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各题型答题模板
高考数学11个答题模板小结

24
证明:∵MD⊥平面 ABCD,NB⊥平面 ABCD,∴MD∥NB. ∴PBMP =MNBD=12.又QQBA=12. ∴QQBA=PBMP . ∴在△MAB 中,QP∥AM. 又 QP 面 AMD,AM⊂面 AMD, ∴QP∥面 AMD.
(2)
当 2x+π3=-2π+2kπ,k∈Z,即 x=-51π2+kπ,k∈Z 时,f(x)取得最小值-1.
3
(3)由-π2+2kπ≤2x+π3≤π2+2kπ,k∈Z 得-51π2+kπ≤x≤1π2+kπ,k∈Z. ∴函数 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51π2+kπ,1π2+kπ (k∈Z).
4
构建答题模板 第一步: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一般化成 y= Asin(ωx+φ)+h 的形式或 y=Acos(ωx+φ)+h 的形式. 如:f(x)=2sin2x+π3+1. 第二步:根据 f(x)的表达式求其周期、最值. 第三步:由 sin x、cos x 的单调性,将“ωx+φ”看作一个整体,转 化为解不等式问题. 第四步:明确规范表述结论.
16
构建答题模板 第一步:利用条件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第二步:写出 Tn=b1+b2+…+bn 的表达式. 第三步:分析表达式的结构特征、确定求和方法.(例如:公式法、 裂项法,本题用错位相减法). 第四步:明确规范表述结论. 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如本题中在 求 an 时,易忽视对 n=1,n≥2 时的讨论.
第五步:分别计算几何体的体积并求和. 第六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答题规范.
22
模板 6 空间角或空间距离问题 【例 6】 如图,在七面体 ABCDMN 中,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 2
高考数学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数学万能答题模板数学是一个让许多同学头痛的学科,那么,怎么应对数学考试呢?下面是我整合的高考数学万能答题模板,一起来看看吧,确定对你有所关心的。
高考数学万能答题模板选择填空题1.易错点归纳九大模块易混淆难记忆考点分析,如概率和频率概念混淆、数列求和公式记忆错误等,强化基础学问点记忆,避开由于学问点失误造成的客观性解题错误。
针对审题、解题思路不严谨如集合题型未考虑空集状况、函数问题未考虑定义域等主观性因素造成的失误进行专项训练。
2.答题(方法):选择题十大速解方法:排解法、增加条件法、以小见大法、极限法、关键点法、对称法、小结论法、归纳法、感觉法、分析选项法;填空题四大速解方法:直接法、特别化法、数形结合法、等价转化法。
解答题专题一、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的性质问题1、解题路线图①不同角化同角②降幂扩角③化f(x)=Asin(ωx+φ)+h④结合性质求解。
2、构建答题模板①化简: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一般化成y=Asin(ωx+φ)+h的形式,即化为“一角、一次、一函数”的形式。
②整体代换:将ωx+φ看作一个整体,利用y=sin x,y=cos x 的性质确定条件。
③求解:利用ωx+φ的范围求条件解得函数y=Asin(ωx+φ)+h 的性质,写出结果。
④(反思):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对结果进行估算,检查规范性。
专题二、解三角形问题1、解题路线图(1) ①化简变形;②用余弦定理转化为边的关系;③变形证明。
(2) ①用余弦定理表示角;②用基本不等式求范围;③确定角的取值范围。
2、构建答题模板①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注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②定工具:即依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③求结果。
④再反思:在实施边角互化的时候应留意转化的方向,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全部转化为边之间的关系;二是全部转化为角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恒等变形。
专题三、数列的通项、求和问题1、解题路线图①先求某一项,或者找到数列的关系式。
高考数学高分答题模板

高考数学高分答题模板高考数学答题黄金模板1选择填空题易错点归纳:九大模块易混淆难经历考点分析,如概率和频率概念混淆、数列求和公式经历错误等,强化基础知识点经历,躲开因为知识点失误造成的客观性解题错误。
针对审题、解题思路不严谨如集合题型未考虑空集情形、函数问题未考虑定义域等主观性因素造成的失误进行专项训练。
答题方法:选择题十大速解方法:排除法、增加条件法、以小见大法、极限法、关键点法、对称法、小结论法、归纳法、感受法、分析选项法;填空题四大速解方法:直截了当法、专门化法、数形结合法、等价转化法。
2突破解答题三角函数:考点题型归纳:通常考察正弦、余弦公式、三角形差不多性质、三种差不多三角函数之间的转化与角度的化简。
通常题型:Q1:带入求值,化简等;Q2:利用正弦、余弦公式转化,依照角度取值范畴确定正负号,求某角某边等。
答题方法:七大解题思想:如巧用数形结合、化归转化等方法解题。
概率统计:考点题型归纳:通常考察排列、组合运用分布列排列、期望运算等知识点。
通常题型:Q1:求某条件的概率;Q2:利用Q1所求的概率,求分布列以及期望。
答题方法:如互斥时刻和对立事件的巧妙运用等数列:考点题型归纳:通常考察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运用。
通常题型:Q1:求某一项,求通项公式,求数列和通式;Q2:证明,求新数列第N项和,绝对值比较等。
答题方法:如通项公式三大解法:和作差,积作商,找规律叠加化简等;求和公式三大解法:直截了当公式,错位相减,分组求和等。
立体几何:通常题型:Q1:证明线面,线线,面面垂直等;Q2:求距离,求二面角等。
答题方法:如直截了当逻辑法:面面,线面,线面垂直平行等性质的运用;空间向量法:线面垂直,平行时用向量如何表达,公式;等面积、体积法:找到最方便运算的图形。
解析几何:考点题型归纳: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方程的长短轴性质,离心率等,直线与圆锥曲线联立,求解某点,证明某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等。
通常题型:Q1:求圆锥曲线方程式;Q2:证明某点在某线某面上,求位置关系,求直线方程等。
高考数学万能解题模板总结(高考必备)

高考数学万能解题模板总结(高考必备)1、选择填空题1)易错点归纳九大模块易混淆难记忆考点分析,如概率和频率概念混淆、数列求和公式记忆错误等,强化基础知识点记忆,避开因为知识点失误造成的客观性解题错误。
针对审题、解题思路不严谨如集合题型未考虑空集情况、函数问题未考虑定义域等主观性因素造成的失误进行专项训练。
2)答题方法选择题十大速解方法:排除法、增加条件法、以小见大法、极限法、关键点法、对称法、小结论法、归纳法、感觉法、分析选项法。
填空题四大速解方法:直接法、特殊化法、数形结合法、等价转化法。
2、解答题答题技巧与模板1)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的性质问题一、解题路线图①不同角化同角①降幂扩角①化f(x)=Asin(ωx+φ)+h①结合性质求解。
二、构建答题模板①化简: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一般化成y=Asin(ωx+φ)+h的形式,即化为“一角、一次、一函数”的形式。
①整体代换:将ωx+φ看作一个整体,利用y=sinx,y=cosx的性质确定条件。
①求解:利用ωx+φ的范围求条件解得函数y=Asin(ωx+φ)+h的性质,写出结果。
①反思: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对结果进行估算,检查规范性。
2)解三角形问题一、解题路线图①化简变形;①用余弦定理转化为边的关系;①变形证明。
①用余弦定理表示角;①用基本不等式求范围;①确定角的取值范围。
二、构建答题模板①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注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①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①求结果。
①再反思:在实施边角互化的时候应注意转化的方向,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全部转化为边之间的关系;二是全部转化为角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恒等变形。
3)数列的通项、求和问题一、解题路线图①先求某一项,或者找到数列的关系式。
