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视角下的管理理论丛林成因探析_林曦
管理理论丛林
2.4.2 管理科学理论
• 主要用于解决能以数量表现的管理问题。通过管理 科学的方法,减少决策中的风险,提高决策的质量, 保证最大的经济效益。
• 特点:(1)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 增加决策的科学性。(2)各种可行的方案均是以经 济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如投资利润率。(3)广泛 地使用电子计算机。
派
2.4.1 行为科学理论
• 以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及人类学等学科为理论 基础
• 强调用观察和实践(实验)的方法 • 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和控制,探求行为与需要、
动机、目标及环境之间的关系。 • 主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借助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提高工作 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
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 案或方法。
2.4.9 权变管理理论
• 美国学者卢桑斯《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1976), 提出用权变理论统一各种管理理论。
• 伯恩斯和斯托克是最早运用权变思想来研究管理问题 的人。研究得出:“稳定型” 的企业,适宜“机械式” 组织形式。“变化型” 的企业,适宜‘有机式“ 的 组织形式。
• 西蒙原属于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后又致力于 决策理论、运筹学、电子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 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丰硕成果。西蒙对决策 的作用、过程、类型、标准等都作了深入的研究。
2.4.6 决策理论
• 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经理的重要 职能就是作决策。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 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
• (1)提出了组织结构的五种协调机制:相互调整、直接监 督、工作过程标准化、成果标准化、技能标准化。
什么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时社会矛盾的加剧才应运而生的。
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许多管理学者把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引进企业管理的研究领域,提出用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行为学派主要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的动机、生产中的人际关系,因而,它在早期被叫做人际关系理论。
行为科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原籍澳大利亚而后来移居美国的梅奥和美国的罗特利斯伯格。
他们从20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进行了有名的霍桑工厂试验,从而创立了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等人创建的人际关系学说——早期的行为科学以后,经过三十年的大量研究工作,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一次跨学科的会议上,首先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一名称,由此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了行为科学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程度空前提高;技术更新的周期大为缩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生产社会化程度更加提高;许多复杂产品和现代化工程需要组织大规模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
这些都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企业经营管理原有的理论和方法有些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
因此,在古典管理学派和早期行为学派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形成许多新的学术派别。
这些理论同古典管理学派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盘根错节。
如果说泰罗和法约尔的古典理论当初只是管理学的萌芽,那么现在这些萌芽已发展成为一片茂密的丛林。
这就是人们熟知的“管理理论丛林”。
各种各样的管理学派尤如雨后春笋,滋生蔓延,形形色色的理论观点盘根错节,犬牙交错,林立丛生。
管理学存在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再加上早期的行为学派。
管理理论的演进:丛林与体系的整合
管理理论的演进:丛林与体系的整合摘要:管理理论丛林是管理理论纵向演进和横向发展的结果。
系统学派、过程学派等管理学派在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上进行了探索,过程学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管理丛林现象尤存。
管理者面临的任务及环境、解决问题的视角、研究的方法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是产生管理丛林现象的深层原因。
管理学本质上的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管理学理论不能被整合为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应当尊重管理理论的多样性。
关键词:管理流派;管理丛林;管理理论统一对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形成的流派,研究者有不同的概括。
如克劳德•小乔治概括了四个管理流派:科学管理、行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和数量学派。
[1]168-182Janes F. Stoner等概括为科学管理学派、古典组织理论学派、行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管理理论的近期发展(包括系统方法、权变方法)。
从纵向发展看,在管理学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的不同学派,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更替的关系,后边的学派并未取代先前的学派,各个学派互补共存。
从横向看,同一历史时期也出现了多个学派并生的局面。
哈罗德•孔茨在20 世纪60 年代初将当时的管理理论划分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量学派六个流派或研究方法,由此导致了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
为克服或改变管理学学派林立的现状,一些流派和管理学家试图以一种理论体系来实现管理学各学派的整合,但丛林现象不但未改观,反而有增无减。
