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B60022012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
YBB20232012聚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固体药用复合硬片

YBB20232012聚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固体药用复合硬片Julüyixi/Dimidujuyixi Gutiyaoyong Fuhe YingpianPVC/LDPE Composite Sheet for Solid Phamaceutical Packaging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氯乙烯(PVC)硬片为基材,复合低密度聚乙烯(LDPE)而制成的复合硬片。
适用于固体药品(片剂、胶囊剂等)泡罩包装。
【外观】取本品适量,在自然光线明亮处,正视目测。
应色泽均匀,不允许有凹凸发皱、油污、异物、穿孔、杂质。
每100cm2中,1.3mm及1.3mm以下的晶点,不得过3颗,不得有1.3mm以上的晶点。
【鉴别】红外光谱* 取本品适量,照包装材料红外光谱测定(YBB60012012)第四法测定,PVC与LDPE应分别与对照图谱基本一致。
【物理性能】水蒸气透过量取本品适量,照水蒸气透过量测定法(YBB60302012)第一法实验条件A测定(试验时LDPE面向湿度低的一侧),应符合表1的规定。
氧气透过量取本品适量,照气体透过量测定法(YBB60292012)第一法测定(试验时LDPE 面向氧气低压侧),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物理性能规格水蒸气透过量g/(m2•24h)氧气透过量cm3 /(m2•24h•0.1MPa)0.15mm ≤2.8≤200.30mm ≤2.5拉伸强度取本品适量,照拉伸性能测定法(YBB60322012)测定,试验速度(空载)100mm/min±10mm/min,试样为Ⅰ型。
纵向、横向拉伸强度平均值均不得低于40MPa。
耐冲击裁取150mm×50mm本品,纵、横向各5片。
试样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中,放置4小时以上,并在上述条件下进行试验,将试样(LDPE面向上)固定于落球冲击试验机夹具上,跨距100mm,按表2选用钢球和落球高度,使钢球自由落下于跨距中央部位,纵、横向均不得有二片以上破损。
YBB30052012笔式注射器用溴化丁基橡胶活塞和垫片

288
不溶性微粒测定法 (YBB60022012)药用胶塞项下测定,每 1ml 中含 10µm 以上的微粒不得过 60 粒,含 25µm 以上的微粒不得过 6 粒。
【活塞滑动性试验】 取 10 个经硅油处理内表面的笔式注射器套筒,注水,装上试验用活 塞及垫片,加上铝帽,封口。将 1 个笔式注射器套筒安装于笔式注射器套筒夹持器(有平面和 活塞接触,夹持器必须确保能够穿刺安装在笔式注射器套筒上的垫片,注射针为一两端有刃口 的 皮 下 针 头 , 外 径 为 0.4mm, 当 活 塞 移 动 时 , 套 筒 内 的 水 应 能 通 过 该 针 排 出 ) 相 连 , 以 40mm/min±3mm/min 速度向下移动活塞,在笔式注射器套筒中移动一半距离时,暂停 5 秒钟, 然后将活塞完全压到底,其余笔式注射器套筒同法操作。记录每次试验中启动活塞的最大作用 力,取 10 个最大值的平均值作为“启动力”,应不得过 30N;记录每次试验中启动之后保持其移 动所需的力,取 10 个值的平均值作为“持续推动力”,应不得过 15N;记录每次试验中暂停 5 秒 钟后重新推动活塞的最大作用力,取 10 个最大值的平均值为“重新启动力”,应不得过 30N;并 检查在连续运动期间不得有“颤动”(指活塞的不规则运动)现象。
吸光度 取供试品液适量,用孔径 0.45μm 的滤膜过滤,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 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 IV A) 测定,在 220~360nm 波长范围内,最大吸光度不得大于 0.2。
预灌封注射器用氯化丁基橡胶活塞

YBB30012012预灌封注射器用氯化丁基橡胶活塞Yuguanfengzhusheqiyong Lühuadingjixiangjiao HuosaiChlorobutyl Rubber Plungers for Prefilled Syringes本标准适用于预灌封注射器用氯化丁基橡胶活塞。
活塞类型为扣合式(PSL)或螺纹式(PT)。
【外观】取本品数个,目视检测,表面色泽应均匀,不得有污点、杂质、气泡、裂纹、缺胶、粗糙、胶丝、胶屑、海绵状、毛边;不得有除边造成的残缺或锯齿现象;不得有模具造成的明显痕迹。
如果有浇道口,不应凸出于活塞的表面。
【鉴别】*(1)称取本品2.0g,剪成小颗粒,置坩锅中,加碳酸氢钠2.0g 均匀覆盖试样,置电炉上,缓缓加热至炭化,放冷,置马弗炉300℃加热至完全灰化,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加水10ml 使溶解,滤过,取续滤液1.5ml,置于试管中,加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试液1 滴,应产生白色沉淀。
(2)取本品适量,照包装材料红外光谱测定法(YBB60012012)第四法测定,应与对照图谱基本一致。
【活塞与推杆的配合性】、【活塞润滑性】、【活塞滑动性能】、【器身密合性】照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YBB40012012)项下的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灰分】取本品1.0g,照橡胶灰分测定法(YBB600212012)测定,不得过50%。
【挥发性硫化物】* 取本品,照挥发性硫化物测定法(YBB60052012)测定,应符合规定。
【不溶性微粒】取本品10 个,加微粒检查用水50ml,照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YBB60022012)药用胶塞项下测定,每1ml 中含10μm 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 粒,含25μm 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 粒。
【化学性能】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相当于表面积200cm2 的完整胶塞若干个,按样品外表面积(cm2)与水(ml)的比例1:2,加水浸没,煮沸5 分钟,放冷,再用同体积水冲洗5 次。
YBB00272004 -2015 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最新)

