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有无意义的材料对长时记忆
知识的识记与信息编码学习资料
知识的识记与信息编码一、知识识记与信息编码的实质识记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
在整个记忆系统中,信息编码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而且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的。
识记是一个开展的过程,它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
新的信息必须与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联系,并纳入已有知识结构之中,才能获得和巩固。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当需要识记的事物与人们的需要、兴趣、情绪密切联系时,只要经历一次,人们就能终生不忘。
例如,学生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的愉快心情,往往是终生难忘的。
二、知识识记与信息编码的主要方式(一)视觉编码视觉编码是感觉记忆的主要信息编码方式。
斯珀林(G.Sperling)的图像记忆实验证实了视觉器官这种编码的能力。
在斯珀林实验的开始阶段,他用速视器以50毫秒的极短时间向被试同时呈现如表16-1左侧的一套符号(字母或数字),要求被试把他所看到的符号尽量多地再现出来(全部报告法)。
结果发现,被试仅能正确回忆4~5个符号。
后来,斯珀林修改了实验程序,如表16-1所示,给被试呈现12个符号,排成3排,每排4个符号,呈现时间仍为50毫秒。
但其中每排符号都和一种声音相联系,例如,上排用高音,中排用中音,下排用低音。
要求被试在字母呈现后,根据声音信号,对相应一排的字母进行报告(部分报告法)。
实验结果表明,当视觉刺激消失后,立即给予声音信号,回忆的项目几乎是完全正确的。
当信号延迟到300毫秒才响时,被试就只能正确回忆任何一排符号中的75%,即12个符号中的9个;当信号延迟到1秒后才响时,被试的成绩与用整体报告法时相当。
如果进一步延长时间,其结果与延迟1秒没有多大区别。
根据这一实验,斯珀林认为人的记忆系统中存在着一个感觉储存阶段,视觉器官保存图像信息的容量相当大,但是保持的时间相当短,超过250毫秒遗忘就开始了。
表16-1斯珀林部分报告法的实验程序(二)语音听觉编码人们认为,储存在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主要是以语音听觉编码的方式存在的。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1、单选题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定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_____。
A : 重现B : 保持C : -回忆D : 再认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记忆过程的三种环节的理解。
【参考答案】D【名师点晴】记忆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其中,识记是记忆的第一个环节,没有识记也就无所谓保持和回忆。
保持是记忆的第二个环节,即对材料进行储存和巩固。
再认或回忆是记忆的第三个环节,是提取头脑中储存的知识、经验,用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再认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过程。
回忆也叫再现,是指在一定诱因的作用下,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独立地再现出来的过程。
本题中对儿时伙伴名字的想不起来,但是确定认识,这是一种再认现象。
因此本题选 D。
2、单选题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_____A : 巴甫洛夫B : 艾宾浩斯C : 斯柏林D : 弗洛伊德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常识题比较简单。
3、单选题从记忆内容看,小学低年级阶段占主要地位的记忆类型是_____A : 运动记忆B : 形象记忆C : 情绪记忆D : 语词记忆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在幼儿阶段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言记忆逐渐发展。
4、单选题后继的学习和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_____A : 动机性抑制B : 前摄抑制C : 倒摄抑制D : 痕迹衰退抑制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倒摄抑制的定义。
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5、单选题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_____秒钟。
A : 1~2B : 20~40C : 60~70D : 70~80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 5~20 秒,最长也不超过 1 分钟。
心理学长时记忆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长时记忆的名词解释在心理学中,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指的是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它是与短时记忆相对应的一种记忆形式,短时记忆只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保持有限数量的信息,而长时记忆则能够长期保存和检索大量信息。
长时记忆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我们能够记住已经习得的知识、经历和技能,以及从中汲取教训和启示。
首先,长时记忆可以被分为显性记忆(Explicit memory)和隐性记忆(Implicit memory)。
显性记忆又分为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和回忆记忆(Episodic memory)。
语义记忆指的是存储关于世界的事实和概念的记忆,如一些公认的名词的定义、发生的历史事件等。
而回忆记忆则是指我们自己的经历和事件的记忆,如我们记得自己小时候的生日派对的场景等。
隐性记忆则是指在无意识状态下获取和使用的记忆,包括过程记忆(Procedural memory),情绪记忆(Emotional memory)等。
其次,长时记忆的建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重复性是其中之一。
研究表明,通过不断重复学习某个信息,可以增强该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储存和提取能力。
另外,情感体验和关联性也对长时记忆的建立具有影响。
我们更容易记住具有情感共鸣的信息,而将相关的信息串联在一起也有助于记忆的建立。
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时记忆的存储和提取也与神经网络的活动相关。
海马体被认为是长时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了回忆记忆的建立和提取。
