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08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1. 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工艺的学科,它主要关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原料、设备、工艺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件旨在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机械制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2. 基本概念2.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指对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进行研究和改进的学科,它包括工艺规划、工艺设计、工艺试验和工艺改进等内容。
2.2 机械制造工艺的分类机械制造工艺可以分为加工工艺和非加工工艺两大类。
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切削加工、焊接、铸造、锻造等,而非加工工艺主要包括表面处理、装配和测试等。
3. 切削加工工艺3.1 铣削铣削是一种利用旋转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的加工方法,常用于零件的平面加工、凸轮加工、螺纹加工等。
3.2 车削车削是一种利用旋转工件和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切削的加工方法,常用于零件的外圆加工、内孔加工和曲面加工等。
3.3 长度切削长度切削是一种利用刀具在工件上进行直线切削的加工方法,常用于零件的外形加工和孔类加工等。
4. 焊接工艺4.1 电弧焊电弧焊是一种利用电弧烧熔金属并使其与母材相融合的方法,常用于焊接金属结构件、焊接管道和焊接船舶等。
4.2 氩弧焊氩弧焊是一种利用惰性气体保护焊缝的方法,常用于焊接不锈钢、铝合金和钛合金等。
4.3 焊接缺陷与控制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包括焊接裂纹、气孔、夹渣和未焊透等,对于控制焊接缺陷需要合理选择焊接工艺参数和掌握焊接工艺规程。
5.1 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是一种常用的铸造方法,通过将铸型填充砂料并使其硬化后,再对铸型进行破碎、型腔处理、浇注等步骤制造零件。
5.2 铸件缺陷与控制铸造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包括气孔、夹渣、砂洞和缩孔等,对于控制铸件缺陷需要合理设计铸型和选择合适的浇注工艺。
5.3 铸造设备与工艺改进铸造设备包括砂型制备设备、铸型清理设备和浇注设备等,对于改进铸造工艺可以采用自动化设备、提高砂型质量和优化浇注系统。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章节名称:绪论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内容及其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3.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内涵。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内容及其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4. 总结:总结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其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
2. 课件: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趋势、研究方法等。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研究方法的掌握。
章节名称:机械制造过程及其分类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及其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
2. 机械制造过程的分类: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3. 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和组成。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及其分类。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4. 总结:总结各种机械制造过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
2. 课件: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分类及其特点等。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和组成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的掌握。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三)章节名称: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规划与管理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规划与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参考答案常同立、杨家武、佟志忠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预备1-1参考答案要点:现代机械产品的开发与改进是极其复杂的持续的动态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1描述。
机械产品开发与改进系统可以描述为一个负反馈系统,它描述了机械产品依据用户需求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和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机械产品开发与改进系统中包含产品决策、产品设计、工艺编制、产品制造、市场检验等环节。
上述环节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导致系统的崩溃。
因此上述环节都具有与系统同等的重要性,每个组成环节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学很重要,很有意义。
图1.1 机械产品开发与改进系统1-2参考答案要点:按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大纲,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即机械加工工艺学和机器装配工艺学。
它们分别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为研究对象。
其中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指冷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的工艺过程特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
此外,机械制造工艺学还包括非常规加工方法概述,随着技术发展进步,非常规制造方法越来越多在工程实际中获得应有,并取得效果。
