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心理健康讲义

合集下载

01.心理健康讲义

01.心理健康讲义

页眉内容一.前言一生中健康最重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残缺,而是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1984年对健康的定义从三个层面理解健康:1.身体上没有残缺,生理上没有病2.心理上是健康的3.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是一种完好的状态“亚健康”状态:心理不够健康的意思,是健康人和不健康人之间的过渡。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1.什么是心理?心理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态度、动机、意志、能力、气质、人格等心理现象(活动)的总称。

是由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三者所构成。

2.什么是心理健康?个体在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处于完好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

但一般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心理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而不是指绝对十全十美。

3.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不健康并没有一个公认的,一致的标准,我国学者根据我国国情、民情提出以下八个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人贵有自知之明”即人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正确的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又能够接受自我。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在努力发掘自我的同时,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坦然处之,自己给自己定的生活目标和理想目标切合实际,从不产生非份的期望,也从不苛刻地要求自己。

因为不会同自己过不去,不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过大而产生自责、自怨和自卑等不健康的心态,也不会产生心理危机。

2).接受他人善于人处人际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

既能和朋友同聚之时是愉快的,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感。

在与别人相处时,往往积极的态度(同情、关心、友善、尊敬、信赖)多于消极态度(嫉妒、猜疑、畏惧、敌视等,这种消极态度实际是在伤害自己)。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不但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而且能够适应现实和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讲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要)1、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并进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当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量发怒,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那些长期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易产生身体不适,因此,健全的心理有赖于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有赖于健全的心理。

所谓心理健康,其实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事人能够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本身的能力和潜力。

2、心理健康7个具体的标准(1)理解自我,悦纳自我有一个人永远跟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自我。

孔老夫子说过:“知己者明,知人者智。

”我们只有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才有可能是幸福的,是健康的。

了解自己的长处,我们会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自己的缺陷,我们才会少犯错误,避免去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人生活在由他人构成的社会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离开了他人,离开他人的帮助,人将无法生存。

有心理学家统计,人生80%左右的烦恼都与自己的人际环境有关。

对别人吹毛求疵,动辄向他人发火,侵犯他人的利益,不注意人际交往的分寸,都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我们可能没有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家庭;我们的工作可能也不尽如人意;我们的爱人可能也不精明能干、体贴入微;我们的孩子可能也不都聪明伶俐、顺从听话;我们也可能正在遭遇着挫折和磨难……但是,我们只有先正视这一切,接受这一切,在此基础上,才有改变的可能性。

只有认清现实,接受现实,脚踏实地,我们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4)承担责任,乐于工作除了襁褓中的婴儿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工作。

儿童要尊重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成年人要承担家庭和社会的重担,在工作中获得谋生的手段并得到承认和乐趣。

第一讲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一讲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ppt课件
无忧PPT整理发布
.
学校心理咨询
无忧PPT整理发布
.
聊天?
无忧PPT整理发布
.
出 点 子 ?
无忧PPT整理发布
.
电视节目?
无忧PPT整理发布
.
诊 断 治 疗 ?
无忧PPT整理发布
.
思想政治教育?
无忧PPT整理发布
.
澄清!
第一 心理问题≠精神病 第二 心理咨询≠思想工作 第三 心理学≠窥见内心 第四 心理咨询≠无所不能 第五 心理咨询师≠救世主
心理不正常
神经症
变态人格 其他各类精神障碍
无忧PPT整理发布
.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 正常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
1. 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 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 常运行; 3.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 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 条件。
无忧PPT整理发布
.
什么是心理健康?
• 个体内外协调、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状 态。个体能够与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协 调与适应,其生命充满活力,能充分发 挥其身心潜能,实现生理、心理和社会 三方面良性互动。
无忧PPT整理发布
.
健康的心理基本特征
• 自我接纳 • 与他人的积极关系 • 环境控制 • 自主性 • 生活目标 • 个体成长
无忧PPT整理发布
.
心理 咨询 的方

