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注氮管理制度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范文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矿井作为重要的能源采集地,其防火工作尤为重要。
注氮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通过向矿井注入氮气,消耗燃烧所需的氧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营,制定本管理制度,明确注氮工作的实施、监督和管理要求。
二、注氮工作的责任分工1.注氮负责人负责矿井注氮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确保注氮设备的运行正常,注氮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2.区域负责人负责指定注氮区域、审查注氮方案、组织注氮作业过程的安全检查。
三、注氮设备与材料1.注氮设备矿井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注氮设备,设备应经过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运行性能稳定可靠。
2.注氮材料矿井应储备足够的氮气供注氮使用,储存区域应设置在不易受热源影响的安全区域,材料存放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
四、注氮工作流程1.制定注氮方案注氮负责人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注氮方案。
方案需明确注氮区域、注氮时机、注氮设备和材料的使用等。
2.审查方案区域负责人对注氮方案进行审查,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
对存在问题的方案,应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3.通知相关人员注氮负责人通过矿井内部通知系统,向相关人员通知注氮工作的时间和地点。
4.准备工作注氮负责人需提前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注氮设备的运行情况、储备足够的注氮材料等。
5.注氮作业过程注氮负责人在注氮区域指定专人进行注氮作业,确保注氮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作业过程中需配备专人监控注氮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6.注氮后处理注氮作业完成后,注氮材料的储备区域应进行清理,材料的使用情况应进行记录和统计,并根据需要及时补充储备。
五、注氮工作的安全管理措施1.安全交底注氮负责人需对参与注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交底,确保其了解注氮作业的规定和操作方法,提高工作安全性。
2.安全防范注氮作业过程中,应加强矿井通风设备的运行,确保注氮区域的氧气浓度不低于21%。
同时,应配备足够的防毒面具、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范本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井火灾防治工作,防范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企生产安全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具备注氮防火功能的矿井。
第三条注氮管理制度的宗旨是:加强矿井火灾防治工作,确保矿井生产安全,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条注氮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治结合,技术先进,科学管理。
第五条注氮管理制度的工作任务是:加强矿井火灾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健全矿井注氮防火设施,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提高火灾应急能力,健全注氮管理机制。
第六条注氮管理的责任主体是矿井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此基础上建立注氮管理的完整组织机构。
第二章注氮防火设施建设第七条矿井企业应根据矿井特点和火灾风险情况,制定注氮防火设施建设方案,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建设。
第八条注氮防火设施的建设包括注氮系统、注氮泡沫发生器、注氮管道等。
第九条注氮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1. 设计合理,具备可靠的工作性能;2. 安装位置合理,方便操作和维护;3. 与矿井其他系统联动,实现自动控制。
第十条注氮泡沫发生器应满足以下要求:1. 发泡效果良好,能快速覆盖燃烧物表面;2. 发泡剂应符合国家标准,无毒无害;3. 设计合理,易于清洗和维护。
第十一条注氮管道应满足以下要求:1. 材质选用合适,抗腐蚀性能好;2. 设计合理,布局合理,便于操作和维护;3. 管道连接紧固可靠,气密性好。
第十二条矿井企业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对注氮防火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完好性。
第三章火灾隐患排查第十三条矿井企业应建立健全火灾隐患排查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定期对矿井进行火灾隐患排查。
第十四条火灾隐患排查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对矿井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维修;2. 对矿井场所进行检查,清除易燃物品;3. 对矿井环境进行检查,消除火灾隐患;4. 对矿井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是指在矿井中采取注氮技术来防止和控制火灾的一套管理制度。
以下是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机构:设立防灭火注氮管理部门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该部门负责制定防灭火注氮的管理制度,指导和协调矿井内的相关防灭火注氮工作。
2. 防灭火注氮设备和设施:矿井应配备防灭火注氮系统,并保持其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应定期进行设备检修、维护和更新,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3. 注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矿井应组织注氮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掌握防灭火注氮的技术和操作要领。
并对注氮作业人员进行资质管理,定期进行体检和技术能力评估。
4. 防灭火注氮作业程序:制定详细的防灭火注氮作业程序,包括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作业操作流程和作业后的处理措施。
确保注氮作业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5. 注氮设备和设施的监测和检测:矿井应设立防灭火注氮设备和设施的监测和检测系统,对注氮作业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氧气浓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并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
6. 灭火药剂和注氮介质的管理:矿井应对灭火药剂和注氮介质进行管理,确保其质量标准和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对于过期或失效的药剂和介质要及时替换和处理。
7. 防灭火注氮事故的应急处理:制定防灭火注氮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明确不同级别和类型事故的处理步骤和责任分工,确保应急处置措施的及时有效性。
