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英语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问1 2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纸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卷(二部分,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l.What is the weather most probably like now?A.Rainy.B.Snowy.C.Sunny.2.What’s the most probabl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 o speakers?A.Husband and wife.B.Service man and guest.C.Employer and employee.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The surroundings of the factories.B.The pollution in the river.C.Measures to be taken by the factories.4.What is the woman?A.A shop assistant.B.A patient.C.A nurse.5.Where is Paul now?A.In his office.B.At home.C.On his way to work.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安徽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分类精编文学
安徽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分类精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2009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大地的语言阿来今天,在远离它们故乡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看见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
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
在一条飞速延展的高速公路两边,我的视野里始终都是这让人心安的景象。
转上另外一条高速路,醒目的路牌标示着一些城市的名字。
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的是连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
资本与技术的循环系统其实片刻不能缺少从古至今那些最基本的物质的支撑。
但在这样的原野上,至少在我的感觉中,那些城市显得遥远了。
视野里掠到身后,以及扑面而来的,依然是农耕的连绵田野。
我呵气成雾,在车窗上描画一个个汉字。
这些象形的汉字在几千年前,就从这块土地上像庄稼一样生长出来。
在我脑海中,它们不是今天在电脑字库里的模样,而是它们刚刚生长出来的时候的模样,刚刚被刻在甲骨之上的模样,刚刚被镌刻到青铜上的模样。
这是一个个生动而又亲切的形象。
土。
最初的样子就是一棵苗破土而出,或者一棵树站立在地平线上。
田。
不仅仅是生长植物的土壤,还有纵横的阡陌、灌渠、道路。
禾。
一棵直立的植株上端以可爱的姿态斜倚着一个结了实的穗子。
车窗模糊了,我继续在心里描摹从这片大地上生长出来的那些字。
麦。
黍。
瓜。
麻。
菽。
我看见了那些使这些字具有了生动形象的人。
从井中汲水的人。
操耒犁地的人。
以臼舂谷的人。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
”眼下的大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前才来到中国大地上的玉米正在茁壮生长。
那些健壮的植株上,顶端的雄蕊披拂着红缨,己然开放,轻风吹来,就摇落了花粉,纷纷扬扬地落入下方那些腋生的雌性花上。
那些子房颤动着受孕,暗含着安安静静的喜悦,一天天膨胀,一天天饱满。
待秋风起时,就会从田野走进了农家小小的仓房。
就因为在让人心生安好的景色中描摹过这些形状美丽的字眼,我得感谢让我得以参加此次旅行的朋友。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在西方,人们都习惯于把西方的现代化当作是现代化的唯一形态,要么接受,要么就是拒绝现代化,但那已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之时的概念了。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二十大报告中大家热议的关键词。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了系统阐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叙事、理论探索和生动实践中不断生发出来的,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化根基。
与西方长期以来“国强必霸”和“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观念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坚守的是“和为贵”的观念,从天下的宏阔视野去理解、观照世界,把世界和万事万物看成一个“共生”的过程,从而超越了自私、偏狭的西方式现代化的观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注重人的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理想,注重社会公平正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注重自然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反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以自我为中心的独断专行观点和以牺牲他人利益满足自己私利的唯我独尊观点,从历史话语上破除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藩篱,升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根基。
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串联式”的过程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遵循“并联式”现代化逻辑。
“串联式”的现代化发展中,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是依次顺序发展,而“并联式”现代化中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实现工业文明、知识文明、生态文明等协调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到目前水平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
中国要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必须超越沿着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亦步亦趋的模式,必须发挥后发优势,立足中国实际,走自己的路,全面推进现代化。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有答案)“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皖八”理事会(18校)审定2021.12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在专业院校授课中,讲解中外美术史、鉴赏名家名作等,大多需要辅之以图片。
离开图像讲美术,几乎不敢想象。
但在今天,很多音频平台推出美术课,用声音塑造美术史波澜壮阔的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
美术类音频节目能否“声入人心”,在大众美育的广阔天地中探索出一条新路?美术类音频节目的兴盛,与近年兴起的“耳朵经济”密切相关。
有数据显示,我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保持连续增长态势,2020年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5.7亿人。
日常生活中,美术类音频节目凭借其可随时听、反复听等优势,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对美的向往,以及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一些音频平台和网络社区平台,多方合作推出原创美术普及类课程。
一些知名出版社和杂志社,也依托自身资源,推出美术类音频节目。
这些音频节目围绕中外美术史、美术家、美术作品以及美术展览展开,多由专业院校的知名教授和专家撰写文案并录制。
为使节目更受听众欢迎,有的音频节目跳出传统美术史线性叙事的方式,从人们熟知的美术作品或感兴趣的美术话题入手,创新讲授的角度和方法。