①求通项公式。
①求数列和通式。
二、构建答题模板①找递推: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即找数列的递推公式。
高考数学答题模板可以让你拿高分

高考数学答题模板可以让你拿高分模板1 三角函数的性质问题例1 已知函数f (x )=cos 2⎝⎛⎭⎪⎫x +π12,g (x )=1+12sin 2x .(1)设x =x 0是函数y =f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求g (x 0)的值; (2)求函数h (x )=f (x )+g (x )的单调递增区间.审题破题 (1)由x =x 0是y =f (x )的对称轴可得g (x 0)取到f (x )的最值;(2)将h (x )化成y =A sin(ωx +φ)的形式. 解 (1)f (x )=12⎣⎢⎡⎦⎥⎤1+cos ⎝⎛⎭⎪⎫2x +π6,因为x =x 0是函数y =f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所以2x 0+π6=k π (k ∈Z ),即2x 0=k π-π6(k ∈Z ).所以g (x 0)=1+12sin 2x 0=1+12sin ⎝⎛⎭⎪⎫k π-π6,k ∈Z .当k 为偶数时,g (x 0)=1+12sin ⎝ ⎛⎭⎪⎫-π6=1-14=34.当k 为奇数时,g (x 0)=1+12sin π6=1+14=54.(2)h (x )=f (x )+g (x )=12[1+cos ⎝⎛⎭⎪⎫2x +π6]+1+12sin 2x=12⎝ ⎛⎭⎪⎫32cos 2x +12sin 2x +32=12sin ⎝⎛⎭⎪⎫2x +π3+32.当2k π-π2≤2x +π3≤2k π+π2 (k ∈Z ),即k π-5π12≤x ≤k π+π12(k ∈Z )时,函数h (x )=12sin⎝ ⎛⎭⎪⎫2x +π3+32是增函数.故函数h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k π-5π12,k π+π12 (k ∈Z ).第一步: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一般化成y =A sin(ωx +φ)+h 的形式,即化为“一角、一次、一函数”的形式;第二步:由y =sin x 、y =cos x 的性质,将ωx +φ看做一个整体,解不等式,求角的 范围或函数值的范围;第三步:得到函数的单调性或者角、函数值的范围,规范写出结果; 第四步:反思回顾,检查公式使用是否有误,结果估算是否有误.跟踪训练1 已知函数f (x )=2cos x ·sin ⎝⎛⎭⎪⎫x +π3-3sin 2x +sin x cos x+1.(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3)写出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解 f (x )=2cos x ⎝ ⎛⎭⎪⎫12sin x +32cos x -3sin 2x +sin x ·cos x +1=2sin x cos x +3(cos 2x -sin 2x )+1 =sin 2x +3cos 2x +1=2sin ⎝⎛⎭⎪⎫2x +π3+1.(1)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2=π.(2)∵-1≤sin ⎝⎛⎭⎪⎫2x +π3≤1,∴-1≤2sin ⎝⎛⎭⎪⎫2x +π3+1≤3.∴当2x +π3=π2+2k π,k ∈Z ,即x =π12+k π,k ∈Z 时,f (x )取得最大值3;当2x +π3=-π2+2k π,k ∈Z ,即x =-5π12+k π,k ∈Z 时,f (x )取得最小值-1.(3)由-π2+2k π≤2x +π3≤π2+2k π,k ∈Z ,得-5π12+k π≤x ≤π12+k π,k ∈Z .∴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5π12+k π,π12+k π (k ∈Z ). 模板2 三角函数及向量、三角形例2 在锐角△ABC 中,已知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3(tanA -tanB )=1+tan A ·tan B ,又已知向量m =(sin A ,cos A ),n =(cos B ,sin B ),求|3m -2n |的取值范围.审题破题 由已知A ,B 关系式化简,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求出|3m -2n |并化简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解 因为3(tan A -tan B )=1+tan A ·tan B ,所以tan A -tan B 1+tan A ·tan B =33,即tan(A -B )=33,又△ABC 为锐角三角形,则0<A <π2,0<B <π2,所以-π2<A -B <π2,所以A -B =π6.又|3m -2n |2=9m 2+4n 2-12m·n=13-12sin(A +B )=13-12sin⎝ ⎛⎭⎪⎫2B +π6. 又0<C =π-(A +B )<π2,0<A =π6+B <π2, 所以π6<B <π3,所以π2<2B +π6<5π6.所以sin⎝ ⎛⎭⎪⎫2B +π6∈⎝ ⎛⎭⎪⎫12,1,所以|3m -2n |2∈(1,7). 故|3m -2n |的取值范围是(1,7).第一步:进行三角变换,求出某个角的值或者范围;第二步:脱去向量的外衣,利用向量的运算将所求的式子转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 问题;第三步:得到函数的单调性或者角、函数值的范围,规范写出结果;第四步:反思回顾,检查公式使用是否有误,结果估算是否有误.跟踪训练2 已知a =(2cos x +23sin x,1),b =(y ,cos x ),且a ∥b .(1)将y 表示成x 的函数f (x ),并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2)记f (x )的最大值为M ,a 、b 、c 分别为△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对应的边长,若f ⎝ ⎛⎭⎪⎫A 2=M ,且a =2,求bc 的最大值.解 (1)由a ∥b 得2cos 2x +23sin x cos x -y =0, 即y =2cos 2x +23sin x cos x =cos 2x +3sin 2x +1=2sin⎝ ⎛⎭⎪⎫2x +π6+1, 所以f (x )=2sin ⎝⎛⎭⎪⎫2x +π6+1, 又T =2πω=2π2=π.所以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 (2)由(1)易得M =3,于是由f ⎝ ⎛⎭⎪⎫A 2=M =3,得2sin ⎝ ⎛⎭⎪⎫A +π6+1=3⇒sin ⎝⎛⎭⎪⎫A +π6=1,因为A 为三角形的内角,故A =π3.由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cos A 得4=b 2+c 2-bc ≥2bc -bc =bc ,解得bc ≤4.于是当且仅当b =c =2时,bc 取得最大值4. 模板3 空间平行或垂直关系的证明例3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E 、F 分别为PC 、 BD 的中点,侧面PAD ⊥底面ABCD ,且PA =PD =22AD .(1)求证:EF ∥平面PAD ; (2)求证:平面PAB ⊥平面PCD .审题破题 (1)根据中位线找线线平行关系,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先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再利用性质定理. 证明 (1)连接AC ,则F 是AC 的中点,又∵E 为PC 的中点,∴在△CPA中,EF∥PA,又∵PA⊂平面PAD,EF⊄平面PAD,∴EF∥平面PAD.(2)∵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又∵CD⊥AD,∴CD⊥平面PAD,∴CD⊥PA.又PA=PD=22AD,∴△P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PD=90°,即PA⊥PD.又∵CD∩PD=D,∴PA⊥平面PCD,又∵PA⊂平面PAB,∴平面PAB⊥平面PCD.第一步:将题目条件和图形结合起来;第二步:根据条件寻找图形中的平行、垂直关系;第三步:和要证结论相结合,寻找已知的垂直、平行关系和要证关系的联系;第四步:严格按照定理条件书写解题步骤.跟踪训练3 (2013·山东)如图,四棱锥P-ABCD中,AB⊥AC,AB⊥PA,AB∥CD,AB=2CD,E,F,G,M,N分别为PB,AB,BC,PD,PC的中点.(1)求证:CE∥平面PAD;(2)求证:平面EFG⊥平面EMN.证明(1)方法一取PA的中点H,连接EH,DH.又E为PB的中点,所以EH綊12 AB.又CD綊12AB,所以EH綊CD.所以四边形DCEH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E∥DH.又DH⊂平面PAD,CE⊄平面PAD.所以CE∥平面PAD.方法二连接CF.因为F为AB的中点,所以AF=12 AB.又CD=12AB,所以AF=CD.