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基础知识点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2.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则N5+的结构可能是( )A.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C.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3.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 n- 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m= x B.m = x –n C.m = n - x D.m = x + n.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A.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碳、氮、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5.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
如图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C.硒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6.吸烟有害健康,是导致肺癌最广泛及作用最强的因素。
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被动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今年开始我省已经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造成被动吸烟的原因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的大小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分子的体积很小,非吸烟者不易觉察D.分子在不断运动7.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A.B.C.D.8.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碳B.水C.高锰酸钾D.液态空气9.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10.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甲物质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甲的化学式可能为CH2O11.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易失电子B.易形成阴离子C.带正电荷D.化学性质稳定12.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m=10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g13.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为非金属元素B.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3O— 3个氧元素 B.H— 1个氢分子 C.K— l个钾原子 D.Ca+2— 1个钙离子15.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
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只有带电的原子才叫离子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是变化中最小的粒子【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错误;B、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错误;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水是由分子构成的,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正确;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错误。
故选C。
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 n- 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m= x B.m = x –n C.m = n - x D.m = x + n【答案】B【解析】【详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元素R的原子中质子数为m,R n-离子是表示得到n个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所以m═x-n。
故选B。
3.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四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B.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铝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由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8,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4.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B、在阳光下,湿衣服更容易晾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即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①②③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B.由①②可知做粒的运动速率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C.由①②③可知微粒在不停地运动D.由①③可知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2.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4.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A.B.C.D.5.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113鉨Nh115镆Mc117Ts118Og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B.“Nh”可表示鉨单质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6.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NH4Cl溶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①NaNO2+NH4Cl===NaCl+NH4NO2②NH4NO2===N2↑+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4NO2由三种元素组成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C.利用NH4Cl处理NaNO2最终转化为NaCl、N2和H2OD.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四种7.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中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从化学角度说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很小D.分子之间有间隔8.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易失电子B.易形成阴离子C.带正电荷D.化学性质稳定9.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结构见图)。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0题)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水分子B.氧原子C.氢原子D.水原子【答案】A难度:基础知识点:分子和原子2.每年5月是玫瑰花开放的季节,人们漫步在玫瑰园中,到处闻到花的芳香,这说明了(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有质量D.分子有体积【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3.氧化汞分解生成气金属汞氧气的过程中,最小粒子是( )。
A.氧化汞原子B.氧化汞分子C.汞原子、氧原子D.氧分子【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4.下列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是( )。
A.盛夏将自行车放在阳光下,车胎爆炸B.通常将氧气加压到1.5×107 Pa,贮存在蓝色钢瓶中C.绿豆和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它们的体积之和D.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它们的体积之和【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5.下列关于分子与原子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不停地运动,原子不运动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原子可构成分子,分子可分解为原子【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6.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可以再分B.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里运动C.原子核不带电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原子的构成7.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He-3),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B.2C.3D.4【答案】B难度:基础知识点:原子的构成8.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另一种说法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C.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核的质量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原子的构成9.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构成物质的奥秘—化学中考重点考点必做题目(含答案解析)
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中考重点考点必做题目(含答案解析)考点一:分子和原子1.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是混合物B. A,B,C三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C.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D. 反应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间隔变大B. 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 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
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B. 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C. NO与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 与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隔4.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①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番茄汁的pH;④铝比铁耐腐蚀,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铝;⑤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⑥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⑦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⑧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可能不变.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双氧水、水玻璃都是纯净物B. 富勒烯的化学性质和石墨相同C. 水分子被“关住”后仍在运动D. 磷酸盐在农业上可以用来作化肥6.如图是学生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请完成下列各题:(1)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有______ (选一种物质填序号),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选一种物质填序号).(2)车轮的钢圈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生锈实质上是铁与空气中______ 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而造成的;写出除锈化学方程式______(3)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在食品工业上还有应用.“纳米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请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写出鉴别过程(填“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 (4)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后,轮胎内空气分子间的距离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中分子之间的距离.(5)废旧的自行车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 .考点二:原子的结构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 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D. 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烛芯处冒黑烟2.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循环现象,如: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A. B. C. D.3.下列各组粒子中,核外电子数相等的是()A. 和B. 和ArC. Mg和D. S和考点三:元素1.小明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①NaOH固体和水②硝酸铵固体和水③锌和稀硫酸④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⑤生石灰和水⑥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A. B. C. 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虽和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B. 