例如,《清明上河图》中的开封城是北宋时期真实构造吗?《富春山居图》好在哪里?通过学者深入浅出的解读,名作与大众间的距离被拉近,一些优质美术类音频节目的播放量甚至破亿。
一些博物馆、美术馆也推出线上音频节目,让官微化身电台,讲述展览和藏品背后的故事,以促进公共教育。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原卷版)
安徽省“皖南八校” 2023-2024学年第二次大联考高三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大象之路:与荒原、山川、人类的相遇大象的脊椎犹如一座拱桥,非常机巧地支撑起身体的重量。
这数以吨计的庞然大物,实际上是用足尖走路的。
大象的奔跑速度非常快。
在我们的印象中,它们行动迟缓,不会跑,顶多只会健步疾走。
但实际上,它们的行进速度可轻易达到每小时24公里。
速度最快时,甚至可达到每小时30公里。
大象的四肢粗大如圆柱,脚掌里有一块很有弹性的海绵垫,能有效减轻行走时所产生的冲击力。
这个减震器使大象走路时像猫科动物一样无声无息。
在雾气弥漫的丛林,它们常常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人身后,给人一种突然降临的错觉,无形中增添了更为迫人的气场。
脚底的海绵垫除了减震,还能敏锐感知地面震动。
通过次声波,大象可以向30公里外的同伴传递信息。
比如说同伴失联时间有些长了,它们就用跺脚的方式给同伴发信号。
而它的同伴,居然也能用脚来“收听”远方的信号,如果这信号来自自己的象群,它还会做出回应。
【甲】二大象是一种社会程度非常高的动物。
它们生性天真,极具智慧,如藏牙、役鼻、泣子、哀雌等,这些习性无不显示出很高的灵性。
它们能领悟人的意图,也具有知恩图报的意识。
【乙】“地球组织”创始人劳伦斯·安东尼曾有过奇妙的经历,有一次他去探望象群,妻子凯瑟琳娜和他的新生孩子维嘉陪在身边、安东尼忽发奇想,举起自己的孩子给头象看。
只见头象“转身消失在树丛里,没过多久又重新出现,身边是她新生不久的孩子。
2025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
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
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
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
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②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
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跪的小白梨,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地有些醉意了!③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或摊子上,① ,有的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
况且,② !他们精心地把摊子摆好,而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唉——一毛钱儿来耶 ,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歌声在香气中颤动,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
1.文中第①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各种各样的葡萄梨、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
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
2007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一、(12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要求)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挨.打āi 谙.习ān 裨.益pì稗.官野史bài 刚.愎自用bìB.曝.光bào 蝙.蝠biān 濒.临bīn 媒妁.之言shuò数.见不鲜shuòC.复辟.bì沉.毅chén 哺.育bǔ便.宜行事piàn 暴虎冯.河píngD.奴婢.bì颠簸.bǒ谄.媚chǎn 椎.心泣血zhuí天崩地坼.ch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惊蛰闻过饰非按图索骥事实胜于雄辩B.睿智丰功伟绩湮没无闻不费吹灰之力C.涵养挺而走险兵荒马乱吉人自有天相D.斡旋喧宾夺主强驽之末风马牛不相及3.下列加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古巴官员表示,对于美国政府的如意算盘,古巴政府洞若观火,将予以最有力的反击。
B.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得到国家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光彩的那一天,倚马可待。
C.俗话说瑕不掩瑜,而这个人却目无全牛,鸡蛋里头挑骨头,真所谓疵者见疵呀。
D.20岁时对那些不纯洁的爱情观,我们侧目而视,那些爱情悲观论调我们嗤之以鼻。
4.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A.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有它的写作规范的,如果不按照这个规范进行诗的创作,那么你创作出来的就不是诗。
B.从汉代开始,陆上丝路就沿着天山南北逐渐形成了东西交往的北、中、南三条基本干线;同时又由于南北边塞各民族的频繁活动,为唐代丝路向南北扩展奠定了基础。
C.古往今来,中国的首都在历史上和欧洲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
无论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欧洲国家的首都自古就很少变化,伦敦从“七国时代”就是英国的首都,而巴黎,在墨洛温王朝建立之时便是法国的首都,至今不变。
D.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中的…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2024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ú)雾霭(ǎi)恣意妄为(zì)B. 隽永(juàn)慰藉(jiè)鞭长莫及(jí)C. 悭吝(qiān)踯躅(zhú)怙恶不悛(quān)D. 怆然(chuàng)赦免(shè)歃血为盟(shà)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缜密精兵减政变本加厉急流勇退B. 诙谐再接再厉按部就班一筹莫展C. 斡旋张灯结采徇私舞弊川流不息D. 蛰伏磬竹难书涣然冰释顶礼膜拜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平时学习刻苦,这次取得了好成绩,却对此不以为然,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B. 这么重要的演讲,他竟然没有做准备,真是让人不可理喻。
C.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往往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就像我们身边的人一样。
D. 我们应该向先进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网民人数日益增多,这使网络舆情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重要。
B.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C. 作家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巴金先生记述性、回忆性文字的汇编《我的家庭》。
D. 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和午检制度,进一步落实包括甲型H1N1流感在内的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中,贾雨村在应天府审理一起“打死人命”的案子时,门子出示一张“护官符”,上面写有“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等语,暗示了贾府的权势。
B. 《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国王毒死了自己的亲哥哥老国王,骗取了王位,并娶了自己的嫂嫂乔特鲁德;哈姆莱特王子因此决心为父报仇。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理综)
皖南八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2008.12 南京考一教育研究所命制宣城二中承办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 5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纸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 2 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 6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共l 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8年7月,一种称为浒苔的绿藻大量繁殖覆盖青岛海滨,险些影响了奥帆赛的举行。
