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 复习
《为学》综合实践教案
《为学》综合实践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2、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认识社会现象,分析问题;4、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2、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社会现象的认知及问题分析;4、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1、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2、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掘社会现象,认识社会问题;3、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一、开篇导入(10分钟)通过简要介绍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这门课程的主旨和目的。
通过介绍社会现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的来源和影响。
二、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30分钟)以《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为指导,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问题的提出、假设的建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
通过介绍和讲解,使学生了解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实用性,并可以掌握一定的研究技能。
三、社会问题分析与解决(40分钟)引入农村环境污染这一社会问题,要求学生就该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检验学生对社会问题认知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现象。
并就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方案和见解。
四、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40分钟)通过活动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包括创意构思、实践实现等过程,引导学生在创新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包括丰富创意、扩大视野、提高动手能力等。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就自己的作品进行总结、交流和分享,增加学生自信心和认识能力。
五、作业布置(10分钟)针对学生所在的班级、学校实际情况,布置有针对性的综合实践作业任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在下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
作业旨在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发挥学科的实用性。
六、课程总结(10分钟)总结本堂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回顾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要求学生提出对本堂课程的评价和建议,以供后续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鲁教版五四制
文言文一、阅读《为学》,回答下列各题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解释多义词(6分)自南海还( ) ( ) 蜀之鄙有二僧( ) 西蜀之去南海( )越明年( ) 子何恃而往( )( ) 以告富者(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得一项就是( )(2分)A吾欲之南海B、其一贫,其一富C、以告富者子墨子九距之其真无马邪必以分人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吾欲之南海,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得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道理。
12、下面摘录《为学》中得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
(2分)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得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学习得重要性。
2、“以( )告富者”就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得内容就是。
3、选出下面加点得词解释不正确得一项。
(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B、吾欲之南海(往)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瞧来)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得就是问号,而第二处用得就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为学》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为学》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清论证思路,理解文章主旨“事在人为”。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事在人为”。
教学难点理清论证思路,理解理论论证与实事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抽查背诵2.字词句的翻译(小黑板出示)3.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简介议论文知识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其中,论点是议论文灵魂。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则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以证明或补充中心论点。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等。
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性已为人们公认的革命导师的理论、名人的言论、科学领域的定理及生活中的常识等。
议论文中论点和论据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2.论证方式分:立论、驳论3.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具体分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4.议论文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结合议论文知识分析课文本文是很典范的议论文,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前面所讲议论文知识,小组内学习讨论:文章的论点、论据和结构,看哪组同学能将这些问题快速解决(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
)师生共同明确:(师生对话。
15分钟)1.论点是“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教师引导,小组讨论找出本文所用论证方法。
并举出例子。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蜀鄙二僧之南海之事是事实论据(例证)师补充提问:“蜀鄙二僧”故事的含义和作用?明确:面对困难,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关键在于“立志”,更在于具有“立志去为”的毅力。
这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思想:知难而进,勇于实践。
以事喻理:这样劝导人无声色之厉,平易质朴,语重心长,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复习 鲁教版五四制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鲁教版五四制一、阅读《为学》,回答下列各题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解释多义词(6分)自南海还()()蜀之鄙有二僧()西蜀之去南海()越明年()子何恃而往()()以告富者()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吾欲之南海B. 其一贫,其一富C. 以告富者子墨子九距之其真无马邪必以分人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吾欲之南海,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12、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
(2分)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以()告富者”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的内容是。
3.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B、吾欲之南海(往)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为学》复习课教案--刘素珍
《为学》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落实重点字词句乃至全篇的翻译2、落实理解文章的重点问题教学重点:1、字词、全篇的翻译2、重点问题的理解落实教学难点:关键句子的翻译教学设想:一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活思维:同学们好,期中考试在即,下周我们就要上战场了,为了更好地落实基础,考出好成绩,今天我们就去复习文言文《为学》,希望大家能准确扎实落实。
二、巩固与落实:(一)背诵课文(二)检查文学常识《为学》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原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四川人。
