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评语

合集下载

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55年的物理学奖,被美国的两位物理学家分享,他们是威利斯·兰姆(Willis mb)和波利卡普·库什(Polykarp Kusch)。

兰姆使用微波技术探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发现了兰姆位移;库什使用射频束精确地测量了电子的磁矩,完善了核理论。

二人都对量子电动力学的创立和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兰姆和库什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辐射实验室的,两人都是拉比的追随者与合作者。

兰姆先是从事理论研究,发表过多篇论文。

库什则直接参与了拉比的磁共振方法研究。

他们二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从事过雷达技术的工作,从而促使他们对微波有所了解,并在后来的实验中用到这一技术。

他们在同一个实验室中工作,但分别领导着一个小组,在同一年完成并且可以用同样的原理来解释各自的发现,这一原理就是关于电子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理论。

显然,他们的研究工作是相互促进的,尽管使用的方法与实验装置有所不同。

威利斯·尤金·兰姆(Willis Eugene Lamb,1913—2008),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父亲是一位电话工程师。

1930年,兰姆进入伯克利加州大学,1934年获化学学士学位。

随后在奥本海默的指导下研究理论物理学,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

1938年,兰姆到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从1943年到1951年,兰姆在哥伦比亚大学辐射实验室工作,在那里完成了他的主要成就。

2008年,逝世于亚利桑那洲的图森。

1兰姆的发现与氢原子有关,氢原子中有一个电子,沿一系列的轨道绕其核旋转,每条轨道对应于确定的能级,各能级都具有精细结构。

长期以来,精细结构的解释是使用狄拉克的相对论性量子力学,并且得到了公认。

然而,用光学方法验证狄拉克的精细结构理论,历经一二十年,始终未获得成功。

氢光谱作为最典型、最简单的一种原子光谱,对它的研究历时一百多年。

1885年,巴耳末发现14根氢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这就是巴耳末公式。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人)发现X 射线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P. 塞曼(荷兰人)研究磁场对辐射的影响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人)发现物质的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人)、玛丽·居里(波兰人)从事放射性研究1904年J.W.瑞利(英国人)从事气体密度的研究并发现氩元素1905年P.E.A.雷纳尔德(德国人)从事阴极线的研究1906年约瑟夫·约翰·汤姆生(英国人)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1907年 A.A.迈克尔逊(美国人)发明了光学干涉仪并且借助这些仪器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人)发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1909年伽利尔摩·马可尼(意大利人)、K . F. 布劳恩(德国人)开发了无线电通信O.W.理查森(英国人)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1910年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华(荷兰人)从事气态和液态议程式方面的研究1911年W.维恩(德国人)发现热辐射定律1912年N.G.达伦(瑞典人)发明了可以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节装置1913年H·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人)从事液体氦的超导研究1914年马克斯·凡·劳厄(德国人)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人)借助X射线,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1916年未颁奖1917年 C.G.巴克拉(英国人)发现元素的次级X 辐射的特征1918年马克斯·卡尔·欧内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国人)对确立量子理论作出巨大贡献1919年J.斯塔克(德国人)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1920年 C.E.纪尧姆(瑞士人)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籍犹太人)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等1922年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丹麦人)从事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的研究1923年R.A.米利肯从事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研究1924年K.M.G.西格巴恩(瑞典人)发现了X 射线中的光谱线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G.赫兹(德国人)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1926年J.B.佩兰(法国人)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1927年阿瑟·霍利·康普顿(美国人)发现康普顿效应(也称康普顿散射) C.T.R.威尔逊(英国人)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水蒸气的径迹1928年O.W 理查森(英国人)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1929年路易斯·维克多·德布罗意(法国人)发现物质波1930年 C.V.拉曼(印度人)从事光散方面的研究,发现拉曼效应1931年未颁奖1932年维尔纳·K.海森伯(德国人)创建了量子力学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人)、P.A.M.狄拉克(英国人)发现原子理论新的有效形式1934年未颁奖1935年J.查德威克(英国人)发现中子1936年V.F.赫斯(奥地利人)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森(美国人)发现正电子1937年 C.J.戴维森(美国人)、G.P.汤姆森(英国人)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1938年 E.费米(意大利人)发现中子轰击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发现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1939年 E.O.劳伦斯(美国人)发明和发展了回旋加速器并以此取得了有关人工放射性等成果1940年~1942年未颁奖1943年O.斯特恩(美国人)开发了分子束方法以及质子磁矩的测量1944年I.I.拉比(美国人)发明了著名气核磁共振法1945年沃尔夫冈·E.泡利(奥地利人)发现不相容原理1946年P.W.布里奇曼(美国人)发明了超高压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方面取得成就1947年 E.V.阿普尔顿(英国人)从事大气层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发现高空无线电短波电离层(阿普尔顿层)1948年P.M.S.布莱克特(英国人)改进了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并由此导致了在核物理领域和宇宙射线方面的一系列发现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人)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1950年 C.F.鲍威尔(英国人)开发了用以研究核破坏过程的照相乳胶记录法并发现各种介子1951年J.D.科克罗夫特(英国人)、E.T.S.沃尔顿(爱尔兰人)通过人工加速的粒子轰击原子,促使其产生核反应(嬗变)1952年 F.布洛赫、E.M.珀塞尔(美国人)从事物质核磁共振现象的研究并创立原子核磁力测量法1953年 F.泽尔尼克(荷兰人)发明了相衬显微镜1954年马克斯·玻恩在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及研究方面作出贡献W. 博特(德国人)发明了符合计数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应和γ射线1955年W.E.拉姆(美国人)发明了微波技术,进而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P.库什(美国人)用射频束技术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1956年W.H.布拉顿、J.巴丁、W.B.肖克利(美国人)从事半导体研究并发现了晶体管效应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美籍华人)对宇称定律作了深入研究1958年P.A.切伦科夫、I.E.塔姆、I.M.弗兰克(俄国人)发现并解释了切伦科夫效应1959年 E .G. 塞格雷、O. 张伯伦(美国人)发现反质子1960年 D.A.格拉塞(美国人)发明气泡室,取代了威尔逊的云雾室1961年R.霍夫斯塔特(美国人)利用直线加速器从事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并发现核子R.L.穆斯保尔(德国人)从事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研究并发现了穆斯保尔效应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俄国人)开创了凝集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理论1963年 E. P.威格纳(美国人)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以及原子核中支配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M.G.迈耶(美国人)、J.H.D.延森(德国人)从事原子核壳层模型理论的研究1964年 C.H.汤斯(美国人)、N.G.巴索夫、A.M.普罗霍罗夫(俄国人)发明微波射器和激光器,并从事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础研究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人)、J. S . 施温格、R.P.费曼(美国人)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进行对基本粒子物理学具有深刻影响的基础研究1966年 A.卡斯特勒(法国人)发现和开发了把光的共振和磁的共振合起来,使光束与射频电磁发生双共振的双共振法1967年H.A.贝蒂(美国人)以核反应理论作出贡献,特别是发现了星球中的能源1968年L.W.阿尔瓦雷斯(美国人)通过发展液态氢气泡和数据分析技术,从而发现许多共振态1969年M.盖尔曼(美国人)发现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1970年L.内尔(法国人)从事铁磁和反铁磁方面的研究H.阿尔文(瑞典人)从事磁流体力学方面的基础研究1971年 D.加博尔(英国人)发明并发展了全息摄影法1972年J. 巴丁、L. N. 库柏、J.R.施里弗(美国人)从理论上解释了超导现象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人)、I.贾埃弗(美国人)通过实验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和超导物质 B.D.约瑟夫森(英国人)发现超导电流通过隧道阻挡层的约瑟夫森效应1974年M.赖尔、A.赫威斯(英国人)从事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开拓性研究1975年 A.N. 玻尔、B.R.莫特尔森(丹麦人)、J.雷恩沃特(美国人)从事原子核内部结构方面的研究1976年 B. 里克特(美国人)、丁肇中(美籍华人)发现很重的中性介子–J /φ粒子1977年P.W. 安德林、J.H. 范弗莱克(美国人)、N.F.莫特(英国人)从事磁性和无序系统电子结构的基础研究1978年P.卡尔察(俄国人)从事低温学方面的研究 A.A.彭齐亚斯、R.W.威尔逊(美国人)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史蒂文·温伯格(美国人)、A. 萨拉姆(巴基斯坦)预言存在弱中性流,并对基本粒子之间的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作出贡献1980年J.W.克罗宁、V.L.菲奇(美国人)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宇称(CP)不守恒1981年K.M.西格巴恩(瑞典人)开发出高分辨率测量仪器N.布洛姆伯根、A.肖洛(美国人)对发展激光光谱学和高分辨率电子光谱做出贡献1982年K.G.威尔逊(美国人)提出与相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1983年S.昌德拉塞卡、W.A.福勒(美国人)从事星体进化的物理过程的研究1984年 C.鲁比亚(意大利人)、S. 范德梅尔(荷兰人)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的传递者场粒子W±和Z 0的大型工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1985年K. 冯·克里津(德国人)发现量了霍耳效应并开发了测定物理常数的技术1986年 E.鲁斯卡(德国人)在电光学领域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开发了第一架电子显微镜G.比尼格(德国人)、H.罗雷尔(瑞士人)设计并研制了新型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1987年J.G.贝德诺尔斯(德国人)、K.A.米勒(瑞士人)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体1988年L.莱德曼、M.施瓦茨、J.斯坦伯格(美国人)发现μ子型中微子,从而揭示了轻子的内部结构1989年W.保罗(德国人)、H.G.德默尔特、N.F.拉姆齐(美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准确的时间计测方法——原子钟,为物理学测量作出杰出贡献1990年J.I.弗里德曼、H.W.肯德尔(美国人)、理查德·E.泰勒(加拿大人)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了夸克的存在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人)从事对液晶、聚合物的理论研究1992年G.夏帕克(法国人)开发了多丝正比计数管1993年R.A.赫尔斯、J.H.泰勒(美国人)发现一对脉冲双星,为有关引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会1994年BN.布罗克豪斯(加拿大人)、C.G.沙尔(美国人)在凝聚态物质的研究中发展了中子散射技术1995年M.L.佩尔、F.莱因斯(美国人)发现了自然界中的亚原子粒子:Υ轻子、中微子1996年 D. M . 李(美国人)、D.D.奥谢罗夫(美国人)、理查德·C.理查森(美国人)发现在低温状态下可以无摩擦流动的氦- 31997年朱棣文(美籍华人)、W.D.菲利普斯(美国人)、C.科昂–塔努吉(法国人)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1998年劳克林(美国)、斯特默(美国)、崔琦(美籍华人)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1999年H.霍夫特(荷兰)、M.韦尔特曼(荷兰)阐明了物理中电镀弱交互作用的定量结构.2000年阿尔费罗夫(俄罗斯人)、基尔比(美国人)、克雷默(美国人)因其研究具有开拓性,奠定资讯技术的基础,分享今年诺贝尔物理奖。

