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第一次阶段考试(学生卷)-副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聿怀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10.3)
命题人:陈倬莹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分)
(2)□□□□□□□,西北望,□□□。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分)
(3)官船来往乱如麻,□□□□□□。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1分)
(4)《观刈麦》中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却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2分)
(5)把《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语句补充完整。
(3分)
□□□□□,坐断东南战未休。
□□□□□□□?曹刘。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⑴这是(ruìzhì)的微笑。
⑵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chīxiào)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
⑶大天使还是解释不清楚,上帝(nù bù kě’è)
⑷作诗不过是(qǐ chéng zhuǎn hé ),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3分)
A. 赏识不是谀词
..满口的鄙俗奉承,而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认可。
B.那时候,日本人在台湾恣睢
..、暴戾,台湾人民畏之如虎。
C.他力气很大,每次搬东西都十拿九稳
....,把工作交给他,我很放心。
D.无论是水平高、程度深到难以测量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尘埃,都是大自然无与伦比
....的艺术品。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 聿怀初级中学HEC校本课程特别开设了剪纸艺术、灯谜等,因为这些课程内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 在名著阅读活动中,老师们把阅读和美术、话剧、微电影、音乐等巧妙结合起来,用生动有趣的形式
为学生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名著世界。
(把“刻画”改为“呈现”)
C. 我校的微信平台具有覆盖范围广、选材新颖、图文并茂、推送迅速、师生参与度高,在兄弟院校中独
领风骚。
(在“师生参与度高”后加上“的特点”)
D.暑假,不管突降大雨、山路湿滑,但是参加聿初“奖学+”计划的同学们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登上了
肇庆鼎湖山顶峰。
(把“仍然”改为“依然”)
5.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4分)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
(1),,;
(2),,。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公输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
……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
(1)知而不争.()(2)然胡不已.乎()(3)公输盘诎.()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2)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
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先用道义说服公输盘,再用比喻说理,指责楚王攻宋是不明智的;最后巧破公输盘的攻术及阴谋,迫使楚王不得不放弃攻宋的计划。
C.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D.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二)(9分)
陈轸为齐威王使
昭阳为楚伐魏,移兵而攻齐。
陈轸为齐王使,再拜贺战胜,问:“异贵于公爵者何也?”曰:“唯令尹①耳。
”陈轸曰:“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②酒。
舍人曰:‘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节选自《战国策》,有删减)注释:①【令尹】令尹是楚国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
②【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再.拜贺战胜子墨子起,再.拜
B. 昭阳以为然.然.胡不已乎
C. 终亡.其酒今亡.亦死
D. 陈轸为.齐王使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10.用四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2分)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
11.陈轸采用什么方法说服昭阳的?陈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三)(10分)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鲁云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
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呆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
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
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
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
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
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
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
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
《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
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
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
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
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
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
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
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本文有删改)
1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由几个年轻人静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话题,然后逐层论证,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
”
B.第②段中说有些年轻人认为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因而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
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静不下来。
C.文章末尾“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
D.作者善于运用事例论据和道理论据,事例典型,论据充分,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
13.下面不能
..证明第④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磨一剑”,克服浮躁,保持安静,终能有所收获。
B.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
C.李时珍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历时27年,终于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D.“定能生智,静能生慧”。
沉下心来做一件事,心无杂念、持久专注,定会赢得喝彩。
14.第⑤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作者认为该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4分)
(四)(17分)
走向虫子
刘亮程
一只八条腿的小虫,在我的手指上往前爬,爬得极慢,走走停停,八只小爪踩上去痒痒的。
停下的时候,就把针尖大的小头抬起往前望。
然后再走。
我看得可笑。
它望见前面没路了吗?竟然还走。
再走一小会儿,就是指甲盖,指甲盖很光滑,到了尽头,它若悬崖勒不住马,肯定一头栽下去。
我正为这粒小虫的短视和盲目好笑,它已过了我的指甲盖,到了指尖,头一低,没掉下去,竟从指头底部慢慢悠悠向手心爬去了。
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没看见指头底下还有路。
走向手心的路。
人的自以为是使人只能走到人这一步。
一次我看见一只蜣螂滚着一颗比它大好几倍的粪蛋,滚到一个半坡上。
蜣螂头抵着地,用两只后腿使劲儿往上滚,费了很大劲才滚动了一点点。
而且,只要蜣螂稍一松劲儿,粪蛋有可能再滚下去。
我看得着急,真想伸手帮它一把,却不知蜣螂把它弄到哪。
我朝四周看了一圈也没弄清哪是蜣螂的家,是左边那棵草底下,还是右边那几块土坷垃中间。
不清楚蜣螂在滚这个粪蛋前,是否先看好了路,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朝这个方向滚去有啥去处。
或许我的想法天真,蜣螂根本不想把粪蛋滚到哪去。
它只是做一个游戏,用后腿把粪蛋滚到坡顶上,然后它转过身,绕到另一边,用两只前爪猛一推,粪蛋骨碌碌滚了下去,它要看看能滚多远,以此来断定是后腿劲大还是前腿劲大。
谁知道呢?反正我没搞清楚,还是少管闲事。
我已经有过教训。
那次是一只蚂蚁,背着一条至少比它大二十倍的干虫,被一个土块挡住。
蚂蚁先是自己爬上土块,用嘴咬住干虫往上拉,试了几下不行,又下来钻到干虫下面用头顶,竟然顶起来,摇摇晃晃,眼看顶上去了,却掉了下来,正好把蚂蚁碰了个仰面朝天。
蚂蚁一骨碌爬起来,想都没想,又换了种姿势,像那只蜣螂那样头顶着地,用后腿往上举。
结果还是一样。
但它一刻不停,动作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没效果。
我猜想这只蚂蚁一定是急于把干虫搬回洞去。
洞里有很多孤老寡小在等着这条虫呢。
我要能帮帮它多好。
正
好附近有一只闲转的蚂蚁,我把它抓住,放在那个土块上,我想让它站在上面往上拉,下面的蚂蚁正拼命往上顶呢,一拉一顶,不就上去了吗?