(三)落实字音:1、吾资之昏,不逮人也()2、屏弃而不用()3、蜀之鄙有二僧()4、贫者语于富者曰()5、子何恃而往()6、迄乎成()三、梳理重点词、句(一)重点实词:为之、为学、蜀之鄙、语于富者、买舟而下、越明年、不逮人、迄乎成、卒于鲁也传之、何恃而往、西蜀之去南海、顾不如蜀鄙、岂有常哉屏气、圣人之道(二)重点虚词:1、者:学之,则难者亦易也(代词,译为“的”)贫者语于富者曰(代词,译为…….的人)2、之: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为之,则难者亦易(代词,代指天下事)蜀之鄙(助词,的)吾欲之南海(动词,往,到)(三)重点句子翻译: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2、吾欲之南海,何如?3、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4、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6、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7、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要求:一组:翻译1、2句二组:3、4句三组:5句四组:6句五组:7句翻译后小组合作订正,推举一人前台展示(四)重点段落的翻译第二段译文:我的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聪明);我的才能平凡,也赶不上别人(有才华)。
七年级语文《为学》教案
七年级语文《为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提出的“为学”的思想,激发学生热爱学习、主动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2 教学难点难在理解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以及如何将这些手法与作者的观点联系起来。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关键词语。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以及它们与作者观点的联系。
3.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
3.5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4.1 作业内容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做好笔记,并完成练习题。
4.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答案准确,对于难点问题要加以思考。
五、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5.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互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思考和分析能力。
6.2 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教学评价7.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7.2 评价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后作业和测试成绩达到预期目标。
八、单元计划8.1 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2 课时安排共安排4课时,分别用于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和巩固练习。
九、教学资源9.1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注释、相关背景资料、练习题等。
为学示例优秀教案
为学示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为学》的中心思想和寓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通过分析文本,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寓意。
3.学会借鉴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2.课文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课文《为学》2.PPT课件3.小组讨论材料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为学”吗?它是什么意思呢?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
3.学生再次自读,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主旨。
3.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寓意。
四、小组讨论a.课文中的“为学”具有哪些品质?b.你认为“为学”的重要性在哪里?c.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课文内容,回顾上节课的学习重点。
2.学生分享上节课的学习心得。
二、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寓意。
2.分析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借鉴。
三、案例分析1.出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否具备“为学”的品质。
2.学生讨论,教师点评。
四、写作训练1.以“我心中的‘为学’”为主题,让学生写作。
2.学生分享写作心得,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为学”的品质。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为学》。
2.写一篇关于“为学”的感悟。
七、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课堂讲解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为学》这篇课文,那么你们知道文中的‘为学’具体指的是什么吗?”学生A:“老师,我觉得‘为学’就是学习的过程,不断探索和求知的旅程。
学习需要复习巩固新的知识才能掌握名言
学习需要复习巩固新的知识才能掌握名言1、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写人生,教育改善人格,反思启迪智慧。
2、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不多练则生,不巧用则钝。
3、藏书再多,倘不阅读,就是一堆废纸;读书再多,倘不应用,就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蕾。
4、聪明的秘诀在于勤奋好学,博学的秘诀在于博览群书,巧学的秘诀在于举一反三,成功的秘诀在于推陈出新。
5、读书长知,思考长智,虚心长识,应用长技。
6、读书如蜜蜂采花,思考如蜜蜂酿蜜,只有既采又酿,才能得到香甜的“知识蜂蜜”。
7、没有永远的博学,只有永远的学习;没有永远的聪明,只有永远的思考;没有永远的智者,只有永远的学者。
8、巧思妙想出灵感,实践探索出成果。
9、勤奋出聪明,博学出智慧,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
10、勤奋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思考是理解知识的利器,读书是掌握知识的捷径,练习是巩固知识的方法,讨论是理解知识的妙招,探求是创新知识的途径。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大全请关注:个人学习励志名言形容勤奋学习的句子有关学习方法的名言反思启迪智慧(2)11、勤奋是探求知识的舟楫,思维是探索知识的方法,请教是学习知识的妙招,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途径。
12、求学无笨者,努力就成功;读书没捷径,尽力能高分。
13、人生中三种东西最宝贵信心、健康和知识;学习中三种品质最可贵好学、好问和好思。
14、如果说学习有捷径可走,那么它就是勤奋;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它就是实践。
15、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16、死记硬背得不到真知识,投机取巧学不到真本领;纸上谈兵学不到真本事,闭门造车结不出好硕果。
17、倘不学习,再美好的理想也会化成泡影;倘不勤奋,再美妙的也会付之东流;倘不实践,再广博的知识也会束之高阁。
18、提出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害怕提问者牢记。
19、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20、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大全请关注:个人学习励志名言形容勤奋学习的句子有关学习方法的名言反思启迪智慧21、写作要多读、多看;做题要多练、多思;巩固要多记、多用;运用要多想、多试。
为学2
贫 和 尚 富 和 尚
为 学
彭 端 淑
作 者
·
彭端淑,字乐斋,清代四川人。本文选自《白 鹤堂文集》《为学》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 是彭端淑为勉励他子侄辈努力学习而写。
读准下列字音:
为2 逮4 怠4 迄4 屏3 蜀 2 鄙3 语4 恃4 钵1 还2 焉1 哉1
复习巩固
1、课文背诵、 2、解释加点的词 为学( 做 )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比不上 ) 吾欲之南海 ( 想要 )贫者语于富者( 对......说 ) 西蜀之去南海(距 离 ) 蜀之鄙( 边境 ) 二、合作探究 1、“______”、“______”表明二僧的物质条件截然不同。 2、二僧对话中,富者两次说“ 子何恃而往 ”,表现了他只 强调客观条件,“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则不但表明富者 计划去南海的时间之长,而且表明他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之高, “ 吾一瓶一钵足矣 ”表明贫者对物质条件的要求之低。 3、“____越明年____,__贫者自南海还_____”是明写贫者的 行动,他终于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了成功:“ 犹未能 也 ”表明富者的物质条件准备永无完备之日,“ 富者 有惭色 ”则暗写富者到底没能去南海。 4、为什么贫者能取得成功,而富者却始终未能去南海? 5贫僧立志而行,在困难面前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为,而 、本文第一段是提出部分,说明了为学难易的转化关键在“为 富和尚只强调客观条件,不立志而行。 与不为 _”上。课文第三段是运用___贫富二僧去南海____论证本 文观点;课文第四段是__总结全文____,强调___为学贵在立志 __.
