雪地作战步队士兵,头戴类似钢盔的防寒盔,这种盔很像当时纳粹德军的钢盔。

右为日本陆军骑兵大尉,领章为淡绿色,这是日本骑兵的兵种色左为日本陆军少佐,穿的是风衣。

中为日本关东军“抗联讨伐队”的武长,头戴棉帽。

右为日本关东军二等兵,身穿防雪衣。

1932年进攻中国山海关关内左为日本陆军关东军大佐中为日本陆军关东军中将右为日本关东军铁道卫戍一等兵,手持“十一式”(歪把子)轻机枪入侵蒙古国的日本关东军左为日本陆军防化兵,手戴防化手套,左手拎着一件防化服。

1946年国民党陆军军服、帽徽和肩章

1946年国民党陆军军服、帽徽和肩章

1946年国民党陆军军服、帽徽和肩章和日本军衔当时日本陆军的职务编制军衔(仅为参考):陆军大臣——元帅、大将;陆军参谋长——元帅、大将;总军(1945年计划编成,未及实现即投降,相当于方面军)司令官——元帅、大将,总军参谋长——大将、中将;方面军(方面军)司令官——大将,方面军参谋长——中将;军(集团军)司令官——中将,军参谋长——少将;师团长(师长)——中将,后期多为少将师团参谋长——少将、大佐;旅团长(旅长)——少将、大佐,旅团参谋长——大佐、中佐;联队长(团长)——大佐、中佐,副联队长(副团长)——中佐、少佐;大队长(营长)——少佐、大尉;中队长(连长)——大尉、中尉;小队长(排长)——中尉、少尉;司务长——准尉、曹长;小队副(副排长)——曹长、军曹;分队长(班长)——军曹、伍长;组长——伍长、上等兵。

备注:陆军、海军元帅是荣誉军衔,是对“为大日本帝国建立了特殊功勋的陆海军大将的嘉奖”。

在服饰上,元帅在着常服时佩戴“元帅章”,着礼服时与一般大将在服饰上有明显差异。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日本决定废监军部,改设元帅府为最高的军事咨询机关。

元帅府配备元帅若干人,"由日本天皇就陆海军大将中选任,颁赐元帅封号,担任军事顾问及检阅陆海军等任务"。

)二战日本陆军的常服军衔标志,1938年以前使用肩章,以后使用领章,1943年后,士官(军官)、准士官(准尉)另加袖章。

其领章、肩章的衔级表达方式一致:将官满金底,大将(上将)三颗樱星、中将二颗樱星、少将一颗樱星;佐官(校官)金边(指肩章、领章的两条长边,下同)二杠,大佐(上校)三颗樱星、中佐(中校)二颗樱星、少佐(少校)一颗樱星;尉官金边一杠,大尉(上尉)三颗樱星、中尉二颗樱星、少尉一颗樱星;士官生(军校学员,不是军衔)金边;准士官(准尉)金边一杠无星;下士官(军士)一杠,曹长(上士)三颗樱星、军曹(中士)二颗樱星、伍长(下士)一颗樱星;兵以樱星多寡区分衔级,兵长一杠无星、上等兵三颗、一等兵二颗、二等兵一颗,新兵(不是军衔)无星。

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

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

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沈克尼文/图时下热播的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中,日军军衔的错误引起网友热议,媒体的朋友要我谈一谈侵华日军的军衔军服,还有参战的皇族的军衔问题。

为此,我根据1939年9月23日侵华日军所谓“支那派遣军战斗序列”来说明日军各级主官的军衔。

日军当时方面军司令官的军衔为中将,如时任司令官的多田骏中将;参谋长为少将,如笠原幸雄少将。

军司令官的军衔也为中将,如方面军所辖的第一军司令官筱塚义男中将,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

军参谋长的军衔为少将。

日军师团长的军衔也是中将,如第106师团长中井良太郎中将,参谋长为稻村丰二郎大佐(上校)。

师团参谋长也有中佐(中校)军衔的,如第15师团参谋长大野武城即是中佐。

旅团长军衔为少将,如第106师团下辖的第111旅团长山地亘少将。

“日军的“团”称连队”我国习惯译作“联队”以示区别。

“连队长”为大佐,如第111旅团下辖的步兵第113连队长崎守一大佐。

我之所以选日军第106师团及所辖旅团和连队为例是因为1938年10月该师团在江西德安万家岭几乎被中国军队全歼。

时任国民党军少将旅长的张灵甫一战成名。

日军“连队”以下编成内的有“大队”即营、“中队”相当我国军队的连,还有“小队”相当于排,其军官军衔分别为少佐、大尉(相当于中国的上尉)、中尉,少尉和准尉。

士兵军衔有:曹长、军曹、伍长、兵长、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上起为兵长、上等兵、一等兵例举了那么多“支那派遣军”军、师、旅团的主官、将军,回顾历史,我们决不能忽略在侵华战争中,推波助澜将日本拖入全面战争泥潭的大本营和关东军的参谋们。