20 世纪80 年代,孔茨再次对当时的管理学流派进行梳理时,概括出了11 个不同的理论派系。
管理理论丛林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能否实现对管理理论体系的整合?本文试对这些关系管理理论发展方向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管理理论体系整合的探索。
对管理理论的整合出自两个动机:一是为了管理理论的健康发展。
管理理论学派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学派独立为战,互相排斥,阻碍了管理学的深入研究与探索。
“丛林”的反思——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探讨
那 个 时代 存 在 的管 理 理 论 进 行 了 简 单 的 罗 列 , 于 为 至
步 难 移 。其 次 , 林 论 的 提 出 , 然 有 助 于人 们 理 解 管 丛 虽
理 理 论 的 复 杂 多 样 性 , 容 易 给 人 造 成 错 觉 , 为 管 理 但 认
什 么要 进 行 那 样 的 管 理 理 论 丛 林 的 划 分 , 没 有 比较 则 令 人信 服 的依 据 。正 如 图 书 馆 的 图 书 如 果 不 按 一 定 的
第2 卷 第 1 期 8 1
2 1 月 01 年6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Vb128N O. . 11
Sc e c i n e& Te h l y P o r s n iy c noog r g e sa dPolc
J n. u 2Ol l
‘ 林" ‘ 丛 的反 思
管理 学 理 论体 系 的 内在 逻 辑 探 讨
理理论 本 身, 而在 于人 的 方 法 缺 陷及 认 识 的 局 限 。基 于 库 恩 的 范 式 理 论 , 走 出 管 理 理 论 的 丛 林 作 了 初 步 为 的 尝试 , 为 众 多 的 管 理 理 论 由 3个 基 本 的 研 究 范 式 锚 定 , 们 分 别 是 科 学 主 义 范 式 、 文 主 义 范 式 及 系统 认 它 人
屈 仁 均 , 林 岩 , 琼 伟 孙 叶
(. 南 财 经 大 学 商 学 院 , 南 昆 明 6 0 2 ;. 安 交 通 大 学 管理 学 院 , 西 西 安 7 0 4 ) 1云 云 5 212 西 陕 10 9 摘 要 : 理 理 论 的 丛 林 让 人 迷 失 。 通 过 文 献 研 究 的 方 法 , 们 发 现 管 理 理 论 丛 林 产 生 的 原 因 并 不 在 于 管 管 我
管理学之2.4管理理论丛林
(第二版)
主讲:李老师
第二章 2.4
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进 管理理论丛林 ……P44
“管理理论丛林”产生的背 景 Ⅰ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
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这个 时期的管理理论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在 美国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有法 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在德国有韦伯的行 政管理理论。 Ⅱ 20年代以后出现了行为科学理论。 Ⅲ 二战以来,管理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 展,并形成了众多的学派,被称为“管理 理论的丛林”(现代管理理论)。
1961年孔茨在《论管理理论 丛林》中称之为“管理理论 丛林”,认为有6个学派。
1980年孔茨发表《再论管 理理论丛林》,增加为11 个学派。
管理丛林中的理论
人们从不同角度认识管理的本质
1.管理过程学派 2.人际关系学派 3.群体行为学派
4.经验主义学派 5.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6.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7.系统管理学派
8.决策理论学派 9.管理科学学派 10.权变理论学派 11.经理角色学派
Back
学派名称 :①管理过程学派
代表人物 :西里尔· 奥唐奈 、哈罗德· 孔茨 主要观点 :强调对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进行研究。提出基本研究方法:首先 把管理人员的工作划分为管理职能, 其次对管理职能进行研究。 影响 :为管理理论发展提供有用的思 想、方法、工具和手段:应用于其他学 科,为其发展提供帮助。 HOME
学派名称 :⑥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 :特里司特 主要观点 :组织是由技术系统和 社会系统形成的社会技术系统, 在研究过程中要把社会系统和技 术系统结合起来。 影响 :观点新,是管理工作依据的一个 重要调查研究领域,但不是管理工作全 部内容。 HOME
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理论丛林管理理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学科和方法论。
从经济学和组织学到心理学和社会学,许多学科都构成了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
在这个理论丛林中,有些学说已经被广泛接受,而有些学说则仍处于探索和争议之中。
本文将探讨一些重要的管理理论,并概括它们的主要观点和在实践中的应用。
1. 奥尔德里奇的管理职能理论奥尔德里奇是管理学界的著名人物之一,他提出了管理职能理论。
该理论认为,管理职能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规划的作用是确定组织的目标和战略,组织的作用是创建一个有序的结构以达成这些目标,领导的作用是激励员工去实现这些目标,控制的作用是监督员工的表现并调整组织的进展。
这些职能都是相互关联的,必须协调运作才能达成组织目标。
在应用上,奥尔德里奇的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操纵组织中的关键职能。
通过分离和强化各个职能,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种级别: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按照这个理论,人类首先关注基本的生理需求,如食物、水和住所。
一旦这些需求得到满足,人们会开始关注更高层次的需求,如安全、社交和尊重需求。
最终,人们追求自我实现,意味着他们寻求达到自己的潜力最高水平。
在应用上,马斯洛的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和客户的需求以及如何满足这些需求。
例如,如果员工感到不安全,那么管理者可能会考虑提供更好的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机会,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感。
3.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波特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竞争战略的倡导者之一。
他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实施三种基本策略来获得竞争优势:低成本、差别化和专业分业。
低成本策略是指通过降低成本来提供价格更低的产品或服务。
差异化策略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来获取市场份额。
专业分业策略是指企业利用其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管理学经典文献之五——管理理论的丛林
管理理论的丛林*哈罗德·孔茨【作者简介】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当代著名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935年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
