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要点

合集下载

胆囊炎(胆囊病变)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炎(胆囊病变)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炎(胆囊病变)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炎的概述
胆囊炎是指胆囊黏膜和壁发生炎症的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等。

中医诊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胆囊炎的症状,
促进康复。

中医诊疗方案
1. 中药治疗:常用中药包括黄连、黄芩、茵陈、白芷、丹参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胆囊炎引起的
疼痛和炎症。

2. 食疗调理:建议遵循清淡饮食原则,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避
免油腻和高脂食物的摄入。

推荐食用胆囊炎调理汤,包括黄芩汤、
茵陈汤、丹参汤等。

3.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经络,调节气血,活化胆囊经络,促进
胆汁排泄和胆囊功能恢复。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曲池、合谷等。

4. 中医推拿:通过推拿手法刺激胆经穴位,促进气血流通,缓
解胆囊炎引起的不适。

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揉、捏、推、拿等。

5. 调理心态:胆囊炎与情绪波动有一定关系,建议患者保持情
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情绪,可以参与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等。

需注意事项
1. 在接受中医诊疗方案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得自行调整
药物剂量。

2. 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3. 中医诊疗方案是辅助治疗手段,不能取代西医治疗。

如有需要,应结合中西医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以上是胆囊炎(胆囊病变)中医诊疗方案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
有所帮助。

中医对于胆囊炎的治疗与调理

中医对于胆囊炎的治疗与调理

中医对于胆囊炎的治疗与调理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由胆囊内黏液分泌物阻塞、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所引起。

中医学认为,胆囊炎是由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等因素导致的病症。

中医治疗胆囊炎注重调理和药物治疗的结合,重点在于通过中药的选择和调配,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胆囊的健康功能。

本文将就胆囊炎的中医治疗与调理进行阐述。

一、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中医诊断胆囊炎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苔状况、脉象等进行全面的辨证分析。

辨证施治时,根据辨证的结果,中医师可采用不同的中药和疗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黄连汤、栀子豉汤、苍朮汤等,用以清热解毒、祛湿化痰等治法,促进胆囊和胆管的排毒功能。

二、草药治疗中药对于胆囊炎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黄芩、柴胡、枳实等,这些中药都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和解毒作用。

中药通过温中散寒、清热解毒、祛湿化痰等药性,可以调理胆囊的功能,缓解炎症反应,并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出,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三、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疗法之一,对于胆囊炎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可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激发人体内部的自愈能力。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膻中、大椎等。

针灸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胆囊炎引起的疼痛症状,改善胆囊的功能状态。

四、食疗调理中医强调“上药治标,下药治本”,食疗调理在胆囊炎的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中医认为,胆囊炎患者应合理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如辣椒、花椒、生姜等。

同时,应多食用一些具有利胆作用的食物,如苦瓜、生地、山楂等。

适当的饮食调理可以舒缓胆囊炎的症状,改善胆囊的功能。

五、情志调理中医学中将情志与五脏相应,情志的不良影响往往会导致五脏功能紊乱。

胆囊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中医可应用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稳定情绪,促进身体的康复。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胆囊炎的治疗与调理注重通过中药、针灸、食疗等综合手段,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胆囊的健康功能。

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中)

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中)

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中)随着中医药治疗胆囊炎研究的深化,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修订的《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于2017年4月发表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上,旨在加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满足临床诊治和科研的需要。

以下摘取其中的重点内容与各位同道一起分享。

本部分主要介绍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辨证论治。

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主症:①上腹持续灼痛或绞痛;②胁痛阵发性加剧,甚则痛引肩背。

次症:①晨起口苦;②时有恶心;③饭后呕吐;④身目黄染;⑤持续低热;⑥小便短赤;⑦大便秘结。

舌脉:①舌质红,苔黄或厚腻;②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利胆。

主方:大柴胡汤(《伤寒论》)。

药物: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

加减:身目黄染者,加茵陈、栀子;心烦失眠者,加合欢皮、炒酸枣仁;恶心呕吐者,加姜竹茹;壮热者,可加石膏、蒲公英、虎杖。

热毒炽盛证主症:①持续高热;②右胁疼痛剧烈、拒按。

次症:①身目发黄,黄色鲜明;②大便秘结;③小便短赤;④烦躁不安。

舌脉:①舌质红绛,舌苔黄燥;②脉弦数。

证候诊断:具备主症2项和次症2项,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治法: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主方:茵陈蒿汤(《伤寒论》)合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药物:茵陈、栀子、大黄、黄连、黄柏、黄芩。

