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专题专测: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word解析版

合集下载

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选择题专题专练:宋明理学(word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选择题专题专练:宋明理学(word解析版)

宋明理学专题测试1.程颢、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

这反映出A.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B.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C.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D.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2.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

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A.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3.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效游时,有朋友问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

”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

这位思想家是A.程颐B.朱熹C.王守仁D.老子4.一日某思想家辗转难眠,突然他在恍惚之中,呼喊狂叫,从床上跳了起来。

然后他回顾心中记得的“五经”中的话,印证他的新认识。

他发现“五经”之言与他的认识完全相合。

该思想家由此得出的认识是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5.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扩大理学家的知名度6.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A.孔孟思想B.黄老学说C.两汉经学D.宋明理学7.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8.柳宗元说:“浮图(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

”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A.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B.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C.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D.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9.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卷: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卷: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王祯,元代农学家、印刷技术革新家。

下列项中能印证该论断的是①发明水排②发明转轮排字盘③创制木活字④著成《农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2.关于李时珍《本草纲目》一书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吸收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B.运用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C.纠正了前人药书的不当之处D.图文并茂,便于学习辨认【答案】A3.王祯在《农书》总序中记载:“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搜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既满,用木檐捐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印刷之。

”下列关于材料中的印刷技术,说法正确的是A.刻板费时费工费料 B.大批书版保存不便C.出现错字易于改正 D.不适于小规模印刷【答案】C4.中晚明的科学技术出现了新的进步。

1637年,宋应星在《论气·气声》中认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或急速运动冲击空气而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播,同水波相类似。

方以智则在《物理小识》中提出:“宙(时间)轮于宇(空间),则宇中有宙,宙中有宇。

”提出了时间和空间不能彼此独立存在的时空观。

在《物理小识》中正确地解释了蒙气差(即大气折射)现象。

民间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制造放大镜、显微镜等几十种光学仪器。

这表明当时()A.当时中国自然科学领先西方 B.中国科技有了一定的突破C.传统科技占统治地位 D.国家重视科学研究【答案】B5.隋唐时期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占据中国古代书籍印刷的主流,而更方便、快捷的活字印刷术虽然在宋元时期出现、发展,但并不占据古代中国印刷的主流地位。

这反映了A.农耕文明对文化教育需求有限B.专制主义制度的强化压抑了文化发展与进步C.社会发展迟滞使科技进步缓慢D.重农抑商政策使经济对文化发展无拉动作用【答案】A6.西晋傅咸赞美中国古代某项重大发明:“夫其为物,厥美可珍。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8份.docx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8份.docx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单元检测试题目录单元检测(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单元检测(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6)单元检测(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1)单元检测(四)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16)单元检测(五)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1)单元检测(六)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6)单元检测(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32)单元检测(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38)单元检测(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

该学者评述的是()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儒家D.法家、墨家答案A解析“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契合儒家“入世”的思想和“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操;“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契合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和“逍遥”的生活态度,故A正确,B、C、D错误。

2.(2017-洛阳高二检测)某学者指出“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

”下列孔子、墨子的主张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A.仁者爱人、兼爱B.克己复礼、兼爱C.仁者爱人、非攻D.克己复礼、非攻答案B解析孔子出生在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面对乱世,他极力维护周礼,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墨子思想的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他代表小生产阶层的利益,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追求一种新社会秩序,故B正确。

3.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又说: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 “兼爱”的主张答案C解析题干引文出自《老子》,认为人们应少私寡欲,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这样才能实现对天下的治理。

【高考特训】第0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Word版含解析)

【高考特训】第0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下表为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B.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C.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D.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答案】A2.十五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以媲美”。

材料中的“发明”是指A.造纸技术B.活字印刷C.出版自由D.书籍装订【答案】B【解析】材料中“十五世纪时”“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反映出书籍的价格下降,与价格下降有关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15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故B项正确;因为造纸术出现以后书籍都是用手抄的,它没有办法使书籍变便宜,装订书籍再快,也要有书籍供装订才有用,如果书籍还是用手抄,装订速度再快也没用,故A、D项排除;出版自由不属于“发明”,故C项排除。