铁、钠、锌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都不能过量摄入C. 可以通过加水的方法区分硝酸铵、食盐和氧化钙三种白色粉末D. 含碳燃料燃烧不充分时易产生剧毒的CO,所以燃烧时必须保证通风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 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 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它的成分金属D. 高炉炼铁得到的产品是纯铁4.如图为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微粒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甲、乙都为化合物B. 反应物甲为氧化物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D. 物质丁的溶液pH 小于7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 核电荷数是16B. 元素符号“S”C. 元素名称是“硫”D. 元素的质量6.下列符号中,可同时表示一种物质、一个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A. OB. 2HC.D. C7.在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的元素,共有()A. 五种B. 4种C. 3种D. 2种8.(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①2个氧原子______,②氧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______.(2)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则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x=______.9.南昌大学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镓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2)氮化镓(Ga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3)图2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序号);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填序号).写出由铝离子和硫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10.乙醇(C2H5OH)是以高梁、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制得,属于可再生资源.乙醇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氧气不足,乙醇燃烧可能还有一氧化碳生成.现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检验乙醇的燃烧产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友情提示:CO+CuO CO2+Cu)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乙醇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下表中,试用“有”、“没有”和“可能有”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结论.(3)若燃烧一定量的乙醇,得到了 4.4g二氧化碳和 5.6g一氧化碳,在该反应过程中生成水的质量是______ .11.已知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
2020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练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含答案】
2020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练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含答案】考点一:分子与原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失电子变成阴离子B.泥水经过滤得泥和水,是分解反应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2.下列图示中,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氧原子,则其中表示氧化物的图框是()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CO2 B.H2SO4C.Fe D.KCl4.不同圆圈表示不同的元素,如图图形可能是氧化物的是()5.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影响分子运动速度的因素:①分子的种类;②温度。
(1)甲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放置一周后,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___________________,U型管中__________________。
(3)丙实验中的C烧杯盛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4)小红同学认为丙实验中的A、B烧杯均可能出现变红的现象,她作出这种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为验证小红同学的猜想,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图丁实验装置。
观察到E试管上端棉花立即变红,F试管中酚酞没有立即变红,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小红同学用一块热毛巾围在F试管中段进行加热,发现F试管中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复习(例题、习题附答案).doc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复习(例题、习题附答案)初三化学(三)物质构成的奥秘【课前预习】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地。
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在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距离,所以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物质不易被压缩。
【课堂练习】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D.水结冰后,冰中微粒间的距离比液态水中微粒间的距离小4.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微粒的质量发生变化B、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C、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D、微粒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5.纯净物是由(相同的、不同的)微粒构成的,不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是。
6.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分别发生了变化和变化。
水受热蒸发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水通电分解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
7.填写“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在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滴2—3滴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变色、不变色)水使无色酚酞变色在试管里盛少量的浓氨水,小心闻氨水的气味再在盛有氨水的试管里滴2—3滴无色酚酞试液浓氨水气味无色酚酞浓氨水易浓氨水使无色酚酞变色在小烧杯A中加入20mL的蒸馏水,并滴入2-3滴酚酞。
在小烧杯B中加入3mL—5mL 的浓氨水。
再用一只大烧杯将A、B两烧杯罩在一起。
A烧杯中的溶液(变色、不变色)B烧杯中的溶液(变色、不变色)【课后测试】一、填空题8.把固体碘密封在一根约长10cm的玻璃管内,用酒精灯微热有固体碘的一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这是因为。
9.应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⑴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大于、等于、小于)100mL,由此可说明;⑵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这是因为;⑶在盛有50mL水的试管里,加入一小颗高锰酸钾晶体,观察到溶液,这是由于;⑷在夏季,充足气的自行车胎在行驶过程中容易爆胎,这是因为。
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试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试题一、单选题1.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得到加碘盐。
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A.碘分子B.碘原子C.碘离子D.碘元素2.下列对物质的用途或实验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铜丝可用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B.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C.洗洁精能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D.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是因为受热时水分子变大3.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纺织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Na2S2O3中硫元素显A.-2价B.+2价C.+4价D.+6价4.分类是研究物质的科学方法。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煤、酒精B.干冰、小苏打C.水银、烧碱D.金刚石、石油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不锈钢B.汽水C.氧化镁D.煤炭6.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NH3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D.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4∶9 7.从下图所示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获取信息正确的是A.图示∶中的“2”表示核电荷数B.图示∶和∶代表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C.图示∶表示的微粒符号是Mg2+D.它们属于四种元素8.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磷是金属元素B.磷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5C.磷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5 D.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单质的是A.B.C.D.10.对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P2O5C.KClO3D.Cu(OH)2 11.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存在必然的联系,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A B.B C.C D.D12.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氯化钠C.氢气D.铜13.2000L的氧气加压后能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的体积变小了B.分子间间隔变小了C.分子的质量变小了D.分子的数目变少了14.下列有关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丙醇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B.正丙醇中含有12个原子C.正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D.正丙醇由3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15.模型认知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科学方法。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对于图示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上图可知,氢原子可结合成氢气分子,理解正确;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理解正确;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理解错误;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理解正确。
故选C。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用符号表示为NB.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碳C.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D.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X<O【答案】C【解析】A、7号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正确;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实际质量是成正比,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氧>氮>碳,真实质量也是这一关系,故等质量的三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碳>氮>氧,正确;C、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是2个电子层,错误;D、质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X<O,正确。
故选C。
3.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和②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不相似B.③和④均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C.粒子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答案】B【解析】【详解】A、①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有2个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②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未达到稳定结构。
化学性质不相似,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③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在④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
