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作业3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后训练2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后训练2 人民版必修21.“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2.“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下列表述不能正确阐释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是()。
A.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B.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主张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补充了无产阶级必须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使命3.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精辟、透彻的论述所起的作用是()。
①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②澄清了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③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4.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
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5.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第三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同步训练 专题3 第1课 训练
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基础巩固1.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到“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表明我国()A.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B.社会主义改造自始至终稳步推进C.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D.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相统一答案 A解析“三大改造”旨在变革生产关系,“一五”计划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体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故A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与史实不符,C项仅与“三大改造”相关。
2.1952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在未来要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
符合这一设想的措施是()A.组织互助组B.成立生产合作社C.进行公私合营D.建立人民公社答案 C解析“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意为将私营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C项正确;A、B、D三项显然不符合题意,均可以排除。
3.某电视剧有一庆典场景:市领导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
他所说的“伟大胜利”指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C.对手工业改造的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答案 B解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从1953~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这里的“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①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③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作业3及答案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一、历史性的跨越1.邓小平南方谈话(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________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主要内容:党的__________不能动摇;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__________,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___________,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3)历史意义:南方谈话,对推进__________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召开(1)召开:______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2)内容: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_体制。
(3)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建立——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方针:1993年11月召开,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_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内容①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____________起基础作用。
②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________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意义①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②推进了__________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2.完善——中共十五大(1)召开:______年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提出新论断。
(3)意义:十五大作出的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__________和认识深化。
2015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作业1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背景(1)社会主义改造条件的具备:大规模的__________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2)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①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______________与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
②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执行“一五”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过程(1)工业化建设:到______年,“一五”计划的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新建一批重要的工业部门。
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2)三大改造到______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1)初期的正确探索①《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②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集中体现了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______成果。
(2)探索建设道路上的失误①表现: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______________运动。
②严重危害: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__________”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起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3)党对“左”倾错误的纠正①举措: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______”的八字方针。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2(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表是上世纪中期,我国工业品产量指数比(以1949年以前的最高年为100)。
表中产品名称原煤(亿吨)原油(万吨)发电(亿度)钢(万吨)机床(万台)1949年51.6 37.5 71.1 17.1 29.61952年106.5 137.5 121.7 146.3 253.7A.政府采取恢复经济的措施 B.“一五”计划鼓舞了人民的热情C.苏联的援助 D.三大改造的结果2.右图是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阐述十大关系的情景,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是( ) A.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提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C.明确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3.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4.“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此联是周总理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的生动注解( )A.“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5.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良好愿望②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的体现③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④“左”倾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反映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6.曾有一首童谣:“三大万岁是‘乱睡’,人民公社只一岁。
”(“三大万岁”是:“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童谣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B.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人民群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存在不满情绪D.“三大万岁”是“左”倾错误的根源7.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选择题1.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背景分析的能力。
根据题干“1992年”这一时间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分析,90年代,全球风云多变,世界动荡不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连遭挫折,改革开放也存在一些问题,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改革开放的路线问题,给全国人民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所以才会使该书畅销,故D项正确。
2.邓小平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他的这段谈话( )A.是邓小平理论发端的标志B.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C.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D.有力地推进了祖国统一进程解析:选B。
本题考查当代中国的经济改革。
题干引文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中“三个是否有利于”的内容,它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再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析:选C。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提出的,故C项正确。
4.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新中国的GDP增长率在1957年、1979年和1993年均有显著增长。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3课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
第3课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一、历史性的跨越1.邓小平“南方谈话”(1)背景:①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②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内容: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②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⑤发展才是硬道理。
(3)意义: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召开(1)时间: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2)内容:①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要求全党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3)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误区警示] 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但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十五大”报告,而不是中共“十四大”报告。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内容: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2)意义: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中共十五大(1997年)(1)内容: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⑤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历史 专题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某某等经济特区建立解析:本题解答关键在于提取信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重新焕发生机”,综合这些信息,可以判断符合题意的是C项,而A、B、D三项都是具体的单方面的表现。
答案: C2.(2016·某某学考)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召开。
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析:根据所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答案: B3.1978年某某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
”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
某某省委的做法( ) 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B.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土地需求D.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解析:题干中的信息“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表明实行的依然是公有制,农民仅有极少数土地的使用权,故排除A、B、C三项。
该项措施有利于克服绝对平均主义的弊端,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故本题应选D项。
答案: D4.1984年3月,来自某某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作业](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这几年城市改革的试验充分表明,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同样适用于城市。
为了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提高广大职工的责任心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在企业内部明确对每个岗位、每个职工的工作要求。
”材料中“农村改革”具体是指(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中“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同样适用于城市。
为了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2.(2017·福建福州高一下统考)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
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
下列对小岗村改革的影响分析有误的是( ) A.个体小农经济彻底消失B.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析: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并对城市经济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1956年农业改造完成,小农经济消失。
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3.(2017·太原高一期末)《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到20世纪80年代,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恢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解析:小农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点,不进行商品交换,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产品不是供自己消费,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农民所有,故C项错误;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包产到户为特点,赋予农民生产经营上的自主权,故D项正确。
(历史)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2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的探索(课件+同步练习+专题整合+综合测试,