加减:小便黄赤者,加滑石、车前草;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芒硝;身目黄染重者,加金钱草。

慢性胆囊炎肝胆气滞证主症:①右胁胀痛;②心烦易怒。

次症:①厌油腻;②时有恶心;③饭后呕吐;④脘腹满闷;⑤嗳气。

舌脉:①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腻;②脉弦。

治法:疏肝利胆,理气解郁。

主方: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药物: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

加减:疼痛明显者,加元胡索、郁金、木香;腹部胀满者,加厚朴、草豆蔻;口苦心烦,加黄芩、栀子;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炒莱菔子;伴胆石者,加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

肝胆湿热证主症:①胁肋胀痛;②晨起口苦;③口干欲饮。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1 , 2g 川楝子 1 , 0g 生姜 1 , 大黄 1 0g生 o~ 1 后 下 )甘草 6g 5 、 。 水煎服 。每天 1 。 剂
两组 均连续治疗 1 。 周
13 疗 效 标 准 .
可去 。大柴 胡汤为 张仲景 《 伤寒 论 》 阳 、 少 阳明病主方 , 由小柴 胡汤 、 承气 汤化 裁而 成 [, 胡气 平微 寒 , 小 5柴 1 解少 阳之郁滞 , 黄
2 结 果
两组 临床疗 效 比较 , 疗组 总有效 率为 9 . %, 照组 为 治 42 对 9
7 .4 两组 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71%, P< 00 。见 表 1 .5) 。
表1 两 组 患者 临床 疗效 比较 ( ) % 】
量 。笔 者 20 年 5月 ~ 2 1 年 5 运用 中西 医结合 疗 法治 06 01 月
通 降功 能而 发病 , 疗应 清热 利湿 , 治 行气 利胆 , 通里 攻下 为 主。
关 键应 着眼 于 “ ” 使腑 气得 通 , 机通 畅 , 通 , 气 肝胆得 疏泄 , 病 则
122 治疗 组 ..
在 对 照 组 基 础 上 加 服 大 柴 胡 汤 加 减 :柴胡
1 , 5g 白芍 1 , 5g 枳实 1 , 0g 黄芩 1 , 0g 半夏 1 , 0g 郁金 1 , 5g 元胡

中医 中药 ・
பைடு நூலகம்
2 2 1第 卷 1 0 年月 2第期 1
中西 医结合治疗 急性胆囊 炎的临床分析
郭爱 莲 河南省鹤壁市第二人 民医院内科, 河南鹤壁 4 8 3 500 【 摘要 】目的 观察 中西 医结 合治疗 急性胆囊炎 的临床疗效 。 方法 将 7 急性 胆囊炎 患者随机 分为治疗组 和对照组各 0例 3 5例 , 对照组采用西 医常规治疗 , 治疗组在对 照组的基础上 加用大柴胡 汤加 味治疗 , 分别观察两 组的临床疗效 。 结果 治 疗 组总有效率 为 9 .9 , 42 % 对照组 总有 效率为 7 . %, 组疗效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71 两 4 P< 0 5 。 结论 应用 中西 医结 . ) 0 合方法治疗 急性胆囊炎 的疗效 明显优于单用 西医治疗 。

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炎(结石)胆结石、胆囊炎是因情志不畅,过食肥甘油腻等导致肝气不舒,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热煎胆汁,凝结成石;石阻胆道,遂生诸证。

不同类型的胆结石、胆囊炎因表现的证候不同而有不同的治法。

是当今的多发病、常见病,两种病变常伴随发生,祖国医学认为,胆结石、胆囊炎属“胁痛”、“黄疸”等范畴。

一.诊断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胆石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二.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使用中医药疗法治疗胆囊炎亦收到很好的效果,结合我科临床实际,我们总结常见的几种证型:1.肝胆湿热型:右胁下或上腹绞痛,或持续或阵发,痛引胸胁肩背。

口苦,咽干,恶心呕吐,口渴喜冷饮,厌油腻,脘胀腹满,痛处拒按或能触及肿大的胆囊,伴发热或黄疸,尿深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以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

