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模拟试卷1.doc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三)附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A)认真备课,认真上课(B)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C)撰写和发表研究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2.关于新课程对学习过程与结论的轻重关系的定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应重结论轻过程(B)应重过程轻结论(C)应重结论更重过程(D)两者比重一致3.某小学规定:“不准给小学低年级学生良以下的评价”,这种规定所体现的评价观念是( )。
(A)选拔性(B)公平性(C)层次性(D)发展性4.在教授《巴黎圣母院》一文时,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其中属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目标的是( )。
(A)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识记有关常识(B)学习文中的多重对比描写和场面描写等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C)通过对人性中“美和丑”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对美和丑形成新的认识(D)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之一: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5.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 )。
(A)课程设计(B)课程编写(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
(A)六三分段设置(B)五四分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7.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生本课程8.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①均衡性②综合性③选择性④系统性⑤实用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9.某小学取消统考,废除百分制。
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这种做法( )。
(A)正确,体现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B)错误,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多元化(C)正确,体现了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D)错误,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10.“学习地理,就应该有环保意识;学了抗日战争的历史,就要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模拟试卷1+答案解析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模拟试卷1+答案解析试题部分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本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教者,因人才之不齐,而教之多术”讲述的是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A.对B.错2.制度化教育指的是正规教育,他不包括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中许多专业课。
()A.对B.错3.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A.对B.错4.考试时明明知道考试答案,但又回忆不起来的现象是舌尖现象。
()A.对B.错5.人不可以“一心二用”,同时完成两种活动是不可能的。
()A.对B.错6.专家型教师需从业15年以上,且具有教学专长。
()A.对B.错7.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着菱形的学习属于自下而上的迁移。
()A.对B.错8.学生能够相信并接纳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了认同阶段。
()A.对B.错9.教师的渊博知识是树立教师威信的主要因素之一。
()A.对B.错10.道尔顿制是以自学辅导为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
()A.对B.错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本题65小题,每小题1分,共65分)11.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这一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裴斯泰洛齐12.从远古教育进入古代教育后,教育呈现出一定的特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特征的是()A.阶级性B.等级性C.刻板性D.贫乏性13.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14.《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A.顺序性B.互补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15.提倡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是()A.福禄贝尔B.夸美纽斯C.卢梭D.裴斯泰洛齐16.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A.学校精神文化B.学校物质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D.学生亚文化17.“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体现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A.自我意识B.社会环境C.遗传素质D.主观努力18.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目标,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需要制定各自的()A.教学目标B.课程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19.美育的途径十分广泛,方法灵活多样,美育可以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美育的基本途径是()A.艺术学科的教学B.其他学科的教学C.各种艺术活动D.生活中的艺术教育20.培训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属于()范畴。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带来的变革)模拟试卷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带来的变革)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4. 判断题 5. 填空题7. 简答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2014年山东济宁.单选】下列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特点的是( )。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D.初中阶段分科和综合课程相结合正确答案:B解析: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知识模块:新课程带来的变革2.【2015年广西.单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普通高中以( )。
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活动课程为主D.经验课程为主正确答案:B解析: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知识模块:新课程带来的变革3.【2015年河北沧州.单选】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初中阶段( )。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以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正确答案:C解析:新课程结构在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知识模块:新课程带来的变革4.【2014年河北沧州.单选】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小学阶段课程主要以( )。
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正确答案:A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新课程改革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知识模块:新课程带来的变革5.【2015年河南郑州.单选】目前,我国小学阶段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是( )。
A.分科课程B.校本课程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正确答案:C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说明我国课程的结构是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知识模块:新课程带来的变革6.【2015年河南邓州.单选】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 )。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模拟试卷6.doc
(A)分科课程
(B)校本课程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
11当前我国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即( )。
(A)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B)综合、分科、专业三级课程管理
(C)综合、显性、隐性三级课程管理
(D)学校、家庭、社会三级课程管理
12综合实践活动中实践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B)参与、合作、活动
(C)讲授、练习、探究
(D)反思、生成、探究
9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学生低年级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五年级以上开设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须实施的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利用学科知识综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D)高中综合实践活和掌握
(B)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C)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评价的核心是(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14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是新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选出有关理解中错误的一项( )。
(A)正确
(B)错误
25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当前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 )
(A)正确
(B)错误
26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
(A)正确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模拟试卷2.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模拟试卷2一、单项选择题1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一问题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研究阶段一反思阶段一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一问题阶段一解释阶段一研究阶段一反思阶段2 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学校课程(D)不清楚3 “小明这学期的期中考试英语成绩得分在班级中占到第20名。
