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海洋学复习题.doc

合集下载

海洋生态学习题

海洋生态学习题

第一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1. 生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 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组分,它们各自执行什么功能?3.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能流过程有哪些特点?4. 生态系统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有哪些特点?5. 生态系统是怎样实现自校稳态的?6.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后对促进生物进化、增加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何重大意义?7. 何谓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有哪些基本特征?8. 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对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有何指导意义?第二章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生态类群1.为什么说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单位?联系海洋主要分区说明海洋在纬度、深度和从近岸到大洋等三大环境梯度特征。

2. 海水的溶解性、透光性、流动性及pH缓冲性能对海洋生物有何重要意义?3. 简要说明大陆边缘沉积与深海沉积类型的差别。

4. 海洋浮游生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5. 按个体大小可将浮游生物划分为哪些类别?这样划分的类别有何重要生态学意义?6. 海洋游泳动物包括哪些主要门类?说明鱼类生活周期中的洄游行为及其意义。

7. 生活于大洋中层和深层的鱼类在身体结构上有什么特征?8. 结合底栖生物的生活方式谈谈海洋底栖生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第三章海洋主要生态因子及其对生物的作用1. 什么叫环境和生态因子?2. 何谓限制因子?说明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的主要内容。

3. 如何用辨证统一的观点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4. 简述光在海洋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生态作用。

5.为什么说浮游植物辅助色素对利用太阳光有重要作用?6. 简述海水温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生态作用。

7. 简述大洋表层环流模式及海流的生态作用。

8. 说明海洋中盐度分布及其生态作用。

9.说明海水中O2、CO2的来源与消耗途径。

为什么说pH值可作为反映海洋生物栖息环境化学特征的综合指标?第四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与动态1. 什么是种群?种群有哪些与个体特征不同的群体特征?2. 什么叫阿利氏规律?种群的集群现象有何生态学意义?3. 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应用生命表可以分析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素?4. 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该模型描述了种群密度与增长率之间存在的负反馈机制?5. r-选择者和K-选择者的生活史类型有哪些差别?举例说明种群生活史类型的多样化。

《海洋科学》试题.doc

《海洋科学》试题.doc

《海洋科学》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海洋环境问题的特殊性表现在许多方面,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2分】A.海洋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海洋环境污染的多源性B.海水运动的复杂性,导致了海洋环境污染的难控性C.世界大洋的连通性,伴生了海洋污染扩散的有界性D.海洋环境污染的累积性,酿成了污染治理的低效性本题答案:ABCD第2题下列选项,海洋沉积的种类不包括哪一项?()【2分】A.残留沉积,多在外陆架,以砂为主。

B.现代沉积,多在内陆架,主要为河流携带的泥沙。

C.准残留沉积,也称变余沉积,介于上二者之间。

D.大洋沉积组分多样,钙质生物沉积,硅质生物沉积,陆源性粘土,粉砂,生物骨屑,火山灰,宇宙尘埃。

本题答案:ABCD第3题潮汐静力理论包括三项假定条件,在这些假定下,海面在月球引潮力的作用下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作相应的上升或下降,直到在重力和引潮力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心的平衡位置为止。

下列选项不属于的是()【2分】A.地球为一个圆球,其表面完全被等深的海水所覆盖,不考虑陆地的存在B.海水没有粘滞性,也没有惯性,海面能随时与等势面重叠C.海水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D.海水不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本题答案:ABCD第4题南海诸岛不包括下列哪一项?()【2分】A.庙岛群岛B.西沙群岛C.中沙群岛D.南沙群岛本题答案:ABCD第5题洋中脊型,沿洋中脊裂谷带形成,呈块状多金属硫化物,常堆积成烟囱状。

下列选项中,不包括的为()【2分】A.黑烟囱,喷出物含黄铁矿、闪锌矿等硫化物的颗粒,沉淀后颜色深,堆积成黑烟囱B.白烟囱,喷出的固体颗粒主要是蛋白石、重晶石等浅色矿物,堆积成白烟囱C.死烟囱,烟囱被硫化物充填,成为死烟囱,残留烟囱D.海底火山喷发的岩石柱本题答案:ABCD第6题下列选项中,海岸带地质灾害不包括()【2分】A.海岸带侵蚀B.海啸C.河口盐水入侵D.“负风暴潮”灾害本题答案:ABCD第7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海洋化学污染物的是()【2分】A.碳氢化合物(石油等)B.重金属C.人工垃圾D.塑料垃圾本题答案:ABCD第8题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多种威胁,下列选项不属于的是哪一项?()【2分】A.过度利用B.自然条件改变的危害C.噪音污染D.外来物种的入侵本题答案:ABCD第9题海水中的阴离子,不包括下列哪一项?()【2分】A.CI-B.I-C.Br-D.HCO3(CO32-)本题答案:ABCD第10题海水中的阳离子,不包括下列哪一项?()【2分】A.Fe2+B.K+C.Ca2+D.Mg2+本题答案:ABCD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

