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教案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教案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第一课时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用“4个一”记忆区域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一定的地理位置,一个可度量的实体,一致的特性。

2.数字记忆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 000 m等高线: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

三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3.歌诀法记忆三大自然区特征东部季风雨热同,平原广阔有丘陵。

森林植被森林土,雨水补给河湖多。

西北干旱半干旱,深居内陆多山盆。

从东到西草变荒,河流稀少多内流。

青藏高寒海拔高,低温大风光照强。

高寒荒漠熟土少,冰川广布河源多。

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概念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区域特点3.区域划分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4.区域研究(1)研究重点: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主要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问题探究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 000平方千米。

思考探究:雄安新区设立后,其与周边区域的界限是明确的还是模糊的?判断理由是什么?提示:雄安新区属于新设立的行政新区,行政区界是明确的,故其与周边区域的界限应该是明确的。

知识升华正确理解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是指区域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一个整体。

(2)差异性是指任何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同区域有差异。

(3)行政区一般都有明确的边界,自然区、经济区等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的特性。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_4学会分析区域差异教案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_4学会分析区域差异教案鲁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剖析地区差别课题总课时数第6节教课目标重难点教课参照讲课方法教课1、认识剖析地区差别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地区差别剖析的基本方法。

2、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详细地区进行地区差别的剖析。

要点:地区差别剖析的主要方法难点:活动事例----剖析长江流域不一样地区的差别教辅、网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多媒体无教课协助手段专用教室无教学二次备课过程(新课导入)在第二节我们进行了日本和英国,我国三大复习回首设计自然地区的地区差别比较。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去进行区学过的内容域差别的比较呢?【新课讲解】一、剖析地区差别的一般步骤预习课本,达成学1、收集地区的有关资料:案预习指导部分。

(1)自然条件:包含地理地点、地形、天气、水文、植被等(2)人文条件:包含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

2、资料的剖析与整理----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剖析、图表绘制等。

3、地区差别剖析比较:地区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承转)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地区差别剖析的主要方法二、地区差别剖析的主要方法1、资料收集的方法(1)直接收集法:经过对地区的实地观察和检查,获得第一手资料(2)间接收集法:经过会议、会谈、上网或查阅报纸、杂质、书本等,收集有关统计数据、文字、资料等。

2、对资料进行剖析整理的方法(1)定性的方法:指对地区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含文字表达、图象展现和列表概括等。

该方法主要反应地区地理事象的概略和基本特色等。

认识地区差别分析的主要方法。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1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第3课时)教案 中图版必修3(2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1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第3课时)教案 中图版必修3(2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3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3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1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3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过程(探索导入)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比较而言,俄罗斯冬季寒冷而漫长,英国南部的终年温和, 俄罗斯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目的保温御寒;英国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通风透气。

(讲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采集和狩猎阶段《思考》人类的生存地有什么特点?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人类活动极大地依赖再燃自然环境,在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人类的生息比较活跃。

2、农业社会阶段《思考》与第一阶段相比:人类活动有什么特点?对自然的依赖有何变化?作物和饲养的禽畜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成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3、工业社会阶段《思考》人类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的发展与地理环境有何关系?不同地域的城市,其发展的原因是否相同?资源和自然条件结合紧密区形成工业区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促成工业区4、后工业化阶段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影响人类活动的环境因素有何变化?环境优越地区形成高科技产业区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时代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逐渐变小(一课时)二、海洋和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阶段性航海技术落后阶段:海洋不被重视航海技术进步以后①沿海经济超过陆地②资源开发领域拓宽2、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阶段性工业化前:经济落后工业化后:①利用港口优势经济发达②利用旅游资源潜力巨大③岛屿归属权引起重视(二课时)。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2)同步备课学案中图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2)同步备课学案中图必修3

课时2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与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学习目标] 1.了解东部季风区内南、北方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异,学会从人地关系协调一致的角度分析区域差异和区域特征。

2.了解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掌握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的思路和方法。