方药清肝Ⅰ号加减,常用药柴胡,黄芩,海金砂,金钱草,鸡内金,川郁金,金铃子,白芍,炒枳实,赤茯苓,车前子。

2.肝郁气滞型:右胁下或上腹部痛,轻重不一或阵发性绞痛难忍,痛引肩背或仅有右胁胀痛不舒,胸脘发闷。

常有嗳气,口苦,咽干,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舌红苔白,脉弦。

治宜舒肝利胆,理气通腑。

方用本院协定方疏肝Ⅰ号加减,常用药柴胡、郁金、枳实、木香、金钱草、广陈皮、虎杖、玄明粉、矾石、板蓝根、制大黄等。

疼痛重者可加元胡、川楝子;食欲差者可加陈皮、竹茹。

2.其他疗法1.中医药溶石碎石促排石(适于结石细沙样而且少胆囊功能完好的患者),这里重点推荐我院制剂胆石宁袋泡剂,它是根据舒肝止痛,清热利胆,通腑排石的中医理论研制的方剂,经过多年的临床运用,具有疗效好,服用方便,奏效快等优点,曾多次获市县科技进步奖,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2.溶石疗法(口服胆酸等药物溶石)3.外科手术法,对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三.疗效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是临床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在慢性胆囊炎、溶石、排石方面,中药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对患者症状缓解亦有一定作用,我院制剂胆石宁袋泡剂,它是根据舒肝止痛,清热利胆,通腑排石的中医理论研制的方剂,对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尤其适合,经过多年的临床运用,具有疗效好,服用方便,奏效快等优点,已形成但中药在缓解患者疼痛及减轻胆囊水肿等方面不如西药,这点在我科的临床实际中有体现。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西医治疗:1.非手术治疗(1)一般治疗:急性胆囊炎一旦确诊,应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输液及休息等治疗。

(2)解痉镇痛:可用硫酸阿托品0.3~0.6mg,每日三次,或0.5~1mg/次,肌肉注射:硝酸甘油0.6mg/次,舌下含服;度冷丁50~100mg/次,肌肉注射,以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和疼痛。

(3)抗菌治疗:其目的是预防菌血症和化脓性并发症。

常选用氨基苄青霉素和氨基糖甙类联合应用,或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羟唑和头孢呋肟治疗。

更换药时应根据血、胆汁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而定。

2.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的根本治疗。

手术指征:(1)胆囊坏疽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者;(2)急性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诊断明确者;(3)经积极内科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并恶化者;(4)无手术禁忌证,且能耐受手术者。

中医治疗:1.辨证分型治疗(1)气滞证: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助柴胡行气疏肝、和血止痛,使肝气条达,血脉通畅而痛止。

白芍养阴柔肝,合甘草可缓急止痛。

恶心、呕吐者可加旋复花、代赭石;伴黄疸者加茵陈;合并胆石症者可加金钱草、海金砂。

(2)血瘀证: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方中五灵脂主入肝经血分,能通利血脉。

散瘀止痛;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止痛;香附、元胡、乌药,枳壳疏肝行气止痛,故行气止痛作用较强;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热盛者加银花、连翘;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黄连;湿重者加厚朴、苍术;腑实便秘者加生大黄。

(3)湿热证: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方药: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方中柴胡疏肝利胆;茵陈善清利湿热、退黄疸;栀子、黄芩清热化湿;大黄、枳实通腑泻热;半夏辛开苦降、有助清化湿热;芍药缓急止痛。

右胁下痛剧加川楝子、元胡;右胁下触及包块、压痛拒按者加桃仁、赤芍;恶心呕吐者加竹茹、旋复花。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50例

【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 急性胆囊炎; 龙胆泻肝汤
【 中图分类号 】 R55 6 7 .1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7  ̄ 6 (00 0- 8 - 63 78 2 1 )50 1 2 4 0
2 结 果
急性胆囊炎属中医学“ 胁痛” 范畴, 湿热蕴结于肝胆, 则
及对 照组各 5 , 0例 对照组 应 用西 医抗 炎利胆 解 痉 治疗 , 察 组在 此基 础 上应 用龙 胆 泻肝 汤加 减 , 察 治 疗前后 患者 的症 观 观 状 、 征及 B超。结果 体
好、 全。 安
观 察组疗 效优 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 计 学意 义( 00 ) P< .5 。结 论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急性胆 囊炎疗 效
气机不 畅 , 络失 和 , 失 疏 泄 。单用 西 医虽见 效 快 , 复 肝 胆 但 发率 高。龙胆泻 肝汤 为 泻肝 胆 湿 热 的有 效 方 剂 , 者 近 年 笔 来运用该 方剂结 合西 医治疗急 性胆 囊炎 , 得 较满 意疗 效 , 取
现报告 如下 。
经秩和检验 , 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
状改 善 明显 。龙胆 泻 肝 汤为 泻 肝胆 湿热 的有 效 方剂 , 中 方
对 照组治疗 的基 础 上 加 服 龙 胆 泻肝 汤 加 减 , 方 : 胆 草 组 龙 1 、 陈 1 g栀子 1 、 0g茵 5 、 0 黄芩 1 、 通 1 、 g 5 木 g 0g车前子 1 、 2g 柴胡 1 、 Og生地 1 g当归 1 g川 楝子 1 、 壳 1 、 5 、 5 、 0 枳 g 5g厚朴
性胆 囊炎 的诊 断 标 准 。患 者 临 床 症 状 为 持 续 性 右 肋 部 胀 3 讨 论