海洋环境学复习总汇

海洋环境学复习总汇

第一章绪论1.海洋主要部分:洋附属部分:海、海湾和海峡2.洋:海洋中面积较大的部分,是海洋的主体海:海洋边缘与陆域毗邻或交错的部分,隶属各大洋,以海峡或岛屿与洋相通或相隔3.中国海▪范围:南北纵越纬度44°,东西横跨经度32°▪流入河流:约有1 500条,其中包括黄河、长江、珠江等著名河流;▪海底地形:复杂,受大陆的影响沉积物多为陆相沉积▪潮汐类型:主要全日潮、半日潮和不规则潮汐等类型▪分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渤海▪最大深度:为80m(渤海海峡老铁山水道),平均深度为18m▪盐度:较低,年平均为30,近岸河口区为22~26▪水温:变化较大,夏季为24~28℃, 冬季在0℃左右▪分界线:老铁山角到蓬莱角的连线5.黄海▪最大深度:140m,位于济州岛以北,平均深度为44m流人河流:鸭绿江、淮河、灌河以及大同江、汉江等▪分为二部分:山东半岛成山角至朝鲜半岛长山角之间的连线,分为:南黄海、北黄海6.东海▪最大深度:为2 719m,位于八重山群岛以北,平均深度为349m。

▪海峡:朝鲜海峡,大隅、吐噶喇、冲绳等海峡,台湾海峡与南海沟通。

▪流入河流:主要有长江、钱塘江、瓯江和闽江等7.南海▪最大深度:5 559m,位于菲律宾附近。

海域平均深度为1 212m▪流入河流:珠江、赣江以及红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四大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亦称中国南海诸岛8.海洋环境的地理划分:大陆架、大陆坡或大陆边缘、大洋底部海洋环境的区域划分:近岸海域、近海海域、远海海域海洋环境的水层划分:近海带、大洋区海洋环境的水底划分:潮间带、潮下带、深海带(水底环境包括所有海底以及高潮时海浪所能冲击到的全部区域。

)海洋环境的主权划分: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公海9.潮间带: 是指有潮汐现象和受潮汐影响的区域。

其上限是大潮高潮最高潮线,下限是大潮低潮最低潮线。

潮间带以上为潮上带潮间带环境特点:光线充足;潮汐和波浪的作用强烈;周年温度变化较大,并且有周日变化;底质性状复杂,可分为岩底、砾石底、沙底和泥底及其过渡类型;生物种类多样化、食物丰富;每天有一定时间交替浸没在水中和暴露在空气中;受大陆影响大。

广东海洋大学环境海洋学期末试卷

广东海洋大学环境海洋学期末试卷

广东海洋大学环境海洋学期末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内水
2、富营养化
3、外来物种入侵
4、滨海湿地
5、海洋环境监测
6、环境质量
7、海洋资源
8、海藻场
9、生态平衡
10、厄尔尼诺现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海洋环境的自净能力。

2、简述海洋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

3、试述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

4、海洋生态环境退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海洋灾害主要有哪些?
6、试论气候变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请从系统论的角度
阐述人-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保护间的关系。

2、塑料污染已进入海洋的不同层面,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污染物之一。

请分析微塑料对海洋环境所造成的主要危害。

复习材料(海洋生态学)

复习材料(海洋生态学)

一、填空题1、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空间分布特征、数量分布特征、遗传特征。

2、群落的稳定性包含弹性(resilience )或恢复力和抗性(resistance)或抵抗力两层含义。

3、海洋生态系统两类最典型的食物链是牧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

4、游泳动物的洄游类型主要包括产卵洄游(生殖洄游)、索饵洄游(摄食洄游)、和越冬洄游。

5、微型浮游生物的个体大小范围是2-20um ,中型浮游生物的个体大小范围为200-2000um 。

6、生物学过度捕捞的三种类型包括生长型过度捕捞、补充型过度捕捞和生态系统型过度捕捞。

7、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包括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成群分布三种类型。

8、根据观察一群同期出生的生物的存活情况所得数据而编制的生命表称为动态生命表。

9、鱼类洄游通常包括产卵(生殖)洄游、索饵(育肥)洄游和越冬洄游三种类型。

10、微型浮游生物的个体大小范围是2-20um ,中型浮游生物的个体大小范围为200-2000um ,大型浮游生物的个体大小范围2-20mm 。

1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2、种群调节的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和遗传因子调节三种学说。

二、名词解释1、动态生命表:又称股群生命表和特定年龄生命表,是根据观察一群同期出生的生物的存活情况所得数据而编制的。

2、补偿深度:太阳辐射进入海水后,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弱,当至一深度处,光合作用所产氧的量恰好等于其呼吸作用时消耗的量,这一光照强度即称为补偿点或称补偿光强度。

补偿点所在的深度即称为补偿深度。

3、饱和光强:在低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成正比关系。

随着光强的继续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达到最大值,这种光强称饱和光强。

4、最大持续产量:在不损害种群本身再生产能力的情况下,从种群资源中持续获得的最大产量,是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目标。