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54年的物理学奖,被来自德国的两位物理学家分享,他们是马克斯·玻恩(Max Born)和瓦尔特·博特(Walther W.G.Bothe)。

玻恩完善了波函数的统计学解释,在量子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博特发明了符合计数法,用以研究核反应及γ射线。

马克斯·玻恩(Max Born,1882—1970),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玻恩4岁时,母亲因胆结石去世。

他与父亲、继母、外祖母,还有保姆生活在一起。

玻恩的父亲是布雷斯劳大学的生理学教授,对他和妹妹格外关爱,下班后从不出门,陪伴在他们兄妹身边,极力想弥补因母亲早逝而给他们造成的缺憾。

在家庭教育方面,父亲是开明的,一贯看重素质教育,而对学校的成绩不太看重。

因此,玻恩在学校的成绩一直不突出,长期居于中下游水平。

玻因18岁时,父亲因心脏病去世,这对他的打击很大。

但他在继母的关爱下,坚强地挺了过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半年后如愿考取了海德堡大学。

遵从父亲的教诲,他入大学后的头两个学期,选修了很多课程,涵盖数学、天文学、物理、化学、哲学、逻辑学和艺术史等。

经过广泛涉猎知识,玻恩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开始偏重于数学、物理和天文学。

尔后不久,他又将自己的发展方向确定为物理学。

1907年,玻恩在哥丁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去英国剑桥大学短暂工作,1908年回到德国布雷斯劳大学,次年转入哥丁根大学工作。

1912年去美国芝加哥大学从事访问研究,回到德1国后先后任教于柏林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

1921年回到哥丁根大学,度过了他的黄金时期。

1933年去英国,先后在剑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工作,1953年退休后回到德国。

1970年逝世于哥丁根。

玻恩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在哥丁根大学的从1921年开始的12年间做出的。

他在量子力学、晶体点阵力学、晶体热力学等领域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被誉为“晶格动力学之父”。

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及其对现代科技的影响

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及其对现代科技的影响

诺贝尔物理学奖及其对现代科技的影响摘要: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包括的奖项有和平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物理学奖,旨在奖励那些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

诺贝尔物理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它已成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及权威性的科学奖项。

本文简要介绍了诺贝尔的生平及诺贝尔奖的由来,着重论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由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预测了21世纪物理学的发展趋势,揭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的启示。

关键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启示第一章诺贝尔生平及诺贝尔奖概述1.1 诺贝尔生平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是19世纪著名的化学家,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就在诺贝尔出生前一年,一场火烧毁了他的家,全家只好靠借债度日,父亲为了躲债,单身离家出走,幸好由母亲把家务全部担当下来。

诺贝尔凄苦的童年生活使他身体虚弱、性格内向。

诺贝尔8岁上学,仅读了一年就辍学了,这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接受学校教育。

诺贝尔父亲是一位很有才干的机械师,后来他父亲发明的机械在俄国受到欢迎,家境开始好转,在1842年,诺贝尔9岁时全家迁居俄国彼德堡。

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得请家庭教师教他们学习外语和自然科学。

由于诺贝尔的勤奋学习,他的学识不亚于他的两个哥哥,深得教师和父亲的喜爱。

过了不久,诺贝尔的哥哥要回瑞典,诺贝尔也只好停止学业,他就到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

诺贝尔把工厂当大学,努力学习生产理论和生产技能。

为了扩大诺贝尔的视野,使他能学到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1850年他父亲让他出国进行旅行学习。

两年中,他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诺贝尔善于观察,认真钻研,知识积累迅速,所以在两年后回俄国时,他已经是一位精通几国语言和受过科学训练的学者。

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词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重大的宇宙学答案。

James Peebles因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所带来的信息做出了理论上的突破性贡献,而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则发现了第一个系外行星,挑战了人类对宇宙中生命起源的认识。