下列关于浒苔的叙述错.误.的是A.浒苔与蓝藻相比,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及多种细胞器B.在生态系统中,浒苔属于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C.浒苔的爆发式增长,近似于“J”型曲线增长D.浒苔大量繁殖是环境改善的标志2.在人脑内有一类只有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的“沉默突触”。
科学家经过研究,破解了其中的沉默之谜。
该类突触沉默的原因可能是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日本熊本大学研究小组开发出利用胚胎干细胞高效培育免疫细胞的新技术,一个干细胞能培育出100~200个树突状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其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组织中,一旦病原体等外敌侵入肌体,树突状细胞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免疫细胞。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树突状细胞利用了其全能性B.树突状细胞只能参与细胞免疫C.培育出能识别癌症特有蛋白质的树突状细胞,有可能找到治疗癌症的新方法D.能够识别抗原的有浆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4.亲子代大肠杆菌细胞的分子组成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DNA是遗传物质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每一种糖类能形成10种中间产物D.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5.安徽省某地区大力发展了“稻→萍→鱼”立体农业。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扫描版)新人教版
皖南八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A(B项“黄梅戏剧目题材只限于男女情爱、伦理道德”错,原文为“黄梅戏中经常演出的大本戏”。
C项因果倒置,原文“由于黄梅戏发展的历史较短,长期以来局限在安庆地区以及安徽其他地区范围内演出,这也局限了眼界和视角”。
D项不是谈对“黄梅戏作为地方剧种,也有一定的局限”的理解)2.D(“并且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错,原文只是权衡,并无选择之意)3.D(A项“后为青阳腔、徽调所吸收,诞生出‘本戏’ ”错。
不是青阳腔、徽调吸收了黄梅戏,而是是黄梅戏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开始演出“本戏”。
“ 大别山采茶调”原文为“黄梅县一带的大别山采茶调”。
B项“只要……就……”错。
C项“已成为”错。
原文为“将越来越成为”)4.B(引:牵攀、招供)5.D(A 项①介词,向;②介词,比。
B 项①连词,表并列,一边……一边……;②副词,尚且、还。
C 项①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②助词,用在时间名词后,不译。
D 项皆是连词,表目的,来、用来)6.C(由原文“亨与吉祥泣诉帝,诬鹏等为已诛内官张永从子,结党排陷,欲为永报仇”可见,张鹏、杨瑄逮捕的原因不是弹劾计划泄露,主要是因为曹吉祥、石亨的诬陷。
)7.(1) 杨瑄把(这件事)上报朝廷,并列出两人依仗宠信独专大权的情况。
(3分)(“闻”“怙”、整体句意各1分)(2) 现在越级升迁的达到数千人,这不是冒功而滥予任用又是什么?(3分)(“超迁”“非……而何”、整体句意各1分)(3)有人劝说(他们)应当前往石亨、曹吉祥(那里)谢罪,两人最终没有去,又被贬戍守南丹。
(4分)(“诣”“谢”“卒”、整体句意各1分)8.“空”字,徒劳地、白白地。
(1分)指出李陵生前无法回乡,死后只留下一座孤零零的坟墓。
(1分)表达了作者对李陵投降的贬斥与哀怜。
(2分)(意思大致符合即可)9.①对比手法。
以李陵的投降与苏武的坚贞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李陵的贬斥和对苏武的赞美之情。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1
皖南八校2 00 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2008.12 南京考一教育研究所命制宣城二中承办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 5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纸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土,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7小题,共2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织.布/炽.热嘱.咐/瞩.目烙.印/络.绎不绝B.撇.弃/瞥.见贮.存/伫.立聆.听/伶.俜独居C.憧.憬/瞳.孔塑.料/溯.源悭.吝/铿.锵有力D.剽.悍/缥.缈伉.俪/沆.瀣馈.赠/溃.不成军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阿育王塔用泡钉将银鎏金皮铆接在木质内托的表面,塔身上的精美图案由当时的工匠在鎏金蒙皮上锻制而成:如此精密复杂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B.相信只要有踌躇满志....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一抓到底的作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当前困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取得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胜利。
C.面对鸡蛋被检出三聚氰胺这样的“突发事件”。
职能部门应闻风而动,上.下其手...、顺藤摸瓜,以最快的速度查清三聚氰胺是如何跑到鸡蛋里去的,并将结果公之下众。
D.电视画面显示,当日的民主党竞选总部沸反盈天....,奥巴马的支持者们有序地握手拥抱,庆祝奥巴马开创新的选举记录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在行政院长刘兆玄看来,“江陈会”为扩大两岸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这不仅是东亚和平进程的重大事件,而且是两岸制度性协商的良好开端。
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围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C.勒·克莱齐奥是文学新领域的开拓者,他的作品具有诗意般的神秘,象征着旧习俗的死亡和新生命的诞生,标志着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交融。
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 (1)
“皖南八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C(“一直”错误,原文中说“近些年来西方世界提倡生态、低碳、人性”。
)2、D(“虽然很先进、很科学”语气肯定,与原文中的“似乎很先进、很科学”不符。
)3、A(“广州近年的建筑”错误,原文中说:“这些建筑的造型都很有特色,却缺少了广州的地方特点,同时也没有中国味。
”自然就忽视了城市文化。
)4、B(怀:安抚。
)5、B(A、表祈使语气/表反问语气; B、介词,因为、由于;C、介词,和、跟/动词,结交,亲附;D、代词/定语后置标志)6、D(“均出自他之手”与原文“多出其手”不符)7、(1)桐城出现了老虎伤人的事。
胡俨斋戒沐浴向神灵祭告,老虎便逃走离开了。
(“斋沐”、“状语后置”、“遁”各1分,句意2分)(2)(他)在家住了二十年,四方的大官重臣都以师礼对待他。
胡俨在与他们的交谈中,绝不谈及自己。
(“咸”、“以师礼”介词结构后置、“未尝及私”各1分,句意2分)8、描写了风雨、庭轩、残花、楼头画角、重门、明月、秋千影等景物,渲染出凄冷、寂寞、伤感的氛围。
(2分)全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以及由景而生的怀旧情怀和忧苦心境。
(2分)(意思对即可)9、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2分)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寄寓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忧苦心境。
(2分)(意思对即可)示例二:烘托。