”这句话中运用了( )①形成性评价②外部评价③终结性评价④相对评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 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社会价值有机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5 “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6 认为“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的教育理论是( )理论。
(A)人本主义(B)经验主义(C)多元智能(D)建构主义7 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说明学生是( )(A)独立的人(B)发展的人(C)独特的人(D)有思想的人8 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陈述方式是( )(A)结果性目标(B)体验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D)过程性目标9 “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音乐作品”“制作简单的彩塑及脸谱”,这些主要用在艺术类课程的目标陈述方式是( )(A)结果性目标(B)体验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D)过程性目标10 与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不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是( ) (A)教学过程的预定性(B)教学设计预留空间(C)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D)善于利用“突发事件"11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3 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 (A)合作模式(B)平等模式(C)管理模式(D)授受模式14 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15 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特征就是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建立( ) (A)伙伴关系(B)合作关系(C)互补关系(D)附属关系16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 )(A)独立性(B)主动性(C)开放性(D)问题性17 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 )几部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题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题一、选择题1.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A. 将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B.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C.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D. 以上都是2.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核心理念是:A. 学科主干课程B. 教学目标多样化C. 学生主体性D. 学校自主权3. 新课程改革中的“素质培养”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文化素质B. 学术素养C. 生活技能D. 健康素养E. 社会实践F. 创新能力G. 社会责任H. 心理健康I. 全面发展4. 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科整合”是指:A. 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形成有机整体B. 学科知识的优先级关系C. 学科课程的重组和综合D. 学科学习的跨学科性5. 新课程改革中,“学科的重心向学生转移”意味着:A. 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B. 学科知识的减少C. 教师的角色被削弱D. 学科评价方式的改变6. 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师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B. 强调教师的教学创新和实践能力C.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师德建设D.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二、判断题1. 新课程改革采取了“一学期一选修课”的方式。
()2. 新课程改革中的“学校自主权”是指学校有权决定是否实施新课程改革。
()3. 新课程改革中,学科的整合意味着各学科之间没有了界限。
()4. 新课程改革中,学科的重心向学生转移意味着教师的角色被削弱。
()5.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主体性。
()三、简答题1.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目标。
2. 简述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科整合”和“学科的重心向学生转移”。
3. 你认为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有哪些积极影响?4. 你觉得新课程改革还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四、论述题请就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科整合和学科重心向学生转移等方面,从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角度,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以上为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题,请根据试题要求,完成题目要求的回答。
(教综资料)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题库及答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题库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答案】B【解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B.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C.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答案】D【解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答案】B【解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把学科知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4.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答案】C【解析】《纲要》规定高中阶段的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5.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功能.A.诊断B.调控C.激励D.教学【答案】B【解析】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是教学评价调控功能的体现.6.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不带主观性,这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具有()A.科学性B.指导性C.整体性D.客观性【答案】D【解析】教学评价必须客观、公正,才能真正发挥其评价功能.7.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的为目的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答案】D【解析】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形式.总结性评价注重总体分析,对教学效果做出最终怕段;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注重细节分析,在于发现问题,改善教学.8.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B.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答案】C【解析】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9.为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或比较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采用()最合适.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答案】B【解析】相对评价能准确地表示出被评价者在某一整体中的相对位置.10.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B.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C.定量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对获取资料进行思维加工D.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答案】B【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评价,它是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的结果,不注重评定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定量评价不对评价作质的分析.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不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11.教师资格证考试,属及格分为过关标准.这种评价属于()A.相对评价B,绝对评级 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答案】B【解析】绝对评价是将被评价对象与事先确定的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是否达到标准的一种评价方法.12.下列有关教学评价方法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观察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状态下的观察B.测验是常用的评价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插入一定量的测验内容以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情况C.档案袋法是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搜集学生的各种信息,如作业信息、考试信息、成长反思、论文等D.调查法是指有冃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历史状况的资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方法【答案】A【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对被视察对象进行的观察.13.对于如何进行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特别是评价结果,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态度B.教学评价应该涉及各个方面,不能以点代面C.教学评价应该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使被评价者明确努力的方向D.评价数据应该釆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处理,这样可信度才高【答案】D【解析】运用先进的技术队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并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高可信度.14.下列对教学评价过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评价的准备阶段应该完成调査问卷的设计B.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测验或者发放问卷C.在评价处理的过程中要依据权重对信息进行处理D.在评价反馈阶段把评价结果公之于众【答案】D【解析】在评价反馈阶段不应该把评价结果公布于众.15.