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下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人教版七下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培养和提高学生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材料探究贞观之因、感受贞观之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唐玄宗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教学重点】贞观新政。

盛世经济的繁荣。

【教学难点】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有效统治与社会经济繁荣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盘点中国古代繁荣强盛的时代,唐朝当位列其中。

唐朝之盛,始于贞观年间,开元时达到极盛。

本课集中讲述盛唐的政治。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会了解到唐太宗怎样治理国家,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创了怎样的局面。

一、“贞观之治”教师:1、写写唐朝建立的时间和都城。

学生:618年;长安教师:2、记一记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

学生:626年,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成为唐朝的第二个皇帝。

他以贞观为年号。

教师:3、议一议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学生:(1)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2)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3)轻摇薄赋,减轻农民负担;(4)简法轻刑,修订法律;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教师:4、你知道材料中唐太宗的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吗?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你能举出两个“载舟”和“覆舟”的例子吗?学生:认识到军民关系如同舟水,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让老百姓能生存下去。

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

“载舟”:隋文帝、唐太宗;“覆舟”:秦二世、隋炀帝教师:5、议一议以实物替代劳役对农民有什么好处?学生:农民可以自己安排生产和生活,客观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新人教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走进历史展示两句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思考:这句话说的是谁?包含了一个什么成语?(由此引出隋炀帝,说明隋朝的暴政导致隋朝灭亡,由此进入新课学习。

)教师:隋炀帝,罄竹难书。

教师过渡:隋朝确实跟秦朝一样也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朝代,他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隋炀帝的暴政。

)失去民心的隋炀帝的倒台已经是大势所趋,各地反隋势力纷纷联合起来,抗击隋朝。

隋炀帝的统治岌岌可危。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至此隋朝灭亡。

隋朝灭亡后,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一个朝代,大家知道是哪个朝代吗?(学生:唐朝。

)是的唐朝。

唐朝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朝代,我们大家应该对它也有一定的了解,它是封建社会最鼎盛的一个朝代。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唐朝的历史,去了解那段鼎盛的时期。

二、跟随教材,重温历史一、唐高祖:隋朝灭亡,一统天下教师:讲授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么?学生回答:不是,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

展示:唐高祖李渊的图片。

教师要求学生学生自读课文,标划重要的知识点。

(包括唐的建立者、时间、都城以及第二个皇帝是谁?他又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学生:唐朝的第二个皇帝唐太宗,他是经过玄武门之变夺得大权登上皇位的。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认识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掌握唐朝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认识一个时期的繁荣。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唐朝繁荣昌盛的时代氛围,增强民族自豪感。

认识到繁荣背后是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表现及原因。

2.教学难点: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繁荣昌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

3.课堂讲解(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①介绍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和政策。

②分析贞观之治的表现及其原因。

(2)唐玄宗与开元盛世①介绍唐玄宗的治国策略。

②分析开元盛世的表现及其原因。

4.课堂讨论(1)对比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讨论两个时期繁荣的原因。

(2)引导学生思考,从唐朝繁荣的背后,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5.案例分析以唐朝繁荣为例,分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之间的相互关系。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1)熟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点。

(2)结合本节课内容,写一篇关于唐朝繁荣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导入新课展示唐朝繁荣昌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学习难点:唐朝繁荣的原因。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观之治”
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__626_年,__李世民__继承皇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唐太宗__;__魏征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_镜子__。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_清明___,社会安定,经济发展_,百姓生活有所改善,被誉为___“贞观之治”__。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1.说说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主要政绩。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政治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破格用人
选贤任能,鼓励纳谏革除弊端,精简机构
经济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发展农业
重视生产,减免徭役
文化
兴科举,以儒为师
发展科举
大兴文治,发展科举
2.女皇武则天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武则天_。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开元盛世”
712年,_李隆基_继位,他励精图治,_重用贤能__,整顿_吏治,大力发展_经济_,使得社会稳定,经济__繁荣_,国力_强盛__,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__开元盛世_。都城_长安__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小组讨论探究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设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掌握开元盛世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②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难点:对武则天的正确评价。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MV武则天.教师:一首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又不乏女人味的《无字碑》唱尽武则天一生荣辱心酸,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经评价武则天"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出示标题.(二)合作探究:问题: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现在谁的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局面呢?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然后出示探究问题:(1)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都城?时间?(2)你知道什么是“贞观之治”吗?(3)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走入学生当中了解阅读情况并进行指导。

归纳出三个方面:A、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展示文献资料:材料一: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政要·论求谏》教师小结:唐太宗善于听取正确意见,能虚心纳谏,并展示谏臣魏征和房谋杜断.在唐太宗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优点,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因接受他人正确意见而受益非浅呢?请举例说明。

