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phology control of ceria nanocrystals f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O2 with methanol

合集下载

丛枝菌根真菌与褪黑素对多年生黑麦草耐热性的影响

丛枝菌根真菌与褪黑素对多年生黑麦草耐热性的影响

第 32 卷 第 12 期Vol.32,No.12126-1382023 年 12 月草业学报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卫宏健, 贺文员, 王越, 等. 丛枝菌根真菌与褪黑素对多年生黑麦草耐热性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23, 32(12): 126−138.WEI Hong -jian , HE Wen -yuan , WANG Yue , et al . The effect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nd melatonin on the heat tolerance of perennial ryegrass.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 2023, 32(12): 126−138.丛枝菌根真菌与褪黑素对多年生黑麦草耐热性的影响卫宏健,贺文员,王越,唐明,陈辉*(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2)摘要:高温胁迫是限制冷季型草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为探究单独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 )和外源褪黑素以及联合应用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和耐热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测试分析高温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和外源褪黑素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内源褪黑素含量及其合成基因的表达,抗氧化能力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明显抑制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而外源褪黑素处理提高了AMF 在多年生黑麦草根系中的定殖率。

接种AMF 和/或褪黑素处理均能促进高温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增加多年生黑麦草根系内源褪黑素含量和上调褪黑素合成基因的表达,降低相对电导率(EL )、丙二醛(MDA )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 )活性,同时提高根系抗氧化酶(SOD 、POD 、CAT 和APX )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活性,以及类黄酮、脯氨酸、总酚、可溶性糖和甜菜碱的含量。

2021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大道至简

2021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大道至简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2, 37 (1), 2112014 (1 of 5)收稿:2021-12-07;录用:2021-12-17;网络发表:2021-12-22*通讯作者,Email:******************.cn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25108)•今日化学• doi: 10.3866/PKU.DXHX202112014 202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大道至简冯向青1,2,杜海峰1,2,*1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识别与功能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摘要:有机小分子成为继酶和金属催化剂之后发展的一类新型催化剂,被称为第三类催化。

有机小分子催化作为一种精确的分子构建新工具,对手性新药研发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药物、农药、化工、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本杰明·利斯特和美国化学家大卫·迈克米伦,以表彰他们在这一领域做出的开创性重要贡献。

本文简述了手性现象和不对称催化,有机小分子催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催化优势和未来前景。

关键词:手性;不对称催化;有机小分子催化;诺贝尔化学奖中图分类号:G64;O6The 2021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The Simpler the BetterXiangqing Feng 1,2, Haifeng Du 1,2,*1 CAS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Recognition and Function, Institute for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Abstract: Organic molecules have become one novel type of catalysts developed after enzymes and metal catalysts, which are named as organocalysis, the third type of catalysis. As a new tool toward the precise construction of molecules, organocatalysis has a hug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ral new drugs, which has been used in the fields of pharmacy, pesticides, chemicals, materials, and so on. The 2021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was awarded to German chemist Benjamin List and American chemist David W. C. MacMillan for their pioneering and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is field.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describe chirality and asymmetric catalysis, especially, the history of organocatalysis development, its advantages and future prospects.Key Words: Chirality; Asymmetric catalysis; Organic small molecule catalysis;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1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简介2021年10月6日,长期被戏称为“理综奖”的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对于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1]的重要贡献”的两位化学家,分别是德国化学家本杰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美国化学家戴维∙麦克米伦(David W. C. MacMillan)。

表面纳米化对锆合金微动腐蚀行为的

表面纳米化对锆合金微动腐蚀行为的

装备环境工程第19卷第11期·110·EQUIPMENT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22年11月重大工程装备表面纳米化对锆合金微动腐蚀行为的影响唐晨1,张伟1,李正阳2,蔡振兵2(1.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都 610213;2.西南交通大学 摩擦学研究所,成都 610031)摘要:目的研究N36锆合金表面纳米化层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分析表面纳米化层的微动腐蚀机理。

方法采用超声表面滚压技术(USRP)对锆合金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研究不同滚压速度对表面纳米化层形貌、相组成、粗糙度、显微硬度、电化学腐蚀和微动腐蚀行为的影响。

结果USRP处理后,锆合金表面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痕迹,致使锆合金表面发生加工硬化,提高了表面的硬度。