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 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对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B.③④C.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16.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是由()提出的.A.奥苏贝尔B.波斯纳C.布鲁纳D.皮亚杰【答案】B【解析】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是通过增长经验和反思教学得以实现的.17.随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对教师的学历层次的要求也随之()A.降低B.提高C.不变D.视具体情况而定【答案】B【解析】随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对教师的学历层次的要求也要随之提高,这是必然趋势.18.()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重要标志.A.教育实践课程B.普通教育课程C.学科专业课程D.教师专业课程【答案】D【解析】教师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重要标志.19.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的教育新思潮.A.学前教育B.终身教育C.继续教育D.校本教师培训【答案】B【解析】终身教育是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20.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特征就是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建立()A.伙伴关系B.合作关系C.互补关系D.附属关系【答案】A【解析】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建立伙伴关系时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特征.21.现代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A.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B.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C.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D.大力培养精英人才【答案】B【解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2.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答案】A【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结构的调整要求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23.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①一切以学生为本②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③培养环保意识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A.③④B.®®®@C.®®®D.®®【答案】D【解析】新课程强调课程改革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4.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A.计划阶段一问题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硏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硏究阶段一反思阶段一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一问题阶段一解释阶段一研究阶段一反思阶段【答案】B【解析】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从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25.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答案】C【解析】校本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2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答案】A【解析】《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国家课程.27.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初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答案】C【解析】《纲要》规定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教师与学生都是客体D.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答案】D【解析】新课程理念要求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念与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都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共同学习新知,探讨真理及未知世界的奥秘.29.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创建了()A.认知发展阶段理论5B.有意义学习理论C.多元智力理论D.信息加工理论【答案】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创建了多元智力理论.30.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A.人自身的B.经济的C.社会的D.科学的【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填空题】1.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谗价理念、评价方法等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2.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系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3.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4.建立校长、紡帀、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新课程教师评介的重要内容,首在帮助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5.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6.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冃标是教材的多样化、选择性和高质量.7.国家基本的教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材编写核准制度、教材审查制度、教材出版发行制度、教材供应制度、教材试验制度、教材评价制度、教材选用制度、教材奖惩制度和教材申诉制度.8.教育行政部门、国家公务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参加教材的编写工作.9.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1.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増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宏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2.谖程标進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3.幼兀园教直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1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扁能够达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15.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坦邑空华评价制度.16.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小学毕业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17.按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瞄—课程资源和幽二课程资源.18.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19.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20.为使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两个重要原则.其一优先性原则,其二适应也原则.21.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当务之急,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22.新课程的组织与推进是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23.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改革成为政府行为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24.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织与推进体现陞、民主、科学的工作思路.25..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26.新课程的三维@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27..综合实践活动在管28.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2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30.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31.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32.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成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33.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34.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实行国家、地方、学习三级课程管理.【名词解释】1.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2.课程的要素来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3.实施课程的必要或直接条件:直接决定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志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善等要素,属于课程实施条件.4.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5.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6.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的学习.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料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的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7.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査、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8.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指学生在特定的群体中,为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明确的责任分工下,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9.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评价.它是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某项教学活动的效果.这种评价的结果,不注重评定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10.发展性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11.