与此同时,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也在长时记忆的形成和提取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区域在信息的加工和联结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长时记忆的提取也有一定的方式和技巧。
串联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将记忆的片段串联起来来提取信息。
另外,拼写法、联想法等也是常用的记忆技巧,它们能够通过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进行联系,并将新的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
然而,长时记忆并非完美无缺,也存在一些特点和局限性。
长时记忆(比较有意义和无意义) 长时记忆(有凭借再现和无凭借再现)实验指导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兴起于二十世纪 50年代。
奈瑟(Neisser)于1967年发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认知心理学自诞生以来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的扩大,在心理学史上是罕见的,过去任何一个心理学思潮或流派都无法与之相比。
认知心理学继承了心理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许多有益的思想,特别是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内部心理组织的一些观点。
对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也从中吸收了一些东西。
认知心理学是以意识为研究对象,但它并不排除对行为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认为存在一定的条件就会采取相应的行为,这种看法无疑吸收了刺激--反应公式中的一些合理的东西。
因此,从继承性来看,可以说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内部经历了长期孕育过程。
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还有心理学以外的原因。
它包括一些邻近学科的影响,如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等。
认知心理学兴起以后,迅速改变着心理学的面貌,给许多心理学分支以巨大影响。
这是因为认知心理学倡导的信息加工观点首先涉及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它的研究领域也与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相重叠。
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成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为研究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或内部心理机制确定了一个新的具体研究方向,这个方向迅速渗透到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中,使心理过程的研究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也对一些邻近学科和有关领域的实践产生影响。
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心理活动的结构和过程,已成为当前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
但其发展历史并不长,还处在发展阶段,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一些争论还会继续下去,它本身也会发生变化。
然而,无论认知心理学将来是什么样子,它现在开拓的研究心理活动内部机制的方向无疑具有历史的意义。
学习和记忆记忆(memory)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或认知)(cognition)就是通常所说的“记住”,保持(或保留)(retention)就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再认或回忆就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考试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记忆一、选择题1.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是()。
A.0.25秒—4秒B.5.25秒—10秒C.10.25秒—15秒D.15.25秒—20秒2. 记忆的过程包括以下哪几个基本环节()。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C.保持、再认或回忆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3. 开卷考试时,学生的主要记忆活动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4.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3-5 B.5-7 C.7-9 D.5-95.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以()为主。
A.视觉形式B.听觉形式C.语义形式D.表象形式6.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是()。
A.反响回路B.长时作用C.突触结构D.细胞集合7.视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被称为()。
A.感觉登记B.视觉记忆C.图像记忆D.感受记忆8.感觉记忆与短时记忆的一个区别是A.感觉记忆不使用声音编码B.感觉记忆存贮的信息完全不受新信息的干扰C.短时记忆不易消退D.以上都不对9.乔治·斯伯林用()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
A.整体报告法 B.重学法 C.部分报告法 D.节省法10.斯伯林(G.Sperling)的研究表明,图象记忆能够保持()。
A.一次约4或5个项目B.约7.2个项目C.黑白信息D.呈现的所有视觉信息11.对事实类信息,如词汇、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的记忆是( )。
A.程序性记忆B.陈述性记忆C.长时记忆D.技能记忆12.对练字过程中的手部动作的把握,是储存在()中的。
A.情景记忆B.程序性记忆C.语义记忆D.陈述性记忆13.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