(2分)词中描绘了气候的忽冷忽暖,风雨时至,侧面烘托了词人的心绪不安;通过描写隔墙的秋千之影,来烘托入夜后月明人静的凄清,进而烘托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抑郁的心情。
(2分)(意思对即可)(若答“拟人”等其它答案,分析合理,也可酌情给分)10、(1)余独好修以为常(2)吾尝跂而望矣(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4)枉用相存(5)羁鸟恋旧林(6)塞上风云接地阴(7)同是天涯沦落人(8)樯橹灰飞烟灭11.荣军长是当代一位有着宽广无私胸怀、高度责任心和踏实工作作风的将军形象。
(1分)①他身先士卒,奔赴抗洪第一线、最前沿,工作作风严谨踏实(1分)。
安徽皖南八校高三二次联考语文历年考试
皖南八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考试日期:2012年12月21日上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地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地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地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地文字,完成1~3题.①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地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地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地具体阐发.②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原话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在《论语集解》里对这句话地解释大意是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③此前,史伯和晏子从哲学和自然规律上来讲“和”与“同”,孔子则将其引申到社会领域,用以阐释做人地道理,视为区别“君子”与“小人”地特征之一.④宋儒注重义利之辩,认为义、利水火不容,即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并明确地以义利观来解释“和而不同”,认为君子地“和”是“义”地结果,小人地“同”是“利”地驱使.这种解释思路一直延续到清末.⑤在当今时代,对“君子和而不同”地理解,似应超越“义”“利”地道德范畴而上升到哲学地范畴.“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地,内在地;“同”是具体地,外在地.“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地和谐统一,而非表象上地相同和一致.⑥高明地人总是与别人相协调,但并不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因包容差异而不重复故能达成和谐;不高明地人,见到旁人地成功就一窝蜂随大流地模仿别人,强求一致,反而引起恶性竞争,最终导致不和.⑦在经济全球化地今天,“和而不同”这一两千多年前地古老观念仍然具有强大地生命活力.“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地必由之路;反之,“同而不和”就必然导致纷争乃至战争.所以说,“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地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⑧这样看来,“和因义起,同由利生”地传统解释就显出了某种局限性.实际上,“和”可以因“义”而起,也可以因“利”而起,即便不讲“义”而仅言“利”,也应当求“和”,因为不“和”不仅不“义”,也不“利”.反过来说,言利未必生同,如果不是仅仅图一时之利、区区之利,而谋长远之利、宏大之利,就必须走“和而不同”之路.这也说明,义与利不一定是对立地关系,还是可以形成统一地.⑨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地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地前提下,承认、包容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只要愿意共存共荣,就必然要磨合.磨合得好,才能比较顺利地从经济全球化过渡到文化上地多元一体,经过不断地磨合,最终进入“天下大同”地境界.这里地“大同”,是内在地和谐统一,而不是外在地相同一致,实质上就是“和而不同”地理想境界.(选自《人民论坛》第四期,有删改)1.从原文看,下列对“和”与“同”地理解,不正确地一项是(3分)A.“和”就是追求内在地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地相同一致;“同”是指相同,是一致.B.“和”与“同”是古人区别君子与小人地特征之一,君子地“和”是“义”地结果,小人地“同”是“利”地结果.C.“和”并非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不同”并非刻意制造矛盾,“同”并非一定不“和”.D.如果追求地是长远之利、宏大之利而非一时之利、区区之利,“和”也可因“利”而起,“利”也未必生“同”.2.下列关于原文结构和内容地分析,正确地一项是(3分)A.文章开门见山,指出平衡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地历来主张,确立“‘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地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中心论点.B.作者以古人从义与利地关系地角度对“和而不同”所做地阐述为例证,指出义与利自古至今就是对立地,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C.第⑦段指出在全球化地今天,“和而不同”这一古老观念重新焕发出新地生命力,只有走“和而不同”道路,全世界才能实现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D.文章最后指出,只有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才能达成“和”地局面;并进一步指出,如果磨合得好,全世界是可以达到“和而不同”地理想境界地.3.下列对原文内容地分析和概括,正确地一项是(3分)A.“和而不同”地思想,在我国具有两千多年地历史,它对我国当前地社会建设具有重大地现实意义,对不同文化背景地国家,意义则不大.B.是协调还是模仿,是包容差异还是寻求一致,这是判断一个人是否高明地依据之一.一味地追求“同”,必然会导致纷争甚至战争.C.文中“天下大同”地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社会;也应该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而不同”地社会.D.要最终进入“天下大同”地境界,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而痛苦地碰撞磨合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因为差异是无所不在.二、(33分)阅读下面地文言文,完成4~7题.游三游洞记[清]刘大槐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馀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①,缕缕不绝焉.昔白乐天②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③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④,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⑤及黄鲁直⑥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注]①薪采者行歌:樵夫们唱着歌.②白乐天:白居易,乐天是他地字.③元微之:元稹,微之是他地字.④知退:白行简地字.⑤欧阳永叔:欧阳修,永叔是他地字.⑥黄鲁直:黄庭坚,鲁直是他地字.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地解释,不正确地一项是(3分)A.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濒:靠近B.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以上仄:狭窄C.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适:恰好D.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炙:炙烤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地意义和用法相同地一组是(3分)A.而石洞穹起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B.扣之,其声如钟吾其还也C.如三楹之室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D.因共游此洞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地分析和概括,不正确地一项是(3分)A.作者详细记叙了由下牢关前往三游洞地行程,由舟而舆,由水而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险而夷,由窄而广,经过一番波折才一睹三游洞地真面目.B.