锆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相较于基体更低,最大磨损深度和磨损率均低于基体。

结论USRP处理后的锆合金晶粒细化、晶界增多,提高了锆合金的表面活性,有利于钝化膜的形成。

锆合金的磨损机理为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的共同作用。

关键词:锆合金;超声表面滚压;表面纳米化;腐蚀;微动腐蚀中图分类号:TG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242(2022)10-0110-09DOI:10.7643/ issn.1672-9242.2022.11.015Effect of 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 on Fretting CorrosionBehavior of Zirconium AlloyTANG Chen1, ZHANG Wei1, LI Zheng-yang2, CAI Zhen-bing2(1.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Chengdu 610213, China; 2. Trib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outhwest Jiaotong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ABSTRACT: The morphology and microstructureof N36 zirconium (Zr) alloy 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 layer were studied.The frettingcorrosion mechanism of the 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 layer was analyzed. Ultrasonic surface rolling processing (USRP) was used to prepare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 layer on Zr alloys.The effects of rolling speeds on the morphology, phase composition, roughness, hardness,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and fretting corrosion behavior of the 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 layer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s thatZralloyafter USRP present plastic deformation trace.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n the sur-face of Zr alloy leads to work hardening and increases the surface hardness.The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tests indicate that Zr alloy after USRP shows a lower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compared with substrate.The wear depth and wear rate of Zr alloy af-ter USRP is lower than thatsubstrate. The Zr alloy after USRP refinegrain an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grain boundary, which im-proving the activity of Zr alloy and beneficial to form passivation film. The wear mechanism of Zr alloy after USRP is the inter-收稿日期:2021–05–27;修订日期:2021–08–02Received:2021-05-27;Revised:2021-08-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2067221)Fund: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2067221)作者简介:唐晨(1980—),男,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核燃料与材料。

基于岩石微组构采用多元回归和人工智能技术估算岩石抗压强度

基于岩石微组构采用多元回归和人工智能技术估算岩石抗压强度

基于岩石微组构采用多元回归和人工智能技术估算岩石抗压强度单轴抗压强度(UCS)是完整岩石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它通常用于地面和地下各种工程设计中。

但是,有时由于岩石各向异性以及岩石结构和构造的复杂性,很难测得理想的数据。

因此,采用经验方法来估计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参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基于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吸引工程地质学者采用较稳定的岩石微观岩相特征预测完整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研究成果在当前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

当岩石存在较明显的变形时,岩石的微观特征对于岩石的破坏形式的非常重要的影响,尽管,有时候在对岩石特性的初步分析时经常忽略这些内容。

本课题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S)和模糊系统(FIS)以及多变量回归(MR)方法研究了角岩的各向异性以及微观特征与单轴抗压强度(UCS)的关系。

斜长角岩取自四川省理县老君沟区域的岩石边坡,所取岩石具有典型的结构构造,其力学特性分析对本区域岩石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岩相特征的定量分析和岩石强度参数测试的基础上,采用SPSS V.19.0对数据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矿物晶粒大小、形状、石英含量是影响单轴抗压强度(UCS)的主要因素。

相对于早先得到的岩石构造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UCS)影响的模型,本研究选取了相对较少的因素,但是这些已经足够构建估算此类岩石型的单轴抗压强度(UCS)。

为了评估模型的实用性,选取相关系数(R),方差(VAF)均方根(RMSE)三个指标对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三个模型都可以可靠的预测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UCS),但ANN模型表现最优。

因此,在缺乏相关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岩石的微观特征可以得到较满意的岩石的强度和变形参数。

但,ANNs模型与其它两个模型相比,其最主要的问题是在输入输出数据之间关系的不透明性。

此外,本次研究了岩石面理方位对岩石强度和变形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当地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测试面理方位对岩石强度和变形的影响,根据面理角度(β=0°,30°,60°和90°)进行取样,实验数据表明不同面理方位对岩石参数影响显著。