急慢性胆囊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慢性胆囊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慢性胆囊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导读:急、慢性胆囊炎,目前皆以切除胆囊疗效最好。

*急、*慢性胆囊炎*,目前皆以切除胆囊疗效最好。

*(一)非手术疗法:亦可作为术前准备,包括:a.卧床休息、禁食、腹胀者胃管减压;b.补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c. 解痉止痛;d.静脉联用有效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先锋霉素等;对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二)手术疗法1.急性胆囊炎:一般主张经12~24小时积极的内科治疗,待症状缓解再择期手术。

2.慢性胆囊炎:无论有无结石,因胆囊已丧失功能,且为感染病灶,均应择期手术切除。

*(三)饮*食疗*法胆囊炎胆石症除用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外,营养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疼痛缓解和手术后健康恢复阶段更不容忽视营养治疗的要求及饮食治疗原则如下:(1) 营养治疗的总目的,是通过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预防结石的发生。

急性发作期的重症患者应禁食,可静脉补给各种营养素;当能进食时,应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

随病情逐渐缓解可给予低脂半流质或低脂少渣软饭。

每日应少食多餐,仍须限制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

慢性胆囊炎应给予充足热量的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和适量限制脂肪的饮食,同时要有丰富的维生素。

(2) 要有足够热能,方能保证患者的需要。

如果患者体重过重,应给予低热能饮食,使患者体重减轻。

低热能饮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适合对胆囊病患者限制脂肪的要求。

一般每日供给热量7531.2~8368焦耳(1800~2000千卡)。

(3) 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增进食欲、促进胆囊收缩利于胆囊排空,应尽可能提高饮食中蛋白质比例。

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以每公斤体重l~1.2克为宜,但要避免随着蛋白质摄入过量的胆固醇。

(4) 由于脂肪能促使病变的胆囊收缩而引起剧烈疼痛,故在发作期应对其严加限制。

每日脂肪供给量应低于40克或禁食,病情好转后可适量进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

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5例作为此次观察分析的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的总例数为32例,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实验组患者的总例数为3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确切,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标签:中西医结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B超检查而确诊,其主要是由于胆囊管受到结石的阻塞而引发胆囊内胆汁滞留,继发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炎症[1]。

若不及时治疗,则有可能引发气肿性胆囊炎、胆囊积脓、胆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2]。

本文给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5例作为此次观察分析的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9.05±1.05)岁,其中,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为11例,小学至中专学历为13例,文盲或半文盲为8例;实验组患者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49.87±1.75)岁,其中,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为10例,小学至中专学历为14例,文盲或半文盲为9例。

根据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如:给予患者抗感染、消炎利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以及胃肠减压等治疗,必要时可给予硫酸镁(生产企业:自贡鸿鹤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036)进行治疗,方法:胃管注入25%硫酸镁50 mL,然后夹闭胃管4 h,并每隔8 h追加1次;给予实验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中药配方的出药成分及用法用量:甘草6 g,柴胡、虎杖、黄芩、栀子各15 g,茵陈蒿、金钱草各20 g,木香、延胡索各10 g;1剂/d,以水煎服,取汁350 mL,分三次服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术后疼痛8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术后疼痛80例

