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十二校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一)
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一)闵行区一模答案一阅读一、(16分)1.(1分)陈滥(写错一字不得分)2.(2分)⑴、⑵,⑶,⑷?3.(2分)人类灭亡(或人类倒退回野蛮原始的时代,或摧毁人类的文明)(2分)4.(2分)B5.(4分)内涵①:无论是“雨”还是“雪”,所代表的都是公正与无私:在下雨或者下雪时,无论高低贵贱都是平等的。
内涵②:无论是“雨”还是“雪”,都涤除了人性中的污浊与黑暗:雨水有洁净的功能,雪的洁白也会让污秽在它面前无所遁形。
或“雨”和“雪”既是洁净的,又是污秽的。
(4分)(评分要点:内涵各1分,理由陈述各1分)6.(5分)提示:“雨非雨,雪非雪”,“雨”和“雪”绝对不仅仅是客观的自然现象,相反是神秘、朦胧、飘渺的,因而可以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和丰富的意象解读。
正如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一样飘渺朦胧,意涵丰富。
另外,“雨”、“雪”的描写,还有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象征等作用。
答题时注意摘取原文信息,进行充分说明。
选取其中一点进行论述即可。
要点:摘取原文中关于“雨非雨”或者“雪非雪”的信息1分;举例说明中能够扣住所筛选的信息要点进行正确的阐析3分,语言表达1分。
示例1:“雪”不仅是自然现象,同时它的“严寒与温暖,随你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让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解读: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不仅有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而且“风雪的严寒”与“陆虞侯等人的密谋陷害”相呼应,当林冲无意中听到杀人计划时,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天气的寒冷,还有忍辱含垢、苟且偷生希望的彻底破灭,深入骨髓的寒意终于让他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在这里,风雪的严寒让我们对林冲的性格有了丰富的解读。
示例2:“雨水可以让大地恢复生机,让万物复苏”,人也如此,《最后一片叶子》中琼珊在疾病的困扰中丧失了生存的信念,而凄风苦雨之夜贝尔曼用生命画下的最后一片叶子让琼珊有了生存下去的热望,从一蹶不振、沮丧绝望中恢复了生机,从而走向新生。
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二)
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二)宝山区高三语文参考答案(一)知识产权的终结(16分)1、束缚、约束(2分)2、破坏性创新发展的三个阶段(2分)3、D(2分)4、以当年复印的高成本和低质量说明当今数字技术使侵犯知识产权成本之低。
(3分)5、A(3分)6、只要自圆其说,两种观点(包括修改知识产权条律、降低使用知识产权成本使更多受众获益等)都可以。
(4分)示例1、应该大力保护知识产权,因为:知识产权是一种法定的无形财产,不容任意侵犯;在中国等地知识产权未能真正得到保护也是法律不健全与执法不力所致,中国的发展同样包含法制建设发展的要求;知识产权可以随意获取也削弱自身创新发展动力,不利于国家科技文化长远发展;互联网也会逐渐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游戏规则,免费午餐迟早会结束。
示例2:希望知识产权终结,因为:知识产权所有者应该获取一定的收益,但是目前的知识产权的成本过于高昂,这从“破坏性创新”带来的优质低价产品和服务中即可知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有了更广泛的获取信息渠道,想要保护也相当困难;伟大的发明创造、优秀文化作品都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应该为更多的人所分享;知识产权是一种新的垄断,不公平的竞争往往导致国家之间、企业之间贫富差距更加悬殊,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格格不入。
(二)听风楼记(22分)7、将“我”听到冯伯伯死讯后失去知觉的反应比作冻僵一般,又将对冯伯伯的回忆比作烤火,使自己慢慢缓过神来,形象地写出噩耗对“我”打击之重,回忆给“我”带来温暖与慰藉。
(3分)8、揭示了“此刻”在人生中普遍意义,尤其是“此刻”在社会历史特定时期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更好地表现冯伯伯对时间阐述的深刻性。
(3分)9、冯伯伯立足于社会人生,在行动中创造,在创造中表达自己的态度、立场,来理解社会人生。
(2分)10、C E(6分)11、文章开头不是采用一般的倒叙形式,而是由三十年前上听风楼告知惊天内幕起笔(这是两人关系发展、社会变革的重要事件),转到接到冯伯伯死讯的感受,自然引出对冯伯伯的回忆,使行文更富有变化,构思独特。
上海十三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
上海十三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猫和虎的生活语源齐冲天①我国古代一年农事完毕之后,就要大行祭祀,以感谢天地之恩赐,这就叫做“八蜡”(zhà,年终之祭)。
其中第五蜡祭的就是猫和虎。
《周礼·郊特牲》中就有这个记载,要迎猫迎虎,因为它们保护了庄稼。
这在我们现在,人们或许就不理解了。
②猫与虎,在动物学上属于同一科。
□大小差别悬殊,□都是脊椎动物,毛色都十分美丽,还有锋利的爪牙、凶猛的兽性。
而它们□有慈善的一面。
鲁迅说:“知否兴风狂啸者,时时回看小於兔。
”猫在人前很温顺,但当它遇到了老鼠和鱼,马上就凶残起来,毫不留情。
③东亚大陆上,几千年来大多只有几千万人,甚至更少。
农业上的一个重要害虫就是田鼠。
《诗经》中就有“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所以人们要养猫、祭猫。
猫原本也是野生,古时叫狸,音义从里,从田从土也。
据法国考古学家说,人类驯养家猫,已经有近万年的历史。
在汉语中,家养后叫猫。
猫的形音义皆从苗。
人们有时以为它的叫声是喵喵的,所以就叫它猫了。
除了这个因素外,主要是因为它护了苗。
“迎猫,为其食田鼠也。
迎虎,为其食田豕也。
”夏猎曰苗,那也是为保苗才叫苗的。
船上的锚,音义也从猫从苗,那是它的铁爪扎在河岸上,是泊船的,船就受到保障。
田鼠之害大发作,现代偶或也还出现,这也正好可以用来证明猫字的语源。
④新华社2007年7月20日稿:“湖南大型鼠害,国家紧急调拨一万只猫进驻。
”据估计大约有二十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湖南省22个县市区沿湖防护大堤和近八百万亩稻田。
对此,国家紧急调拨一万只猫进驻。
还说,大约有八百只江苏猫参加,坐空调车运往湖南。