一、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气候地形水文北方温带季风气候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冬季河湖结冰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南方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平原、低山和丘陵为主冬季河湖一般不结冰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农业生产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主要作物小麦、棉花、杂粮稻谷、茶叶、蚕丝主要水果苹果、梨、桃、杏、山楂等温带水果柑橘、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亚热带和热带水果民居多平顶屋,节省建筑材料,兼作晾晒农作物的场地屋顶坡度大,利于雨水排泄交通以陆路交通为主内河运输很普遍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以面食为主;说话直率,方言较少以米食为主;说话婉转,方言繁杂工业结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常规能源缺乏,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1.读教材P9图1-1-7“东部季风区”,分析南北方在气温和降水上的差异。

答案北方年降水量小于800mm,1月均温低于0°C,积温小于4 500℃;南方年降水量大于800mm,1月均温高于0℃,积温大于4 500℃。

2.读教材P10图1-1-9“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为什么南北方农业不同?答案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多雨,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

3.读教材P11图1-1-11“自然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分析南北方的交通方式差异及原因。

答案北方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南方除铁路、公路之外,水运也占较大比重。

北方降水少,地表河流少,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运输能力弱。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湘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湘教版必修
2、通过读图探究,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加深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认识。
3、能够结合各类图表,总结归纳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及影响因素,训练读图用图能力,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探索,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的认知态度和求真意识
植被:华北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
东北地区---针阔混交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及亚寒带针叶林)
土壤:华北地区--棕壤、褐土
东北地区—黑土(肥沃)、黑钙土
图片展示特定区域的植被和土壤
图片展示,直观形象,加深理解记忆
课题
教学
4、河流水文
通过让学结合地图册,生完成《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分布图》,了解北方地区主要河流的分布。
地形以平原,高原,山地,丘陵为主,整体地势西高东低;主要的地形区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山东丘陵等。
并通过图片展示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直观加深认识。
师引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
图片引入,直观加深认知
随堂练习,巩固提高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教学
2、气候特征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北方典型地区——北京的降水气温分布图,复习确定气候类型的方法,从而得出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并讲解拓展季风气候的成因和东亚南亚季风。
教学用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 启发式探究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
导入
以具有北方地区特色的图片和诗句引入课程对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讲授。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教案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教案 鲁教版必修3

1.4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教学目标重点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难点活动案例----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差异教法及教具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导入>同学们还记得第二节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区域差异的一个例子,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特点比较吗?我们如何去分析区域的差异呢?我们来看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1)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2)、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

2、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

3、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承转)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版书)二、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讲解) 1、资料搜集的方法(1)、直接搜集法:(2)、间接搜集法:2、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方法(1)、定性的方法:指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象展示和列表归纳等。

该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地理事象的概况和基本特点等。

(2)、定量的方法:指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其实质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对地理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明确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

(3)、综合的方法: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承转)学习了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和步骤我们来举个例子具体看一下如何进行区域差异分析。

(版书三、活动案例------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差异(讲解)长江流经我国地形的三大阶梯,贯穿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流域面积十分广阔。

其中上游、中游、下游流经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个省市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状况的比较:贵州省:位于长江上游,云贵高原东北部,是我国西部省份之一。

土地以山地丘陵为主,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储量丰富。

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长江三角洲前缘,资源匮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当堂作业课外作业教学札记。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2鲁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2鲁教版必修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通过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的差异的基本方法。

3.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出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讨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教学难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课时安排】:3-4课时【设计思路】必修三一册都以区域为载体探讨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性是高中地理一大特点,是众多地理试题的载体,掌握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才能更好的进行地理特征的比较。

本节内容以日本和英国比较为例,这两区域初中地理学过,学生有一定的基础。

本人在开本册内容前想通过日本的区域特征及成因为第一、二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析的思维,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特征对人文环境特征的影响。

第三、四节课学生小组探讨英国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特征对人文环境特征的影响。

进而列表比较两区域的区域差异,及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通过比较推到出区域差异的表现、影响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