A.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B.形象编码和逻辑编码C.语义编码和听觉编码D.听觉编码和表象编码14.保持信息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是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15.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八章 记忆的发展与知识的巩固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八章记忆的发展与知识的巩固重点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起源于( )。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2.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3.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
A.2秒~1分钟B.O.25~2秒C.5秒~2分钟D.O.2~O.5秒4.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8.“舌尖现象”可以用来证明( )。
A.知识同化说B.提取失败说C.经验干扰说D.痕迹衰退说9.一般来说,考试之前的学习效率比平时高,这说明( )。
A.材料的性质影响识记的效果B.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影响识记效果C.识记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影响识记的效果D.对材料的组织影响识记效果10.在参观了服装博览会后,能够记住一件件新的服装样式和颜色,这属于( )。
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二、填空题1.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 )、( )和( )的过程。
2.大学生记忆发展具有( )、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的特点。
3.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 );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 )个组块。
4.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 )、( )才可能转入( )。
5.识记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信息进行( )的过程。
6.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 )与( )、识记的( )与( )、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组块化编码、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觉醒状态、识记的信心等。
7.知识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储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
数量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这就是( )。
8.保持是( )和( )的中间环节,在记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保持也就没有记忆。
关于记忆原理_艾宾浩斯记忆理论
关于记忆原理_艾宾浩斯记忆理论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对心理学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实验心理学的内容,而且激起了各国心理学家研究记忆的热潮,大大地促进了记忆心理学的发展。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记忆原理_艾宾浩斯记忆理论,希望大家喜欢!关于记忆原理_艾宾浩斯记忆理论: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
平时的记忆的过程是: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
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怎样才叫做遗忘呢,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
艾宾浩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
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
他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
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
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遗忘特点1、不同性质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该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
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
[1]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2]设初次记忆后经过了x小时,那么记忆率y近似地满足y=1-0.56x^0.06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
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
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
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使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计划表后的效果图记忆遗忘曲线技巧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
例如英文的学习中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
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有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的关系解析
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的关系解析人类大脑内在数十亿个神经细胞,它们相互之间通过神经突触相互影响,形成极其复杂的相互联系。
记忆就是脑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呼叫作用,其中有些相互呼叫作用所维持时间是短暂的,有些是持久的,而还有一些介于两者之间。
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的关系记忆是人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从人脑内存储到再次提取出来应用,这整个过程总称为记忆。
基本过程:1.编码:记忆第一过程,它是把来自感观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受和使用的方式,并且编码的过程需要注意的参与。
2.保持,也称存储,经编码的信息必须在人脑中得到,一定时间后才可以被提取。
3.提取。