谁知到了21世纪还在组织一场万猫上阵的护苗之战哩。
在这几年前,广东就发生过小规模的猫与鼠之战,当时农民捉来十几只猫就解决了问题。
新华社也发了稿。
护苗也叫苗,因此就叫它猫了。
2013届上海市十二校联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十二校联考语文试卷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6分)悠着点,慢着点-----‚贫富‛与‚欲望‛漫谈莫言①中国古代有个大贤人司马迁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中国的圣人孔夫子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
‛中国的老百姓说:‚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无论是圣人还是百姓,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都对贫困和富贵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②贫困者羡慕并希望得到富贵,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正当的欲望,这一点孔夫子也给予肯定,但孔夫子说:尽管希望富贵是人的正当欲望,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是不应该享受的。
贫困是人人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手段摆脱贫困是不可取的。
时至今日,圣人二千多年前的教导,早已变成了老百姓的常识,但现实生活中,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的人比比皆是,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但没受到惩罚的人比比皆是,虽然痛骂着那些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了的人,但只要自己有了机会也会那样做的人更是比比皆是,这就是所谓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③人类的欲望是填不满的黑洞。
渔夫的老婆起初的欲望只是想要一只新木盆,但得到了新木盆后,她马上就要木房子……她甚至让那条能满足她欲望的金鱼做她的奴仆,这就越过了界限,如同吹肥皂泡,吹得过大,必然爆破。
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规律。
民间流传的许多具有劝诫意义的故事都在提醒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
据说印度人为捕捉猴子,制作一种木笼,笼中放着食物。
猴子伸进手去,抓住食物,手就拿不出来。
要想拿出手来,必须放下食物,但猴子绝对不肯放下食物。
猴子没有‚放下‛的智慧。
人有‚放下..‛的智慧吗?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美女的诱惑,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美女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权力的诱惑,人总是会有一些舍不得放下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弱点,也是人的丰富性所在。
④要控制人类的贪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法律,法律如同笼子,欲望如同猛兽。
2013上海高考试卷语文卷word版附答案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题满分150分。
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①近年来,艺术史研究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艺术品的理解和研究,不能局限于图像、风格等艺术范围之内,还应拓展到作品的物质性特征和存在方式。
如果对中国传统的“卷轴”这一装裱方式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物质性特征常常是文化精神的某种映射。
②把卷轴和西方油画的装饰形式进行比较,两者的不同显而易见。
油画完成后被嵌入硬”,体现出对静态的空间的占有意识。
而中国书质的四边画框,意味着一种强制性的“展开..画所采用的卷轴形制,则自然引出一个“敛合”的结果。
敛合意味着对空间尽可能的放弃,却隐含了时间性的要求。
③卷轴提供的形制,保障了舒卷的权力和自由,而在长幅横式的卷轴作品中,舒卷过程本身就是观看活动的一个介入因素:它拒绝对全幅作即时性的呈现,而对观看范围进行必要的控制,使观看成为一个历时性的过程。
具体而言,这类作品展示时,作品左侧部分随着观看的进行被陆续打开,与此同时,右侧部分则被不断收起,观看者视野所及,就是“舒”和“卷”所呈现的自然范围(约为一个手臂的长度)。
这种观看方式,要求作品在展示过程中体现出“段落感”,以使观看者视野中的图像保持一个相对完整而又不完全重复的空间,这样的段落空间是逐步呈现和不断变换的,因而是由时间统领和支配之下的空间。
这是此类卷轴作品与静态展示的油画作品的重要差别。
⑤敛合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它还可能是对观看者进行挑选的一种方式。
上海市虹口区2013学年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官方版(含答案)
虹口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学科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3.1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满面尘灰烟火色,。
(《卖炭翁》)2.,雪尽马蹄轻。
(《观猎》)3.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4.,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5.登斯楼也,则有,宠辱偕忘……(《岳阳楼记》)6.,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巴山楚水”指的是四川边远地区。
B.标题中“乐天”是指诗人李白。
C.“翻似”的意思是“倒好像”。
D.典故“烂柯人”表示对友人的怀念。
8.你怎样理解广为传颂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2分)答:(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醉翁亭记(节选)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十二校联考语文试卷