5、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包括绝对容量和年容量。

环境海洋学化学部分答案

环境海洋学化学部分答案

环境海洋学化学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常量元素:即海水的主要的成分。

除组成水的H和O外,溶解组分的含量大于1mg/kg的仅有11种,包括Na+、Mg2+、Ca2+、K+和Sr2+五种阳离子,Cl-、SO42-、CO32-(HCO3-)、Br-和F-五种阴离子,以及H3BO3分子。

这些成分占海水中总盐分的99.9%,所以称主要成分。

2.营养元素:主要是与海洋生物生长有关的一些元素,通常是指N、P和Si。

3.主要成分恒比定律:尽管各大洋各海区海水的含盐量可能不同,但海水主要溶解成分的含量间有恒定的比值,这就是海水主要成分的恒比定律,也称为Marcet-Dittmar恒比定律。

4.元素的保守性:海水中物质的浓度只能被物理过程(蒸发和降水稀释)而不被生物和化学过程所改变。

5.海水的碱度:在温度为20℃时,1L海水中弱酸阴离子全部被释放时所需要氢离子的毫摩尔数6.碳酸碱度:由CO32-和HCO3-所形成的碱度7.硼酸碱度:由B(OH)4-所形成的碱度8.海洋低氧现象:对水生生物的生理或行为,如生长速率、繁殖能力、多样性、死亡等产生有害影响的氧环境。

通常把溶解氧浓度不大于2mg/L作为缺氧判断临界值。

9.悬浮颗粒物:简称“悬浮物”,亦称“悬浮体”、“悬浮固体”或“悬浮胶体”,是能在海水中悬浮相当长时间的固体颗粒,包括有机和无机两大部分。

10.硝酸盐的还原作用:NO3-被细菌作用还原为NO2-,并进一步转化为NH3或NH4+的过程11.反硝化作用:NO3-在某些脱氮细菌的作用下,还原为N2或NO2的过程12.海洋生物固氮作用:通过海-气界面交换进入海水中的溶解N2,在海洋中某些细菌和蓝藻的作用下还原为NH3、NH4+或有机氮化合物的过程。

13.Redfield比值:海洋漂游生物对营养盐的吸收一般按照C:N:P=106:16:1进行,这一比例关系常被称为Redfield比值。

14.营养盐限制:营养盐比例不平衡会导致浮游植物生长受制于某一相对不足的营养盐,通常被称为营养盐限制。

海洋生态学 复习资料

海洋生态学 复习资料

海洋生态学复习资料海洋生态学复习资料海洋生态学第一章1.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病毒除外)(2)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基本功能(3)生命通过生殖得以延续,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

(4)生物体有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历史(5)生物对外界可产生应激反应和自我调节,对环境具有适应性2.生物多样性: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物种(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复杂性的总称。

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衡量物种多样性的指标:①物种总数;②物种密度;③特有种比例4.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和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5生态阈值:即环境容量,指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最大容量。

大气、土地、动物和植物受到污染物的最大限制。

第二章1.海水的物理特性和生态意义物理特性:溶解性、透光性、流动性、浮力及缓冲性能生态意义:由于海水的强溶解性,浮游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光合作用所需的无机盐,如氮和磷。

同时,海水具有透光性,为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光条件。

此外,海水富含二氧化碳和碳酸氢盐。

在这些条件下,生活在海洋表面的浮游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有机物质。

在海洋环境中,由于海水浮力在支持、传播和保护这些生物方面的作用,大量小型、简单和脆弱的生物得以生存。

海水的比热和流动性较高,使水温、pH值和环境因素相对稳定,有利于生物体的分布和扩散。

2.根据生命史中漂浮生命阶段所占的时间,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终生浮游生物:大多数浮游生物属于这一类。

② 阶段性浮游生物:指在生命史的某一阶段生活在浮游生物中的生物体,以及生活在底栖生物(或游泳生物)中的成虫。

通常是底栖或游动生物的卵和幼虫。

它出现在每年的某个季节,具有周期性。

③暂时性浮游生物:这类原非浮游生物,仅有时短暂地离开底层营浮游生活,如涟虫类、糠虾类、等足类和介形类等底栖生活。

环境海洋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海洋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海洋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国海洋大学第一章测试1.哪些属于环境科学领域关心的典型科学问题?参考答案:湿地生态破坏;大气环境污染2.哪个事件标志着现代海洋学的开始?参考答案:挑战者号环球航行3.“灰霾”污染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区域性;持续时间短;复合污染4.海洋缺氧现象在长江口呈现减轻的趋势。

参考答案:错5.赤潮是由哪种海洋生物的爆发性生长造成的?参考答案:浮游植物第二章测试1.大洋水深一般大于2000m.参考答案:对2.全球海洋平均水深为3795m,其中深于3000m的海洋占海洋总面积的()。

参考答案:75%3.海洋水深变化中两处平坦的第一处,为从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第一个阶段的是?参考答案:大陆架4.()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双层结构的海域。

