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竞争力研究及其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欢迎阅读。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对社会安定稳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决策权力的逐步下放,县域经济规模扩张,综合实力壮大,发展步伐加快,在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
合肥市地处华东腹地,安徽省会,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近年来经济社会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迈出坚实步伐。
“十二五”期间,经2011年的行政区划变动,县域经济单位由三县调整为四县一市,即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和巢湖市,县域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1.县域总量不断扩张。
2015年,合肥市县域生产总值(GDP)1863.4亿元,比2010年净增加955.6亿元,现价增长1.95倍。
2.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2015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13.2:61.5:25.3,与2010年比,一产比重下降3.8个百分点,二产、三产分别提高2.1和1.8个百分点。
3.县域工业地位凸显。
截止2015年末,县域规上工业企业1543家,比2010年末增加近500家,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37.3%,比2010年提高2.5个百分点。
4.县域财政较快增长。
2015年县域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192.05亿元、125.18亿元,分别为2010年的2.6倍和2.9倍,“十二五”年均增长分别达20.6%和23.3%。
5.县域人民生活改善。
2015年,肥东、肥西两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全市平均429元和746元,2010年五县市收入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6.县域发展好于全省。
2015年,县域GDP增长10.2%,高于全省县域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高于全省县域平均增速1.9个、1.1个和0.5个百分点,五县市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省9.3%的水平。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直接关系到每个县区的发展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本报告将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为例,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目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县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县域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其次,县域间经济活力不足,外部资金和资源流入有限,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县域间经济合作与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互惠。
其次,鼓励县域发展其特色产业,提高发展的内生动力。
例如,依托当地资源和优势,发展农业、旅游等产业,提升县域的经济竞争力。
此外,还应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
政府可以加大对县域的资金扶持,支持县域发展基础设施,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
同时,要加强县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素质。
最后,要加强县域发展的监管和评估工作,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建立健全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通过加强县域间的合作和交流,发展特色产业,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监
管和评估工作,可以有效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范文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范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
首先,就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投入的精力不够,存在思想观念落后、政策执行不力等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存在资源禀赋差异大、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发展动力不足,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首先,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引导,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和外来投资。
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和硬件条件。
政府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提高县域经济生产和流通的效率。
第三,要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政府可以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优势,选择合适的特色产业进行发展,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增加农民收入。
最后,要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农村人才,帮助他们创业就业,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培养和留住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县域经济发展又是整个国家经济繁荣的基础。
本报告旨在对某县域经济状况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以期为该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二、县域地理资源与产业基础该县位于某省,地处山区之中。
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和石灰石等。
同时,该县地势险峻,气候宜人,适宜发展旅游业和农业。
在产业基础方面,该县近年来注重发展农业,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同时也进行果蔬种植业。
而工业方面,主要以煤炭开采和加工为主,虽然带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县域经济发展现状1.农业该县农业发展取得较好的成绩,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
然而,农业在种植模式、品牌建设和农业科技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需要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加。
2.工业工业方面,该县主要以煤炭开采和加工为依托。
近年来,煤炭行业经历了低谷期,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持续发展,该县需要加快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和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3.旅游业由于地势险峻,该县具备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潜力巨大。
然而,该县的旅游业发展尚未充分发挥优势。
需要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服务质量,推广和宣传地方特色文化,增加旅游项目的创新,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资源。
四、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方面,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的重视和政策的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拥有广阔的空间。
同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该县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文化资源,吸引力大大提升。
挑战方面,一方面,该县经济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另一方面,该县的工业发展过于依赖传统能源和资源型产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以应对资源枯竭和环境危机。