电石渣可控制备多晶型、多形貌纳米碳酸钙的研究进展

电石渣可控制备多晶型、多形貌纳米碳酸钙的研究进展

第52卷第4期2023年4月人㊀工㊀晶㊀体㊀学㊀报JOURNAL OF SYNTHETIC CRYSTALS Vol.52㊀No.4April,2023电石渣可控制备多晶型、多形貌纳米碳酸钙的研究进展丁㊀羽,张金才,王宝凤,郭彦霞,薛芳斌,程芳琴(山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废弃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太原㊀030006)摘要:碳酸钙有不同的晶体特征,使其在各个领域发挥不同的作用,对碳酸钙晶型㊁形貌和尺寸的控制是无机材料制备的研究热点㊂以电石渣为原料制备纳米碳酸钙能够实现变废为宝,是含钙固废综合利用的研究方向之一㊂因此在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过程中同步实现晶型㊁形貌的调控,能够将低附加值的电石渣固废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纳米碳酸钙产品,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㊂本文总结了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重点讨论了制备过程中晶型和形貌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㊂结果表明,在碳酸钙晶体成核和生长的过程中,控制工艺条件可以通过影响过饱和度进一步实现对晶型和形貌的调控,且不同种类的添加剂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㊂热力学㊁动力学作为控制结晶各过程平衡的基础,可以用来解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㊂关键词:纳米碳酸钙;电石渣;晶型;形貌;可控制备;热力学;动力学中图分类号:TB321;TQ132.3+2㊀㊀文献标志码:A ㊀㊀文章编号:1000-985X (2023)04-0710-11Progress on 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of Polycrystalline and Polymorphic Nano Calcium Carbonate by Calcium Carbide SlagDING Yu ,ZHANG Jincai ,WANG Baofeng ,GUO Yanxia ,XUE Fangbin ,CHENG Fangqin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Waste Resources,Institut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Abstract :Calcium carbonate has different crystal characteristics,which makes it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various application fields.The control of 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 structure,morphology and size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the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The preparation of nano calcium carbonate produced from calcium carbide slag can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waste into resource,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s concerning the recycling of calcium-containing solid wastes.The 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with different crystallin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from calcium carbide slag can make the worthless calcium carbide slag transform into high value-added nano grade products with goo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effects.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nano calcium carbonate from calcium carbide slag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control of cryst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dur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s discussed emphaticall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during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s,controlling the process conditions can further achieve the regulation of cryst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by influencing the degree of supersaturation,and the action mechanism varies from different kinds of additives.As the basis for controlling the equilibrium of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es,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each influencing factor.Key words :nano calcium carbonate;calcium carbide slag;crystal structure;morphology;controllable preparation;thermodynamics;kinetics㊀㊀㊀收稿日期:2022-12-07㊀㊀基金项目:2022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B4102100)㊀㊀作者简介:丁㊀羽(1998 ),女,山东省人,硕士研究生㊂E-mail:2553646458@㊀㊀通信作者:张金才,副教授㊂E-mail:chaner9944@ 0㊀引㊀㊀言电石渣是生产聚氯乙烯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Ca(OH)2含量在71%~95%,钙质含量高[1-4]㊂利用电石㊀第4期丁㊀羽等:电石渣可控制备多晶型㊁多形貌纳米碳酸钙的研究进展711㊀渣制备纳米碳酸钙,不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碳排放,还能产生优质的纳米碳酸钙产品㊂在当前 