类型: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记忆系统: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1、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只能将来自感官的信息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各种感觉信息在感觉寄存器中以其特有的形式继续保存一段时间并起作用,这些存储形式就是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
称视象和声象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STM)也称工作记忆,信息加工的核心,一般只保持20-30秒。
如果加以复述,可继续保存。
编码的形式: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存储,也有视觉代码和语义代码存储容量:乔治米勒,7±2组块(人们熟悉的认知单元是人们通过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储存的持久性:复述是指信息保存起来的必要条件,对信息短时乃至长时储存都具有重要作用,它包括保持性复述,即指一遍遍地重复识记的材料,和精细复述,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
3、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地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编码形式:主要涉及语义代码,将信息成功地编码进入长时记忆是相对深度水平加工的结果。
还有视觉代码。
长时记忆的储存模式:涉及两个概念:语意网络(以同步练习60页为主),图式以P60页为主。
教师编制考试易错题合集及解析-记忆客观题
教师编制考试易错题合集及解析-记忆客观题1.3 记忆1.3.1 判断题1.(判断题)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反映了记忆中的积极能动性。
错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积极遗忘。
奥苏贝尔的同化说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简化过程,当我们学了更高级的知识之后,可以代替低级的知识,使低级知识遗忘,从而减轻记忆负担,属于积极的遗忘。
故题干表述错误。
2.(判断题)过度学习是在掌握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从而达到更加熟练和更高水平的掌握程度的学习错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是为了促进知识和技能的保排,并不表现在对学习更高水平的掌握上。
所以表述错误。
3. (判断题)以前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把对它的反映重新呈现出来就是记忆。
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的回忆的定义。
回忆是指以前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仍能够重现出来的过程。
记忆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其中,识记是记忆的第一个环节,没有识记也就无所谓保持和回忆;保持是记忆的第二个环节,即储存和现固;再认或回忆是记忆的第三个环节,是提取头脑中储存的知识、经验,用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所以根据题意本题说的是回忆的定乂,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所以题目表述错误。
4.(判断题)短时记忆的主要任务是感知信息。
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的类型。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主要任务是感知信息。
短时记忆主要对来自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中所贮存的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
故题干阐述错误。
5.(判断题)组块编码是促进知识理解的策略。
错误。
解析:知识的学习分为知识的获得、知识的保持、知识的提取三个过程。
组块化编码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长时记忆中存储的知识经验,对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利于保持的知识模块。
因此组块化编码是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而知识的理解属于知识的获得过程。
普通心理学课后答案
第六章记忆1 、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有哪些?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这个就是记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印象又可以被唤起,参与当前的活动,得到再次应用,这就是忆的过程。
从向脑内存储到再次提取出来应用,这个完整的过程总称为记忆。
(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就是感觉记忆或者瞬时记忆。
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以物理特性的编码和形象编码为主,存储时间大约是0. 25-2秒,容量比较大。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以声音编码为主,同时还有有视觉或语义编码,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叫长时记忆。
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储存,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直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以语义编码为主。
(二)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这种记忆是与个人亲身的经历分不开的。
由于情景记忆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储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定。
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它表现在记忆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
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
(三)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瞬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大脑是一个神奇的器官,我们的记忆力全靠大脑,大脑中的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瞬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记忆系统当前得到公认的解释记忆储存的模型是记忆的三存储模型,该模型认为记忆加工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它们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者的关系可以由图4.2表示出来。
