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教研室规章制度(1)

学前教育教研室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教研室是按照课程、专业或学科设置的教学组织,是在学校和分院领导下,按分院的工作计划直接组织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层单位。为了加强我校系部教研室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分院教研室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教研室在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各级领导和部门应高度重视、支持教研室工作,努力为教研室建设创造条件,积极为教研室建设服务。

第二章教研室的工作职能

第三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要思想,学习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2.开展热爱教育事业、忠于职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等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协助学校党委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配合学校和分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条教学工作

1.按照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要求,组织落实本教研室所承担课程的教学及其它各项教学任务,负责对各个教学工作环节(如备课、授课、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或考查、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等)进行检查和督促,保证按要求完成各项教学工作。

2、组织教师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根据教学需要组织选用或编写教材、补充讲义、习题集或题解,以及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或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或设计等环节的任务书和指导书,组织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填写教学进度表,做好教材的预订工作。

3、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师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各门课程、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教材分析、专题讨论、观摩教学、听课评教、教学质量检查分析、教学方法

讨论、教学经验交流、教书育人心得探讨等,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教师开展课程建设和教改立项课题的研究,组织教师申报校级或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和参加相关教学比赛。

4、组织教师抓好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严格规范教学要求,对任课教师备课、授课和作业的布置、批改提出明确的要求;组织听课评教和新开课教师的试讲工作,提前安排落实新开课程及其它环节的教学任务;组织教师按教学要求制订实习计划,落实实习地点,明确实习内容;组织教师开展课程及实践性教学环节考核方式的改革,推进实验内容和实践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做好考试的命题、阅卷和试卷分析工作;组织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总结,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第五条备课工作

1、课前准备撰写教案前,教师首先必须弄清楚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例题、习题的编排意图以及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还要认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水平和思想状况。另外,教师要尽量可能地阅读和查看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资料中获取新的教学信息,充实教学内容。

2、教案的书写格式教案是体现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的有效方式,教案的书写格式通常由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七部分组成的。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重、难点分析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等

(四)教学课时

(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5个内容1、教学程序:教学流程的主要环节。设计要求渗透教学思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学法,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2、教师引导:教师在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指导、问题情景的创设 3、学生活动:学法要求,学习活动形式。4、结语:概念、方法、研究结果、结论,注重情境的深化与内容的拓展。5、练习设计:要紧扣重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六)板书设计:要体现一节课的知识概要和它们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反思:抓住成功与失败,结合新课程理论寻找原因,对教与学的精妙之处给予记录。此外,鼓励教师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并在课本的留白处作些标注。

3、备课要求

(一)备课要求超前一周。

(二)专业必修课须备详案。

(三)备课的教案在课后要把反思写上。

(四)集体备课备课小组成员根据本学期的教材,以座谈的形式,相互交流备课心得、难点分析等,真正实现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特别是进行教学反思的交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1、总的设计思路是否符合我校的学生?2、我的学生还会在课堂中出现哪些问题?3、我将如何解决?4、本教案的哪几个环节使我得到启示。

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运用?5、课后及时反思自己教学的“得”与“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师必须持教案上课。

4、教同一门课程的老师成立备课小组共同商讨备课方案,相互请教,根据教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备课小组的教学计划需一致,教案不可雷同,如若发现按教学事故处理。

5、教学计划需教研室主任审核把关,每周需将教案交由教研室主任检查。

6、备课小组成员见附录

第六条科研工作

1、根据学校、分院科学研究规划,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确定比较稳定的科研方向,选择科研课题、制订科研计划,积极争取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及横向协作科研课题。

2、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

3、组织本室人员积极参加校内外有关学术活动,组织科学研究讨论会、报告会、

科研成果鉴定会和总结会,经常开展对内对外的学术交流活动,检查科研工作的进展与质量,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4、指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第七条抓好教学团队建设工作

1、根据教学工作、课程建设的需要,并结合学科发展和学校及系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组织制订本教研室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个人的培养计划。

2、定期组织本教研室成员的业务考察、考核和鉴定,加强教研室成员业务档案的建设,向学校和系部提供本教研室成员晋职晋级、职称评聘、评先进、评优秀的依据和意见。

3、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进行传、帮、带,使青年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修、听课、辅导、指导实习、试讲等教学工作环节的实践,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较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拓宽、加深与课程有关的知识,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

4、做好骨干教师的培养以及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工作,创造条件帮助骨干教师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较明显的科研成果,提高学术水平,努力争取并逐步做到学科梯队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化。