如策划“皇姑屯事件”的元凶河本大作,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参与制造“上海事变”的辻政信等人,这些胸挂金色“饰绪(或称参谋带)的参谋们当时都是佐官(校官)军衔。

由于日本军事制度的缺陷,造成佐官参谋“下克上”左右了日本决策者的意志。

时至今日,日本仍将一些成事不足的人称作“大本营参谋”。

日本陆军军衔与携刀关系

日本陆军军衔与携刀关系

日本陆军军衔与携刀关系依次为:A.2等兵、1等兵、上等兵、兵长。

B 伍长:分队长,下设10-20人。

军曹:分队长,下设10-20人。

曹长:可任小队长。

配备50人左右。

配刀。

C.少尉:小队长。

配备50人左右。

中尉:同上。

大尉:中队长。

下设4小队200多人。

少佐:大队长。

下设若干中队+特别中队800多人。

中佐:同上。

大佐:连(联)队长,下设若干大队+特别大队2000多人。

少将:旅团长,2个连队+特别大队5000多人。

中将:师团长,下设若干连队+特科连队1万多人。

大将:军司令官,下设若干师团。

元帅:终身现役待遇,严格意义上不是军衔。

对所谓“功勋卓著”的大将授予此头衔并可授‘元帅军刀’,型制与‘将校刀’大相径庭。

A类统称‘兵’,无下属。

除刺刀外,一般不配刀。

B类统称‘下士官’,配‘下士官刀’。

曹长与少尉之间还设立准尉。

C类统称‘将校’,持‘将校刀’。

无其它物件佐证的‘将校刀’先推定到尉级。

*军衔高低不完全等同于所持军刀等级的高低。

*下设人数为常规配备,战时多有变化。

*还有一种临时编制支队,执行特别作战任务,通常以连(联)队为基干,人数不定。

(下士官刀,伍长、军曹、曹长,95式)(将校刀、尉官、98式)*骑兵由于本身属性,自然配刀,宪兵兵长也配刀,都属于带刀本分兵。

*原本95式军刀只配给曹长一级,所以也称曹长刀,*全面侵华后,伍长、军曹也开始配备。

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

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

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沈克尼文/图时下热播的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中,日军军衔的错误引起网友热议,媒体的朋友要我谈一谈侵华日军的军衔军服,还有参战的皇族的军衔问题。

为此,我根据1939年9月23日侵华日军所谓“支那派遣军战斗序列”来说明日军各级主官的军衔。

日军当时方面军司令官的军衔为中将,如时任司令官的多田骏中将;参谋长为少将,如笠原幸雄少将。

军司令官的军衔也为中将,如方面军所辖的第一军司令官筱塚义男中将,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

军参谋长的军衔为少将。

日军师团长的军衔也是中将,如第106师团长中井良太郎中将,参谋长为稻村丰二郎大佐(上校)。

师团参谋长也有中佐(中校)军衔的,如第15师团参谋长大野武城即是中佐。

旅团长军衔为少将,如第106师团下辖的第111旅团长山地亘少将。

“日军的“团”称连队”我国习惯译作“联队”以示区别。

“连队长”为大佐,如第111旅团下辖的步兵第113连队长崎守一大佐。

我之所以选日军第106师团及所辖旅团和连队为例是因为1938年10月该师团在江西德安万家岭几乎被中国军队全歼。

时任国民党军少将旅长的张灵甫一战成名。

日军“连队”以下编成内的有“大队”即营、“中队”相当我国军队的连,还有“小队”相当于排,其军官军衔分别为少佐、大尉(相当于中国的上尉)、中尉,少尉和准尉。

士兵军衔有:曹长、军曹、伍长、兵长、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上起为兵长、上等兵、一等兵例举了那么多“支那派遣军”军、师、旅团的主官、将军,回顾历史,我们决不能忽略在侵华战争中,推波助澜将日本拖入全面战争泥潭的大本营和关东军的参谋们。

如策划“皇姑屯事件”的元凶河本大作,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参与制造“上海事变”的辻政信等人,这些胸挂金色“饰绪(或称参谋带)的参谋们当时都是佐官(校官)军衔。