参考答案:黑海5.洋中脊比较平坦的大洋是()。

参考答案:印度洋第三章测试1.海水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水和无机盐。

对2.绝对盐度指得是1kg海水中所含()的总克数。

参考答案:所有物质3.冬季早晨阴天时比晴天时暖和的原因可能是?参考答案:海面有效回辐射减小4.海洋表层的等温线沿纬向大致呈()分布,这与太阳辐射的经向变化密切相关。

参考答案:带状5.在两半球的副热带到温带海区,特别是北半球,等温线有偏离带状分布的情况出现,在大洋西部向极地弯曲,大洋东部则向赤道方向弯曲。

这种格局造成大洋西部水温低于东部。

错第四章测试1.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共11种,包括阳离子5种、阴离子5种、中性分子H3BO3,其中阳离子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参考答案:Na+>Mg2+>Ca2+ >K+>Sr2+2.在大洋水中,常量元素或者主要成分几乎是保守的。

参考答案:对3.营养元素是指能被海洋生物吸收利用的、与海洋生物生长有关的一些元素,通常所指的是()元素。

N ;P;Si4.海水中pH值在浅层出现极大值的原因是( A )参考答案: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5.海水中溶解氧出现极小值的层位与pH出现极大值的层位相一致。

2022级海洋生态学复习题

2022级海洋生态学复习题

绪论;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特别是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机理,称为(个体生态学)。

海洋生态学的奠基人英国的( Forbs )提出海洋生物垂直分布的分带现象——潮间带、昆布带、珊瑚藻带以及深海珊瑚带。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海洋生态学发展的初始阶段,1859出版的(《欧洲海的自然史》)被称为海洋生态学的第一部著作。

海洋生物根据生活习性可分为三个生态类群,分别是①浮游生物;②游泳生物;③底栖生物。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栖息地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按分类学系统划分:动物学生态、植物学生态、微生物学生态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栖息地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按研究方法分: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理论生态学。

第一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生态系统包括两大部分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是生态系统的主体,通常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按营养关系将它们划分为: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分解者。

生物地化循环按物质贮存库的性质分为①水循环;②气态循环;③沉积循环。

根据食物链的起点,海洋食物链基本类型有两类牧食食物链、碎屑食物链食物链:是指生物之间通过食与被食形成一环套一环的链状营养关系,即物质和能量从植物开始,然后一级一级地转移至大型食肉动物。

食物网(food web):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网状营养结构,称之为食物网。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

生态系统服务:由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其中的各种生物种群)在其生态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及其所维持的生活环境对人类产生的服务功能(服务)就称为生态系统服务。

转化效率:在能量流动过程中各不同环节之间的能量比值统称为传递效率或转化效率。

交换库:库容量小,物质在库中的滞留时间短和流动速率快,多属于生物成分生物地化循环:生态系统之间各种物质或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之间的交换。

海洋环境生态学习题

海洋环境生态学习题

第三章海洋生物生态类群1. 简述海洋浮游生物的共同特点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答:1)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运动能力薄弱或完全没有运动能力,只能随水流移动。

2)浮游生物的数量多、分布广,是海洋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最主要环节。

2. 按个体大小可将浮游生物划分为哪些类别?这样划分的类别有何重要生态学意义。

答:1)按浮游生物的个体大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别:①微微型浮游生物(picoplankton):<2μm;②微型浮游生物(nanoplankton):2-20μm;③小型浮游生物(microplankton):20-200μm;④中型浮游生物(mesoplankton):200-2000μm;⑤大型浮游生物(macroplankton):2000μm-20mm;⑥巨型浮游生物(megaplankton):>20mm。

2)在研究海洋食物链能流时,按大小划分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这种大小等级划分往往包含相应的摄食者—被食者的营养关系。

3. 海洋游泳动物包括哪些主要门类?说明鱼类生活周期中的洄游行为及其意义。

答:1)海洋游泳动物主要包括:鱼类、甲壳类、头足类、海洋爬行类、海洋哺乳类2)①鱼类洄游行为:洄游(migration)是鱼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些鱼类的主动、定期、定向、集群、具有种的特点的水平移动。

洄游也是一种周期性运动,随着鱼类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推移,每年重复进行。

洄游是长期以来鱼类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结果,也是鱼类内部生理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必然反应。

通过洄游,更换各生活时期的生活水域,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对生活条件的需要,顺利完成生活史中各重要生命活动。

或:某些鱼类在生活史的各不同阶段,对生命活动的条件均有其特殊要求,因此必须有规律地在一定时期集成大群,沿着固定路线作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以转换生活环境的方式满足它们对生殖、索饵、越冬所要求的适宜条件,并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又重返原地,鱼类的这种习性和行为叫作洄游。

海洋环境复习提纲与练习

海洋环境复习提纲与练习

专题三海洋环境【教材内容】《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海洋环境”;《初中地理》(第3册)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五节“海洋资源”。