YBB00272004-2015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Baozhuangcailiao Burongxingweili CedingfaTest for Insoluble Particulate Matter of Packaging Materials 本法适用于药用胶塞、输液瓶、输液袋和塑料输液容器用内盖的不溶性微粒大小及数量的测定。
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方法一般先采用光阻法;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复验,并应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第一法光阻法原理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小的检测区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成正比,光阻法检查不溶性微粒即依据此原理。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仪器通常包括取样器、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三部分。
测量粒度范围为2~100µm,检测微粒浓度为0~10 000个/ml。
试验环境及检测照《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903 下规定进行。
仪器的校正与检定照《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903 下规定进行。
测定法(1)药用胶塞除另有规定外,取被测胶塞数个(总表面积约100cm2),置250ml三角烧杯中,加入微粒检查用水适量(取用微粒检查用水的毫升数与被测胶塞总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之比为1:1),用铝箔(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封口)盖住三角烧杯杯口,置振荡器中(水平圆周转动,直径12±1mm,震荡频率300±10转/分钟)震荡20秒。
小心移开铝箔(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封口),先倒出部分供试液冲洗开启口及取样瓶后,将供试液倒入取样瓶中(或直接置于取样器上),静置,在15~30分钟时间范围内连续测定3次,弃去第一次数据,读取后两次测定结果,计算平均值。
(2)输液瓶和输液袋除另有规定外,取装液供试品适量,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先倒出部分供试品溶液冲洗开启口,再将供试品溶液倒入取样杯中,静置适当时间脱气后,开启搅拌器,缓慢搅拌使溶液均匀(或将供试品容器直接脱气后置于取样器上,不加搅拌),依法测定3次以上,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记录数据。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本法系用以检查静脉用注射剂(溶液型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静脉注射用无菌原料药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或供试品不适于用光阻法测定时,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测定,并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光阻法不适用于黏度过高和易析出结晶的制剂,也不适用于进入传感器时容易产生气泡的注射剂。
对于黏度过高,采用两种方法都无法直接测定的注射液,可用适宜的溶剂稀释后测定。
试验环境及检测试验操作环境应不得引入外来微粒,测定前的操作应在洁净工作台进行。
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
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于1.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取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符合下列要求:光阻法取50ml测定,要求每10ml含lO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10粒以下,含25μm 及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粒以下。
显微计数法取50ml测定,要求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0粒以下,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5粒以下。
第一法(光阻法)测定原理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细检测通道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人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大小相关。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仪器通常包括取样器、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三部分。
测量粒径范围为2~100μm,检测微粒浓度为0~10000个/ml。
仪器的校准所用仪器应至少每6个月校准一次。
(1)取样体积待仪器稳定后,取多于取样体积的微粒检查用水置于取样杯中,称定重量,通过取样器由取样杯中量取一定体积的微粒检查用水后,再次称定重量。
以两次称定的重量之差计算取样体积。
连续测定3次,每次测得体积与量取体积的示值之差应在±5%以内。
测定体积的平均值与量取体积的示值之差应在±3% 以内。
注射液用卤化丁基橡胶塞

YBB30062012注射液用卤化丁基橡胶塞Zhusheyeyong Luhuadingji XiangjiaosaiHalogenated Butyl Rubber Stopper for Injection本标准适用于直接与注射液接触的氯化或溴化丁基橡胶塞。
【外观】取本品数个,照表1 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规格尺寸】取本品数个,照表2 和表3 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鉴别】*(1)称取本品2.0g,剪成小颗粒,置坩锅中,加碳酸氢钠2.0g 均匀覆盖试样,置电炉上,缓缓加热至炭化,放冷,置马弗炉300℃加热至完全灰化,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加水10ml 使溶解,滤过,取续滤液1.5ml,置于试管中,加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试液1 滴,应产生白色或淡黄色沉淀。