由于日本军事制度的缺陷,造成佐官参谋“下克上”左右了日本决策者的意志。

时至今日,日本仍将一些成事不足的人称作“大本营参谋”。

【日本陆军】-【战斗序列】≤南方军序列≥-1945年

【日本陆军】-【战斗序列】≤南方军序列≥-1945年

近卫第2师团 久野村桃代 中将 近卫步兵第四联隊
近卫步兵第五联隊
独立混成第25旅団
沢村駿甫
少将
尾本喜三雄 少将
第37师团
第94师团 第7方面军 第29军
独立混成第35旅团 独立混成第36旅团 独立混成第37旅团
独立混成第70旅团
方面军直属 司令官 山下奉文 大将 参谋长 武藤章 中将 副参謀長 小沼治夫 少将 菲律宾 驻 地 司令官 参謀長 鈴木宗作 友近美晴 中将 少将
直属部队
第35军 司令官 寺内寿一 元帅 総参謀長 沼田多稼蔵 中将 副総参謀長 森本軍蔵 少将 指挥官 军衔 指挥官 军衔
南方军
下辖番号 指挥官 军衔 下辖番号
独立混成第55旅团
东南亚 1945年 军衔 中将 中将 大佐 大佐 少将 少将 少将 大佐 大佐 大佐 大佐 大佐 大佐 大佐 大佐
司令官 参謀長 第14方面军
第46师团
独立混成第26旅团
第1师团
第16师团
第26师团 第35军
第30师团 第100师团 第102师团
步兵第225联隊 鎮目武治 大佐 中将 步兵第226联隊 岡村文人 大佐 步兵第227联隊 河合自一 大佐 步兵第256联隊 羽生善良 大佐 井上芳佐 中将 步兵第257联隊 乙守文策 大佐 步兵第258联隊 山本勇 大佐 佐藤为徳 少将 斋俊男 少将 皆传武久 少将 小田正人 少将 步兵第123联隊 新関栄作 大佐 国分新七郎 中将 步兵第147联隊 西連寺元 大佐 尾子熊一郎 少将 步兵第1联隊 揚田虎己 大佐 片冈董 中将 步兵第49联隊 岡林諒吉 大佐 步兵第57联隊 宮内良夫 少将 步兵第9联隊 神谷保孝 大佐 牧野四郎 中将 步兵第20联隊 鉾田慶次郎 大佐 步兵第33联隊 鈴木辰之助 大佐 独立步兵第12联隊 今掘銕作 大佐 山县栗花生 中将 独立步兵第13联隊 斉藤二郎 大佐 独立步兵第11联隊 津田佃 大佐 步兵第41联隊 炭谷鷹義 大佐 两角业作 中将 步兵第74联隊 根岸幹 大佐 步兵第77联隊 新郷栄次 大佐 原田次郎 中将 福荣真平 中将 独立混成第54旅团 北条藤吉 中将 佐藤贤了

日本军衔制度

日本军衔制度

日本军衔制度旧日本陆军军衔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6等16级。

佐官相当于校官,准士官相当于准尉,下士官相当于军士。

按照日本的称谓,16级次序为:大将(日军称上将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上校)、中佐、少佐、大尉(日军称上尉为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根据1906年颁布的《海军军人之名称及阶级表》,日本海军的军衔分为将官、上长官(校官)、士官(尉官)、准士官(准尉)、下士(军士)和卒,计6等18级。

下士官以上的等级与陆军相同,兵的等级比陆军多两级,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水兵。

新日军军衔等级,1950年,日本重建军队,至1954年建成日本军衔。

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

重建的日军军衔分干部、曹士两大类。

干部军衔包括将、佐、尉官3等。

将官分为将一、将二、将补。

将一相当于上将,将二相当于中将,将补相当于少将。

佐官称一佐(上校)、二佐(中校)、三佐(少校)。

尉官称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

曹士称一曹(上士)、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长(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三等兵))。

新日军1970年增设了准尉,1980年又增设了曹长(即军士长)。

目前日军官兵的军衔共有5等18级。

日军上将是最高军衔,授予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陆、海、空三军参谋长;陆军各军长、海军舰队司令、空军航空方面队司令为中将;陆军师长、海军队群司令、空军战斗航空团团长为少将;陆军师参谋长、团长,海军舰长、空军战斗航空团副团长等为上校;陆军副团长、海军副舰长、空军飞行队长为中校;陆车宫长为少校;陆军连长、海军分队长、空军中队长等为上尉;陆军排长、海军分队长、空军小队长为中尉和少尉。

日本陆军军人军衔一览

日本陆军军人军衔一览

日本陆军军人军衔一览2013-12-03 20:36:12|各军阶担当的职位如下:大将为方面军司令官、中将为军司令官、师团长、少将为旅团长、中将、少将为各种学校长,大佐为歩兵连队长、中佐为骑兵、战车连队长、少佐为大队长、中佐、少佐为飞行战队长,大尉、古参中尉为中队长、中尉、少尉为小队长、连队旗手,军曹、伍长为分队长。