又AF∥CD,所以四边形AFCD为平行四边形.因此CF∥AD,又CF⊄平面PAD,所以CF∥平面PAD.因为E,F分别为PB,AB的中点,所以EF∥PA.又EF⊄平面PAD,所以EF∥平面PAD.因为CF∩EF=F,故平面CEF∥平面PAD.又CE⊂平面CEF,所以CE∥平面PAD.(2)因为E、F分别为PB、AB的中点,所以EF∥PA.又因为AB⊥PA,所以EF⊥AB,同理可证AB⊥FG.又因为EF∩FG=F,EF⊂平面EFG,FG⊂平面EFG.所以AB⊥平面EFG.又因为M,N分别为PD,PC的中点,所以MN∥CD,又AB∥CD,所以MN∥AB,所以MN⊥平面EFG.又因为MN⊂平面EMN,所以平面EFG⊥平面EMN.模板4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问题例4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满足2S n=a n+1-2n+1+1,n∈N*,且a1,a2+5,a3成等差数列.(1)求a1的值;(2)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审题破题(1)可令n=1,n=2得关系式联立求a1;(2)由已知可得n≥2时,2S n-1=a n-2n+1,两式相减.解(1)当n=1时,2a1=a2-4+1=a2-3,①当n=2时,2(a1+a2)=a3-8+1=a3-7,②又a1,a2+5,a3成等差数列,所以a1+a3=2(a2+5),③由①②③解得a1=1.(2)∵2S n=a n+1-2n+1+1,∴当n≥2时,有2S n-1=a n-2n+1,两式相减得a n+1-3a n=2n,则a n+12n-32·a n2n-1=1,即a n+12n+2=32⎝⎛⎭⎪⎫a n2n-1+2.又a120+2=3,知⎩⎨⎧⎭⎬⎫a n2n-1+2是首项为3,公比为32的等比数列,∴a n2n-1+2=3⎝⎛⎭⎪⎫32n-1,即an=3n-2n,n=1时也适合此式,∴a n=3n-2n.第一步:令n=1,n=2得出a1,a2,a3的两个方程,和已知a1,a2,a3的关系联立求a 1;第二步:令n ≥2得关系式后利用作差得a n +1,a n 的关系;第三步:构造等比数列⎩⎨⎧⎭⎬⎫a n 2n +1+2,并求出通项;第四步:求出数列{a n }的通项.跟踪训练4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满足S n =2a n +(-1)n (n ∈N *).(1)求数列{a n }的前三项a 1,a 2,a 3;(2)求证:数列⎩⎨⎧⎭⎬⎫a n +23-1n 为等比数列,并求出{a n }的通项公式.(1)解 在S n =2a n +(-1)n ,n ≥1中分别令n =1,2,3,得⎩⎪⎨⎪⎧a 1=2a 1-1a 1+a 2=2a 2+1a 1+a 2+a 3=2a 3-1,解得⎩⎪⎨⎪⎧a 1=1,a 2=0,a 3=2.(2)证明 由S n =2a n +(-1)n ,n ≥1得:S n -1=2a n -1+(-1)n -1,n ≥2.两式相减得a n =2a n -1-2(-1)n ,n ≥2.a n =2a n -1-43(-1)n -23(-1)n=2a n -1+43(-1)n -1-23(-1)n ,∴a n +23(-1)n =2⎣⎢⎡⎦⎥⎤a n -1+23-1n -1(n ≥2). 故数列⎩⎨⎧⎭⎬⎫a n +23-1n 是以a 1-23=13为首项,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以a n +23(-1)n=13×2n -1,∴a n =13×2n -1-23×(-1)n .模板5 数列求和问题例5 (2012·江西)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12n 2+kn (其中k ∈N +),且S n 的最大值为8.(1)确定常数k ,并求a n ;(2)求数列⎩⎨⎧⎭⎬⎫9-2a n 2n的前n 项和T n . 审题破题 (1)由S n 的最大值,可据二次函数性质求k ,因而确定a n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解 (1)当n =k ∈N +时,S n =-12n 2+kn 取最大值,即8=S k =-12k 2+k 2=12k 2,故k 2=16,因此k =4,从而a n =S n -S n -1=92-n (n ≥2).又a 1=S 1=72,所以a n =92-n .(2)因为b n =9-2a n 2n =n2n -1,T n =b 1+b 2+…+b n =1+22+322+…+n -12n -2+n2n -1,所以T n =2T n -T n =2+1+12+…+12n -2-n2n -1=4-12n -2-n 2n -1=4-n +22n -1.第一步:利用条件求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 第二步:写出T n =b 1+b 2+…+b n 的表达式; 第三步:分析表达式的结构特征、确定求和方法.例如:公式法、裂项法,本题用错位相减法;第四步:明确规范表述结论;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如本题中在求a n 时,易忽视对n =1,n ≥2时的讨论.跟踪训练5 已知点⎝⎛⎭⎪⎫1,13是函数f (x )=a x (a >0,且a ≠1)的图象上的一点.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f (n )-c .数列{b n } (b n >0)的首项为c ,且前n 项和S n 满足S n -S n -1=S n +S n -1 (n ≥2).(1)求数列{a n }和{b n }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1b n b n +1的前n 项和为T n ,问满足T n >1 0012 012的最小正整数n 是多少?解 (1)∵f (1)=a =13,∴f (x )=⎝ ⎛⎭⎪⎫13x .由题意知,a 1=f (1)-c =13-c ,a 2=[f (2)-c ]-[f (1)-c ]=-29,a 3=[f (3)-c ]-[f (2)-c ]=-227.又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a 1=a 22a 3=481-227=-23=13-c ,∴c =1.又公比q =a 2a 1=13,∴a n =-23·⎝ ⎛⎭⎪⎫13n -1=-2·⎝ ⎛⎭⎪⎫13n(n ∈N *).∵S n -S n -1=(S n -S n -1)(S n +S n -1) =S n +S n -1 (n ≥2).又b n >0,S n >0,∴S n -S n -1=1.∴数列{S n }构成一个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S n =1+(n -1)×1=n ,即S n =n 2.当n ≥2时,b n =S n -S n -1=n 2-(n -1)2=2n -1, 当n =1时,b 1=1也适合此通项公式. ∴b n =2n -1 (n ∈N *).(2)T n =1b 1b 2+1b 2b 3+1b 3b 4+…+1b n b n +1=11×3+13×5+15×7+…+12n -1×2n +1=12×⎝ ⎛⎭⎪⎫1-13+12×⎝ ⎛⎭⎪⎫13-15+12×⎝ ⎛⎭⎪⎫15-17+…+12×⎝⎛⎭⎪⎫12n -1-12n +1 =12×⎝⎛⎭⎪⎫1-12n +1=n 2n +1.由T n =n 2n +1>1 0012 012,得n >1 00110,∴满足T n >1 0012 012的最小正整数n 的值为101.模板6 概率及统计问题例6某河流上的一座水力发电站,每年六月份的发电量Y(单位:万千瓦时)及该河上游在六月份的降雨量X(单位:毫米)有关.据统计,当X =70时,Y=460;X每增加10,Y增加5.已知近20年X的值为:140,110,160,70,200,160,140,160,220,200,110,160,160,200,140,110,160,220,140,160.(1)完成下列频率分布表:近20降雨量70110140160200220频率120420220(2)假定今年六月份的降雨量及近20年六月份降雨量的分布规律相同,并将频率视为概率,求今年六月份该水力发电站的发电量低于490(万千瓦时)或超过530(万千瓦时)的概率.审题破题(1)直接根据已知数据计算频率填表;(2)将频率视为概率,将所求事件写成几个互斥事件的和,然后根据概率加法公式计算.解(1)在所给数据中,降雨量为110毫米的有3个,160毫米的有7个,200降雨量70110140160200220频率120320420720320220(2)由题意知,当X=70时,Y=460;X每增加10,Y增加5,故Y=460+5×X-7010=X2+425.P(“发电量低于490万千瓦时或超过530万千瓦时”)=P(Y<490或Y>530)=P(X<130或X>210)=P(X=70)+P(X=110)+P(X=220)=120+320+220=310.故今年六月份该水力发电站的发电量低于490(万千瓦时)或超过530(万千瓦时)的概率为310 .第一步:理解题目中的数据和变量的意义,完成频率分布表;第二步:利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求概率、作答.