(一)海洋环境1.海水的温度和盐度(l)地球上的海洋地球的水库:平均深度3800千米,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大气中的水源和陆地水的来源盐类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味道既咸又苦)概念:单位质量(1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原因:(降水量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减小)(降水丰沛,降水量>蒸发量)影响因素:气候(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偏高、寒流偏低)最高海区: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陆上流入淡水少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最低海区:波罗的海有大量淡水汇入、蒸发又小、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2.海水运动(1)海水运动形式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极大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

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2)洋流的形成海洋污染: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3.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洋资源类型工业冷却水源,淡化水源化学资源: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是我国最大盐场主要渔业国:中、日,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产消费多;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舟山渔场全国最大(3)海洋油气开发: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勘探: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通过海上钻井估计矿藏类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经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过程。

复习材料(海洋生态学)

复习材料(海洋生态学)

一、填空题1、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空间分布特征、数量分布特征、遗传特征。

2、群落的稳定性包含弹性(resilience )或恢复力和抗性(resistance)或抵抗力两层含义。

3、海洋生态系统两类最典型的食物链是牧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

4、游泳动物的洄游类型主要包括产卵洄游(生殖洄游)、索饵洄游(摄食洄游)、和越冬洄游。

5、微型浮游生物的个体大小范围是2-20um ,中型浮游生物的个体大小范围为200-2000um 。

6、生物学过度捕捞的三种类型包括生长型过度捕捞、补充型过度捕捞和生态系统型过度捕捞。

7、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包括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成群分布三种类型。

8、根据观察一群同期出生的生物的存活情况所得数据而编制的生命表称为动态生命表。

9、鱼类洄游通常包括产卵(生殖)洄游、索饵(育肥)洄游和越冬洄游三种类型。

10、微型浮游生物的个体大小范围是2-20um ,中型浮游生物的个体大小范围为200-2000um ,大型浮游生物的个体大小范围2-20mm 。

1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2、种群调节的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和遗传因子调节三种学说。

二、名词解释1、动态生命表:又称股群生命表和特定年龄生命表,是根据观察一群同期出生的生物的存活情况所得数据而编制的。

2、补偿深度:太阳辐射进入海水后,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弱,当至一深度处,光合作用所产氧的量恰好等于其呼吸作用时消耗的量,这一光照强度即称为补偿点或称补偿光强度。

补偿点所在的深度即称为补偿深度。

3、饱和光强:在低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成正比关系。

随着光强的继续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达到最大值,这种光强称饱和光强。

4、最大持续产量:在不损害种群本身再生产能力的情况下,从种群资源中持续获得的最大产量,是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目标。

5、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包括绝对容量和年容量。

海洋工程环境学练习1

海洋工程环境学练习1

(1)求其波谱;
(2)根据波谱,求有义波高和平均过零周期( , )。
(3)如果速度定义为 ,求速度谱。
五、设一波浪 ,入射到垂直不动的圆柱。圆柱的直径为D,该圆柱受到的波浪力可以表示成两部分,其中k是波数,其余的系数都是常数:(10分)

设波浪的谱密度函数为 ,求
(1)水平作用力 的响应谱密度函数;
(1)估计波高的分布,即求
(2)海况按照三小时定义,一年的海况有多少?按照三小时海况定义,百年一遇的波高超越概率是多少?
(3)根据(1)问和(2),求百年一遇的最大波高。
可以使用如下的坐标纸。
(米)
观测频率
0.25
0.13
0.75
0.30
1.25
0.27
1.75
0.20
2.25
0.10
四、假设一个随机波浪可以写成(20分)
1.5
1.4
1.3
ni
1
1
2
7
4
2
2
2
10
7
2
9
Hi(m)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ni47 Nhomakorabea5
5
5
10
7
6
8
3
1
三、有义波高长期分布的估算(30分)
假设有义波高服从Weibull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为
累积概率为 。进行波浪统计,得到如下的观测数据。根据如下的观测数据
(2)水平作用力 的响应谱密度函数;
一、基本概念(20分):
1、有义波高
2、波浪谱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题库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题库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哪些活动需要遵守该法?A.勘探、开发B.旅游、科学研究C.捕鱼、养殖D.以上都是2.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保护优先B.预防为主C.先污染后治理D.损害担责3.下列哪个部门负责所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A.国务院海洋行政主管部门B.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C.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D.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4.关于船舶污染物的排放,以下哪种行为是违法的?A.船舶在指定的排放区域排放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B.船舶在海上直接将含油污水排入海中C.船舶在航行中因紧急情况而不得不排放有害物质,但事后未报告D.船舶按照法律规定使用压载水处理装置排放压载水5.《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的罚款标准是多少?A.直接损失的10%B.直接损失的20%C.直接损失的30%D.直接损失的50%6.下列哪项不属于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定义范畴?A.损害海洋生物资源B.危害人体健康C.妨害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D.降低海水温度7.入海河口是指什么地段?A.河流上游与湖泊结合的地段B.河流中游与湖泊结合的地段C.河流终端与受水体(海)相结合的地段D.河流下游与内陆湖泊结合的地段8.下列哪种行为在海洋环境保护中会受到罚款处罚?A.船舶所有人未按规定在船上备有有害材料清单B.船舶在航行中遵守了所有排污规定C.科研机构在海上进行科学研究时未造成任何污染D.沿海居民在自家海域捕鱼9.船舶及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单位应当如何记录污染物处理情况?A.口头告知相关部门B.无需记录,仅自行处理C.使用规定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并准确计量、如实记录D.仅在内部文档中记录10.下列哪项不属于《海洋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排放行为?A.泵出污染物B.溢出污染物C.海上倾倒建筑垃圾D.喷出和倒出污染物。