来自环境的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
如果这些信息被注意,它们则进入短时记忆。
正是在短时记忆中,个体把这些信息加以改组和利用并作出反应。
为了分析存人短时记忆的信息,你会调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
同时,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需要保存,也可以经过复述存入长时记忆。
在图4.2中,箭头表明信息流在三存储模型中的运行方向一、感觉记忆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感觉寄存器只能将来自各个感官的信息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
在感觉寄存器中,信息可能受到注意,经过编码获得意义,继续进入下一阶段的加工活动,如果不被注意或编码,它们就会自动消退。
各种感觉信息在感觉寄存器中以其特有的形式继续保存一段时间并起作用,这些存储形式就是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称视象和声象。
它们虽然保存的时间极短,但在生活中也有自己的作用。
例如,在看电影时,是视象帮助我们把相继出现的一组图片看成是一个平滑连续的画面。
大多数视象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一秒钟,但在有些情况下,一些视象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
这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如亮度),视觉剌激的强度越大,视象消失得越慢。
声象记忆和视象记忆基本上具有相同的性质,只是声象在感觉寄存器中的持续时间较长,可达几秒钟。
使得我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加工语音信息,达到词的意义。
研究表明,视象和声象是物理刺激的忠实复制品,是感觉器官提供的信息的有效拷贝。
选择性注意控制着什么信息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工,传递到短时记忆。
二、短时记忆短时记忆(STM)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基础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
基础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篇一:心理学基础实验报告心理学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一系列实验和测试项目,了解体验实验过程,通过亲身实践明白心理学相关的实验操作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二:实验内容实验项目1速度知觉:学习速度的感知能力的测试方法,探讨快、慢速两种条件下感知的差别。
具体操作时以亮点实际运动到某处所用时间与被试估计时间之差来评定速度知觉准确性。
根据图像运行的速度判断当其运行到某程度消失后,何时到达预定目标,图像有圆点和正方形,运行方向有水平垂直及内外伸缩。
时间有40点/秒及80点/秒两种,时间和方向随机确定变换。
认为时间到即摁反应键。
实验结果:平均误差: 21.57%。
水平及垂直方向在40点/秒的时候误差均小于80点/秒,而平面运动方向时却在80点/秒较小。
由于方向和时间的频繁变换,头脑中的印象在还没形成定势时就被打乱,所以总体来说误差较大,失误较多。
速度知觉不够灵敏。
2短时记忆广度:记忆广度指按固定顺序逐一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
按照指示语输入与之顺序相同的要求。
从3位数字算起,逐渐增加数字,被试者要按照顺序将数字输入,当连续测验三次错误时停止试验。
实验结果:短时记忆广度值:6.00。
短时记忆能力较差。
3选择反应时:选择反应时是指当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时,要求被试分别对不同的刺激做不同的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被试从刺激呈现到做出选择反应的这段时间称为选择反应时。
实验分为视觉及听觉两种,根据指示色或指示音选择相应的颜色按键。
指示出现完全随机。
实验结果:视觉:选择反应时:333ms错误次数:3次听觉;选择反应时:316ms错误次数:1次测试项目1 成就动机量表:希望成功的动机较弱。
结果显示我是一个回避失败者。
常常更多地担心是否会失败以及失败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给人的感觉有学习能力但缺乏学习兴趣。
可能过于关心学习成绩,同时对于学习感到厌烦,不愿主动努力,希望用最容易的方式获得好成绩。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必考点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记忆》必考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学生小王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花很多时间去看书,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来复习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
复习时,小王常常是课本上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前就先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内容,以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请你结合有关心理学复习方法方面的内容来给小王提出一些有效的学习建议。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学习策略可以大致分为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就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控制的策略,包括制订计划、监视执行、调节等。
小王可以通过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自己监控执行,及时调整。
资源管理策略是对时间、环境、付出的努力、他人的帮助等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
它包括学习时间的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与人力资源的利用。
小王可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运用零碎时间,并通过对环境、工具、老师、同学等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它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
复述策略有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等方法。