军队组织:天皇部队部队中的总军、方面军、军、师团是由步兵旅团、步兵连队所构成,而炮兵部队、骑兵部队、工兵部队等的则为特科部队。

通常在卫戍地担当警备等任务。

参谋本部日本陆军大学校陆地测量部陆军省教育总监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航空总监部特务机关在外公馆附武官(驻在武官)元帅府军事参议院侍从武官府皇族付武官将校生徒试验委员日本元帅:于1872年(明治5年)至1873年(明治6年)的为实质的阶级(陆军元帅)。

之后废止,到1898年(明治31年)设立元帅府[1],并将进入元帅府之陆军大将与海军大将给与元帅的称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废止。

目前日本自卫队中并无相对应的称号。

日本的元帅是从1872年7月19日,参议西乡隆盛以陆军元帅的阶级兼任为始。

原称为“参议兼陆军元帅西郷隆盛”,29日改称为“陆军元帅兼参议西郷隆盛”(即陆军元帅为本官,参议为兼任;前一个称号反之)。

1873年官制改订后取消了元帅官阶,西郷隆盛改叙为陆军大将。

1898年制定了元帅府条例,将功勋卓著的老将给与元帅的称号,并为终身职。

第一代进入元帅府的元帅为小松宫彰仁亲王、山县有朋、大山巌、以及西乡从道(陆军3名,海军1名)。

1926年大勋位昌徳宫李王去世时也同样给与元帅的礼遇。

基本上,元帅为日本陆海军的名誉称号,官衔为元帅陆军大将或元帅海军大将,通常是部队指挥官退休时才会赐与元帅称号。

元帅名义上是天皇的军务顾问,军事参议院当然参议官,也要召开不定期的元帅会议,但对于军队实务上几无影响力。

不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陆军规模扩大,方面军之上还有上级指挥层级,因此出现了以元帅称号出任部队指挥官的例子(寺内寿一,杉山元,与畑俊六)。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军衔标志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军衔标志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军衔标志简介
一、昭和5式
1930年(昭和5年),日本军队开始实行制式化军装和军衔,法式立肩章(即竖肩章)、军兵种领章。

此称“昭和5式”军装。

“昭和5式”军衔体现在肩章上面,领章是分两叉型,以不同颜色来区分兵种。

其中,红色(步兵)、绿色(骑兵)、黄色(炮兵)、黑色(宪兵)、棕色(工兵)、深褐色(工程)、蓝色(军乐)、深蓝色(汽车兵)、青蓝色(航空兵)、白色(军法)、桔红色(参谋)、桔黄色(山地兵)、深红色(装甲兵)、深绿色(药剂)、茶色(司务)、银灰色(军医)、紫色(兽医)。

这种军服一直用到1938年。

二、98式
1938年6月,日本军队改革“昭和5式”军装,换行“98式”军服,其特征是取消了肩章,军衔表现在领子上。

领章块很小,远处不易查觉。

原因是“昭和5式”的军衔设在肩上,将官金色肩章很显眼,在中国战场上游击战很频繁的情况下,日本军方担心不少上战场视察或督战的陆军高级将领会成为中国游击队或狙击手的靶子,所以改穿这种“98式”。

同时,右胸佩带不同颜色的“M”型胸章来区分兵种,兵种颜色和上述“昭和5式”一样。

侵华日军陆军编制(大队)

侵华日军陆军编制(大队)

侵华日军陆军编制(大队)
1.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鬼子陆军编制中的大队,也是鬼子陆军高级战术分队,大队长军衔为中佐或少佐。

日军佐官军衔
2.日军的大队相当于同期中国军队的营,但比营的规模大,人数在800-1500人之间。

作战中的鬼子
3.鬼子一个标准步兵大队包括一个30人的大队部、3或4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110人运输中队和一个55人炮小队。

鬼子运输队
4.二战后期独立步兵大队由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和1个步兵炮中队组成,人数为1274人。

5.除了步兵大队,鬼子陆军编制还有独立机关炮大队、野(山)炮兵大队和独立迫击炮大队。

6.独立机关炮大队下辖3个中队,每个中队96人,九八式机关炮6门。

加上司令部人员,全大队共有340人。

日军机关炮
野(山)炮大队包括1个小型司令部、观测队,大队运输队、3个野(山)炮中队,装备12门75毫米野(山)炮,共有688人。

鬼子山炮
独立迫击炮大队辖3个迫击炮中队,每个迫击炮中队辖3个迫击炮小队,每个迫击炮小队有4门迫击炮,全大队共有36门炮,约有2000人。

鬼子迫击炮
鬼子大队的装备比同等编制的中国军队要强的多,甚至比大多数师级装备还要强,因此可见抗战的艰难。

二战时期各国军服及单兵装备图册(二)日军篇

二战时期各国军服及单兵装备图册(二)日军篇

二战时期各国军服及单兵装备图册(二)日军篇XA:满洲,1931年-32年A1:一等兵,第2步兵师,1931年这名一等兵戴最普通的用于大陆作战的早期01式钢盔,它绰号“樱花”,这源于它顶部铆着的金属物的形状。