• 个体咨询
一对一 每周一次 每次50分钟左右
无忧PPT整理发布
.
• 团体咨询

第1讲 心理健康概述 PPT课件

第1讲 心理健康概述 PPT课件



正确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 理 健 康
心 理 冲 突
心 理 障 碍
精 神 病
正确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1. “人人都有心理问题” 2.”有心理问题是好事”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生活在现在里”。 2. “生活在这里”。 3.“停止猜想,面向实际”。 4.“暂停思考,多去感受”。 5. “也要接受不愉快的情感”。 6. “不要先判断,先要讲出自己的感受”。 7. “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权威”。 8. “我就是我”。 9.“要对自己负责”。 10. “向大自然学习”
第1讲
心理健康概述
课程相关问题解答




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比例分配——30与 70 听课原则——自愿、自觉、自律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 授课方式——集体授课 学习用品——教材、笔、笔记本 学习互动:积极参与 欢迎质疑

盛夏酷暑,一群口干舌燥的狐狸来到一个葡萄架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 萄挂满枝头,狐狸们馋得直流口水,葡萄架很高。 第一只狐狸跳了几下摘不到,从附近找来一个梯子,爬上去满载而归。 第二只狐狸跳了多次仍吃不到,找遍四周,没有任何工具可以利用,笑了 笑说:“这里的葡萄一定特别酸!”于是,心安理得地走了。 第三只狐狸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万难,吃不到葡萄死不瞑目”的口号, 一次又一次跳个没完,累死在葡萄架下。 第四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整天闷闷不乐,抑郁成疾,不治而亡。 第五只狐狸想:“连个葡萄都吃不到,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呀!”于是找个 树藤上吊了。 第六只狐狸吃不到葡萄便破口大骂,被路人一棒子了却性命。 第七只狐狸抱着“我得不到的东西决不让别人得到”的阴暗心理,一把火 把葡萄园烧了,遭到其他狐狸的共同围剿。 第八只狐狸想从第一只狐狸那里偷、骗、抢些葡萄,也受到了严厉惩罚。 第九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气极发疯,蓬头垢面,口中念念有词:“吃葡 萄不吐葡萄皮……” 另有几只狐狸来到一个更高的葡萄架下,经过友好协商,利用叠罗汉的方 法,成果共享,皆大欢喜!

第一讲心理健康讲稿

第一讲心理健康讲稿

第一讲心理健康讲稿第一讲青年的心理健康第一讲青年的心理健康主讲内容:一、健康的概念、二、青年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当前我国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四、青年常见的心理疾病一、健康的定义《辞海》: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宣言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10条标准: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疲劳和紧张;二是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五是能够抵抗感冒和一般性的传染病;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是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八是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九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十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

新的健康观1,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2,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而且是指要超越“第三状态”.二、青年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健康不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而且是指一个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安宁的状态。

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重于躯体健康。

不论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只要我们拥有心理健康这一最重要的内在资源,生活最终都会向我们展示它的美好,并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实现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一)心理健康概念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给健康下定义时,也包括了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认为“健康不仅指没有躯体的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了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虽然各家学者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去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时,可以同时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查;(1)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去考察,即不仅考察人的情绪、情感机能,而且要考察人的认知、意志和个性心理机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义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一)健康概念1.键康的初始概念个体自诞生伊始,便祈求健康。

然而,对什么是健康,健康的概念应包括哪些内涵,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见解。

人类对健康概念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的。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类只关注如何适应和征服自然,维护自身的生存。

其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关心身体健康,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应运而生。

数百年来,生物医学的巨大成就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种成就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局限于过分关注躯体的生物学变化,而忽视了人的心理活动及社会存在对健康的影响。

20世纪初,《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健康下的定义为:“没有疾病和营养不良以及虚弱状态。

”甚至我国《辞海》(1989年版)中,也将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验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