终结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结束之后,为了解其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主要目的是评定成绩,做出结论,或者评定措施的有效性.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确认达到目标的程度.12.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的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13.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发展而开发的课程.14.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学为主体,在其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堂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5.课程结构: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16.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应新生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7.课程开发与管理: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巳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需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高观察、实验、操作、调査、讲座的建议,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18.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情况和优势,学生的举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利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19.成长记录袋:也被学者翻译为档案袋,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点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20.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建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开发的的课程.【简答题】1.新教学改革究竟改什么?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2.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答案】(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3.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答案】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设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树立民主的教育思想;(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情感关系问题虽然比较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尽人满意,师生之间冷漠, 缺乏沟通.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以下努力:10(1)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3)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优秀的个性品质.4.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答案】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式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5.转变学习方式充竟意味着什么?【答案】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爱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种学习观的根本转变,学习不是一中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6.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案】(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7.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如何重建?【答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2)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3)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8.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案】(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综合评价应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历年真题试卷汇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6. 判断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2015·河南)新课程强调问题意识,在教学中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的内涵是( )A.教师上课要尽可能多提问B.学生上课要提出问题C.重视问题解决D.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正确答案:D解析: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以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2.(2017·湖南)下列关于新课改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说法错误的是( )(易错)A.合理分组,确保组间异质,组内同质B.明确学习目标,且目标应为小组设立,而非为成员个人设立C.小组成员必须尽职尽责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确保整体的学习成效D.对小组成员多采用“提高分”的评价计分方式,将自己的成绩与过去进行比较,突出进步正确答案:A解析:合作学习分组的原则之一是组内异质,组问同质。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3.(2015·内蒙古)新课程改革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艰深、晦涩、陈旧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有条理和新颖的特征,并且增加了与学生和现实生活相关的成分。
这体现出新课程结构的( )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差异性正确答案:B解析: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新课程结构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改变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使课程内容简洁、明了、有条理、新颖。
(2)设置综合课程。
(3)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4.(2016·河南)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是( )A.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B.要求教师行为的转变C.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D.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正确答案:A解析:B项和C项属于教学行为与教师角色的内容,D项属于学生观的内容。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带来的变革)模拟试卷2.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带来的变革)模拟试卷2一、单项选择题1 【2014年山东济宁.单选】下列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特点的是( )。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D)初中阶段分科和综合课程相结合2 【2015年广西.单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普通高中以( )。
(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活动课程为主(D)经验课程为主3 【2015年河北沧州.单选】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初中阶段( )。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以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4 【2014年河北沧州.单选】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小学阶段课程主要以( )。
(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5 【2015年河南郑州.单选】目前,我国小学阶段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是( )。
(A)分科课程(B)校本课程(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6 【2015年河南邓州.单选】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 )。
(A)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C)初中阶段以分科和综合相结合课程为主(D)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7 【2014年山东青岛.单选】小学阶段课程设置的特点是( )。
(A)分科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C)综合课程为主(D)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8 【2014年山东东营.单选】下列关于新课程的结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B)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C)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D)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9 【2015年广西.单选】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解决问题的学习是( )。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制度)模拟试卷1.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制度)模拟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1 【2013年福建.单选】具体规定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是( )。
(A)学制(B)培养目标(C)教育方针(D)课程计划2 【2014年四川成都.单选】在教育制度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 )。
(A)社会教育制度(B)企业教育制度(C)家庭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3 【2015年广西.单选】允许智力超常学生跳级、设立特殊学校与特殊班,说明学制制定是受( )。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B)人口的影响(C)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D)文化的影响4 【2014年江西.单选】学制在大、中、小学阶段的入学年龄划分方面,很多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主要受到( )因素的影响。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和科技(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D)民族文化传统5 【2015年广西.单选】有利于教育逐级普及的学制是( )。