中西 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 炎腹腔镜 术后疼痛 8 0例
刘 海 勋
( 江 西 省鹰 潭 市 人 民 医 院麻 醉 科 ,鹰 潭 3 3 5 0 0 0 )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针 对 急性 胆 囊 炎腹 腔 镜 术 后 疼 痛 患 者 实施 中 西 医 结合 治 疗 的 临床 效 果 。方 法 选 取 2 0 1 1年 3月 至 2 0 1 3年 4月期
2 54.
症状积分 由治疗前 ( 1 2 . 2 2 ± 5 . 0 6 )分降为 ( 9 . 0 1 ±2 . 0 2 )
分 ,与治疗前 比较 ,差异有意义 ( P dO . 0 5 ) 。治疗 组与 对 照组治疗后 比较差异有意义 ( P dO . 0 5 ) 。
3 讨 论
男2 0 例 ,女 2 0例 ;年龄 2 1  ̄8 1 岁 ,中位 年龄 ( 5 5 . 6 3 ± 6 . 7 1 )岁 ;合并糖 尿病患 者 9例 ,高血 压患者 6例 ,无
这种整体与局部 、扶正 与祛 邪相结合 ,多途径给药 的综
1 . 4 . 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有效率 比较采用轶 和检验 ,复发率
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均数 比较采用 t 检验。 2 . 1 2组 临床 疗效 比较 治疗 组 痊 愈 4 0例 ,显 效 1 2
例 ,有 效 2 例 ,无 效 6 例 , 总 有 效 率 治 疗 组 为 9 1 . 6 7 %;对照组痊 愈 1 2例 ,显 效 2 0例 ,有 效 1 2例 , 无效 1 6例 ,总有 效率 为 7 3 . 3 3 %。2组 总有效 率 比较 ,
差 异有显著性意义 ( Pd O . 0 1 ) 。
合疗法 ,可 明显 提高疗效 。本方 中以黄芪、党 参、 白术 补气 ;川 芎 、香 附、赤芍 、穿 山 甲行 气 ;桃 仁 、红花 、

中医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病,由于胆囊管梗阻,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胆囊急性炎症性病变,85%~95%的急性胆囊炎发生于胆囊结石后。

临床表现:发热、右上腹疼痛和压痛恶心、呕吐、轻度黄疸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表现。

中医分6个类型:肝气郁结、肝血瘀阻、肝胆湿热、肝胆实火、肝肾阴虚、肝阳虚。

二、治疗方法1.穴位注射【主穴】太冲(双)【操作】太冲穴常规消毒,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胃复安注射液,迅速刺入皮下,得气后将胃复安注射液注射双足太冲穴位各5mg。

两组均1次/天,3~10天为1个疗程。

2.耳穴压豆【主穴】肝、胆、神门或皮质下。

【配穴】胃、小肠、大肠、直肠下端、三焦、内分泌及耳廓背相应穴位。

【操作】耳廓常规消毒后,用探针找到点压寻找耳廓部敏感点,将王不留行子用胶布在相应耳穴及敏感点上固定,嘱患者于每顿饭后半小时按压30分钟,同时适当增加高脂肪类食物,加强胆囊收缩和促进胆汁排泄以利于排石。

每周治疗1~2次,双耳轮换,10次为1疗程。

3.中药外敷治疗【药物】芒硝50g,冰片5g。

【操作】将上述药物混匀,用一块大小合适的纱布块平铺桌面上,撒上药粉约1cm厚。

纱布向一面折数层,将薄层面敷于腹部胆囊投影区,用胶布固定。

再裹数层纱布,3天换药一次,3次为1疗程。

4.推拿疗法【操作】用拇指自神道穴先下运行按揉至太阳穴5~8分钟。

用拇指按揉双侧胆囊穴2分钟。

用拇指及示、中指捏拿肩井穴1~1.5分钟。

用拇指按揉大椎穴1~1.5分钟。

患者俯卧:医者先用掌根、后用拇指按揉背部膀胱经第一线上的肺俞穴至大肠俞穴各3~5遍。

按揉肝、胆俞穴各3分钟,医者用双掌根重叠自上而下颤压胸、腰椎3遍。

医者用滚法在背后的肺俞穴至大肠俞穴施术3分钟,重点在肝、胆、脾俞穴。

患者仰卧,用手掌轻摩右上腹1~2分钟,并轻抓之皮肤。

热议话题:胆囊炎中西医治疗策略

热议话题:胆囊炎中西医治疗策略

热议话题:胆囊炎中西医治疗策略1.胆囊炎该怎么治好呢?2.如何治疗胆囊炎3.慢性胆囊炎怎样治疗?胆囊炎该怎么治好呢?一、病因:1.胆囊管梗阻胆囊结石最常见,占80%~95%,其他梗阻原因有胆道蛔虫、胆囊肿瘤、胆囊扭转、胆囊管狭窄等。

2.细菌入侵细菌可通过胆道或血液循环至胆囊引起感染。

3.化学性刺激如胆汁酸盐、逆流的胰液等。

二、治疗原则:预防治疗感染及并发症;解痉镇痛;利胆等。

三、治疗方针: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及并发症,行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的根本治疗。

四、一般治疗:①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及并发症,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胆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并积极治疗肠蛔虫症。

②生活起居有节制,注意劳逸结合、寒温适宜,保持乐观情绪及大便通畅。

③本病若有结石,或经常发作,可考虑手术治疗。

④应选用低脂肪餐,以减少胆汁分泌,减轻胆囊负担。

五、药物治疗:(1)急性胆囊炎:①解痉、镇痛:可使用阿托品肌内注射,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哌替啶(度冷丁)等。