5、做好教师进修培养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培训和学术活动。

第八条制度建设与实施工作

1、会议活动制度。一般情况下,每周或两周组织和开展一次教研室会议或活动。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学任务的需要,在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学科骨干教师的带领之下,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此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教研室会议、活动应做好记录工作。

2、试讲制度。凡新教师上课或教师上新课均必须进行试讲。试讲工作由教研室主任主持,由院领导及本教研室全体人员按照任课教师任职条件的要求,对试讲者进行全面考评,形成试讲考评结论。试讲合格者,方可安排教学任务。

3、听课制度。教研室主任应按照学校听课制度的要求深入课堂听课,及时了解

教师的教学情况,同时组织教师集体听课和相互听课,开展观摩教学,提出改进意见。教研室其他成员也应按照学校听课制度要求参加听课。

听课要求:

(1)教师间应坚持互相听课,教师每期听课不少于8节,全年听课不少于16

节,每节听课必须有心得体会记录。

(2)听课要提前5分钟到教室,遵守课堂要求,做好记录和评价,并与授课

老师真诚的交换意见,确实达到听课的目的。

(3)禁止闭门造车、弄虚作假、形式主义、搞“突击”。

(4)听课形式:随堂听课;公开课听课(由院统一组织的示范课、观摩课)。任

何教师不得拒绝其他教师听自己的课。凡属本学科的公开课,当节次同

科无课的教师一律参加听课。

(5)听课时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的结合。

①听教师的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准确,是否体现新课程的

理念、方法和要求,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是否有创新的地方,教师的思维是否宽泛,学生是否踊跃参与课堂活动的全过程。

②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教态是否亲切自

然,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学手段运用是否熟练,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

③记教学实录和教学评点。听课记录应全面、具体、详细,包括情境

创设、教师点拨与引导、师生的双边活动、教法选择、学法运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课堂的亮点与失误等,还有对被听者的评析。

(6)听课后要积极参与评课,反馈要实事求是,以鼓励为主。

(7)外出听课后,要及时整理,总结出经验与体会,并向相关教师传达。4、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按照学校、系部的部署,认真做好开学初、期中和期末教学工作检查,同时应加强各项工作的阶段性检查和经常性检查,每学期期中组织本教研室成员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同行听课和评议,形成评议结论。(1)日常教学检查

重点检查各教学环节常规工作,包括:

①随机抽查学生出勤、上课纪律、作业、课程考核等情况;

②检查教师上课、教案、作业批改、辅导答疑、教学进程等情况;

③教学文件是否齐全及教师听课与观摩情况等。

(2)定期检查

定期教学检查是针对各教学工作阶段的工作内容而进行,每学期按时间分为期初、期中和期末检查。

1.期初教学检查

一般安排在学期开学前后两周内进行,主要检查教学准备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保证新学期较快建立起稳定的教学秩序。检查的主要内容为:

(1)教师到岗情况,新教师的磨课情况;

(2)教学准备情况;

(3)教师教学基本文件(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教案、讲稿)准备情况;(4)教室、教材以及其它教学设施、材料的开课前准备情况;

(5)学生出勤情况;

2.期中教学检查

一般安排在学期中进行。主要检查教学进展情况,重点掌握课堂教学执行情况、实践教学任务落实情况等。检查的主要内容为:

(1)授课计划执行情况;

(2)各教学环节落实情况与执行情况;

(3)各种教学文件、资料的情况;

(4)听课与观摩等工作开展情况;

(7)教师教案、作业批改、辅导答疑、调(停)课等情况;

(8)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缺课情况,上课听讲、完成作业等学习情况;(9)多媒体教学效果;

(10)根据学校当年教学工作安排需要检查的其它情况。

3.期末教学检查

一般安排在学期的第十七周至十八周进行,主要检查本学期教学工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对下学期教学整改工作提出意见和措施。检查的主要内容为:

(1)授课计划执行情况;

(2)期末考试组织工作落实情况;

(3)期末教学工作总结情况;

(4)下学期教学准备情况。

5、计划与总结制度。每学期初应制定教研室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学期末进行总结。