Peebles的贡献展示了宇宙学成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性。

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解释,开启了研究宇宙起源与演化的新领域。

Mayor与Queloz在科学领域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因为他们首次发现了系外行星并证明了行星可以存在于太阳系之外,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这个成果不仅证实了我们的宇宙中存在着其他的行星,也为我们探索宇宙生命在其他地方的可能性提供了新的线索。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努力,这三位科学家的发现对我们认识宇宙和探索宇宙的可能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对他们作出的巨大贡献和代表着人类新的科学成就的荣誉表示最高赞扬。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人)发现X 射线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P. 塞曼(荷兰人)研究磁场对辐射的影响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人)发现物质的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人)、玛丽·居里(波兰人)从事放射性研究1904年J.W.瑞利(英国人)从事气体密度的研究并发现氩元素1905年P.E.A.雷纳尔德(德国人)从事阴极线的研究1906年约瑟夫·约翰·汤姆生(英国人)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1907年 A.A.迈克尔逊(美国人)发明了光学干涉仪并且借助这些仪器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人)发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1909年伽利尔摩·马可尼(意大利人)、K . F. 布劳恩(德国人)开发了无线电通信O.W.理查森(英国人)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1920年 C.E.纪尧姆(瑞士人)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籍犹太人)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等1922年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丹麦人)从事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的研究1923年R.A.米利肯从事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研究1924年K.M.G.西格巴恩(瑞典人)发现了X 射线中的光谱线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G.赫兹(德国人)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1926年J.B.佩兰(法国人)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1927年阿瑟·霍利·康普顿(美国人)发现康普顿效应(也称康普顿散射) C.T.R.威尔逊(英国人)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水蒸气的径迹1928年O.W 理查森(英国人)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1929年路易斯·维克多·德布罗意(法国人)发现物质波1930年 C.V.拉曼(印度人)从事光散方面的研究,发现拉曼效应1931年未颁奖1932年维尔纳·K.海森伯(德国人)创建了量子力学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人)、P.A.M.狄拉克(英国人)发现原子理论新的有效形式1934年未颁奖1935年J.查德威克(英国人)发现中子1936年V.F.赫斯(奥地利人)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森(美国人)发现正电子1937年 C.J.戴维森(美国人)、G.P.汤姆森(英国人)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1938年 E.费米(意大利人)发现中子轰击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发现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1939年 E.O.劳伦斯(美国人)发明和发展了回旋加速器并以此取得了有关人工放射性等成果1940年~ 1942年未颁奖1943年O.斯特恩(美国人)开发了分子束方法以及质子磁矩的测量1944年I.I.拉比(美国人)发明了著名气核磁共振法1945年沃尔夫冈·E.泡利(奥地利人)发现不相容原理1946年P.W.布里奇曼(美国人)发明了超高压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方面取得成就1947年 E.V.阿普尔顿(英国人)从事大气层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发现高空无线电短波电离层(阿普尔顿层)1948年P.M.S.布莱克特(英国人)改进了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并由此导致了在核物理领域和宇宙射线方面的一系列发现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人)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1950年 C.F.鲍威尔(英国人)开发了用以研究核破坏过程的照相乳胶记录法并发现各种介子1951年J.D.科克罗夫特(英国人)、E.T.S.沃尔顿(爱尔兰人)通过人工加速的粒子轰击原子,促使其产生核反应(嬗变)1952年 F.布洛赫、E.M.珀塞尔(美国人)从事物质核磁共振现象的研究并创立原子核磁力测量法1953年 F.泽尔尼克(荷兰人)发明了相衬显微镜1954年马克斯·玻恩在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及研究方面作出贡献W. 博特(德国人)发明了符合计数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应和γ射线1955年W.E.拉姆(美国人)发明了微波技术,进而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P.库什(美国人)用射频束技术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1956年W.H.布拉顿、J.巴丁、W.B.肖克利(美国人)从事半导体研究并发现了晶体管效应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美籍华人)对宇称定律作了深入研究1958年P.A.切伦科夫、I.E.塔姆、I.M.弗兰克(俄国人)发现并解释了切伦科夫效应1959年 E .G. 塞格雷、O. 张伯伦(美国人)发现反质子1960年 D.A.格拉塞(美国人)发明气泡室,取代了威尔逊的云雾室1961年R.霍夫斯塔特(美国人)利用直线加速器从事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并发现核子R.L.穆斯保尔(德国人)从事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研究并发现了穆斯保尔效应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俄国人)开创了凝集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理论1963年 E. P.威格纳(美国人)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以及原子核中支配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M.G.迈耶(美国人)、J.H.D.延森(德国人)从事原子核壳层模型理论的研究1964年 C.H.汤斯(美国人)、N.G.巴索夫、A.M.普罗霍罗夫(俄国人)发明微波射器和激光器,并从事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础研究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人)、J. S . 施温格、R.P.费曼(美国人)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进行对基本粒子物理学具有深刻影响的基础研究1966年 A.卡斯特勒(法国人)发现和开发了把光的共振和磁的共振合起来,使光束与射频电磁发生双共振的双共振法1967年H.A.贝蒂(美国人)以核反应理论作出贡献,特别是发现了星球中的能源1968年L.W.阿尔瓦雷斯(美国人)通过发展液态氢气泡和数据分析技术,从而发现许多共振态1969年M.盖尔曼(美国人)发现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1970年L.内尔(法国人)从事铁磁和反铁磁方面的研究H.阿尔文(瑞典人)从事磁流体力学方面的基础研究1971年 D.加博尔(英国人)发明并发展了全息摄影法1972年J. 巴丁、L. N. 库柏、J.R.施里弗(美国人)从理论上解释了超导现象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人)、I.贾埃弗(美国人)通过实验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和超导物质 B.D.约瑟夫森(英国人)发现超导电流通过隧道阻挡层的约瑟夫森效应1974年M.赖尔、A.赫威斯(英国人)从事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开拓性研究1975年 A.N. 玻尔、B.R.莫特尔森(丹麦人)、J.雷恩沃特(美国人)从事原子核内部结构方面的研究1976年 B. 里克特(美国人)、丁肇中(美籍华人)发现很重的中性介子–J /φ粒子1977年P.W. 安德林、J.H. 范弗莱克(美国人)、N.F.莫特(英国人)从事磁性和无序系统电子结构的基础研究1978年P.卡尔察(俄国人)从事低温学方面的研究 A.A.彭齐亚斯、R.W.威尔逊(美国人)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史蒂文·温伯格(美国人)、A. 萨拉姆(巴基斯坦)预言存在弱中性流,并对基本粒子之间的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作出贡献1980年J.W.克罗宁、V.L.菲奇(美国人)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宇称(CP)不守恒1981年K.M.西格巴恩(瑞典人)开发出高分辨率测量仪器N.布洛姆伯根、A.肖洛(美国人)对发展激光光谱学和高分辨率电子光谱做出贡献1982年K.G.威尔逊(美国人)提出与相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1983年S.昌德拉塞卡、W.A.福勒(美国人)从事星体进化的物理过程的研究1984年 C.鲁比亚(意大利人)、S. 范德梅尔(荷兰人)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的传递者场粒子W±和Z 0的大型工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1985年K. 冯·克里津(德国人)发现量了霍耳效应并开发了测定物理常数的技术1986年 E.鲁斯卡(德国人)在电光学领域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开发了第一架电子显微镜G.比尼格(德国人)、H.罗雷尔(瑞士人)设计并研制了新型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1987年J.G.贝德诺尔斯(德国人)、K.A.米勒(瑞士人)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体1988年L.莱德曼、M.施瓦茨、J.斯坦伯格(美国人)发现μ子型中微子,从而揭示了轻子的内部结构1989年W.保罗(德国人)、H.G.德默尔特、N.F.拉姆齐(美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准确的时间计测方法——原子钟,为物理学测量作出杰出贡献1990年J.I.弗里德曼、H.W.肯德尔(美国人)、理查德·E.泰勒(加拿大人)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了夸克的存在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人)从事对液晶、聚合物的理论研究1992年G.夏帕克(法国人)开发了多丝正比计数管1993年R.A.赫尔斯、J.H.泰勒(美国人)发现一对脉冲双星,为有关引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会1994年BN.布罗克豪斯(加拿大人)、C.G.沙尔(美国人)在凝聚态物质的研究中发展了中子散射技术2019年M.L.佩尔、F.莱因斯(美国人)发现了自然界中的亚原子粒子:Υ轻子、中微子2019年 D. M . 李(美国人)、D.D.奥谢罗夫(美国人)、理查德·C.理查森(美国人)发现在低温状态下可以无摩擦流动的氦- 32019年朱棣文(美籍华人)、W.D.菲利普斯(美国人)、C.科昂–塔努吉(法国人)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2019年劳克林(美国)、斯特默(美国)、崔琦(美籍华人)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2019年H.霍夫特(荷兰)、M.韦尔特曼(荷兰)阐明了物理中电镀弱交互作用的定量结构. 2019年阿尔费罗夫(俄罗斯人)、基尔比(美国人)、克雷默(美国人)因其研究具有开拓性,奠定资讯技术的基础,分享今年诺贝尔物理奖。

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5年物理学奖得主,是德国的冯·克里津(K.Von Klitzing),他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量子霍耳效应,由此确立了测定物理常数电阻(Ω)的精确标准。

冯·克里津(Klaus von Klitzing,1943—),出生于德国波森(Posen,今波兰中部波兹南)的叙罗达(Schroda)。

1962年进入布朗许瓦格(Braunschweig)技术大学攻读物理。

他利用假期到联邦技术物理研究所(PTB)的半导体实验室做学生工,在那里认识了著名的物理学家兰德威尔(ndwehr)教授。

联邦技术物理研究所是负责精密计量标准的科研机构,克里津在那里的工作中丰富了实践经验,开拓了视野,并且对精密测量的重要性有了很透彻的认识。

1969年,克里津在凯斯勒(R.Kessler)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题为“用光衰减法测量锑化铟中的载流子寿命”的硕士论文。