②抗菌治疗:通常以氨苄西林(氨基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和氨基醣甙类联合应用,或选用第二代头孢霉素如头孢孟多(头孢羟唑)或头孢呋辛治疗。

③利胆药物:50%硫酸镁口服(有腹泻者不用),去氢胆酸片口服,胆酸片口服。

(2)慢性胆囊炎:①利胆药物:可口服50%硫酸镁、去氢胆酸片等。

②驱虫疗法:针对病因进行驱虫。

③溶石疗法:如系胆固醇结石引起者,可用鹅去氧胆酸溶石治疗。

六、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的根本治疗。

七、预后情况:急性胆囊炎的病死率为5%~10%,并发游离性穿孔,则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达25%。

以上仅供参考,具体请听医生医嘱就医如何治疗胆囊炎分类:医疗健康问题描述:胆囊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最有效的办法,清除彻底。

解析:大多数胆囊炎的发生,都因胆囊内存在着结石,阻塞了胆囊管,使胆汁排出不畅,继而发生细菌感染,形成胆囊炎。

也有一部分病人,胆囊内并无结石,细菌由肠道或由血循环进入胆囊而形成胆囊炎。

关于3例急性胆囊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关于3例急性胆囊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关于3例急性胆囊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此3例患者均由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后临床效果不明显,或者其它疾病未痊愈又伴发了急性胆囊炎,为减轻痛苦,缓解病情,遂入住我科。

在治疗中以中医温阳通腑理论为基础,辩证施治,发挥中医中药的特点,不但迅速缓解了症状,而且缩短了疗程,经济、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探讨,且希望能为以后遇到同类的疾病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具体病例如下:病例1:患者顾某,男,52岁,于入院当日下午5:30入院,主诉:胃腹部、胸胁胀痛无大便3日。

患者2周前,因会餐后受凉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胃痛,腹痛腹泻,泻下物为水样便,自服“藿香正气水”、“胃炎宁”、“奥美拉唑”等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便培养:痢疾杆菌+性,在我市某医院经抗炎、液体支持等对症治疗后,腹泻症状缓解无反复,好转出院,但胃脘部、胸胁、腹部胀痛无缓解,且渐进性加重,胃、胸胁及全腹部胀痛难忍,伴有纳差,恶心呕吐,食入即吐,发热,口干口苦,全身不适,遂来我院求治。

症见:腹痛腹胀,胃脘区疼痛,恶心呕吐,食入即吐,口干口苦,发热头痛,体温波动在38.6—39.1℃左右,乏力,夜眠差,三日无大便,小便正常,无黄疸,无泛酸、烧灼感。

查体:T 37.1℃ P 92次/分 BP 140/90mmHg 体型偏胖,皮温高,胆囊压痛(+)性,胃脘区叩击痛、压痛均(+)性,有轻度的反跳痛,肝区叩击痛(+)性。

辅助检查:B超提示:急性胆囊炎,ESR:53mm/1h,血白细胞正常(考虑为患者在综合医院用抗生素已用半月),肝功能正常。

治疗经过:急于6:00左右予抗感染、制酸止痛等对症、补液支持治疗;同时予中医药辩证施治:予针灸: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神阙等穴位以温阳健脾通腑,同时予绳灯加热理疗相应部位,以加强通腑散寒,辩证调护:避风寒,禁食水,畅情志。

经治疗,半小时后,患者腹胀减轻,一小时后,患者有频繁排气,二小时后,大便通,排出少量干结的褐色粪球,患者腹痛腹胀缓解,夜寐安,次日晨起,又有腹痛腹胀,但轻度能忍受,在前一日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以温脾汤合小承气汤加减,以后的5日之内,治疗方案不变,3日后主诉症状缓解无反复,大便通,一日一次,5日后停用针灸治疗,7日后停用液体静脉治疗,予艾灸上述穴位,中药在前方基础上随证加减,复查便常规、血常规、B超等指标无异常,治疗观察2日带中药出院。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1例患者,女,33岁,因右上腹疼痛1小时来诊。

1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两次,每次3-4ml,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疼痛无减轻,伴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数。