早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军队就已驻扎在满洲的部分地区,并在1931年占领全境。

这名士兵外穿毛加衬冬季外套,内穿90式(1930年版)毛料制服。

他的行军装备包括早期版本的皮制背包和早期版本的水壶以及1905年造有坂38式6.5毫米口径步枪,直到1945年,这种步枪一直是日本军队的标准装备,尽管之前新的7.7毫米口径99式步枪已经被采用。

A2:二等兵,第1骑兵团,1931年1931年后日本在满洲和中国内陆的作战中广泛使用骑兵。

二等兵作为部队中低等的军人其军衔通过90式毛料冬装上的肩章得以显示,绿色(代表骑兵)燕尾型领章上的铜阿拉伯数字则代表他所在的团。

图中的大盖帽是当时军人普遍戴的,但是很快它将被野战帽所取代,而当时陆军所有兵种的这种大盖帽都采用红色帽墙和棕色帽顶滚边。

下面军人穿着裤腿掖在带马刺的棕色皮靴里的冬季骑兵马裤。

他的轻型装备包括和他的旧款30式6.5毫米口径卡宾枪相搭配的单体骑兵子弹包和比标准版本稍长的骑兵军刀,这种军刀可让军人在骑马时获得更远的杀伤距离。

A3:伍长,第6步兵师第13步兵团,1932年这名伍长戴第二个重要版本的钢盔,这种钢盔1930年后有限地在日军被试验性使用,其样式有些类似加宽加平的德国M1935式钢盔。

此外,伍长还在钢盔下面戴了顶有皮毛护耳的冬季军帽。

当时两种版本的钢盔同时使用(参看图A1),甚至有时在同一个排都会看到这两种钢盔。

这名军人的军服是1930年基础版毛料冬装,被帽子护耳遮挡住的领章上有铆上的黄铜色阿拉伯数字13,这是他所在团的番号。

另外其轻型野战装备包括斜跨的一条帆布背带、另一侧斜跨的早期版本放在帆布包里的防毒面具和水壶。

注意这种帆布背包没有背带,腰带上则固定着可以完全装满有坂38式步枪120发子弹的子弹袋。

旧日本海军军旗、肩章、臂章(高清图片)

旧日本海军军旗、肩章、臂章(高清图片)

旧日本海军军旗、肩章、臂章(高清图片)
1.二战时日本海军军旗。

与陆军旭日在中间有区别
2.二战时日本海军使用的菊花图案。

只有轻型巡洋舰及以上战舰才可以镶嵌此图案
3.日本海军元帅徽章。

在当时的日本,元帅只是一种荣誉
4.海军官兵在舰内所戴战斗帽的帽徽
5.1883年(明治16年)---1904年(明治37年)海军将校服袖章
6.1904年(明治37年)的海军大将服袖章
7.海军大将肩章
8.海军中将肩章
9海军少将肩章
10.海军大佐肩章
11.海军中佐肩章
12.海军少佐肩章
13.海军大尉肩章
14.海军中尉肩章
15.海军少尉肩章
16.海军准尉(兵曹长)肩章
17.海军上等兵曹臂章
18.海军1等兵曹臂章
19.海军2等兵曹臂章
20.海军兵长臂章
21.海军上等兵臂章
22.海军1等兵臂章
23.海军2等兵臂章
24.海军舰艇1等操舵兵臂章
25.普通技术人员臂章。

抗战时期日本陆军主要将领

抗战时期日本陆军主要将领

1 东条英机大将日本关东军参谋长,日本首相2 小讥国昭大将日本末任首相3 松井石根大将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4 南次郎大将日本关东军第三任司令官,日军驻朝鲜司令5 本庄繁大将日本天皇武官,日军首任关东军司令官6 土肥原贤二大将日本奉天特务机关长,日军第22师团长7 山田乙三大将日本关东军末任司令官8 司内寿一大将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官9 植田廉吉大将日本第五任关东军司令官10梅津美治郎大将日本第六任关东军司令官,日本参谋总长11坂垣征四郎中将日本关东军参谋长,日军第5师团长12石井四郎中将日本关东军731部队长13中岛今朝吾中将日本第16师团长14牛岛贞雄中将日本第18师团长15藤田进中将日本第3师团长16谷寿夫中将日本第6师团长17朝香宫鸠彦中将日本天皇叔叔,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管18柳川平助中将日本第十军军长19狄州立兵中将日本第13师团长20冈村宁次大将侵华日军总司令21小林浅三郎中将侵华日军参谋长22福田良之中将侵华日军海军总司令23吉住良辅中将日本第101师团长24玑谷廉介中将日本28师团长25佐佐木到一少将日本第16师团第12旅团长26武腾章中将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副参谋长27北野政次少将关东军731部队员28菊地刚光少将关东军731部队员29阿部归秀少将日本第32旅团长30令藤好雄中将日本第三十舰队长31中村正雄中将日本第十五师团长32藤田昭一少将日本十三师团12旅团长33伊东政喜中将日本第十四师团长34苫米地少将日本第十八旅团长35小松原太郎中将日本第一师团长36高桥隆笃少将日本731部队副部队长37吉川刚光少将日本第731细菌制造部长。

抗战时期日本的军衔怎么分的啊?和中国对照的军衔?怎么称呼的?