接着跟随兰德威尔教授到维尔茨堡大学物理研究所,在兰德威尔指导下读博士研究生。

兰德威尔安排他研究强磁场和液氦温度下处于量子极限的Te单晶的输运特性。

在这项研究中,克里津发现了所谓的“磁致不纯效应”(magneto-impurity effect)。

1972年,克里津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并留在维尔茨堡大学,成为兰德威尔教授的研究助手。

霍耳效应是1879年由美国物理学家霍耳(Edwin Hall)研究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导电的性质时发现的一种电磁效应。

他在长方形导体薄片上通以电流,沿电流的垂直方向加磁场,发现在与电流和磁场两者垂直的两个侧面产生了电势差。

后1来这个效应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晶体管工业的兴盛,半导体表面研究成了热门课题,半导体物理学中兴起了一个崭新领域——二维电子系统。

1957年,施里弗(J.R.Schrieffer,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提出反型层理论,认为如果与半导体表面垂直的电磁场足够强,就可以在表面附近出现与体内导电类型相反的反型层。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03年物理学奖,由三位物理学家分享,他们是俄罗斯的维塔利·金茨堡(Vitaly L.Ginzburg)、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Alexei A.Abrikosov,1928—)(同时拥有美国国籍)和美国的安东尼·莱格特(Anthony J.Leggett)(同时拥有英国国籍)。

金茨堡和阿布里科索夫成功地解释了Ⅱ类超导体的超导电性。

莱格特对物体在低温下的超流性进行了解释,即液态氦的粘性为何会在低温下消失。

其实,这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与近年来颁发的奖项类似,更多地是一种对物理学研究历史上一些重要成果的追任。

这三位物理学家的工作分别属于超导物理学史和超流体物理学史的范围。

如果向后看一下的话,人们会发现在背后有许多有趣的历史可以追溯。

以前两位因超导研究而获奖的物理学家为例,他们获奖的工作是将近50年前就已经在苏联做出来的。

而诺贝尔奖又只授予在世的科学家,因此,不得不承认的,他们二人能够得奖,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在做出那些杰出贡献时还算年轻,当时阿布里科索夫还不到30岁,而金茨堡也才30出头;另一方面,则有幸于他们的长寿(在获奖时,他们已经分别是75岁和87岁了),从而能够在将近50年后看到自己的科学工作得到如此级别的承认。

而且,在获得这一奖项时,阿布里科索夫早已移居美国多年了。

维塔利·金茨堡(Vitaly L.Ginzburg,1916—2009),出生于莫斯科。

1942年在莫斯科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曾任莫斯科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理论室主任、俄罗斯科学院1顾问。

发表过400多篇科学论文及10多部关于理论物理、天体物理及宇宙射线方面的专著。

他在20世纪50年代与苏联科学家列夫·郎道一起,率先提出有关Ⅱ型超导体的理论。

金茨堡于2009年在莫斯科逝世,享年93岁。

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Alexei A.Abrikosov,1928—),出生于莫斯科,1951年在莫斯科物理问题研究所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国立阿贡实验室。

诺贝尔物理学奖2022

诺贝尔物理学奖2022

研究介绍——开创性试验
通过精密的工具和一系列的实验,Anton Zeilinger开始使用纠缠量 子态。此外,他的研究小组还展示了一种被称为量子隐形传态的现象, 使得在一定距离上将量子态从一个粒子移动到另一个粒子成为可能。
研究价值
这些研究和实验为当前量子信息科 学的密集研究奠定了基础。能够操纵和 管理量子态及其属性,使我们能够发展 出具有意想不到的潜力的工具。这是量 子计算、量子信息的传输和存储,以及 量子加密算法的基础。这些日益完善的 工具使我们更加接近那些现实的应用。
相关链接——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 尔在其遗嘱中提到的第一个奖项。从 1901年至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已 颁发过115次,其中47次授予单一获奖 者,32次由两位获奖者分享,36次由三 位获奖者分享。
截至2022年,共有222位诺贝尔奖 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中,美国科学家约 翰·巴丁是唯一曾在1956年和1972年两 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者,这意 味Leabharlann 共有221人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相关链接——诺贝尔物理学奖
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劳伦斯· 布拉格,他1915年和父亲亨利·布拉格共同获 奖时年仅25岁。最年长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是亚瑟·阿斯金,他2018年获奖时已96岁。
在诺贝尔六大奖项中,物理学奖是女性获 奖人次第二少的奖项,只多于仅有2位女性获 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截至2021年,共有4名 女性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别是玛丽·居里 (1903年获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玛丽亚·梅耶(1963年获奖)、唐娜·斯特里克 兰(2018年获奖)、安德烈娅·盖兹(2020年 获奖)。
获得者介绍
John F. Clauser(约翰·克劳瑟,美 国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1942年出 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 1969年获得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博士学位。以对量子力学的研究而出 名,尤其是对CHSH不等式的研究贡 献。

2013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3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3诺贝尔奖】物理学奖点评:希格斯之后,美欧物理谁争先?kingmagic2013-10-09 08:30编者按: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13年10月8日北京时间18:45分,授予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çois Englert)和彼得·希格斯(Peter W. Higgs)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原因是他们提出了希格斯机制。

就算证实了希格斯机制,物理学家却发现,前路依旧彷徨。

图片来源:(文/ Marcus Chown)7月4日,是美国的独立日。

2012年的美国独立日,却是欧洲科学界辉煌的一天——瑞士日内瓦郊外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这一天宣布发现了希格斯粒子。

不过,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利昂·莱德曼(Leo Lederman)而言,这是美国科学界黯淡的一日。

他曾是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主任,同时也是将希格斯玻色子戏称为“上帝粒子”(God Particle)的始作俑者。

在与美国年轻的粒子物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希尔(Christopher Hill)合著的《超越上帝粒子》一书中,莱德曼哀叹美国政客的短视。

他认为,正是美国政府在1993年决定关闭超导超级对撞机(Superconduction Supercollider),让美国从基础物理高能研究的前线鸣金收兵。

不过,虽然美国国会可能确实没有莱德曼和希尔所说的“领袖范儿”,但将之全部归究于美国国会也有欠公允。

当时,超导超级对撞机计划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华兹堡地下挖一条巨大的圆形隧道,而那边厢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则提出要利用已有的地下环形隧道。

要将接近光速的粒子束约束在这么小的赛道上,只有超导电磁铁产生的磁场才能做到,而在LHC提出那会,超导电磁铁还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

简单点说,欧洲科学家展现出的,正是美国科学界在阿波罗登月计划期间表现出的那种超凡的胆识和敢干的精神。

结果,颇为讽刺的是,他们最终向凑钱投入的欧洲各国政府展示的总预算,反倒大大低于美国这边的天文数字。

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23年物理学奖得主,是美国的罗伯特·密立根(Robert A. Millikan),获奖原因是他精确测量了电子的电荷以及验证了光电效应。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第一位是1907年获奖的麦克尔逊。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1868—1953),从小对新奇的物事感兴趣,并且乐于动手实验。

他8岁那年,有一家大的电话公司要举办展览会,他知道后,立即做了一个“电话装置”,用硬纸板做成两个纸筒,底面糊上纸,用纱线代替导线穿好,和小朋友们玩起了打电话的游戏,通话距离达到100米。

密立根小时候家境不好,让他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德,并保持终生。

他十分重视体育锻炼,练就了一身强劲的体魄,为后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基础。

上大学后,他对物理学十分痴迷,在俄亥俄洲奥柏林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做了物理系教师,颇受学生欢迎。

此后,他先后去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深造,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迈克尔逊,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巧。

他后来又去德国考察研究,见到了普朗克和伦琴。

在那段时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普朗克提出了量子论,伦琴发现了X射线,这些重大的科学发现不断激励着密立根,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密立根于1896年回国后,受迈克尔逊的邀请到芝加哥大学工作。

1921年,他转到加洲理工学院做教授,一直在那里工作到退休。

20世纪初,密立根致力于美国的物理学的教学工作,编1撰了多部基础教材,对美国的物理学教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物理学基础教程》一书,很快成了物理学专业的标准教科书,多年畅销。