(2)取本品适量,照包装材料红外光谱测定法(YBB60012012)第四法测定,应与对照图谱基本一致。
【穿刺落屑】取本品10 个,照注射剂用胶塞、垫片穿刺落屑测定法(YBB60082012)第一法测定,落屑数应不得过20 粒。
【穿刺力】取本品10 个,照注射剂用胶塞、垫片穿刺力测定法(YBB60072012)第一法测定,平均穿刺力不得过75N,且每个胶塞的穿刺力均不得过80N,穿刺过程中不应有胶塞被推入瓶内。
【密封性与穿刺器保持性】取本品10 个,置高压蒸汽灭菌器中(不浸水),121℃±2℃,保持30 分钟,冷却至室温,另取10 个与之配套的玻璃注射液瓶加水至标示容量,用上述胶塞,塞紧,再加上与之配套铝盖,压盖。
用符合注射剂用胶塞、垫片穿刺力测定法(YBB60072012)中图1 所示的穿刺器,向胶塞穿刺部位垂直穿刺,穿刺器刺穿胶塞,倒挂瓶,穿刺器悬挂0.5kg 重物,穿刺器应保持4 小时不被拔出,且瓶塞穿刺部位应无泄漏。
【灰分】取本品1.0g,照橡胶灰分测定法(YBB600212012)测定,不得过45%。
【挥发性硫化物】* 取本品,照挥发性硫化物测定法(YBB60052012)测定,应符合规定。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①取50ml微粒检查用水,经微孔滤膜滤过
②用水冲洗平皿,再用净化水反复冲洗,沥干,置实
验环境中备用
17
③在净化台上,将滤器用净化水冲洗至洁净
④待检样品应事先除去外包装,并用净化水将容器外
壁冲洗干净
17
第八节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二、检查方法 (二)第二法(显微计数法) 3.操作方法 (2)检查法 ①标示装量为 25ml 或 25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 射用浓溶液 ②标示装量为25ml以下的静18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 液 ③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及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
二、检查方法 (一)第一法(光阻法) 1.测定原理 当一定体积的供试液通过一窄小的检测区时,与液体流 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供试液中的微粒阻挡而减弱, 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 截面积大小相关,再根据通过7 检测区供试液的体积,计 算出每 1ml供试液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和25μm及 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
质量检查工作
4
第八节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一、基本概念 用以检查静脉用注射剂(溶液型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 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静脉注射用无菌原料药中不溶 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5
5
第八节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二、检查方法 《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了两种检查方法即光 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6
6
第八节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14
第八节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二、检查方法 (二)第二法(显微计数法) 1.测定原理 将一定体积的供试液滤过,使所含不溶性微粒截留在微 孔滤膜上,在100倍显微镜下,用经标定的目镜测微尺 分别测定其最长直径在10μm及10μm以上和25μm及 25μm以上的微粒,根据过滤15 面积上的微粒总数,计算 出被检供试液每1ml(或每个容器)中含不溶性微粒的 数量
YBB00272004--2015--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最新)

YBB00272004-2015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Baozhuangcailiao Burongxingweili CedingfaTest for Insoluble Particulate Matter of Packaging Materials 本法适用于药用胶塞、输液瓶、输液袋和塑料输液容器用内盖的不溶性微粒大小及数量的测定。
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方法一般先采用光阻法;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复验,并应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第一法光阻法原理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小的检测区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成正比,光阻法检查不溶性微粒即依据此原理。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仪器通常包括取样器、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三部分。
测量粒度范围为2~100µm,检测微粒浓度为0~10 000个/ml。
试验环境及检测照《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903 下规定进行。
仪器的校正与检定照《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903 下规定进行。
测定法(1)药用胶塞除另有规定外,取被测胶塞数个(总表面积约100cm2),置250ml三角烧杯中,加入微粒检查用水适量(取用微粒检查用水的毫升数与被测胶塞总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之比为1:1),用铝箔(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封口)盖住三角烧杯杯口,置振荡器中(水平圆周转动,直径12±1mm,震荡频率300±10转/分钟)震荡20秒。