三、写法探究: 1、课文有多处对比写法,体会各组对比的效果 2、以事喻理(举例论证)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为学》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上海中考语文6-9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
上海6-9年级文言文课内复习一、专题知识梳理知识点1:文学常识积累及内容与主旨六上1.《为学》作者:彭端淑,清代文学家,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白鹤堂集》。
中心:本文以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难与易之间的辩证关系,勉励人们立志求学,努力上进。
六下2.《天时不如地利》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被称为“亚圣”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和他弟子所著。
中心: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
3.《橘逾淮为枳》作者: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选自《晏子春秋》中心:文章叙述了晏子出使楚国,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的尊严,表现了一个爱国,机智,善于辞令的晏子和平庸愚昧的楚王形象。
故事告诉我们在羞辱别人的同时也在羞辱自己;待人要随和,心胸狭窄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要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七上4.《伤仲永》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心:通过描写方仲永的事迹,流露出对一个神童“泯然众人”的惋惜。
提示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5.《周处》选自南北朝文学家刘义庆编辑的《世说新语》。
周处,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中心: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6.《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选自《柳河东集》中心:作者时而欢乐,时而忧伤,思想感情随景而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的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7.《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中心:卖油翁以高超的酌油技艺表演征服对方,用事实证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8.《核舟记》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选自清朝人张潮所编的《虞初新志》中心: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
为学 复习资料
初一下册第6课《为学》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填空。
《为学》作者,字_______,_______代四川丹棱人,著有_________ ___。
这篇课文,愿题是,是写给子侄们看的。
为学即_____ _______。
文章以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阐发了___________的辩证关系,告诉人们____________的道理。
(用一个成语概括)。
二.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怠()迄()庸()屏()语()钵()恃()鄙()逮()四.解释词语。
(一)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语。
1.为学()()2.则难者亦易矣()()3.人之为学有难易乎的()4.吾资之昏,不逮人也()()5.吾材之庸,不逮人也()6.旦旦而学之()7.迄乎成()8.吾资之聪,倍人也()9.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10.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11.蜀之鄙有二僧()()12.其一贫()13.贫者语于富者曰()()14.吾欲之南海,何如?()()()15.子何恃而往?()()16.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17.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18.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9.是故聪与敏()20.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21.富者有惭色()(二)一字多义1.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吾欲之南海③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④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2.者: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富者有惭色③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3、学: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2、学之,则难者亦易矣:4、传不习乎:卒于鲁也传之:5、其:其一贫,其一富: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三)通假字屏弃而不用(四)古今差异1.蜀之鄙有二僧鄙:古义:今义:2.贫者语于富者曰语:古义:今义:3.越明年越:古义:今义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古义:今义5.西蜀之去南海去:古义:今义:(五)词类活用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教案
《为学》教案《为学》教案1【课文背景知识】这篇课文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作者写给子侄们看的。
目的在于教育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这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而说的。
作者彭端淑,字乐斋,清代四川丹陵人。
雍正年间进士,历任吏部朗中等职。
后辞官回家,在四川锦江书院讲学,著作有《白鹤堂集》。
【字词综合运用】生词逮(dài):及,赶得上。
卒:终于。
鄙(bǐ):边境。
恃(shì):凭借。
越:及,到。
去(南海):距离。
【重点难点讲解】重点这篇课文主要通过贫富二僧的故事,说明做学问的道理,强调了主观努力对于求学的重要作用。
__能把道理说得如此令人信服,主要得力于通过故事比喻事理,这是__的重点所在。
__中间部分用较多笔墨叙述蜀鄙二僧的故事:富者“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而贫者仅凭“一瓶一钵”得以成功,__在简洁的叙述中鲜明对比,对贫者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
故事本身就有很强的激励人心的力量,与所要证明的中心论点十分切合。