1906年,密立根开始研究电子电荷的精确测量问题。

当时,汤姆逊领导的卡文迪什实验室以及其他的研究机构,已经多次测量过电子的电荷,却没有得到可靠的数值。

少数物理学家甚至怀疑,单个电子并不带稳定的电荷,电现象只是带电物质的一种宏观特征。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科学具有强大的力量——解析200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精神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科学具有强大的力量——解析200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精神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科学具有强大的力量——解析200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精神永葆顽童的行为与思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高锟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布似乎比以往引发更多探讨,这不仅因为得主之一为华人科学家,更值得注目的是,向来偏重基础研究的诺奖,这次将桂冠捧给了应用型发明.这些科学贡献,已不仅局限在专业的框架内,除了展示出其对本领域的促进力度,还以技术本身成为科研的新工具,更对普罗大众日常行为有着深远且将进一步渗透的影响.诚如得主之一高锟所言,重要的不是发明东西,而是利用这些发明来改进生活.昔日顽童今日明星1966年,一篇题目颇为平淡的论文《光频率的介质纤维表面波导》面世,其内容却掀起轩然大波.着者高锟提出的用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用于通讯的思路,被时人笑作"痴人说梦".今日再看,正是这个"痴梦",成就了互联网的高速传输和低成本张梦然张巍巍运营;正是这个"痴人",让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得以瞬间传遍全球.自1933年出生至小学时光,高锟是在上海当时的法租界度过的.从种种迹象看来,他做律师的父亲提供的不仅是优渥的生活条件,还有相当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童年的高锟沉迷化学,家里还有个实验室,他自己制造过灭火筒,焰火,烟花和晒相纸,最危险的一次当属自制"土炸弹":他发现易燃物红磷与氧化剂氯酸钾二者混合后经摩擦就会爆炸,就把这两种化合物像包饺子般塞进湿润泥球里,待风干后,果然~掷出当即爆炸!尽管被斥为顽皮且现在看来非常危险,高锟还是认为,这是很好的自发性的体现,而这种"孩子式自由"关系到了他日后的成就.后来的高锟弃化学而钻研上了无线电,年纪甚小就组装成了一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再到后来,他到英国修读电机工程,毕业后从效力英国标准电话电缆公司旗下实验所到领导光纤研究小组,高锟上世纪六十年代,年轻的科学家高锟在英国Harlow市标准电讯公司实验室埋首研究光导纤维技术.当时光纤技术尚在萌芽阶段.咽l丝!垡塞擅的行为及思想仍保持着孩童时的出入意料,对于自己的科学信念又极为坚定,誓要改变人类的通讯模式.1996年,正是高锟那篇划时代的论文发表3O年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杨振宁在该星命名典礼上致词说:"今天以后,我知道每次我和小孙女看夜空的时候,将会告诉她,其中一颗是'高锟星'.我还会对她说,就在那刹那,数不清的光纤,正在传递着数不尽的数位,把人类世界推进高速资讯的新纪元."路漫漫兮求索不息对于上个世纪的通讯要求,传统技术的传输容量遭遇瓶颈.高锟认为以激光的光波作为信息媒介的光导技术才能切合需要.为寻找让激光前进的载体,他测试了相当多种类的物质,最终找出可通过高温制造的石英玻璃导管.随后的研究表明,信号经由光纤传输时大量损耗缘自玻璃材料中的杂质,而非由于技术本身存在缺陷.将内里的杂质抽除,成为高纯净度的光纤管,光就可传送万里.但在当时,几乎无人相信世界上会存在无杂质的玻璃.就连高锟自己也没有估计到日后自己的发明会促成了互联网的应运而生,他只是秉持着要将资讯传输革命到底的精神,传施布道般推销自己的理念, 终于使去除杂质,适应信号传输需要的光缆问世.上世纪60年代最强的缆线传送光信号最远也只有大约20米,而一条纯玻璃纤维,可把光束信号传送逾100公里.自此,千百万条铜线的传统电缆被取代,比人的头发还要纤细,容量却接近无限的新传输管道铺天盖地.应用物理一旦取得成果,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几乎是立竿见影.今日的海底光纤电缆纵深蔓延,长途电话,计算机网络,医学内视能得以普及都要感谢高锟."如果我们能把围绕地球的玻璃纤维全部展开并接成一根,它的长度将达到10亿多公里,足够绕地球2.5万多圈,而且它还在以每小时数千公里的速度继续增加"谦谦君子潮平岸阔获奖之后,熟悉高锟的学者对他的评语大量见诸报端,都逃不开"谦谦君子"这四个字.高锟人生姿态朴实低调,只爱寓工作于游戏,因深感兴趣,实验到多晚也不觉累;性情又随和,与他共事多年的私人助理竞从未见他发过脾气;于科研之外则颇怀赤子之心,好奇友善,60 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潜水,后来又爱上了陶艺,沉醉于"静静地抚弄泥土",似是回归到童年捏泥土炸弹的岁月.高锟早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同事称他即使并非一帆风顺,也"总是很快乐,充满笑容".据报道,高锟1993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期间,致辞讲话时曾遭学生打断并遭抢麦克风,场面一度尴尬.校方提出开除学生,但高锟不接纳,他不肯压制学生,而是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个人意见,颇有器量且愿意聆听.诺贝尔奖委员会向来比较重视基础科学,仅几年前将物理学奖颁给两名德国人,以表扬他们藉新的物理现象把DVD容量增加好几千倍.本次诺奖垂青于这位改变了整个世界通信,娱乐和商业发展的方式的人,并定义其取得"开创性成就".但在7年前一次采访中,高锟说道:"能够做一件以前所没有的事情,而且做出来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我感觉很满足……拿到奖没有拿到奖,完全对我没有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大喜大悲,一直以来都太过平稳."高锟如此自评.或许正是这种沉静力量,让他有着一份平淡的清醒.获奖不会改变研究本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得主10月5日,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揭晓.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共同获得该奖项,这使人类对细胞的认识上升至一个新的层面.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说:"端粒由端粒酶形成,仿若一顶帽子置于染色体之上.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杰克?绍斯塔克发现了端粒的一种独特DNA序列,其能保护染色体免于退化.卡萝尔?格雷德和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确定了端粒酶,其是形成端粒DNA的主要成分.这些发现解释了端粒是如何保护染色体末端的,这对癌症和衰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约兰?汉松负责通知身处大洋彼岸的获奖者,他告诉路透社记者:"我幸运地找到了所有获奖者.接电话时,他们略带睡意,但很开心."从做"大事"到获大奖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是在凌晨2点通过电话获知这一喜讯的.她谈到自己在早年获得有关端粒和染色体的研究成果时,就意识到这些成果十分重要,认为自己正在做一件"大事".但此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仍使布莱克本十分兴奋,"我感到异常激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你很少会对一项成果有这样特殊的感受."但她也强调说:"能获奖固然是件不错的事,但这却不会改变研究本身.我很高兴能与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共同分享这一荣耀."在获悉布莱克本获奖后,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校长苏珊?德斯蒙德?赫尔曼当即发表声明:"我们对布莱克本获得诺贝尔奖感到十分激动,她在长达3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果,革新了科学家对细胞工作方式的认知."她表示,布莱克本作为科学家,同事,导师和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对美国和全世界都是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绍斯塔克一种鼓舞.获奖是对研究领域的认可接近清晨5点时,卡萝尔?格雷德接到了来自瑞典的获奖电话通知."我感到有些颤抖,这是你不可预期的惊喜."格雷德通过电话告诉美联社记者,"人们也许会预测谁可能会赢,但每个人却不敢奢望获得这一奖项."格雷德表示,这项研究一开始是为了弄清细胞是如何工作的,并没有想着某种医疗用途.她认为: "以治病为方向的研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这与好奇心驱使的科研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研究过程中最令基础科研人员感兴趣的是,每当我们完成了一系列实验,以为解答了一个问题时,又会冒出3 个或者4个新的问题."格雷德谈道:"我们发现了端粒酶,但还有更多的学者对理解端粒在特定疾病中的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获得这一奖项是对整个端粒研究领域的认可."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布莱克本(左)和格雷德新华文摘-2009I24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罗恩?丹尼尔斯指出:"我们都乐意分享格雷德对科研发现的激情,以及将知识应用于提高人类福祉的执着精神.对于格雷德博士和我们而言,这都是美妙的时刻."该校基础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斯蒂芬?德西德里奥也表示:"最深远的科学发现一般都来自基础研究.格雷德的成就得到认可使我们倍感激动,这也再次说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科学具有强大的力量."铃声响起时猜到自己获奖接到汉松来电后,绍斯塔克告诉美联社记者:"总有这种事情发生的微小可能,因此当电话铃响起时,直觉暗示我,应该是自己获得诺贝尔奖了."绍斯塔克说:"开始进行研究时,我们仅仅是对DNA复制的基本原理及染色体末端如何维护感兴趣,当时并不知道此项研究具有如此深远的意义.保护DNA分子末端的过程十分重要,其在癌症和衰老问题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这两个难题正是我们在全力解决的." 突如其来的获奖消息显然令绍斯塔克十分激动,他表示:"布莱克本和格雷德的加入使得这次获奖变得更加'甜蜜',我希望能举办一个大型聚会,来庆祝获得这一声望极高的奖项."目前已知的一些遗传性疾病都是由端粒酶缺陷引发的,如和皮肤及肺部相关的特定遗传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这种严重的贫血就是由于骨髓干细胞分裂不当所致.约兰?汉松表示,目前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基于此次的获奖成果展开,以促进血液,皮肤和肺部等遗传性疾病的治疗.他指出:"端粒酶在很多癌细胞中都表现得十分活跃,如果我们能降低端粒酶的活性或摧毁活性很高的癌细胞,都将为癌症的治愈提供巨大帮助."自1901年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来,共有l0名女性科学家获此殊荣,但两位女科学家在同一年共享奖项,还属首次.而布莱克圊I垫!堑垡擅本和格雷德作为"师徒"同时获奖, 也成就了诺贝尔奖颁奖史中的一段美谈.理论到实践的艰难之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博伊尔和史密斯l0月6日,两位前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员因发明了成像半导体电路,即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斩获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这,距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 史密斯拟定研制数字图像传感器至今已过去了40年.