”可以看出这种解释是一种生物医学的模式。

2.健康新概念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社会文化的迅猛变革,使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普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频繁的应激,快速的生活节奏,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压力使人不堪重负,这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中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进而逐步确立了心身统一的健康观,从更全面的角度诠释健康概念。

由此,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这是对健康较为全面、科学、完整、系统的定义。

这种对健康的理解意味着,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因素分析,不仅看他/她有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还要看他/她有没有主观不适感,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为了加深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还规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合理饮食,保持 营养均衡,有助 于身体健康
适度运动,增强 体质,有助于身 心健康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有助于心 理健康
寻求专业帮助的途径与注意事项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如心理医生、 心理咨询师等
寻求专业心理机构的帮助,如心理诊所、 心理治疗中心等
注意选择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如专业背景、 经验、口碑等
YOUR LOGO
20XX.XX.XX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讲解人:XXX
目 录
01 心 理 健 康 概 述 02 心 理 健 康 与 生 活 03 心 理 健 康 问 题 的 识 别 与 应 对 04 心 理 健 康 的 维 护 与 促 进 05 总 结 与 展 望
01
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定义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 础
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生活 质量
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工作 效率
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人际 关系
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绪稳定: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保持心情平和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与他人建立 良好的关系,善于沟通和合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我认知清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 缺点,能够正确评价自己
THANK YOU
讲解人:XXX
对未来心理健康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意识 心理治疗技术发展:推动心理治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心理治疗效果 社会支持系统完善: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为心理健康提供保障 心理健康政策制定:制定心理健康相关政策,推动心理健康事业发展
YOUR LOGO
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如签署保密协议、遵 守咨询伦理等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义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义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义
标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义
1. 引言
- 概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影响
- 介绍本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目的和主题
2. 心理健康的定义
- 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和范围
- 强调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相互关系
3. 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 介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压力等
- 列举心理健康问题的典型症状和影响
4. 心理健康维护方法
- 提供一些有效的心理健康维护方法,如锻炼、放松、寻求支持等
- 强调个人责任和积极主动的态度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5. 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 引导参与者了解可靠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书籍、网站、
热线等
- 推荐一些权威的心理健康组织和机构
6.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 解释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 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社会整体幸福感和生产力方面的作

7.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 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如开展讲座、宣传活动、培训等
- 强调针对不同群体和年龄段的定制化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8. 结语
- 总结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 鼓励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注:以上内容仅为讲义的提纲,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扩展和修改。