抗战时期日本的军衔怎么分的啊?和中国对照的军衔?怎么称呼的?

抗战时期日本的军衔怎么分的啊?和中国对照的军衔?怎么称呼的?抗战时期日本的军衔怎么分的啊?和中国对照的军衔?怎么称呼的?日本的军衔和中国军衔对比设立军衔制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便于进行国际交往。

大体上,各级军衔在不同国家往往大体对等。

当然,军衔的绝对完全对等也是不可能的。

中国军衔和外国军衔对比比如外国的少尉对应中国的少尉。

甚至在有的国家准尉可以大体对应我国的四级以上士官,有的国家准尉不属于军官范畴。

有的国家准尉相当于副排级或者正排级。

我国的军衔军官是三等十级,目前最接近于美国的军衔。

上将:中央军事 ... 会 ... 、 ... 、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编制军衔;正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中将:副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正军职的辅助军衔少将:正军职、副军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正师职的辅助军衔大校:正师职的主要军衔;副军职、副师职的辅助军衔上校:副师职、正团职的主要军衔中校:副团职的主要军衔;正团职、正营职的辅助军衔少校:正营职的主要军衔;副团职、副营职的辅助军衔上尉:副营职、正连职的主要军衔;副连职的辅助军衔中尉:副连职的主要军衔;正连职、排职的辅助军衔少尉:排职的主要军衔士兵军衔在1999年作出新的规定:士官(志愿兵役制):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兵(义务兵役制):西方型军衔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其军官军衔分为以下等级:美军军衔设6等25级,分别是五星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三级准尉、四级准尉、五级准尉;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美军授衔规则一般是,五星上将军衔长期虚置状态。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军种参谋长、舰队司令、战区司令官为上将;军种副参谋长、军长、舰队副司令为中将;师长、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为少将;副师长、独立旅旅长为准将;团长、空军联队长、舰长为上校;营长、舰艇中队长为中校;副营长、舰艇分队长为少校;连长为上尉;副连长为中尉;排长为少尉.准尉在美国不作为军官,只是在某些方面享受军官待遇。

日军的一个大队是什么配置,有多少人?大队长是什么军衔?

日军的一个大队是什么配置,有多少人?大队长是什么军衔?

日军的一个大队是什么配置,有多少人?大队长是什么军衔?一更历史不点蓝字,我们哪来的故事?经典抗战剧《亮剑》第四集,李云龙接替因杨村战斗失利的孔捷出任独立团团长。

此时,日军山崎大队孤军深入华北抗日根据地,总部决定先派出陈瞎子的772团与山崎大队正面对决。

李云龙迫不及待地让政委赵刚去和首长说情,想把主攻任务分配到独立团头上。

未果后,李云龙气得大骂赵刚与老战友孔捷。

772团多次进攻山崎大队未果,旅长陈赓改让独立团承担此次进攻任务。

李云龙与老部下张大彪采取土工作业的办法,将壕沟一直挖到距离日军阵地只有20米的地方,然后一营战士投出3600颗手榴弹。

全团上至团长,下至伙夫,全部发起白刃冲锋,一举歼灭山崎大队。

这下子李云龙彻底出了名,先后歼灭日军坂田联队与山崎大队,日军驻华北总司令筱冢义男派出特种作战部队,誓要歼灭李云龙及其独立团。

从《亮剑》的这段剧情来看,八路军一个团若是指挥得当,在武器弹药充足的前提下,能够歼灭日军一个大队。

那结合真实历史,独立团歼灭山崎大队是确有其事,还是编剧为了剧情人为杜撰的?在真实的历史上,日军一支大队总共有多少人?大队长又是何种军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主战场是中国与太平洋。

一直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分子就希望先拿下中国,并以此为大本营夺取资源,继而称霸全世界。

所以,日军在中国战场投入两百多万的生力军,从而使太平洋战场上的盟军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

通过各种影视作品与小说,大家应该对日军编制有所了解。

二战时期的日军编制和其他世界主流国家都不大一样,其部队编制从下往上依次为: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军、方面军、总军等等。

按照与八路军编制体系对照,日军一支小分队级别相当于班,小队、中队分别对应的是排、连,大队的级别就相当于营。

从其人数与配置来看,日军无论是小队、中队还是大队,都要比其他国家高出许多。

通常情况下,日军有不下于五种大队编制,包括步兵大队、炮兵大队、工兵大队、骑兵大队等等。

日本大、中、少佐等于中国军官什么级别,一个联队有多少人?