因疼痛呈陈发性加剧,故来我门诊就诊。

体查:体温:36.7℃,脉搏:92次/分,血压:101/72mmHg,呈急性病容,腹肌紧张,压痛,墨菲征阳性,未扪及胆囊。

辅助检查:1.白细胞计数:13*10/L;B超检查:1.胆囊壁水肿;2.见一约1*1cm 大小结石。

初步诊断:1.急性胆囊炎;2.胆囊结石。

治疗:1.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静滴,2/日,甲哨唑0.5 静滴,2/日,临时予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2.消炎利胆片5片口服,3/日;3. 针刺胆俞,太冲穴。

三日后患者全身症状明显改善,继予消炎利胆片5片,3/日,口服治疗。

2讨论急性胆囊炎系由于胆囊管梗阻,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胆囊炎症性病变,其临床表现可有发热,右上腹疼痛和压痛,恶心,呕吐,轻度黄疸和血白细胞增多等,是仅次于急性阑尾炎的常见急腹症,多见于中年以上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2。

诊断:一、症状1.腹痛,2/3以上患者腹痛发生于右上腹,也有发生于中上腹者,疼痛一般突然发作,通常剧烈可呈绞痛样。

2.恶心,呕吐,60%-70%的患者可有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量不多,可含胆汁,呕吐后疼痛无明显减轻。

3.寒战,发热,热度与炎症范围和严重程度有关。

二、体征:患者急性病容,腹部检查可见右上腹部稍膨胀,腹式呼吸受限,右肋下胆囊区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墨菲征阳性,若胆囊化脓或坏疽而致局限性腹膜炎时,则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更显著。

少数患者有腹部气胀,严重者可出现肠麻痹。

三、辅助检查: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一般均增高。

2. B超可见胆囊壁水肿,增厚,结石和胆囊周围积液等征象。

此病例多食油腻后发病,B超诊断明确,予消炎利胆解痉止痛治疗,对于诊断明确的胆囊炎要急时治疗,否则易致胆囊穿孔。

急性胆囊炎的中西医治疗

急性胆囊炎的中西医治疗

急性胆囊炎的中西医治疗
(一)西医治疗:
急性胆囊炎的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禁食,腹胀者行胃肠减压,输液,补充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解痉止痛,静脉滴入有效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同时密切观察治疗效果。

(二)中医治疗:
根据临床辨证,属肝郁气滞型宜用疏肝理气、利胆清热法,处方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属肝胆湿热型宜用清热利湿、解毒通里法,处方以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属热毒壅滞型宜用清热、凉血、解毒法,处方以清热地黄汤加清营解毒之品。

健康指导:
非手术治疗的病人痊愈后,需注意合理饮食,少食脂肪类食物,尤其动物脂肪类要控制,多吃新鲜蔬菜、豆制品和鱼类,牛奶挺好去脂。

手术治疗后的病人,有一部分病人在术后出现脂肪消化不良,主要是胆囊切除后,贮藏胆汁和浓缩胆汁的场所已不复存在,因此食脂肪类食物和牛奶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等脂肪下痢症状,经饮食调理后,症状可减轻及至消失。

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

(责任编辑:linli)。

急性胆囊炎怎样治疗方法

急性胆囊炎怎样治疗方法

急性胆囊炎怎样治疗⽅法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引起的胆囊炎症。

那么,有什么治疗⽅法吗?接下来,店铺就和⼤家分享急性胆囊炎治疗⽅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急性胆囊炎治疗⽅法1、中药治疗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般分药物疗法和⼿术疗法,在病变早期如急性⽔肿型胆囊炎宜⾸先采⽤中西医结合药物进⾏治疗,绝⼤多数病⼈的症状可以缓解。

中药治疗多采⽤疏肝理⽓,利胆⽌痛的治疗原则,以柴胡疏肝饮加减运⽤。

苗岭胆炎⽅是由蜜⾹、茹草、⼀串钱、余蓉等苗岭天然野⽣药材精细研制⽽成,专门针对胆囊炎的病理特征配伍,有理⽓⽌痛、疏肝利胆、温中⽌呕的功效,可标本兼治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治疗⽅法2、针灸治疗 急性胆囊炎的针灸治疗,始见于上世纪50年代末。

上世纪60年代初,已有⼈就针刺治疗胆囊炎的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但有关资料还不太多。

近三⼗年来,在⽅法上有较⼤发展,电针、⽳位注射、⽿针、光针、腕踝针等法竞相应⽤,使治疗效果有所提⾼。

从⽬前情况看,针灸及其各种变⾰之法对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如属急性化脓型、急性坏疽型胆囊炎或伴中毒性休克的胆囊感染则宜采⽤中西医综合治疗,甚或⼿术处理。