2013学年第一学期市十二校联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上填写、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题满分150分。
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7题。
(18分)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致辞卢新宁①你们叫我回家。
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
从一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
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②跟你们一样,我曾在中文系就读,青涩的背影也曾被燕园的,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
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③其实,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④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
《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
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⑤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
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三)
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三)嘉定区参考答案一(16分)1.(2分)当代中国诗人皈依西方诗人,拒绝祖国诗歌传统。
2.(3分)⑴(1分)A ⑵(2分)①从下文看,作者并未探讨当代中国诗人皈依西方诗人的原因,重点是分析祖国诗歌传统的现代价值、普世价值;②该句不是设问也不是反问,而是抒发对“诗国疆土沦丧”的感叹之情。
3.(2分)C4.(3分)第⑥段阐明陶渊明与西方先哲在“人与自然”这一元问题上见解的共同之处(1分);是对前两段所述话题的深入探究,又是下一段提出“应该更钟情于自己民族的自然主义诗人陶渊明”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前提)。
5.(2分)陶渊明所代表的中国诗歌传统(1分)面临无人继承的局面(1分)。
6.(4分)示例:①当代中国诗人对于祖国诗歌传统缺乏深入了解;②经过近百年严厉的自我批评,传统文化资源已几近枯竭;③西方文化强势输入;④传统文化某些负面因素让当代诗人反感。
(开放题,每小点2分,答出3点给满分。
照抄原文酌情扣分)二(22分)7.(2分)运用比喻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记忆深处“声音”渺远、新鲜、难忘等特点。
8.(3分)一步一步勾画出一个冬天傍晚的景象,(1分)为祖母呼唤声的出现铺垫一种寒冷而又黑暗的氛围,(1分)衬托出祖母温情与慈爱。
(1分)9.(3分)两处细节描写的是祖母独特的“呼唤之迹”,最大限度地展示了祖母的深挚爱心,同时又表现了作者对祖母的理解与挚爱。
10.(6分)B F11.(4分)①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收纵自如;②照应标题,具体呈现祖母“呼唤”的内容;③标明文章层次,由回忆转到现实,完成立意升华;④突出文章的中心意象,形象化概括文章的主题。
12.(4分)狼的引入,有阴森的感觉,使本文不同于一般怀念祖母或亲人的文章。
拓宽了文章的意蕴,除表达对祖母的思念之情外,还有对人生艰险的警悸,以及对自我人生态度的言说:高度警惕,绝不回头,勇往直前。
狼的叙写使整篇文章凝重、深邃。
上海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山光悦鸟性,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东边日出西边雨,___。
(《竹枝词》)3 ___,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晨兴理荒秽,___。
(《归园田居》5 ___,亭亭净植…… (《爱莲说》)6.虎见之,___,以为神…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8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钱塘湖春行苏轼白居易水光潋滟晴方好,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__之情。
(2分)8.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 上文节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1 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 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全科试题及解答
。 (《竹枝词》)
3
,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4.晨兴理荒秽,
。 (《归园田居》
5
,亭亭净植…… (《爱莲说》)
6.虎见之,
,以为神… …(《黔之驴》)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 7-8 题(4 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钱塘湖春行
苏轼
白居易
水光潋滟晴方好,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20.下面这段文字能与文中哪一段形成对比论证?请具体阐明理由。(6 分) 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连任两届总统后,民众依然希望他担任第三届总统,但为了推动美国的民主进程,无论 民众再怎么拥戴,大公无私的他还是毅然做出了谁也无法更改的决定:不参加第三届总统竞选。他舍弃权利的举 动是美丽的,他转身离去的背影亦是人间最动人的。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9-11 题(8 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 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 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 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21—16 题(27 分) 和老妈过招
①老妈 89 岁,正在人生的第二个童年时期,又活泼又率真。我正当中年,精力充沛。可是别以为在耄耋老 人的面前你就很强大,和老妈过招,胜算几何呢?