跟踪训练6 (2013·陕西)有7位歌手(1至7号)参加一场歌唱比赛,由500名大众评委现场投票决定歌手名次,根据年龄将大众评委分为五组,组别A B C D E人数5010015015050(1)为了调查评委对7位歌手的支持情况,现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各组中抽取若干评委,其中从B组中抽取了6人.请将其余各组抽取的人数填入下表.组别A B C D E人数5010015015050抽取人6数(2)在(1)中,若A,B两组被抽到的评委中各有2人支持1号歌手,现从这两组被抽到的评委中分别任选1人,求这2人都支持1号歌手的概率.解(1)由题设知,分层抽样的抽取比例为6%,所以各组抽取的人数如下表:组别A B C D E人数5010015015050抽取人36993数(2)记从A组抽到的3个评委为a1,a2,a3,其中a1,a2支持1号歌手;从B组抽到的6个评委为b1,b2,b3,b4,b5,b6,其中b1,b2支持1号歌手.从{a1,a2,a3}和{b1,b2,b3,b4,b5,b6}中各抽取1人的所有结果为:由以上树状图知所有结果共18种,其中2人都支持1号歌手的有a1b1,a1b2,a2b1,a2b2共4种,故所求概率P=418=29.模板7 圆锥曲线的定点问题例7已知椭圆E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2-1,离心率为e=2 2 .(1)求椭圆E的方程;(2)过点(1,0)作直线l交E于P、Q两点,试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M,使MP→·MQ→为定值?若存在,求出这个定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审题破题(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E的方程;(2)探求定点可以先根据特殊情况找出点,再对一般情况进行证明.解(1)设椭圆E的方程为x2a2+y2b2=1(a>b>0),由已知得解得所以b2=a2-c2=1.所以椭圆E的方程为x22+y2=1.(2)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点M(m,0),设P(x1,y1),Q(x2,y2),则MP→=(x1-m,y1),MQ→=(x2-m,y2),MP→·MQ→=(x1-m)(x2-m)+y1y2=x1x2-m(x1+x2)+m2+y1y2.①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由得x2+2k2(x-1)2-2=0,即(2k2+1)x2-4k2x+2k2-2=0,则x1+x2=4k22k2+1,x1x2=2k2-22k2+1,y1y2=k2(x1-1)(x2-1)=k2[x1x2-(x1+x2)+1]=-k22k2+1,所以MP→·MQ→=2k2-22k2+1-m·4k22k2+1+m2-k22k2+1=2m2-4m+1k2+m2-22k2+1.因为对于任意的k 值,MP →·MQ →为定值,所以2m 2-4m +1=2(m 2-2),得m =54.所以M ⎝ ⎛⎭⎪⎫54,0,此时,MP →·MQ →=-716.②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1, 则x 1+x 2=2,x 1x 2=1,y 1y 2=-12,由m =54,得MP →·MQ →=-716.综上,符合条件的点M 存在,且坐标为⎝ ⎛⎭⎪⎫54,0.第一步:引进参数.从目标对应的关系式出发,引进相关参数.一般地,引进的参数是直线的夹角、直线的斜率或直线的截距等;第二步:列出关系式.根据题设条件,表达出对应的动态直线或曲线方程;第三步:探求直线过定点.若是动态的直线方程,将动态的直线方程转化成y-y0=k x-x0的形式,则k∈R时直线恒过定点x0,y0;若是动态的曲线方程,将动态的曲线方程转化成f x,y+λg x,y=0的形式,则λ∈R时曲线恒过的定点即是f x,y=0及g x,y=0的交点;第四步:下结论;第五步:回顾反思.在解决圆锥曲线问题中的定点、定值问题时,引进参数的目的是以这个参数为中介,通过证明目标关系式及参数无关,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跟踪训练7 已知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直线l过点M(4,0).(1)若点F到直线l的距离为3,求直线l的斜率;(2)设A,B为抛物线上的两点,且直线AB不及x轴垂直,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恰过点M,求证: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为定值.(1)解由已知得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4),由题意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1,0),因为点F到直线l的距离为3,所以|3k|1+k2=3,解得k=±22,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22.(2)证明设线段AB中点的坐标为N(x0,y0),A(x1,y1),B(x2,y2),因为直线AB不及x轴垂直,所以AB斜率存在,所以直线MN的斜率为y0x0-4,直线AB的斜率为4-x0y0,直线AB 的方程为y -y 0=4-x 0y 0(x -x 0),联立方程得消去x ,得⎝⎛⎭⎪⎫1-x 04y 2-y 0y +y 20+x 0(x 0-4)=0,所以y 1+y 2=4y 04-x 0,因为N 为线段AB 的中点,所以y 1+y 22=y 0,即2y 04-x 0=y 0,所以x 0=2.即线段AB 中点的横坐标为定值2. 模板8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问题例8 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2=1(a >1,b >0)的焦距为2c ,直线l 过点(a,0)和(0,b ),且点(1,0)到直线l 的距离及点(-1,0)到直线l 的距离之和s ≥45c ,求双曲线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审题破题 用a ,b 表示s 可得关于a ,b ,c 的不等式,进而转化成关于e 的不等式,求e 的范围.解 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a +yb=1,即bx +ay -ab =0.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且a >1,得到点(1,0)到直线l 的距离d 1=b a -1a 2+b2, 同理可得点(-1,0)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2=b a +1a 2+b 2,于是s =d 1+d 2=2ab a 2+b2=2abc .由s ≥45c ,得2ab c ≥45c ,即5a c 2-a 2≥2c 2,可得5e 2-1≥2e 2,即4e 4-25e 2+25≤0, 解得54≤e 2≤5.由于e >1,故所求e 的取值范围是⎣⎢⎡⎦⎥⎤52,5.第一步:提取.从题设条件中提取不等关系式;第二步:解不等式.求解含有目标参数的不等式,得到不等式的解集;第三步:下结论.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并结合圆锥曲线中几何量的范围,得到所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第四步:回顾反思.根据题设条件给出的不等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要考虑圆锥曲线自身的一些几何意义,如离心率的范围,圆锥曲线的定义中的a,b,c的大小关系等.跟踪训练8 椭圆C的中心为坐标原点O,焦点在y轴上,短轴长为2,离心率为22,直线l及y轴交于点P(0,m),及椭圆C交于相异两点A,B,且AP→=3PB→.(1)求椭圆C的方程;(2)求m的取值范围.解(1)设椭圆C的方程为y2a2+x2b2=1(a>b>0),设c>0,c2=a2-b2,由题意,知2b=2,ca=22,所以a=1,b=c=22.故椭圆C的方程为y2+x212=1,即y2+2x2=1.(2)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k≠0),l及椭圆C的交点坐标为A(x1,y1),B(x2,y2),由得(k2+2)x2+2kmx+(m2-1)=0,Δ=(2km)2-4(k2+2)(m2-1)=4(k2-2m2+2)>0,(*)x1+x2=-2kmk2+2,x1x2=m2-1k2+2.因为AP→=3PB→,所以-x1=3x2,所以所以3(x 1+x 2)2+4x 1x 2=0.所以3·⎝ ⎛⎭⎪⎫-2km k 2+22+4·m 2-1k 2+2=0.整理得4k 2m 2+2m 2-k 2-2=0, 即k 2(4m 2-1)+(2m 2-2)=0.当m 2=14时,上式不成立;当m 2≠14时,k 2=2-2m 24m 2-1,由(*)式,得k 2>2m 2-2,又k ≠0,所以k 2=2-2m 24m 2-1>0.解得-1<m <-12或12<m <1.即所求m 的取值范围为⎝ ⎛⎭⎪⎫-1,-12∪⎝ ⎛⎭⎪⎫12,1.模板9 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问题例9 已知函数f (x )=2ax -a 2+1x 2+1(x ∈R ).