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常见的方法有记忆术(例如: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法、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法、语意联想法)、做笔记、提问、生成式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法等。
组织策略指的是在学习中整合所学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PQ4 法(预览—设问—阅读—反思—背诵—回顾)等。
小王可以逐步掌握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单选题3、单选题考试题型中选择题主要要求学生具备记忆中的:_____A : 识记能力B : 再认能力C : 复述能力D : 回忆能力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介绍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介绍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是进程并不是均匀的。
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
例如英文的学习中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
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有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在信息的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上,英文的第一次学习和背诵只是一个输入编码的过程。
人的记忆的能力从生理上讲是十分惊人的,它可以存贮10的15次方比特(byte,字节)的信息,可是每个人的记忆宝库被挖掘的只占10%,还有更多的记忆发挥空间。
这是因为,有些人只关注了记忆的当时效果,却忽视了记忆中的更大的问题--即记忆的牢固度问题,那就牵涉到心理学中常说的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
一、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解释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
长时记忆的实验报告
长时记忆的实验报告引言长时记忆是人类大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记忆形式,它对于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探究长时记忆的特点、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深入研究长时记忆的机制。
实验设计实验对象本实验选择4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实验对象,年龄范围为18到35岁。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一台电脑、一个键盘和一份实验材料文件。
实验材料文件包含了100个单词和对应的定义,单词与定义之间用制表符分隔。
实验步骤1.实验对象被要求阅读并理解实验材料文件中的单词和定义。
2.实验对象需要在电脑键盘上输入所记忆的单词和对应的定义。
3.实验对象完成输入后,实验者记录输入正确的单词和定义的数量。
实验分组实验对象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包含10人。
实验组1和2接受正常条件下的实验,实验组3和4接受干扰条件下的实验。
实验组1和3先进行学习再进行测试,实验组2和4先进行测试再进行学习。
实验条件正常条件下的实验组在安静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干扰条件下的实验组在有噪音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
实验结果与讨论结果分析通过统计实验对象输入正确的单词和定义的数量,得到以下结果:组别输入正确的单词数量输入正确的定义数量实验组1 80 85实验组2 70 75实验组3 75 80实验组4 65 70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正常条件下学习-测试的实验组(实验组1和3)相比于测试-学习的实验组(实验组2和4),输入正确的单词和定义的数量更多。
这表明在学习后立即进行测试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加强记忆。
此外,正常条件下学习-测试的实验组相比于干扰条件下的实验组(实验组3和4),输入正确的单词和定义的数量也更多。
这表明噪音干扰对于记忆的形成和表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结论本实验结果支持了学习-测试效应的存在,即通过在学习后立即进行测试可以增强长时记忆的效果。
同时,实验结果也证明了噪音干扰对记忆的负面影响。
这些结果对于改进学习和记忆训练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通过本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我们深入研究了长时记忆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长时记忆系统——学习材料
一、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学习的材料经过复习或精细复述之后,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例如,你现在还记得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对那一刻的记忆就是长时记忆。
例如,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读了苏轼的这首诗是不是对赤壁之战有了一个很生动的形象认识呢?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然而苏轼并非那个时期的人,怎会对此记忆如此深刻鲜明呢?就是因为苏轼将以前听到、学到的有关赤壁之战的情节故事保存在长时记忆中永久的记忆了下来,所以当面对当年的赤壁发生的地点时,这些信息就都呈现了出来,有感而发,创作出了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
二、长时记忆的编码长时记忆的编码主要有四中编码:(1)语义编码阅读材料在记忆一系列语词概念材料时,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它们按语义的关系组成一定的系统,并进行归类,这是典型的语义编码形式。
鲍斯菲尔德等人(Bousfild et al,1972)让被试学习60个单词,如萝卜、斑马、菠菜、舞蹈演员、狮子、打字员等。
当被试按语义关系将这些单词分别纳入动物、植物、人名、职业等四个类别中时,记忆的效果会明显提高。
按语义类别进行编码,有助于信息进入长时记忆。
(2)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借助语言的某些特点,如发音、字形、渊源等,对信息进行编码,就是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
这种编码形式在记忆无意义音节时经常使用。
利用语言的音韵、节律等特点进行编码也是常用的形式。