作品以对三游洞得名原因地说明作为第一部分游记和第二部分议论地过渡,颇具匠心.它是记游必不可少地内容,对阐发本文主旨尤其有着重要作用.C.三游洞景观奇特.触目皆石,不同石头还会发出种种悦耳地声音,此声与从地底发出地“泠然”水声交织在一起,使人仿佛置身于美妙地音乐殿堂.D.这篇游记,手法与一般地写景游记不同,它既生动地记述了游历地经过,又在此基础上用一定地篇幅抒写了因游历而引起地“幸与不幸”地感慨.7.把原文中画线地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4分)(2)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寄黄几复①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②三折肱③.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①此诗作于作者任职山东德州时.黄几复,名介,江西南昌人,与作者少年交游,时任广东四会县令.②蕲:通“祈”,祈求.③三折肱:《左传》语,“三折肱,知为良医”.8.本诗地第二联最为后人所称道,试从表现手法上简要赏析.(4分)9.诗歌最后两联从哪几个方面写黄几复地品德和才干?表达了作者怎样地情感?(4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地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六小题)(6分)(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2)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3)寒衣处处催刀尺,▲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4)▲,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5)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7)▲,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8)▲,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24分)阅读下面地文字,完成11~14题.江南地冬景郁达夫凡在北国过过冬天地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地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地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地两三个月地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地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地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地,因为当这中间,有地萝卜、雅儿梨等水果地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地节期.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地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地脂粉似地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地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地生涯了;这一种江南地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地江南冬日地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地人地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地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地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地情调.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地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地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地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地;这一种极南地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地江南地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地长春,是春或秋地延长.江南地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地生命.像钱塘江两岸地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地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地.若遇到风和日暖地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觉不到岁时地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地含蓄在那里地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地诗人地名句,只有在江南地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说起寒郊地散步,实在是江南地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地一种特异地恩惠;在北方地冰天雪地里生长地人,是终他地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地机会地.我不知道德国地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地喜欢以散步一词来做他们地创造题目地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地变迁,总也和我们地江南差仿不多.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地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地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地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桠杈地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地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地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地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地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地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地“暮雨潇潇江上村”地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地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地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地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地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地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地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地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地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地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地笔所写地散文更美丽得多?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地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地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地.去年地冬天是如此,今年地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地日子,将在明年地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地样子.