1950年以后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并于1962年担任该校的米德•约翰逊讲座管理学教授。
1963年任美国管理科学院院长,1965至1971年兼任行政管理研究公司总裁,1957至1972年兼任捷尼斯科公司董事会主席。
1962年获“米德•约翰逊奖”,1971年获美国“空军航空大学奖”,1974年获“泰罗金钥匙”,1975年获“福特•芬雷奖”。
他的主要著作有《企业的政府控制》(1941年)、《管理原理:一个管理职能的分析》(与O'Donnell合著,1955年)、《经营的实践入门》(与Fulmer 合著,1978年)、等十余部。
其中,《管理原理》一书奠定了他作为管理过程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地位,被译成了16种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管理学专业的学生都欣然同意这样的观点,即:从组织化的生活开始出现的那天起,管理问题就已经存在了,但同样少有例外的是,绝大多数人也认可这种说法,即:关于管理的系统考察只不过是这个世纪的事情,尤其是过去20年的成果。
而且,直到近些年,几乎所有试图分析管理过程并寻找理论支撑以帮助提升研究、教学和实践的人,都是那些拥有管理艺术而又善于反思多年管理经验的实践者。
因此,至少在将一般管理视为一项以脑力为基础的艺术时,最早有价值的著作都是由像Fayol, Mooney, Alvin Brown, Sheldon, Barnard 和Urwick等这样一些有经验的实践者撰写的。
可以肯定地说,即使是那些学术化实证研究的顶礼膜拜者,也不能忽视由这些眼光敏锐的实践者从他们数十年管理经验中所提炼出来的基本原则。
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理论丛林”的方法论: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面对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
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学派促进了管理实践的优化,但是由于管理活动牵涉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心理因素难以精确度量,这些以“分析”范式为主导的管理理论都在实践中受到了严重冲击。
固守将复杂问题分割成部分和片断加以处理的“分析”范式,使管理者难以洞察管理活动中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更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了。
系统论最早起源于贝塔朗菲对生物有机体的成功描述。
一般系统论的基本假定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要素构成的系统;由于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系统必然具有要素所不具有的新特性,因此,不能用要素在孤立状态时的性质和规律来解释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反之,应立足于整体来认识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价值取向上,系统观以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为最高目标,以此来评价要素及其运行方式是否合理。
在“管理理论丛林”阶段,不少学派都采用系统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
社会系统学派的巴纳德最早用系统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
他第一次把企业组织看成是由物质的、生物的、个人的和社会的等方面的要素组成的“协作系统”。
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作系统的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并给出了协作系统在共同目标下组织的结构关系。
西蒙继承了巴纳德的思想而创立了决策理论学派。
西蒙等人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尽管决策有程序与非程序之分,但一切决策的基础都是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决策的实质就是在理论上的最优和实践上的令人满意二项标准之间达到合理的妥协。
雷恩曾指出,西蒙主要的贡献在于他的中心思想,即为了对管理进行研究,就必须对影响决策过程的复杂网络进行研究。
对复杂网络的研究,系统方法无疑是一种极为有用的工具。
数量学派认为,管理就是通过构造数学模型,运用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职能之间的数学关系,求出最优的解答,为企业实现自己的目标服务。
管理的丛林之我见
一、科学管理理论评价(一)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科学性:泰罗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创立了科学管理,首开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之先河,使管理从此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得到发展。
泰罗的管理思想之所以较之前人有了飞跃性的进步,主要的原因确实是因为其中包含了真正的“科学成分”。
实践性:泰罗的管理思想是在实践经验中得来并又被重新运用到实践中取得的。
这几乎是每一门科学建立时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泰罗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解决问题。
泰罗将他的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泰罗的方法如此具有生命力应该归功于取得这些方法的途径———实践。
泰罗通过实践来研究管理,泰罗管理理论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针对性都十分突出,科学管理理论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化的管理理论,全世界都能够感受到泰罗的思想内涵。
标准性:科学管理理论中的标准化主要表现在量化的定额以及规范化的工具、机器、材料和工作环境等。
“量化”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学问,能够被称为科学的重要标志。
在科学管理理论中,量化和规范化同时存在,就像是一对双胞胎。
泰罗认为,规范化、制度化是企业大规模生产的基本要求,是任何先进管理思想得以实施的基础,是实现科学管理的依据。
只有制定严格的规范,企业具体工作按章进行,主管人员才能集中精力于企业的大政方针和处理少数例外事件,工人的行动才能有章可循。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缺陷将人视为机器,单纯追求金钱的“经济人”:泰罗像看待机器一样看待工人,科学管理是建立在缺乏信任、缺乏价值、才能和个人智力尊重的基础上的,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一门与人的欲望无关的科学,在这里,管理不是一门有关人的科学。
过于重视技术因素,而不重视人的社会因素:在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人们认为工人在工作中想得越少工作效率越高,工作不需要思考,员工之间也不必进行沟通,工人们无需知道其他地方发生了什么,他们应该忽视除工作以外任何事情。
泰罗的理论否定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行为习惯和伦理观念。
什么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时社会矛盾的加剧才应运而生的。