双碳目标 的大背景下,发展该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普通碳酸钙制造成本低,在我国产能和用量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㊂涂料㊁造纸㊁塑料㊁橡胶等行业对高品质碳酸钙市场需求巨大,纳米碳酸钙作为性能优异的无机填料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使用要求[5]㊂当前我国纳米碳酸钙产品主要是石灰岩经过煅烧-消化-碳化-压滤-干燥-粉碎几道工艺步骤制成[6],产品性能好㊂该工艺中碳化利用的是煅烧释放的二氧化碳,实质上是实现了碳循环利用,并没有实现碳减排,还面临石灰岩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㊂在绿色㊁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以电石渣为原料生产纳米碳酸钙不仅能够消除固废资源堆积的环境隐患,还能获得应用广泛㊁附加值高的纳米碳酸钙产品,经济效益好[7]㊂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产业前景好㊁发展潜力大,但是当前在我国还没有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㊂为尽快推进该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广泛分析总结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综述了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产品的研究进展㊂从制备方法㊁晶体控制两方面展开论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期望能够对该产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㊂1㊀纳米碳酸钙的结构与性质碳酸钙主要有三种晶型,为方解石型㊁球霰石型㊁文石型,它们分别属于三方㊁六方和斜方晶系[8]㊂其中:方解石能量最低,热力学最稳定;球霰石能量最高,热力学最不稳定;文石介于方解石和球霰石之间㊂纳米碳酸钙颗粒的形貌主要受其内在晶体结构的影响,方解石型常以规则的菱面体存在,文石型以柱状㊁针簇状存在,球霰石型以球状聚集而成,图1为三种晶体结构及对应典型形态[9]㊂在不同的条件下颗粒形貌会发生变化,常见的晶体形态有立方形㊁球形㊁针形㊁链形等,不同形态的碳酸钙具有不同的性质,能够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应用[10]㊂图1㊀碳酸钙的三种晶体结构和典型形态[9]Fig.1㊀Three crystal structures and typical morphologies of calcium carbonate [9]立方形碳酸钙具有一定的强度优势,作为填充剂可以起到补强作用,常用于塑料㊁橡胶行业[11];球形碳酸钙具有比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分散性,对油墨有很好的吸收性,多用于造纸行业[12];针形碳酸钙能够增加橡胶制品的耐曲挠性,添加到复合材料中能够起到补强增韧的作用[12-13];链形碳酸钙颗粒混入橡胶或712㊀综合评述人工晶体学报㊀㊀㊀㊀㊀㊀第52卷塑料时,可以有效地起到补强作用[11]㊂不同行业对最终得到的纳米碳酸钙产品的品质有不同的指标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纯度㊁白度㊁形貌㊁晶型㊁粒径范围㊁沉降体积㊁比表面积㊁分散性和白度等㊂在制备纳米碳酸钙的过程中,各项指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得到的产品指标要符合国标要求[13],国标中规定了在橡胶㊁塑料㊁涂料等行业中纳米碳酸钙产品性能指标要求,具体如表1所示㊂表1㊀纳米碳酸钙产品性能指标要求[14]Table1㊀Performance index requirements of nano calcium carbonate product[14]项目橡胶塑料用指标Ⅰ型Ⅱ型Ⅲ型涂料用指标平均粒径/nm<5050~70<100ɤ60~90比表面积BET/(m2㊃g-1)ȡ18ȡ18ȡ18ȡ20碳酸钙干基质量分数/%ȡ95ȡ95ȡ95ȡ95白度ȡ95ȡ95ȡ94ȡ93吸油值ɤ30ɤ30ɤ40ɤ30~50控制结晶过程能够制备出不同晶型㊁形貌的纳米碳酸钙产品,从而提高产品最终的附加值与适用性,控制的变量有各项工艺参数以及添加剂的种类㊁用量等,如何可控制备纳米碳酸钙将在下文详细论述㊂2㊀纳米碳酸钙的制备纳米碳酸钙是指尺寸在纳米数量级的碳酸钙,与常规的无机材料不同,它具有特殊的小尺寸效应㊁宏观量子隧道效应㊁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等特性,增韧补强的效果非常显著[15-16]㊂通过物理㊁化学方法可以加工得到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㊂2.1㊀传统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纳米碳酸钙主要有以下三种合成体系:1)Ca(OH)2 H2O CO2;2)Ca2+ H2O CO2-3;3)Ca2+ R CO2-3㊂根据合成过程中化学反应的不同进行划分,CaCO3的合成可以分成碳化法㊁复分解法和乳液法[6]㊂表2列出了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及其各自特点㊂表2㊀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17]Table2㊀Preparation method of nano calcium carbonate[17]反应体系制备方法优点不足Ca(OH)2 H2O CO2反应体系间歇鼓泡碳化法成本低,操作简单,生产能力大能耗高,产品粒径不均匀连续喷雾碳化法可连续,生产能力大,产品可控设备要求高,技术含量高,管理难度大间歇搅拌碳化法产品可控,常用设备投资大,操作复杂超重力反应结晶法时间短,产品粒径范围集中反应装置要求高,能耗大Ca2+ H2O CO2-3反应体系氯化钙 碳酸铵法氯化钙 碳酸氢钠法原料易得且成本低,制备工艺操作简单,产品白度较高杂质离子难去除石灰 碳酸钠法Ca2+ R CO2-3反应体系凝胶法产品可控,适合研究结晶过程有机物难去除微乳液法避免产品团聚,操作简单主要应用于试验其中Ca(OH)2 H2O CO2反应体系即碳化反应体系,是目前工业生产纳米碳酸钙最常用的方法㊂碳化反应属于气-液-固三相反应,具体反应过程为[18]:Ca(OH)2(s)⇌Ca2+(aq)+2OH-(aq)(1)CO2(g)⇌CO2(aq)(2)CO2(aq)+2OH-(aq)⇌CO2-3(aq)+H2O(aq)(3)Ca2+(aq)+CO2-3(aq)⇌CaCO3(s)(4) 2.2㊀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电石渣是以Ca(OH)2为主要成分,还有少量Fe㊁Si㊁Al㊁Mg杂质的固废资源[19]㊂通过预处理方法提取其㊀第4期丁㊀羽等:电石渣可控制备多晶型㊁多形貌纳米碳酸钙的研究进展713㊀中钙离子,形成的含钙溶液与CO 