海洋学试题答案精简版讲解

海洋学试题答案精简版讲解

试题一标准答案一、填空题(2×10=20分)(评分标准:正确表述给2分,大意相近给1分)1、理论上初一、十五为(溯望大/大)潮。

2、风海流的副效应是指(上升流)和下降流。

3、海水运动方程,实际上就是(牛二方程)在海洋中的具体应用。

4、海水混合过程就是海水各种特性逐渐趋于(均匀)的过程。

5、海面海压为0,每下降10米,压力增加(一个大气压/1013.25hpa )。

6、我们平日所见的“蔚蓝的大海”,蔚蓝指的是大海的(海)色。

7、引起洋流西向强化的原因是(科氏力随纬度的变化)。

8、开尔文波的恢复力为重力和(科氏力/地转偏向力)。

9、风浪的成长与消衰主要取决于海面对(能量)摄取消耗的平衡关系。

10、根据潮汐涨落的周期和潮差情况,舟山属于(半日)潮。

二、名词解释(2×10=20分)(评分标准:正确表述给2分,大意相近给1分)1、月球引潮力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运动,单位质量物体所产生的惯性力与地球引力的合力。

2、波形传播的麦浪效应波浪传播过程中水质点并不传播,而是围绕平衡位置做周期运动。

3、黄道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4、浅水波)的波动。

水深相对波长很小时(一般取h<205、最小风时风浪成长至理论上最大尺度所经历的最短时间。

6、回归潮月球赤纬最大时,潮汐日不等现象最显著,半日周期部分最小的潮汐。

7、南极辐聚带南极海区的低温、低盐、高溶解氧的表层水再极锋向极一侧辐聚下沉。

8、倾斜流由外压场引起的地转流,有表层至海底,流速流向相同。

9、波群传播方向、振幅相同,波长与周期近似的两列正弦波相叠加形成。

10、海水透明度直径30厘米白色圆盘垂直放入海里直到刚刚看不见为止,此时圆盘位置的深度。

三、判断题(对——T,错——F)(1×10=10分)(判断正确给1分,不用改错)1、大洋深层水因为发源地影响而具有贫氧性质。

T2、无限深海漂流的体积运输方向与风矢量垂直,在南半球指向风矢量的左方。

T3、浅水波水质点运动轨迹随着深度增加,长轴保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一、海洋环境(定义)及其特点1、定义:地球上海洋的总水域,包括河口、大洋、海湾、近海,环境要素包括海水沉积物、海洋生物、海洋上空的大气,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具有物质能量來源、舒适、处理、信息和文化功能。

2、特点:(1)全球海洋连通和区域分异性;(2)海水物理化学性质的特异性;(3)海洋生态系统的庞杂耦合性;(4)海水运动形态效应的复杂性;(5)海洋大系统的多方位开放性;(6)海洋环境功能多层次重叠;(7)海洋资源的时间空间变化性。

二、海洋环境问题表现及特性1、表现:海洋口然灾害趋频趋重;海洋环境损害屡禁不止;海洋资源紧缺益趋明显;海洋污染排放与日俱增;海洋生态破坏后果严重;濒海人口剧增难以承载;全球海洋变化不期而至。

2、特性:(1)海洋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海洋坏境污染的多源性;(2)海水运动的复杂性,导致了海洋环境污染的难控性;(3)世界大洋的连通性,伴生了海洋污染扩散的无界性;(4)海洋环境污染的累积性,酿成了污染治理的低效性;(5)海洋生态系统的庞杂性,增加了污染致害的严重性;(6)海洋环境的复杂耦合性,加大了治理修复的风险性;(7)海洋功能的重叠变动性,增添了开发管理的矛盾性。

第二章一、海与洋的基本特征,重要的海和重要的洋般深T 2000m; (4)有各自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犬的洋流系统;(5)水温、盐度等特征受犬陆影响小,年变化小。

2、重要的洋:(1)太平洋:北界:白令海峡;东界:北美、南美洲;南界:南极大陆;西界:亚洲、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2)大西洋(面积最大、最深的大洋):南界:南极大陆;西界:北美、南美洲;东界:欧洲、非洲、厄加勒斯角,大致呈“S”形;北界:格陵兰、冰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诺尔辰角连线;(3)印度洋:北界:亚洲;西界:非洲,厄加勒斯角;南界:(南极大陆);东界:马來半岛、印尼、澳犬利亚,塔斯马尼亚经线;(4)北冰洋(世界最小、最浅、最寒冷的大洋):在亚洲、欧洲、北美洲Z间;(5)南大洋:特殊洋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在南极洲附近连成一片的水域,为从南极大陆到4(TS为止的海域,或从南极大陆起,最南部至亚热带辐合线明显时的连续海域。