一小时内提出研制构想最让人惊叹的是,博伊尔和史密斯仅在1小时内就提出了CCD 图像传感器的最初研制构想.当贝尔实验室意图将资金转至磁泡存储器的研究时,博伊尔及时提出了更具竞争力的成像半导体设计,这也是"即时显影"技术的雏形.CCD图像传感器的发明,实际上是应用爱因斯坦有关光电效应理论的结果,即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 能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但是从理论到实践,道路却并不平坦. 科学家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每一个点上因光照发生改变的大量电子信号采集并辨别出来.经过多次试验,博伊尔和史密斯终于解决了上述难题.他们采用了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将变化的电子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使图像的高效存储和传输等都成为了可能.事实上,在发明CCD的一年后,博伊尔和史密.斯就首次将CCD用于摄像机的制造之中.正是这一步步大胆的尝试,彻底改变了摄影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数字化的成像技术,也为现代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今生最大的惊喜10月6日清晨5点15分,博伊尔和妻子接到了诺贝尔委员会的电话.最初博伊尔还以为是有人打电话捉弄他,后来才发现是真的获了奖.他笑称诺贝尔委员会永远是等到最后一分钟才通知获奖者.一觉醒来后接到获得诺贝尔奖的电话,则是博伊尔今生最大的惊喜,他和妻子都感到兴奋至极.在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cBc)采访时博伊尔谈到,每当新型数码相机上市时,他都会购买一台,以纪念自己的发明成果.因此现在他拥有多台数码相机,而数码相机的更新速度之快,也令这位今年已经85岁的老者感到应接不暇.不会使生活发生改变而史密斯对于获得诺贝尔奖则显得平静得多,当谈及将如何花费与博伊尔分获的另一半奖金时,史密斯说:"我现在79岁了,我不认为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改变.我甚至不需要购买一艘更大的游艇."驾驶游艇,一直是史密斯热衷的爱好.1986年从贝尔实验室退休,成就了他的环球旅行梦想.史密斯累计耗时17年的环球航行刚于近期结束,他真正实现了环球航行一周.相信也是这般漫长的航行造就了史密斯平和的心态,使其对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表现得波澜不物理学奖得主博伊尔(左)和史密斯在贝尔实验室的资料图片惊.数码相机的"电子眼'正如诺贝尔委员会所说,CCD就像是数码相机的"电子眼",它能通过电子信号捕获光线来替代繁琐而昂贵的胶片成像,极大地方便了图像的处理和传输.数字摄影已成为许多研究领域不可替代的工具, 无论是大海中的深邃之地,还是宇宙中的遥远深空,CCD图像传感器都能给我们带来水晶般清晰的影像.此外,CCD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很广,其不仅能应用于诊断学,显微手术,实现人体内部成像等,还能应用于现代大文学.哈勃天文望远镜就是利用CCD作为主要成像设备,而卫星成像和高清电视等对于CCD技术也不在话下. 对科学要有坚定的信念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获得者2009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获奖者来自不同国家,却因同一领域的研究而分享殊荣.其中,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约纳特成为诺奖化学奖项45年之后,迎来的又一位女性科学家.约纳特:45年后女性再获化学奖1939年,约纳特出生于玎}j路撒冷一个贫困的家庭.她的父母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依旧尽一切可能为女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家境的贫困没有让约纳特颓废,一本有关居里夫人的书激起了约纳特投身科学的愿望.幸运的是,特拉维夫一所精英学校的校长慧眼识珠, 不收学费录取了她.出于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约纳特对人们对女性从事科学工作所抱有的偏见不以为然.她说:"过去人们常常对女性从事科研怀有偏见,认为数学和科学并不是女人所能擅长,并且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 她们不可能成为好的科学家.但女人占整个人口的一半,不鼓励女性涉足科学领域相当于人类白自损失了一半的脑力资源.要是能给予她们鼓励,女性也能大有作为."约纳特的获奖使她成为以色列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也是世界上第四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而在整个诺贝尔奖百余年的历史上,女性获奖者的比例不到获奖总人数的5%.自1964年英国科学家霍奇金获奖之后,45年来诺贝尔化学奖与女性无缘.对于约纳特来说,对科学研究的坚定信念是她成功的最大因素. 1987年,约纳特提出了通过对细菌核糖体及其他相关有机体实施冷冻并通过x射线对其造影成像以研究其结构的想法.这在当时可谓震惊学界,因为它大大超越了当时条件所允许的范围,有人甚至预言她绝对不可能成功,因为很多人都已经尝试过但都失败了.然而,约纳特坚持了下来.作为核糖体研究领域的先行者,她在2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一直致力于研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机制及相关抗生素作用模式的课题,并借助一种被称为"x射线晶体成像"的技术,发现了不同抗生素与细菌核糖体结合的20多种不同模化学奖得主约纳特式.用约纳特自己的话说:"一开始我自己也没有把握,但是我们确实成功了."拉马克里希南:东西方智慧的闪光1952年,拉马克里希南出生于印度泰米尔,并在本国完成大学学业.此后在美国求学和工作并获得美国国籍,如今,年近六旬的他已在英国剑桥的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近十年.在他身上,同时汇聚了东西方文化的特点:东方人的聪明与敏锐,西方的务实与灵活.拉马克里希南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从事与核糖体有关的研究,迄今已有31年.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指出,拉马克里希南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他自己的描述则是"弄清楚了名为'30s'的核糖体亚基的结构,以及理解了核糖体辨识基因编码的方式".这一成果为抗生素研制等医学领域的进展提供了巨大帮助.在总结自己3O年的科研生涯时,拉马克里希南并没有大肆渲染自己.他说:"很多情况都是这样,你在做博士后的时候选择了一个感兴趣的项目,然后就一直在这个领域发展."尽管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谈到对未来的打算,拉马克里希南依旧谦虚地表示,将继续探索人类等高级生物体内的核糖体与细菌核糖体有何不同,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需要做.而当问及如何处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时,他思索半天,终于想到一项用处:"我儿子已经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化学奖得主施泰茨化学奖得主拉马克里希南堡擅!I至璺咽大提琴手,如果他看中一把好琴,也许我可以帮他买下来.你知道,如果只靠科研的工资,这还是有点困难的."施泰茨:面对殊荣心如止水面对诺奖殊荣,他依然视1998年揭示核糖体晶体结构之时为自己"从事科学研究至今最为愉悦的一刻";他认定获奖并不会改变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评审委员会在评价他的贡献时,依据的是他1998年成功解决这一研究中的"相位问题(phaseproblem)".他,就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的托马斯? 非洲农业专家建议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在马里首都巴马科出席西部非洲地区农业投资研讨会的非洲农业专家,10月14日建议非洲国家大力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以提高稻米产量,减少大米进口,保障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非洲农业专家的这一建议基于中国杂交水稻在马里试种成功.据专家初步估计,中国杂交水稻十分适应非洲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中国政府的物资支持和中国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下,由马里农民种植的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试验田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每公顷稻谷产量可达9吨.为落实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应马里政府的要求,中国政府派出了由农产品加工,玉米和水稻种植专家组成的高级农业专家组赴马里工作,在马里农业部的协助下开展考察,调研,探讨和交流等活动,并在首都巴马科郊区的巴吉内达灌溉区的两公顷稻田内进行了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示范.珍稀蜻蜓百余年后重现法国法国昆虫与环境保护机构10月19日说.在法国消失了近133年啁盟I丝!踅垡塞擅施泰茨.托马斯?施泰茨于1940年8月23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1966年获得哈佛大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系的教授,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今年,施泰茨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而获奖.他利用x光结晶学和分子生物学摸清了蛋白质及核酸的构造和运行机制,有助于人们理解基因表达,复制和重组.他表示,此前已有很多人预测,其成果将来有可能的一种珍稀蜻蜓在汝拉山一带重新出现.该机构项目负责人帕斯卡尔?杜邦当天对媒体说,从1876年起, 这种名为"女神"的蜻蜓就再也没在法国出现过.不过今年7月,一名植物学家和一名昆虫学家在法国萨瓦省的汝拉山区探险时,又重新发现了它的踪迹.昆虫与环境保护机构当天发表公报说,"女神"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濒危物种名单上榜上有名,昆虫学家将展开进一步研究,以揭开其在法国再现的奥秘."女神"是目前欧洲体积最小的蜻蜓,身长2.5厘米左右,身体呈金属绿色,腹部为蓝色,目前只见于德国和塞尔维亚.瑞士也于近期发现了它的行踪.王蝶迁徙"导航仪"在触角内为研究王蝶迁徙机制的秘密,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教授史蒂文?里珀特等人首先切除了一些王蝶的触角,接着将这些王蝶放在一个户外飞行模拟器中,结果这些王蝶失去了向西南飞行的正常"航向",而它们大脑中相关的分子循环获诺贝尔奖,但真正得知获奖时还是感到有些惊奇.施泰茨坚持认为, 自己获奖乃是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谈及与两位同行因同一研究领。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记次年轻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李政道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记次年轻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李政道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记次年轻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李政道作者:暂无来源:《世界科学》 2021年第9期朱安远苏州天赐庄李氏家族李政道的曾祖父李子义(1844—1904)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1866年前后他受美国监理会传教士的派遣,由松江府上海迁居苏州府而成为苏州天赐庄李氏家族的始迁祖,经多年繁衍生息,李氏家族早已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英才辈出并扬名海内外。