小心移开铝箔(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封口),先倒出部分供试液冲洗开启口及取样瓶后,将供试液倒入取样瓶中(或直接置于取样器上),静置,在15~30分钟时间范围内连续测定3次,弃去第一次数据,读取后两次测定结果,计算平均值。
(2)输液瓶和输液袋除另有规定外,取装液供试品适量,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先倒出部分供试品溶液冲洗开启口,再将供试品溶液倒入取样杯中,静置适当时间脱气后,开启搅拌器,缓慢搅拌使溶液均匀(或将供试品容器直接脱气后置于取样器上,不加搅拌),依法测定3次以上,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记录数据。
YBB20022012聚丙烯输液瓶

YBB20022012聚丙烯输液瓶Jubingxi Shuye PingPP Infusion Bottles本标准适用于50ml及50ml以上输液用聚丙烯瓶。
【外观】取本品适量,在自然光线明亮处目测,应透明、光洁、内外无肉眼可见的异物。
【鉴别】(1)红外光谱* 取本品适量,照包装材料红外光谱测定法(YBB60012012)第四法测定,应与对照图谱基本一致。
(2)密度取本品2g,加100ml水,回流2小时,放冷,80℃干燥2小时后,依法测定(YBB60342012),应为0.900~0.915g/cm3。
【适应性试验】取本品数个,用经0.45µm孔径滤膜过滤的注射用水进行灌装并封口。
采用湿热灭菌法灭菌后(标准灭菌F0值≥8,如115℃保持30分钟),进行以下试验:温度适应性取上述样品数个,于-25℃±2℃条件下,放置24小时,然后在50℃±2℃条件下,继续放置24小时,再在23℃±2℃下,将本品置两平行平板之间,承受67kPa的内压,维持10分钟,应无液体漏出。
抗跌落取上述样品数个,于-25℃±2℃条件下,放置24小时,然后在50℃±2℃条件下,继续放置24小时,再在23℃±2℃下,按表1的跌落高度,分别跌落至水平硬质刚性的光滑表面上,不得有破裂和泄漏。
表1 跌落高度公称容量(ml)跌落高度(m)50 ~ 749 1.00750 ~ 1000 0.75透明度取上述样品数个,另取未装液输液瓶1个,装入级号为4级的浊度标准液作为对照瓶,在黑色背景下,以光照度2000~30001x照射(避免照射试验人员的眼睛),观察,应能与对照液区分。
不溶性微粒取上述样品数个,依法测定(YBB60022012),每1ml中含5µm及5µ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00粒;每1ml中含10µm及10µ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0粒;每1ml中含25µm 及25µ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2粒。
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YBB00272024

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YBB00272024不溶性微粒是指在包装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材料的起泡、碎屑、沉淀等原因而引入的固体颗粒物,这些微粒可能会对包装物和包装产品产生污染和损害。
测定方法简述为:首先将包装材料样品取出一定量,然后用一定体积的溶剂进行超声处理,将不溶性微粒从材料中溶解出来,形成悬浮液。
接下来,用一定的流速将悬浮液通过膜过滤器进行过滤,收集在预称量的滤纸上。
最后,将滤纸置于干燥器中进行烘干,使滤纸中的微粒完全干燥。
然后根据滤纸的重量和局部不能清除的颗粒(如起泡物)的重量,计算出包装材料中的不溶性微粒含量。
这个测定方法的主要步骤分为样品准备、超声处理、过滤和烘干四个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严格的操作要求和规范,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测定包装材料中的不溶性微粒含量,能够提供价值和权威性的数据支持,以供包装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
通过这种测定方法,可以评估包装材料的纯净度和质量,并能够及早发现和解决包装材料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材料的老化、微粒的变化等),以确保包装材料不会对包装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是一种重要的包装材料检测方法,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和意义。
这个测定方法的详细操作步骤和具体参数可以参考相关的标准文档,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通过这种测定方法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以促进包装材料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不溶性微粒检验操作规程

【不溶性微粒检验操作规程】[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Insoluble Particulate Matter Inspection ]1 目的建立不溶性微粒测定的操作规程,使操作过程规范化。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不溶性微粒的测定。
3 定义本法系用以检查无菌植入医疗器械及其内包装上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光阻法是当一定体积的供试液通过一窄小的检测区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供试液中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大小相关,再根据通过检测区供试液的体积,计算出每1ml供试液中含10μm以上(≥10μm)及含25μm以上(≥25μm)的不溶性微粒数。
4 职责质量部负责本规程的制定、管理;检验人员负责本规程的实施,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本规程有效执行的监督。
5 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YBB 00272004-2015 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6 程序6.1实验环境、仪器与用具6.1.1 实验环境:实验操作环境应不得引入外来微粒,测定前的操作应在层流净化台中进行。