1-3参考答案要点:生产过程是指机械产品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之间各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工艺规程参看第二章机械制造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在生产中的作用参看第二章机械制造工艺规程作用。
1-4参考答案要点:人们按照产品的生产纲领、投入生产的批量,可将生产分为:单件生产、批量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类型。
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如下表:工艺特点单件或小批量生产中批量生产大批或大量生产毛坯的制造方法铸件用木模手工造型;锻件用自由锻部分铸件用金属模造型;部分锻件用模锻铸件广泛用金属模机器造型,锻件广泛用模锻《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参考答案常同立、杨家武、佟志忠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2-1参考答案要点:机械工艺规程在指导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2)工艺规程是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3)工艺规程是新、扩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资料。
机械制造工艺学
图4-9a用镗模加工孔系 典型零件加工:箱体加工
机械制造工艺学
图4-9b在组合机床上用镗模加工孔系 典型零件加工:箱体加工
机械制造工艺学
(二)
找正法是在通用机床(镗床、铣床)上利 用辅助工具来找正所要加工孔的正确位置 的加工方法。 (1)划线找正法
找正时根据划线用试镗的方法进行加工, 操作难度大,加工效率低,孔距的精度也 较低(±0.3mm),一般只适于单件小批生 产。
分周铣、端铣、周铣和端铣同时进行。 周铣常用的是圆柱铣刀, 端铣常用的是端铣刀, 周铣和端铣同时进行常用立铣刀和三面刃铣刀等。
典型零件加工:箱体加工
图4-6 平面铣削方式
机械制造工艺学
• 端铣— 参加切削的刀齿数较多,精度高, 粗糙度值小;刚性好,生产率高,生产中 应用较多。
• 周铣—通用性好,适用广,单件小批生产 应用较多。
典型零件加工:箱体加工
机械制造工艺学
• 刮研的特点:
• 用于未淬火工件,加工精度可达IT5以上,表面 粗糙度达Ra1.6~0.1µm,刮后形成油膜滑动面, 可存储润滑油。
• 粗刮为1~2点/cm2,半精刮为2~3点/ cm2,精 刮可达3~4点/ cm2 。
• 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刮研力小,变形小, 发热小,精度和表面质量高,用于单件、小批 量生产。
典型零件加工:箱体加工
机械制造工艺学
2. 铣削方式的合理选用
粗加工或加工有硬皮的毛坯时,多采用逆铣。 精加工时,加工余 量小,铣削力小, 不易引起工作台窜 动,可采用顺铣。
典型零件加工:箱体加工
逆铣与顺铣
机械制造工艺学
铣削方式
典型零件加工:箱体加工
机械制造工艺学
3、铣刀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和探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工艺方法和技术。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提高机械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内容机械制造工艺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材料与工艺:机械制造中所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如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而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也不尽相同。
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材料与工艺之间的关系,探究不同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规律。
2.加工工艺: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不同零件加工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例如,钻孔、铣削、车削、磨削等传统加工工艺,以及激光切割、电火花加工等新兴加工工艺。
这些工艺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准确性、表面光洁度和加工效率。
3.工装夹具: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工装夹具的设计和制造。
工装夹具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它们能够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机械制造工艺学通过研究工装夹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机械制造过程提供支持和保障。
4.设备和工艺参数: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机械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设备和工艺参数。
例如,加工中所使用的机床、刀具、冷却液等设备,以及加工速度、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
这些设备和参数的选择和配置,对于机械制造过程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二、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轿车制造:轿车制造是机械制造工艺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轿车的制造涉及到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和装配工艺,要求零件精度高、质量可靠。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轿车制造过程中的工艺选择和优化提供指导。
2.航空航天:航空航天领域对于零件的精度、强度和重量都有极高要求,同时也对工艺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有较高需求。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制造过程提供技术支持。
3.机械设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涉及到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的加工和制造,这些设备的工艺要求和性能指标均不相同。
机械制造工艺学(川农)
制造工艺第一章、绪论(一)生产过程1、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到成品出厂的全部过程,包含毛坯制造、零件加工、机器装配检验等,以及专用夹具制造、机器包装、动力供应等辅助劳动全过程。
2、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直接生产的过程,即采用金属加工零件,使之达到要求尺寸、形状、粗糙度等,成为合格零件的生产过程。
3、工艺过程组成: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1)工序:同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个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2)安装:每次装夹都是一次安装。
(3)工位:在工件一次安装中,通多分度装置,使工件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则每一次加工位置上安装内容为工位。