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许多管理学者把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引进企业管理的研究领域,提出用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行为学派主要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的动机、生产中的人际关系,因而,它在早期被叫做人际关系理论。
行为科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原籍澳大利亚而后来移居美国的梅奥和美国的罗特利斯伯格。
他们从20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进行了有名的霍桑工厂试验,从而创立了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等人创建的人际关系学说——早期的行为科学以后,经过三十年的大量研究工作,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一次跨学科的会议上,首先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一名称,由此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了行为科学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程度空前提高;技术更新的周期大为缩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生产社会化程度更加提高;许多复杂产品和现代化工程需要组织大规模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
这些都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企业经营管理原有的理论和方法有些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
因此,在古典管理学派和早期行为学派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形成许多新的学术派别。
这些理论同古典管理学派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盘根错节。
如果说泰罗和法约尔的古典理论当初只是管理学的萌芽,那么现在这些萌芽已发展成为一片茂密的丛林。
这就是人们熟知的“管理理论丛林”。
各种各样的管理学派尤如雨后春笋,滋生蔓延,形形色色的理论观点盘根错节,犬牙交错,林立丛生。
管理学存在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再加上早期的行为学派。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12个主要管理学派(11)—系统管理理 论
• 1.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它的成长和发展同 时受到这些组成要素的影响,在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中,人是主体,其他要素则是被动的。
• 2. 企业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企业是社会的子系统,受到周围 环境(顾客、竞争者、供货者和政府等)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环境。企业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中才能达到动态平衡。
• 开拓了管理学的另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使管理从以往定性的描述走向了定量的预测阶段。
• “管理科学”理论是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 机技术以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者
补救措施
危机的时期
9.资源分配 负责分配组织中的各种资源 者
10.谈判者 在主要的谈判中作为组织的代表
调度、询问、授权,从事涉 及预算的各种活动和安排 下级的工作
参与工会进行合同谈判
12个主要的管理学派(10)—麦肯锡7S
法
• 管理分析7S体系由麦肯锡咨询公司所推行 • 7S体系的含义
• 战及资略源(的Str分at配eg。y):为实现公司目标所采取的系统性活动 • 结构(Structure):组织结构以及职权/责任间的关系。 • 系制过统程(等Sy方st法em与s过)程:。诸如信息系统、制造过程、预算和控 • 作标集风体(所Sty花le费)的:时管间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以及为取得组织目 • 人社员会(化S。taff):企业内的人员以及人员在组织文化中的 • 共员共有有价的值价观值(观Sh念ar。ed values)(超额目标):组织内成 • 技能(Skills):企业的显著特征。
管理理论丛林的产生背景
管理理论丛林的产生背景一方面: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缓和的时代,许多国家都把注意力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加强,许多复杂产品和现代化工程需要组织大规模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经济增长和企业繁荣迫切需要相关管理理论的指导。
另一方面:管理学是不是一门科学是历史上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很多学者通过不断地研究实践,分析科学的四个维度,即:科学的本质、存在一个直观的研究对象、根本的规则性假设、科学方法的应用等总结到, 从每一个维度来看, 管理学都满足这些标准,因而管理学是一门科学,而这种观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管理学进行研究, 促使了管理理论丛林的产生。
最后,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许多众说纷纭的管理学学术著作纷纷出现,一些社会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社计量学家、数学家、政治学家、工商管理学家等都对管理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纷纷投入到管理理论研究的热潮之中。
他们为了各种目的而标新立异,出现了许多新流派、新学说,形成了许多新的学术学派,这些学术学派统称为现代管理学派,为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作好了铺垫。
在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泰罗和法约尔奠基的管理学犹如热带雨林般成长起来管理理论丛林存在的原因对于管理理论丛林存在的原因,许多学者作了精辟的分析。
孔茨本人在《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中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组织、领导、管理决策制定等术语的用法及含义不同造成的“语义学丛林”;其二,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统一意见;其三,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先验而加以抛弃;其四,曲解和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其五,管理者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
【2、10】毕振力认为,孔茨的分析侧重于技术和主观的原因,并将管理理论丛林存在的原因总结为:(一)任务及环境的不同;(二)解决问题视角的不同;(三)管理研究方法上不同;(四)实践者与研究者价值取向的不同。
管理理论的演进:丛林与体系的整合