玻璃容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
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于1.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也可直接取用超纯水。
6.1.2 仪器装置:光阻法不溶性微粒测定仪通常包括定量取样器、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三部分。
测量粒径范围为2~100μm,检测微粒浓度为0~10000个/ml。
6.1.3 不溶性微粒测定仪器应定期校正与检定,并符合规定,所用仪器应至少每6个月校准一次。
6.2 光阻法操作方法6.2.1 供试品检查前的准备6.2.1.1 取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50ml倒入取样杯中,旋转使可能存在的微粒均匀,静置待气泡消失。
按光阻法项下的检查法检查,每10ml中含10um以上(≥10μm)的不溶性微粒应在10粒以下,含25μm以上(≥25μm)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粒以下。
YBB30022012预灌封注射器用溴化丁基橡胶活塞

276
重金属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 10ml,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 2ml,依法检查(中国药典 2010 版二部附录Ⅷ H 第一法)测定,不得过百万分之一。
铵离子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 10 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 2ml,放置 15 分钟,不得显色; 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 31.5mg 加无氯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 1000.0ml)2.0ml,加 空白提取液 8ml 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 2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02%)。
电导率 在供试品溶液制备 5 小时内,用电导率仪测定:用水冲洗测定电极(光亮铂电极或 铂黑电极)数次,取空白对照溶液冲洗电极至少 2 次,测定空白对照溶液的电导率不得过 3.0µS/cm (20℃±1℃)。再用供试品溶液冲洗电极至少 2 次,测定供试品溶液的电导率,应不得过 40.0µS/cm。如果测定不是在 20℃±1℃下进行,则应对温度进行校正。
YBB30022012
预灌封注射器用溴化丁基橡胶活塞
Yuguanfengzhusheqiyong Xiuhuadingjiber Plungers for Prefilled Syringes
原辅料方法--不溶性微粒检测

不溶性微粒检测原理: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小的检测区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成正比。
器材:不溶性微粒检测仪、移液器及相应的吸液嘴操作:①标示装量为25ml或25ml以上的静脉注射液:取供试品,洗净外壁,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再立即小心开启容器。
先倒出部分供试品溶液冲洗开启口及取样杯,再将供试品溶液倒入取样杯中,超声脱气或静置2min后,置于取样器上,依法测定至少3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
每个供试品第一次数据不计,取后续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计算。
②标示装量为25ml以下的静脉注射液:取供试品,洗净外壁,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超声脱气或静置2min,再小心开启容器,直接由仪器从每个容器中抽取适量溶液,避免产生气泡,记录数据;另取至少2个供试品,同法测定;或者先在净化台上合并至少3个供试品的内容物,使总体积不少于20ml,同法测定。
第一次数据不计,取后续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计算。
③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及注射用浓溶液:取供试品,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开启瓶盖,精密加入适量微粒检查用净化水或适宜的溶剂,小心盖上瓶盖,缓缓振摇使内容物溶解(注射用浓溶液直接操作),超声脱气或静置2min,小心开启容器,直接将供试品容器置于取样器上,不加搅拌,由仪器直接抽取每个容器中的适量溶液,避免产生气泡,测定并记录数据;另取至少2个供试品,同法测定,第一个供试品数据不计,取后续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计算每个容器所含的微粒数。
结果判定:(1)标示装量为100ml或100ml以上的静脉注射液:每1ml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25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3粒。
(2)标示装量为100ml以下的静脉注射液、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及注射用浓溶液:每个供试品容器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0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粒。
(3)注射剂包装容器中使用的胶塞:每个胶塞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超过1000粒,并且每个胶塞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0粒。
不溶性微粒检验规程及案例分析

文件编号:版本号:A/0不溶性微粒检验规程编制: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批准:1、目的对本公司产品和初包装的不溶性微粒污染控制做出指导,明确微粒污染的控制水平和检测方法,保证公司产品和初包装满足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无菌产品和初包装的不溶性微粒的检验。
(如产品标准有关于微粒检测的要求,请参照相关标准。