其中a ∈R .(1)当a =1时,求曲线y =f (x )在点(2,f (2))处的切线方程; (2)当a ≠0时,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及极值.审题破题 (1)直接求f ′(x ),得f ′(2)后写出切线方程;(2)求导函数f ′(x )后要对a 进行讨论,可以列表观察函数f (x )的单调性,极值.解 (1)当a =1时,f (x )=2x x 2+1,f (2)=45,又f ′(x )=2x 2+1-2x ·2x x 2+12=2-2x 2x 2+12,f ′(2)=-625.所以,曲线y =f (x )在点(2,f (2))处的切线方程为y -45=-625(x -2),即6x +25y -32=0.(2)f ′(x )=2a x 2+1-2x 2ax -a 2+1x 2+12=-2x -a ax +1x 2+12.由于a ≠0,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a >0,令f ′(x )=0,得到x 1=-1a,x 2=a .所以f (x )在区间⎝⎛⎭⎪⎫-∞,-a ,(a ,+∞)内为减函数,在区间⎝ ⎛⎭⎪⎫-1a ,a 内为增函数.函数f (x )在x 1=-1a 处取得极小值f ⎝ ⎛⎭⎪⎫-1a ,且f ⎝ ⎛⎭⎪⎫-1a =-a 2.函数f (x )在x 2=a 处取得极大值f (a ),且f (a )=1.②当a <0时,令f ′(x )=0,得到x 1=a ,x 2=-1a,所以f (x )在区间(-∞,a ),⎝⎛⎭⎪⎫-a,+∞内为增函数,在区间⎝⎛⎭⎪⎫a ,-1a 内为减函数.函数f (x )在x 1=a 处取得极大值f (a ),且f (a )=1.函数f (x )在x 2=-1a 处取得极小值f (-1a),且f ⎝ ⎛⎭⎪⎫-1a =-a 2.第一步: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如本题函数的定义域为R.第二步:求f(x)的导数f′(x).第三步:求方程f′(x)=0的根.第四步:利用f′(x)=0的根和不可导点的x的值从小到大顺次将定义域分成若干个小开区间,并列出表格.第五步:由f′(x)在小开区间内的正、负值判断f(x)在小开区间内的单调性.第六步:明确规范地表述结论.第七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如本题中f′(x)=0的根为x1=-1a,x2=a.要确定x1,x2的大小,就必须对a的正、负进行分类讨论.这就是本题的关键点和易错点.跟踪训练9 已知函数f(x)=a ln x+2a2x+x (a≠0).(1)若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及直线x-2y=0垂直,求实数a的值;(2)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1)解f(x)的定义域为{x|x>0}.f′(x)=ax-2a2x2+1 (x>0).根据题意,有f′(1)=-2,所以2a2-a-3=0,解得a=-1或a=3 2 .(2)解f′(x)=ax-2a2x2+1=x2+ax-2a2x2=x-a x+2ax2(x>0).①当a>0时,因为x>0,由f′(x)>0得(x-a)(x+2a)>0,解得x>a;由f′(x)<0得(x-a)(x+2a)<0,解得0<x<a.所以函数f(x)在(a,+∞)上单调递增,在(0,a)上单调递减.②当a <0时,因为x >0,由f ′(x )>0得(x -a )(x +2a )>0,解得x >-2a ; 由f ′(x )<0得(x -a )(x +2a )<0,解得0<x <-2a .所以函数f (x )在(0,-2a )上单调递减,在(-2a ,+∞)上单调递增. 模板10 导数及不等式问题例10 设函数f (x )定义在(0,+∞)上,f (1)=0,导函数f ′(x )=1x,g (x )=f (x )+f ′(x ).(1)求g (x )的单调区间和最小值;(2)讨论g (x )及g ⎝ ⎛⎭⎪⎫1x 的大小关系;(3)是否存在x 0>0,使得|g (x )-g (x 0)|<1x对任意x >0成立?若存在,求出x 0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审题破题 (1)先求出f (x ),再求g (x ),然后讨论g (x )的单调区间,最值;(2)可构造函数h (x )=g (x )-g ⎝ ⎛⎭⎪⎫1x ,通过g (x )的单调性比较g (x ),g ⎝ ⎛⎭⎪⎫1x 的大小;(3)对任意x >0若不存在x 0,只需取一特殊值即可;若存在x 0,一般利用最值解决.解 (1)由题设易知f (x )=ln x ,g (x )=ln x +1x ,∴g ′(x )=x -1x2,令g ′(x )=0,得x =1,当x ∈(0,1)时,g ′(x )<0, 故(0,1)是g (x )的单调减区间, 当x ∈(1,+∞)时,g ′(x )>0. 故(1,+∞)是g (x )的单调增区间,因此,x =1是g (x )的唯一极值点,且为极小值点, 从而是最小值点,所以最小值为g (1)=1.(2)g ⎝ ⎛⎭⎪⎫1x =-ln x +x ,设h (x )=g (x )-g ⎝ ⎛⎭⎪⎫1x =2ln x -x +1x ,则h ′(x )=-x -12x 2,当x =1时,h (1)=0,即g (x )=g ⎝ ⎛⎭⎪⎫1x ,当x ∈(0,1)∪(1,+∞)时,h ′(x )<0,h ′(1)=0, 因此,h (x )在(0,+∞)内单调递减,当0<x <1时,h (x )>h (1)=0,即g (x )>g ⎝ ⎛⎭⎪⎫1x ,当x >1时,h (x )<h (1)=0,即g (x )<g ⎝ ⎛⎭⎪⎫1x .(3)满足条件的x 0不存在. 证明如下:假设存在x 0>0,使|g (x )-g (x 0)|<1x对任意x >0成立,即对任意x >0,有ln x <g (x 0)<ln x +2x,(*)但对上述x 0,取x 1=e g (x 0)时,有ln x 1=g (x 0),这及(*)左边不等式矛盾,因此,不存在x 0>0,使|g (x )-g (x 0)|<1x对任意x >0成立.第一步:构造函数h x =g x-g ⎝ ⎛⎭⎪⎫1x ;第二步:根据求单调性、极值的步骤探求函数h x 的单调性;第三步:根据hx 的单调性比较h x 和0的大小;第四步:下结论,反思回顾.跟踪训练10 已知函数f (x )=ax 2+bx +c +ln x .(1)当a =b 时,若函数f (x )在定义域上是单调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设函数f (x )在x =12,x =1处取得极值,且f (1)=-1,若对任意的x ∈⎣⎢⎡⎦⎥⎤14,2,f (x )≤m 恒成立,求m 的取值范围.(参考数据:e≈2.7)解 (1)∵a =b 时,f (x )=ax 2+ax +c +ln x ,∴f ′(x )=2ax +a +1x =2ax 2+ax +1x(x >0).当a =0时,f ′(x )=1x>0,此时f (x )在(0,+∞)上单调递增;当a >0时,∵x >0,∴2ax 2+ax +1>0,∴f ′(x )>0, ∴f (x )在(0,+∞)上单调递增;当a <0时,设g (x )=2ax 2+ax +1,函数g (x )在⎣⎢⎡⎭⎪⎫-14,+∞上单调递减,且g (0)=1>0,故在(0,+∞)上,函数g (x )的符号不确定,即此时f ′(x )的符号不确定,∴函数f (x )在 (0,+ ∞)上不单调.综上可知,a 的取值范围是[0,+∞).(2)∵f (x )在x =12,x =1处取得极值,∴f ′(1)=f ′⎝ ⎛⎭⎪⎫12=0,即⎩⎨⎧2a +b +1=0a +b +2=0,∴⎩⎨⎧a =1b =-3,即f ′(x )=2x 2-3x +1x=2x -1x -1x,且f (x )=x 2-3x +c +ln x .又∵f (1)=-1,∴1-3+c =-1,得c =1, ∴f (x )=x 2-3x +1+ln x .∵当x ∈⎣⎢⎡⎭⎪⎫14,12时,f ′(x )>0,∴函数f (x )在⎣⎢⎡⎭⎪⎫14,12上单调递增;∵当x ∈⎝ ⎛⎭⎪⎫12,1时,f ′(x )<0, ∴函数f (x )在⎝ ⎛⎭⎪⎫12,1上单调递减; ∵当x ∈(1,2]时,f ′(x )>0,∴函数f (x )在(1,2]上单调递增. ∴f (x )极大值=f ⎝ ⎛⎭⎪⎫12=14-32+1+ln 12=-14-ln 2,而f (2)=-1+ln 2,f (2)-f ⎝ ⎛⎭⎪⎫12=-34+ln 4=ln 4-ln e ,由于4>e>e ,故f (2)>f ⎝ ⎛⎭⎪⎫12,∴f (x )max =-1+ln 2,∴m ≥-1+ln 2.34 34。
高考数学的11个答题模板

人平面B).
向 『 七1
『
n)一院-(02,0)
c.,
(n1.
心=
• 11 ·n2 = - - 4 =仇I|m|3 X 2
2 3巴
几何
【例7】 已知定点C仁1,0)及椭圆 x勺-3y2=5,过点C的动直线与
交千A,B两点 (l)若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是 一;,求直线儿江“”缸
(1)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jW使豆订 "h为常数?若存在,求出研
:亭忒=(0, - 2,2)1, 芯=(2 10,1), 沉=(、 0,2,0)
寸面 CMN 的法向益为 nl = ,(-t L I' 守
。
{ 。 [ LJ 七, + [ 边 _
}· 2 书 .J
.l
n (l 害 l,l..