专题三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读《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A.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C.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答案】 A【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时间“1952年、1956年”,这时中国正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表格中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在上升,说明B、C两项正确;钢、煤、原油的产量比粮食、棉花的产量上升比例明显要大得多,说明A项错误,D项正确。
故只有A项符合题意。
2.(2015·福建泉州市期末质检)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份决议指出: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在开始是一部分,随之将是大部分,而最后将是全部——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
”此决议目的是() A.动员农民打土豪分田地B.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C.鼓励农民加入人民公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 B【解析】依据材料的描述可知,时间是1953年,对象是引导农民群众,方式是由低级到高级,目的是走向社会主义。
1953年,中共领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选择B项。
A项是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C项人民公社的提出在1958年,D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78年以后,均不符合题目的时间信息。
3.1956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有()①生产资料所有制②阶级结构③主要矛盾④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A【解析】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支配地位;剥削阶级不复存在,被改造成了社会主义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对此中共八大有明确的叙述。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作业3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作业3人民版必修2[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一、历史性的跨越1.邓小平南方谈话(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________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主要内容:党的__________不能动摇;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__________,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___________,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3)历史意义:南方谈话,对推进__________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召开(1)召开:______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2)内容: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_体制。
(3)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建立——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方针:1993年11月召开,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_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内容①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____________起基础作用。
②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________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意义①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②推进了__________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2.完善——中共十五大(1)召开:______年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提出新论断。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3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练习 人民版必修2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基础夯实1.1992年初,先后到某某、某某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
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 )A.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开发开放某某浦东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成立某某合作组织解析:的南方谈话提出要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等内容,故A项正确;开发开放浦东是在1990年,故排除B项;C项的时间是在1978年以后,应排除;某某合作组织是在2001年建立的,故排除D项。
答案:A2.在改革开放中,经过3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
其中冲破“所有制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八大解析:中共十五大明确规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C3.下表为1978—2006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00国家国家指市场调定价导价节价197897 — 3年198547 19 34年199030 25 45年20064.63 —95.37年A.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C.广大人民的愿望D.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图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定价体系中,国家定价越来越少,市场调节价越来越多,这在本质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答案:A4.据调查,房地产、汽车制造与销售、电信与手机、医药等10个行业成为近十年国内十大暴利行业。
社会上相当多的游资涌入这些行业,表面上资金的流向是自发的,但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
这说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 )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着重理解“看不见的手”的含义,“看不见的手”指市场的经济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一、历史性的跨越1.邓小平南方谈话(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________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主要内容:党的__________不能动摇;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__________,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___________,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3)历史意义:南方谈话,对推进__________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共十四大召开(1)召开:______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2)内容: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_体制。
(3)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建立——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方针:1993年11月召开,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_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内容①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____________起基础作用。
②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________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意义①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②推进了__________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2.完善——中共十五大(1)召开:______年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提出新论断。
(3)意义:十五大作出的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__________和认识深化。
知识点一历史性的跨越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中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思想解放作用的是( )A.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B.判断改革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C.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D.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判断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准应当是(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③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1992年,美国《时代》周刊说邓小平“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
这主要是指邓小平( )A.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工作B.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C.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D.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知识点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图一粮票图二股票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6.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A.有计划地开展全行业公私合营B.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C.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D.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7.下列这组图片与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关。
下列有关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C.改革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D.改革产权制度,实行以私有化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8.据统计,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4 947万家,从业人员4 200万人,三资企业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68万家,注册资金17 302亿元。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C.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9.深圳作为“特区”其“特殊性”的实质是( )A.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10.右图是1985年9月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画面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面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地里插秧;另一面是忙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标题是: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
美国人“担心”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 ) A.中国不再是农业大国B.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C.中国人不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D.高档消费使人们滋长资产阶级享乐思想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材料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请回答:(1)材料一中“历史性变化”的伟大起点指的是什么?概述“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的变化。
(2)从管理体制和所有制改革两方面,比较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之处。
中国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什么?(3)中共十四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材料二表明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2.30多年来,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这次会议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2)30多年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重心有什么不同?推动重心发生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答案解析】知识清单一、1.(1)苏联(2)基本路线综合国力解放生产力(3)改革开放2.(1)1992 (2)市场经济二、1.(1)市场经济(2)①资源配置②公有制(3)②国有企业2.(1)1997 (3)思想解放对点训练1.C [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我国思想解放所起到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首先要对市场有正确的认识,谈话指出市场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2.C 3.C 4.D 5.C6.D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要求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措施,B、C两项属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 7.D8.C [公有制经济、工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在改革中都得到了发展,反映出我国经济改革以来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
]9.B [注意本题考查的是特区特殊性的“实质”不是表现,故A、D项可以排除。
市场经济体制方针的确立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可排除。
特区的实质在于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故选B。
]10.B综合运用11.(1)起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变化: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经济(或国民生产总值、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持续稳定高速增长。
(2)相同:管理体制方面,国家实行宏观调控、间接管理的体制(或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允许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所有制方面,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标志: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3)新变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1)战略决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重心:1992年前,改革原有经济体制中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992年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因素: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3)①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②开放14个沿海城市;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开放区(举出两个即可)。
教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解答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的召开。
2.为什么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趋向具体化?解答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决定指出,要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这次会议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因此它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3.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新”在何处?解答中共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提出新论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测评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解答(1)内容:党的基本路线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要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和市场不是判断社会性质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
(2)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概述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解答(1)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