8. 防灭火注氮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定期对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并建立监督机制,对不符合管理制度要求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矿井的火灾防控能力,减少火灾对矿井生产和人员安全的影响。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引言矿井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场所,具有高风险性和易发生火灾事故的特点。
为了确保矿井工作场所的安全和顺利运营,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一、管理目的和依据1.1 管理目的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的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矿井生产稳定运行。
1.2 依据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法》 - 《矿井安全规程》 - 《煤矿生产安全规程》 - 《煤矿安全规程》 - 《矿井防灭火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等。
二、管理要求2.1 设备要求在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中,所采用的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矿井防灭火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检验、维护和更新,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2 人员要求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矿井防灭火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够熟练应对火灾事故,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灭火和氮气注入。
2.3 防火措施2.3.1 火灾预防矿井应建立有效的火灾预防机制,包括加强火源管理、完善矿井通风系统、安装火灾报警设备等措施,以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2.3.2 防火设施矿井内应设置合理的防火设施,如灭火器材、火灾报警系统等,以及防火隔离区域,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和扑灭火源。
2.3.3 火灾应急预案矿井应制定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及时组织疏散人员,并进行火灾扑救和氮气注入等应急措施。
2.4 管理措施2.4.1 定期检查和维护矿井防灭火注氮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并及时修复和更换出现问题的设备。
2.4.2 人员培训和演练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和水平,并熟悉设备操作流程。
2.4.3 风险评估和改进矿井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和隐患后,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矿井注氮管理制度
矿井注氮管理制度
(一)职责
1.通风瓦斯科负责注氮防灭火措施的编制。
2.机电运输科负责指导机电队维护注氮系统(泵站)、管网系统排查等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对因机电方面出现故障影响注氮负管理责任。
3.机电队负责日常注氮系统的维护、检修,注氮主、干管的安装等工作,确保注氮机的正常开停等。
4.救护队负责组织人员培训注氮机司机,负责对井下需要注氮的地点注氮工作。
5.采煤队负责工作面注氮管路的安装工作等。
(二)管理要求
1.机电队、救护队在日常注氮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注氮系统(制氮机、泵、管路)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
6.注入的氮气浓度不小于97%,氧气浓度必须低于3%。
7.工作面采取预防性注氮措施,由矿总工程师根据气体化验分析情况,决定是否注氮。
(三)责任处罚规定
1.机电队管辖范围内的制氮机因日常维护、管理不善造成制氮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或制氮浓度达不到要求,对单位罚款100o元。
2.注氮机司机因班中不认真负责,出现问题不及时汇报处理,造成制氮机停运或氧气超标,对责任人一次罚款500
yc©
3.各单位负责管辖范围内的管路保证畅通,出现因管路不通,造成不能正常注氮,一次对责任单位罚款1000yc©
4.使用单位在工作中维修、延接管路,拆除制氮地点管路等情况必须向矿调度和通风瓦斯科请示汇报,一次不汇报,对责任单位罚款500元/次。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1. 引言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行,有效防备和掌控火灾事故的发生。
本制度适用于全部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工作,对相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具有管束力。
2. 管理标准2.1 管理责任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的管理责任由以下职能部门承当:•矿山管理部门;•安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人力资源部门。
2.2 防灭火注氮工作引导原则2.2.1 确保全面的安全意识全部参加防灭火注氮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全面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防灭火注氮工作的责任感。
2.2.2 建立完满的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包含但不限于灭火设备设施管理、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责任追究和安全培训等。
2.2.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定期进行矿井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防灭火注氮设备设施正常运行,隐患及时除去,确保矿井安全运行。
2.2.4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本领和监测预警水平,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可以快速响应和采取有效措施。
2.3 防灭火注氮管理措施2.3.1 注氮设备设施管理(1)质量管理标准:对购买的注氮设备设施进行严格的质量掌控,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要求和标准。
(2)维护管理标准:定期对注氮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3.2 安全操作规程(1)编制规范:订立矿井防灭火注氮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项操作流程。
(2)培训要求:对全部参加防灭火注氮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3.3 应急预案管理(1)编制要求:订立矿井防灭火注氮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项预案内容。
(2)演练要求: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模拟火灾事故场景,提高应急处理本领。