1一
二
-2
- 2).-
邓上平
”,, ',
D. 圈` A,战上
.D
:嘈,DC..L平
件)一构成事件的基本事件一求概率
范解答
� (I)标号为1 ,,心的三张红色卡片分别记为A,i B, C.,标号为1;
的两张蓝色卡片分别记为D, E,. 从五张卡片中任取两张的所有可能
q, 的结果为(A, B), (A, O3! ”., D)1, (A, m,] (B,
1(B D),(u,
卧(C, D), (C,卧(D书 E), 共10种由于每一张卡片被取到t.
第2讲
)
1个
板,助你
分
【模板特征概述】 数学解答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的 一类重要题型,通常是高考的把
轴题,, 具有较好的区分层次和选拔功能目前的高考解答题
型转化为知识、,方法和能力的综合型解答题,[在高考考场上,
高考数学答题模板: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问题

高考数学答题模板:函数的单调性、极值、
最值问题
高考数学答题模板: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问题
1、解题路线图
(1)①先对函数求导;②计算出某一点的斜率;③得出切线方程。
(2)①先对函数求导;②谈论导数的正负性;③列表观察原函数值;④得到原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构建答题模板
①求导数:求f(x)的导数f′(x)。
(注意f(x)的定义域)
②解方程:解f′(x)=0,得方程的根。
③列表格:利用f′(x)=0的根将f(x)定义域分成若干个小开区间,并列出表格。
④得结论:从表格观察f(x)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
⑤再回顾:对需讨论根的大小问题要特殊注意,另外观察f(x)的间断点及步骤规范性。
(完整版)【精排打印版】新课标高考数学答题卡模板

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
数学答题卡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据号
考生禁填:缺考考生由监考员填涂右条形码粘贴处边的缺考标志.
正确填涂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清楚,并仔细检
填注查监考员所粘贴的条形码;
2.选择题一定用 2B 铅笔填涂,解答题一定用0.5 毫米黑色署名涂意
错误填涂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样事3.请依据题号次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地区内作答,高出答题地区书
例√ ×○项写的答案无效;在底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洁净,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60 分)
1 A B C D 5ABCD 9 ABCD
2 A B C D
6ABCD 10 A B C D
3 ABCD 7ABCD 11ABCD
4 ABCD 8ABCD 12ABCD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 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地区内作答,高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制地区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地区内作答,高出黑色矩形边框
19、(本小题满分12 分)
18、(本小题满分12 分)。
高考数学万能答题模板总结

选择填空题 1.易错点归纳: 九大模块易混淆难记忆考点分析,如概率和频率概念混淆、数列求和公式记忆错误等,强化基础知识点记忆,避开因为知识点失误造成的客观性解题错误。 针对审题、解题思路不严谨如集合题型未考虑空集情况、函数问题未考虑定义域等主观性因素造成的失误进行专项训练。 2.答题方法: 选择题十大速解方法: 排除法、增加条件法、以小见、极限法、关键点法、对称法、小结论法、归纳法、感觉法、分析选项法。 填空题四大速解方法:直接法、特殊化法、数形结合法、等价法。 解答题 专题一、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的性质问题 1.解题路线图 ①不同角化同角 ②降幂扩角 ③化f(x)Asin(ωx+φ)h ④结合性质求解。 2.构建答题模板 ①化简: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一般化成y=Asin(ωx+φ)h的形式,即化为“一角、一次、一函数”的形式。 ②整体代换:将ωx+φ看作一个整体,利用y=sin x,y=cos x的性质确定条件。 ③求解:利用ωx+φ的范围求条件解得函数y=Asin(ωx+φ)h的性质,写出结果。 ④反思: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对结果进行估算,检查规范性。 专题二、解三角形问题 1.解题路线图 1 ①化简变形;②用余弦定理为边的关系;③变形证明。 2 ①用余弦定理表示角;②用基本不等式求范围;③确定角的取值范围。 2.构建答题模板 ①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注出来,确定的方向。 ②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③求结果。 ④再反思:在实施边角互化的时候应注意的方向,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全部为边之间的关系;二是全部为角之间的关系,进行恒等变形。 专题三、数列的通项、求和问题 1.解题路线图 ①先求某一项,或者找到数列的关系式。 ②求通项公式。 ③求数列和通式。 2.构建答题模板 ①找递推: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即找数列的递推公式。 ②求通项:根据数列递推公式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或利用累加法或累乘法求通项公式。 ③定方法:根据数列表达式的结构特征确定求和方法(如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分组法等) ④写步骤:规范写出求和步骤。 ⑤再反思: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 专题四、利用空间向量求角问题 1.解题路线图 ①建立坐标系,并用坐标来表示向量。 ②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③用向量工具求空间的角和距离。 2.构建答题模板 ①找垂直:找出(或作出)具有公共交点的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 ②写坐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特征点坐标。 ③求向量:求直线的方向向量或平面的法向量。 ④求夹角:计算向量的夹角。 ⑤得结论:得到所求两个平面所成的角或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专题五、圆锥曲线中的范围问题 1.解题路线图 ①设方程。 ②解系数。 ③得结论。 2.构建答题模板 ①提关系:从题设条件中提取不等关系式。 ②找函数:用一个变量表示目标变量,代入不等关系式。 ③得范围:通过求解含目标变量的不等式,得所求参数的范围。 ④再回顾:注意目标变量的范围所受题中其他因素的制约。 专题六、解析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1.解题路线图 ①一般先假设这种情况成立(点存在、直线存在、位置关系存在等) ②将上面的假设代入已知条件求解。 ③得出结论。 2.构建答题模板 ①先假定:假设结论成立。 ②再推理:以假设结论成立为条件,进行推理求解。 ③下结论:若推出合理结果,经验证成立则肯。 定假设;若推出矛盾则否定假设。 ④再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特殊情况、隐含条件等)审视解题规范性。 专题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1.解题路线图 1①标记事件;②对事件分解;③计算概率。 2①确定ξ取值;②计算概率;③得分布列;④求数学期望。 2.构建答题模板 ①定元:根据已知条件确定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 ②定性:明确每个随机变量取值所对应的事件。 ③定型:确定事件的概率模型和计算公式。 ④计算:计算随机变量取每一个值的概率。 ⑤列表:列出分布列。 ⑥求解:根据均值、方差公式求解其值。 专题八、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问题 1.解题路线图 1①先对函数求导;②计算出某一点的斜率;③得出切线方程。 2①先对函数求导;②谈论导数的正负性;③列表观察原函数值;④得到原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构建答题模板 ①求导数:求f(x)的导数f′(x)(注意f(x)的定义域) ②解方程:解f′(x)0,得方程的根。 ③列表格:利用f′(x)0的根将f(x)定义域分成若干个小开区间,并列出表格。 ④得结论:从表格观察f(x)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 ⑤再回顾:对需讨论根的大小问题要特殊注意,另外观察f(x)的间断点及步骤规范性。
高考答题模板:数学答题模板

选择填空题1、易错点归纳:九大模块易混淆难记忆考点分析,如概率和频率概念混淆、数列求和公式记忆错误等,强化基础知识点记忆,避开因为知识点失误造成的客观性解题错误。
针对审题、解题思路不严谨如集合题型未考虑空集情况、函数问题未考虑定义域等主观性因素造成的失误进行专项训练。
2、答题方法:选择题十大速解方法:(十大解题技巧你会了没)排除法、增加条件法、以小见大法、极限法、关键点法、对称法、小结论法、归纳法、感觉法、分析选项法;填空题四大速解方法:直接法、特殊化法、数形结合法、等价转化法。
解答题专题一、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的性质问题1、解题路线图①不同角化同角②降幂扩角③化f(x)=Asin(ωx+φ)+h④结合性质求解。
2、构建答题模板①化简: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一般化成y=Asin(ωx+φ)+h的形式,即化为“一角、一次、一函数”的形式。
②整体代换:将ωx+φ看作一个整体,利用y=sin x,y=cos x的性质确定条件。
③求解:利用ωx+φ的范围求条件解得函数y=Asin(ωx+φ)+h的性质,写出结果。
④反思: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对结果进行估算,检查规范性。
专题二、解三角形问题1、解题路线图(1) ①化简变形;②用余弦定理转化为边的关系;③变形证明。
(2) ①用余弦定理表示角;②用基本不等式求范围;③确定角的取值范围。
2、构建答题模板①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注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②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③求结果。