(例,一个圆台上钻多个孔,刀具不动,转动工件,则每个孔加工即为一个工位)。
(4)工步:加工表面、刀具、速度、进给量都不变的工位内容。
(5)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容。
4、批量生产:大型产品小批量,中小型产品大批量5、生产分类:单件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大量生产(专用夹具)6、工件装夹:夹具中装夹、直接找正装夹、划线找正装夹(二)六点定位1、六个运动:沿x、y、z三个方向的移动与转动2、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与其大小、长度、数量、组合形式有关3、典型定位元件定位分析:P16-表1-74、定位类型(1)完全定位:限制6个自由度(2)不完全定位:限制1-5个自由度(3)欠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4)过定位(重复定位):一个自由度同时被2个及以上限制(三)基准1、分类: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定位、测量、装配基准)2、工序基准:工序图上用以确定本工序加工面加工后的形位、尺寸3、定位基准:加工中用于工件定位的基准第二章、加工工艺规程(一)概述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进行生产准备、生产计划等指导文件)2、设计原则:可靠地保证零件图上技术要求实现;满足生产纲领要求;成本最低;减轻劳动强度,确保安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1. 简介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的重要学科之一,是研究机械零件的制造过程及相关技术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加工工艺、装配工艺和检测工艺等。
2. 加工工艺2.1 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指通过机械力及切削工具对原料进行形状改变和表面加工的方法。
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工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因素。
2.2 制造工艺制造工艺是指将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步骤转化为成品的过程。
制造工艺包括材料的切削、变形和连接等过程。
常见的制造工艺包括锻造、铸造、焊接、冲压等。
2.3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为了改善工件的表面性能,提高耐腐蚀性、耐磨损性、装饰性等。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层、喷涂和热处理等。
3. 装配工艺装配工艺是将制造好的零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组装,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
装配工艺中需要考虑零件的配合、装配顺序、装配工具等因素。
常见的装配工艺有手工装配、自动装配和半自动装配等。
4. 检测工艺检测工艺是对制造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检测和评估,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检测工艺通常包括外观检测、尺寸检测、材料分析等。
常见的检测工艺有可视检测、影像检测、超声波检测等。
5.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控制,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6.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制造工艺学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随着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机械制造工艺学将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7. 结论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研究机械零件的制造过程及相关技术。
它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制造工艺学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各个领域的工业制造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兴趣,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内容: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工艺方法等。
3. 机械制造工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相关工程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内容等。
3. 分析实际案例: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应用价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工艺方法等。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制定与优化:工艺规程、工艺卡片、工艺数据库等。
3. 机械制造工艺的实施与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效率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2. 利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利用仿真软件,演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实施与控制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相关仿真软件。
4. 实际生产案例资料。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1. 简介机械制造工艺学是研究机械制造过程和工艺的一门学科,主要涉及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方法,以及制造过程中的设备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机械制造工艺学在现代工程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设计和制造出高质量的机械产品。
2. 材料选择材料选择是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重要一环。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来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
常见的机械制造材料包括金属、塑料和复合材料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加工性能和成本等因素。
3. 加工方法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加工方法是指将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锻造、机械加工、焊接、注塑等。