(让学生说身边的事情,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统治。

"开元盛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找出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异同之处,并分析兴亡之间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从而培养他们正确分析历史事实的异同点,正确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质的感悟。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多感性,少理性。

唐朝历史离学生比较遥远,故选取的史料尽量贴近学生,先感性认识唐朝,再对史料进行深入分析,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把握唐朝历史,并培养学生通过史料理解分析历史的能力。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评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图片:唐装、唐三彩、唐人街)这些图片都与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朝代有关?(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由于它在海外的巨大影响,外国就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事物称之为“唐”。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繁荣与开放的大唐,去感受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辉煌。

学习目标:1、知道唐朝建立的史实;2、知道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3、列举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4、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及唐玄宗。

指导先学:1、本课一共学习了几位皇帝?他们分别是?2、唐朝的建立者是,建立的时间,都城在。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教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 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概念及其含义。

2. 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特点和影响。

3. 能够区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差异。

教学重点:1. 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涵。

2. 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创造者李世民和李隆基的贡献与不足。

2. 能够准确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影响及其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分组合作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随堂练习题3.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指导书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图片,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的强盛和它所创造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Step 2:呈现(10分钟)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概念、特点和创造者李世民和李隆基的贡献与不足。

Step 3:讲解(20分钟)1. 分别讲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涵和特点。

2. 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创造者李世民和李隆基的贡献与不足。

3. 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唐朝的影响。

Step 4:讨论(15分钟)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特点进行讨论,讨论完后进行小组展示并与全班进行讨论。

Step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在中国历史中的意义是什么?并给予学生启发,让学生展开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Step 6:小结(5分钟)总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概念和特点,并强调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随堂练习题,并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让学生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概念和特点,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这两个时期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展示,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并与同伴互相交流,提高了学习效果。

引导学生思考拓展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优质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设计思路说明:本课的三部分内容以时间为序,分别讲述了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很明显的一条主线是唐朝由兴到走向盛世的过程展开。

因此,导入部分选择了较为宽松的课堂气氛,有唐睿宗李旦的这一特殊的“皇帝”,引出来盛唐开拓者们,一同见证这几位帝王的治国智慧。

将本科内容以四部分展开,分别是1.大唐初建:隋亡唐兴2.盛唐初创:贞观之治3.盛唐继承者:女皇武则天4.盛唐荣耀:开元盛世。

大唐盛世经由4位重要的帝王一步一步走向顶峰。

本课几个子目录在内容上具有相似性,从学生的学习特点上来看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有可能影响听课效率。

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几个活动探究,创设情境,发挥学生解决问题的主体地位。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

三部分内容以时间为序,围绕唐朝走向盛世的过程展开。

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局面,武则天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则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要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即位之后国内面临的复杂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各自采取的政策措施。

唐太宗即位之初,内地因隋末唐初大规模战争的破坏,人民流亡,土地荒芜,经济凋敝。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历史,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对历史学科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但是,学生对唐朝时期的历史知识了解相对较少,对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含义和意义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唐朝时期的历史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等历史事件,掌握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等历史事件,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情况。

2.教学难点:对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含义和意义的理解,以及唐朝时期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

2.阅读史料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史料,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历史事件的相关图片、图表等资料。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

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建立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618年,李渊推翻隋朝,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多媒体出示问题:李世民登基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3.(多媒体出示问题: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图片:从唐太宗的名言,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由此总结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观原因)(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

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方面。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④边疆管理。

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4.(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历史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个重要阶段——“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旨在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繁荣与昌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唐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阶段的历史特点,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具有较强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认识这一时期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自豪民族文化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难点:分析唐朝繁荣背后的原因,以及这一时期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唐朝的繁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课件。

3.素材: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

4.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地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繁荣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阶段的历史特点。

提问:“你们认为,唐朝为什么能够出现‘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样的繁荣局面?”2.呈现(15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唐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结合史实,评价唐太宗。

2.过程与方法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难点: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

三部分内容以时间为序,围绕唐朝走向盛世的过程展开。

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局面,武则天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则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学习这三部分内容,要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即位之后国内面临的复杂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各自采取的政策措施。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分析方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2.唐太宗治国策略(1)从善如流、知人善任(2)革新措施3.“贞观之治”二、女皇帝武则天1.建周称帝2.治国举措与功绩三、“开元盛世”1.唐玄宗登基2.改革措施3.“开元盛世”。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设计说明本课围绕唐朝走向繁盛的过程展开,先后讲述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和“开元盛世”三个重要历史事件。