3、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以岛屿、群岛或半岛与大洋分隔,仅以海峡、水道与其它海域或洋域相通,基本特征:(1)位于洋的边缘,水深小,一般浅T 2000m; (2)水色低,透明度;(3)温、盐度受大陆影响大,年变化明显;(4)无独立的潮汐系统,但潮差大;(5)无独立的洋流系统,但可有自己的海流和环流4、重要的海:(1)太平洋:白令海、鄂霍次克海、黄海、东海、南海、日木海、爪哇海、苏禄海、苏拉威酋海、班达海、珊瑚海、塔斯曼海。

(2)印度洋:(3)大四洋:(4)北冰洋:海的分类:红海、阿拉伯海、安达曼海、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波罗的海、北海、地屮海、黑海、加勒比海。

格陵兰海、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帖夫海、喀拉海、巴伦支海、挪威海。

①陆间海:位于大陆之间,面积大,深度大。

如地中海、加勒比海②内海:伸入大陆内部、面积小、水文特征受陆地影响大。

如渤海、波罗的海③边缘海:位于大陆的边缘,与大洋水流交换通畅。

如东海二、海岸带的特性,现代海岸带分区1、海岸带:陆地与海洋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

是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一定宽度的带形区域。

海洋学的定义:水位升高吋被淹没、水位降低时露出的狭长地带、其地貌特征是在海浪、潮汐和近岸流等作用下形成的。

(着眼于海岸带的形成、发育)。

2、现代海岸带:指现代相对稳定的海岸带1、洋是指地球上连续巨大的咸水体,基木特征:(1)远离大陆;(2)面积广阔;(3)深度大,(1)分区:海岸,高潮线以上的狭窄的陆上地带,又称潮上带。

大多数时间裸購于海水水面之上, 但遇到特大。

潮或风暴浪时可能被淹没;海滩,高低潮之间的地带,又称潮间带,海洋生物学家再细分为高潮带、小潮带、低潮带,生物分布与此相关;水下岸坡,低潮Z下直到波浪作用所及的海底部分(波基面),水深可达10—20m, 乂称潮下带。

(2)特殊性:①开放性②缓冲性③多样性④源汇性⑤记忆性三、海岸类型及其环境价值河口岸:又分4种三角洲海岸:鸟足状、尖嘴状、扇状(弧状)、多岛屿多汉道;基岩岸;砂砾质岸;淤泥质岸;珊瑚礁岸;红树林岸;优良港口,旅游,生态效益,渔业,经济(二二|丨丨编不出来了第三章一、海水物理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性质特殊性影响及环境效应水分子结构不对称,有极性水分子可缔合,导致诸多性质特殊;水分子有极性,导致其溶解能力很强溶解溶质种类及溶解之量都多于其他液体溶剂对海洋生物有重要影响;成为最常选用的溶剂;是最常用的廉价的环境污染清洗剂盐度溶解了多种盐类和有机物等;大洋水盐度相对保守,近岸水盐度变化较大是制约海水密度和海洋生物的重要因了;化学资源种类多。

盐度差可用以发电密度随盐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的变化不是单调的对海水的层理结构和各种尺度的运动都冇重大影响和效应;比热容在固、液态物质中,海水比热容接近最大者限制了水温的急剧变化;有利于海洋生物生存繁衍热容量在地球表面系统中,海水的热容量最大地球环境热平衡的关键环节;调剂气候的重大因素;“记忆”大气热变化的信息;利用温差发电比蒸发潜热所有物体之最大者是海面热平衡的重要因素;影响大气状况和气候冰点温度及最大密度的温度都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SW 24.695时,冰点温度低于最大密度的温度,S>24. 695时,冰点温度高于最大密度的温度。

海水比淡水难结冰;冇利于海洋生物生存;增强海水铅直方向的对流混合;海洋上层冷却速度减慢、结冰推迟;高纬度海域冷水下沉,形成大洋深层、近底层水团。

热传导水的分了热传导仅次于水银,海水分子热传导随盐度增加略有减小。

涡动热传导量值大,与海水运动状况有关有利于生物及物体温度的趋匀;对水温分布和变化有重要作用,进而影响气候。

粘滞性分子粘滞系数较小,只取决于海水自身性质;涡动粘滞系数较大,与海水运动状态有关因粘滞性小,可视海水为理想流体;对边界层、小尺度空间的动量转换有重要作用;大尺度湍流状况的海水运动必须考虑涡动粘滞性。