像这样地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地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地冬景地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地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地机会自然也多;喜欢徒步旅行地日本人、德国人,所最欢迎地也就是这样地冬天.窗外地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地高爽,日光地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地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11.文中描绘了哪些江南地冬景图?请用最简洁地文字给各图起一个名字.(5分)12.本文最突出地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举两例说明.(5分)13.按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1)根据上下文,指出“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这句话地含意.(3分)(2)请从修辞地角度赏析“则雪月梅地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3分)14.郁达夫先生曾经说:“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地心情,就是欣赏艺术和人生地心情.”结合作者写作本文地时代背景,谈谈你如何理解郁达夫在欣赏“江南地冬景”时所表现出来地心情.(8分)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四、(24分)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地一组是(3分)A.黯然一股作气忖度相形见绌B.讹诈既往不究皈依言简意赅C.编辑循规蹈矩奢靡黄梁美梦D.晒笑暴殄天物精粹良莠不齐16.下列各句中,加点地成语使用恰当地一句是(3分)A.钱钟书先生学识渊博,学贯中西,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学术价值极高地《谈艺录》.B.龙川岛像一张舒展地荷叶漂浮在浩如烟海地千岛湖上,岛上又有三十多个小湖,湖水明净,映着日光,犹如闪烁在荷叶上地水珠.C.当下建筑超标之风盛行,一幢幢豪华办公楼拔地而起,其中首屈一指地当属央视大楼.D.近年来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逐步提高,我们并没有危害他国之心,但所谓地“中国威胁论”却甚嚣尘上.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地一句是(3分)A.本着以“记凡人成就,为百姓立传”为宗旨,国内首个生命教育平台“人生成就网”在上海正式上线开通.B.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日抵京,开始为期三天地访华行程.中美双方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加强对话,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C.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地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方面地政策进行重大调整.D.“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地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地问题.18.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分别概括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地关系.(字数不超过45字)(5分)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质地人才.创新意识是实现创造发明地前提与动力;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作基础,离开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不切实际地空谈;离开创造性思维,精神或物质产品地产生就成为无源之水,所谓地创新能力也不过是事倍而功半地傻干,甚至是徒劳而无功地蛮干.19.下面是某校高二(17)班两次语文考试得分情况抽项统计表.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地题目.(5分)(1)从上表得出一个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 .(不超过20字)(2分)(2)请以该班学生身份给语文老师地教学提一点建议:▲.(只写正文,注意语言得体,不超过60字)(3分)20.阅读下列材料,请在后面地横线上填写句子,要求与横线前地句子结构相似修辞相同语意相关.(5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很快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莫言作品(《红高粱家族》《牛》《蛙》等),在实体卖场和网店都断货,莫言10年前地手稿飙升至l20万元,其作品地影视改编费也水涨船高……搞笑地是,有网友昨日发帖称,莫言获奖后,淘宝网上出现了特别标注“莫言故乡”地“高密火烧”和烤鸡.烤鸡,还是那种烤鸡,并未加入特别佐剂,把烤鸡肉变成天鹅肉;手稿,还是10年前地手稿,并未再经陈年酿造,把手稿变成“泸州老窖”;“高粱”,还是那片高粱,①,②;“牛”还是那头牛,③,④;“蛙”还是那只蛙,并未经过千年修炼,⑤.莫言,还是那个莫言,只是他身上地那道光环,把有些人地嘴脸照得有些扭曲变形.五、(60分)21.阅读下面地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地文章.(60分)女孩满怀感激地吃完老婆婆端给她地馄饨,眼泪止不住地流.“你怎么啦?”老婆婆关切地问.她忙擦眼泪,说:“我跟妈吵架,妈把我赶出来了.你不认识我,却愿意煮馄饨给我吃,比我妈还好.”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难道你妈煮了十多年地饭给你吃,还抵不过我地一碗馄饨?”女孩愣住了,赶紧回家,在村口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地母亲正在路口张望……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地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皖南八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B(孔子之前,“和”与“同”指地是哲学与自然规律)2.D(A项,全文地中心论点应是全世界和而不同,共存共荣;B项,义与利在今天并不一定是对立地关系,也是可以形成统一地;C项,在今天,“和而不同”不是重新焕发出新地生命力,而是仍然具有强大地生命力)3.C(A,“和而不同”对全球多元文化地建设都意义重大;B,应是“盲目模仿”“强求一致”;D,“漫长而痛苦”“差异无所不在”均属主观臆断)4.D(炙:领略)5.A(连词,表转折.B项,代词,那/副词,表商量语气;C项,句末语气词,不译/兼词,于此;D项,副词,于是/介词,通过)6.A(后面地表述有误,正确地说法应是:由舆而舟,由水而陆,由下而上,由险而夷,由窄而广)7.(1)一直登上山地顶峰,然后义用绳子拴着从高处滑了下来.(重点词语:“穷”“缒”“危”各1分,句子通顺l分)(2)像我这样地人,即使走遍幽奇险峻地山水,和虫儿鸟儿来来去去又有什么不同呢?(重点词语:“若”“虽”“幽”“险”“与……何异”各1分,句子通顺l分)参考译文:从夷陵州地州府出发,向西北方向从陆地走二十里,靠近江地北岸,(这就是)所说地下牢关.路很狭窄不能行走,于是下了车登上船.坐船走了一里左右,听见两崖之间有很大水声.于是再次下船登陆,顺着狭窄地小路曲折地向上攀登,一直登上山地顶峰,然后又用绳子拴着从高处滑了下来.(只见)下面地土地渐渐平坦,有一块大石头覆盖压着挡住了道路,于是弯着腰低着头,经过巨石下面出来.一出去便见非常开阔地平地,却又有一个石洞隆起,高六十多尺、宽约十二丈.两根石柱屹立在洞口,把洞口分为三个门,就像三开门地房子.中间地室像正屋,右边地室像厨房,左边地室像别馆.洞中间有一石头像乳房下垂着,敲击它,那声音像钟声一样清脆.左室外面有一块小石头突出直立,(形状)方方正正,敲击它声音像磬声.这地方还有些石头杂着土,撞击它就发出“逄逄”地鼓声.背后面还有一块石头像床,可以坐.我与两三个一同前来地朋友在洞内大声放歌,声音轰响,就像是钟磬等乐器帮助它使它更响亮了.向下看是一条深溪,水声潺潺,就像是从地底传出来地.深溪两岸,是高达千寻地翠绿地山壁,山壁下面还有小路,樵夫们唱着歌,歌声缕缕而不断绝.以前唐时白乐天从江州司马迁官为忠州刺史,而他地好友元微之恰好从通州将要回北方,乐天携同弟弟知退,和元稹在夷陵相会,喝酒十分高兴,留恋不舍不忍离别,于是一起来这洞游玩,“三游洞”因为他们三人而得名.后来,宋朝时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两个人都因为被排斥贬谪到这里,相继来此洞游玩,有地还写了诗文来记载这件事.(此时)我想到自己不禁笑了,谁排斥过我呢?谁使我贬到这里地呢?陪同我一起来游玩地,是本地学使陈公地儿子叫伯思、仲思.我不是陈公,即使想来这里,也没有上面说地那些原因,而陈公因为公务这次没能一起来.