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材教法-教学教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唐朝的建立,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措施中的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你是否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作出了哪些贡献?本节课我们学习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二)、讲授新课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李渊(566—635),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一说狄道(今甘肃临挑),一说赵郡(治今河北赵县),唐朝的建立者,史称唐高祖,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李渊7岁时袭封唐国公,历任隋千牛备身,谯、陇、歧州刺史,荣阳、楼烦二郡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弘化留守兼知关右诸军事,有晓卫将军,太原留守等职。
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反隋。
成功地指挥了攻取霍邑(今山西霍州)之战和长安(今陕西西安)之战。
义宁二年(618年)五月称帝,立国号唐,建元武德。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
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2、贞观之治: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一、历史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其长达300多年的历史中,有许多辉煌的时期。
其中,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朝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这两个时期分别处于唐太宗和唐玄宗即位的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之一,他统治时期是唐朝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政治清明、民生安定、军事强盛、文化繁荣。
其中,政治清明是贞观之治最为突出的特点,因为唐太宗李世民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实行了“以德治国”的治国理念。
在贞观之治期间,唐朝创办了太学、翻译了大量的经书、史书、典籍。
在文化繁荣的同时,贞观之治还重视军事强国、统一战争。
唐太宗李世民打过的战役中,以收复长安最为著名,其将领兵蒲田水,与突厥大战而胜。
三、开元盛世唐玄宗继位后,国家经济和政治都进入了一个较为繁荣稳定的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繁荣富庶、文化辉煌、政治宽松。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唐玄宗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成就。
在唐玄宗时期,玄宗倡导“以和为贵”,实行“开放政策”和“征求群众意见”的治国理念,推行新法,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家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
此外,唐玄宗时期还创办了姑苏监狱,以处理治安问题,并从中选拔官员。
在文化方面,唐玄宗时期是中国文学和艺术的高峰时期。
唐诗、唐画、唐乐达到了空前的成就。
同时,唐玄宗还十分重视教育,加强了太学和西安的国子监,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文化财富。
四、开元盛世教案开元盛世教案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发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
这个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冤狱”的代表之一。
教案的主角是太学生李谏、贾公彦等人,他们在“崇儒学、反佛教”的名义下,被唐玄宗定为叛逆分子,致死刑的人数达到几千人。
教案的背后有许多复杂的原因,其中包括唐玄宗崇尚道教、藩镇割据等问题。
然而,教案不仅导致了大量蒙冤者的悲惨命运,也给唐朝的政治局面带来了严重的动荡和危机。
第0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编教案(含板书设计和反思)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唐太宗、唐玄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
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建立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618年,李渊推翻隋朝,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多媒体出示问题:李世民登基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3.(多媒体出示问题: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图片:从唐太宗的名言,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由此总结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观原因)(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认识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掌握唐朝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认识一个时期的繁荣。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唐朝繁荣昌盛的时代氛围,增强民族自豪感。
认识到繁荣背后是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表现及原因。
2.教学难点: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繁荣昌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
3.课堂讲解(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①介绍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和政策。
②分析贞观之治的表现及其原因。
(2)唐玄宗与开元盛世①介绍唐玄宗的治国策略。
②分析开元盛世的表现及其原因。
4.课堂讨论(1)对比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讨论两个时期繁荣的原因。
(2)引导学生思考,从唐朝繁荣的背后,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5.案例分析以唐朝繁荣为例,分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之间的相互关系。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1)熟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点。
(2)结合本节课内容,写一篇关于唐朝繁荣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导入新课展示唐朝繁荣昌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教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教案一、教材背景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是一本面向初中生的历史教材,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故事、相关的历史图片和图表,展现中国历史中的各个时期和主要事件。
其中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主要涉及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唐朝的腾飞和黄巢起义对唐朝带来的冲击。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唐封建制度的特点和对社会的影响。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
•唐朝的繁荣和黄巢起义对唐朝的冲击。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和信息搜索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和爱国情操。
•启发学生正确对待历史,珍视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唐代封建制度的特点和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唐代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唐朝的繁荣和黄巢起义对唐朝的冲击。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通过展示唐代的文化艺术作品以及有关唐代社会的描绘,引导学生了解唐代文化繁荣和封建制度的特点。
第二步:讲解课文内容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讲解唐封建制度的特点、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唐朝的繁荣和黄巢起义对唐朝的冲击等内容。
第三步: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让学生讨论唐朝的繁荣和黄巢起义对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第四步:自主探究和信息搜索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搜索相关历史资料,包括从教材中深入阅读唐代有关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内容、在线搜索有关唐朝的资料等。