五、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加强农业产业化与品牌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度。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三篇【篇一】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及县域监测(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县域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它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等综合能力,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和一、二、三产业各部门。
(二)县域监测范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是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评价,县市和城区分别进行,全省共107个县市区,**年为24区83县市,我市为1区(**区,高新区和经开区包含在**区)10县市(**、**、**、**、**、**、**、**、**、**,**包含在**);**年为25区82县市,我市仍为1区10县市;**年为27区80县市,我市为2区9县市,**撤县设区成华州区,列入城区监测范围。
(三)县域监测指标体系监测指标体系分经济发展指标、经济结构指标、民生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社会和谐指标五大类,其中县市93项基础指标33项考核指标,城区71项基础指标28项考核指标。
指标涉及市卫计局、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综治办、市水务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农发办、市统计局、人民银行渭南支行14个部门或单位。
二、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一)“**”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期间,全市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年10个县市生产总值达到1145.62亿元,是**年的1.83倍,其中工业增加值538.78亿元,是**年的1.92倍,占生产总值的47.0%,较**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
**年**区生产总值306.81亿元,是**的1.77倍,其中工业增加值83.64亿元,是**年的1.46倍,占生产总值的27.3%,较**年下降5.7个百分点。
2、投资规模再创新高。
五年来,在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及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县域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投资总量持续扩张,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也逐渐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我们组织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本份《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走访了多个县域,深入了解了当地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与当地政府官员、企业家和普通市民进行交流,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问题。
首先,我们发现,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些县域地处交通要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而另一些县域则因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匮乏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差异化发展给当地政府和企业带来了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
其次,我们发现,一些县域经济发展受限于政策和制度的限制。
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导致企业发展受限。
同时,一些制度上的缺陷也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因此,我们建议当地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更加注重实际情况,引导和支持企业发展;同时,应加强对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最后,我们也发现,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机遇和潜力。
一些县域在发展产业时,侧重于发挥自身资源和特色优势,如农业、旅游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同时,一些创新型企业在县域崛起,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动力。
我们认为,县域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当地政府和企业应以开放的心态去发掘这些潜力,寻找更多的发展机遇。
总的来说,本份《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旨在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启示,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并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报告,加深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认识,为县域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一、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城市化进程逐渐加速,大多数人口向一、二线城市流动,使得许多县域经济面临严重挑战。
为了了解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本次调研探讨了县域经济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发展对策。
二、县域经济的特点1. 产业结构单一:许多县域经济仍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导,缺乏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2. 技术含量低: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人才流入的不足以及技术创新的缺乏,许多县域经济的技术含量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要。
3. 市场无序竞争:许多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全面、科学的市场调节机制,导致市场无序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互相制约,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 资金短缺:由于县域经济的融资渠道有限,很多企业难以得到充分的融资支持,制约了企业的扩张和升级。
2. 人才流失:在县域经济中,由于受教育资源的不足,大量人才选择外出就业,造成县域经济人才流失严重。
3. 市场需求不足:由于县域经济中生产能力相对较低,市场需求也相对较小,导致县域企业生产能力闲置,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
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1. 多元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大力发展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增加产业的多样性和复合型特点,提高经济的稳定性。
2. 技术创新:通过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引进高科技人才,提升县域经济的科技水平。
3. 建立市场机制:完善县域经济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推动市场经济的规范化运作,实现市场的有序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4. 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提供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法规环境。
同时,加强招商引资,吸引优质企业进入县域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的竞争力研究