我又想错了。
那只忙碌的蚂蚁好像感到身后有动静,一回头看见这只,二话没说,扑上去就打。
这只被打翻在地,爬起来仓皇而逃。
也没看清咋打的,好像两只牵在一起,先是用口咬,接着那只腾出一只前爪,抡开向这只脸上扇去,这只便倒地了。
那只连口气都不喘,回过身又开始搬干虫。
我真看急了,一伸手,连干虫带蚂蚁一起扔到土块那边。
我想蚂蚁肯定会感激这个天降的帮忙。
没想它生气了,一口咬住干虫,拼命使着劲,硬要把它再搬到土块那边去。
我又搞错了。
也许蚂蚁只是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把一条干虫搬过土块,我却认为它要搬回家去。
也许都不是。
我这颗大脑袋,压根儿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
(选自《意林》2007年第8期,有删改)
15.本文写了三件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后件事。
(4分)
(1) 小虫在手上爬 (2) (3)
16.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4分)
(1) 我正为这粒小虫的短视和盲目好笑,它已过了我的指甲盖,到了指尖,头一低,没掉下去,竟.从指头底
部慢慢悠悠
....向手心爬去了。
(2) 也没看清咋打的,好像两只牵.在一起,先是用口咬.,接着那只腾.出一只前爪,抡.开向这只脸上扇.去,这只便倒地了。
17.文末说:“我这颗大脑袋,压根儿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
文章中有好几处与此呼应的句子,请细读原文,指出其中两处,并据此谈谈本文主题是什么。
(5分)
18.本文原标题是“三只虫”,后来才改为“走向虫子”。
你觉得哪个题目更好,为什么?(4分)
三、(5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有一个地方,那儿,写满了情和谊,感动和期盼,充满了关爱、欢乐和温馨;那儿,有鲜花和掌声,有失落和泪水;那儿,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生活……
请以“那儿,”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1~3题。
【A】但是,我尽力设法让他打消这种念头,从政策到正义,我向他列举了许多论据。
我坦白地表示,我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
这件事在国务会议上辩论的时候,大臣中最聪明的一部分人都赞同我的意见。
由于我的这一公开大胆的声明完全违背了皇帝的计划和政策,他因此永远也不会宽恕我。
他在国务会议上以一种很策略的方式提到了这事。
据说,最聪明的几位大臣至少是以沉默的方式表达了他们是赞成
我的意见。
可是另一些人是我的死敌,忍不住就要说话、旁敲侧击地中伤我。
从此,皇帝和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之间就开始达成一项阴谋;不到两个月,阴谋暴露,却差点儿以我的彻底消灭而告终。
最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又能算什么,你一拂逆他,不使其野心得到满足,再大的功劳也等于零。
【B】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感觉,终有一天我会恢复自由,虽然我想不出用什么方法,也设计不出任何有一点点成功希望的计划来。
我乘坐的那艘船据说是第一艘被刮到这一带海岸附近的船只。
国王发布严令,什么时候再有这样的一艘船出现,就一定得将它押上岸,所有水手和乘客装进囚车带到洛布鲁格鲁德。
他一心要替我找一个身材与我一样大的女人,那样就有为我传宗接代的人了。
可是我想我死也不会受那样的耻辱,留下后代被人像温顺的金丝雀那样在笼子里养着,到后来说不定还会被当稀罕玩物在王国的贵人们中间卖来卖去。
说心里话我的确是受到了优惠的待遇:我是一位伟大的国王和王后的宠儿,全朝廷的人也都喜欢我;但我处的地位却有辱我们人类的尊严,我也永远忘不了我给家人立下的那些誓言。
我想跟可以与之平等交谈的人们在一起,在街上或田野走着,我不用担心会像小狗或青蛙那样被人一脚踩死。
1. 文段中的“我”是(作者)笔下的(人名)。
(2分)
2. 根据原著内容,说说选文【A】中的“我”和选文【B】中的“我”各自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4分)
3.请结合选文【A】【B】,试分析“我”的性格特点。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