第五步:总结思考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唐封建制度的特点、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以及唐朝的繁荣和黄巢起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思考。
五、教学评估通过问题讨论、思维导图和小组报告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六、教学延伸结合唐代文化成就和历史事件,创设有趣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唐诗大赛”、“唐风采”文艺汇演等,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创作能力。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新人教版(1)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
“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统治。
“开元盛世”。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质的感悟。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评价【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言: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
你是否知道在唐朝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做出了哪些贡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师: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师: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师:请同学们了解一下魏征师:魏征(580—643年)字玄成。
唐初政治家。
他好犯颜直谏,前后陈谏二百余事,深为太宗器重,迁为尚书左丞。
师:阅读课文或者根据自己所知道的说说贞观时期有哪些著名人物?生: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
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知识拓展:唐太宗的用人唐太宗在选拔和任用人才上,能够用人唯贤,不拘一格。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
-诗词作品:推荐学生阅读《唐诗三百首》等诗集,感受唐朝诗歌的魅力,理解当时的文化氛围。
-文物展览: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如陕西历史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等,观赏唐代文物,感受唐朝的艺术成就。
-专家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历史专家的讲座,如“唐朝的治国方略”、“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等,拓宽知识视野。
(2)视频: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影视作品片段,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场景。
(3)在线工具: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历史地图、在线文献等,辅助学生进行史料实证和自主学习。
(4)实物教学:展示与唐朝相关的文物、图片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历史,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在线平台,上传关于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的相关PPT和视频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唐太宗的一个治理故事,引起学生对贞观之治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结合实例分析。
-组织课堂活动:开展小组讨论“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异同”,进行角色扮演“武则天的政治决策”,通过实验“唐代科举考试体验”等活动,加深学生理解。
- ②武则天的政治才能与贡献:通过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思考“武则天如何成为一代女皇?”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③唐玄宗与开元盛世:通过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思考“唐玄宗如何开创开元盛世?”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贞观政要》、《武则天传》、《唐代诗歌选读》等,这些书籍详细介绍了唐朝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唐朝历史。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的一定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复习提问①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起始位置;②科举制创立的标志。
二、导入新课隋朝为什么像秦王朝一样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隋炀帝继位后,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加速了农民起义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隋炀帝被部下杀死,秦朝灭亡。
三、讲授新课(一)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随后平定了全国。
2. 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
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里妒忌,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
李世民为此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一举杀死了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成为新任太子,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3.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广纳人才,知人善任。
4. 唐朝时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
5. 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6. 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7.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课题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型
新授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内容
分析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
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评价
教法
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学具
历史填充图册,历史地图册,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材处理
二次备课
【学生预习指导】
1.唐朝的建立者、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开创者、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分别是谁?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B.虚心纳谏,广纳贤才
C.精简机构,轻徭薄赋D.击败东西突厥
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聊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B)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
4.贞观之治、开皇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因素是(D)
①得人而用,政治清明②重视农业,发展生产③勤于朝政,励精图治④裁汰僧尼,禁建新寺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5.(禹州中考)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5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5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一【学习目标】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2.626年,即位。
次年改年号为“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3.(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制定,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
(2)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生产。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5.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
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
6.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为后来“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