②老妈住在我家朝阳的大南屋,家庭公共电视在她的屋里。晚上老妈总是很早吃饭,很早睡下。老妈说:“丫 头啊,我睡我的,你看你的,我听不见电视的声音,一点儿也不影响我。”为着诚恳的缘故吧,老妈又说:“听 话啊,我的老丫头,你看吧,愿意看到什么时候就看到什么时候。”
上海市宝山区2013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宝山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监测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本试卷共6页。
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题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6分)知识产权的终结①知识产权是为了推动艺术与科学发展(版权、专利等),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商标、商业秘密等),这是官方的说法,也是相关法律设定的初衷。
然而,现实世界中,知识财产主要是“以财产形式使重要的抽象客体为私人所占有”,如是,它就同现代资本主义紧密联系,并证明了随之而来的面对面竞争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正当性。
②可是,知识产权在中国的制度化进程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和被称为外包业务的宏大产业运动。
这些因素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共同开启了一系列有助于知识产权衰落的深刻社会变化。
③用商业研究者的话说,互联网和外包都属于某种“破坏性创新”的范式突破。
一般而言,破坏性创新在起步阶段很简单,因为它们只是想通过为那些几乎别无选择的人(即当前的非消费者)提供简装产品或服务来占有市场——即便以旧的标准衡量,它们可能也相当原始粗糙。
但是,当主流消费者流向这些新产品或服务时,他们因如此简单易得、优质低价的解决方案而兴奋。
于是可以预见,破坏性创新会逐年改进,最终改造整个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不断的破坏浪潮将逐渐重塑市场。
④如今轮到知识产权产业了。
它们无法逃脱破坏性创新,而且在当前的数字时代尤其脆弱。
这是因为,知识财产若真是一种法定的无形财产形式、一种以注册或是国家强制力为法律拟制的垄断,它就存活于复制和模仿手段受到严格限制且成本高昂的社会当中;否则,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竞争中,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就只能是免费的,是被随意假冒。
上海市十三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2013年高三13校第一次调研考语文试卷 2013.12 考生注意: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答题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 ①南朝梁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专门谈了风骨的问题。
他说做文章要“风清骨峻,篇体光华”。
就是说,文章要像人一样,有清新的风貌、峻拔的骨骼,看起来精神奕奕。
这是一种对文章的美的理想,并且这种美的理想又是从人格的美的理想中来的。
所以,钱钟书在《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里认为,中国传统以来的文评就是把文章通盘的人化、生命化。
可见,中国人对美的认识往往和真、善联系在一起。
②风骨的说法,探本溯源,大抵是从人物品藻里来的。
关于人物品藻,中国从来便是有的。
□□□□□□ ③不过魏晋时候的人物品藻和从前又有不同。
按照现代汤用彤的说法,“汉代相人以筋骨,魏晋识鉴在神明”。
就是说,汉代议论人物偏于实在,往往把外在的形容和人的身份地位联系起来,好像有功利性的意味。
而魏晋时候,尤其是晋代,议论人物偏于玄虚,往往从审美的一面欣赏人的精神气象。
譬如南朝宋的刘义庆写《世说新语》,记述汉代到东晋的轶事琐语,有许多谈论人物风度的内容。
他大概是受了前一代的影响,所以尤重人物的气宇和风韵。
至于差别的原因,也许在于汉代是儒教统治,思想上有最高权威作为标准的时代;而魏晋则是政治混乱苦难、精神却自由解放的时代。
魏晋人在政治的失落里,产生了自我意识的觉醒,进而有了对个体的美的欣赏。
④可见,人物品藻在实用、功利的层面以外,又发展出审美、赏鉴的一面,所以一些用来品评人物的词语便自然而然地用于艺术,以至于元人杨维桢《赵氏诗录序》里认为,“评诗之品无异于人品也,人有面目骨体,有情性神气,诗之丑好高下亦然”,也就是人化的艺术。
上海市虹口区2013学年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官方版(含答案)
虹口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学科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3.1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满面尘灰烟火色,。