不同的材料和产品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
例如,对于金属材料,常使用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和磨削等;对于塑料材料,常使用的加工方法包括注塑、挤出和吹塑等。
4. 设备和工具选择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具来进行加工。
设备和工具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常见的机械制造设备包括车床、铣床、钻床、磨床等;常见的工具包括刀具、夹具、测量工具等。
在选择设备和工具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加工要求、设备和工具的性能和成本等因素。
5. 制造过程控制制造过程控制是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制造过程进行控制,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常用的制造过程控制方法包括质量控制、工艺参数控制和设备状态监测等。
质量控制是通过检测和检验产品的特性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工艺参数控制是通过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参数来确保产品的尺寸和形状精度;设备状态监测是通过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6. 制造工艺改进制造工艺改进是机械制造工艺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改进制造工艺,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常用的制造工艺改进方法包括工序优化、工艺参数优化和设备改进等。
工序优化是通过重新设计工艺流程来提高生产效率;工艺参数优化是通过调整加工过程中的参数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尺寸精度;设备改进是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和性能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过程。
3.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原理。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工艺过程。
4.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和目的。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4. 总结:总结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概念和目的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
2.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过程控制和生产效率提高。
3.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过程控制和生产效率提高。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
教学步骤:1. 复习: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以及工艺过程控制和生产效率提高的方法。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的理解和经验。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互动讨论中的表达和协作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三)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改进。
机械制造工艺学
[1-1]基本概念: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工序工步走刀工位生产纲领经济加工精度结构工艺性时间定额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等)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工步: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同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走刀: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部分。
工位:工件在机床上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量,某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年产量。
经济加工精度:是指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包括完好的机床设备、必要的工艺装备、标准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耗用时间和生产费用)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零件结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时间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消耗的时间。
[1-2]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自动控制法(自动测量和数字控制)[1-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步骤?1.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2.确定毛坯3.拟订工艺路线,包括: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划分工序、确定工序顺序等。
4.确定各工序所用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6.确定各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8.编制工艺文件。
[1-4]精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精基准重点考虑如何减少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应尽可能选择所加工表面的工序基准为精基准,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
(2)统一基准原则应尽可能选择用同一组精基准加工工件上尽可能多的表面,以保证所加工的各个表面之间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关系。
机械制造工艺学
七、工艺规程制订的主要依据
n 1、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 n 2、产品的验收的质量标准。 n 3、产品的生产纲领(年产量)。 n 4、毛坯资料。 n 5、现场的生产条件。 n 6、国内外的工艺技术发展的情况。 n 7、有关的工艺手册及图册。
机械制造工艺学
八、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
n 1、计算年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n 2、分析零件图及产品装配图,对零件进行工 艺分析。
n 3、选择毛坯。
n 4、拟订工艺路线。