3.史书记载了1280年的一场“砲祸”:“碾硫之际,光焰倏起……未几透入砲房,诸砲并发,大声如山崩海啸,倾城骇恐……平地皆成坑谷,至深丈余。

四比居民二百余家,悉罹奇祸,此亦非常之变。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火药技术A.在唐宋时期发达成熟B.给中国带来的是巨大灾难C.在宋朝广泛使用于军事D.在元朝时带来规模生产【答案】D4.中国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

在四大发明中被称为“水手之友”的发明是A.印刷术B.火药C.造纸术D.指南针【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手之友”指的是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因此D项正确;其他选项与航海并无直接关系,因此A、B、C三项错误。

5.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在西方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同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答案】A【解析】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层级作业: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层级作业: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四大发明(标志性成就)1.四大发明的概况。

2.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

(1)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________的时代。

(4)印刷术推动了________运动和宗教改革。

答案:一、1.(1)①西汉②蔡伦③魏晋南北朝④唐朝(2)①雕版印刷术②宋代③毕升活字(3)唐末宋朝(4)司南北宋2.(3)地理大发现(4)文艺复兴【问题导思1】宋代是我国书籍印刷史上的极盛时期,简要说明宋代书籍印刷发展的原因。

提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书籍印刷提供了物质基础;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为书籍印刷提供了技术保证;宋代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市民文化的兴盛等因素刺激了书籍印刷(业)的发展。

【预习检测1】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选C项。

“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最早的纸出现于西汉前期;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

答案:C二、古代中国数学、天文学、农学、医学的成就1.数学成就。

(1)应用数学专著《________》。

①成书时间:约成书于东汉。

②内容:采用________记数法。

③地位: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

(2)算筹与珠算的发展。

(3)________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领先世界大约1 000年。

2.天文与历法成就。

(1)天文学。

①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②战国时期的《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③创制了如浑仪、________(郭守敬创制)等先进天文观测仪器。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配套习题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配套习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1 《韩非子》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鬼谷子》载:“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注:朝夕——东西方向;惑——迷失方向)根据材料和所知识,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指南针技术十分成熟B、战国时期使用司南辨别方向、这是司南技术用于航海的最早记载D、《韩非子》等不是技著作,无参考价值2 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

以后改变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发明了()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制墨技术D、活字印刷3 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

”出现这种变的原因主要是( )A、雕版印刷术的传播B、活字印刷术的传播、造纸术的传播D、经济文的交流4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受到政府的有效管、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文传播方式变影响政府管5 小明同上搜索中国古代技的成就,下列搜索的信息正确的是()①春秋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专著②《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的基础③《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④元代郭守敬制成的简仪比欧洲同类仪器要早500年⑤南北朝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⑥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的出现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近制记系统计算的古代体系的形成A、①③④⑥B、①③④⑤、①②⑤⑥D、③⑤⑥6 世界上第一部将力原与机械技术合而为一的著作——《奇器图说》诞生于中国,是17世纪初欧洲传教士与中国者共同翻译、编写而成的。

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3.8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Word版含答案

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3.8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Word版含答案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目标导航]一、四大发明二、《九章算术》和珠算1.《九章算术》(1)问世:约成书于东汉。

(2)内容: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3)地位①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②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③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珠算(1)出现: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后来演变为算盘。

(2)发展: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3)传播:明朝时,珠算法外传至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1.天文学(1)地位: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产生原因:我们的祖先为了满足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

2.成就(1)观测机构:据说,尧设有火正、羲和之官,负责观察日月星辰;后世不少朝代设有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

(2)天文记录①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②《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3)天文观测仪器: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1.历法(1)夏朝时,我国就有历法《夏小正》,商朝时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2.农学(1)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3)元朝:王祯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1.《黄帝内经》(1)成书:战国问世、西汉编订。

(2)地位: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伤寒杂病论》(1)编著:东汉末年,张仲景编著的中医专著。

(2)内容: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

(3)地位: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本草纲目》(1)编著: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的药物学巨著。