(⼀)体针 1.取⽳ 主⽳:胆俞、阳陵泉、中脘、⾜三⾥。

配⽳:绞痛加郄门、期门,黄疸加⾄阳,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

2.治法 每次从主⽳中选取2~3⽳,据症状加配⽳。

除期门不宜深刺,胆俞⽳斜刺向脊柱外,余⽳均宜直刺、深刺。

在引发出强烈得⽓感应的基础上,施以泻法,持续运针3分钟~5分钟,留针30分钟~45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1分钟~2分钟。

每⽇可针刺2次。

3.疗效 体针治疗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的效果,有效率在80%-90%左右。

(⼆)电针 1.取⽳ 主⽳:胆俞(右)、胆囊⽳、中脘。

配⽳:⽇⽉、期门、梁门、太冲。

胆囊⽳位置:阳陵泉下1⼨~2⼨,压痛明显处。

2.治法 以主⽳为主。

效不佳时,酌加配⽳。

寻准⽳位后。

进针深刺,出现强烈针感后即接通电针仪,胆俞、中脘接阴极,胆囊⽳接阳极。

胆囊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胆囊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胆囊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发布时间:2022-02-10T06:36:20.988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月20期作者:李强[导读]李强(乐山五通桥济安医院;四川乐山614800)胆囊炎是现代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发病率高。

临床医学将胆囊炎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胆囊炎常常和结石病联合在一起。

患者症状表现为右侧上腹部出现剧烈的疼痛现象,急性胆囊炎多是由于患者胆囊结石或者胆囊上有寄生虫导致胆囊出现梗阻,其疼痛十分严重,一般都是突然发作,呈现绞痛状。

非梗阻胆囊炎疼痛表现为不是特别明显的持续性的疼痛,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疼痛程度会加重,呈现放射性疼痛,常见疼痛部位为右侧肩膀后背部或是肩胛骨下角等处。

一、病因胆囊炎疾病的病因有,胆囊结石或是寄生虫所导致的胆囊梗阻,从而引发急性胆囊炎,另外,急性胆囊炎还包括胆囊管扭转、胆囊道上蛔虫、胆道肿瘤和狭窄等等因素。

而且,胆囊疾病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胆囊管壁出现增厚或是萎缩的情况,从而导致胆囊的收缩功能下降,导致胆汁堆积无法排出,长期下去形成胆酸盐;而且胆道总管的末端的括约肌会变得松弛,出现逆行感染;患者全身血流的速度减慢,导致血液粘稠从而胆囊动脉缺失血液,导致颈部的胆囊血管梗阻,胆汁堆积,形成胆酸盐,胆酸盐刺激胆囊管黏膜形成化学性的胆酸盐。

在这个基础上胆汁的堆积导致内压上升,胆囊管受到膨胀后,先对胆囊壁的静脉血管进行抑制,从而使得胆囊管道继续充血,当内部压强上升到五点三十九千帕以上的时候,胆囊的动脉就会受到阻碍,从而胆囊出现了缺血性的损伤,从而引发细菌感染,使得胆囊炎症的疾病变得更加的严重,造成胆囊坏死或者穿孔。

二、胆囊炎疾病的症状表现急性胆囊炎的症状表现。

①疼痛感:患者的右上腹出现剧烈的疼痛感或是绞痛感,而且疼痛是突然性发作且十分剧烈,患者若是在患有胆囊炎疾病的情况下食用了高脂肪的食物,则会导致病情突然发作,一般都是晚上发作。

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则为持续性的疼痛,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疼痛会出现加重的情况,而且呈现为放射性的疼痛,疼痛部位在右侧下肩膀处或是右侧肩膀胛骨下角等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胆囊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要点
清热解毒防治感染急性胆囊炎患者多并发胆囊积脓和积水、胆囊穿孔以及胆瘘,为防止并发症出现,应加强感染的监测,采集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血清或胆汁细菌培养、积极获取药敏结果指导抗生素选择;同时进行中药清热解毒、利胆消炎等法进行治疗,协同控制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后期病死率。

针刺治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
其典型临床特征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紧张。

针刺可起到暂时解痉镇痛作用,降低患者急诊手术的机率,为患者择期手术提供一定条件。

中西医结合防治并发症,降低手术率急性胆囊炎术后可能出现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胆瘘以及败血症等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恢复,可能引发严重病变而增加手术率和病死率。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并发症及其原因进行针对性辨证论治处理,以降低手术率,改善预后。

加强急性胆囊炎病因管理以“治未病”加强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病因管理,有效减少复发,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

出院前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因进行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干预,包括戒烟戒酒、忌高脂油
腻食物,改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并坚持长期的门诊随访复查,最终有效减少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