《心理健康》第一课课件

《心理健康》第一课课件

对未来学习和实践的建议和展望
建议
继续深入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巧,关注心理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结合自身 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未来需要更多的心理健康专 业人才来提供服务和指导。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心理健康干预手段也将更加丰富和有效。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通过自我反思和接受他人反馈,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 针对性地提升自己。
建立自我认知的信心
保持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轻易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
接受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调节,以减轻 心理压力。
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应对方式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3. 冲突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影响,以及解决冲突的常用方法 和技术。
4. 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对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的理 解和应用。
社交困难和人际关系问题
总结词:了解社交困难和人际关系问题的表现形式、原 因和影响,学习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1. 社交困难的表现形式、原因和影响,包括沟通障碍、 社交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
03
心理健康问题和应对策略
焦虑和压力管理
总结词:了解焦虑和压力的本质,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以 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
详细描述
1. 焦虑和压力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焦虑和压力产生的原因和机制。
3. 应对焦虑和压力的常用策略,如深呼吸、放松技巧、积极 思考、调整生活方式等。
4. 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对焦虑和压力管理的理解和 应用。
3. 人际关系的定义、重要性以及维护方法,包括建立信 任、尊重他人、关注共同点等。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讲义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讲义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讲义教案第一章: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1.1 引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目的1.2 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1.3 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1.4 案例分享:心理健康教育成功案例的介绍与分析第二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2.1 引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2.2 讲解心理发展理论、心理辅导理论和心理健康维护理论2.3 分析不同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价值2.4 案例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第三章: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3.1 引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原则3.2 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和基本原则3.3 分析目标与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3.4 案例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原则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第四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与技巧4.1 引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与技巧4.2 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方法和技巧4.3 分析不同方法与技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适用情境4.4 案例分享: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技巧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第五章: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5.1 引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中可能遇到的挑战5.2 分析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5.3 讲解应对挑战的策略和方法5.4 案例分享:心理健康教育挑战与应对策略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第六章: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应用6.1 引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应用6.2 讲解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重点6.3 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6.4 案例分享: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实际应用案例第七章:心理健康教育在特殊群体中的应用7.1 引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在特殊群体中的应用7.2 讲解特殊需求人群、残障人士和少数民族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和需求7.3 分析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和应对策略7.4 案例分享:心理健康教育在特殊群体中的实际应用案例第八章: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整合8.1 引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整合8.2 讲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的关系和相互作用8.3 分析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策略和方法8.4 案例分享: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整合的实际应用案例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监测9.1 引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监测9.2 讲解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目的和方法9.3 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工具和指标9.4 案例分享: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与监测的实际应用案例第十章: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与发展趋势10.1 引入: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10.2 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0.3 讲解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方向和机遇10.4 案例分享:心理健康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实际应用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环节:1.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2.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3.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4.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与技巧5.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6. 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应用7. 心理健康教育在特殊群体中的应用8.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整合9. 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监测10. 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与发展趋势详细补充和说明:1.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本环节需重点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以及其在促进全面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心理健康知识辅导讲义

心理健康知识辅导讲义

心理健康知识辅导讲义一、何为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即健康包括三方面:(一)身体健康;(二)心理健康;(三)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讲到这里,有很多人可能要说,我认为我自己是一个很健康的人,我的心理没有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称作是心理健康呢?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人的心理健康是有标准的。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各国专家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标准,而我国根据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最新国内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七个方面:(一)智力正常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头脑清醒,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回避也不空想。

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与想象力以及各种操作能力等等。

(二)情绪反应适度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心胸开阔,对一切充满了希望,既不为琐事耿耿于怀,也不冲动莽撞,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悦的情绪去感染人。

(三)意志品质健全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断。

(四)自我意识正确有自知之明在集体中自信、自尊、自重,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视他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五)良好的人际交往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友谊也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

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热情、坦诚、尊重、信任、宽容、融洽)多于消极态度(如忌妒、冷漠、怀疑、小性、计较);在新环境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他人打成一片。

(六)行为得体生活态度积极珍惜一切学习与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恶作为个人行为的依据,既不盲从,也不受诱惑,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讲义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讲义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讲义概述本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旨在提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基本知识,以帮助听众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

以下是一些关键内容和要点。

1.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健康状态。

-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2.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 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

3. 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充足的休息和适量的运动。

- 学会有效地管理压力,如通过放松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培养积极的情绪,如感恩、乐观和自信。

- 建立良好的社交支持网络,与他人分享情感和经历。

- 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咨询,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

4.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抑郁症:持续的悲伤、失去兴趣、精力不足等。

- 焦虑症:持续的紧张、恐惧和担忧感。

- 压力和应对问题:压力过大,无法有效应对。

- 自卑感和自尊问题:自我价值感不足或过度自大。

- 关系问题:与他人的关系出现冲突和困扰。

5. 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

- 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氛围,鼓励人们互相支持和关心。

- 提供心理支持服务,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帮助。

- 加强心理健康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保障个人的心理权益。

结论了解和关注心理健康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我们希望能增加大家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并提供一些有用的方法和策略。