日本大、中、少佐等于中国军官什么级别,一个联队有多少人?

日本大、中、少佐等于中国军官什么级别,一个联队有多少人?在下曾在二战系列第22篇中详细介绍过,直接贴过来吧在如今满屏幕的抗日剧里,往往都是采用以小窥大的手法来展现二战期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难历程,因而剧中展现的地域范畴顶大也就是一个地级市或者一个县,甚至小到一个乡。

同时剧中出现最多的日军军官就是大佐、中佐、少佐,少将什么的都是群众演员,中将级别的则大都在电话另一头以训斥者的姿态出现,露个面都难。

所以想要真正看懂抗日剧,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大、中、少佐手下分别有多少兵?作为驻屯军的‘它们’能管多大的地盘?明治维新以后,天皇根据兵库县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议,建立起中央直辖的军队,分为陆军和海军两个军种。

其中陆军军衔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共计6等16级。

按照日本的称谓,这16级的次序为:大将(日军称上将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上校)、中佐、少佐、大尉(日军称上尉为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也就是说,日本的军衔系列中除将官与欧美国家一致外,佐官相当于欧美国家的校官,准士官相当于准尉,下士官相当于军士。

弄清了军衔序列,再来看各级军官手下有多少人。

二战时期,日本野战部队主要都是以师团为基本单位,此处不细讲甲、乙、丙、丁师团那么复杂,一般的四四制甲种常备师团战斗编制(此处只讲人数)如下:1. 师团(师级)师团长一般是中将军衔,一个齐装满员的师团大约有20000多人。

2、步兵旅团(旅级)步兵旅团长一般是少将军衔,一个齐装满员的旅团大约有7000多人。

3、联队(团级)步兵联队长一般是大佐(上校)军衔;炮兵、骑兵、辎重联队长一般是中佐(中校)军衔,一个齐装满员的联队大约有3500多人。

4、大队(营级)步兵大队长一般是少佐(少校)军衔;一个齐装满员的大队大概有1200人左右。

5、中队(连级)步兵中队长一般是大尉(上尉)或者资深中尉军衔;一个齐装满员的中队大概有200多人。

日本军队的师团,二战期间,为何分成了甲乙丙丁4个等级?

日本军队的师团,二战期间,为何分成了甲乙丙丁4个等级?

日本军队的师团,二战期间,为何分成了甲乙丙丁4个等级?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日军的历史决定的。

日本是个岛国,原则上只要有强大的海军保卫就足够了,陆军属于次要的。

所以,日军基本上只在战争时期扩充大量部队,和平时期就保持必要的部队,数量不多。

抗战爆发前,日军只有17个常设师团常备军。

番号依次为近卫、1至20(之前大正裁军时裁掉了13、15、17、18师团四个师团,为此日军狂热派政府高级官员进行了多次暗杀)。

这就是日军的甲种师团,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规模也非常庞大。

甲种师团最初为为四单位制,每个师团下辖二个旅团。

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

每个旅团一般是1万人,师团还有配属部队,总兵力高达2万8000人。

而实际作战时,师团还有额外增添的部队,比如重炮部队、工兵部队、骑兵部队、坦克部队等等,总兵力可以达到3万多的规模,相当可怕。

实际上,战争初期日军甲种师团,相当于国军一个集团军编制。

而国军的主力师往往只有五六千人,杂牌师甚至只有三千多人,兵力相当于日军一个联队。

所以,开战初期日军1个师团就能独当一面,负责一个地区的全部作战。

很多人把日军的师团,等同于中国的师,只是完全错误的。

实际上,国军的1个军往往只有1万多人,和日军师团都无法相比。

抗战爆发以后,日军不可能单靠这17个师团几十万人作战。

于是,他们迅速编组了新的13个特设师团。

特设师团有很多编制,比如有重组的13师团和18师团,也有以17个甲种师团的预备役编组的101师团、104、106、108、109、110、114、116等师团。

这些师团兵力不同,兵员素质也不同。

有的师团有2万7000人,有的则只有2万2000人甚至1万多人。

既有战斗力强悍的第13和第18师团,也有战斗力相对虚弱的106、109师团。

总体来说,这些特设师团的战斗力有高有低。

原因有很多,其一是士兵多是预备役,年龄偏大,很多都是拖家带口。

这些人有了家庭,就不可能像甲种师团那些18到20岁小伙子一样随便拼命。

日军的大佐到底是多大的军衔?抗战中死了几个大佐?

日军的大佐到底是多大的军衔?抗战中死了几个大佐?