2.4 考核标准2.4.1 设备设施检查定期进行注氮设备设施的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并记录检查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2.4.2 安全操作考核定期对参加防灭火注氮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考核,确保其熟识并能够正确操作防灭火注氮设备。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模版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预防和控制矿井火灾事故的发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三条: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的目标是确保矿井火灾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的有效实施,最大程度减少火灾的发生和爆发,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第四条: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应遵循科学规划、技术先进、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应与矿井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相关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协同作用,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矿井防灭火注氮的管理职责由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负责制定矿井防灭火注氮的工作目标、计划和政策。
第七条: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矿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职工代表组成,由矿业企业总领导担任组长,各成员单位派员参加。
第八条: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领导小组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九条: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领导小组应组织开展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条: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领导小组应建立健全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的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责任追究。
第三章工作程序第十一条: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应按照预防为主、标准化、综合治理的要求,制定防灭火注氮工作计划。
第十二条: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计划应包括矿井防火的整体布局、注氮装置的选型和安装、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内容。
第十三条: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计划应经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
第十四条: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应进行现场勘查,确定矿井的防火措施和注氮设备的安装位置。
第十五条:矿井防灭火注氮设备的选型和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十六条:矿井防灭火注氮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提高矿井灭火救援能力,保护矿井生产和人员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具有注氮设施的矿井。
第三条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类管理,注氮与灭火综合运用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四条设立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领导小组,由矿井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安全、生产、环保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担任成员。
第五条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领导小组承担如下职责:1.研究和制定矿井防灭火注氮的工作方案和措施;2.组织实施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3.协调解决防灭火注氮中的问题和困难;4.监督检查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的落实情况。
第六条设立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部门,负责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操作。
第七条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1.制定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对矿井注氮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3.组织进行矿井防灭火注氮设备的检验和测试;4.协助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工作。
第三章注氮设施管理第八条注氮设施包括注氮泵、注氮管道、注氮控制系统等。
第九条矿井注氮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制定相应的保养计划。
第十条矿井注氮设施的维护保养应符合以下要求:1.设备清洁:定期对注氮设施进行清洁,保持设备表面无尘污;2.设备检查:定期对注氮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3.设备润滑:定期对注氮设施的润滑部位进行检查和添加润滑剂;4.设备更换:当注氮设施发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第四章灭火救援管理第十一条矿井应制定灭火救援方案,明确灭火救援的组织体系、责任分工、应急措施等。
第十二条灭火救援人员应受到灭火救援培训,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灭火救援技能。
第十三条灭火救援装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并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
第十四条矿井应定期进行灭火演练,提高灭火救援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安全教育与宣传第十五条矿井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包括灭火知识、注氮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方法等。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1. 简介煤矿是一个复杂的生产场所,容易发生火灾事故,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
注氮是防范和扑灭煤矿火灾的有效措施之一。
本制度旨在规范矿井注氮管理工作,保障矿工生产安全和财产安全。
2.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要求1.矿井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购买符合要求的注氮设备。
2.矿井应落实注氮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并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管理。
3.矿井应建立注氮设备使用跟踪记录,记录注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