(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分支型学制(D)多轨学制6 【2015年福建.单选】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
(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分支型学制(D)综合型学制7 【2010年江西.单选】欧美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
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属于( )。
(A)单轨制(B)中间型学制(C)双轨制(D)分支型学制8 【2011年江西.单选】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体现了( )教育的理念。
(A)前制度化(B)制度化(C)非制度化(D)前三项兼有9 【2013年江西.单选】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由此形成中国现代学制的开端。
(A)1902年(B)1924年(C)1912年(D)1904年10 【2014年吉林延边.单选】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它出现于( )。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课程)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课程)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课业及进程是指( )A.教程B.课程C.课表D.学期正确答案:B解析: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知识模块:课程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课程3.“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 )期间。
A.宋元B.唐宋C.秦汉D.明清正确答案:B解析:“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
唐朝孔颖达为《诗经》作注:“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
知识模块:课程4.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省级课程B.地级课程C.县级课程D.校本课程(或学校课程)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课程5.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学生课程D.教师课程正确答案:B解析:活动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的生活和经验来设置课程,按照活动主题来组织教学。
其特点是动手“做”,手脑并用。
知识模块:课程6.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A.专业型课程B.结构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本位型课程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知识模块:课程7.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是( )A.综合课程B.选修课程C.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正确答案:B解析:这类课程属于选修课程。
知识模块:课程8.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 )A.读、写、算B.读、写、画C.画、写、算D.读、画、算正确答案:A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4. 判断题5. 填空题判断题1.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应该以综合课取代分科课程。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不应用综合课程取代分科课程,应该使二者相结合。
因为分科课程也有它的优点。
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应为分科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2.借助于研究性学习培养少数尖子学生是条好经验。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培养尖子生。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3.新课程提倡的评价摒弃过去过于注重的终结性评价。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新课程评价提倡过程性评价,应该是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而不是摒弃终结性评价。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4.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课程实施的途径有多种,其中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5.教师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6.学科本位的课程目标主要强调课程的学科发展价值,具有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目标只适用于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不广泛适用于所有人才的培养。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课程目标分为三种:①社会本位的课程目标。
②学生本位的课程目标。
③学科本位的课程目标。
这种课程目标主要强调课程的学科发展价值,它规定了作为学科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但是,具有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目标只适用于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不广泛适川于所有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不适朋于作为社会一般劳动者的培养。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7.评价的核心在于证明,而不在于反馈。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证明和反馈都是评价的功能,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的反馈功能逐渐成为评价的核心功能。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模拟试卷11(题后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6. 判断题7.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为了改变以往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低下、知识体系相互隔离、所学知识远离现实生活的状况,引导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能够积极开展探究活动,能够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实现素质的均衡发展。
这体现的新课程结构特征是( )A.综合性B.选择性C.独立性D.均衡性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体现的是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特征。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2.2001年6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标志着我国( )课程改革的开始。
A.第八次B.第九次C.第十次D.第十一次正确答案:A解析: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3.为了改变传统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新课标注重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提倡和追求不同学科间的彼此联系,这体现的新课程结构特征是( )A.均衡性B.选择性C.独立性D.综合性正确答案:D解析:新课程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三个方面。
题干描述的是综合性的特征。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
均衡性是依据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思想而提出的,即我国要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完整”的人。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4.新课程改革的要点是( )A.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B.协调社会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C.协调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D.协调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A解析:课程改革的焦点或要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5.当前我国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即( )A.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B.综合、分科、专业三级课程管理C.综合、显性、隐陛三级课程管理D.学校、家庭、社会三级课程管理正确答案:A解析:我国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模拟试卷10(题后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6. 判断题7.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正确答案:B解析: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2.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
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民主化正确答案:A解析: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现代化的问题。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培养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课程要适应这种要求,就必须进行改革。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 )A.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B.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C.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D.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正确答案:D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正确答案:A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国家课程。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5.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设置中被列入( )A.选修课B.活动课C.综合课D.必修课正确答案:D解析: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知识模块:新课程改革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普通高中以( )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C.活动课程为主D.经验课程为主正确答案:B解析: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试卷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试卷1(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分数:2.00)A.建构学习论√B.结构学习论C.认识学习论D.联结学习论解析: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促进课堂教学形成,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认知师徒法和互惠教学法等。