难点课文末段的议论是__的难点。
这段文字既是全文的归结,也是阐明论点的,其中还有辩证的思维方式。
这里的“议”是从前面的“叙”中提炼出来的,叙是基础,议是生发,议从叙出。
【知识延伸检索】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为我们理解__主旨提供了线索。
这位彭老先生的子侄有多大,情况如何,不可知;不过从辈分上看,是长辈对晚辈的指教、劝导,所以用“示”。
但示有明示和暗示之别,暗示常有启发性,可以培养人的悟性。
这位老先生不举与“为学”有直接关系的例子,而是举贫富二僧去南海之例,让后辈领会其中所含的道理,悟出其中喻意,真可谓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课文阅读指导】阅读__可按下面几点进行。
1.结合课下注释和借助工具书基本扫清文字障碍,做到顺畅、准确地诵读课文,初步理解__内容。
2.阅读过程中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并试着作口头翻译,把不能理解的疑难字句打下记号,以便听老师讲解或和同学切磋。
复习标语
复习标语1、打倒一切阻挡在学习面前的纸老虎。
2、脚踏实地搞复习,胸有成竹迎挑战。
3、拼尽全力赢高考,苦尽干来齐欢笑。
4、笑傲一方十年磨一剑,今朝试剑锋。
5、时刻努力着,为铸就中考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6、低头学习,抬头做人。
7、平常心考试,大志气潜修。
8、争分夺秒巧复习,勤学苦练创佳绩。
9、有志者事竞成。
10、努力就能成功,坚持确保胜利。
1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2、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13、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
14、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大胆心细,稳抓稳打。
15、与其明日后悔,不如今天努力。
16、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17、好好复习,天天快乐。
18、紧跟老师,夯实基础。
1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20、奋勇向前,永不服输。
21、不是不可能,只是还没有找到方法。
22、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珍惜分分秒秒。
23、没有现在经历的苦痛,便没有未来回味时的甜蜜。
24、成功者决不放弃,放弃者决不成功。
25、人生能有几回博,此时不博何时博。
26、我有凌云志,一览众山小。
27、狠抓基础是成功的基础,持之以恒是胜利的保证。
28、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
29、破釜沉舟超越自我拼搏进取勇创佳绩。
30、没有得到我想要的,我即将得到更好的。
31、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32、把握今天的奋斗,才能赢得明天的精彩。
33、善用内在潜能,你就是走运的人。
34、没有失败,只有暂时没有成功。
35、拼一年春夏秋冬,搏一生无怨无悔。
36、端正态度,重塑自我。
37、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
38、让父母的期待变成现实,让自己的理想展翅飞翔。
39、学习不一定成功,不学习一定不能成功。
40、多一分努力,多一分成绩,多一点希望,多一些欢乐。
4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2、人生要成沉淀,要有定力,一个人定力不够会浮躁。
43、勤劳的蜜蜂没有时间悲哀。
44、坚持到底,追求不懈;优异成绩,足可期待。
《为学》复习
《为学》复习一、词解和翻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二、文学常识与内容理解:1、本文选自《》,原题为《》,作者是代家(人名)。
2、本文是作者写给他的子侄辈们,目的是。
在教材中我们还学过与他同时代的文学家所写的家书是《》。
3、本文讲述了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的辩证关系,告诉读者的道理,勉励人们。
4、本文除了以故事阐明道理外,还运用了手法。
富和尚的两句“子何恃而往”,前一句是,后一句是,表现了他。
穷和尚的“吾一瓶一钵足矣”,表现了他。
5、出自本文的成语是,其现在的意思是。
6、解释下列句中的“之”:(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2)吾欲之.南海。
(3)蜀之.鄙有二僧。
(4)人之.为学有难易乎?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难易问题上,做事和求学都是一样的。
B、穷和尚具有追求理想的勇气、信念和毅力。
C、本文的启示是只要树立志向,就能获得成功。
D、富和尚面对困难犹豫畏缩,最终不能如愿。
为学复习资料
为学复习资料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社会中,学习已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素养。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复习来巩固知识。
而为了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复习,我们需要有良好的学习资料作为辅助。
本文将探讨为学复习资料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来获取高质量的学习资料。
为学复习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学习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一个好的学习资料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解释得简单易懂,并且提供有组织的内容结构,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其次,学习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做一些练习题或者阅读一些例题,我们可以评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最后,学习资料可以提供各种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学习和复习。
在学习资料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学习技巧,如记忆方法、思维导图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那么,如何获取高质量的学习资料呢?首先,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
现在互联网是获取信息最便捷的途径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如电子书、课件、教学视频等。
然而,在获取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料时,我们需要注意其来源和可信度,避免获取低质量或错误的信息。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学校或教育机构提供的资源。
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都有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其中包括了一些精选的学习资料。
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资源来获取高质量的学习资料。