4.矿井应制定注氮使用计划,按照计划落实注氮工作。
注氮计划要求包括注氮时间、注氮设备名称、注氮设备编号、注氮剂型、注氮点位等信息。
5.矿井应建立注氮设备的统计数据和档案管理制度。
统计数据应包括煤矿煤层名称、储量、注氮量、注氮次数、注氮效果等。
档案管理制度应按照规定对注氮设备的档案进行整理和保存。
6.矿井应加强注氮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注氮设备正常、稳定、安全地运行。
同时,矿井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防范和处置注氮设备故障的方法和要求。
3. 矿井注氮管理制度具体操作流程第一步:注氮设备的准备矿井进行注氮前需要按照计划对注氮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确保注氮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步:注氮设备的设置和调整矿井在选择注氮设备、配制注氮液和点位安装后,对注氮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确保注氮设备的投入使用。
第三步:注氮设备的使用矿井应按照计划和要求使用注氮设备。
注氮工作中要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和注氮效果,确保注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四步:注氮设备的维护矿井应定期进行注氮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注氮设备的维护内容包括:清理设备内部杂物,检查设备连通性和防止堵塞。
注氮设备的维护工作对于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 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责任本制度的监督和责任应由矿井安全管理机构和相关人员共同负责。
矿井应加强对注氮设备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并做好安全隐患报告。
煤矿注氮设备的管理需要涉及多个科技领域的知识,矿井应培养或引进扎实的技术人员来协助矿井相关人员完成注氮设备的管理工作。
煤矿注氮规章制度全(5篇)
煤矿注氮规章制度全制氮机司机岗位责任制1、制氮机司机必须经岗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准持证上岗。
2、制氮机司机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各种规章制度,有权拒绝任何人的违章指挥;有权制止任何人的违章作业。
3、制氮机司机必须坚守工作岗位,遵守劳动纪律,不脱岗,不串岗,不干与岗位工作无关的事情。
4、熟练掌握该制氮机机械、电气及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做到会操作、会维护、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性故障。
5、设备运行时要进行巡回检查,仔细检查运行情况和各管路有无漏气现象,发现问题立即停机处理,对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汇报调度室和值班队领导。
6、爱护设备,精心操作,保管好工具、仪器、仪表、消防器材等。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接班前、班中、班后汇报制度,并认真作好要求的各项记录。
8、保持制氮设备和场地的清洁卫生。
制氮机操作规程一、操作前的准备1.检查工作场所附近的巷道顶板及气体情况,检查管路及阀门的状况,确保安全、完好。
2.检查供电和控制系统电缆无破损,接地连接牢固。
3.检查电机轴承、机油油箱和注油器,油标、油位应在2/____处。
4.检查压气管路各阀门开闭是否灵活,并处于开机前的位置。
5.调节卸荷器,使空压机处于无负荷状态,保证电机空载起动。
6.检查各连接螺栓齐全牢固,设备无故障报警现象。
7.氮气出口阀处于排空状态。
8.检查空压机的手柄在“卸载”位置。
二、启动操作1.检查所有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2.打开制氮主机上的控制箱,观察指示灯运行是否正常。
3.打开冷却水(进水压力____mpa)4.打开空压机(观察加载卸载阀门是否处于卸载状态),然后启动空压机约____秒后,把阀门打开到加载状态。
5.观察空气预处理段的压力表要求(0.7-0.8)mpa。
6.观察制氮主机段过滤减压阀压力表(0.05-0.5)mpa。
7.打开两个进气阀。
8.观察左吸右吸压力表循环____个周期(压力表压力____mpa)。
9.打开两个出气阀。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5篇)
矿井防灭火注氮管理制度为切实加强矿井防灭火管理工作,防止煤炭自燃事故发生,认真吸取“一通三防”事故教训,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矿井防灭火注氮安全技术措施一、地面制氮机房必须悬挂便携式瓦斯氧气两用仪报警仪,随时监测机房氧气变化情况,若发现氧气浓度低于____%时,立即撤离机房所有人员,同时,注氮机司机向公司调度汇报,关停制氮机停止向采空区注氮。
每次关停制氮机,制氮机司机必须向公司调度汇报,并做好相关记录。
只有当氧气浓度大于____%后,方可恢复作业。
制氮机司机每次关停制氮机必须向公司调度汇报,并做好相关记录。
地面制氮机房及相关设备由机电科负责定期维修、维护,制氮司机每天必须将井下注氮地点和注氮量、流量、压力、浓度以及设备运行情况等向机电、通风调度进行详细汇报,然后,由机电调度向公司调度进行汇报,各部门认真做好记录。
二、制氮机司机每小时必须检查一次流量、压力、浓度和注氮量等参数,数据必须真实可靠,严禁弄虚作假。
每周安全检查机电、通风部门安排人员对制氮机设备运行及各种记录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设备不定期维护、维修以及记录不认真、弄虚作假等现象,给予当事人严厉处罚。
三、井下运输和回风巷注氮管路由机电科安装、维修、维护,安装时必须保证管路、三通阀门连接严密不漏气,管路沿棚梁吊挂平直稳缓并与供电线路分开。
机电科每天必须安排专人对注氮系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漏气、管路损坏等及时处理,确保注氮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若因系统故障处理不及时,影响防灭火注氮工作,给予当事人严厉处罚。
四、井下各采空区注氮支管路由通风区负责敷设,管路敷设必须保证管路、三通阀门连接严密不漏气,管路沿棚梁吊挂平直稳缓并与供电线路分开。
通风区每天必须安排专人对所管辖的注氮管路进行巡回检查,特别是对进行注氮地点的管路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巡检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氧气两用仪和一氧化碳报警仪。
对发现漏气、管路损坏等问题不及时处理或不携带仪器进行检查的,对当事人严厉处罚。
注氮安全管理制度
注氮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注氮作业安全管理,确保生产经营单位注氮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注氮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注氮作业的过程中。
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工业企业、化工企业、农业企业等单位,注氮作业包括注氮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等活动。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确保注氮安全生产。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注氮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做好安全责任的落实,确保各项措施有效执行。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注氮安全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注氮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二章安全生产措施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注氮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注氮作业操作规程,明确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注氮安全监测系统,定期对注氮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定期检查更新,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监督检查第十一条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注氮安全监督机制,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注氮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安全信息,提高公众对注氮安全的关注度。