【教学过程】:(导入)(讲授)一、基础知识(一)日本自然环境特征1、日本地理位置、范围2、日本的地形3、日本的气候5、日本的资源(二)日本人文环境特征1、日本的工业2、日本的农业3、日本的人口、城市(三)英国地理环境特征1、英国地理位置、范围2、英国的地形3、英国的气候5、英国的资源6、英国的工业7、英国的农业8、英国的人口、城市(四)区域差异比较列表比较日本和英国1、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2)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2、经济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2)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三)我国的区域差异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名称2、三大自然区的界线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二、重点解析:1、日本气候特征(强调海洋性)及成因?解析: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体会海洋性的表现、增强气候特征图的判读能力。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

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学习目标] 1.了解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区域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

(一)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思考分析一个区域的特征,应主要从哪些要素进行说明?答案①地理位置;②自然条件;③社会、经济条件。

(二)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1.资料收集的方法(1)直接收集法: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

(2)间接收集法: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收集资料。

2.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1)定性的方法:指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

(2)定量的方法:指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

(3)综合的方法: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三)活动实例——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差异1.收集资料:收集上游贵州省、中游湖北省、下游上海市这三个省市区域发展的有关资料和数据。

2.整理分析:根据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图表等直观形式对这三个省市区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思考如果你是一名水利工程师,要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应对哪些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答案(1)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和该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岸侵蚀等生态环境。

(3)国防安全等方面。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学校附近的乡村进行社会调查,收集到以下资料:“房屋多由红砖砌成,多朝向东南方;村民为增加经济收入,在同一块耕地上种植甘蔗、番薯等农作物,但每年农作物的产量不稳定。

”(1)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家乡在哪里?(2)影响该地区房屋朝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该地区每年农作物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该地理兴趣小组收集资料和探究该区域环境特征的方法分别是什么?答案(1)珠江三角洲。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学案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学案鲁教版必修3

,有重点地收集。

所收集的资料必须能反映区域的区位特点、环境特点、资源特点、社会经济特点、人地关系特点等。

析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同时归纳出不同区域的共同性。

,以进一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
描述和说明具有高度选择性,即经过比较选择重要的或有意义的地理事象进行描述和说明。

定量的方法必须以大量的数据为基础,数据可通过观测、统计、模拟、假设等多种手段获得,定量分析需要借助一定的数据分析、处理和计算方法
1.读我国长江沿岸部分城市分布图,回答(1)~(2)题。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课件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课件鲁教版必修3

相关资料
人文
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
历史沿革等)
2.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
绘制等。
3.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区区域域发经展济条分件析、 优势 和 劣势 区域 发展阶段 评价
4.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
1.在开展区域差异分析时, 资料的收集 是基础,包括 直接收集法和 间接收集法 。
均以平 地处长江三角 地处西欧平原
地形
原为主 洲
和中欧平原
均为湿 亚热带季风气 主要是温带海
气候 润的气 候,雨热同期 洋性气候

河网稠 径流的季节和
河流
水流平稳

年际变化大
(3)
相同点
不同点
甲地
乙地
①交通
地区开发的有 便利② 劳动力
利条件
市场广 充足

资源丰 富、技术 发达
教材 P25~26 活动 【点拨】 柱状图和饼状图的绘制根据表中的数值相比 可得出,区域发展阶段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来判断。
2.收集区域相关资料有哪两种方法? 【提示】 直接收集法与间接收集法。 3.如何分析与整理资料? 【提示】 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 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阅读以下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 广东、湖南两省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标。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气象视频网讯 2012 年 3 月 20 日今年第 一次沙尘天气现身,截至到 4 月 27 日的 7 次沙尘天气过程里, 就有 6 次沙尘暴、强沙尘暴天气过程。 “怎么会有这么多沙尘?它们从哪里来?我们应该怎么 办呢?”爱动脑筋的小林决定通过查找、分析资料探究这些 问题。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

第一节 认识区域[学习目标] 1.结合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干湿区的划分图,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知道区域的分类,并能举例说明不同的区域类型。

3.结合海南岛的案例和材料,分析说明区域的基本特征。

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3.划分(1)指标⎩⎪⎨⎪⎧单一指标或综合指标自然要素特征或人文要素特征(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思考 区域之间的界线都是明确的吗?试举例说明。