2进行碳化反应生产纳米碳酸钙,典型工艺如图2所示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解决杂质去除㊁钙离子有效提取㊁碳化成核㊁晶体生长与控制几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不断进行工艺的选择和优化㊂图2㊀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典型工艺[11]Fig.2㊀Typical preparation process of nano calcium carbonate produced from calcium carbide slag [11]2.2.1㊀预处理电石渣制备纳米CaCO 3需经过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高温煅烧法和溶液浸提法㊂电石渣中含有一些焦炭和氧化物杂质,去除不彻底将会影响最终产品的白度和活度㊂高温煅烧法可去除残留的微量碳组分,但不能去除Fe㊁Si㊁Al㊁Mg 的氧化物杂质,获得产品纯度不高[20]㊂溶液浸提法能够有效地从电石渣中提取钙,电石渣中不与溶液反应的含硅铝铁的固体杂质经过滤去掉,得到纯度好㊁白度高的纳米碳酸钙[21]㊂提钙过程中涉及很多影响因素,如浸提液以及各项工艺参数温度㊁pH 值㊁搅拌速度等㊂浸提液的选择:使用酸类㊁盐类溶液来促进碱性原料中有效钙的溶解,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利用液相进一步生产高纯度的CaCO 3[22]㊂在这一过程中,NH 4Cl㊁NH 4HSO 4㊁甘氨酸㊁柠檬酸等均可以作为浸提液,提高在碳酸化反应的溶液中Ca 2+的可用性,表3总结了不同浸提液的效果㊂表3㊀浸提过程的主要参数[23-26]Table 3㊀Main parameters of the extraction process [23-26]浸提液浓度反应条件钙的转化率文献NH 4Cl 2.5mol /L 室温㊁浸提时间30min㊁pH =892%[23]NH 4HSO 4 1.4mol /L 100ħ㊁3h 接近100%[24]柠檬酸0.08mol /L 室温㊁持续搅拌92%[25]甘氨酸2mol /L 原料粉煤灰㊁室温42%[26]总结近几年的研究[23-30],酸性铵盐(NH 4Cl㊁NH 4HSO 4等)被认为是常见㊁效果优良的浸提液㊂柠檬酸㊁甘氨酸等浸提液在制备过程中能够呈现多重作用:水溶液中的氨基酸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灵活地转移质子,甘氨酸在浸提过程中能够促进Ca 2+浸出,在碳酸盐沉淀过程中既利于CO 2吸收又可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充当晶型调节剂[26];柠檬酸盐中的柠檬酸根离子对钙离子具有配位作用,可以显著提高电石渣的浸出率,在结晶过程中可以减缓晶体生长并有利于纳米尺度上的沉淀[25]㊂工艺参数的影响:浸提过程中涉及很多影响因素,为探究最佳工艺条件,分别研究了pH 值㊁反应时间㊁NH 4Cl 过量程度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㊂在浸提过程中Fe㊁Si㊁Al㊁Mg 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是主要的杂质,利用缓冲溶液控制pH >7,此时杂质物质的溶解度小,杂质的影响作用较小[31]㊂如图3(b)所示,随着氯化铵过量程度的增加,Ca 2+提取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但都低于不过量时的值,因此一般选择不过量进行实验;如图3(c)所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Ca 2+提取率呈现上升趋势,30min 时Ca 2+提取率达到最高值,说明化学反应已完成㊂2.2.2㊀碳化反应比较而言,碳化法更容易对碳酸钙的晶型以及形貌进行控制[5]㊂碳酸钙晶体的产生发生在碳化阶段,通过控制碳化阶段的工艺参数如Ca 2+浓度㊁温度㊁pH 值㊁添加剂等,最终可以得到不同的产品㊂工艺条件的影响:在碳化反应过程中,化学反应㊁成核和生长是同时发生的3个主要步骤[32]㊂因此,在碳化反应过程中改变条件控制这3个步骤,能够得到不同的纳米CaCO 3产品㊂反应物盐(Ca 2+)的初始浓度影响合成CaCO 3颗粒的大小㊁形貌等㊂例如,在乙二醇的存在条件下控制714㊀综合评述人工晶体学报㊀㊀㊀㊀㊀㊀第52卷Ca2+的添加量,可以使产品颗粒的大小和形态可控㊂Ca2+浓度的差异对体系中的反应有不同的影响,过量的Ca2+减缓颗粒的形成过程,促进CaCO3颗粒的生长,Ca2+少而CO2-3过量时加速反应,促进早期成核,高浓度Ca2+能够形成各向异性菱形和椭球形产品,而低浓度下能形成各向同性球状体[33]㊂图3㊀pH值(a)㊁NH4Cl过量程度(b)㊁反应时间(c)对Ca2+转化率的影响[31]Fig.3㊀pH value(a),excessive degree of NH4Cl(b),leaching time(c)on Ca2+conversion rate[31]温度影响CaCO3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平衡,成核和生长速率受温度的影响,CaCO3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对最终形成晶体的形貌和大小有显著影响㊂Domingo等[34]在45ħ时获得了菱形锐边颗粒,而通过将温度降低至25ħ观察到了偏三角面体颗粒的存在;García Carmona等[35]通过提高温度获得了粒径更大的晶体㊂pH值的作用影响具体表现为水溶液中各离子的平衡,CaCO3在水溶液中的沉淀和溶解涉及不同离子的平衡,H+㊁OH-㊁HCO-3㊁Ca2+和CO2-3的整体平衡可调节pH范围从中酸性到碱性,相关离子之间的平衡可以用各自的方程和平衡常数(K x)来描述[36]㊂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所有物种的浓度和反应活性,还可以根据公式(12)估计系统的过饱和状态从而推断晶体类型[37]㊂H++OH-↔H2O(K w)(5)CO2(g)↔CO2(aq)↔H2CO3(aq)(K H)(6)H++CO2-3↔HCO-3(K1)(7)H++HCO-3↔H2CO03(K2)(8)Ca2++CO2-3↔CaCO03(K CaCO3)(9)Ca2++HCO-3↔CaHCO+3(K CaHCO+3)(10)Ca2++OH-↔CaOH+(K CaOH+)(11)S={[a(Ca2+)㊃a(CO2-3)]/(K0sp)}1/2(12)添加剂的影响:不同的添加剂通过进入晶体内部㊁吸附在晶体表面上和改变晶体表面能等方式来影响晶体的生成过程,从而达到可控制备特定产品的目的[38-40]㊂从种类上可分为无机盐类㊁醇类㊁酸类㊁糖类和表㊀第4期丁㊀羽等:电石渣可控制备多晶型㊁多形貌纳米碳酸钙的研究进展715㊀面活性剂类等,表4总结了不同添加剂对获得的CaCO3性能的主要影响㊂表4㊀添加剂对纳米碳酸钙颗粒性能的影响[41-47]Table4㊀Effect of additives on the properties of nano calcium carbonate particles[41-47]添加剂添加剂类型浓度操作条件主要作用参考文献磷酸酸 3.5~10g/L70ħ促进文石形成[41]蔗糖㊁葡萄糖糖 Mg2+存在促进方解石超过文石[42]乙醇醇10%~50%v/v n(NH+4)/n(Ca2+)ȡ1促进球霰石㊁文石形成[43] NH+4无机盐n(NH+4)/n(Ca2+)>1低pH促进球霰石的形成[44] Mg2+无机盐n(Mg2+)/n(Ca2+)>1低pH,温度>30ħ促进文石的形成[45] CTA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 