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生物模型在初中课堂的应用实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模型在初中课堂的应用实例
【摘要】生物模型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三个教学实例来验证生物建模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生物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模型方法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
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已经有十来个年头了,新课程理念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已经深入人心,人们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不能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要灵活地让学生从根源上去探究。
在生物教学中,初中生物模型教学也就逐渐地被人们重视,广大的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探究规律,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初中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思维发散,喜欢动手,但抽象思维差,注意力无法恒定持久集中。
根据这些特点恰到好处地利用生物模型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一: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气体交换》一课内容中,理解胸廓容积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生命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呼吸运动,但对呼吸的机理却不知晓。
书中仅用一句话归纳:“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舒张引起胸腔内气压的变化,从而使得空气
进出肺”。
短短一行字,以初中孩子的思维来领悟非常困难。
如果能让学生通过自行实验得出结论,学生记忆将更深刻,对他们也更有说服力。
操作方法:把全班分成二十个小组,两两同桌为一组,每小组同学合作制作一个简易的胸腔模型(图一):
该模型的特点是材料简便,操作容易,效果较好。
学生通过牵放编号4,观察编号2气球的变化,理解膈肌的收缩、舒张带动人的呼气和吸气;再通过挤压瓶壁,再次观察编号2气球的变化,理解肋间肌的收缩、舒张引起人的呼气和吸气反应。
同学们顺利完成了对呼吸机理的认识,理解到呼吸对人体的重要性。
从模型制作到初步试验到最后的结论,完全是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的。
例二: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部分内容:眼睛的结构与功能,这节课的难点之一就是记忆这些复杂的结构名称,知识本身有些枯燥,但结构是基础,必须掌握才能进一步学习视觉形成的机理。
如果能让学生动手“解剖”眼球结构,那是认识结构最好的方法。
用活体眼球是非常难实现的,而用眼球结构模型来完成结构探究是不错的选择。
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将全班分为八个小组,以倒计时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规定的三分钟内给眼球结构模型贴标签,各小组分工明确:有“解剖”眼球结构模型的,有负责写结构标签的,有负责找结构的,
有负责贴标签的,为争夺第一,各小组在争分夺秒地完成任务(图二)。
眼球模型给课堂增加了不少的乐趣,同学们在相互讨论、合作、小组竞争中完成了眼球结构的自主探究,成功地完成了对眼球结构的认识。
通过模型建构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且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提炼过程。
例三: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个课题中的泵是什么?学生听过水泵,但它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如果能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一下这
个装置,谜团也就解开了。
于是,设计了下面这个装置(图三):
由学生思考如何操作将一个烧杯中的红墨水引流到另
一个烧杯中(不能直接倾倒)。
通过几个同学的亲手实验,
带有小水泵的塑料管才可以将红墨水抽进送出,水泵的工作原理一下子就豁然开朗。
接着引出新课――《人体中的泵――心脏》。
以实验的方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
积极性。
“教育给人的无非是一切已学过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
”任何的记忆都没有比自己动手参与留下来的
印象深刻。
模型是原型的抽象、纯化、简化,模型能把纯理论的问题变得更直观。
通过生物模型的构建,一方面可以帮
助学生更好掌握知识并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模型方法,它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手段和思维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新课程标准的意识,更要将这种意识转化为教学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丰富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全面和深度推进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崔荣东.浅谈高中生物模型教学的研究进展[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2:195.
[2]谢燕娟.探索高中新课程生物模型建构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8:39~40.
[3]王晓玲.生物模型制作竞赛活动的启示[J].生命教育,2009,1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