(《卖炭翁》)2.,雪尽马蹄轻。
(《观猎》)3.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4.,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5.登斯楼也,则有,宠辱偕忘……(《岳阳楼记》)6.,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巴山楚水”指的是四川边远地区。
B.标题中“乐天”是指诗人李白。
C.“翻似”的意思是“倒好像”。
D.典故“烂柯人”表示对友人的怀念。
8.你怎样理解广为传颂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2分)答:(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醉翁亭记(节选)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上海十二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3学年第二学期上海市十二校联考语文试卷命题:莘庄中学语文组(答题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爱因斯坦的悼词朱也旷①对于现代物理学,1905年是个有点特殊的年份。
在这年9月的德国《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由一位默默无闻的专利审查员爱因斯坦所写的三篇论文。
三篇论文中的任何一篇,都足以使作者享有大物理学家的盛名。
而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此文宣告了相对论的诞生。
②在科学论文的最后,通常会有一大堆的引文索引,但这篇论文的结尾却是光秃秃的。
爱因斯坦没有提及任何同行的工作,只感谢同样默默无闻的专利审查员贝索的“热忱帮助”。
③对于爱因斯坦,贝索是个有点特殊的人物。
尽管终其一生,贝索也许连半个物理学家都算不上,但在当时他却是最理解爱因斯坦的人。
全欧洲都找不到比贝索更好的“思想共振器”,爱因斯坦后来曾这么评价。
④1955年3月15日,贝索在日内瓦病逝。
3月21日,爱因斯坦在给贝索亲属的吊唁信中,写下了如下一段话:“现在,他又比我先行一步,离开了这个奇怪的世界。
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
对于我们笃信物理学的人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尽管这种幻觉有时还很顽固。
”⑤这是我所见到的最难以忘怀的悼词之一,它是由两种特殊的金属熔合成的合金,一种是高贵的情感,另一种是幽邃的智力。
它既包含着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也包含着深刻的物理学思想。
此前一年,爱因斯坦曾与贝索在信中讨论过“时间箭头”的问题。
爱因斯坦指出,在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中,均不存在所谓的时间箭头(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中当然也不存在),亦即基本的物理方程式均不提供过去和未来的区别。
这段悼词应该是源于这次讨论。
⑥但这也是一位聆听着死神脚步声的老人为自己撰写的悼词:他的妻子和妹妹已经走了,他的终生挚友贝索也走了,现在该他了,既然过去和未来并无区别,生与死又何足道哉! 不到一个月,爱因斯坦的病情就恶化了。
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虹口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监测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校名、班级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青苹果和熟苹果(有改动)盛洪⑴亚当·斯密认为,人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有交换倾向。
他在《国富论》中说:“我们从未见过甲乙两犬公平审慎地交换骨头。
也从未见过一种动物,以姿势或自然呼声,向其它动物示意说:这为我有,那为你有,我愿意以此易彼。
”显然,交换的前提是占有。
我用此物向你交换彼物,就意味着,我承认,在交换之前,彼物是你的,而此物是我的。
⑵分清彼此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一个三四岁的儿童也知道哪些玩具是他的,哪些不是。
父母购买和亲友赠送都是自己对玩具的所有权的合法来源。
人类很早就通行劳动原则和占先原则。
前者比如谁打的野兽归谁,后者比如先迁移到某地的部落拥有对该地的所有权。
但人类并不总是能很好地解决产权归属问题的。
比如,若干个人如何分配他们共同捕获的野兽,相邻的部落如何划分它们之间的“领土”。
如果不能分清彼此,后果是什么呢?⑶在一个假设的情境中,有一棵无主的苹果树,在这棵树旁住有两个人。
问题是,如果这两个人都想从这棵苹果树上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结果将会怎样。