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在②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由②③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相等,属于同种元素。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
学习资料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班级:科目: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单选题1。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碘、钙”应理解为()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2。
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不显电性,则分子也不显电性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C.原子中的粒子都不带电D.原子核不显电性3。
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是可以分的4。
学习知识要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疏而不漏,学习了原子的构成知识后,请你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可再分的5。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6。
关于氧分子和氧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氧分子能再分,氧原子不能B.氧分子大,氧原子小C.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也由氧原子构成7.C—12和C-14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原子,二者的不同点有()①原子中的电子数;②原子核内的中子数;③原子核内的质子数;④原子的质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下列是一些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⑤为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B.①②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同一族C.①③④⑤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D.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同种粒子9。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阳离子的是()A.B.C.D.10。
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原子B.分子C.离子D.电子11.水结成冰是由于( )A.水分子的运动停止了B.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C.水分子变小了D.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12。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含答案一、选择题1.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2.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D.分子大,原子小3.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7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4.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A.B.C.D.5.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③和④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B.②和⑥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C.①和②、⑤和⑥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①③④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6.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 n- 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m= x B.m = x –n C.m = n - x D.m = x + n 7.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113鉨Nh115镆Mc117Ts118Og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B.“Nh”可表示鉨单质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8.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一部分。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1 Na 22.912 Mg24.3113 Al26.9814 Si28.09A.A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g B.Si的元素名称是硅,其核电荷数为14 C.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D.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9.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C.H2O D.2H210.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单选题1.2017 年诺贝尔化学奖主要研究成果是快速冷冻可以使蛋白质和所在的水溶液环境发生变化。
其中组成蛋白质的一种丙氨酸分子式为C3H7NO2,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冷冻的蛋白质分子之间有间隔B.丙氨酸是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C.冷冻的蛋白质分子运动的速度慢D.丙氨酸是由丙氨酸分子构成的2.下面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u B.H2O C.O D.N23.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2”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H2O;②2NH3;③S2-;④Ca2+;⑤+2Ba;⑥N2A.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⑥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③④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⑥4.化学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是A.元素种类B.原子个数C.原子质量D.分子种类5.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1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B.水结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C.夏天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间隔变大D.氧气和臭氧的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的结构不同6.我国化学家张青莲精确测定了铈(Ce)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
在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58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8D.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一滴雨水滴在玻璃片上,凉干后有痕迹证明雨水不是纯净物B.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C.鉴别蒸馏水还是自来水可滴加肥皂水D.自来水可以饮用所以是纯净物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D.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9.如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C.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l2D.x与Cl形成的化合物为XCl10.“染色”馒头中添加有铬酸铅(PbCrO4)颜色为柠檬黄,会使人体致癌,已被卫生部门明文禁用。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酒精挥发—分子消失了B.气体膨胀—分子间隔变大C.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2.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7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3.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元素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数目减少了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A.A B.B C.C D.D4.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右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镆属于金属元素B.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D.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5.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
如图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C.硒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6.吸烟有害健康,是导致肺癌最广泛及作用最强的因素。
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被动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今年开始我省已经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造成被动吸烟的原因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的大小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分子的体积很小,非吸烟者不易觉察D.分子在不断运动7.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囊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MC . B.核内有115个质子C.是非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4038.中国志愿者王跃参加了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复习(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发现了原子中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C.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D.一个OH- 有9个电子B解析:BA、中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为氯离子,说法错误;B、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发现了原子中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说法正确;C、分子和原子质量不能比较大小,可以说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质量大,说法错误;D、一个OH-有10个电子,因为其有9个质子,且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说法错误;故选:B。
2.用“●”和“〇”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所示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 C解析:C【分析】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不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结合图示进行分析。
A、该物质中有一种分子,说明该物质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该物质中有一种原子,说明该物质由一种原子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C、该物质中有两种分子,说明该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D、该物质中有一种分子,说明该物质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已知硫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氧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两倍,又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与核内中子数相等,由此得出结论:在二氧化硫分子中,①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②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③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④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以上结论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D解析:D①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氧原子的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硫原子的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故在二氧化硫分子中,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说法正确;②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与核内中子数相等,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而硫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氧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两倍,即一个硫原子的质量是一个氧原子质量的2倍,而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故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说法正确;③由于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与核内中子数相等;硫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氧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两倍,则硫原子中电子数也等于核内中子数,故在二氧化硫分子中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 说法正确;④由于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与核内中子数相等,故氧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硫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氧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两倍,则硫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故二氧化硫分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说法正确。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是一种混合物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题意,“干水”的每个颗粒内部是一颗水滴,外层是二氧化硅,所以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组成的混合物,选项正确;B.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选项错误;C.干水中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选项错误;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