)输注泵输注泵的包装袋检测可以参照成品的检测方法过滤器的包装可以参照YY0770.1-2009普通无菌医疗器械的初包装袋检测可以参照药包材或药典的要求3、术语、缩略语无4、职责4.1质检部负责制定相关的检验作业文件;4.2质检部负责人负责审核,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4.3质检部检验员负责实施,并收集、归档相关记录。
5、工作程序5.1检验周期a,初包装:按采购批检测,每批一次;b,无菌医疗器械产品:1)同品种连续生产,每月至少检测一次;2)间隔半年再生产时、工艺(含设备)或材料重大变动时、生产环境变化时,连续检测三批。
5.2参考依据《中国药典第四部》(2015版)通则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第二法(显微计数法)YBB00042005-2015注射液用卤化丁基橡胶塞YBB00272004-2015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5.3显微计数法5.3.1原理:将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富集于滤膜上,通过显微镜放大观察,用测微尺对粒子粒径进行判断,并对粒子的数量进行计数。
5.3.2试验环境、仪器和用具a.试验环境:不得引入外来微粒,在净化台中进行;玻璃仪器和其它所需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使用前须经不大于LOum的微孔滤膜过滤。
(应符合:取50ml用显微计数法测定,含10um及10u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0粒以下,含255及25 u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5粒以下。
)b.仪器和用具1)洁净工作台:高效空气过滤器孔径为0.45um,气流方向由里向外;2)显微镜:双筒大视野显微镜,目镜内附标定的测微尺(每格5〜105).坐标轴前后、左右移动范围均应大于30mm,显微镜装置内附有光线投射角度、光强度可调节的照明装置。
不溶性微粒检查标准程序

不溶性微粒检查标准程序不溶性微粒检查标准程序1.目的:建立不溶性微粒检查标准程序,规范检验操作。
2.范围:适用于光阻法检查溶液型静脉用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
3.职责:质量部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程序:4.1.实验环境、仪器与器具4.1.1实验环境:实验操作所处环境应不得导入明显的微粒,可以在超净室、层流净化台中或能符合要求的洁净实验室中进行。
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都应洁净,无微粒。
4.1.2仪器与器具:激光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滤器等。
4.2操作方法4.2.1检查前的准备4.2.1.1使用适宜的清洁仪器,取500ml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经微孔滤膜(一般孔径为0.45μm)滤过,置于洁净的适宜容器中,旋转使可能存在的微粒均匀,静置待气泡消失。
按光阻法项下的检查法检查,每10ml中含10μm 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在10粒以下,含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在2粒以下。
否则表明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溶剂)、玻璃仪器和实验环境不适于进行微粒检查,应重新进行处理,检测符合规定后方可进行供试品检查。
4.2.1.2待检样品应事先除去外包装,并用水将容器外壁冲洗干净,置适宜实验环境中备用。
4.2.2检查法: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供试品,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开启瓶盖。
精密加入适量微粒检查用水(或适宜的溶剂),小心盖上瓶盖。
缓缓振摇使内容物溶解,超声(80~120W)处理30秒钟脱气或静置适当时间脱气后,小心开启容器,直接将供试品容器或配置好的供试品溶液置于取样器上,不加搅拌,依次直接抽取每个容器中的溶液(以不吸入空气为限),分别依法测定,求其平均值。
含的微粒数。
4.2.3结果判定4.2.3.1每个供试品容器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0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粒,判为符合规定;否则判为不符合规。
4.2.3.2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标准判定。
5.注意事项:5.1本项检查是在可见异物检查符合规定后,采用光阻法检查静脉用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什么是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什么是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本法系用以检查静脉用注射剂(溶液型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溶液)及供静脉注射用无菌原药中不溶性微粒的小及数量。
本法括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阻法测定结不符规定或供试品不适于用光阻法测定时,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测定,并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作判定依据。
阻法不适用于黏度过高和析出结晶的制剂,不适用于人传时产生气泡的注射剂。
对于黏度过高,采用种方法都无法直接测定的注射液,用适宜的溶剂释后测定。
试验环境及检测试验作环境应不得引人外来微粒,测定的作应在洁净工作进行。
玻璃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
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用前须不于1.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取微粒检査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符下列要求:阻法取50ml 测定,要求每10ml10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10粒以下,25μm及25μm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粒以下。