(2)内容:记录各类药物1 892种、药方一万多个,还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

2018学年高二历史同步课堂必修3 专题08 古代中国的发

2018学年高二历史同步课堂必修3 专题08 古代中国的发

一、选择题1.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D.雨果指出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答案】D2.下列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出仕(做官)情况统计表,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天文学出仕比例最高源于“重农抑商”B.科学家做官得益于科举制的创立C.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人才素来重理轻文D.官僚政治对古代科学家研究有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天文历法对农业十分重要,因为农业生产讲究农时,中国的天文立法阴历,也就是农历,明显就是主要为了农业生产服务的,排除A;科举制开创于隋唐时期,题干没有指出具体哪一朝代,排除B;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人才素来重文轻理,排除C;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利条件,D正确。

故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科学技术•特点3.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一书中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

这一成就A.其定现代生物分类学基础 B.借助西学东渐的科技成果C.体现承古萌新的文化特色 D.反映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答案】C【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本草纲目》。

4.温州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A.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火药在唐代末期开始应用于军事,北宋时代得以推广,所以A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

2018学年高二历史同步课堂必修3 专题08 古代中国的发

2018学年高二历史同步课堂必修3 专题08 古代中国的发

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有一首诗中曾写道:“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宿上三乘。

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断不灵。

”诗中描述的是()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答案】B【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指南针【名师点睛】关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主要把握到以下方面: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在首创性、历史连续性、全面多样性上都是举世瞩目的;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③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④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等。

2.印刷术使快速、便宜且大量地生产文本成为可能。

到11世纪,印制的佛经和儒学经典、官府文告、日历以及大众书籍在社会上大量出现。

这主要说明()A. 技术进步助推文化呈繁荣景象B. 宋代科技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 技术进步促进新儒学思想产生D.印刷术发展促进了宋代社会转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

大众书籍在社会上大量出现源于印刷术,科技推进文化的繁荣,故A项正确;印刷术促使佛经和儒学经典、官府文告、日历、农书以及大众书籍在社会上大量出现,没有与西方国家的比较,不能体现科技水平状况,故B项错误;新儒学是汉代出现的,故C项错误;宋代社会转型不存在,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印刷术的发展3.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

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

以上现象说明()A. 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B. 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C. 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D. 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答案】D【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对世界的影响4.9世纪来华旅游的一位外国人写道:中国政府在众多公共场所立有一个长、高大约五公尺的四方石柱,柱面刻有易患的各种疾病、治疗药物及价格,什么病用什么药都记得清清楚楚。

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专题专测:辉煌灿烂的文学(word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专题专测:辉煌灿烂的文学(word解析版)

辉煌灿烂的文学专题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诗经》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有学者指出《诗经》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它站在社会公认原则立场上表达了人民对现存社会秩序的不满。

可证明此观点的内容集中在A.《风》B.《雅》C.《颂》D.《九歌》2.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

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

下列文学作品,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A.《离骚》B.《子虚赋》C.《论语》D.《诗经》3.据宋代笔记《醉翁谈录》记载:“柳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所至,(人)爱其有词名,能移商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

(人)多以金、物资给之。

”由此反映出宋代A.词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B.宋词颇受市民阶层的喜爱C.市民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D.文学艺术呈现产业化趋势4.“盛唐以后,传奇小说也成为文学的新品种,红拂小玉、太真莺莺、昆仑奴、聂隐娘,以至南柯黄粱……数量质量都远远超过南北朝的志怪小说。

”出现此现象的相关因素有①城市经济的发展②佛教、道教的广泛传播③开放的社会环境④活字印刷术的广泛应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论语 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C.《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6.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7.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

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测试: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测评Word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单元测试: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测评Word

第三单元测评(基础过关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推动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是()A.火药B.造纸术C.印刷术D.指南针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其中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持,符合题意,故选D项。

答案:D2.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国家统一,民族融合,青瓷与白瓷闻名世界,火药用于军事,其京都为当时东西文明的交汇中心。

这一时期应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解析:唐朝时,出现“南青北白”的局面,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其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的文明都市,故B项正确。