④再反思:在实施边角互化的时候应注意转化的方向,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全部转化为边之间的关系;二是全部转化为角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恒等变形。
专题三、数列的通项、求和问题1、解题路线图①先求某一项,或者找到数列的关系式。
②求通项公式。
③求数列和通式。
2、构建答题模板①找递推: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即找数列的递推公式。
高中数学大题规范解答-全得分系列之(十)概率与统计的综合问题答题模板

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学习内容,在高考试卷中,每年都有所涉及,以解答题形式出现的试题常常设计成包含概率计算,统计图表的识别等知识为主的综合题,以考生比较熟悉的实际应用问题为载体,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排列组合和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为工具,考查对概率事件的识别及概率计算.“大题规范解答——得全分”系列之(十)概率与统计的综合问题答题模板[典例](2012辽宁高考改编·满分12分)电视传媒公司为了解某地区观众对某类体育节目的收视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观众进行调查,其中女性有55名.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观众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将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不低于40分钟的观众称为“体育迷”,已知“体育迷”中有10名女性.(1)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据此资料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体育迷”与性别有关?(2)将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不低于50分钟的观众称为“超级体育迷”,已知“超级体育迷”中有2名女性,若从“超级体育迷”中任意选取2人,求至少有1名女性观众的概率.附K2=n(ad-bc)2(a+b)(c+d)(a+c)(b+d),[教你快速规范审题]1.审条件,挖解题信息 观察条件―→−−−−−−→借助直方可确定图非体育迷及体育迷人数2.审结论,明解题方向观察所求结论―→完成2×2列联表并判断“体育迷”与性别的相关性 −−−→需要确定a ,b ,c ,d 及K 2的值3.建联系,找解题突破口由直方图及条件确定体育迷与非体育迷人数―→完成列联表―→计算K 2可判断结论1.审条件,挖解题信息观察条件―→确定“超级体育迷”标准且有2名女性“超级体育迷” −−−−−−→由率分布直方频图 确定“超级体育迷”的人数2.审结论,明解题方向观察所求结论―→从“超级体育迷”中任取2人求至少有1名女性观众的概率 −−−−→分分析类1名女性观众或两名女性观众3.建联系,找解题突破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确定“超级体育迷”的人数−−−−−→列法列出举举所有基本事件并计数为n 和至少有1名女性的基本事件,计数为m mP n−−−−→代入=求概率[教你准确规范解题](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在抽取的100人中,“体育迷”有25人,从而完成2×2列联表如下:(3分)将2×2列联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K 2=100×(30×10-45×15)275×25×45×55=10033≈3.030.因为3.030<3.841,所以我们没有95%的把握认为“体育迷”与性别有关.(6分)(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超级体育迷”为5人,从而一切可能结果所组成的基本事件为(a 1,a 2),(a 1,a 3),(a 2,a 3),(a 1,b 1),(a 1,b 2),(a 2,b 1),(a 2,b 2),(a 3,b 1),(a 3,b 2),(b 1,b 2),其中a i 表示男性,i =1,2,3,b j 表示女性,j =1,2.由10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这些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9分)用A 表示“任选2人中,至少有1人是女性”这一事件,则A ={(a 1,b 1),(a 1,b 2),(a 2,b 1),(a 2,b 2),(a 3,b 1),(a 3,b 2),(b 1,b 2)},(11分)事件A 由7个基本事件组成,因而P (A )=710.(12分)[常见失分探因]忽视直方图纵轴表示为频率组距导致每组人数计算失误.K 2的计算不准确、导致结果判断出错.1.“超级体育迷”人数计算错误导致失误.2.由5人中任取2人列举出所有可能结果时重复或遗漏某一情况导致失误.————————————[教你一个万能模板]—————————————————―→―→―→―→1.(2012·佛山模拟)已知某车间加工零件的个数x 与所花费时间y (h)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0.01x +0.5,则加工600个零件大约需要的时间为( )A .6.5 hB .5.5 hC .3.5 hD .0.3 h解析:选A 将600代入线性回归方程y ^=0.01x +0.5中得需要的时间为6.5 h. 2.(2013·衡阳联考)已知x 与y 之间的一组数据:已求得关于y 与x 的线性回归方程y ^=2.1x +0.85,则m 的值为( ) A .1 B .0.85 C .0.7D .0.5解析:选D 回归直线必过样本中心点(1.5,y ),故y =4,m +3+5.5+7=16,得m =0.5.3.有甲、乙两个班级进行数学考试,按照大于等于85分为优秀,85分以下为非优秀统计成绩,得到如下所示的列联表:已知在全部105人中随机抽取1人,成绩优秀的概率为2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列联表中c 的值为30,b 的值为35B .列联表中c 的值为15,b 的值为50C .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若按95%的可靠性要求,能认为“成绩与班级有关系”D .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若按95%的可靠性要求,不能认为“成绩与班级有关系” 解析:选C 由题意知,成绩优秀的学生数是30,成绩非优秀的学生数是75,所以c =20,b =45,选项A 、B 错误.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得到K 2=105×(10×30-20×45)255×50×30×75≈6.109>3.841,因此有95%的把握认为“成绩与班级有关系”.4.已知x 、y 的取值如下表:从所得的散点图分析,y 与x 线性相关,且y =0.95x +a ,则a ^=( ) A .2.5 B .2.6 C .2.7D .2.8解析:选B 因为回归方程必过样本点的中心(x ,y ),又x =2,y =4.5,则将(2,4.5)代入y ^=0.95x +a ^可得a ^=2.6.5.(2012·湖南高考)设某大学的女生体重y (单位:kg)与身高x (单位:cm)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根据一组样本数据(x i ,y i )(i =1,2,…,n ),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 ^=0.85x -85.71,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y 与x 具有正的线性相关关系 B .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x ,y )C .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增加1 cm ,则其体重约增加0.85 kgD .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为170 cm ,则可断定其体重必为58.79 kg解析:选D 由于回归直线的斜率为正值,故y 与x 具有正的线性相关关系,选项A 中的结论正确;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选项B 中的结论正确;根据回归直线斜率的意义易知选项C 中的结论正确;由于回归分析得出的是估计值,故选项D 中的结论不正确.6.(2013·合肥检测)由数据(x 1,y 1),(x 2,y 2),…,(x 10,y 10)求得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则“(x 0,y 0)满足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是“x 0=x 1+x 2+…+x 1010,y 0=y 1+y 2+…+y 1010”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 x 0,y 0为这10组数据的平均值,又因为回归直线y ^=b ^x +a ^必过样本中心点(x ,y ),因此(x 0,y 0)一定满足线性回归方程,但坐标满足线性回归方程的点不一定是(x ,y ).7.(2012·唐山模拟)考古学家通过始祖鸟化石标本发现:其股骨长度x (cm)与肱骨长度y (cm)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1.197x -3.660,由此估计,当股骨长度为50 cm 时,肱骨长度的估计值为________ cm.解析:根据回归方程y ^=1.197x -3.660,将x =50代入,得y =56.19,则肱骨长度的估计值为56.19 cm.答案:56.198.在一项打鼾与患心脏病的调查中,共调查了1 671人,经过计算K 2的观测值k =27.63,根据这一数据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打鼾与患心脏病是________的.(有关,无关)解析:由观测值k =27.63与临界值比较,我们有99%的把握说打鼾与患心脏病有关. 答案:有关9.(2012·宁夏模拟)某单位为了了解用电量y 度与气温x ℃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天的用电量与当天气温,并制作了对照表:由表中数据得线性回归方程y ^=bx +a 中b =-2,预测当气温为-4℃时,用电量的度数约为________.解析:x =10,y =40,回归方程过点(x ,y ), ∴40=-2×10+a . ∴a =60.∴y ^=-2x +60.令x =-4,∴y ^=(-2)×(-4)+60=68. 答案:6810.已知x ,y 的一组数据如下表:(1)从x ,y (2)对于表中数据,甲、乙两同学给出的拟合直线分别为y =13x +1与y =12x +12,试利用“最小平方法(也称最小二乘法)”判断哪条直线拟合程度更好.