显微计数法取50ml测定,要求10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0粒以下,25μm及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5粒以下。
不溶性微粒显微计数法

不溶性微粒显微计数法检测介绍药典规定:按照中国药典0903章节的要求,不溶性微粒的检测有两个方法,光阻法不溶性微粒检查和显微镜不溶性微粒检查。
随着光阻法收录入药典作为不溶性微粒检查的一个方法以来,由于其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无需制样等优点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也便成了用户偏爱和较高一种的检查方法。
而显微镜法不溶性微粒慢慢淡出人们视野。
随着药学的发展,尤其是制剂学的飞速进步,各式新的剂型进入临床,如注射用乳剂,常见的有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三腔袋脂肪乳等,脂质体,混悬剂,滴眼剂,混悬剂,易产生气泡剂型等。
此种注射剂剂型的特殊性,无法利用常用的光阻法检测不溶性微粒,因为其样品本身的不透明性、高粘度等原因,使得采用光阻法检测会产生假性结果,因为光阻法会将样品本身和气泡也作为颗粒计入。
中国药典CP中规定所有的注射剂都要做不溶性微粒项目检查,故而显微镜法不溶性微粒检查设备是非常重要的选择。
常规显微镜不溶性检查的缺陷•常规显微镜不溶性微粒检查大家会采用一台简单显微镜,人工进行计数。
此种操作的难点是:•无法避免人为的原因导致计数的偏差,主观性太强;•最重要的是人为计数对实验员眼睛的要求较高,用眼过度会造成视力过早下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眼疾;•操作不规范性,测试结果重复性差上海胤煌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全自动不溶性微粒显微计数法YH-MIP-0103系列,从样品制备到测试完成有一套完整的方案。
1)直接按照药典要求出具报告;2)全自动进行滤膜全扫描,并进行颗粒图片分析;3)可以区分颗粒性质,鉴别不溶性微粒的来源,是金属还是纤维;4)按照颗粒性质进行归类分析统计;5)光阻法检测不通过时,作为光阻法不溶性微粒的一个验证;设备构成•样品过滤装置,烘干装置,检测分析系统,电脑等。
•检测分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配置奥林巴斯体式显微镜、奥利巴斯金相显微镜、徕卡金相显微镜、尼康金相显微镜等。
应用领域•应用范围:乳剂、脂质体、滴眼剂、混悬剂、易产生气泡剂型、粘度大制剂等•执行标准:中国药典CP,美国药典 USP 788、USP 789,欧洲药典 EP,英国药典BP2013,日本药典JP等YH-MIP-0103系统介绍:•组成:显微镜颗粒分析系统既可以观察颗粒形貌,还可以得到粒度分布、数量、大小、平均长径比以及长径比分布等,为科研、生产领域增添了一种新的粒度测试手段;该系统包括光学显微镜、数字CCD 摄像头、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电脑、打印机等部分组成;是传统显微测量方法与现代图像处理技术结合的产品;•软件:测试软件具有操作员管理系统、测试标准、零件测试模板、图像存储、颗粒追踪、报告输出、清洁度分析等功能;全面自动标准选择、颗粒尺寸设定、颗粒计数,或按用户设定范围计数,自动显示分析结果,并按照相关标准确定产品等级;•专业软件控制分析过程,手动对焦,手动光强,自动扫描,自动摄入,自动分析;•专用数字摄像机将显微镜的图像拍摄及扫描;全自动膜片扫描系统,无缝拼接,数字化显微镜分析系统;•数据传输:R232 接口数据传输方式将颗粒图像传输到分析系统;颗粒图像分析软件及平台对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显示器及打印机输出分析结果;•特点:直观、形象、准确、测试范围宽以及自动识别、自动统计、自动标定等特点;避免激光法的产品缺陷,扩展检测范围;YH-MIP-0103系统介绍:胤煌科技为您奉献的专门高性价比实验室显微镜。
不溶性微粒仪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光阻法一、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注意事项: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系在可见异物检查符合规定后.用以检查溶液型静脉用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方法一般先采用光阻法;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或供试品不适于用光阻法测定时,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测定-应符合规定,并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光阻法不适用于黏度过高和易析出结晶的制剂,也不适用于进入传感器时容易产生气泡的注射剂。
对于黏度过高,采用两种方法都无法测定的注射液.可用适宜的溶剂经适量稀释后测定。
二、试验环境及检测试验操作环境的要求:试验环境及检测试验操作环境应不得引入微粒,测定前的操作应在层流净化台中进行,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
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干1 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取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50ml,按相应检查法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
光阻法要求每10ml中含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10粒以下,含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粒以下。
显微计数法要求每50ml中含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0粒以下,含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5粒以下。
否则表明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玻璃仪器或试验环境不适于进行微粒检查,应重新处理,检测符合规定后方可进行供试品检查。