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购买一些专业出版的学习资料。
这些资料通常经过严格审查和编辑,质量较高,并且内容全面、系统。
购买专业出版的学习资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复习,还可以建立起我们的个人学习资料库,方便我们随时查阅。
除了获取学习资料,如何合理利用学习资料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
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利用学习资料。
其次,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学习资料。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用不同的学习资料和方法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为学(1-2)
课题为学案序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流畅的背诵全文。
2.理解蜀鄙二僧故事的内涵和作用,并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3.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树立远大志向并勇于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扫清字词障碍,以读促教,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章内涵。
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整体感悟文章,明确“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
教学过程初备二次备课一、导入同学们,步入学校的大门已近六个年头了,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谈一谈学习知识时的感受,特别是升人中学以来在求知过程中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得很好,每个人接受新知识都要有一个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过程,怎样才能完成这个过渡呢?用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训来说,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二、自主预习1、学生根据预习知道进行预习文学常识重点字词句句子停顿2、组长统计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文学常识:彭端淑(1699---1779),字仪一,四川人,清代中叶文学家。
知识广博,工诗能文。
著有《白鹤堂文集》。
《为学》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
选自《白鹤堂文集》。
首尾两段用精心提炼的句子表达作者的主张;中间用对比手法和生动的对话,写贫富二僧的故事,来证明作者的主张。
本篇文章是写给子侄们看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
为——做学——学问一导入:1、龟兔赛跑[1],是一则寓言故事。
内容是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嘲笑乌龟的步子爬的慢,但是他笑了,说总有一天他会和她赛跑,并且赢他。
"快点",兔子说,"你很快会看到我是跑的多么的快"。
他们打算马上就开始比赛。
乌龟拼命的爬,一刻都不停止,兔子认为比赛太轻松了,他说他先打个盹,然后很快的可以追上乌龟。
同时乌龟坚持爬行,当兔子醒来跑到的时候只能看着乌龟在他前面到达终点。
说明稳扎稳打终能胜利。
《为学》优秀教案
《为学》优秀教案《为学》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为学由难向易转化的关键是“事在人为”。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为”、“鄙”“语”“恃”“去”“顾”等词的意思。
3.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不同语气和感情,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语气和情感,并背诵课文。
2.理解“认知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
教学方法:阅读式、讨论式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中一定都遇到过困难,那么面对困难,应该怎样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吧。
二、解题,简介作者情况引导学生读课前“阅读提示”及书下注释,了解如下内容:1.解题:为学即求学、做学问。
本文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勉励他的子侄们努力学习的。
示:给看。
2.作者的简单情况。
三、读文体会1.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生字词看注释或查字典。
2.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读一听,互相纠正错误。
3.三读,订正读音。
出示需注意的字,集体订正。
不逮人久而不怠焉迄乎成屏弃而不用蜀之鄙子何恃而往4.学生再次放声读。
提示:读准字音。
5.指导朗读,读顺句子,读好停顿。
出示下列语句,要求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
然后读课文,做到不掉字、不多字、不错字。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蜀之鄙/有二僧贫者语于富者/曰子/何恃而往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6.读、译课文。
两人小组互说互订正,存疑。
集体读并讨论全班齐读。
小组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老师适当点拨。
四、听读课文老师读课文,要求学生不看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
第二课时一、复习质疑1.研读课文作者对“为学”是怎样看的,又是怎样提出看法的?“人之为学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作者通过两问两答提出看法。
为学难易的转化在于是否“为”。
每一设问中都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作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学》复习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练习: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为.学
(2)蜀之鄙.有二僧
(3)贫者语.于富者曰
(4)子何恃.而往
(5)西蜀之去.南海
(6)贫者自南海还.
(7)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B.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C.吾欲之南海
D.蜀之鄙有二僧
3、“吾一瓶一钵足矣。
”中的“足”的表达作用。
4、富者没能到达南海的主要原因是
5、本文主要通过手法,告诉我们
的道理。
你由此联想的俗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