答案 不一定。

区域之间的界线往往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但其位置不一定是明确的。

诸如国家、行政区等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十分明确的,但诸如气候区、植被区等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的特点。

读教材P 2图1-1-2和图1-1-3,完成下列问题。

(1)甘肃省年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有何规律?导致甘肃省年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的原因有哪些?(2)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是依据单一指标还是综合指标?(3)同一干湿区内部和不同干湿区之间降水有什么特点?干湿区的界线是明确的还是过渡性的?答案 (1)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年降水量较多;而西北部位于非季风区,随着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加上地形的阻隔,年降水量也逐渐减少。

(2)单一指标。

(3)同一干湿区内部,降水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不同干湿区之间,降水特征具有差异性。

例如,甘肃省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湿润区内部降水量在800 mm以上,这个特定的性质是其他三个区都不具备的。

干湿区的界线不是明确的,而是具有过渡性质。

读“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图所表达的区域特征是( )A.图中各区域的划分依据不同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降水量是划分干湿地区的唯一指标D.区域的面积、范围和界线都是明确的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耕区,这反映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答案 1.B 2.C解析第1题,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根据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来划分的。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1获奖公开课优质课件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1获奖公开课优质课件

二、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 1.收集资料
方法 内 容
直接收集 法
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
间接收集 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书籍等,收集有关统计数据、