)二、海水温度、盐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及其对比分析(一)温度1、水平分布(1)表层:北半球的年平均水温比南半球相同纬度带内的稍高,等温线沿纬线大致呈带状分布,温度沿纬向逐渐降低,东曲边界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反。

副热带到温带海区,西部水温高丁•东部,亚北极海区恰好相反,北大四洋尤为明显。

寒、暖流交汇区等温线密集,经向温度梯度冬季大于夏季。

(2)深层:随深度增加,经线方向梯度明显减小,南北温差减小,西边界出现明显高温区。

四千米以下温度分布均匀。

2、铅直分布表层水温高,较薄的近表层z内为均匀层,卜•面不太厚的深度内水温迅速递减,出现强大的不随季节变化的主温跃层:赤道附近较强、较薄,副热带海域强度降低厚度加大,高纬度区域强度增强厚度减小,极地区不出现永久性跃层。

温跃层以下水温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但梯度很小。

(-)盐度1、水平分布(1)表层:基木上具有纬线方向的带状分布特征,但从赤道向两极成马鞍型的双峰分布。

在寒暖流交汇区域和径流冲淡海区,盐度梯度特别大。

海洋屮盐度的最高与最低值多岀现在一些大洋边缘的海盆中。

冬季盐度的分布特征与夏季相似,只是在季风影响特别显著的海域有较大差异。

(2)深层:盐度的水平差异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小,深处盐度分布几近均匀。

2、铅直分布(与温度的铅直分布冇很大不同)在赤道附近热带海域,表层为深度不大,盐度较低的均匀层,其下因副热带海区卜•沉扩展使盐度升高出现最大值,再向下盐度复又急剧降低,然后又缓慢升高。

副热带屮、低纬海域,表层为盐度较高的均匀层,再向下盐度迅速减小,继而乂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二千米至海底,变化甚小。

在高纬寒带海域,表层盐度很低,但随深度的增大而递升,至2000m,与屮低纬度相似,没有盐度最小值层出现。

(三)密度1、密度的水平分布:赤道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向两极密度逐渐增大。

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的水平差异不断减小,至大洋底层则已相当均匀。

2、密度的铅直向分布:在赤道至副热带的低中纬海域,与温度的上均匀层相应的一层内,密度基本均匀。

向下,铅直梯度也很大,此称为密度跃层。

屮、低纬海域密跃层以下及高纬海域屮的海水密度,其铅直向变化已相当小了。

第四章一、海洋混合类型及其环境影响海水混合的形式有三种:①分子混合,通过分子的随机运动与相邻海水进行特性交换,其交换强度小,且只与海水性质有关;②涡动混合,它是由海洋湍流引起的,也称湍流混合,是海洋中海水混合的重要形式。

类比分子混合中分子的随机运动,它是以海水微团(小水块)的随机运动与相邻海水进行交换, 其交换强度比分子混合大许多量级,它与海水的运动状况密切相关;③对流混合,是热盐作用引起的,主要表现在铅直方向上的水休交换。

1 .海洋上层的混合效应海洋上层是海洋中混合垠强烈的区域,包括涡动混合和对流混合。

当海面上的风、浪、流等因子引起涡动混合之后,将在一定深度上形成水文特性均匀的水层。

在混合层下界将出现温、盐、密度跃层。

跃层以下的分布则仍保持混合前的分布状况。

由于海面降温或增盐引起对流混合后,在混合可达深度(均匀层)的下界,将不一定出现温、盐跃层,且肯定不出现密度跃层。

2.海洋底层的混合效应:海洋底层的混合主要由潮流和海流引起,也形成性质均匀的下混合层。

在浅水或近岸海区,口下向上发展的底层混合效应有时可与海洋上混合层贯通,致使底层低温水扩散到海面,于夏季在那里形成低温区。

3.由混合形成的跃层对海况的影响由混合形成的跃层,特别在春季后的增温季节中,表面增温强烈, 往往形成密度梯度很大的跃层,成为上、下海水交换的屏障。

它一方而阻碍着热量的向下输送,另一方面乂阻碍着下层高营养盐的海水向上补充,此时浅海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将明显降低。

4.混合的分布与变化:涡动混合在各个季节各纬度的海区都会发生,在低纬海区和夏季显示其重要作用,而对流混合在高纬海区与降温季节比较强烈。

在某些高纬海区,冬季强烈的对流混合所及的深度较大。

夏季表层增温后,由于涡动混合所形成的混合层较浅,以致在涡动混合层以深形成“冷中间水”。

不论涡动混合还是对流混合,在陆架与浅海区都比大洋更为强烈,特别是在某些屮高纬海区甚至可以直达海底。

第五章一、地转流与温度场、盐度场、密度场的关系若不考虑海水的湍应力和其它能够影响海水流动的因素,则水平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取得平衡时的定常流动,称为地转流。

在整个海洋中由内压场与外压场导致的地转流却具有其特定的分布形式。

密度流:rti内压场导致之地转流,一•般随深度的增加流速逐步减小,直到等压面与等势面平行的深度上流速为零;其流向也不尽相同,有时称其为密度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