答案:B3.据载,唐代四川和江淮一带民间已经每岁“以板印历日”,在市场出售,以致不等朝廷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这表明()A.唐代的历法已相当科学完备B.唐代的雕版印刷已相当发达C.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松弛D.唐代民间印刷技术高于官方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唐代民间每年都要印刷“历日”,甚至早于官方,这是唐朝雕版印刷发达的反映。

故选B项。

答案:B4.下图是元代画家元祯对当时一项技术程序的描绘。

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火药解析:图中展示的是活字印刷中从拣字、制版到印刷的程序,故选C项。

答案:C5.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解析:汉承秦制,汉初在地方上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汉武帝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因此,B项正确。

其他选项都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故A、C、D三项错误。

答案:B6.汉代名医淳于意提出:“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脉,乃治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同步测试-最新学习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同步测试-最新学习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弊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有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你认为该判断()A. 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B. 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 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 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A. 重理论B. 重实用C. 重民众D. 重实验3.传统农学思想讲究“风土”之说,徐光启则不赞同过分拘泥“风土”的观念,且“多方购得诸种,即手自树艺,试有成效,乃广播之。

”这反映出了A. 明末清初,中国实验科学的兴起B. 新旧观念在明清时期冲突的激烈C. 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 中国农业科技已受近代科技影响4.对下图解读中,正确地揭示了中西科技发展轨迹上的差异的是()A.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B. 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 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D. 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5.“神舟”七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

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

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A. 汉朝B. 唐宋C. 元朝D. 明朝6.如图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学科贡献分布示意图。

据此推知,我国古代()A. 科学成就数量巨大B. 从事科技研究人员众多C. 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 传统科技居于主导地位7.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学案: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学案: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知能储备一、四大发明1.四大发明(1)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3)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影响(1)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欧洲人借鉴中国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1.《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计算工具: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的是算筹。

后来,算筹演变成为算盘。

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1.《石氏星表》: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后人据此辑成《石氏星表》,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2.浑仪: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讲的典题例析[考题1]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

那么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A.西周B.秦朝C.汉代D.唐代[解析]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从而大大减轻了书写负担,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答案]C[考题2] 2010年1月14日,谷歌(英文为“google”)中文网站LOGO,由原来的多颜色字母转变成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下图),其中“L”代表()A.指南针 B.造纸术C.火药 D.活字印刷术[解析]观察图片可知“G”这个毛笔字形落在一张纸上,代表造纸;“o”的位置,用古代司南的图标,代表中国古代的指南针;“l”做成了一个火箭筒的样子,代表火药;反写的“e”刻在活字印刷的印章上,代表活字印刷术。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案:C解析:根据“为政以德”“民为贵”“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可知,三者的思想中都体现了要重视人民大众。

故C正确。

4.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

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答案:D解析:汉初由于经济衰退,为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采用黄老思想治理国家。

而材料就体现了黄老思想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简化事情,不用权谋。

5.“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傲)贱,诈必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以上言论应出自( )A.孔子 B.墨子C.孟子 D.老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先秦诸子的思想。

材料强调“天下之人”不应该“不相爱生”,体现了“兼爱”思想,这与战国时期墨子的主张相一致,故答案为B。

6.端木赐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中认为,农业是靠天吃饭,儒家提出“天人合一”“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道家则从相反的方向提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等处世格言。

这可以说明古代中国人( )A.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B.重农业重儒学的处世道德C.农业儒本的社会意识 D.重天命轻人为的处世理念答案:D解析:“天人合一”“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枪打出头鸟”等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处世态度和处事风格,其根源在于古代中国政治上的专权、小农经济的保守意识以及儒家文化的天命论理念。

故选D。

7.汉兴之初,汉高祖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汉武帝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种文化政策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君主个人的价值追求 B.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C.道学理论的发展完善 D.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答案:B解析:汉高祖刘邦采取无为而治以及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政策的调整都是随着国家政治的需要而做出的。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巩固训练:3.8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解析版)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后巩固训练:3.8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解析版)

课后牢固训练: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1.祖先常用“学富五”来形容学渊博,但也反响出写工具的落伍。