降低粒径,有利于菱形形成[46] SD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g/L室温㊁4.9~12.04MPa形成具有粗糙表面的菱形方解石颗粒[47] Tween8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g/L室温㊁4.9~12.04MPa促进纳米粒子聚集成片状[47]㊀㊀注:CTAB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DS为十二烷基硫酸钠㊂1)酸类添加剂的影响常见的有机酸类添加剂含有羧基,在晶体生长的过程中,羧酸的加入可能与碳酸钙发生强烈吸附作用,羧酸被吸附在晶体的表面上,阻碍了碳酸钙颗粒的进一步生成,从而对晶体的形貌和粒径产生影响[48]㊂而无机酸能够通过发生化学反应影响最终碳酸钙的生成,例如加入无机酸H3PO4时,H3PO4与Ca2+迅速反应形成非常细的针状羟基磷灰石(HAP,最稳定的磷酸钙),在碳化过程中针状HAP作为异质成核剂,有利于文石的形成[49-50]㊂2)糖类添加剂的影响常见的糖类添加剂有蔗糖㊁葡萄糖㊁可溶性淀粉等,含有羟基㊂Ca2+可以与糖类中所含的羟基发生电荷匹配作用,降低CaCO3结晶的成核活化能,促进成核,抑制晶体生长㊂根据徐大瑛等[51]的研究结果,添加糖类添加剂后生成的纳米碳酸钙颗粒均以方解石为主,形状比较规则,具体表现为添加葡萄糖后颗粒边界不够清晰,加入蔗糖后边界清晰但分散性一般,加入可溶性淀粉后粒径明显减少㊂3)醇类添加剂的影响醇类添加剂的加入有利于亚稳态晶型的生成,在50%乙醇的存在下,球形球霰石颗粒与方解石晶体一起出现[43]㊂乙醇对亚稳态球霰石形成的影响可以通过两种机制来解释,乙醇降低了CaCO3的溶解度,最终增加了其过饱和,这促进了动力学有利的球霰石相的产生,而不是热力学有利的方解石;另一种机制与Ca2+和CO2-3的相互作用有关,与水相比,Ca2+与乙醇的相互作用较弱,这有利于亚稳态球霰石的形成[52]㊂4)无机盐类添加剂的影响在碳酸钙生成过程中添加氨,NH+4能够提供碱性环境使反应混合物产生高过饱和度和成核率,有利于亚稳态球霰石的沉淀㊂此外,NH+4能够在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产生氨基甲酸盐来稳定球霰石颗粒[43-44]㊂Mg2+可以取代方解石中的Ca2+并结合到Mg-方解石的晶格中,由此产生的晶格畸变导致结构不稳定,Mg-方解石的溶解度增加,Ca2+在溶液中含量增加成为过饱和溶液,有利于文石的形成[42]㊂5)表面活性剂类添加剂的影响表面活性剂可能与特定的晶面发生特异性结合,在碳酸钙可控制备的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优势㊂SDS的烷基链带负电荷,可以吸附到CaCO3的正电荷面上,有利于形成表面粗糙的立方CaCO3颗粒;添加CTAB 对颗粒形态影响较小,这是由于带正电荷的烷基链和Ca2+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使得它很难吸附到CaCO3的表面上;Tween80作为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优先吸附在中性面上,最终形成片状形貌[47]㊂尽管对CaCO3的多晶型㊁形貌和尺寸分布的控制已经成为许多学术研究的焦点,但是对CaCO3结晶的相关理论理解以及对实际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挑战,下文将从碳酸钙结晶过程以及动力学㊁热力学方面来深入探讨相关调控理论机制㊂3㊀结晶调控理论为了可控合成纳米碳酸钙,可以选择不同的制备方法以及添加剂,通过不断调整实验参数来控制结晶过程,最终得到特定晶型和形貌的碳酸钙产品㊂因此,了解碳酸钙的结晶生长过程是十分重要的㊂结晶过程实716㊀综合评述人工晶体学报㊀㊀㊀㊀㊀㊀第52卷际上受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共同控制,因此动力学和热力学是控制结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基础规律的研究进一步认识调控的机理,最终实现晶型和形貌的调控[53]㊂3.1㊀碳酸钙结晶过程要实现对碳酸钙晶体的结晶调控,首先要明确结晶过程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对产物晶型㊁形貌的影响㊂一般来说,结晶过程包括了竞争成核和晶体生长㊂碳酸钙是研究结晶矿物成核和结晶的一个重要模型体系,图4为碳酸钙的两种结晶路线㊂碳酸钙成核阶段的理论可分为经典成核理论和新型成核理论,经典成核理论基础源于热力学基本定律,溶液中的分子在热运动作用下发生相互碰撞,生成具有临界尺寸的晶核前体,这些晶核继续生长为最终晶体㊂而新型理论认为在结晶过程中先形成预成核离子团簇,预成核离子团簇PNCs 聚集进一步形成无定形碳酸钙(amorphous calcium carbonate,ACC)前驱体,最后ACC 转化成为矿物晶体[54]㊂晶体生长阶段的理论可以分为平衡生长理论和晶面生长理论㊂晶体的平衡态理论认为,晶体最终会生长为稳定㊁平衡的形态,而一个晶体上所有晶面的表面能之和最小的晶体形态是最稳定的,因此在晶体生长过程中趋向于使体系的表面能最小;晶面生长理论主要讨论界面处的作用,目前存在几种典型模型用以解释晶面生长的过程㊂层生长模型认为从某一晶面开始生长,长满一层开始循环层列生长过程;螺旋生长模型认为各晶体层的生长同时进行,实际晶体表面产生的错位㊁缺陷成为倾斜螺旋生长起点;负离子配体生长基元模型可以用来解释许多同质异构体晶体的形成,生长环境的差异导致晶体生长基元的维度或结构产生不同,最终导致不同形态晶体的生成[55]㊂图4㊀碳酸钙结晶路线图[54]Fig.4㊀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lization roadmap [54]3.2㊀动力学、热力学对结晶控制的影响碳酸钙晶体在热力学和动力学驱动下的结晶路径如图5所示,其中A 表示碳酸钙在热力学控制下的结晶路径,热力学研究物质变化过程的能量效应及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即有关平衡的规律,热力学决定了结晶的终态,是一个状态函数;B 表示在动力学控制下的结晶路径,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以及实现反应过程的具体步骤,动力学决定了亚稳态相向稳态相转化的方式和速率,是一个过程函数[56]㊂图5㊀热力学和动力学驱动下的结晶路径示意图[57]Fig.5㊀Schematic diagram of crystallization pathways driven by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57]在碳化反应过程中,成核过程是控制晶型的关键步骤㊂在经典成核理论中将晶核形成能表示为体自由能和表面能两项,可以定量地表征成核速率随过饱和比或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晶型的可控制备可能取决于过饱和度[55]㊂在新型成核理论中,只有当初始过饱和度很高时,热力学亚稳相ACC 