管理理论的演进:丛林与体系的整合【摘要】现代管理理论经历了多次演进,其中丛林理论和体系理论被认为是两种重要的管理理论。
丛林理论强调组织内部的复杂关系和相互作用,而体系理论则注重组织的整体结构和规则。
本文将探讨丛林与体系的整合模式,并探讨这种整合在实践中的应用。
结合丛林和体系的优势,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文章将总结管理理论的演进对组织管理的启示,并展望丛林与体系的整合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性,从而提升组织管理的水平和竞争力。
【关键词】管理理论演进、丛林理论、体系理论、整合模式、实践应用、组织管理启示、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管理理论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
20世纪以来,管理理论经历了多个阶段,从科学管理到行为科学,再到系统管理等,不断为组织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和科技的发展,管理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管理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组织管理的需求。
面对这一挑战,学者们开始思考如何整合不同的管理理论,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
丛林理论和体系理论作为两种重要的管理理论范式,各自有着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如何将这两种理论整合起来,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成为了当前管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丛林与体系的整合对于组织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从而为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以及丛林与体系的整合模式的深入探讨,探寻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为组织管理提供新的启示和方向。
我们将分析管理理论的演进历程,探讨丛林理论和体系理论的基本概念,进一步研究丛林与体系的整合模式,并探讨这种整合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的研究,我们旨在揭示管理理论的演进对组织管理的启示,探讨丛林与体系整合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为管理实践提供可行的建议和策略。
管理理论丛林
代
管
பைடு நூலகம்
理 学
影响管理科学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
》
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主要的动力)
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展也起着巨大的 推动作用
湖 三、它是现实工作的概括、抽象,要灵活的
北 经
加以运用
济
学
院
《 现
当前的趋势和问题(变化中的管理实践)
代
管
理 学
1.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管理不再局限于
•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 科学理论丛林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发源于美国,而企业文化 的实践却首先在日本得到较快的发展。
•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 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 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企业文化的组成
• 企业精神。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呈观念形 态的价值观、理想和信仰等。
院 过的高度。
《 现
管理发展趋势及问题之二
代
管 理
4.激励创新和变革——管理者面临的是正在以前所
学 未有的速度发生变革的环境,所以,变则生、变则
》 旺;不变则退、不变则亡。
5 全 面 质 量 管 理 — — 英 文 翻 译 (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 驱动的管理哲学。
社会系统学派
• 他把各类组织都作为协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
• 在巴纳德看来,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研究 的重点只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指出组织是由多人组成的协作系统
• 他提出了构成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1)信息交 流;(2)作贡献的意愿;(3)共同的目的
管理理论的演进:丛林与体系的整合
管理理论的演进:丛林与体系的整合摘要:管理理论的演进可以看做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一种反映。
尤其是在近代社会加速发展的进程中,管理理论的演进更加复杂多变。
本文从丛林与体系整合的角度出发,探讨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阐述丛林和体系在管理理论中不同的角色和发展历程,并剖析二者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最后,本文对整合后的管理理论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管理理论;丛林;体系;整合正文:一、引言人类的社会发展历程过程中,管理理论的演进可以看做是一种反映。
在现代社会加速发展的进程中,管理理论的演进更加复杂多变。
管理理论演进历程中往往有两大主流学派:丛林派和体系派。
丛林派的管理理论强调适应环境变化与情境管理,体系派则强调规范、程序化管理。
本文从丛林与体系整合的角度出发,探讨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阐述丛林和体系在管理理论中不同的角色和发展历程,并剖析二者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最后,本文对整合后的管理理论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有所启示。
二、丛林派管理理论丛林派的管理理论有着深刻的人文色彩,强调管理者需要相信员工,给员工足够的自由度和决策权。
此外,丛林派管理理论倡导激励员工的内在动机,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乐趣和认同感。
由此可见,丛林派管理理论注重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以及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丛林派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如人本主义管理、情境领导力等。
但是,丛林派管理理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
例如,丛林派理论对员工的信任有时忽略了员工的能力和动机,有可能导致管理者过度信任员工而失去控制能力。
三、体系派管理理论体系派管理理论以规范和程序为核心,强调管理者需要建立明确定义的目标和标准,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来管理组织。
该理论主张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体系派管理理论的代表性学派是科学管理学派,该派别强调规范和程序将管理带入工作之中,推动着现代管理的发展和实践。