解:(1)从x ,y 中各取一个数组成数对(x ,y ),共有25对,其中满足x +y ≥10的有(6,4),(6,5),(7,3),(7,4),(7,5),(8,2),(8,3),(8,4),(8,5),共9对.故所求概率P =925.(2)用y =13x +1作为拟合直线时,所得y 值与y 的实际值的差的平方和为S 1=⎝⎛⎭⎫43-12+(2-2)2+(3-3)2+⎝⎛⎭⎫103-42+⎝⎛⎭⎫113-52=73.用y =12x +12作为拟合直线时,所得y 值与y 的实际值的差的平方和为S 2=(1-1)2+(2-2)2+⎝⎛⎭⎫72-32+(4-4)2+⎝⎛⎭⎫92-52=12. ∵S 2<S 1,∴直线y =12x +12的拟合程度更好.11.(2012·东北三省联考)某学生对其亲属30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一次调查,并用茎叶图表示30人的饮食指数.(说明:图中饮食指数低于70的人,饮食以蔬菜为主;饮食指数高于70的人,饮食以肉类为主.)(1)根据茎叶图,帮助这位学生说明其亲属30人的饮食习惯; (2)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下列2×2的列联表:(3)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其亲属的饮食习惯与年龄有关,并写出简要分析. 解:(1)30位亲属中50岁以上的人多以食蔬菜为主,50岁以下的人多以食肉为主. (2)(2)K 2=30(8-128)12×18×20×10=30×120×12012×18×20×10=10>6.635,有99%的把握认为亲属的饮食习惯与年龄有关.12.某电脑公司有6名产品推销员,其工作年限与年推销金额的数据如下表:(1)(2)求年推销金额y 关于工作年限x 的线性回归方程;(3)若第6名推销员的工作年限为11年,试估计他的年推销金额. 解:(1)依题意,画出散点图如图所示,(2)从散点图可以看出,这些点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设所求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b ^x +a ^.则b ^=∑x =15(x i -x )(y i -y -)∑x =15 (x i -x )2=1020=0.5,a ^=y -b ^x -=0.4, ∴年推销金额y 关于工作年限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 ^=0.5x +0.4.(3)由(2)可知,当x =11时,y ^=0.5x +0.4=0.5×11+0.4=5.9(万元).∴可以估计第6名推销员的年推销金额为5.9万元.1.某研究机构对高三学生的记忆力x 和判断力y 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如下表:则y 对x 的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为( ) A.y ^=2.3x -0.7 B.y ^=2.3x +0.7 C.y ^=0.7x -2.3D.y ^=0.7x +2.3解析:选C ∵∑i =14x i y i =6×2+8×3+10×5+12×6=158,x =6+8+10+124=9,y =2+3+5+64=4.∴b ^=158-4×9×436+64+100+144-4×81=0.7,a ^=4-0.7×9=-2.3.故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为y ^=0.7x -2.3.2.(2012·东北三校联考)某校为了研究学生的性别和对待某一活动的态度(支持和不支持两种态度)的关系,运用2×2列联表进行独立性检验,经计算K 2=7.069,则有________的把握认为“学生性别与是否支持该活动有关系”.附:解析:因为7.069与附表中的6.635最接近(且大于6.635),所以得到的统计学结论是:有99%的把握认为“学生性别与是否支持该活动有关系”.答案:99%3.某网站就“民众是否支持加大修建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的资金投入”进行投票.按照北京暴雨前后两个时间收集有效投票,暴雨后的投票收集了50份,暴雨前的投票也收集了50份,所得统计结果如下表:已知工作人员从所有投票中任取一个,取到“不支持投入”的投票的概率为25.(1)求列联表中的数据x ,y ,A ,B 的值;(2)绘制条形统计图,通过图形判断本次暴雨是否影响到民众对加大修建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的投入的态度?(3)能够有多大把握认为北京暴雨对民众是否赞成加大对修建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的投入有关?附:K 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解:(1)设“从所有投票中抽取一个,取到不支持投入的投票”为事件A , 由已知得P (A )=y +30100=25,所以y =10,B =40,x =40,A =60.(2)由(1)知北京暴雨后支持为4050=45,不支持率为1-45=15,北京暴雨前支持率为2050=25,不支持率为1-25=35.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暴雨影响到民众对加大修建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的投入的态度.(3)K 2=100(30×40-20×10)250×50×40×60=1000 00050×20×60=503≈16.78>10.828.故至少有99.9%的把握认为北京暴雨对民众是否赞成加大对修建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的投入有关.1.以下是某地最新搜集到的二手楼房的销售价格y (单位:万元)和房屋面积x (单位:m 2)的一组数据:若销售价格y 和房屋面积x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1)求销售价格y 和房屋面积x 的回归直线方程;(2)根据(1)的结果估计当房屋面积为150 m 2时的销售价格.解:(1)由题意知,x =80+105+110+115+1355=109,y =18.4+22+21.6+24.8+29.25=23.2.设所求回归直线方程为y ^=bx +a ,则b =∑i =1n(x i -109)(y i -23.2)∑i =1n(x i -109)2=3081 570≈0.196 2, a =y -b x ≈23.2-0.196 2×109=1.814 2,故回归直线方程为y ^=0.196 2x +1.814 2. (2)由(1)知,当x =150时,估计房屋的销售价格为y ^=0.196 2×150+1.814 2=31.244 2(万元).2.(2012·徐州二模)在研究色盲与性别的关系调查中,调查了男性480人,其中有38人患色盲,调查的520名女性中,有6人患色盲.(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2列联表;(2)若认为“性别与患色盲有关系”,求出错的概率. 解:(1)2×2列联表如下:(2)假设H 0:“性别与患色盲没有关系”,根据(1)中2×2列联表中数据,可求得K 2=1 000×(38×514-6×442)2480×520×44×956≈27.14,又P (K 2≥10.828)=0.001,即H 0成立的概率不超过0.001,故若认为“性别与患色盲有关系”,则出错的概率为0.1%.。
新高考数学试卷答题卡模板

一、基本信息1. 姓名:___________2. 准考证号:___________3. 考试科目:数学二、选择题部分(共20题,每题5分,共100分)1. ()若a、b、c为等差数列,且a+c=2b,则b的值为:A. 2B. 1C. 0D. -12. ()下列函数中,有最小值的是:A. y=2x+1B. y=x^2C. y=x^3D. y=x^43. ()若向量a=(2,3),向量b=(-1,2),则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θ的余弦值为:A. 1/5B. 2/5C. 3/5D. 4/54. ()已知函数f(x)=x^2-2ax+1,若f(x)的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则a的值为:A. 1B. 2C. 3D. 45.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平方根为正数的数一定是正数B. 平方根为负数的数一定是负数C. 平方根为0的数一定是0D. 平方根为1的数一定是16.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1,公差d=2,则S10的值为:A. 55B. 60C. 65D. 707. ()若复数z满足|z+1|=|z-1|,则复数z的实部为:A. 0B. 1C. -1D. 28. ()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的是:A. y=x^2B. y=x^3C. y=x^4D. y=x^59. ()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1,公比q=2,则S6的值为:A. 63B. 64C. 65D. 6610. ()若向量a=(1,2),向量b=(2,3),则向量a与向量b的模长分别为:A. 1,2B. 2,3C. 3,4D. 4,51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B.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C.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n(a1+an)/2D.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n(a1-an)/q12. ()若复数z满足|z|=1,则复数z的实部与虚部的和为:A. 0B. 1C. -1D. 213. ()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的是:A. y=x^2B. y=x^3D. y=x^514. ()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1,公比q=2,则S7的值为:A. 127B. 128C. 129D. 13015. ()若向量a=(1,2),向量b=(2,3),则向量a与向量b的数量积为:A. 5B. 6C. 7D. 816.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平方根为正数的数一定是正数B. 平方根为负数的数一定是负数C. 平方根为0的数一定是0D. 平方根为1的数一定是117. ()若复数z满足|z+1|=|z-1|,则复数z的虚部为:A. 0B. 1C. -1D. 218. ()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的是:B. y=x^3C. y=x^4D. y=x^519. ()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1=1,公比q=2,则S8的值为:A. 255B. 256C. 257D. 25820. ()若向量a=(1,2),向量b=(2,3),则向量a与向量b的模长分别为:A. 1,2B. 2,3C. 3,4D. 4,5三、解答题部分(共2题,共50分)21. (20分)已知函数f(x)=x^3-3x^2+2,求:(1)函数f(x)的图像的顶点坐标;(2)函数f(x)在区间[0,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