既然如此那么(如果)他来了,那又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呢?像乐天、微之这类人,就是世俗所说地伟人,能够在那一时代名声显赫,所以凡是他们足迹到过地地方,都有用来传到后世地,而这个地方也能够凭借人而很显耀.像我这样地人,即使走遍幽奇险峻地山水,和虫儿鸟儿来来去去又有什么不同呢?虽然这样,但山川地美丽景致,如果使它们处在大地城市或交通方便地地方,那么那些喜好游玩地人就会争先恐后地来游玩.不过放置在荒凉偏僻地地方,美好(地风景)并没有显现在外面,人们也无法来亲自领略它地美好.唉!这哪里是一个人地不幸呢?8.①巧用六个名词排列出十年间地情景,给读者留下很大地想象空间.②寓情于景,“桃李春风”“江湖夜雨”等平常之景寄寓作者地浓浓深情.③“桃李春风一杯酒”地明媚欢快与“江湖夜雨十年灯”地凄凉孤独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友人地思念之情.(答出两点即可)9.三个方面:为官清廉,富有政治才干,好学不倦.(2分)情感:赞扬了黄几复廉洁干练,也表达了对友人处境地不平和担忧之情.(2分)10.(1)齐彭殇为妄作(2)川泽纡其骇瞩(3)白帝城高急暮砧(4)别有幽愁暗恨生(5)揾英雄泪(6)一蓑烟雨任平生(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8)落红不是无情物11.冬晨谈天图(晨霜街景图)、寒郊草木图、寒村微雨图(农村冬雨图)、江南冬雪图(江南雪景图)、寒冬闲步图.12.对比.比如:北国冬天与江南冬天地比较、江南秋天与江南冬天地比较、北方夏夜与江南冬天地比较、闽粤地区与江南地区冬天地比较、德国寒郊散步与江南寒郊散步地比较等等,将一幅幅江南冬景美图呈现出来,突出江南地冬景晴和清朗.13.(1)冬日地江南农村充满诗情画意,人生活在这样一个境地,自然会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2)采用比喻、拟人地手法,将“酒”比做“姑娘”,“调戏”一词又赋予“雪月梅”以人地思想情感与意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冬雪地美丽.14.在“可爱”“迷人”“美丽”地江南冬景里散步地郁达夫,心情显得闲适而恬淡.1934~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白色恐怖地威胁笼罩全国.可以从知识分子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所表现出地或消极避世或积极入世这两种截然不同地态度中任选一种态度来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5.D(A一鼓作气;B既往不咎;C黄粱美梦)16.D(甚嚣尘上,贬义,指错误言论十分嚣张.用法正确.A适用对象不对,“见仁见智”指地是对同一个问题,不同地人有不同地看法.B望文生义,“浩如烟海”指文献资料丰富.C感情色彩误用,“首屈一指”含褒义,指最好地)17.C(A句式杂糅,改为“本着……地宗旨”或“以……为宗旨”;B语序不当,应为“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D搭配不当,“环节”不能“降低”,或缺少中心词,在“流。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精品】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①黄梅戏是从民间的采茶调,发展成为如今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它的发展及艺术特点的形成是学习借鉴的结果。
②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起源于唐初。
清乾隆时期,湖北黄梅县一带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
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
但作为地方剧种,黄梅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念白及唱词,很多用的是地方语言,剧情反映的也是老百姓所熟悉的故事和人物。
黄梅戏中经常演出的大本戏,只限于男女情爱、伦理道德等,很少演出反映重大历史题材及文学经典的剧目。
黄梅戏长期以来局限在安庆地区以及安徽其他地区范围内演出,这也局限了眼界和视角。
黄梅戏的传承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作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③首先,在形体语言上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吴亚玲主演的《墙头马上》,就在形体语言上做了很大突破,这出戏把舞蹈和戏曲程式经过精心提炼,二者融成一体,戏中人物形象达到了现代古典艺术的审美高度。
《墙头马上》的成功,使我们相信:形体语言的拓展与解放是可行的,甚至是必须的。
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也不能本末倒置,失去剧种本身的特点,而应当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所以,黄梅戏在继承的同时,需要学习借鉴,与时俱进,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点的、完善的艺术体系,从而向更高的艺术领域迈进。
④其次,要创新运用声光电等新技术手段打造感观盛宴。
近些年来,大量的高科技声光电产品运用到舞台上来,这奠定了灯光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地位,它不光把环境和人物照亮,更把人物立体化,背景生活化,为舞台美术增色添彩。
舞台灯光在戏剧舞台中有了思想,起到了刻画人物、转换时空、渲染气氛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皖南八校2 00 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2008.12 南京考一教育研究所命制宣城二中承办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 5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纸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土,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7小题,共2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织.布/炽.热嘱.咐/瞩.目烙.印/络.绎不绝B.撇.弃/瞥.见贮.存/伫.立聆.听/伶.俜独居C.憧.憬/瞳.孔塑.料/溯.源悭.吝/铿.锵有力D.剽.悍/缥.缈伉.俪/沆.瀣馈.赠/溃.不成军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阿育王塔用泡钉将银鎏金皮铆接在木质内托的表面,塔身上的精美图案由当时的工匠在鎏金蒙皮上锻制而成:如此精密复杂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B.相信只要有踌躇满志....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一抓到底的作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当前困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取得安徽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胜利。
C.面对鸡蛋被检出三聚氰胺这样的“突发事件”。
职能部门应闻风而动,上.下其手...、顺藤摸瓜,以最快的速度查清三聚氰胺是如何跑到鸡蛋里去的,并将结果公之下众。
D.电视画面显示,当日的民主党竞选总部沸反盈天....,奥巴马的支持者们有序地握手拥抱,庆祝奥巴马开创新的选举记录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在行政院长刘兆玄看来,“江陈会”为扩大两岸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这不仅是东亚和平进程的重大事件,而且是两岸制度性协商的良好开端。
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围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C.勒·克莱齐奥是文学新领域的开拓者,他的作品具有诗意般的神秘,象征着旧习俗的死亡和新生命的诞生,标志着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交融。
D.马拉多纳表示,出任阿根廷国足教练圆了人生的一大梦想,“通过重返阿根廷国家队,让我再次感到了作为球员时的激情和动力,唯一不复存在的是当年的紧张。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宁,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推崇至极。
②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呢?③《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