探索管理理论丛林
探索管理理论丛林兰秀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02)[摘要]孔茨提出管理理论丛林后,不同学派的学者们引发了对管理理论的思考与讨论。
截至目前,学者们对于管理理论丛林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管理理论丛林产生的原因、从不同角度下看管理理论丛林、管理理论丛林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如何走出管理丛林四个方面。
基于对已有文献的研究梳理,探索管理理论丛林对管理学发展的价值以及回答孔茨的“管理丛林思想”对我国的管理学研究发展的指导意义,发现不同视角下的管理理论丛林对指导管理实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关键词]管理理论丛林;价值;指导意义[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3)06-0117-02[作者简介]兰秀华(1999—),女,畲族,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财务管理。
1961年,孔茨发表《管理理论的丛林》,首次对不同的管理学派研究“乱象”进行梳理。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时间实在是很短,当时的一些学者的著作和研究的发现经常千差万别。
学者们大多认同了孔茨的“管理丛林思想”,并在他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反思“丛林”产生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管理理论丛林试图摸清其未来发展趋势,摸索一条走出“丛林”的路。
本文在梳理学者已有研究的文献基础上,试图发现管理理论丛林对管理学发展的价值以及孔茨的“管理丛林思想”对我国的管理学研究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不同角度看管理理论丛林把当前的管理理论研究现状看作是一片“管理理论丛林”,可以先从内部和外部视角对其进行分析。
内部视角是指从管理理论丛林本身出发,相当于是进入丛林内部去找各种“树木”的差异,根据找出的特点进行分类。
外部视角是指把管理理论丛林放在一个特定背景下去分析,比如这片丛林在地图上的定位及其地貌特征的特别之处等,类似于采用上帝视角俯视管理理论丛林。
首先是内部视角,早期的分析大多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从管理丛林的内部来看,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孔茨(1980)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指出,既有本身对管理的定义解释在语义上有多种不同理解的原因,也有出于管理学研究学者的知识面不同导致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存在差异[1]。
“管理学丛林”成因及未来走向
(二)学科属性视Βιβλιοθήκη 分析管理学既具有科学特质,又具有人文特质,其学科属性介于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6]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虽然学界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并未达成共识,但一般认为可将其分为管理现象和管理活动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各自包含的研究内容都复杂而丰富,例如作为管理活动的管理,就涉及对物、技术、人等的管理,以及各种的管理情境和管理目标。由于管理研究对象涵盖领域广泛,涉及内容众多,因此人们自然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对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于是各种理论层出不穷。举例来讲,有的学派集中于研究人的动机和积极性问题,如人际关系学派就属于此类,该学派认为任何管理不是通过别人去工作,就是要同别人一道工作,因此该学派注重管理活动中人员因素的研究,分析个人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激励,该学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领导艺术和激励等方面;而社会技术系统学派既重视人的社会关系,也重视技术对人员的影响,主要探讨技术因素的重要性,强调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另外,有一些学派侧重考察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还有一些学派研究环境等因素对组织的影响,等等。
通过对第一篇的学习
一、通过对第一篇的学习,你对管理理论丛林这个说法有何新认识?答:二战以来,管理理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许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在前人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由于研究条件、材料掌握、观察角度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并形成了不同的思路,从而形成多种管理学派,它们互相交织,在对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理论和科学以及如何分析管理的各种事件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混乱,孔茨把这种情况(现象)称为“管理理论丛林”。
1961年孔茨提出了6个学派,到1980年这一“丛林”已经枝叶繁生,至少可划分为10个学派,尽管它们彼此独立,但基本的相同。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丛林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人性假设的分歧;语义上的混乱;对“管理”下的定义不一致;失验的假设;对原则的误解;管理学者之间不能活不愿互相了解等等。
欲走出管理理论的丛林,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给“管理”下定义(2)把管理学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3)澄清管理学用语的语义(4)对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提炼和验证。
总之,要走出这一丛林,可以用管理过程学派的框架把各个学派的理论统一起来,形成统一的基本管理理论体系。
二、你认为美国的管理概念和做法能够应用到英国、德国、中国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吗?请加以解释。
答: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当管理作为科学时,它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一套反映管理活动内在规律性的理论体系,美国的管理概念正是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反映管理活动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它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各个国家,包括英、德、中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但管理也是一门艺术,企业所处的环境(国家)不同,面临的问题也各异,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美国的管理做法应用于其他国家的过程中,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从企业所处环境出发,去谋划一种有用的能达到预期结果的解决方法,否则将不利于本国发展。