编号(学号):课程论文(设计)(07届本科)题目:县域经济的竞争力研究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姓名:王晓雪指导教师:刘强完成日期: 2011 年1月 1 日注:[封面的毕业论文(设计)编号统一填写学号]目录中文摘要(关键字) (1)前言…………………………………………………………………………………………….(2)1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2)1.1县域经济的主要内涵............................................................................................................ (2)1.2县域经济基本类型................................................................................................................(2) 2县域经济竞争力....................................................................................................................(2)2.1县域经济竞争的特征...........................................................................................................(2) 2.1.1县域经济竞争的本质.........................................................................................................(2)2.1.2县域经济竞争的特点................................................................................................... (2)2.2县域经济竞争力要素............................................................................................................ (2)2.2.1自然条件..............................................................................................................................(2)2.2.2生产条件二,......................................................................................................................(2)2.2.3政府能力..............................................................................................................................(2)2.2.4企业规模和层次...................................................................................................................(2)3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现状……………………………………………………………………….(2)4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2)参考文献………………………………………………………………………………………….(2)。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以某县为案例,以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对本县的企业、居民等进行调查,获取他们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认知和意见。
2. 实地调研:通过对选定的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其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3. 文献资料收集:收集相关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归纳。
三、县域经济现状分析1. 经济结构:本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业占据了GDP的大部分份额,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相对较小。
2. 发展动力:本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对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
3. 人才情况:本县人才培养和吸引力度不够,人才流失严重,导致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4.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通信等方面存在瓶颈,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四、发展问题分析1. 单一经济结构: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使得本县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过于敏感,缺乏抗风险能力。
2. 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投入,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产品附加值不高。
3. 人才流失:人才流失造成人才储备不足,企业难以获得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4. 市场营销推广不足:缺乏市场推广的策略和手段,导致产品销售困难,市场份额有限。
五、发展对策和建议1. 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发展优势产业和引进新兴产业,逐步实现由农业主导向工业、服务业的转变。
2.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
3. 加强人才引进和留住: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来本县工作和定居,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留住人才。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郡县治,天下安。
“科学发展观”赋予“郡县治,天下安”新的历史性内涵。
县是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功能比较完备的行政区划单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是统筹发展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体,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操作平台。
科学发展评价助推科学发展。
建立完善的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对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通过十年来的探索,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日趋完善。
一、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体系探索过程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全国县域经济研究和服务的独立性研究所,被称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所”。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工作开始于2000年,其探索过程大致经历了体系建设、体系改进和体系完善三个阶段。
1.2000年到2006年,第一届到第六届,体系建设阶段进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
进行县域经济基础性研究,发表的文章主要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县域经济内涵、科学规范县域经济单位、壮大县域经济是一个新思维、壮大县域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新动力”等。
主要目的是引导全社会来关注县域经济,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动态的、相对的参照坐标,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2.2007年到2009年,第七届到第九届,体系改进阶段进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研究+居民收入水平比较(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县域科学发展环境评价。
提出“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的观点。
倡导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要加快向县域(包括县域经济、县域社会、县域文化、县域政治、县域生态等)科学发展转变。
总结了《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与新模式》(2008年6月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推出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三大新模式,即以城乡统筹为内涵的“双流模式”、以区域统筹为内涵的“增城模式”、以提高幸福指数为内涵的“江阴模式”。
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与对策
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与对策【摘要】贵州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对于整个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入手,对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分别对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现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和县域经济合作发展模式的研究,并重点探讨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结论部分展望了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前景,深化改革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引导促进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通过对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分析和对策探讨,可以为贵州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对策、合作、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改革、可持续发展、政府引导、创新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贵州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县域经济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由于贵州地处西部山区,交通不便、资源相对匮乏等因素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县域经济竞争力愈发重要。