8.整顿,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9.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 ”,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二、合作探究想一想,盛世局面的的表现都有哪些?“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三、练习巩固1.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朝代更替,告别了短暂的隋朝,赢来了繁盛的唐朝,这一年是( )A.581年B.589年C.618年D.626年2.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结合史实,评价唐太宗。
2.过程与方法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难点: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
三部分内容以时间为序,围绕唐朝走向盛世的过程展开。
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局面,武则天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则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要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即位之后国内面临的复杂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各自采取的政策措施。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分析方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2.唐太宗治国策略(1)从善如流、知人善任(2)革新措施3.“贞观之治”二、女皇帝武则天1.建周称帝2.治国举措与功绩三、“开元盛世”1.唐玄宗登基2.改革措施3.“开元盛世”。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含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武媚娘传奇》主题曲——无字碑)一生飘泊摆渡临岸却孤独问天地向谁倾诉千载历史我回顾恩怨情仇怎堪数帝王家终究是不归路玄武兵变沧桑马蹄声声乱……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
完整巨石,通高7.53米,宽2.1米,厚1.649米,重达百吨。
对于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一字不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了解这段历史。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学生阅读教材“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一目,说出唐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是谁,都城在什么地方。
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最后再次强调并归纳学生的回答。
3.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相关史料,了解“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并在课上分享交流。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
最终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齐王李元吉,据传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4.材料展示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
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5.教师讲述:唐太宗说这段话既是用来提醒自己与当朝为政的官员,也是为了警示后人。
唐太宗时刻提醒自己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那么,他是怎样以古为镜、以人为镜的呢?6.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有关唐太宗的治国策略的基本史实。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统治。
"开元盛世"。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找出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异同之处,并分析兴亡之间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从而培养他们正确分析历史事实的异同点,正确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质的感悟。
(二)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评价。
(三)重点难点和疑点的解决办法(四)教学创新点1.首先学生带问题自学5分钟,对本课有个概括的感性认识。
2.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录象资料。
3.教师可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
有关资料可以在文本素材里去找。
(五)板书教学过程一、导入先提问:隋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让学生阅读课前提示,介绍“贞观”、“开元”年号,指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唐朝前期的三位杰出的皇帝。
唐朝的繁荣强盛发生在他们的统治时期。
二、讲授新课1.晋阳起兵隋末农民起义遍及全国,隋朝政权摇摇欲坠。
李渊父子于617年起兵晋阳。
同年11月李渊攻克长安,与民众约法十二条,除去隋朝苛政。
618年李渊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唐,他就是唐高祖。
唐朝正式建立了。
2.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经过激烈的争权战争,到624年,唐朝大体上统一了全国。
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在黄河流域进行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都是李世民负责指挥的,其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成为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设计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基本事实,通过分析唐太宗、唐玄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复兴而读书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难点对唐太宗治国政策的认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利用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新授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6的唐太宗画像,然后介绍唐太宗其人。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讨论,从政治、经济、个人品质三方面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政策。
学生总结得出,贞观时期①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完善科举制。
②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③唐太宗个人品质: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由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教师点拨“房谋杜断”和魏征。
教师点拨“材料研读”,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和水的关系?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唐太宗经历了隋末农民战争推翻隋王朝的事实,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吸取隋亡的教训。
因此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二、女皇武则天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武则天》画像,简单介绍武则天经历,武则天本人兼涉文史,精明能干,能屈身忍辱,颇有抱负。
唐太宗多病,皇后武则天开始干预朝政。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自称为大周神圣皇帝。
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但是她放手招官,使官僚集团急剧膨胀,加重人民负担。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材教法_高三历史教案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材教法_高三历史教案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材教法教学重点”开元盛世”也是本课的重点知识,唐玄宗统治前期主要政绩是:任用贤相,整顿吏治,重视农业生产。
上述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于是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的盛世局面形成了,史称”开元盛世”。
”女皇帝武则天”,首先从唐的皇后到周的皇帝,武则天是从帮助高宗处理政事而逐渐掌权的。
其次武则天的统治。
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农桑。
二是破格用人,重用有才能的官员,扩大其政权的社会基础,这对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强盛起了一定作用。