有效的管理总是随机制宜的,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发展,不但要借鉴他国先进的管理概念和做法,更要从本国实际出发,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路子。
管理理论的丛林现象解析及其体系重构
管理理论的丛林现象解析及其体系重构
闵祥晓
【期刊名称】《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管理理论丛林现象影响了理论本身的科学发展,亦无法有效指导管理的实践。
探寻管理理论“丛林现象”的成因,分析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产生的根源,求索为中国管理实践所用的理论体系架构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总页数】5页(P53-56,85)
【作者】闵祥晓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武汉 430072;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 528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相关文献】
1.管理理论未来跨学科融合发展趋势探析——基于对管理理论丛林现象的再思考[J], 唐蕾
2.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丛林的发端、困境与发展趋势 [J], 崔立华
3.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基于对管理理论丛林的反思 [J], 王宁
4.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基于对管理理论丛林的反思 [J], 王宁
5.当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问题——兼评“丛林”与“走出丛林” [J], 曾德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6-22[作者简介]林 曦(1977-),女,辽宁大连人,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从事企业管理方面研究。
[管理天地]科学哲学视角下的管理理论丛林成因探析林 曦(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5)[摘 要]从科学哲学的视角对“管理理论丛林”存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证实主义、证伪主义和范式理论对管理学理论的考察,发现正是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和管理学理论本身的特性,使得管理理论难以被证实和证伪,管理学者难以形成同一的科学共同体,管理学难以形成惟一或主导范式,由此造成了管理学“理论丛林”的状态。
[关键词]管理理论丛林;实证主义;证伪主义;范式[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112(2007)02-0008-04C auses for 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 under A Philosophy of Science PerspectiveLI N X i(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 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25,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philos ophy ,the author makes a further study on the cause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Though the analysis of positivism ,falsificationism and the theory of paradigms ,the author finds that it is the com plexities of the management activity and the attributes of management theory itself that makes the theories difficult to verify and falsify ,the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can not belong to one sci 2entific community and management can not has one dom inant paradigm.These are the reas ons cause 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K ey w ords :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 ;positivism ;falsificationism ;paradigm 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至今,管理理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将近百年的历程。
在这100年间,管理理论从无到有,从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管理理论呈现出流派纷呈的局面,孔茨将其形象的描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管理理论丛林的形成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长期以来管理学者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寻着统一的管理学理论框架,如孔茨就希望把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作为管理理论的核心,以形成一般的管理理论。
一些学者对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抱着乐观的态度,如威廉・弗雷德里克1963年就预言:“也许5年之内———肯定不会超过今后10年———将会形成并明确被管理圈广泛接受的一般管理理论”。
而事实并不象他们想象的那样乐观,孔茨在1961年写《管理理论丛林》的时候认为管理理论有六大派别,而当他20世纪80年代重返管理理论的丛林时,却发现在这20年间管理学派从6个增加11个,管理理论学派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对于管理理论丛林化的原因,许多学者作了精辟的分析。
孔茨就在《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中分析了管理理论丛林形成的原因。
孔茨把丛林的产生归结于如下几个原因:其一,组织、领导、管理决策制定等术语的用法及含义不同造成的“语义学丛林”;其二,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其三,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先验而加以抛弃;其四,曲解和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其五,管理学者不能或不愿互相理解。