各地的经济竞争力直接关系到地方的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贵州各县域经济正在逐渐走向转型升级的道路。
通过对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把握当地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对策,推动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分析与对策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探讨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贵州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力。
通过研究,可以为贵州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促进县域经济间的合作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
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一)
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一)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在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以公开资料为基础,经资料的对比、核实、甄别,完成了“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不仅评价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还评价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为继续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探索。
金融危机背景下,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成为一大亮点,成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生力军。
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是对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大检阅。
第一部分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一、全国县域经济单位参加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县域经济单位不包括县级市辖区,共有2001个(2008年底),其中县级市367个、县1462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
二、县域经济强县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强县包括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西部百强县、中部百强县和东北十强县,共有310个。
1、县域经济强县总量规模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总量规模是:数量占全国县级行政单位的10.84%;县域总面积约108.6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1.31%;人口约为2204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60%;地区生产总值约为67638亿,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2.5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为3500亿,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2.22%,见图-1。
2、县域经济强县发展水平全国县域经济强县发展水平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3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65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4680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0.42%、138.00%、93.02%,见图-2。
县域经济强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的现象也反映出县域经济强县是处在中心城市和一般县域的中间层级,“城市水平”比不上中心城区,“农村水平”好于一般县域。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背景县域经济发展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和研究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以便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我们进行了一次县域经济发展调研。
调研目的1. 了解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等。
2. 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收集县域经济统计数据、相关政策文件等。
2. 实地调研:到不同的县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座谈交流。
调研结果和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城乡差距较大。
一方面,县城地区人口密集,产业结构较为发达,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人口稀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短板,农业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滞后。
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在很多县域,农业仍然是主要的产业,占据着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较为薄弱,产业结构不够多元化。
这种单一产业结构容易导致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一旦遭遇到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容易受到较大的冲击。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设施落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将难以吸引外来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人才流失是一个严重问题由于县域经济相对落后,缺乏吸引力,许多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或者进城谋求更好的工作机会。
人才流失使得县域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也加剧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政策建议1. 扶持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
通过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农机装备更新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农民贫困率,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研究
收稿日期:2014-10-10作者简介:李勇洲(1970-),男,河北藁城人,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李勇洲(石家庄市第三医院,石家庄050011)摘要:“郡县治则天下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奋斗目标的关键环节,而产业竞争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根本,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必须做细做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园区、培育企业家精神、拓宽产业发展融资渠道等。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产业集群;企业家精神;融资中图分类号:F0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4)12-0083-01“郡县治则天下安”。
我国有两千八百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县域经济实力较强的省域往往其综合竞争力排名也都居前,如: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