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谢谢大家的聆听!。

心理健康电子课件第1章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心理健康电子课件第1章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中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一个人心理不健康,甚 至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即使考上了北京大学,即使当上了北大 教授,也不一定有什么大的作为。可见心理健康在成长过程中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3. 保持心理健康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人体是一个整体,身心功能紧密相关,互为因果,这是 现代全面健康概念的出发点。躯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 前提,心理健康是躯体健康的保证和动力。一个人只有处于 全面健康状态,才能维持身心平衡的协调稳定,消除各种精 神压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对社会做积极贡献。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请记住,自信是认识自我的开始,真正认识了自我,你 就是一座宝山,拥有自信、自主、自尊、自爱,你就一定能 够在自己的人生中奏出宏大的乐章。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一个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过渡 时期,在生理、心理上有许多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 性、兴趣易转移等。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身心特殊性对于中职 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少男少女的心理健康特点 主要体现在 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4) 乐观进取
情绪愉快表示心理健康。乐观的人对任何事物都积极进取,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 地重新适应,而不会长期沉陷于忧愁苦闷之中。相反,多愁善 感、情绪经常忧郁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绪越低落, 心理不健康的程度越严重。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 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 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 出苛刻的非分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 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能努力发展自 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待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讲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讲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讲义一、第一章:认识心理健康1. 导入: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和相关理论。

4. 总结: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第二章:情绪管理1. 导入:讲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介绍情绪的定义、分类和调节方法。

3.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经历,讨论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

4. 总结: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

三、第三章:人际交往2. 教学内容:介绍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互动环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人际交往的场景,练习交往技巧。

四、第四章:自我认知1. 导入:讲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介绍自我认知的定义、方法和意义。

3. 互动环节: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讨论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4. 总结: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五、第五章:学习心理1. 导入:讲解学习心理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学习心理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介绍学习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策略。

3.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讨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4. 总结:强调学习心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六、第六章:压力与应对1. 导入:讲解压力对小学生的影响,以及应对压力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识别压力源、压力表现,学习应对压力的策略,如放松技巧、时间管理等。

3.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面对的压力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应对压力的方法。

4. 总结:强调学会应对压力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减轻压力。

七、第七章:网络心理1. 导入:介绍网络心理问题,如网络成瘾、网络欺凌等,以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教学内容:讨论网络使用的利与弊,学习健康上网的技巧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讲义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讲义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讲义
引言
本心理健康讲义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了解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提供简单而有效的心理保健策略。

以下是本讲义的主要内容。

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学会关注和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
- 了解心理健康与研究、生活的关系
2. 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尊重他人
- 倾听和沟通
- 分享快乐和困扰
- 保持积极的心态
- 培养乐观、自信的态度
- 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正确态度
- 健康饮食和运动
- 保持均衡的饮食
- 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 管理情绪和压力
- 学会控制情绪
- 找到适合的发泄方式
- 学会放松和休息
3. 心理保健工具
- 放松训练
- 深呼吸练
- 游戏和娱乐活动
- 外出散步等
- 情感调节
- 写日记
- 诗歌创作
- 绘画和手工艺活动
4. 总结
通过研究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我们能更好地应对研究和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乐观的心态,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希望同学们能在实践
中掌握这些心理保健策略,并创造一个健康、快乐和成功的二年级研究环境。

参考资料
- Smith, J. (2018). 心理健康指南. 出版社.
- Brown, A. (2019). 幼儿心理健康指南. 出版社.。

心理健康培训讲义

心理健康培训讲义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讲义——教师规范性培训时间:2007年7月教师心理健康第一讲积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心理包括:(一)心理正常1、心理健康2、心理不健康: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含部分可疑神经症(二)心理不正常: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10.1教师自身的人格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示范作用(2)激励作用(3)熏陶作用10.2对我国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内部心理状态的平衡及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世界的协调.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