”贞观之治”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唐太宗之所以成为我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业绩。
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这些措施构成了”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与隋末暴政形成鲜明对比。
其内容有:政治方面: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沿用并加强三省六部制,确立新的宰相制度,要求三省官员各尽其责,真正起到互相检查的作用。
另外唐太宗大力精简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员,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
文化方面:大兴学校,发展科举,扩大了唐朝统治的基础。
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以上措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广大农民定居下来,以辛勤劳动迅速改变农村的凋残景象,使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于是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的治世局面形成了,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教学的难点。
本节课涉及对三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初中学生往往用好坏来对历史人物进行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评价历史人物好与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恰当的评价,是这节课需要探讨的问题。
地位分析隋末农民起义后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李渊建唐后和其子经过七八年的征战逐步统一了全国。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调整了统治政策,在经济上轻徭薄赋、政治上广搜人才,兼听各种意见,多方完善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开元盛世"也是本课的重点知识,唐玄宗统治前期主要政绩是:任用贤相,整顿吏治,重视农业生产。
上述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于是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的盛世局面形成了,史称"开元盛世"。
"女皇帝武则天",首先从唐的皇后到周的皇帝,武则天是从帮助高宗处理政事而逐渐掌权的。
其次武则天的统治。
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农桑。
二是破格用人,重用有才能的官员,扩大其政权的社会基础,这对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强盛起了一定作用。
"贞观之治"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唐太宗之所以成为我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业绩。
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这些措施构成了"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与隋末暴政形成鲜明对比。
其内容有:政治方面: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沿用并加强三省六部制,确立新的宰相制度,要求三省官员各尽其责,真正起到互相检查的作用。
另外唐太宗大力精简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员,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
文化方面:大兴学校,发展科举,扩大了唐朝统治的基础。
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以上措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广大农民定居下来,以辛勤劳动迅速改变农村的凋残景象,使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于是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的治世局面形成了,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教学的难点。
本节课涉及对三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初中学生往往用好坏来对历史人物进行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评价历史人物好与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恰当的评价,是这节课需要探讨的问题。
地位分析
隋末农民起义后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李渊建唐后和其子经过七八年的征战逐步统一了全国。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调整了统治政策,在经济上轻徭薄赋、政治上广搜人才,兼听各种意见,多方完善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其在位时期,被世人称为“贞观之治”,它奠定了唐朝前期强盛的基础;女皇武则天统治时期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至唐玄宗开元年间,则达到了唐朝,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昌盛的顶峰时期。
重点突破方案
1、关于“开元盛世”,可让学生结合对“贞观之治”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物发展之间有类似的特点,即“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出现均是因为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政治、经济措施,使得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从而形成盛世局面。
让学生掌握这一规律,由此实现重点突破。
2、关于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本课难点是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个历史人物的评价。
如何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比较难把握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逐步培养的方法。
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个历史人物,只要求学生客观地论其功过,以达到正确评价的目的。
对唐太宗的评价,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概括唐太宗对历史的贡献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形成开明的政治思想,实行了一系列开明政策和措施。
政治方面,一是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二是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
三是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推动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
因而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对唐玄宗、武则天的评价,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客观的辩证的分析方法。
一方面肯定历史人物的功绩,同时更应该客观地分析其在历史上产生的消极作用,评价历史人物要侧重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对武则天,可
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总结出武则天对历史的贡献: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二是破格用人,重用有才能的官员。
三是由于武则天采取了一系列的进步政策,使唐朝盛世局面继续发展。
另外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小字总结武则天从政的表现,最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性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对唐玄宗的评价,可以由学生概括其功绩:任用贤相,整顿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推动盛世局面形成。
另一方面,关于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败政治,可在后面课中总结。
前后课结合起来,总体评价唐玄宗。
这些难点的解决,关键是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在以后学习中运用。
3、讲述“女后皇帝武则天”一目,教师可首先提问学生:如果你知道武则天这一人,那么你印象中的这个女皇帝是怎样的呢?
然后向学生展示武则天的画像,请几位同学讲一些有关武则天的小故事,教师在介绍武则天的统治时,可让学生参考课文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难点突破方案
对于“贞观之治”,教师可先讲清“贞观之治”这一概念,紧接着展示唐太宗的画像,同时介绍唐太宗其人。
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思考问题:第一、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前提是什么?第二、唐太宗实行一系列开明政策和措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让学生谈谈对唐太宗政策的评价和感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