“贞观之治”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在位前期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通过学习这三部分内容,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即位后国内面临的复杂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措施。

唐朝历史最重要的特征是繁盛与开放,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虽然政局经历了变动,但是各项制度与政策基本延续下来了,从而使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国力增强。

教学目标1.知道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的相关史实。

2.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

教学重难点重点:唐太宗的治国措施与“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唐玄宗的改革措施与“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难点: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治国举措的相同之处。

教学方法讲授法材料解析法归纳对比法资源与工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材料视频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

你是否知道在唐朝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作出了哪些贡献?设置疑问,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在统治期间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三、学习任务一四、学习任务二(一)建周称帝教师活动:出示图片《武则天像》。

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

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

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像学生活动:知道武则天建立政权、改国号为周、自立为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资料,加深学生对武则天的认识和了解。

(二)治国举措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武则天的治国举措有哪些?学生活动:根据教材P9相关内容,做出回答——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二课,主要讲述了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

教材通过生动的史实,展示了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繁荣,让学生了解唐朝的辉煌历史。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隋唐时期的历史,对唐朝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在思维上更趋向于理性,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唐朝的历史。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联系等方面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掌握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2.教学难点: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再现唐朝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媒体资料:图片、视频等。

4.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唐朝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了解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技能目标: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形成的历史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吗?他有哪些历史贡献?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二、“贞观之治”:
师:课件出示“贞观之治”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哪位君主开创了“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形成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即位后,年号贞观,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后来,唐玄宗即位,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中国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唐朝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需要通过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出现及其特点,认识唐朝繁荣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2.难点:如何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唐朝及中国历史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材:准备人手一册的历史教材。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繁荣的景象,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出现背景,让学生对这两次繁荣有一定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的一定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人物图【教学过程】—、复习提问①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起始位置;②科举制创立的标志。

二、导入新课以一首唐诗即杜甫的《忆惜》:“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倶丰实。

”开篇,引导学生回答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教师叙述:诗中描写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那么,这种盛世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社会到底繁荣到何等景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三、讲授新课(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随后平定了全国。

2.继唐高祖之后,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3.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广纳人才,知人善任。

4.唐朝时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

5.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6.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7.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二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新人教版
材料二 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故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上述材料描述了唐初出现哪两个盛世景象?
答: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原因: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等。
(3)上述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的经验
答: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必须重视农业,关注民生。
教后
心得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B.虚心纳谏,广纳贤才
C.精简机构,轻徭薄赋D.击败东西突厥
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聊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B)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二)学: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6年李世民继位,次年改年号“贞观”,即唐太宗。
2.贞观时期:①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完善科举制;②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③唐太宗个人品质: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由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3.武则天的统治策略。
4.试用辩证的观点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小组讨论)
教学步骤
(一)导:
先提问:隋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让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在农民起义过程中,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在隋朝统治土崩瓦解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吏也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那么,李渊是怎样起兵的?又是怎样建立唐朝的?这些都是本课要回答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找出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异同之处,并分析兴亡之间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从而培养他们正确分析历史事实的异同点,正确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题名称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科目
初—历史
班级
课型
新课
课时数
1
课标要求
1.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2.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3.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
(四)测:《学习与评价相关内容》
(五)结:
学生自主完成预习任务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课前提示
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整理
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预习新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在农民起义过程中,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在隋朝统治土崩瓦解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吏也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那么,李渊是怎样起兵的?又是怎样建立唐朝的?这些都是本课要回答的内容。
(二)学: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6年李世民继位,次年改年号“贞观”,即唐太宗。
(三)帮: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探究。
2.材料研读,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与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答:“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原文出自《荀子·哀公》,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农民起义推翻隋王朝的事实,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吸取隋亡的教训,因此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故有此说。
2.统治策略: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发展科举制,创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减轻人民负担,为开元盛世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1.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为“开元”。
2.改革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个人品质: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宋璟。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国力强大,史称“开元盛世”。
教学内容(教与学流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其它
【学生预习指导】
1.唐朝的建立者、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开创者、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分别是谁?
2.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3.武则天的统治策略。
4.试用辩证的观点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小组讨论)
【教学步骤】
(一)导:
先提问:隋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2.贞观时期:①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完善科举制;②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③唐太宗个人品质: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由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二、女皇帝武则天
1.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3.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你认为从哪些方面能体现出来?
答:(1)政治上:勤于政事,虚心纳谏。(2)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兄弑父。(拓展延伸)
答: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评价,同时要分清主次。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有违伦理道德,但更应看到他执政后开创的“贞观之治”的昌盛局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质的感悟。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
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评价
教学资源
多途径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活动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