孔茨的这种观点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管理理论丛林化的原因,但是似乎并没有透彻地说明管理理论丛林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管理学会出现语议学的丛林?为什么没有一个大家都普遍接受的管理体系?为什么作—8—2007年第2期总第93期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 H AR BI N UNI VERSITY OF C OM MERCE N o.2,2007Serial N o.93为管理理论的新人总是试图抛弃原有的理论?管理理论家难道真的是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吗?孔茨的解答并没有回答上述问题。
笔者试图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探寻管理理论丛林形成的原因。
一、实证主义———管理理论证实的困惑实证主义来源于西方哲学流派中的实用主义(P ositivism)。
实用主义只承认存在的实事,一切有关的事实的概念都要以经验的实证材料为依据。
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认为,经验科学的特征就是它能够为经验所检验。
任何科学或理论都来源于经验和事实,任何理论的假设或命题都必须接受经验事实的检验。
只有经验事实才能证明知识的正确性。
从管理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管理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管理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如罗珉(2003)所言:“实践问题是管理学知识的助产婆”。
许多管理学者都是实践者,他们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管理问题并进而试图用一种理论来分析和解释管理现象,并指导管理实践。
管理学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基本上以实证主义为主线的,管理学者的研究大都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于理论的检验诉求于经验证据的支持。
而经验证据的取得往往是运用实验、系统观察、调查、访问、文献考察等方法。
如管理学的早期创立者泰罗通过在工厂中开展的“三大实验”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泰罗同时将该理论进行推广,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该理论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证实,因为在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许多工厂的生产效率都大幅度提高了。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实证主义要求的管理理论必须能经受经验的证实是很难达到的。
首先,作为管理理论的实验结果是很难得到再次证实的。
因为作为管理学的一些实验,外部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作为参与其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其心理也是不断变化的,每一次实验的环境都是不可复制的,因此,实验的结果是否正确也就不可能得到证实,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也就难以有说服力的证明它是正确的。
管理现象与实践问题中更多的是涉及价值判断的现象与问题,这也就是众多的实证管理学理论都或明显或隐含地包含价值判断的原因所在。
在管理研究过程中,管理学者的价值判断也会渗入其中,研究者会对“经验”进行再次筛选,每一位研究者的价值判断都会是不同的,这也会导致一个学者的理论得不到另一位学者的证实。
从现代复杂性科学的哲学理论来看,任何看似简单的管理事物后面,都隐藏着惊人的复杂性(刘劲杨,2004)。
组织及其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演化系统,包含了许多的变量和参数,它们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幅非线性的图像。
对于这样一个多维度的管理系统,要对所有的变量和参数进行分析、归纳和实证,不仅在实际上行不通,而且其实证的结果也很难检验(罗珉,2003)。
从研究方法上看,管理学者一般都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法等众多研究方法,而这些研究方法基本上都是基于归纳主义的方法论。
但是正如休谟所指出的那样,归纳法不能完全证实一种理论,只能给予某种程度的证实。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管理学之所以会出现语义学的丛林的原因,因为管理研究中的很多概念都是“经验归纳”的产物,每一个定义都是研究者在根据自己某一视角观察后提出的,这样得出的概念的内涵也就必然不会相同。
所以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管理理论只是相对真理,并不存在绝对真理,人们永远也不能证明任何事实实质上是真的。
由于管理理论难以证实,所以后继的管理者在进行相关研究的时候,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把前人的理论当成是先验的假设而不愿意接受了。
二、证伪主义———管理理论证伪的困惑证伪主义思想是由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首先提出来的。
波普尔认为对于一项猜测或假说,即使搜集到再多与之相一致的经验证据,也不能证明它是真理,但是,只要有一项经验事实与理论相反,就可以证明该理论内容与事实不符。
一切知识命题,只有能够被经验事实证伪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伪科学。
波普尔同时认为,那些能够被证伪的理论,它们的内容必须是明确的,必须给予人们关于外部世界确定的信息。
因此,任何一项科学的理论必须要尽可能清楚地把自己的内容表述出来,使它能够被置于可以被证伪的位置(波普尔,1986)。
有一些理论可能很有意义,而且实际上可能也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法检验它,它就是缺乏经验证据的,因而也就不能将其看作是科学的。
20世纪初皮埃尔・杜恒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观点进一步深化,他指出,推断是根据一组前提得出的,而这组前提包括理论和理论所必—9— 林 曦:科学哲学视角下的管理理论丛林成因探析需的先行条件,因此,作为推断的理由不仅是某个被检验的理论,而且还包括背景知识等先行条件。
这就是说,当推断被许许多多的事实所证伪时,理论不一定被证伪,即理论不一定就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先行条件可能被证伪,即先行条件可能是错误的。
杜恒还指出,还有复杂的情况,要推断出某一结论通常要涉及到若干假说,即前提中的理论包含着的假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先行条件无误,从推断出的某一结论的错误只能证伪那些假说有错误,至于哪一个假说出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地考察(朱成全,2001)。
按照波普尔和杜恒的理论,管理理论是难以被证伪的。
按照波普尔的说法,能够被证伪的理论,它们的内容必须是明确的,必须给予人们关于外部世界确定的信息。
但是对于管理理论来说,由于管理活动是如此的复杂,不仅涉及对物的管理,还涉及到对人的管理,要想把管理活动中涉及到的因素统统考虑完全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能够给予人们关于外部世界确定信息的自然科学不同,管理学理论是很难被置于可证伪的位置上的。
按照杜恒的观点,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总是在孤立中被检验,在管理学中这种不确定性尤其突出。
管理学中的人类行为的复杂性要求使用许多初始条件和强有力的简化假设。
某些限制性条件可能实际上是假的,某些假设可能在逻辑上是不可证伪的,而另一些假设还可能在逻辑上可证伪,但在实践上是不可证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