第十三条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统计制度,定期对注氮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关对策。
第四章处罚及奖励第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履行注氮安全管理义务的,应当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罚。
第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在注氮安全管理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可以给予奖励。
第十六条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奖励制度,鼓励生产经营单位积极开展注氮安全管理工作。
煤矿注氮规章制度全范文(4篇)
煤矿注氮规章制度全范文煤矿注氮是指在煤矿作业面或者采煤工作面进行注入氮气的利用技术,旨在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和防治瓦斯灾害。
为了规范煤矿注氮工作,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了煤矿注氮规章制度。
以下是煤矿注氮规章制度的全范本(____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注氮工作,做好瓦斯抽放,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矿山的正常生产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经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本规章制度即刻生效。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煤矿或被本煤矿管理的其他煤矿的注氮作业。
第四条煤矿注氮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煤矿瓦斯控制,确保煤矿生产秩序正常运行。
第五条煤矿注氮作业由专门的瓦斯抽放队伍负责执行,必须持有相应的操作资格证。
第二章注氮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第六条煤矿注氮工作由煤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煤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注氮工作管理机构,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第七条注氮工作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一)制定注氮工作规程和操作规范。
(二)制订注氮方案和使用计划。
(三)组织瓦斯抽放队伍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四)组织瓦斯抽放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五)建立注氮工作档案和记录。
第八条煤矿注氮工作管理机构应当配备足够的人员和必要的工作设备,保证注氮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瓦斯抽放队伍的工作人员应当经过岗前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
第十条瓦斯抽放队伍的职责包括:(一)按照注氮方案进行注氮作业。
(二)定期巡视作业面,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三)维护和保养瓦斯抽放设备。
(四)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第三章注氮工作的基本要求第十一条煤矿注氮工作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注氮效果符合要求。
第十二条注氮设备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使用损坏的设备进行注氮作业。
第十三条注氮作业的施工现场必须进行临时标识和警示,以警示其他人员注意工作区域。
第十四条注氮进程中,必须配置足够数量的作业人员,确保注氮作业的顺利进行。
煤矿注氮规章制度全范文(二篇)
煤矿注氮规章制度全范文在煤矿行业中,注入氮气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
煤矿注氮规章制度的实施对于预防矿井瓦斯爆炸、保护矿工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煤矿注氮规章制度的全面内容。
一、注氮的目的煤矿注氮的首要目的是提高煤矿瓦斯爆炸的安全性。
通过在矿井中注入氮气,可以有效降低矿井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同时,注氮还可以改善矿井内的通风环境,提高矿工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效率。
二、注氮的方法和步骤1. 注氮方法(1)高压注氮法:采用高压氮气瓶进行注氮,注氮设备包括氮气瓶、压力调节器、气体输送管道等。
(2)低温液氮注氮法:通过液氮的蒸发产生氮气,将氮气输送到矿井中进行注氮。
注氮设备包括液氮容器、蒸发器、输送管道等。
2. 注氮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注氮设备的完整性和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氮气供应充足。
(2)确定注氮点位:根据矿井的通风系统和气流分布情况,选择适合的注氮点位。
(3)安装注氮设备:根据注氮方法,安装相应的注氮设备。
(4)进行注氮:根据注氮设备的操作规程,控制注氮流量和时间,确保矿井中的氮气浓度达到安全标准。
三、注氮的安全措施1. 注氮前的防爆措施(1)检查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保证通风系统正常工作。
(2)检查矿井的瓦斯抽放装置,确保瓦斯抽放有效。
(3)清除矿井内的可燃物和易爆物,防止矿井发生自然火灾。
(4)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注氮的准备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2. 注氮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注氮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
(2)注氮设备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必须正常工作。
(3)注氮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护眼镜等。
(4)注氮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注氮过程的安全。
3. 注氮后的安全措施(1)注氮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对注氮设备进行及时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矿井通风系统必须继续监测,保证矿井内的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煤矿注液氮管理制度
煤矿注液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煤矿注液氮管理工作,确保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煤矿生产中注液氮的管理,包括注液氮的使用、操作、储存、运输等方面。