文字材料等
2.主要方法 (1)定性的方法。 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 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该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概况 和基本特点等。 (2)定量的方法。 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 该方法的实质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对地理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明确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 (3)综合的方法。 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结合材料探究: (1)收集材料所示资料时,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提示:间接收集法。 (2)请计算出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的人均GDP分别是多少? 提示:26 370.8元;47 054.7元;97 131.3元。 (3)绘制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三省市GDP总量柱状图。 提示:
(4)绘制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三省市产业结构饼状图。 提示:
(5)从资源优势、主要问题、区域发展阶段等方面,列表比较贵州 省、湖北省、上海市三省市的差异。
提示:
贵州省
湖北省
上海市
资源优 势
水能资源丰富,煤 炭、铝土、磷等矿 产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丰富,铁、铜等 矿产资源丰富,粮食、棉 花等农产品产量大
水资源丰富, 农副产品供 应充足
主要问 城市化水平低,人 题 均收入低
↓ 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
↓ 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 区域经济分析区域发展阶段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
思考 分析一个区域的特征,应主要从哪些要素进行说明?
答案 ①地理位置;②自然条件;③社会、经济条件。
(二)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
1.资料收集的方法
(1)直接收集法: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
(2)间接收集法: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收集资料。
A.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下渗
B.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蒸腾
答案 4.A 5.A
解析 左图表示城市居民利用阳台等收集雨水。右图是一个雨水的渗透设施,其作用是增加雨水向地下的渗透。
图1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
A.土壤B.地形
C.水源D.热量
7.下图中①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A.②B.③
C.④D.⑤
答案 6.C 7.A
解析 第6题,该区降水较少,虽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热量较充足,但农业缺少灌溉水源。第7题,①点对应的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比重分别约为65%、5%、30%,基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应适当减小种植业比重,增加畜牧业比重。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8~9题。
8.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①定性法 ②定量法 ③综合法
A.①B.①②
C.①③D.①②③
3.三地的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 )
①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 ②区域经济分析 ③区域发展阶段评价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答案 1.D 2.D 3.D
解析 第1题,对贵州、湖北、上海三省市的有关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相关资料的收集应以查阅资料为主,同时既需要收集自然环境方面的资料,也需要收集社会经济方面的。第2题,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可采用定性法、定量法以及综合法。第3题,①②③均属于区域差异分析比较的内容。
1.收集资料:收集上游贵州省、中游湖北省、下游××市这三个省市区域发展的有关资料和数据。
2.整理分析:根据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图表等直观形式对这三个省市区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思考 如果你是一名水利工程师,要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应对哪些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 (1)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和该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主要问题
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低,城市化水平低,人均收入低
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二产业比重高,城市化水平较低,人均收入较低
矿产、能源等资源缺乏
区域发展阶段
成长阶段
转型阶段
再生阶段
知识小结
一中学生利用暑假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并对此作了如下一段文字描述:房屋多由晒干的泥块构成,多呈坐北朝南形式。农民为减少荒歉的危机,在耕地上栽种众多的作物。作物以冬小麦最多,其他还有谷子、甘薯、棉花、芝麻、花生、大豆等。据此回答1~2题。
2.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
(1)定性的方法:指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
(2)定量的方法:指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
(3)综合的方法: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三)活动实例——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差异
材料一 三个地带的GDP、人口和人均GDP比重(20xx年)。
地带
GDP(%)
人口比重(%)
人均GDP(元)
东部
60.4
42
18 2480
西部
13.2
23
7 219
材料二 三个地带GDP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东部
中部
西部
1980
52.3
31.2
16.5
1985
52.9
31.1
215.9
321.4
2 068.8
(2)①三省市的GDP总量柱状图
②三省市的产业结构饼状图
(3)通过分析和比较,这三个省市分别所处的发展阶段如下表所示:
贵州省
湖北省
上海省
资源优势
水能资源丰富,煤炭、铝土、磷等矿产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丰富,铁、铜等矿产资源丰富,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产量大
水资源丰富,周围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达,粮食、桑蚕等农产品产量大
9.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答案 8.D 9.D
解析 第8题,从水资源总量就可以推断出,甲代表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比北方大,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蒸发量也大;乙代表北方地区,人口总数比南方少,主要原因是南方经济发达;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耕地比重大。第9题,甲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煤炭、油气资源比南方丰富;南方地区能源供应不足;南水北调是为了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40分钟课时作业
读“我国长江沿岸部分城市分布图”,回答1~3题。
1.为对贵州、湖北、上海三省市进行区域差异分析,在收集资料时应( )
①以实地考察和调查为主 ②以查阅资料为主 ③重点收集自然环境指标 ④重点收集社会经济指标和自然环境指标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2.三地的资料收集完成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
(2)经济发展速度 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
(3)小 东部 中部 西部 经济发展
解析 我国最显著的地带性经济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两方面。相比较而言,经济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速度代表了发展潜力,落后地区只要有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容易缩小的。单纯用各地带的GDP来比较经济发展水平,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用GDP与人均GDP来比较更符合实际。综合表中指标及其数据不难发现,我国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均GDP及GDP的差异上,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则通过三个地带GDP所占比重的变化来反映。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甲图为新疆的坎儿井景观,乙图为黄土高原的窑洞景观。两区域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多为粉砂性土壤。第4题,黄土高原不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谷子,出现窑洞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黄土垂直节理发育。
5.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阅读教材P24图1-4-1“贵州省、湖北省、××市在长江流域的位置”,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收集资料,并根据教材P25活动1表中的有关数据(20xx年),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区域
要素
贵州省
湖北省
××市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状况
人均GDP(元)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2)根据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图表等直观形式对这三个省市区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1)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家乡在哪里?
(2)影响该地区房屋朝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该地区每年农作物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该地理兴趣小组收集资料和探究该区域环境特征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答案 (1)珠江三角洲。
(2)采光。
(3)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台风灾害多。
(4)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
方法点拨 分析区域差异的步骤和方法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3~4题。
3.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
①灌溉水源是影响两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 ③两地流水侵蚀作用都很严重 ④两地皆全年干旱少雨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4.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正确叙述为( )
①甲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小米 ②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③乙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 ④出现乙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
下图为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读图完成4~5题。
4.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
①减缓城市涝灾 ②缓解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 ⑥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5.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GDP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________(大、小)一些。材料二中说明我国各地带GDP所占比重只有________在逐年增加,而________和________则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______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答案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
长江中游,水陆交通便利
长江入海口,大陆沿海的中间位置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状况
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水能、煤炭、磷、铝土等资源丰富
地处江汉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能、铁矿、铜矿等资源丰富
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长江航运和海运便利
人均GDP(元)
2 855.8
7 803.0
37 39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