分析全国百强县的发展共性可知,除地理人文特征、政策优势和抢抓机遇外,产业竞争力强无疑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因此,“强省必先强县、强县必先强产业”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共识,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对于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做细做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县域产业布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于2011年正式颁布,将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
因此,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也需要根据县域人文传统与资源禀赋不同,统筹安排产业布局,做细做实县域主题功能区规划:将山区县或农业县划为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区域,重点发展旅游休闲生态农业等产业;将产业基础较好、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的县域作为重点开发区,着力打造上下游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式园区;将空间容量有限、通行成本增加的中心城区划为优化开发区,争取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形成集中连片发展。
另外,还要对承担重要生态职能而在发展工业经济方面受到制约的县(市)或乡镇、村等,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创建“全国生态县”等。
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中心在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以公开资料为基础,经资料的对比、核实、甄别,完成了“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包括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和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两部分,为继续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和县域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探索。
1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县域经济单位不包括县级市辖区,共有2001个,其中县级市369个、县1460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1.1.1 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或简称全国百强县(市),在18个省市区有分布,具体是:河北省3个、山西省1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10个、吉林省1个、黑龙江省1个、江苏省29个、浙江省24个、安徽省1个、福建省8个、江西省2个、山东省26个、河南省6个、湖南省4个、广东省2个、四川省2个、陕西省2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前10名分别是:【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江苏吴江市、浙江慈溪市、江苏太仓市、江苏宜兴市、浙江绍兴县、福建晋江市、浙江义乌市、广东增城市、浙江余姚市。
其中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地理位置相连的四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一名。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40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21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0560元,其分别比上年增长%、%(当年价比,下同)、%、%、%、%。
新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有8个:江苏新沂市、辽宁凤城市、辽宁大洼县、四川郫县、辽宁调兵山市、湖南醴陵市、江苏高淳县、福建闽侯县。
县域经济的现状与发展战略
前言县域经济是指以县为单位,以县域内的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的经济活动。
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提升地方经济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县域经济的现状和发展战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县域经济的现状1. 基础条件分析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考虑基础条件,包括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力资源等。
不同县域的基础条件存在差异,这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潜力。
2. 产业结构分析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许多县域经济仍以传统的农业和第一产业为主,缺乏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
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不合理性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 经济增长指标分析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可以通过一系列经济增长指标来衡量,如GDP、人均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
一般来说,经济增速较快、人均收入较高、固定资产投资较大的县域经济发展较好。
4. 市场竞争力分析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是指其在市场上与其他地区竞争的能力。
市场竞争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
不同县域的市场竞争力存在差异,部分县域经济面临竞争压力较大的局面。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是指为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策略和举措。
下面列举几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1. 挖掘地方特色产业每个县域都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可以通过挖掘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例如,农产品加工、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都是可以发展的领域。
2. 加强产业链条衔接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产业链条的衔接和协同发展。
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实现不同产业之间的互补和优化配置资源,提升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3. 引进外部投资和人才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吸引外部投资和人才的参与和支持。
可以通过财政优惠政策、人才引进计划等方式吸引外部投资和人才,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修订版
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修订版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修订版,是对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科学发展情况的综合评价和分析。
本报告修订版以包括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科学发展指标等多方面的数据为基础,对全国各县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一、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1.经济总体竞争力:根据各县域的GDP、人均收入等指标,评估每个县域的经济总体竞争力。
通过对比分析,描绘了各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及其差异。
2.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对各县域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评估产业竞争力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同时,评价各县域在不同产业中的位置和竞争力。
3.城乡发展差距:评价各县域城乡发展差距程度,考察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了解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
4.对外开放程度:评价各县域对外开放程度,包括进出口贸易规模、外资引进和对外投资等。
了解各县域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的表现。