n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 公差。
n 6、确定设备、刀、夹、量具和辅助工具。
n 7、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n 8、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
五、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n 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n 是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
据。 n 是新建和扩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
资料。
机械制造工艺学
六、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n 在优质、高产、低成本,即在 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 好的经济效益。注意技术上的先 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有良好 的劳动条件。
机械制造工艺学
结构工艺性的分析
n 按照加工顺序标注尺寸,避免多尺寸同 时保证。
n 零件要素的工艺性 n 零件整体结构的工艺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n 1、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 2、主要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 3、主要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4、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以及表面质量方面的 要求。 5、热处理及其它要求。 其中1、2、4决定了加工方法、加工方案,3决 定了加工顺序,5对工艺有较大影响,所以分 析了零件的技术要求后,对制订零件加工工艺 规程便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机械制造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1.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1.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分类1.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作用2.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2.1 工艺过程的定义与分类2.2 工艺过程的设计与优化2.3 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3. 机械制造工艺方法3.1 铸造工艺3.2 焊接工艺3.3 切削工艺3.4 塑性成形工艺3.5 表面处理工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工艺学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工艺过程中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手段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2. 视频:播放相关工艺过程的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实例图片:展示实际工艺过程中的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章节4. 机械制造工艺参数4.1 尺寸精度4.2 形状精度4.3 表面质量4.4 机械性能5.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5.1 概述5.2 铸造设备5.3 焊接设备5.4 切削设备5.5 表面处理设备六、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掌握工艺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调整技巧。
3. 让学生熟悉各种工艺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为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七、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参数7.1 尺寸精度的定义与分类7.2 形状精度的定义与分类7.3 表面质量的定义与分类7.4 机械性能的影响因素及调整方法2.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8.1 工艺设备的分类与选型8.2 铸造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3 焊接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4 切削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5 表面处理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工艺参数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1章
第四节 定位和基准
一、工件的装夹方法 工件在加工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先
占据一正确位置(定位),然 后再予以夹紧的过程称装夹。
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装夹有三种 主要的方法
直接找正法 划线找正法 采用专用夹具安装
直接找正法
定位是由工人用千分表、划针等工 具,找正某些表面,以保 证 被加工
表面相对刀具的正确位置 。
机械加工和热处理
程
装配过程
生产服务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实例1]阶梯轴零件的加工
阶梯轴单件加工工艺过程
阶梯轴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05 落料(锯床) 10 打顶针孔(车床)
装夹在车床上平一端面,钻中心孔;掉头,平另一端 面,钻另一中心孔。
15 车外园(车床)
用鸡心夹头夹一端,用顶针支承,车大外园,车小外 园,并保证两端长度;掉头,用鸡心夹头夹已车好的小 外园车另一外园,并保持中间部分长度。
定 位 元 件 V 型 块 约 束 自 由 度 演 示
节返回
完全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六个不定度 均被限制,称为完全定位。
不完全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六个不定 度没有被全部限制,称为不完全定位。
影响加工要求的自由度,必须限制;不影响加工要求
的自由度可限制,可不限制。
欠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定位支承 点数目少于工序加工所要求的数目,工件定 位不足,称为欠定位。欠定位,工件在夹具 中不能正确定位,不能满足加工要求。因此, 是绝对不允许的。
多工位加工动画演示
4、工步:是指在加工表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变,加工工具不变和
切削用量(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 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理解。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实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讲解: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知识。