第三条煤矿注液氮管理应遵循“科学、严谨、规范、安全”的原则,依法依规进行。
第四条煤矿注液氮管理应与矿山安全、生产工艺、环境保护等管理相衔接,实现整体协调。
第五条煤矿应建立健全注液氮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定程序,不断改进管理水平。
第二章注液氮的分类及使用第六条煤矿注液氮可分为液氮储罐、注液氮车等多种类型。
第七条煤矿注液氮主要用于矿井通风、冷却、灭火等作用,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进行使用。
第八条煤矿使用注液氮时,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证书的操作人员进行,禁止未经培训的人员私自操作。
第九条煤矿注液氮使用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消防、安全、环保等法律法规,不得存在违规使用的行为。
第十条煤矿注液氮使用过程中,应当加强围栏、标识等安全预防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三章注液氮的操作及储存第十一条煤矿注液氮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液氮的物性及操作技术,熟悉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第十二条煤矿注液氮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煤矿注液氮的储存应符合相关规范,储罐应设有液位计、安全阀、泄压阀等安全设施。
第十四条煤矿注液氮储存场所应远离火源、高温区,保持通风良好,不得设置在密闭空间。
第十五条煤矿注液氮储存场所应设有专人负责,做好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确保储存设施的完好。
第四章注液氮的运输及安全防护第十六条煤矿注液氮运输应选择合格的运输公司,配备专业驾驶员,使用合格的运输车辆。
第十七条煤矿注液氮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加强安全防护,严禁途中加油、抽烟等违规行为。
第十八条煤矿注液氮运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
第十九条煤矿注液氮运输过程中,如遇交通事故、泄漏等情况,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煤矿注氮规章制度全(三篇)
煤矿注氮规章制度全标题:煤矿注氮规章制度全摘要:煤矿是一种高危险性的工业场所,为了保障安全生产,煤矿必须建立规范的注氮工作制度。
本文对煤矿注氮规章制度进行全面阐述,包括注氮的目的、操作流程、安全措施等内容,以期为煤矿注氮工作提供参考。
一、引言煤矿注氮是指在矿井、巷道等地下空间中注入氮气,以实现控制可燃气体浓度、防止矿井瓦斯爆炸的目的。
煤矿注氮工作对于维护矿井安全、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注氮的目的1. 控制可燃气体浓度:煤矿内存在大量的瓦斯,通过注入氮气可以有效降低瓦斯浓度。
2. 防止矿井瓦斯爆炸:通过注氮控制煤矿内可燃气体的浓度,有效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三、注氮操作流程1. 预备工作:(1)制定注氮工作计划;(2)确定注氮设备和工具的准备;(3)检查注氮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2. 注氮前准备:(1)清洁作业空间,移除可能影响注氮效果的杂物;(2)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3)核实瓦斯浓度,确定注氮工作的起始背景浓度。
3. 注氮操作:(1)配备注氮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2)根据注氮计划,确定注氮点位;(3)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注氮操作;(4)监测瓦斯浓度,记录注氮过程中的相关参数。
4. 注氮后处理:(1)继续监测瓦斯浓度,确保注氮后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2)撤离注氮区域,进行清理工作;(3)记录注氮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数据;(4)修复和维护注氮设备,确保其完好性。
四、注氮安全措施1. 防火措施:(1)注氮设备必须经过防火处理,防止火花产生;(2)禁止吸烟、明火等火源进入注氮作业现场;(3)确保注氮设备和管路的可靠密封,防止泄漏。
2. 通风措施:(1)煤矿注氮时必须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保证气体循环;(2)注氮过程中,应根据工艺要求进行通风调节,保证空气流通。
3. 人员安全措施:(1)注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操作知识和技能;(2)建立注氮工作的值班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火衣等。
煤矿注氮规章制度全范文
煤矿注氮规章制度全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注氮工作的管理,确保煤矿生产安全,保护矿工身心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煤矿注氮工作。
第三条煤矿注氮工作应以安全、高效、环保为基本准则,依法合规进行。
第四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注氮工作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操作规程、安全措施等,确保煤矿注氮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注氮工作组织与管理第五条煤矿应当设立注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煤矿注氮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第六条注氮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包括:(一)制定煤矿注氮工作的总体策划、目标计划和责任分工;(二)协调解决煤矿注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决策;(三)组织开展煤矿注氮工作的宣传、培训和检查;(四)定期总结煤矿注氮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第七条煤矿应当设立注氮工作专职机构,负责具体的注氮工作。
第八条注氮工作专职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起草煤矿的注氮工作制度和规程,组织实施;(二)制定煤矿注氮工作计划,并监督执行;(三)组织开展煤矿注氮工作的培训和宣传;(四)监督煤矿注氮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问题。
第九条煤矿应当制定注氮工作的管理文件,明确注氮工作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
第十条煤矿应当建立注氮工作档案,记录注氮工作的过程和结果,保留相关资料。
第三章注氮工作流程与操作规程第十一条注氮工作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包括准备工作、操作过程和善后处理等。
第十二条注氮作业人员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并持证上岗。
第十三条注氮操作过程中,应按照安全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和稳定。
第十四条注氮作业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善后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环境的卫生。
第四章安全措施与防护设备第十五条煤矿注氮作业人员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第十六条煤矿应配备必要的排氮设备,确保注入的氮气排除到安全位置。
第十七条煤矿应定期对注氮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煤矿注氮操作过程中应设置警示标志,告知其他人员注意避开作业区域。
煤矿注氮规章制度全
煤矿注氮规章制度全