在中国古代 ,人不用学五大的竹,也可达到“学富五”的程度始于 ()A. 西周B.秦朝C.朝D.唐代解析:西期我国已了然造,期宦官蔡又改了造,取代竹成更加便利的写工具。

答案: C2、《梦粱 ?江海船》:“舶商之船,自入海,即是海洋⋯⋯雨晦冥,惟凭而行,乃火掌之。

”据所学知判断,最早可能成于 ( )A.国B.代C.唐代D.宋代解析:由资料中“舶商之船⋯⋯雨晦冥,惟凭而行” 明指南用于航海,技出在北宋期,故 D 。

答案: D3.英国学者李瑟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史》序言中:“中国的些明和经常超同代的欧洲,特是在十五世从前更是这样。

”中国的些明和欧洲新在事上本国封建力供应条件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解析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依靠冷兵器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为欧洲新兴财富阶级在军事上战胜本国封建权利供应了有利条件。

答案 :C4、宋人邢昺上疏称 : “臣少时业儒 ,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

今 (雕)板本大备 ,士庶家皆有之 ,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兴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获取广泛流传解析:依照邢昺的见解 ,“传写不给”限制了读书人的增加,而雕版印刷术改变了“传写不给”的现象,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所以,C 项是吻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 C5、汉代《九章算术》中有“方田”“粟米”“均输”(计算赋税 )等章节,其内容多是与农业社会相关的计算问答。

这表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A.理论性B.合用性C.复杂性D.文学性解析:理论性、复杂性不吻合题干“与农业社会相关”信息,故 A 、C两项错误;《九章算术》内容多是与农业社会相关的计算问答,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是为农业服务的,表现的是合用性,故 B 项正确;题干无法表现其文学性,故消除 D 项。

广东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人民版必修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卷

广东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人民版必修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卷

广东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人民版必修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卷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A.《老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13.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兼爱”思想D.庄子的“齐物”观点14.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15.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下列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6.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独尊儒学的建议,为提升儒学地位,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重用儒生②设置太学③注解四书④表彰六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的标志是A.私学的开创 B.百家争鸣的出现C.太学的创建 D.稷下学宫的兴立18.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

他应考的内容不包括:A.《诗经》B.《春秋》C.《老子》 D.《尚书》第 5 页19.孔子兴办私学,汉武帝设置太学,两者的共同影响不包括A.使出身寒微的士人得到入仕机会B.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播C.使儒学教育走向官方化和制度化D.推动了古代教育的发展20.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源 D.抗衡佛老21.一代儒学宗师朱熹生前曾在多所书院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专题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

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

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印刷术的革新B.造纸术的改进C.装订技术的提高D.科举制的盛行2.下面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出仕(做官)情况统计表,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天文学出仕比例最高源于“重农抑商”B.科学家做官得益于科举制的创立C.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人才素来重理轻文D.官僚政治对古代科学家研究有影响3.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之源。

徐氏以其审慎之科学态度,广征历史文献,加之实地调查,乃至亲自实验,因此书中所记植物之形态、特征、价值及栽培方法,大多信而有征。

这表明明代科学A.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B.已具备某些近代科学的特征C.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D.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4.古代中国的医学家发现,柳树皮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而西方也有同样的发现。

但不同的是,中医始终运用柳树皮这味中药给病人治疗,西方却通过研究柳树皮的质地及其含有的水杨酸等物质,研制出了阿司匹林这种西药。

该事例体现了古代中国科技A.重实用的特征B.领先于世界C.重经验而不重实验D.具有盲目性和落后性5.数学史专家钱宝琮(1892—1974)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B.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C.《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D.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6.下面史料整理自《巧思遗闻——中国科技的故事》。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结论,符合上述材料的是A.重视实践和实用B.成就领先于西方C.具有近代科技特征D.成果得到有效推广7.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救治病人时要心境平和,对病人要心怀慈悲,无论病人贫穷贵贱,都要一视同仁。

这一言论A.以法律形式明确医师职责B.有助于培养医师的责任心C.表明唐代的医学发展迅速D.体现了孙思邈高超的医术8.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固然突出,但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成分。