2.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D.分子大,原子小【答案】B【解析】【详解】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脱离化学变化,原子仍可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所以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正确;C、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属于阳离子,错误;D、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所以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错误。
故选B。
3.富硒大米中的硒元素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
右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硒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中x = 18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C.硒属于非金属元素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6个电子【答案】D【解析】A、2+8+x+6=34,x=18,正确;B、由图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正确;C、硒字的偏旁是石字,故是固态非金属元素,正确;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得到6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错误。
故选D。
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核内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属于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故C符合题意;D、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不同的物质由于其内部结构不同而导致它们性质上的差异,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物质世界,用微观的方法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将认识原子的构成,认识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逐步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理解什么是元素,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用元素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进而由元素符号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建立起物质的宏观组成——微观粒子构成——化学式之间的关系,逐步学会用化学的视角看世界,提高科学素养;通过想象、猜想,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空间想象力,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能进行有关化学式的一些简单计算,并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自主梳理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构成
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__________电的_______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__________电
的_______________构成的,而原子核又可以再分,它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粒子构成的。
2.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
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_______________,中子不带电,一个电子带_______________,由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_______________,但电性_______________,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即核电荷数)由质子决定的,所以核电荷数=质子数=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原子,_______________不同,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1.答案: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正原子核负电子质子中子
2.答案:1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单位的负电荷相等相反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国际上以一种_______________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只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上,也就是集中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上。
质子和中子跟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相比较,均约等于_______________,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之和。
2.查找下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H: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___;Fe:_______________。
1.答案:碳原子质量的1/12 原子核质子中子1 质子数中子数
2.答案: 1 12 16 56
师生互动
一、原子的构成
探究:理解原子的构成(结构)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之一。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破裂,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它不是不可再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证明原子可再分。
在学习中要牢记构成原子的粒子:核(原子核)、质(质子)、中(中子)、电(电子)。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不含中子;(2)现代原子能的利用、原子弹的爆炸等就是原子核裂变的结果,也证明原子核可以继续再分;(3)在原子中,核电荷数(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呈中性)。
【例题1】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
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A.原子核质量较大
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
D.原子核带有正电荷
解析:由于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它对α粒子的运动不会造成影响,故在此实验中无法得出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的结论。
答案:C
绿色通道:本题是探究原子结构的著名实验。
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构成原子的各粒子间是有空隙的,也说明电子质量非常小,不会对α粒子的运动产生影响;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方向是由于距原子核较近,受到斥力,说明原子核带有正电荷;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但质量较大。
针对训练:
1.中国探月计划第三期工程时间定在2011—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其中前期主要是研制和发射新型软着陆月球巡视车,对着陆区进行巡视勘察。
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月球上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
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原子核内含有()
A.3个质子,没有中子
B.3个中子,没有质子
C.1个质子,2个中子
D.2个质子,1个中子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一道信息题,由“C13”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可知,其中13是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因氦原子的质子数为2,则其中子数应为3-2=1。
2.将正确的说法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因为二氧化碳里含有氧分子,所以二氧化碳也具有氧气的化学性质
C.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E.原子中质子和中子所带电荷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答案:AD 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铁、氩等,故A 正确;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它是由同一种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又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其中并不含氧分子,也就不具有氧气的化学性质,故B错误;绝大多数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有一种最常见的氢原子核却只有一个质子,而没有中子,故C错误;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一个电子的质量约等于一个质子(或一个中子)质量的1/1 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D正确;原子中中子不带电,
故E错误。
二、相对原子质量
探究:相对原子质量的引入,简化了我们记忆与计算的烦琐程度,在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其单位不是克、千克等,国际上统一规定为一,符号为1,常省略不写;(2)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的质量非常小,常忽略不计,故有: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例题2】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质子数为118的新元素。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8
B.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
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新元素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118,A错误,B正确;由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新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不可能为118,C错误;变化过程中质子数发生变化,元素种类亦发生变化,D错误。
答案:B
黑色陷阱:本题考查了构成原子的各粒子间以及它们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很多同学在解题时易将它们弄混,如把质子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要注意记清以下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针对训练:
3.最近科学家制造出原子序数为112号的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7,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
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5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7
答案:C 解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由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2,可知B、D错误,C正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该原子的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277-112=165,故A错误。
4.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则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
A. ×12
B. ×27
C. D.27 g
答案:B 解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其他原子跟碳原子质量的1/12作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可设铝原子的质量为x,列计算式:x÷(碳原子的质量×1/12)=27,再转化为计
算式就可得到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