据罗元旭著《东成西就:七个华人基督教家族与中西交流百年》(2014年5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一书介绍,苏州李氏家族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七个基督教家族之一。

李政道的曾祖父李子义和祖父李仲覃(1870—1941)都是当时颇为知名的基督教牧师和长老,父子俩与存养书院、博习书院和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的渊源深厚。

李政道的父亲李骏康(1897—1955)1915年从苏州东吴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吴大学,次年转入南京金陵大学新成立的农林科(今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1919年毕业时系农林科第2届毕业生。

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外国洋行从事化肥进口贸易,收入颇丰,家庭殷实富足。

1918年与出身于天主教名门世家的张明璋(1900—1983)在上海结婚。

1926年11月24日,李政道出生在上海一个中西合璧的殷富商人基督教家庭,上有两个哥哥(李宏道、李崇道),下有两个弟弟(李达道、李学道)和一个妹妹(李雅芸)。

李政道自幼天资聪慧,心灵手巧,智商和情商都很高。

虽然家中的宗教氛围浓厚,但从小就崇尚自然科学的他终生未曾信奉过宗教。

受社会动荡和战争动乱等因素的影响,李政道从未取得过正式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唯一拥有的学位就是世界级名校芝加哥大学的博士毕业文凭,这一稀罕现象在全世界来说都属凤毛麟角。

李政道博士的爱情故事杨振宁和凌宁(1919—2019)同为第六届庚款留美公费生(1943年8月开考,翌年3月发榜,1945年8月才启程赴美),杨振宁考中物理学(注重高电压实验),凌宁考中动物学。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纠缠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纠缠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纠缠202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约翰·克劳泽(John F. Clauser)和安东·塞林格(Anton Zeilinger),表彰他们“用纠缠光子进行实验,确立了贝尔不等式的违背,开创了量子息科学”。

其中,安东·塞林格是中国科大“爱因斯坦讲席教授”,他也是中国量子息领军人物潘建伟在奥地利留学时的博士生导师。

塞林格长期关怀中国科大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推动中奥学术交流。

他曾多次做客中国科大“大师论坛”以及“墨子沙龙”活动,鼓励和引领青年学子投身量子科技事业。

2020年,安东·塞林格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

塞林格做客“墨子沙龙”,给青年学子讲述量子科学与技术(拍摄于2019年)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奖授予量子息科学,中国科学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潘建伟就和导师塞林格一起开展量子息实验研究。

诺贝尔奖新闻发布会和获奖工作的官方介绍文件中,都大量引用了潘建伟及其团队的成果与贡献。

例如,诺奖官方介绍中着重强调了量子隐形传态、纠缠交换的首次实现等工作,而在这一系列工作中,潘建伟都起到了核心作用;诺奖新闻发布会上还重点展示了“墨子号”的工作,正是这些后续优秀工作的推动,量子息从早期的梦想变为现实,量子息先驱荣获诺奖更众望所归。

量子息科学是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

对于一个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长的力量。

我们有理由期待,量子息科学将给人们带来更多惊喜,而中国科学家也将做出更重要的贡献。

以下文章翻译自诺贝尔奖委员会对获奖工作的官方介绍文件。

量子力学的基础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或哲学问题。

利用单粒子系统的特殊性质来构建量子计算机、改进测量、建造量子网络和安全的量子保密通,这些研究和进展正在蓬勃发展之中。

量子纠缠许多应用依赖于量子力学的一个独特性质:允许两个或更多粒子存在于一个共享的状态,无论它们相距多远。

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62年物理学奖得主,是前苏联科学家列夫·朗道(Lev ndau),表彰他关于凝聚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的先驱性理论。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Lev Davidovich Landau,1908—1968),出生于里海之滨巴库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

他的家庭特别崇尚科学,是一个在俄罗斯帝国时期少有的充满科学氛围的家庭。

朗道从小聪明过人,4岁就能阅读书籍,被誉为“神童”。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俄内战的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得不到保障,知识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学。

但是这对朗道来说,也许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朗道在班上年龄最小、个子最矮,很少与小伙伴嬉闹。

数学读物上的数字和几何图形成了他最着迷的伙伴。

朗道7岁就学完了中学的数学课程,12岁学会微分,13岁学会积分,于同年中学毕业。

他的父母认为他上大学还太小,特别是父亲希望他选一个更为“实用”的专业,于是他便遵从父亲的意愿,同姐姐一起到经济技术学院学习财经。

由于缺乏兴趣,在那里呆了一年后,朗道于1922 年转入巴库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化学,这时他才14 岁,但他最终没有修完化学专业。

1924年,在巴库大学毕业后,朗道来到圣彼得堡,此时正值列宁去逝,圣彼得堡被易名为列宁格勒,而朗道就进入了同时易名的列宁格勒大学。

在20世纪20 年代,列宁格勒大学可以说是苏联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研究的中心,当时苏联一些很有名望的物理学家如约飞、福克、夫伦克耳1等人都在此授课,朗道从他们那里第一次接触到了物理学发展的浪潮,了解到当时尚处于形成阶段的量子理论。