教育及心理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般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为:"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心境轻松愉快;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法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人际交往和谐,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引自《教师实用心理学》另认为: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一生中健康最重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残缺,而是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1984年对健康的定义从三个层面理解健康:1.身体上没有残缺,生理上没有病2.心理上是健康的3.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是一种完好的状态“亚健康”状态:心理不够健康的意思,是健康人和不健康人之间的过渡。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1.什么是心理?心理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态度、动机、意志、能力、气质、人格等心理现象(活动)的总称。

是由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三者所构成。

2.什么是心理健康?个体在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处于完好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

但一般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心理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而不是指绝对十全十美。

3.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不健康并没有一个公认的,一致的标准,我国学者根据我国国情、民情提出以下八个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人贵有自知之明”即人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正确的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又能够接受自我。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在努力发掘自我的同时,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坦然处之,自己给自己定的生活目标和理想目标切合实际,从不产生非份的期望,也从不苛刻地要求自己。

因为不会同自己过不去,不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过大而产生自责、自怨和自卑等不健康的心态,也不会产生心理危机。

2).接受他人善于人处人际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

既能和朋友同聚之时是愉快的,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感。

在与别人相处时,往往积极的态度(同情、关心、友善、尊敬、信赖)多于消极态度(嫉妒、猜疑、畏惧、敌视等,这种消极态度实际是在伤害自己)。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不但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而且能够适应现实和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能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奢望中;同时,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珍惜和热爱生活,在生活中享受人生的乐趣,在学习和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激励和满足,把工作作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

5).能适当的表现情绪人活在社会环境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事情,情愿的、不情愿的;人有七情六欲,难免会有各种情绪,快乐或不快乐等,这些都是正常的。

但积极的情绪体验(愉快、乐观、开朗)应占优势,消极的情绪(悲伤、忧愁、焦虑、愤怒等)不应持久。

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情绪稳定,心情开朗乐观,能够适度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绪。

6).人格完整和谐人格:最初的含义是面具,即表现出来的示人的脸谱。

从某个角度说,就是人的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质的独特综合。

在人格结构中的气质、能力、性格等方面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方面所能够平衡发展。

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合拍;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和性别特征人的心理和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每一个人都应具有与年龄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偏离自己的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就是不健康的。

男女之间心理行为也有性别不同的特征。

如果女人过分的男性化,或者男人过分的女性化,就会造成社会性别角色的反差和冲突,这种人就难于适应社会和群体,造成心理失衡和痛苦。

8).智力发展正常智力是人的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是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最基本的条件也是鱼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心里保证,因此,智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智商低于70者为智力低下。

三.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心理健康。

1.神经症神经症有很多种,常见的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疑病症及强迫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抑郁症,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

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病。

引起抑郁症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等。

恐怖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种神经症。

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

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

患者明知其反应不合理,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

青年期与老年期发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见。

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为77‟,中国各地调查患病率的平均值为2‟左右。

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Hypochondriacal neurosis)。

指对自身感觉或征象作出患有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心身被由此产生的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

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一种。

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

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

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心理障碍的现象处处可见。

2.人格障碍性格上的一种变态(是一种人格偏离和畸变,也即不伴有精神症状的人格发展适应缺陷),表现为行为缺乏弹性,常呈现出固定的适应不良行为的反应(认识绝对、偏激),情绪不稳定,感情淡漠、易激怒。

比如:a.难与他人处理好人际关系。

b.行动常受偶然动机和本能支配,自制力差。

c.把自己遇到一些困难都归咎于命运和别人的错误,毫无社会责任感。

形成原因:源于生物(遗传)、心理、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格障碍一般始于童年、少年期,是一种逐步发展起来的人格偏离和畸变,形成后一般不易改变,甚至持续终生,只有少数人到了中年才有缓解。

人格障碍也有很多种,如偏执型、强迫症型等。

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1.遗传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主要是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但人作为一个整体(身体、心理)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就十分密切。

尤其是人的体形、气质、神经结构的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都受到遗传因素的明显影响。