才可能会产生,这一现象满足奥斯特瓦尔德阶段规则,亚稳相的形成通常在较高的过饱和度时获得,在动力学上是有利的,并先于热力学稳定相的形成[10]㊂含有羧基㊁羟基等不同官能团的添加剂能够诱导亚稳态多晶相的优先形成,有利于多晶型的制备[58]㊂晶体生长过程对形貌的影响较大,过饱和度低时,晶体的生长方式通常为螺旋生长;提高过饱和度时,层㊀第4期丁㊀羽等:电石渣可控制备多晶型㊁多形貌纳米碳酸钙的研究进展717㊀状生长方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在高饱和度的溶液中晶体表现为活性位点多的枝状生长方式[55]㊂溶液体系中的过饱和度差异使晶体中各个晶面的生长速率不同,而低表面能的晶面由于生长速度慢㊁晶面大的优势能够得到优先表达,从而导致晶体最终形貌的不同[59]㊂添加剂除了对晶型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以外,还会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影响不同表面的表面能,从而对晶体的形貌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60]㊂4㊀结语与展望本文综述了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和结晶调控的研究进展,具体总结如下:对比分析不同体系下的制备方法,碳化法合成纳米碳酸钙是简便㊁环保和可控的方法,在工业上也得到广泛应用,被研究最多;在预处理过程中,酸性铵盐浸提能够获得较高的Ca2+转化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通过浸提工艺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转化率,在碳化反应过程中,工艺参数主要影响晶体的形貌和粒径,添加剂对晶型㊁形貌的影响较大;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出发,改变成核过程中的过饱和度有利于实现内部晶体结构调控,改变晶体生长方式能够实现晶体外部形貌调控㊂综合电石渣可控制备纳米碳酸钙的研究进展,提出以下几点展望:在制备方法的选择方面,大多数研究处于实验室阶段,有待产业化推广;选择电石渣等固体废弃物制备碳酸钙产品,与传统的原料石灰石相比,成分较为复杂,需要全面考虑杂质的去除和Ca2+的提取;如何有效控制纳米碳酸钙粒子的晶型㊁形貌等性质,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需深入了解结晶学相关理论及各种影响因素的内在逻辑,实现调控碳酸钙结构的目标㊂参考文献[1]㊀CHENG J,ZHOU J H,LIU J Z,et al.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s and desulfurization properties in coal combustion of three calcium andsodium industrial wastes[J].Energy&Fuels,2009,23(5):2506-2516.[2]㊀李彦鑫,张金山,曹永丹,等.电石渣的理化性质表征及其应用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8,50(4):49-52.LI Y X,ZHANG J S,CAO Y D,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physiochemical property of carbide slag and its application study[J].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2018,50(4):49-52(in Chinese).[3]㊀YANG H,CAO J W,WANG Z,et al.Discovery of impurities existing state in carbide slag by chemical dissoci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ineral Processing,2014,130:66-73.[4]㊀董永刚,曹建新,刘㊀飞,等.电石渣理化性质的分析与表征[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9):95-98.DONG Y G,CAO J X,LIU F,et al.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ysiochemical property of carbide slag[J].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2008,31(9):95-98(in Chinese).[5]㊀孔祥波.超微细无定形碳酸钙粉体的制备㊁改性及其应用[D].厦门:厦门大学,2017.KONG X B.The preparation,modification of superfine amorphous calcium carbonate and its application[D].Xiamen:Xiamen University,2017 (in Chinese).[6]㊀冯文华.纳米碳酸钙制备新工艺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5.FENG W H.Study on preparing new technology for nano calcium carbonate[D].Shanghai: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in Chinese).[7]㊀郭琳琳,范小振,张文育,等.电石渣制备高附加值碳酸钙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7,36(1):364-371.GUO L L,FAN X Z,ZHANG W Y,et al.Research progress on prepar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with carbide slag[J].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17,36(1):364-371(in Chinese).[8]㊀王倩倩.碳酸钙矿物的晶型调控试验研究[D].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2020.WANG Q Q.Study on crystal regul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mineral[D].Baotou: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2020 (in Chinese).[9]㊀NIU Y Q,LIU J H,AYMONIER C,et al.Calcium carbonate:controlled synthesis,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and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J].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022,51(18):7883-7943.[10]㊀CHONG K Y,CHIA C H,ZAKARIA S,et al.Vaterite calcium carbonate for the adsorption of Congo red from aqueous solutions[J].Journal of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2014,2(4):2156-2161.[11]㊀石㊀闯.利用电石渣制备超细活性碳酸钙的技术与机理[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SHI C.Thetechnology and mechanism of the preparation of superfine active calcium carbonate by using carbide slag[D].Beiji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16(in Chinese).[12]㊀马蓝宇.碳酸钙微粒的形貌控制与应用[D].柳州:广西科技大学,2017.。