在列宁格勒物理系学习时,朗道把全部热情倾注于学习,有时累得脑子里不停地盘旋着各种公式而无法入睡。

朗道后来说,在那段时间,他完全被那些物理定律中普遍联系的不可置信的美给迷住了。

他入迷地演算海森堡、薛定谔、索末菲和狄拉克的量子力学。

他之所以入迷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科学美,更因为它们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1947-1954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简介及获得意义

1947-1954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简介及获得意义
1897.5.27-1967.9.18 英国物理学家,曾任澳洲国立大学校监。
约翰· 考克饶夫
1951: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
欧内斯特· 沃尔顿 (Ernest Thomas Sinton Walton) 1903.10.6-1995.6.25 英国物理学家,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
奖获得者,沃尔顿是唯一已经获得诺贝尔科
马克斯· 玻恩
1954:符合法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瓦尔特· 威廉· 格奥尔格· 博特 (Walther Wilhelm Georg Bothe) 1891.1.8-1957.2.8 德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化学家, 博特曾任海德堡大学物理研究所、马克 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主任,是海德堡科 学院、哥廷根科学院、莱比锡萨克森科 学院的会员,被授予马克斯· 普朗克奖章 、联邦十字勋章和骑士勋章, 1954年获 凭借符合法及其成就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7:电离层F层即阿普顿层的发现
爱德华· 阿普尔顿爵士,GBE,KCB,FRS( Sir Edward Appleton) 1892.9.6-1965.4.21 英国物理学家,曾任伦敦大学、剑桥大 学教授,爱丁堡大学校长,英国皇家学会会 员,国际科学无线电协会主席。 他建立磁离子理论,并得出了电离层对无线 电波的复折射指数公式。这一公式后被称为 阿普尔顿-哈特里公式,它正确预言了电磁波 在具有外磁场的电离气体中传播时的行为, 这对短波通信和雷达技术等实际应用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因发现电离层而获奖。
1952:发现核磁共振
费利克斯· 布洛赫 (Felix Bloch) 1905.10.23-1983.9.10
瑞士物理学家,1952年诺贝尔物
理学奖获得者。
费爱德华· 珀塞尔 (Edward Purcell) 1912.8.30-1997.3.7 美国物理学家,曾担任过德怀特· 艾 森豪威尔、约翰· 肯尼迪和林登· 约翰逊三 位总统的科学顾问,还曾是美国物理学 会主席以及美国哲学学会、美国国家科 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会员。 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和1979年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16年物理学奖,由三位美国物理学家分享,他们是戴维·索利斯(David Thouless)、迈克尔·科斯特利茨(Michael Kosterlitz)和邓肯·霍尔丹(Duncan Haldane)(三位的出生地都是英国)。

获奖理由是他们发现了物质的拓扑相变以及在拓扑相变方面作出的理论贡献。

索利斯和科斯特利茨研究了平面世界的现象,也就是在物体表面或者很薄层的物质上所发生的事情,它们可以被认为是二维的世界,和日常描述的三维世界不同。

霍尔丹还研究了细丝状的物质,它们可以被认为是一维的。

戴维·索利斯(David Thouless,1934—2019),出生于苏格兰东邓巴顿郡的贝尔斯登。

1952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攻读物理学。

1958年在美国纽约州伊萨卡的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著名物理学家、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斯·贝特(Hans Bethe)。

戴维·索利斯曾为伯明翰大学物理数学系教授,后为美国华盛顿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理论凝聚态物理学家,因K-T相变而著称。

索利斯于2019年在英国逝世,享年85岁。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Michael Kosterlitz,1942—),出生于苏格兰阿伯丁郡,其父是一名生物化学家。

1969年获得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1974年就职于伯明翰大学,1981年获得英国物理学会授予的麦克斯韦奖。

1982年起任美国布朗大学物理系教授,2000年美国物理学会授予其昂萨格奖。

2017年,受聘为中国苏州大学首位讲席教授和苏州大学高等1研究院名誉院长。

邓肯·霍尔丹(Duncan Haldane,1951—),出生于英国伦敦。

1978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现为美国新泽西普林斯顿大学的尤金希金斯物理学教授。

霍尔丹小时候的梦想并不是成为科学家,而是成为一个摇滚明星。

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22年物理学奖得主,是丹麦的理论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 H.D.Bohr),他与爱因斯坦一样,都是20世纪前半叶最为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的贡献是开创并完善了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

尼尔斯·玻尔(Niel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生于丹麦哥本哈根,家世显赫,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著名的生理学教授,其他亲属也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

玻尔小时候,受影响最深的是参加父亲与同事在他们家里举办的聚会,正是在那些聚会上,大人们关于哲学、科学以及社会学的自由讨论,让科学的种子悄悄根植于他幼小的心灵。

上学后的玻尔是一个嘴笨的孩子,写作能力也有问题,但他的思维能力异常敏捷活跃,而且凡事讲求证据,绝不含糊。

小学五年级时,在一次图画课上,玻尔画了一会儿,突然提出要回家。

老师感到很诧异,问他为什么。

他回答:回家去数围墙的柱子。

后来老师发现,他画在纸上的柱子数与真实的数量丝毫不差。

上高中后,玻尔在智力方面的天分日益显露,尤其在物理与数学方面,已经能够指出物理课本上的一些错误。

上大学后,玻尔博览群书,不再拘泥于某个学科,并且经常能够发现书中的错误。

玻尔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去英国留学,在剑桥大学,见到了心中的偶像,“电子之父”汤姆逊,见面后不久,玻尔就谈论起汤姆逊著作中的几处错误,这让汤姆逊很不快,二人的关系陷入冷淡。

灰心丧气的玻尔转投曼彻斯特的卢瑟福,很快引起了后者的注意,在那里展现出自己的1才华。

卢瑟福是汤姆逊的学生,比玻尔大十几岁,早于1908年因为研究原子核辐射现象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关于原子结构,汤姆逊认为原子就像一个西瓜,瓜子就是带负电的电子,撒的西瓜瓢中,而西瓜瓢就是带正电的物质,原子里正负电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呈中性。

如果因外力使电子跑出去几个,原子就带正电,形成“离子”。

卢瑟福认为老师的“西瓜”模型是不对的,他认为原子里有一个像太阳一样的带正电的核,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旋转一样围绕带正电的核旋转,这就是有核原子模型。

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1年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的德热纳皮埃尔•德热纳(PierreG.deGenneS以表彰他把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推广到更复杂的物质态,特别是液晶和聚合物所作的贡献。

皮埃尔•吉勒•德热纳(PierreGillesdeGennes,1932—),出生于法国巴黎。

1955年—1959年在原子能中4(Saclay)作研究工程师,主要从事中子散射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随后在伯克利完成博士后并进行高级研究或工作访问。

1961年被聘为奥尔塞巴黎大学固体物理学助理教授,讲授金属与合金的超导理论。

1971年被聘为法兰西学院教授。

自1976年起在巴黎物理和化学研究所任所长。

德热纳于2007年逝世。

德热纳用数学方法描述磁偶极子、长分子或分子链是怎样在特定条件下形成有序态的,并阐明了当这些物质从有序态过渡到无序态发生了什么事情。

例如,在加热磁体时,就会发生这类有序到无序的变化,磁体中的小原子磁体由原来的有顺序排列状态转变为所有小原子磁体都无规则的排列状态。

而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往往发生在确定的温度下,有时也出现跳跃式的变化,这就是在临界状态下的相变,对于铁磁体来说,这个温度就是所谓的居里点。

德热纳的工作是从磁相转变研究开始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又研究了其它复杂的有序-无序现象。

德热纳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液晶中有序态到无序态的转变、聚合物链的几何排列和运动中的规律、微乳胶(Micro-Emulsion)稳定性条件等等。

这些现象是非常复杂的,以至于以前的物理学家尚不认识它们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变所遵循的普遍规律。

德热纳在从事这些研究时,多次获得重要成果,特别是对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方面。

此外,德热纳还证明了,在差异如此明显的物理系统中,如磁体、超导体、液晶和聚合物溶液的相变,可以采用令人惊叹的通用数学语言来描述。

人类发现液晶已有100多年,起初并未受到广泛重视。

20世纪20年代,欧颀(Oseen)提出把液晶作为连续体,研究液晶流体动力学并获得一定的成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