煤矿注氮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旨在减少煤矿事故中的火灾和爆炸风险。
以下是一些煤矿注氮的规章制度:
1. 注氮工艺规程:煤矿应制定详细的注氮工艺规程,包括注氮设备的选择、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等内容。
2. 注氮设备管理:煤矿应建立注氮设备的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验收、定期检查、维修与更换等。
3. 注氮操作规程:煤矿应制定注氮操作规程,包括注氮的时机、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严禁私自操作注氮设备。
4. 注氮安全标识:煤矿应标明注氮区域的安全标识,提醒人员注意注氮工作的风险。
同时,工作人员应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和防护面具等。
5. 紧急处理预案:煤矿应制定注氮紧急处理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预案包括人员的疏散与救援措施等。
6. 注氮检测与监控:煤矿应建立注氮的检测与监控体系,确保注氮浓度符合安全要求。
同时,煤矿应监测其他相关因素,如温度和湿度等。
以上是一些煤矿注氮的规章制度,具体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煤矿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
煤矿注氮的规章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矿井内环境安全,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煤矿注氮规章制度全模版
煤矿注氮规章制度全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注氮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依法规范煤矿注氮活动,维护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矿注氮活动的所有环节,包括注氮设备管理、注氮操作规范、注氮作业风险防控等。
第三条注氮工作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四条煤矿注氮工作应当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责,形成工作闭环,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条煤矿注氮工作应当加强科学管理,完善技术措施,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注氮设备和操作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注氮设备管理第六条注氮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地方相关标准及技术要求,具备相应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功能。
第七条煤矿注氮设备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的运行状态合格,不得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第八条注氮设备应当进行台账管理,记录设备的购置、检测、维修等情况,以备随时查阅,做到信息透明、可追溯。
第九条矿长要明确注氮设备的管理责任,指定责任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三章注氮操作规范第十条进行煤矿注氮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安全培训和相关技能培训,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十一条注氮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当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二条注氮操作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调整设备参数和操作步骤,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第十三条注氮操作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当及时停止操作,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和处理方法。
第十四条注氮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当及时关闭设备、清理现场,并填写操作记录,以备后续查阅和分析。
第四章注氮作业风险防控第十五条煤矿注氮作业应当严格按照作业许可制度进行,严禁未经许可擅自进行注氮作业。
第十六条注氮作业前应进行作业区域的检查,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和卫生,清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氮管理制度及安全技术措施一、管理职责一通风管理部(区)负责监督检查制氮机、注氮管路系统、注氮地点注氮情况。
负责牵头组织相关科室对制氮机、注氮管路、井下注氮情况进行检查。
按采掘计划及时确定注氮地点后通知防尘抽放队进行注氮工作。
对不及时确定和调整注氮地点负管理责任。
二防尘抽放队负责监督检查制氮系统运转面的情况。
对因检查不及时出现故障影响井下注氮工作负相应责任。
1.井下注氮机由防尘抽放队管理,负责自己所管辖的注氮机的日常运行、保养、维修,并配齐值班人员,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值班人员每班两次对制氮机的运行状况、制氮浓度、流量、压力等参数向防尘抽放队队部汇报。
制氮机制氮量由通风管理部(区)确定并下达,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2.注氮管路管理:(1)主管路由防尘抽放队负责检查、维护。
在管路最低点安设放水闸门,并定期安排专人检查管路有无泄漏、有无积水,并进行处理,确保主管路系统畅通。
(2)防尘抽放队每天安排专人检查管路连接部位是否有泄漏,下隅角是否正常注氮,有问题应立即处理,确保注氮工作正常、连续进行。
(3)综采队根据回采进度及注氮管路距下隅角距离,对注氮管路进行拆除。
3.井下注氮机启动或停止时,必须按程序汇报防尘抽放队队部。
不经报告启动或停止运转,按事故进行追查处理。
4.防尘抽放队负责制氮、注氮工作。
必须建立注氮管路系统检查记录,每天由专人对注氮管路系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检查处理记录备查。
6. 通风管理部(区)等相关部门科室不定期对矿井注氮系统各环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确保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正常进行。
二、安全技术措施1、注氮泵司机每班检查注氮机状况,包括检查机组油量、冷却水系统、仪器仪表、阀门等是否满足要求。
不满足要求在未修复好之前禁开启注氮泵。
2、每班启动制氮机前要检查plc控制柜及各类仪表的工作状态,并校验氧分析仪,等各类仪表显示数值正常后可启动制氮机组。
3、注氮泵司机必须格执行通风队制定的注氮泵司机规章制度,禁出现脱岗、空岗、不在现场交接班等不安全行为。
4、注氮管路末端必须埋入工作面采空区可执行注氮防灭火措施,以免大量氮气涌入工作面,发生氮气熏人事故。
6、首次注氮前,使注氮管路“憋气”,防尘抽放队安装工携带工具迅速巡视注氮管路系统检查有无漏气,发现漏气立即处理。
系统无问题后先进行排空,管路中O2低于3%时可向采空区注氮。
7、注氮司机发现注氮压力突然增大,很有可能是注氮管路发生堵塞,必须立即停止注氮,查明原因,并立即处理,问题处理后可开始注氮。
8、注氮期间,每班安排一名维护工携带好工具巡视注氮管路检查有无漏气,发现漏气立即处理,否则禁注氮。
12、注氮泵正常运行过程中,泵站司机每隔1小时作一次运行记录,运行记录包括:注氮流量、注氮压力、氮气浓度、氧气浓度、温度、时间等参数。
14、注氮时,通风队在8826工作面、8824工作面安排专职瓦检员随时检查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中瓦斯、氧气、一氧化碳等气体情况。
氧气含量低于18%时,立即将工作面作业人员撤至新鲜风流中,汇报矿调度,停止注氮。
18、注氮过程中,防尘抽放队派专人巡回检查注氮管路,发现漏气立即通知泵站停泵,进行处理。
19、回采工作面工作人员一旦有呼吸急促等缺氧征兆时,要立即撤到新鲜风流中。