材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有很强的封闭性B.求善而不存真C.落后于西方国家D.缺乏理性精神9.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的社会文化。

据此可知,李约瑟认为导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因素是A.重总结轻推理的科学思维方法B.小农经济主导之下社会技术需求相对较低C.道家重人伦轻自然的思想观念D.“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追求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

——利普斯《事物的起源》材料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1)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以“四大发明”著称,请问四大发明分别是?材料一中说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请在医学和数学方面各举一例以证明。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的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欧洲文明的发展。

(3)明清时期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欧洲,原因是什么?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

《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

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 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 500种,该五路即占80%。

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

材料二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

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

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

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实践效果怎样?(3)综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印刷术。

材料中以宋朝为节点说明了书籍格式的变化以及书籍发行量的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题干所示现象与纸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B;C项有一定干扰性,但没有依据,不能够成为主要原因,排除;题干所示现象与科举制盛行有一定联系,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故选A。

2.D【解析】天文历法对农业十分重要,因为农业生产讲究农时,中国的天文立法——阴历,也就是农历,明显主要就是为了农业生产服务的,排除A;科举制开创于隋唐时期,题干没有具体指出哪一朝代,排除B;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人才素来重文轻理,排除C;我国古代农业发达,统治者重视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历法制订和农学研究,材料表明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有重要影响,D正确。

故答案选D。

3.B【解析】据题干可知,《农政全书》是徐光启通过科学的态度实地考察甚至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了明代科学已经具备某些近代科学特征,故选B项。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洋务派的主张,A项错误;《农政全书》仍没有突破求实用的范畴,C项错误;《农政全书》有介绍西学的内容,但不是普遍吸收西方科学成就,且从材料中也得不出D项,D项错误。

4.C【解析】这道题所选用的材料阅读起来非常复杂,精简题意的话,我们会发现它就是把中医、西医对柳树皮药用价值的利用与研发进行了对比。

由此可以缩减为两句简单的话,即中医始终坚持使用柳树皮治病;西方通过不断实验最终研制出阿司匹林。

通过这两个并列的简单句,我们可以进一步推理出更加简短的结论性内容,即中医重经验、西医重实验。

故选C。

5.D【解析】材料提到,“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主要用于生活实践,故D正确。

材料主旨不在于科研应该适可而止,故A排除。

数学知识经常用于生活实践,故B排除。

《九章算术》的实用性很强,故C排除。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九章算术》的相关知识,高考也有涉及。

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

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6.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

材料记述的是郭守敬编订《授时历》的经过,其目的是“敬授民时”,是为了农业生产的需要,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践和实用的特点,A项符合题意。

7.B【解析】《备急千金要方》是医书而非法律文件,排除A;材料主要是揭示从医者的职业道德规范,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孙思邈的医术,排除D;由材料“心境平和”、“心怀慈悲”、“一视同仁”可知,这是要求医生抛开功利,一心救死扶伤,故选B。

8.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对外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领先于西方,所以很强的封闭性和落后于西方国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且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C两项;中国古代科技求善而不存真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根据“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成分”可知中国古代的科技缺乏理性精神,故选D。

9.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根据材料中关键句“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的社会文化”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观念重人伦轻自然,追求读书做官,故本题选项D符合题意。

A项属于传统的科学思维方式;B项表述与“社会文化”不符;C项“道家”表述本身有误。

10.【答案】(1)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造纸术。

数学,《九章算术》;医学,《伤寒杂病论》。

(2)①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②指南针的传入,为欧洲的造船和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证,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打开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③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科学发展缺乏经济基础;闭关锁国,隔绝了中外交流;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禁锢了人们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传统科技的发展。

第(1)问,依据对材料“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结合所学相关知识概括列举古代中国(3—13世纪)在数学和医学方面的一项成就即可。

第(2)问,依据材料“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3)问,结合明清时期的时代背景及社会发展特征等相关知识,分析概括明清时期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欧洲的原因。

11.【答案】(1)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

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2)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

创立温病学说。

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3)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和明清时期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史料、分析比较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规律的能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