答案是,他们俩谁也吃不到熟苹果了。
因为这棵树没有产权归属,所以谁要想获得更多的利益,谁就要尽可能地摘更多的苹果;但对方也是一个“经济人”,他也会这样做。
若要在摘苹果的竞赛中超过对方,就要更早地去摘苹果,但对方也会这样做。
结果,摘苹果的时间会越来越早,以致苹果还未成熟就被摘掉了。
谁要想等到苹果熟了再摘,就会一无所得。
这样,在产权没有划分清楚的情况下,这两个人只能吃到青苹果。
上海市十二校2013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十二校2013届高三第二学期联考语文试题(答题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6分)堂堂书阵百重关王充闾①现代文学观念认为,文学的生命力在于能够使读者拉开心理距离,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契合其文化心态的情境或者思想。
假如有一天,你拿起先前酷爱的一部作品重读,却发现它已经了无新意,也就是再也拉不开那段心理距离,这说明在你的心目中它的生命力已经开始枯萎,它已不能给出新的审美期待。
②其实,读书本身也是一种自我发现,是在唤醒自己本已存在但还处于沉睡状态的思想意识。
一切能够使心灵发生震撼的、产生重大影响的,都应是一种心理的共鸣和内在的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善于思索都是至关重要的。
鲁迅说过,没有悲哀和思索的地方,就没有文学。
有人提倡作家学者化,实际上,更应倡导作家成为思想者,因为学者未必就是思想者。
思想的自觉,是学者最高的自觉。
有些书的作者很聪明,有才气,文章也流光溢彩,可就是思想含量不足,精神内涵空虚,读过之后获益无多。
同样,作为读者也应该善于思索。
读书应该善于提问题,找话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处于一种鲜明的研究状态。
我曾写过一首七绝,描绘读书犯险历难的情态:“缒幽探险苦般般,夜半劳思入睡艰。
设问存疑挥战帜,堂堂书阵百重关。
”③长时期以来,人们将读书、学习的基点定在掌握知识上,“知识就是力量”成为公认的真理。
知识当然重要,但更值得珍视的,是人生智慧、哲学感悟。
信息、知识与智慧,三者处于不同的层次。
信息好比是矿砂,是所有容易获得或不易获得的事物、事实、认识的总和,可供人们据以分析与参考;知识是人们把大量的事实与认识的矿粉投入熔炉之后,提炼与组合而成的可供使用的材料。
大部分知识都是专门知识,是关于某一领域、某一科目、某一程序、某种思想方法、价值准则等方面的认识;而智慧则是在生命体验、哲学感悟的基础上,经过升华了的知识,它是知识的灵魂,是统率知识的。
2013年上海卷语文高考试卷(原卷 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本试卷共7题,共150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阅读80分1.(17分)阅读下文,完成(1)﹣(6)题。
①近年来,艺术史研究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艺术品的理解和研究,不能局限于图象、风格等艺术范围之内,还应拓展到作品的物质性特征和存在方式。
如果对中国传统的“卷轴”这一装裱方式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物质性特征常常是文化精神的某种映射。
②把卷轴和西方油画的装饰形式进行比较,两者的不同显而易见。
油画完成后被嵌入硬质的四边画框,意味着一种强制性的“展开”,体现出对静态的空间的占有意识。
而中国书画所采用的卷轴形制,则自然引出一个“敛合”的结果。
敛合意味着对空间尽可能的放弃,却隐含了时间性的要求。
③卷轴提供的形制,保障了舒卷的权力和自由,而在长幅横式的卷轴作品中,舒卷过程本身就是观看活动的一个介入因素:它拒绝对全幅作即时性的呈现,而对观看范围进行必要的控制,使观看成为一个历时性的过程。
具体而言,这类作品展示时,作品左侧部分随着观看的进行被陆续打开,与此同时,右侧部分则被不断收起,观看者视野所及,就是“舒”和“卷”所呈现的自然范围(约为一个手臂的长度).这种观看方式,要求作品在展示过程中体现出“段落感”,以使观看者视野中的图象保持一个相对完整而又不完全重复的空间,这样的段落空间是逐步呈现和不断变换的,因而是由时间统领和支配之下的空间。
这是此类卷轴作品与静态展示的油画作品的重要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十二校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7题。
(18分)1.(2分)年轻学生们的前途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
(出自《尚书·大禹谟》,全句“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意思对即可,“届”为“到达”之意1分,双重否定1分)2.(2分)A3.(3分)(1)现实生活会消磨人的激情与浪漫,使人怀疑一切;(2)面对凸显的社会问题,年轻一代能否接受前辈未曾经历的挑战;(3)在利益成为唯一价值追求时,致使人们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随波逐流,成为“精致利己主义”。