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
(分数:2.00)A.人本主义理论、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解析:解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
以加德纳为代表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人的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这一思想指导新课改建构全新的课程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学习”等对意义建构具有重要作用,同样是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故本题当选B项。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
(分数:2.00)A.“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B.“三个面向”和“八荣八耻”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D.“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解析: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因此本题选D。
4.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 )。
(分数:2.00)A.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B.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C.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D.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解析: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卷1_真题-无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卷1(总分60,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 )A. 教育质量B. 终身教育C. 道德教育D. 教育公平2.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指标应包括( )A. 学科学习目标B. 一般性发展目标C. 情感目标D. 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3.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 )A. 教学改革和实验B. 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 实施素质教育D. 个性发展4. 我国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关键问题取决于( )A. 学校负责人教育思想的转变B. 整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C. 教师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D.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5. 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
A. 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 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 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6. 新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是( )A.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B. 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本C.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D. 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学习活动的方式7. 根据教育部课改纲要,关于新课改的几大“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改变“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关联的知识B. 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学会合作C. 不同功能与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D. 课程评价方面在改进教学、促进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甄别与选拔的功能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始终贯彻(( )的工作方针。
A. 先立后破,先试验后推广B. 民主参与,科学决策C. 全员参与D. 教授为主,学生为辅9. 新的课程体系包括幼儿教育、( )和普通高中教育。
A. 基础教育B. 义务教育C. 初等教育D. 高等教育10. 实施课程改革的首要条件是( )A. 教育思想的转变B. 国家的意志和行为C.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D. 师资队伍的全面培训11. 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是( )A. 教育思想的转变B.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C. 师资队伍的全面培训D. 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12. 新课程改革真正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是树立正确的( )A. 知识观B. 教学观C. 学生观D. 教师观13. 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埘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 建构学习论B. 认知结构学习论C. 认识学习论D. 联结学习论14.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提出的,其背景说明最全面的是( )A. 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B. 社会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挑战C. 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D. 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挑战15. 新课程改革的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A. 2001年B. 1999年C. 2002年D. 2006年16. 在我国当前的课程管理的改革中,试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管理课程是( )A. 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B.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C.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D.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1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B.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C. 倡导性学习D.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18.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 以综合课程为主B. 以分科课程为主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19.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④20. 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 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 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D. 学校校本管理制度21. 我国新课程教学观念下倡导的对学生的评价强调( )A. 对学生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B. 对学生的评价的对象应是多C. 评价必须为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D. 评价的对象是课程内容22. 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谈话环境,让他们相瓦交流观点和想法。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历年真题试卷汇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判断题7. 简答题8. 案例分析题11.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依据是( )。
(2015·山西)A.课程任务B.课程设置的要求C.课程的制定者D.课程内容的属性正确答案:C解析:课程的制定者是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依据。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审定的;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的前提下编订的。
2.校本课程研究的主体是( )。
(2015·湖南)A.学生B.教材C.教师D.校长正确答案:C解析:教师是校本课程研究的主体,即研究者;学校是校本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点;教育教学实践是校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归宿。
故本题选C。
3.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
(2015·河北)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答案:D解析:新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
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转变。
4.下列哪一项不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2015·江苏)A.人本主义理论B.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C.探究教学理论D.多元智能理论正确答案:C解析: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有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5.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
(2015·浙江)A.加强德育B.发展智力C.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健康第一正确答案:C解析: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与新课改)模拟试卷4(题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与新课改)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6.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
A.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B.教师教的方式的变革C.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D.后勤服务方式的变革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课程与新课改2.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
A.促进者B.研究者C.建设者D.开发者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课程与新课改3.新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改应遵循的原则有( )。
