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
1、理想适度人口:按适度消费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本国国土资源可以承载的相对稳定
人口。
2、区域经济集团化:指地理位置相邻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由于经济发
展水平具有一致性或互补性,政治文化背景具有相似性,通过政府间签订条约或协定,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按议定的规则和程序来管理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
3、PPM标准:是指产品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必须符合特定的环境标准
4、环境标志:是一种印刷和张贴在产品包装上的图形,用以标明该产品不但质量合格,而
且在生产、消费处置过程中,也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5、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个国家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借口,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
对外国商品进口设置的带有歧视性的与环保无关的贸易障碍
6、石油危机:当石油价格暴涨,引发了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称之为
“石油危机”
7、初级产品:泛指人类能够直接从自然界获得,或通过人工的培植和养殖,乃至自身的繁
殖,不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产品。
8、制成品:也称工业制成品,是指以农产品或矿产品为原料,运用现代的加工设备和技术,
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程序和标准进行加工制造,与原材料相比无论是外观形态、性质和效用都发生了实质改变的产品
9、国际贸易货物运输:是指货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之间的移动。
10、国际海上运输:是指以海洋为通道,以船舶为运载工具,在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
之间运送货物的人类活动
11、经济腹地:能给这个港口提供货源的地域范围。
12、国际陆上货物运输:是在两国领土相连,并有铁路、公路、管道相通的条件下进行的,
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三种运输方式,其中以铁路运输运量最大
13、大陆桥运输:是指以横贯大陆的铁路、公路为“桥梁”,把两端的海洋运输连接起来“海
-陆-海”的集装箱运输方式
14、自由经济区:一国的领土部分,在这份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及其他各税而
言,被认为在关境之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15、自由贸易区: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的成员方相互取消了在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
使商品在各个成员方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16、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是区别于以前
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新型经济
简答
人口分布不均的因素:自然因素、交通因素、政治和历史因素、经济因素
人口老龄化:1)使政府负担加重,2)人口老龄化往往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的政策发生矛盾,3)由于人口老龄化造成消费需求不足,使得发展中国家企图通过刺激内需矛盾以加快经济增长的目标难以实现。
地理大发现:所谓地理大发现主要是指以下事件:一是1487年至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寻找新航路的第一次重要突破。二是葡萄牙贵族达·伽马于1497年7月8日从里斯本出发,绕过非洲好望角,再沿非洲东海岸北上,穿越印度洋,于1498年5月50日到达印度。三是意大利人哥伦布于1492年8月3日出发,横渡大西洋,最终达到中美洲的圣萨尔瓦多岛、海地岛、古巴岛。四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于1519年至1522年横渡大西洋,沿巴西东海岸南下,绕过南美洲大陆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进入太平洋,抵达菲律宾群岛。
地理大发现的原因:1、15世纪末西欧与远东地区的贸易危机是促成地理大发现的一个重要因素。2、当时的欧洲封建领主为了卯足奢侈生活的需要,商人为了日益增多的商品交换,都需要大量的黄金和白银。3、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为地理大发现准备了必备的物质条件。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1、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获取了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大量货币资本和工业原料。2、地理大发现后结束了新旧大陆之间相互隔绝彼此孤立发展的局面,扩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助于资本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
3、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
4、地理大发现使地中海沿岸的贸易地位日益下降,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开始由地中海沿岸各国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地理优势:1、地域范围广大,自然条件多样2、丰富的海洋和陆地资源3、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
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经济基础:1、经济迅速增长2、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不断增加3、对外贸易增长迅速,贸易地位持续上升4、积极扩大国内投资和利用外资5、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产业构成不断优化6、金融实力大增强
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政策环境:1、亚太各个国家都采取了对外开放,鼓励出口的外向型经济政策2、开放市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3、积极推进区域或次区域、紧密性或非紧密性的合作,充分发挥亚太各国和地区经济互补性强这一优势4、重视教育,大力培养本国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5、美国把其经济贸易发展的重点从大西洋沿岸转向太平洋沿岸
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面临的挑战:1、亚太地区中多数国家和地区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市场机制尚待完善,一时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缺乏抗风险能力2、科技力量不足,产业发展相对滞后3、面临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4、当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虽然为亚太地区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少机遇,但由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完全破除,因此经济一体化的绝大多数成果往往为发达国家所侵占,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反而日益扩大。
区域经济集团化形成的背景:1、避免战争,维护自身安全2、恢复战争创伤,重建经济的需要3、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动力4、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5、区域经济集团化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融合的产物6、区域经济集团化石各国原有地缘经贸关系的向外扩展7、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些原料出口国,为了发对发达国家的剥削与掠夺,不得不联合起来,以保护本国资源,加快经济发展8、欧共体和OPEC成立后取得的成就,对推动一体化的进程起了表率作用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分类:优惠的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集团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1、有利影响:有利于集团内部经济贸易的迅速增长;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化使整个世界贸易出现快速增长;有利于集团内部的技术合作,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强和提高了集团及其成员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和谈判的力量;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化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避免了少数政治经济大国动辄以“制裁”相威胁,企图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弱小国家的图谋2、不利影响:对国际产业分工的正常发展有一定不利的影响;区域集团对外贸易的排他性,限制了与集团外贸易往来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不利;对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和引进外资不利;不利于国际经济贸易的协调和合作
欧盟东扩面临的挑战:1、新老成员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差距,因此面临着一个艰难的磨合期2、欧盟财政预算中的收入和支出分配,难以令全体成员国满意3、新老成员国利益差距的拉开,使欧盟一体化的基础可能发生动摇4、新老成员国在决策机构表决的分配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