(每点各1分)4.(2分)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怀疑”或“质疑”等1分。
“信仰”1分)5.(3分)文化修养(或文化知识)(1分)无法抗拒阻止(1分)因追逐利益而导致的道德、信仰的缺失(1分)。
6.(2分)B7.(4分)举例(幸免于时代车轮下的人)(1分),具体分析坚强的表现、追求的信仰(2分),语言(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
(20分)8.(3分)谢晋如阿三在关闭的大门上找到一个孔看着光亮等待亲情一样(1分),在封闭的年代找到了电影这个途径,探寻人性之美(1分),坚持不懈(1分)。
9.(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谢晋关心阿四的神情比喻为能够融化冰雪的温暖的阳光(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一个父亲对智障儿子的深切关怀,至情感人(1分),表现作者对一个慈父充满了敬意(1分)。
10.(6分)答案:A C(A项主要表明的是他已经步入年迈之时;C项谢晋向人们证明他身体硬朗健康主要是端杯稳、双眉平、下口深,而非酒量大。
每项3分。
)11.(4分)(1)深情爱子的慈父;(2)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坦荡的胸襟;(3)对电影事业的挚爱与执着坚持;(4)谦逊内敛的品格。
(能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谢晋形象一点的给2分,分析2点的给满分。
)12.(4分)(1)表明阿三等待盼望父亲归来的所在,体现父亲在阿三心目中的地位,这“门孔”是亲情的载体。
(2)赋予“门孔”以比喻意义,是谢晋导演由电影而表现人性美的途径,由此引导广大观众通过电影看到更多风景,更多的人性美,这“门孔”是责任的体现。
(3)《门孔》这篇文章,成为我们了解谢晋伟大人格及精神的渠道,这“门孔”承载的是更多敬意。
(评分标准:一点2分,两点4分)(三)默写。
(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悠然见南山(2)千营共一呼(3)半壁见海日(4)铁马秋风大散关(5)暮霭沉沉楚天阔(6)巴山夜雨涨秋池(7)落花水香茅舍晚(8)景行行止(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6题。
(8分)14.(3分)A(诗歌结尾两句不是写景,而是诗人的心理感受)15.(2分)笛声表现了吹笛人羁旅行役之苦( 或吹笛人作客他乡之久、飘泊别家之远、形色憔悴之状);表现了吹笛人的思乡之情。
(意思对即可,答对1点1分,2点满分。
)16.(3分)“江空月寒露华白”,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寒露满地的凄清图景,渲染了凄凉的氛围(1分),为闻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感情基调(1分),更有利于表现吹笛人的羁旅之苦以及思乡之情(1分)。
(附:“陇头花”即“陇头梅”。
陇头梅:大庾岭地处亚热带,十月即见梅花。
旧时岭上多梅,故又称“梅岭”。
觉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陇头疑是岭头。
”据《荆州记》,陆凯一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范,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7分)17.(4分)①定罪,判罪,由…而获罪,②刚、刚刚、正好;③张开、举起;④数落、责备。
18.(2分)A19.(2分)C20.(3分)①(杨政)敢作敢为爱夸耀自己,但他为人忠实(忠诚)于义气(或情谊)。
(采分点:省略句,矜,笃)②(3分)(他们)认为是被(盗匪)劫持了,拿着兵器站满两旁,杨政神态像平时那样。
(采分点:省略句或被动句,兵,颜色)21.(3分)(1)杨政冒险为老师向皇帝乞求宽罪;(2)杨政平等与皇亲国戚交谈,不屈从权贵;(3)杨政敢于指责权贵傲视英才,即使面对兵器也坦然自若。
【参考译文】杨政字子行,京兆人。
杨政年轻时爱好学习,跟随代郡(地名)的范升学习《梁丘易》。
他擅长讲说经书。
京师因此流传这样一句话:“说经铿铿杨子行。
”他教授的学生有几百人。
(杨政的老师)范升曾被已休的妻子告发,判罪囚禁在大牢里。
杨政就赤裸着上身,用箭穿透自己的耳朵,然后抱着范升的儿子躲在皇帝经常走的御道旁边,等候着皇帝的车驾。
(皇帝经过时)杨政拿着状子,一边叩头一边大声高喊:“范升一辈子娶了三次妻,只有这一个儿子,他刚三岁,(如果杀了范升)一个孤儿不是很可怜吗!”把侍车驾的武士骑兵们担心(杨政)惊吓了(皇帝)的车马,张开弓箭射击杨政,(杨政)仍不肯离开;武士们用戟叉住他,划伤了(杨政的)胸部,(杨政)仍然不肯后退。
(还)坐在地上哭着为(范升)请求脱罪,打动了皇帝,口下旨意“乞谅杨政的老师。
”皇帝立即颁布诏书放了范升,杨政也因此事而扬名。
杨政好酒,不拘小节,敢作敢为,爱夸耀自己,但他为人忠实(忠诚)于义气。
当时,皇帝的女婿梁松、皇后的弟弟阴就都仰慕杨政的名声,来拜见(杨)与他结交。
杨政每每与(他们)在一起恳切地讨论问题,从不屈从(他们的观点)。
(杨政)曾经到杨虚侯马武那去(拜见)他,马武不高兴见杨政,称病不起床。
杨政走进(马武)房间,径直登上(马武的)床推着马武,抓住他的臂膀斥责道:“你深受国恩,位居藩辅,不想着寻求贤能来回报(皇帝)对你的恩宠,却小看天下英才,这不该是你的养身之道。