①符合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②适合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③符合教学的认识规律④要有统一性、相对完整性和一定的灵活性A.全部B.①②③C.①③③D.②③④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课程与新课改4.下列不符合我国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是( )。
A.在课程内容上,既要体现基础性,又要反映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的关系B.改革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C.改善课程的评价方式。
注重结果和效能评价D.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课程与新课改5.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A.体系、结构、内容B.体系、规模、架构C.质量、规模、架构D.质量、结构、内容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课程与新课改多项选择题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结构改革的规定有( )。
A.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B.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C.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D.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课程与新课改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施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是( )。
A.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B.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C.着重突出课程评价在学校经费拨付上的选拔功能D.重点强调课程评价对教师教学绩效的评定作用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课程与新课改8.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他们是( )。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带来的变革)模拟试卷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带来的变革)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4. 判断题 5. 填空题7.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2014年贵州凯里.单选】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正确答案:D解析:“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知识模块:新课程带来的变革2.【2014年山东济宁.单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体现的教学观念是( )。
A.重视知识传授B.重视能力培养C.重视发展D.重视创新正确答案:B解析:新课改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重视能力培养。
知识模块:新课程带来的变革3.【2015年河南洛阳.单选】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首先应做到( )。
A.传授丰富的知识B.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C.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D.完全遵从学生自由发展正确答案:C解析:“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之一,其基本内涵是“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它强调人是自然、社会、自身的主体”。
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知识模块:新课程带来的变革4.【2015年河南新乡.单选】为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教师应做到( )。
A.劳逸结合,以减轻学生负担为首要目标B.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为先C.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不要求其完成作业或参加考试D.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正确答案:D解析: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知识模块:新课程带来的变革5.【2012年福建.单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模拟试
卷1
一、单项选择题
1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 )
(A)教育质量
(B)终身教育
(C)道德教育
(D)教育公平
2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指标应包括( )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情感目标
(D)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3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 )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
4 我国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关键问题取决于( )
(A)学校负责人教育思想的转变
(B)整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C)教师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
(D)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5 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6 新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是( )
(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
(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本
(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D)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7 根据教育部课改纲要,关于新课改的几大“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改变“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关联的知识
(B)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C)不同功能与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
(D)课程评价方面在改进教学、促进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始终贯彻(( )的工作方针。
(A)先立后破,先试验后推广
(B)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C)全员参与
(D)教授为主,学生为辅
9 新的课程体系包括幼儿教育、( )和普通高中教育。
(A)基础教育
(B)义务教育
(C)初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0 实施课程改革的首要条件是( )
(A)教育思想的转变
(B)国家的意志和行为
(C)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
(D)师资队伍的全面培训
11 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是( )
(A)教育思想的转变
(B)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
(C)师资队伍的全面培训
(D)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
12 新课程改革真正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是树立正确的( )
(A)知识观
(B)教学观
(C)学生观
(D)教师观
13 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埘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A)建构学习论
(B)认知结构学习论
(C)认识学习论
(D)联结学习论
14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提出的,其背景说明最全面的是( )
(A)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
(B)社会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挑战
(C)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
(D)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挑战
15 新课程改革的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
(A)2001年
(B)1999年
(C)2002年
(D)2006年
16 在我国当前的课程管理的改革中,试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管理课程是( )
(A)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B)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C)倡导性学习
(D)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18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
19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 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21 我国新课程教学观念下倡导的对学生的评价强调( )
(A)对学生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B)对学生的评价的对象应是多
(C)评价必须为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
(D)评价的对象是课程内容
22 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谈话环境,让他们相瓦交流观点和想法。
这属于( )
(A)合作学习
(B)情景学习
(C)交流学习
(D)小组学习
23 ( )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当前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A)改革高考制度
(B)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制
(C)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
(D)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24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
(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
(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
(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隐性课程四大类课程
25 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是( )
(A)主动性
(B)独立性
(C)体验性
(D)问题性
26 新课程改革强调( )
(A)班级教学
(B)学科本位
(C)互动教学
(D)知识本位
27 贯彻“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的是( ) (A)满足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8 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世界,称为( )
(A)科学世界
(B)儿童世界
(C)生活世界
(D)成人世界
29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 (A)促进者
(B)研究者
(C)建设者
(D)开发者
30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