二、县域科学发展评价1.科技创新能力评价:通过研究各县域的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等数据,全面评价各县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2.教育和人力资源评价:评估各县域的教育和人力资源状况,包括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资源配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3.社会文化发展评价:评估各县域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包括文物保护、旅游业发展、艺术与文化产业等方面。
4.生态环境评价:评估各县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包括空气、水质等环境指标,了解各县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三、综合评价和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评价进行综合分析,对各县域的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科学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各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科学发展。
总之,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修订版是对全国各县域的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科学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的重要工作。
通过综合评价和政策建议,旨在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以清镇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以清镇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国家“新区建设”和“城市群”战略实施,县域经济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县市作为地方政府的基本组成单位,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战略落地、人口流动不断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遭受了较大压力,需要积极寻找发展新的突破口,提升核心竞争力。
本研究选取贵州省清镇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清镇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特点、问题等方面,探究清镇市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为清镇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也对当前和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1. 清镇市县域经济概述:包括县域经济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等方面,介绍清镇市县域经济的基本情况。
2. 清镇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清镇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现状,从多角度全面剖析清镇市县域经济的现状。
3. 清镇市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分析:通过对清镇市县域经济的产业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政策竞争力等方面的分析,揭示清镇市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4. 清镇市县域经济提升策略:分析清镇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和建议,为清镇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研究方法1. 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背景,对清镇市的县域经济进行深入的研究。
2. 案例法:运用清镇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案例材料,对清镇市的县域经济进行实证分析。
3. 调查法: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深入了解清镇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三、研究预期成果1. 分析清镇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和建议。
2. 揭示清镇市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并为清镇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3. 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四、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分析(1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nx Po ic , a ca g 3 2 0 C ia i gi rvne N nh n 50 , hn ) a 3
A b t a t T e c r fc u t c n my le n i r v n t o e e e,b tr s a c n t i il s si s r c : h o e o o n y e o o is i mp o i g isc mp tnc u e e r h i hs fed i t l l i t n a c . Ths p p rat mps t e iw c d mi c i v me t deb c oa sh me a d a r a n o — n i if n y s i a e te t o r ve a a e c a h e e n s ma y s h l r o n b o d i r d rt r v d e s e tv sa d p o t e e r h de t n e d h i o ti ed e o p o i e p rp cie n r moe rs a c p h a d bra t nt h s f l . i K e r s: o n y e o o y wo d c u t c n my; c mp tn e;de eo me t o ee c v l p n
维普资讯
第 6卷第 3期
20 0 7年 9月
江 西农业 大学 学报 ( 社会 科学 版 )
J u n lo i n x r u t r lUnv r i o r a fJa g i Ag i l a iest c u y
Vo . No 3 1 6, . S p ., 0 7 e t 2 0
是一个 崭新 的领域 。为进 一步促 进 县域经 济竞 争 力 的研究 , 者根 据所搜集 到 的资料 , 图对 国 内 笔 试 外 县域 经济竞 争 力 研究 的相关 成果 进 行 梳理 , 找
面, 以朱 先 奇 的 《 域 经 济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提 升 》 县 (03 、 2 0 ) 王建 生的《 域经 济竞 争力 实践 与 思考 》 县
研 究 的 深度 和 广度 。
关键词 : 域 经济; 争力 ; 县 竞 发展 中 图 分 类 号 :27 F 0 文 献 标 识 码 : A
A t d n t e Co p t n e o u t o o y a d I s De e o m e t S u y o h m e e c f Co n y Ec n m n t v l p n
发 展县 域经济 的核 心在 于县域 经济竞 争力 的
在 于县域 经济竞 争力 的培育 。而理 论界 和学术 界 对 县域经 济竞争 力 的广 泛关 注 则 是进 入 2 1世 纪
以后 的事 , 此相 关 的研 究 成 果并 不 多 。专 著 方 因
培育和 提升 , 而县 域 经 济竞 争 力 的研 究 在 我 国 尚
造 县 域 经 济 核 心 竞 争 力 》 20 ) 李 锻
( 0 5 等 为代 表 ; 文方 面 , 20 ) 论 笔者 在 中 国期 刊全
、
县域 经 济 竞 争力 研 究现 状
自从 党 的十六 大报 告 明确 提 出“ 大 县 域 经 壮 济” , 域 经 济 问题 得 到 了理 论 界 和 学 术 界 的 后 县 广泛 重 视 , 关 县 域 经济 的研 究 成 果 不 断 涌 现 。 有
文 章编号 :61 62 (07 0 — 14 0 17 — 5320 )3 00 — 5
县 域 经 济竞 争 力研 其 展 究及 发
熊小 刚 胡 启 开 翁 贞林 h , ,
( . 西 农 业 大 学 经 贸 学 院 , 西 南 昌 3 04 ;2 江 西省 邓 家埠 水 稻 原 种 场 , 西 南 昌 3 5 0 ) 1江 江 305 . 江 32 0
X O G Xa I N io—gn a g ,HU Q —k i, i a WE G Z e N h n—l i n
( . o eeo E o o i n rd , U,N nh n 3 0 5 C ia 2 egi uP d ySokF r 1 C l g f cn m c a dTa eJ l s A a c ag3 0 4 , hn ; .D nj b ad tc a a m,
摘 要 : 展 县 域 经 济 的 核 心在 于县 域 经 济竞 争力 的培 育和 提 升 , 县域 经 济 竞争 力 的研 究在 我 国 尚是 一 个 崭 新 发 而 的领 域 。 本 文试 图对 国 内外 县 域 经 济 竞 争 力研 究 的 相 关 成 果 进行 梳 理 , 以廓 清研 究 思路 , 进 县域 经 济 竞 争 力 推
文 数据库 以“ 县域 经济 竞争 力 ” 为篇 名 的主 题词 ,
通 过对 19 9 4年至今 的全 部期刊进 行模 糊检 索 , 仅 检 索到相 关文 献 7 0条 。这 说 明 国内对 县 域 经 济
据 笔者不 完 全统计 , 至 目前 , 截 有关 县域经 济 的专
著 已有 2 0余 本 , 关 的论 文 近 50 0篇 。 县 域 0 相 0
竞争 力 的研 究还 比较 薄弱 , 且 对 县域 经 济 竞争 而
力 的表述不 尽相 同 。有 的直 接冠 之 “ 域 经 济竞 县
争力 ” 此 外用 的较 多 的称 呼有 “ 域 经 济综 合竞 , 县 争力 ” “ 域经济基 本竞 争力 ” “ 、县 、 县域社 会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