今天敢动一下,我捅了你!”马武的几个儿子以及侍从大惊失色,认为是被盗匪劫持,拿着兵器站满两边,杨政神态自若(跟平常一样)。
恰逢阴就赶到,训斥马武,命令他与杨政结为朋友。
杨政刚直不阿,(为人处事)任意性情大都像这样。
到建初年间,做了中郎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1分)22.(3分)达官贵人名妓闲僧文人雅士23.(1分)好名24.(2分)这句话多用整句,从不同角度突出二鼓以前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情状,句式整齐,富有节奏美。
25.(2分)写文人雅士在众人散尽后享受西湖月夜的清雅情趣。
26.(3分)(1)七月半,本为看月之时,作者却看人,作者对附庸风雅之人不著一字评价,在幽默风趣的语言中褒贬之意自然流露。
(2)“吾辈”之文雅之士观月不哗众取宠,不做附庸风雅之态,在众人散尽时,于月光之下饮酒赋诗,浅唱高歌,月自在心中,尽享清雅情趣,这是真性情的流露。
(3)在庸俗和高雅,喧哗与清寂的对比中自然表现了作者的清高之姿,也寄予了他的家国之痛。
(张岱选择在人尽散去的二鼓以后,表现他不入世俗,对熙熙攘攘的社会和变化无常的士人的冷淡甚至厌恶,他追求的是一种冷寂的孤高。
)(答对一项2分,二项3分)【参考译文】西湖的七月半,没有什么可看的,只可以看看七月半的人。
看七月半的人,可以分五类来看。
其中一类,坐在有楼饰的游船上,吹箫击鼓,戴着高冠,穿着漂亮整齐的衣服,灯火明亮,优伶、仆从相随,乐声与灯光相错杂,名为看月而事实上并未看见月亮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
一类,也坐在游船上,船上也有楼饰,带着有名的美人和贤淑有才的女子,还带着美童,嘻笑中夹着打趣的叫喊声,环坐在大船前的露台上,左盼右顾,置身月下但其实并没有看月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
一类,也坐着船,也有音乐和歌声,跟著名歌妓、清闲僧人一起,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箫笛、琴瑟之乐轻柔细缓,萧管伴和着歌声齐发,也置身月下,也看月,而又希望别人看他们看月,这样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
又一类,不坐船不乘车,不穿长衫也不带头巾,喝足了酒吃饱了饭,叫上三五个人,成群结队地挤入人丛,在昭庆寺、断桥一带高声乱嚷喧闹,假装发酒疯,唱不成腔调的歌曲,月也看,看月的人也看,不看月的人也看,而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看见的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
还有一类,乘着小船,船上挂着细而薄的帏幔,茶几洁净,茶炉温热,茶铛很快地把水烧开,白色瓷碗轻轻地传递,约了好友美女,请月亮和他们同坐,有的隐藏在树荫之下,有的去里湖逃避喧闹,尽管在看月,而人们看不到他们看月的样子,他们自己也不刻意看月,这样的人,可以看看。
杭州人游西湖,上午十点左右出门,下午六点左右回来,如怨仇似地躲避月亮。
这天晚上爱虚名,一群群人争相出城,多赏把守城门的士卒一些小费,轿夫高举火把,在岸上列队等候。
一上船,就催促船家迅速把船划到断桥,赶去参加盛会。
因此二鼓以前人声和鼓乐声恰似水波涌腾、大地震荡,又犹如梦魇和呓语,周围的人们既听不到别人的说话声,又无法让别人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大船小舟一起靠岸,什么也看不见,只看到船篙与船篙相撞,船与船相碰,肩膀与肩膀相摩擦,脸和脸相对而已。
一会儿兴致尽了,官府宴席已散,由衙役吆喝开道而去。
轿夫招呼船上的人,以关城门来恐吓游人,使他们早归,灯笼和火把像一行行星星,一一簇拥着回去。
岸上的人也一批批急赴城门,人群慢慢稀少,不久就全部散去了。
这时,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
断桥边的石磴也才凉下来,大家坐在上面,招呼客人开怀畅饮。
此时月亮像刚刚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山峦重新整理了容妆,湖水重新整洗面目。
原来慢慢喝酒、曼声歌唱的人出来了,隐藏树荫下的人也出来了,我们这批人去和他们打招呼,拉来同席而坐。
风雅的朋友来了,出名的歌妓也来了,杯筷安置,歌乐齐发。
直到月色灰白清凉,东方即将破晓,客人刚刚散去。
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
二作文(70分)27。
作文分析:(1)审清题目中的几个关键词:“更快”“更远”,以及“独行”“结伴而行”。
“更快”强调速度,“更远”强调距离;“独行”突出自己一个人的行走,心无旁骛,“结伴而行”突出与他人的相互协助。
(2)理解两个并列分句间的关系,两者不是选择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因此,立意时侧重写“独行”或“结伴而行”属于切题,但最好的是关涉“独行”,也突出“结伴而行”,因为人生旅途中有时需要独行,有时需要“结伴而行”,若能加入对“独行”或“结伴而行”的辩证思考,可以酌情提高分数。
(评分标准同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