让我直观记忆农历24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大寒、小寒)我们可能会觉得很难,可是如果我们学会了24节气诗,就会发现其实记忆24节气也没有那么难。
长时记忆的基本原理
长时记忆的基本原理长时记忆是指永久性的信息存贮,一般能保持多年甚至终身。
它的信息主要来自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
长时记忆的容量似乎是无限的,它的信息是以有组织的状态被贮存起来的。
有词语和表象两种信息组织方式,即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
言语编码是通过词来加工信息,按意义、语法关系、系统分类等方法把言语材料组成组块,以帮助记忆。
表象编码是利用视形象、声音、味觉和触觉形象组织材料来帮助记忆。
依照所贮存的信息类型还可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记忆容量无限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记忆容量似乎没有限度,它可以储存一个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为他的所有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人们从来不觉得过去记得太多,现在一点也记不进去。
长时记忆的容量究竟有多大,有人认为是5万至10万个组块,也有人认为是1015比特,总之,它有巨大的容量。
长时记忆将现在的信息保持下来供将来使用,或将过去储存的信息提取出来用于现在。
它把人的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
它的信息主要来自对短时记忆的内容的复述,也有一些是在感知中印象深刻的内容一次性印入的,特别是那些激动人心引起强烈情绪体验的内容可直接进入长时记忆系统被储存起来。
信息保持的时间很长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甚至数年乃至终生,是一种长久性的存储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回忆和再认。
这两种形式提取信息都需要运用一定的策略,即依靠一定的线索和选择一定的中介。
在这方面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搜寻理论,认为信息的提取是根据信息的意义、系统等来搜寻记忆痕迹,使痕迹活跃起来,回忆出有关的项目;另一种是重建理论,认为记忆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存储起来的不是成熟的记忆,而是一些元素或成分,回忆就是把过去认知成分汇集成完整的事物。
人们认为这两种理论并不矛盾,适合于不同的编码方式。
搜寻理论可能适合于表象记忆,重建理论则适合于言语记忆。
关于长时记忆中的遗忘,艾宾浩斯对随时间进展所引起的保持丧失的现象作了数量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结果
表1:被试的保持量被试1 2 3有意义100% 100% 90%
无意义
20% 10% 30%
4
100%
20%
以下由SPSS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
表2:组统计量
有无意义 保存率 1 2 N 4 4 均值 0.975 0.200 标准差 0.0500 0.0816 均值的标准误 0.0250 0.0408
0.000
0.7750
0.479
0.6517
0.8983
检验结果:sig=0.705>0.05,即参照第一行T检验双侧Sig值为0.000<0.05,所以可认为 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材料对长时记忆的保持量有显著差异
讨论
无意义识记即机械识记是指对没有意义的材料或对事物还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仅仅依据 事物的外部联系,采用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材料本身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只能按 外在的时空顺序努力强记;意义识记是指在对识记对象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 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识记材料进行智力加工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 是理解,理解是通过思维进行的。意义识记容易记住,保持时间长久,易于提取,故在识 记的全面性、速度和牢固性等方面,意义识记均优于无意义识记。
•
•
实验方法
1.实验被试选取13级医学心理班的四名男同学,被试都无疲劳感,生理、心理均正常 2.仪器材料:EP-S2012心理实验系统(台) 、有意义词和无意义词各10个 3.实验步骤:参数设置中若选“有意义”,则屏幕先呈现一对对有相关意义的汉字。若 选“无意义”则是先呈现一对对无意义字母对应数字。呈现完毕,再次呈现时都是仅呈现 一 边,要求被试回忆并输入其所对应的内容,直至结束
研究有无意义的材料对长时记忆 识记保持量的影响
摘要
本实验选取四名被试采用被试内设计,用呈现法来研究不同的材料对长时记忆 识记效果(保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对识记和保持量有影响,无意义 材料的识记效率明显比有意义材料的低。
关键词:呈现法、长时记忆、保持量
引言
•
长时记忆是指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直到若干年甚至终生的记忆。这种记 忆系统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和复述,也有直接来自瞬时记忆中印象 深刻的内容。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长,信息容量大,其编码方式主要是意义编码,也有 视觉和听觉编码。 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从艾宾浩斯开始的,所研究的都是和长时记忆有关的 问题。艾宾浩斯首创了无意义音节,即两个辅音字母夹一个元音字母组成一个没有实际 意义的音节,比如,baf、sok,ruf,dok,zad等。 如果学习材料本身缺乏意义联系,或者学习者不了解材料的意义和内在联系,单靠反 复背诵进行记忆称为机械记忆,也称无意义识记。学习的材料间有意义联系,或者有逻 辑关系则称为意义识记。本实验采用全部呈现法,把两组材料(有意义词,无意义词) 在一定时间内逐个呈现给被试学习,比较他们回忆的保持量。
实验结果
1.不同材料对识记和保持量有影响 2.无意义材料的识记效率比有意义材料的识记效率低
参考文献
1.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38~240 2.黄希庭.心理学实验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30~234 3.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302~303
• 表3:独立样本检验
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
均值方程的t检验
差分的95%置信区间
F 保存率
假设方差相 等
Sig
0.705
t
16.189 6
df
Sig(双侧) 均值差值
标准误差 值 0.479
下限 0.6579
上限 0.8921
0.158
0.000
0.7750
假设方差不 想等
16.189
4.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