日军的大佐到底是多大的军衔?抗战中死了几个大佐?在众多的抗日剧中,我们在剧中经常听到日军大佐这个称呼,大佐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军官,那么在现实的抗日战争中,大佐这个军官到底是什么官位呢,有什么权力呢?日本的军衔以佐官来加以区分大将、中将、少将以下就是'大佐',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辅佐将军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上校、中校、和少校。

日本军队在指挥方面都指挥军官都是大将,军和主力师团的指挥官是中将,那些三等师团和主力旅团的指挥官是少将。

一般步兵连的连队都是大佐的,按照日本军队的编制,一个甲级师团下属都的步兵连队有3700多名官兵,也就说,一个大佐可以指挥3000多人。

一般能做到日军大佐这个位置的人,都是不简单的,他们不仅要有更高的指挥能力,而且也有敏锐的洞察力,日本军队沿用了佐官这比较传统的称呼,而没有使用西方校官。

展开剩余62%对于每一位日本士兵来说,能够被提拔到大佐那是毕生的梦想,当时日军对于没有出生背景的士兵最多就是升职成少尉,只有在军校毕业受到日本陆军参谋本部认可以后,才能允许再次升职。

而大佐也是一名士兵可以升职到的最高位置,对于很多没有出生背景的日本士兵来说,经过军校学习以后,表现突出并且在战场中立过显著的功劳以后才有可能逐渐提拔为大佐,但是在抗战时期真正从士兵慢慢被提拔为大佐的屈指可数,可想而知大佐这一军衔虽然是日军中层军官,但是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日军在提拔的时候也是慎重选择。

据粗略统计,在1931年到1945年这14年抗战中,中国军民共击毙侵华日军大佐83人,活捉1人。

其中死的最有“特点”的是下面这四位。

龟田。

1942年8月,日军7000余人进犯浙江江山市仙霞岭,我军49军105师的一个团在此和日军血战十多天,在战斗过程中,我军一发迫击炮炮弹刚好落在日军指挥官龟田大佐头上,龟田当场死亡,日军军心打乱,被我军击退,龟田落马旁的一座石桥后来也被称之为“落马桥”。

饭野贤十。

侵华日军步兵大佐,1939年在南昌战役时,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2军第141师第72团一个叫强三娃的中国军人,在重伤临死之际,在尸体堆里向饭野贤十开了一枪,一枪毙命。

日本在二战中的几种特殊军服.

日本在二战中的几种特殊军服.

日本在二战中的几种特殊军服.
描述:左为日本陆军近卫师团一等兵,中为陆军上校,右为陆军中校。

图片:
描述:左为陆军少将,中为特殊炮兵,右为戴防寒战车帽的战车上士。

图片:
描述:左为关东军少校,中为“国境”巡逻队,右为扫荡步兵。

图片:
描述:左为陆航飞行准尉,中为丛林狙击手,右为岛屿卫戍队。

图片:
描述:左为工兵拆弹手,中为化学掷弹兵,右为拿着2式组装步枪的伞兵。

图片:
描述:左为铁道兵驾驶员,中为丛林掷弹兵,右为戴着白色凉帽的陆军中校
图片:
描述:左为穿棉衣的陆军上校,右为拿着橡皮舟的陆军舟桥兵,下为戴18式钢盔的列兵。

图片:
描述:左为陆军上尉,右为手持百式冲锋枪的空降兵,下为岛岸机枪手。

图片:
描述:女模特版的日本二战海军礼服图片:
描述:女模特版的日本二战陆军礼服图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军衔标志简介
一、昭和5式
1930年(昭和5年),日本军队开始实行制式化军装和军衔,法式立肩章(即竖肩章)、军兵种领章。

此称“昭和5式”军装。

“昭和5式”军衔体现在肩章上面,领章是分两叉型,以不同颜色来区分兵种。

其中,红色(步兵)、绿色(骑兵)、黄色(炮兵)、黑色(宪兵)、棕色(工兵)、深褐色(工程)、蓝色(军乐)、深蓝色(汽车兵)、青蓝色(航空兵)、白色(军法)、桔红色(参谋)、桔黄色(山地兵)、深红色(装甲兵)、深绿色(药剂)、茶色(司务)、银灰色(军医)、紫色(兽医)。

这种军服一直用到1938年。

二、98式
1938年6月,日本军队改革“昭和5式”军装,换行“98式”军服,其特征是取消了肩章,军衔表现在领子上。

领章块很小,远处不易查觉。

原因是“昭和5式”的军衔设在肩上,将官金色肩章很显眼,在中国战场上游击战很频繁的情况下,日本军方担心不少上战场视察或督战的陆军高级将领会成为中国游击队或狙击手的靶子,所以改穿这种“98式”。

同时,右胸佩带不同颜色的“M”型胸章来区分兵种,兵种颜色和上述“昭和5式”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