3. 示范:通过示例或动画,展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互动:进行课堂提问或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5. 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
2.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
二、教学重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的理解。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讲解:讲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
3. 示范:通过示例或动画,展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互动:进行课堂提问或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00;(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2)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或装配单元)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
(3)工步: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续表面)和加工(或装配)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工序,称为工步。
(4)生产纲领: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计划期常定位一年,因此生产纲领有时也称为年产量。
(5)生产类型:生产类型对工厂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组织起决定性的作用。
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一般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
根据批量的大小,成批生产又可分为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大批生产。
01;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2)确定生产类型;(3)熟悉或确定毛坯;(4)拟定工艺路线;(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6)选择各工序使用的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7)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8)填写工艺文件02;基准的概念和分类(1) 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基准根据其功用的不同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2)工艺基准是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按它的用途不同又可分为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
03;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定位基准时,总是先考虑选择怎样的精基准把各个主要表面加工出来,然后再考虑选择怎样的粗基准把作为精基准的表面加工出来,即先考虑精基准的选择,后考虑粗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2)基准统一原则;(3)互为基准原则;(4)自为基准原则。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若工件必须首先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为粗基准;(2)在没有要求保证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的情况下,若零件上每个表面都要加工,则应该以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避免该表面在加工时因余量不足而留下部分毛坯面,造成工件废品;(3)在与上一项相容的前提条件下,若零件上有些表面无须加工,则应以不加工表面中与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为粗基准,以达到壁厚均匀、外形对称等要求;(4)选用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光洁,不应有飞边、浇口、冒口及其他缺陷,这样可减小定位误差,并能保证零件加紧可靠;(5)粗基准一般只使用一次。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一篇:机械制造工艺学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区别和联系?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位置和性能等,使其成为成品和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2.什么是工艺系统?在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夹具、刀具与被加工工件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统一体3.加工硬化的零件表面性能有何变化?4.机床几何误差包括哪几部分?轴回转运动误差、机床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5.镗孔的主运动与进给运动是怎样的?6.机床主轴回转误差有哪几种形式?纯轴向窜动、纯径向圆跳动和纯角度摆动第二篇:机械制造工艺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 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生产过程:指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
系统属性:集合性、关联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组成:机床、夹具、刀具、工件。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指采用金属切削工具或磨具来加工工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成为合格零件的生产过程。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分为安装、工位、工步、走刀安装: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内容称为一个安装。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或位移)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则把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安装内容称为工位。
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称为一个工步。
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容,称为一次走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 第8讲