6、教师年度考核制度。按照学校、分院有关规定和安排,对本教研室成员进行考核总结,审核教师年度考核登记表,经所在系部审定后报人事处,归入教师业务考核档案。

7、教学资料归档制度。资料、档案、校历。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关资料,包括各类计划、总结、论文、规划、制度、统计、报告、获奖、讲话、上级文件、考核、财产等资料。各种资料必须依时收集上交教导处整理入册建档,档案室有专人管理,并实行计算机管理。按照教学文件资料保存目录,进行收集、积累、整理应归档的资料,并落实专人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

8、试卷评阅制度

(一)由院(部)领导负责组织安排试卷评阅工作;试卷评阅结束后,应对试卷的评阅质量进行抽查。

(二)统一命题考核的课程必须采用统一地点、统一时间、流水作业方式进行集体评阅;每门课程都要组织2个以上的教师集体阅卷,采用流水作业方式批改。

(三)评阅时应批改试卷中的所有试题,要使用红笔批改,书写工整,易于辨认。

(四)教师在评阅试卷时应严肃认真,要依据命题时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卷。做到评阅准确,得分有据,扣分合理,避免出现误评、错评和随意扣分、加分、送分等现象。凡有改动的地方一定要有评卷老师的签名。

(五)阅卷过程中,若出现雷同或疑似雷同卷,教师应仔细核实,根据核实结果由任课教师报学院处理。

(六)教师评阅试卷结束后,要按照要求计算课程成绩,在教务管理系统上输入成绩。并将记分册打印出来一式二份,签字后交院(部)和教务处各一份存档。已提交的成绩需要更改的,在学期结束5天内可直接到教务处教务科提出更改,超过5天的应当填写《教师更改成绩申请表》,并持原始试卷、记分册和有关证

明材料办理审批手续。

(七)试卷的评阅、输入成绩、打印记分册等工作应在考试结束3天内完成。

9、评教制度

(一)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机制

1.课堂教学:形成学院专家督导组评价、二级院系领导和教师听

课评价、学生评价的三级评价体系。对初期授课、期中教学、期末考

试等工作展开教学检查及评价。

2.教学指导文件:包括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课件等的

抽查、检查和评比。

3.考试环节:教学督导组对期中、期末考试全过程实施严格的监控,

并于阅卷结束后对期末试卷进行抽查、评价、总结。

(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1.目标考核:每学期将专任教师应完成的教学情况,根据督导专家、

管理干部、教师同行及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汇总,每年进行年终考核,

根据结果进行反馈并根据结果作为晋级人员教学质量评分的标准。

2.年终考核:每一学年对所有专任教师进行考核。对教师教学教学

工作完成情况等做出整体评价,并评出优良等级。

第四章教研室主任

第九条教研室主任任职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坚持原则,作风正派,秉公办事,严于律己,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3、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有一定的组织工作能力,能团结、组织本教研室成员完成教学科研任务。

第十条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

1、根据分院的工作要求,在院领导领导下组织制订、落实学年和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

2、执行教学计划,落实各项教学任务,组织、督促、检查教学各项环节的落实,保证教学质量。

3、组织制订专业培养计划、专业建设规划和课程建设规划,组织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并负责组织实施。

4、负责检查教师的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实践教学、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审核课程考核命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以及考核结果分析报告;负责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导、答辩、评分以及课程考核试卷评阅等的组织工作。

5、制订听课计划,组织新教师上课和新开课教师的试讲工作,期中组织同行听课和评议活动。

6、研究制定并落实本学科专业发展计划,组织好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7、组织教研活动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改革立项研究,把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研究成果及时融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中。

8、研究和实施教材建设规划,根据需要组织编写教材。

9、组织教师的继续教育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努力建设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10、协助做好与实验室、资料室建设有关的工作。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的结合,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11、负责对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和教学质量的考核,对教师增补、外聘(返聘)、调动、奖惩以及推荐参加进修、培训的人选,对教研室成员的晋级、评优等提出初步意见。

12、经常听取本教研室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对教研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提交教研室全体成员会议集体讨论研究。

13、定期总结工作,搞好文档建设与管理,每学期向系部提出书面工作报告。

15、接受并完成学校或分院交办的其它与教学工作有关的任务。

第十一条教研室成员的义务与责任

1、服从教研室主任分配的教学、科研任务,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2、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加强师德和业务道德修养,增强教学质量意识。

3、团结同志,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力量,树立良好的教风。

4、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关心教研室建设,积极参与讨论研究教研

室建设和教研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对教研室的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不得无故缺席教研室会议或者活动,如有事情请假需向教研室主任汇报,否则按缺勤处理。

附录:备课小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