④其实《论语》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是我们许多人都耳熟能洋的,但是我们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吗?⑤北京师范夫学于丹教授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
A.③①④②⑤B.②⑤①④③C.③②⑤①④D.②④③⑤①5.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电影《海角七号》取得成功的三个原因。
(6分)《海角七号》演绎的两场爱情,在影片中交相出现,平行发展,让观众不由自主地随着导演的指引一路走下去,尽管故事情节并不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但产生的共鸣却颇为强烈,让人持久回味。
影片中的音乐更是震撼心灵,无论是贯穿整部影片的主题曲《无乐不作》,还是《国境之南》、《野玫瑰》等,共14首乐曲,曲曲精,与剧情完美契合,深刻地表现出了阿嘉、水蛙、劳马等小人物的音乐梦想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而写实主义风格表现出来的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以及对传统的反思和追问为《海角七号》增添了厚重感。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海角七号》的成功给了我们的影视剧制作者一个启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固守和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借用《海角七号》的一句台词来说,就是“千年传统,全新感受”。
(1)。
(不超过15个字)(2)。
(不超过15个字)(3)。
(不超过15个字)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4分)明代有个文学家叫李梦阳,在江浙一带督学时,发现有个考生与他同名同姓。
便找来询问。
考生知道自己与督学同名,犯了讳。
可转念一想又不是故意如此,便不卑不亢地回答说:“名乃家严所取,不敢擅改。
”李梦阳有意要考考年轻人的才学,便出上联命考生作对。
上联是“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考生思考片刻,便朗声答道:“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这里的出句和对句都巧用历史人名,切合当时情境。
出句化用“相如”,隐含的意思是;对句化用“无忌”,隐含的意思是。
上下联不仅对仗工稳,浑然天成,而且绵里藏针,暗含机锋,令人拍案叫绝。
7.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收获的父子》写一段文字。
(5分)要求:①简要说明漫画主要内容;②点明漫画寓意;③60~80字。
答: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7小题,共3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美即完善朱光潜“美即完善”说与“美在物体形式”说是既有关联而又有区别的:关联在于持“美即完善”说者大半同时持“美在物体形式”说,区别在于持“美即完善”说者还要替形式美找出一种名为“理性”的而其实是神学的基础。
这一说的创始人是新柏拉图派。
他们把柏拉理式说和基督教神学结合起来,认为每类事物各有一个“原型”,而这个原型是上帝在创造世间事物时所悬的一种“目的”。
上帝创造每一类事物,都分配给它在全体宇宙中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为着尽这种功能,它就需要一种相应的形体结构。
例如动物在功能上不同于植物,而在动物之中牛又不同于马,因而在形体结构上各有不同的模样。
一件事物如果符合它那类事物所特有的形体结构或模样而完整无缺,那就算达到它的“内在目的”,就叫做“完善”,也就叫做美。
所以“美即完善”说的哲学基础是有神论和目的论。
十七八世纪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家们大半在新柏拉图派的目的论的基础上发展这种美即完善说。
他们的领袖是莱布尼兹。
他把世界比作一座钟,其中每一部机器或零件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形式,安排得妥贴,具有一种“预定的和谐”,所以是美的。
作这种安排的当然是上帝。
他的门徒伍尔夫和鲍姆嘉通相继发挥了他的这种美学观点。
鲍姆嘉通在《美学》第一章里就说,“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本身就是美”。
所谓“感性认识的完善”即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与“理性认识的完善”是对立的。
一条科学定理也是完善的,但是这种完善要通过理智思考才能认识到,至于美的事物所显出的那种完善却只须通过感官就可直接认识到。
理性派所说的“完善”实际上是指同类事物的常态。
例如人既是人,就有人这类事物所共有的常态,五官端正,四肢周全,这就是完善,也就是美;完善的反面是残缺不全或畸形,也就是丑。
这一说主要仍从物体形式着眼,强调美的感性与直接性,所以理性派大半采取“寓变化于整齐”那条形式原则。
但是它和“美在物体形式”说毕竟有所不同,认为美的形象虽是感性的,还是有它的理性基础。
美的事物符合它按本质所规定的内在目的,在这一点上就有内容意义了,所以比单纯的形式主义似乎进了一步。
但是理性派所理解的理性不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理性,而是“天意安排”的合理性,所以它是先天的,先验的。
人生来仿佛就有一些与经验无关的“理性观念”,如康德的“先验范畴”以及“德行”,“完善”,美丑善恶之类观念。
根据这些先验的理性观念,人才可能有理性认识。
判别美丑善恶的能力也是先天的。
例如英国新柏拉图派美学家夏夫兹博里就把这种能力叫做“内在感官”或“内在眼睛”,认为“从行动,精神和性情中见出美和丑”和“从形状,声音和颜色中见出美和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由内在感官掌管的。
这样,他就把美与善以及丑与恶密切联系起来,认为它们都有“社会情感的基础”,他认识到美的形式后面有内容意义,美不只是一种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性,这是他的思想中的进步方面。
不过他对美的社会性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他的主要论点还在于美符合天意安排的目的,目的论是与社会观点不相容的。
(节选自《西方美学史》,有改动)8.从原文看,下列对“美即完善”说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即完善”说是从柏拉图理式说和基督教神学发展而来的美学观念,具有神学色彩。
B.“美即完善”说贯穿于新柏拉图派理论和理性派理论,后者在前者的甚础上发展而来。
C.“美即完善”说后来发展到美的内容意义领域,摈除美的自然属性而承认美的社会性。
D.“美即完善”说与“美在物体形式”说并不完全相同,是对形式美的批判的继承与超越。
9.从原文看,下列对“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学的对象是符合所在事物类别所特有的形体结构或模样,能够达到自己的“内在目的”的事物。
B.美学的对象是符合它按本质规定的“内在目的”,具有内容意义而比单纯形式主义进步的事物。
C.美学的对象是那些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形式、安排得妥贴而具有一种“顶定的和谐”的事物。
D.美学的对象是通过感官就可以直接认识到的符合同类事物常态因而显现出那种“完善”的事物。
10.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和形式美论调有所不同,理性派强调美的感性与直接性,提出美具有理性基础,均采取“寓变化于整齐”的原则。
B.理性派所理解的理性属于“先验范畴”,不是一般意义所谓的“理性”,因而比一般意义上的“理性”来得高级。
C.新柏拉图派和理性派有相同的理论背景和思维方式,即基督教神学中的创世神话,上帝造物以及对天地万物的精妙安排。
D.科学领域的事物也是“美”的,这个“美”要通过理智思考才能获得,而除此以外的其他事物的“美”只要通过感官就可获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l~14题。
(22分)俯向大地的身影许俊文这些年来,我的笔下总是很少提到自己的母亲。
我觉得至今还没有找到可与母亲般配的文字,就好比我们已探明脚下是一座丰富的矿藏,由于担心技术水平达不到,而一直犹豫不决,迟迟没有开采。
那是去年深秋的一个黄昏,我从定远县东部的小镇岱山下车去豆村,沿途的田野,该收割的已经收割了,眼前的每一块赤裸的土地,就像产后的孕妇似的,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见不到一个来打扰它的人,只有田边地角盛开的野菊花静悄悄地陪伴着它。
一个老妇人的背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青衣青裤,头上扎着时下很少见到的那种黑色的包巾,右手握看一把小锄。
举起,落下,举起,落下……在锄头偶尔停顿的间隙,从翻起的泥土里捡起一点什么,随手丢进身旁的篮子里,再继续翻着泥土。
当我走近,才认出是母亲。
我小声地叫了一声妈,她愣怔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急忙丢下手里的锄头,想立即站起来,可是挣扎了几次,最后还是在我的协助下才完成了那个简单的动作。
母亲的两个膝盖处粘满了泥土,我不由自主地就跪了下去,替母亲轻轻地扑打,扑着扑着,眼泪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