L=110
上偏差0.4= ESL+0.1-(-0. 1) ESL=0.2 下偏差0= EIL+0-0.1 EIL=0.1 L
增环 封闭环
90+0.4(A0)
增环
130+0.1 150±0.1
减环
L 110
0.2 0.1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0.024 例4 下图为某轴截面图,要求保证轴径尺寸 28 0.008
B=65
上偏差0.12= ESB-(-0.15) ESB=-0.03 下偏差-0.12= EIB-(-0.05) EIB=-0.17
0.03 B 65 0.17
B A
0.05 A 45 0.15
20±0.12 (A0)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例3 轴承座零件如下图所示,除B面外,其他尺寸均已加工完毕, 现工序以A表面定位加工B面,试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偏差。
增环 封闭环
ESA3=0
下偏差EIA0= EIA2+EIA3-ESA1 -0.10 = -0.05+EIA3-0
6±0.10 (A0)
增环
26±0.05(A2) 36-0.05(A1)
减环
EIA3=-0.05 工序尺寸
A3 160 0.05
第三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例2 轴套零件如下图所示,其内外圆及断面A、B、D均已加工。 现后续加工工艺如下:(1)以A面定位,钻φ8孔,求工序尺寸 及其上下偏差。(2)以A面定位,铣缺口C,求工序尺寸及其上 下偏差。
解: 1)画出尺寸链并确定封闭环:加工时间接保证的尺寸为
A0 =6±0.10。 2)判断增减环 :A2、A3 为增环 , A1为减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加工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化
受加工中力、热等因素的作用,表面金属力学性 能将发生变化:
1、表层因塑性变形而产生的冷作硬化
由于加工中受到挤压使表面的显微硬度增加,这 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或冷硬现象。冷硬厚度一般 为0.05–0.20mm。
2、表层因受热而发生金相组织变化
切削区温度升高到金相组织变化的临界点时, 工件表面层就会产生金相组织变化。特别是磨 削时,切削区温度高达800–1000ºC,极易产生 金相组织变化或烧伤现象。同时还伴随产生残 余应力。 表层因力, 3、表层因力,热等作用而产生残余应力 由于加工过程中,切削层金属在力与热的作用 下,而产生残余应力。
表面完整性包括: 微观几何不平度 力学性能变化 摩擦反射性能等
二、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一)表面质量对工作精度及其保持性的影响 零件的工作精度主要与微观几何不平度有关 精度保持性主要与表面耐磨性有关 耐磨性则与表面几何质量、表面力学性能有关 耐磨性则与表面几何质量、 一般的磨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 初期磨损阶段结束时的磨损量称为初期磨损量。
(3)切削深度ap的影响 切削深度a 一般切削深度ap对于粗糙度影响不大,但太小 时,有可能吃不住刀,摩擦严重。 2、工件材质的影响 工件材质韧性、塑性增大,Ra增大 工件材质晶粒越均匀,颗粒越细小,Ra减小 3、刀具材料的影响 刀具越硬,越耐磨,加工Ra越低 硬质合金刀具加工后的Ra<高速钢加工后的Ra
(二)物理因素
加工表面实际廓形与理论廓形差别较大,原 因是加工中存在积屑瘤、鳞刺、振动等物理现 象。 1、切削用量的影响 进给量f (1)进给量f的影响 当:f>0.15mm时 f ↑ →Rz ↑ f<0.15mm时 f ↑ →Rz ↗ f<0.02mm时 f ↑ →Rz →
(2)切削速度的影响 加工脆性材料时,切削速度对于粗糙度影响不大 加工塑性材料时,切削速度对粗糙度影响很大。 (积屑瘤)
初期磨损量与表面几何质量有关,一定载荷、 润滑条件下初期磨损量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 系如下图所示: 当载荷增大、润滑条件 恶化时,曲线向右上方 移动,即:载荷增大、 润滑条件恶化时,最佳 粗糙度增大。
表面粗糙度大的表面,在相互接触时只是少 数微观凸峰相接触,实际接触面要比理论接触 面小得多,接触应力大,当两个接触面有相互 运动时,接触处的凸峰就产生了弹性变形、塑 性变形和剪切、而造成严重的磨损。因此,一 一 般情况下,表面粗糙度小的表面,耐磨性好。 般情况下,表面粗糙度小的表面,耐磨性好。 表面粗糙度过小, 表面粗糙度过小,则表面不能储存润滑油,使 接触面产生“粘合”现象,反而使磨损加剧 反而使磨损加剧。 反而使磨损加剧 一定程度的冷硬层可提高表面的耐磨性, 而加工时高温产生的回火组织将会降低零件表 面的耐磨性。
金等高硬铁族材料的精加工或半精 的亲和力强, ④ 与Fe的亲和力强,不能加工铁族材料。 的亲和力强 不能加工铁族材料。 加工。 加工。 适用于硬质合金、 适用于硬质合金、玻璃等高硬材料的精加工
二、磨削加工
磨削机理与切削机理不同,因而对表面粗糙 度的影响也不相同。
砂轮上的磨粒因几何角度,位置不同起三种不同 的作用: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降低的工艺措施
表面粗糙度即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表面粗糙度即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是 加工方法本身所固有的。 加工方法本身所固有的。它的产生一般与 刀刃的形状、刀具的进给、 刀刃的形状、刀具的进给、切屑的形成过 如积屑瘤)等因素有关。 程(如积屑瘤)等因素有关。
一、切削加工 (一)几何因素
2、磨削用量 砂轮速度v 表面粗糙度Ra ① 砂轮速度v砂↑ →表面粗糙度Ra ↓
(提高砂轮线速度,通过工件单位面积上的磨粒数 提高砂轮线速度, 越多,因而,表面粗糙度值就越小。 越多,因而,表面粗糙度值就越小。同时可提高 生产率。) 生产率。)
②
工件速度v 表面粗糙度Ra 工件速度v工↑ →表面粗糙度Ra ↑
1、刀尖半径较小时理论粗糙度的计算 、
平行四边形为切削层理论横截面 三角形为残留面积 H为理论粗糙度 , f为进给量,κr为主偏角 κr’为副偏角 则: f=Hctg κr+ Hctg κr’ 得:H=f/(ctg κr+ ctg κr ’) f
n κr κ r’
H
2、刀尖半径较大时理论粗糙度的计算
锋利、位置靠前的起切削作用 较锋利、位置较靠前的起刻划作用 较钝、位置靠后的起抛光作用
磨削表面粗糙度与砂轮、工件材质、磨削用量有 砂轮、工件材质、磨削用量 砂轮 关。
砂轮: 1、砂轮: 砂轮粒度↑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Ra↑ 砂轮粒度↑ →表面粗糙度Ra↑ 一般磨料的粒度用粒度号表示,每英寸长度 上的网眼个数为粒度号,例80#,60#; 微粉用最大 颗粒的最大 尺寸的微米 数表示,例 W28、W14。
2.
成分: 成分:WC+Co 多用于加工短切屑的金属或非金属, 多用于加工短切屑的金属或非金属,如: 成分:WC+TiC+Co 硬质合金: 成分:、青铜等。 铸铁、 铸铁 青铜等。 成分: 成分:WC+TiC+TaC(NbC)+Co , 如 : 钢 多用于加工长切屑的黑色金属, 多用于加工长切屑的黑色金属 基本性能: 基本性能: 常用牌号: 常用牌号: 既可用于加工短切屑的铸铁, 既可用于加工短切屑的铸铁,也可用于 材等。 材等。 硬度: 硬度:74~82HRC YG3(K01)、 加工长切屑的钢材。 、 等 加工长切屑的钢材。 常用牌号: 常用牌号: 、YG6(K20)、YG8(K40)等 耐热性: 耐热性:800~1000 ℃ 常用牌号: 精加工 粗加工 常用牌号: 、 等 切削速度: YT5(P30)、 m/min 切削速度:V=100~ 300、YT15(P20)、YT30(P10)等 YW1(M10)、YW2(M20)、YW3(M30)等 、 、 工艺性差,不适用于制造整体结构的复杂刀具。 工艺性差,不适用于制造整体结构的复杂刀具。等 粗加工 精加工 精加工 粗加工 典型牌号: 典型牌号: ① 钨钴类YG (K类) 钨钴类YG ② 钨钴钛类YT (P类) 钨钴钛类YT ③ 通用类YW (M类) 通用类YW
金刚石刀具的性能:
常用刀具材料
1.