比如说精神患者家族中确有遗传基因。

2.心理因素的影响a.心理冲突在我们生活中会面临很多的机会,但面临的机会选择却不止一个,我们每天都面临很多的选择,在众多选择中做出某一选择时,往往有得有失,做出来某一选择,同时会丢掉另一个机会。

b.挫折“人生逆境十有八九,顺境十之一二”人生道路上随时都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

一般说来,挫折的压力如果没有超过个体的承受力,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积极的作用,“焦虑也是一种生产力”“失败是成功之母”压力会成为一种动力,挫折就会成为一种磨练,能提高你的创造性,能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让你承受力逐渐增强,能让你逐渐成熟起来。

但若挫折过于强烈或承受挫折的能力低,超过了个体的耐受能力,而个体在承受不了的情况下又不能正确对待,就可能引起情绪紊乱,心理失去平衡,出现心理障碍或是心理疾病。

c.生活事件生活事件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如亲人死亡、离婚、刑事处分、失恋等都可以引起心理障碍,即使中等水平的刺激事件,如果他们连续发生,这种影响可以累加或者挥之不去,负性情绪长期存在,因为也是很严重的。

d.特殊的人格特征人格特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心理学界通常将人的性格分为A、B、C、DA型行为特征——冠心病C型行为特征——癌症强迫性人格——强迫性精神症癔病人格——癔病争强好胜的A型行为特征:为取得成功而努力奋斗;容易不耐烦;语言和举止粗鲁;对工作爱做过多的承诺;有旺盛的精力和过度的敌意。

易患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3倍,同时与中风、冠心病、消化道溃疡关系密切。

点评:应学会培养耐心、适当降低竞争意识,要注意休息,学会有技巧的偷懒和放松。

知足常乐的B型行为特征:从容不迫,内心平静,生活节奏较慢;稳重、现实、安宁、随遇而安;对人较随和,较少侵犯性。

易患疾病:出现各类疾病的几率最低,通常追求不多,成功几率较小。

忍气吞声的C型行为特征:性格克制压抑,不表现负面情绪,尽量回避各种冲突;与别人过分合作,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对别人过分耐心,屈从于权威;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

易患疾病:与皮肤病、哮喘、溃疡病的关系相当密切消极孤独的D型行为特征:经常感到烦躁、紧张、无缘无故的忧虑;对自我抱有消极观念,在他们眼中,这个世界冲突迭起;社会退缩,他们总窝在自己的圈子里,不愿意跟他人接触,哪怕交流也有很多顾虑。

易患疾病:心血管疾病,约20%的正常人群,27%-30%的冠心病人具有D 型人格。

五.心身疾病任何心理活动的产生都有其生理基础,心理上的每一个变化,都能引起肌肉、心率、血压、呼吸代谢和体温等方面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

常见的心身疾病:1.原发性高血压:本身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主要由于长期紧张、激动、焦虑或处于矛盾状态所致。

2.消化系统溃疡:长期处于焦虑、忧郁、恐惧、愤怒等消极情绪之中,对胃肠功能的危害最为明显,胃酸持续增高,引起胃粘膜和十二指肠粘膜糜烂。

3.冠心病:长期反复的消极情绪,在冠心病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情绪波动大、容易激动、争强好胜的人易患。

4.糖尿病:长期或过度的心理紧张,可使内分泌失调,胰腺分泌机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血糖和尿糖水平增高,出现糖尿病。

5.肿瘤六.如何维护正常的心理美国心理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生成就的影响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主要指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的心理因素。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加登纳认为:"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商因素。

"(一)确立大健康意识,并要有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意识要认识到健康应该是心身健康,除了身体上没有缺陷,心理上要健康,对社会环境要有良好的适应。

(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生活有规律,起居有常,科学用脑,睡眠充足,饮食合理,不暴饮暴食,保持一定的体重,劳逸结合,加强适合自己的锻炼、节制嗜烟、嗜酒等不良嗜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