三、光阻法原理及操作方法:3.1光阻法原理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小的检测区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成正比,光阻法检查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即依据此原理。
3.2 实验环境、仪器装置3.2.1 实验环境实验操作所处环境应不得导入明显的微粒,可以在超净室、层流净化台或者符合要求的洁净实验室中进行。
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都应洁净,无微粒。
所用的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于1.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BB60022012
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
Baozhuangcailiao Burongxingweili Cedingfa
Insoluble Particulate Matter Test for Packaging Materials
本法适用于药用胶塞、输液瓶、输液袋和塑料输液容器用内盖的不溶性微粒大小及数量的测定。
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方法一般先采用光阻法;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复验,并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第一法光阻法
原理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小的检测区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成正比,光阻法检查不溶性微粒即依据此原理。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仪器通常包括取样器、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三部分。
测量粒径范围为2~100μm,检测微粒浓度为0~10000个/ml。
试验环境及检测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C项下规定进行。
仪器的校正与检定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C项下规定进行。
测定法
(1)药用胶塞
除另有规定外,取被测胶塞数个(总表面积约100cm2),置250ml锥形瓶中,加入微粒检查用水适量(取用微粒检查用水的ml数与被测胶塞总面积的cm2数之比为1:1),用铝箔(或其他适宜的封口材料)盖住锥形瓶瓶口,置振荡器中(水平圆周转动,直径12 mm±1mm,振荡频率300转/分钟±10转/分钟)振荡20秒。
小心移开铝箔(或其他适宜的封口材料),先倒出部分供试品溶液冲洗开启口及取样瓶后,将供试品溶液倒入取样杯中,静置,在15分钟~30分钟时间范围内连续测定3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记录数据。
每个供试品第一次数据不计,取后续测定结果,计算平均值。
(2)输液瓶和输液袋
除另有规定外,取装液供试品适量,用水洗净容器外壁,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先倒出部分供试品溶液冲洗开启口,再将供试品溶液倒入取样杯中,静置适当时间脱气后,开启搅拌器,缓慢搅拌使溶液均匀(或将供试品容器直接脱气后置于取样器上,不加搅拌),依法测定至少3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记录数据。
每个供试品第一次数据不计,取后续测定结果计算平均值。
(3)塑料输液容器用内盖
取塑料输液容器用内盖5个,置500ml锥形瓶中,加入250ml微粒检查用水,用铝箔(或其他适宜的封口材料)盖住锥形瓶瓶口,置振荡器中(水平圆周转动,直径12 mm±1mm,振荡频率300转/分钟±10转/分钟)振荡20秒。
小心移开铝箔(或其他适宜的材封口料),先倒出部分供试品溶液冲洗开启口,将供试品溶液倒入取样瓶中(或直接置于取样器上),静置,在15分钟~30分钟时间范围内连续测定3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记录数据。
每个供试品第一次数据不计,取后续测定结果计算平均值。
结果表示按规定粒径分别提交每ml中所含平均微粒数。
第二法显微计数法
原理将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富集于滤膜上,通过显微镜放大观察,用测微尺对粒子粒径进行判断,并对粒子的数量进行计数。
显微计数法仅用于测定溶液中的固体不溶性微粒,因此对于凝胶样的非定形、半固体物质以及其它类似污点或脱色、形态不明确的膜状物质,应不进行粒径判断和计数。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C项下规定。
试验环境及检测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C项下规定进行。
检查前的准备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C项下规定进行。
测定法
(1)药用胶塞
取完整被测胶塞数个(总表面积约100cm2),置250ml锥形瓶中,加入微粒检查用水适量(取用微粒检查用水的ml数与被测胶塞总面积的cm2数之比为1:1),用铝箔(或其他适宜的封口材料)盖住锥形瓶瓶口,置振荡器中(水平圆周转动,直径12 mm±1mm,振荡频率300转/分钟±10转/分钟)振荡20秒。
小心移开铝箔(或其他适宜的封口材料),用适宜的方法抽取或量取适量(不少于25ml)的供试品溶液,沿滤器内壁缓缓注入经预处理的滤器中(如所取供试品溶液的量大于过滤漏斗容积,则在抽滤时分批注入)。
供试品溶液全部抽滤后,用滤过水25ml沿壁洗涤并抽滤至滤膜近干,保持抽滤状态下,移去过滤漏斗,关掉真空泵,用平头镊子将滤膜移至平皿上(必要时,可涂抹极薄层的甘油使滤膜平整),微启盖子50℃以下使滤膜充分干燥后,将平皿闭合,置显微镜镜台上,调好入射光,放大100倍进行显微测量,调节显微镜是滤膜格栅清晰可见后,移动坐标轴,分别测量有效过滤面积上最长直径大于10μm及25μm的微粒数。
平行试验两份,按规定粒径分别提交每ml中所含平均微粒数。
(2)输液瓶和输液袋
除另有规定外,取装液供试品适量,用水洗净容器外壁,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用适宜的方法抽取或量取适量(不少于25ml)的供试品溶液,沿滤器内壁缓缓注入经预处理的滤器中(如所取供试品溶液的量大于过滤漏斗容积,则在抽滤时分批注入)。
照上述(1)同法测定。
(3)塑料输液容器用内盖
除另有规定外,照光阻法中检查法的(3)制备供试品溶液,照上述(1)同法测定
结果表示按规定粒径分别提交每ml中所含平均微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