高速钢(1900年首次使用) 高速钢(1900年首次使用)
基本性能: 基本性能: 硬度: 硬度:62~65HRC 耐热性: 耐热性:500~600 ℃ 切削速度: 切削速度:V< 30 m/min 工艺性好,适用于制造复杂刀具。 工艺性好,适用于制造复杂刀具。 常用牌号: 常用牌号: W18Cr4V W6MO5Cr4V2 W6MO5Cr4V2Al
③
砂轮相对于工件的进给量f 表面粗糙度Ra↑ 砂轮相对于工件的进给量f↑ →表面粗糙度Ra↑
④
磨削深度a 表面粗糙度Ra↑ 磨削深度ap↑ →表面粗糙度Ra↑
增加工件速度、切削深度和进给量时,将使磨 削表面塑性变形程度加剧,而增大表面粗糙度。
根据上述实验关系,可以得到经验公式:
3、砂轮修整 砂轮修整质量越高, 磨削表面质量越好。
切削过程: 2、切削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强烈切削阶段:少数波峰上压强很大, 切削作用剧烈。 (2)正常切削阶段: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压 强减小,切削作用减弱。 (3)微弱切削阶段: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 接触压强进一步减小,磨条起抛光作用。 (4)停止切削阶段:工件被研平,接触压强 很小,磨条与工件之间形成油膜,切削停止。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1 概述
一、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含义 包括: 包括:微观几何形状 表层物理力学性能
(一)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
表面几何误差包括: 表面几何误差包括: 形状误差: 形状误差:波长/波幅>1000 表面轮廓曲线经低通滤波获得 波纹度: 波纹度:50<波长/波幅<1000 表面轮廓曲线经带通滤波获得 一般与工艺系统的振动有关。 表面微观不平度误差: 表面微观不平度误差:波长/波幅<50 表面轮廓曲线经高通滤波获得 一般与刃口形状,进给,刀瘤等有关。
超硬刀具材料
陶瓷
“Al2O3 或 Si3N4 添加不同的金属元素 、 添加不同的金属元素(Ni、 Co、 Mo、 W)或金属炭化物 或金属炭化物(TiC、 WC), 、 、 或金属炭化物 、 , 采用热压和烧结的方法获得” 采用热压和烧结的方法获得”。 人造聚晶金刚石(PCD) 耐磨性好。 人造聚晶金刚石(:硬度高、耐磨性好。91~95HRA 特点:硬度高、 特点 PCD) 耐热性高。 耐热性高。1200 ℃ 与金刚石相比: 与金刚石相比: “高温下借助合金触媒的作用,由石墨转化而成”。 m/min 高温下借助合金触媒的作用, 高温下借助合金触媒的作用 由石墨转化而成” 切削速度高达100~400 硬度: ① 切削速度高达 硬度 。 立方氮化硼(CBN) 立方氮化硼(CBN) :8000~9000HV。 特点: 特点: 抗弯强度、冲击韧性较差。 耐热性: ② 抗弯强度、冲击韧性较差。 耐热性:1300~1500 ℃ 硬度高、耐磨性极好。 以上。 ① 硬度高、耐磨性极好。5000HV以上。 以上 的亲和力小, ③ 与 Fe的亲和力小 能加工铁族材料。 的亲和力小 主要用于冷硬铸铁、 , 能加工铁族材料 。 主要用于冷硬铸铁 、 高硬钢等精加工和 耐热性: ② 耐热性:700~800 ℃,不能在高温下切削 主要适用于淬硬钢、耐磨铸铁、高温合 主要适用于淬硬钢、耐磨铸铁、 半精加工。 半精加工。 冲击韧性、抗弯强度低。只有硬质合金的1/4。 ③ 冲击韧性、抗弯强度低。只有硬质合金的 。
三、超精研、研磨、珩磨、抛光 超精研、研磨、珩磨、
超精研、研磨、珩磨、抛光加工的共同特点是: 1、不选择切削用量,只限定压强和加工时间 2、无需精密机床 3、降低表面粗糙度效果明显,提高精度不明显 4、加工余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