21、注氮期间无关人员禁进入注氮硐室。
22、其他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和《煤矿用膜分离制氮装置使用说明书》。
三、责任处罚规定(1)制氮机因日常维护、管理不善造成制氮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或制氮浓度达不到要求,对其负责人进行处罚。
(2)各制氮机司机因班中不认真负责,出现问题不及时汇报处理,造成制氮机停运,对其负责人进行处罚。
(3)制氮机值班人员不进行现场交接班或交接班不清楚,出现问题,一经查出,对其负责人进行处罚。
(4)注氮管路保证畅通,出现因管路不通,造成不能正常注氮,对其负责人进行处罚。
(5)负责井下注氮管路系统维护值班人员每班向防尘抽放队队部汇报系统运行情况和注氮情况,出现假报或不报,发现一次,对汇报人进行处罚。
一、注氮泵设备定期检修制度1、设备的检修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针,实行计划检修,设备管理员要监督检修计划的执行情况。
2、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检修期编制年、季及月度的设备检修计划,报公司批准,并纳入公司的检修计划。
3、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每月末一天的设备检修。
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执行者,可推后或在下月一并进行。
4、检修前对所用的工具、材料配件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认真检查其质量。
5、设备检修必须按照检修质量标准进行,检修过程中要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要有详细的检修容。
6、设备检修达到完好状态后,要进行必要的试验、试运行,并组织有关人员验收。
因检修人员失职造成的一切后果,要格追查责任,并肃处理。
二、要害部门上岗制度1、为了加强注氮泵站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正常运行,区、队领导必须每旬检查一次。
2、检查上岗情况及在岗人员劳动纪律、交接班制度和各种记录;检查注氮设备外卫生、灭火器、仪器仪表和通讯等完好情况。
3、经常查问当班工作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有隐患及时处理。
4、如发现重大隐患,要亲自组织现场处理,如需和其他人员联系,要亲自联系,责成立即完成。
5、查岗领导有权对在岗值班人员的违章行为提出处理意见。
6、每次检查及处理的问题要做好记录。
注氮泵设备检查记录制度1、交接班时,交接班人员要共同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当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解决,并要将检查情况做好记录。
2、设备的检查、记录至少每1小时进行一次。
3、检查当中发现有异常情况并威胁安全运行时,要立即停止运行,迅速向队里汇报并积极采取措施,尽快将事故排除。
4、每半小时观察一次泵站抽放系统的负压、流量和抽放浓度各参数数据,并填写台帐。
5、每半小时观察一次气水分离器的水位、泵站仪表和出水温度等。
6、泵站工作人员填写台帐时,字迹要工整,不能在台帐上有乱涂乱改现象。
四、要害场所管理制度1、进入场所人员必须登记(包括各级领导、技术人员和检修人员)。
上级领导、参观学习人员进入时要出示证明且有陪同人员可进入,其他人员禁止入。
2、要害场所要有《来人登记本》、《交接班记录本》、《干部上岗记录本》、《事故记录本》、《检修记录本》、《设备运行日志》和《注氮设备参数记录本》。
值班人员要详细填写,妥善保管。
3、要害场所设备的安装检修项目、时间、容、参加人员以及措施等,须经领导批准。
4、要害场所发生事故时,值班人员应根据事故性质、情况保护现场,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及时抢救,不得使事故蔓延扩大。
5、值班人员要认真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掌握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值班期间不得擅离工作岗位,不得擅自带入非工作人员。
6、要害场所不得带入和放置与设备安全运行无关的物品。
五、交接班制度1、交接班必须现场交接,接班人员提前15分钟上岗。
交、接班人员全部在场,交接班时必须按规程规定的容和检查记录制度进行检查交接。
2、交接人将当班设备的运行和检查情况向接班人详细交待清楚,并填写记录,在接班人员认为属实后,双签字,并向队部值班队长汇报后,可离开现场。
3、有下列情况的,接班人有权拒绝接班:(1)设备运行状态和检修情况交的不明的;(2)工具、材料、配件和安全设备等各种资料和记录丢失损坏者;(3)发生事故本应处理而未处理者;(4)设备的场所不整洁的。
4、有下列情况的,交班人有权拒绝交班:(1)不按规程和检查制度认真检查者;(2)发现接班人有喝酒、病容、精神失常者;(3)不是专职人员且未接到领导通知者。
5、双交接班后,岗位发生的一切情况均由接班人负责。
六、设备包机制度1、全体包机人员要相对稳定,每一星期包机人员必须召开一次全小组会议和班组分析。
2、包机组长必须选用政治思想好、工作干劲大、技术熟练的人员担任。
3、包机班长必须实行“四定”、“五包”。
“四定”是:(1)定组长稳定骨干;(2)定任务落实到人;(3)定制度搞好计划性检修;(4)定会议均衡工作。
“五包”是:(1)包思想;(2)包出勤;(3)包运转;(4)包完好;(5)包材料消耗。
4、包机组长必须准备好设备备件并合格完好。
5、包机组长必须负责全小组人员的技术学习,所有人员要懂设备结构,懂设备性能,懂设备原理。
做到既会操作,又会维修。
七、注氮设备值机人员考核管理制度1、值机人员要衣着整齐,佩带胸卡,持证上岗。
上岗期间须系好头灯和自救器,禁将头灯和自救器卸掉以及将雨鞋脱下换成其它鞋。
否则,查处一次每人罚款50元,并进行停工教育培训。
2、上岗期间要坐力端正,不准躺下,不准睡觉。
否则,查处一次每人罚款50元,并进行停工教育培训。
3、按规定认真进行注氮数据的观测和各种台帐的记录。
保持注氮泵站的清洁和工业卫生。
否则,查处一次每人罚款20元。
4、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四人要当面交接,班中禁脱岗,杜绝迟到早退现象。
否则,肃处理。
5、有设备故障要及时通知队值班领导,并积极进行处理。
要及时接听,格执行队领导的命令。
6、不得随意停、开注氮泵,有特殊情况须停、开时,要及时向值班领导汇报,并针的同意。
7、对因人为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影响正常的注氮工作,要追查责任,从重处理。
八、注氮泵站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第1条注氮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可上岗。
第2条熟悉注氮设备的参数、工作原理、结构、维护保养、排除故障的知识以及《煤矿安全规程》对注氮的规定。
第3条掌握工作围的管路系统包括管径、接头式、阀门型号见状地点等。
第4条注氮工负责操作注氮泵等机具向采空区注氮检查维护注氮管路系统负责注氮泵等机具的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等工作。
二、安全规定第1条注氮管路系统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压力试验确保密封不漏气。
第2条注氮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进入工作地点应首先检查瓦斯等有害气体以及巷道顶帮的情况确认安全后可正常操作。
第3条注氮的操作必须按照设计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注氮量、注氮式。
第4条井下注氮场所附近要安设。
三、操作准备第1条井下注氮检查检查工作场所附近的巷道顶帮及气体情况检查管路及阀门的状况确保安全、完好。
第2条检查移动式注氮机组的完好情况。
四、操作顺序第1条安全检查→开启制氮机组→打开阀门注氮→观察记录注氮量→正常供气。
五、正常操作第1条下井后要沿注氮管路行走并用随身携带的工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2条要对管路进行检查对管路中的积水要及时排除。
(1)工作面开切眼时要预先埋设注氮管路沿走向每推进50米时再沿工作面工作面埋设注氮管路通过顺槽中的支管与注氮管路系统相连。
(2)根据设计的注氮量进行注氮操作。
第3条制氮机组的操作移动式1.首先对设备、冷却水系统、电器、仪器仪表进行检查要求。
(1)检查空压机油气筒的油位油位应位于窥镜刻度线的上限与下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