敲除炎症受体在阿尔兹海默症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发明专利]

敲除炎症受体在阿尔兹海默症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敲除炎症受体在阿尔兹海默症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崔舜,李芳瑜
申请号:CN202210281944.5
申请日:20220322
公开号:CN114452394A
公开日:
2022051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病症研究领域,具体公开了敲除炎症受体在阿尔兹海默症治疗中的应用。

炎症受体C3aR拮抗剂在制备防治阿尔兹海默症骨质疏松药物中的应用。

炎症受体RAGE 拮抗剂在制备防治阿尔兹海默症骨质疏松药物中的应用。

C3aR‑RAGE联合拮抗剂在制备防治阿尔兹海默症骨质疏松药物中的应用。

C3aR拮抗剂‑RAGE拮抗剂结合体在制备防治阿尔兹海默症骨质疏松药物中的应用。

C3a活化抑制剂在制备防治阿尔兹海默症骨质疏松药物中的应用。

防治阿尔兹海默症骨质疏松的药物,包括C3aR拮抗剂‑RAGE拮抗剂结合体和/或C3aR‑RAGE联合拮抗剂。

本发明通过对阿尔兹海默症骨质疏松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和产品,同时针对其中部分联用的药物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其治疗效果显著改善。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地址: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核磁共振成像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介绍及研究进展

核磁共振成像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介绍及研究进展

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NMR)是一种非侵入性医学诊断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 频磁场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并记录其在磁场中的共振信号。通过对这些信号的 处理和成像,可以获得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生理信息。NMR技术具有无辐射、高分 辨率和多参数成像等优点,因此在医学诊断、癌症研究、药物开发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价值。
2009年,英国科学家Harald zur Hausen、法国科学家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和德国科学家Luc Montagnier因对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研究,以 及发现其在子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共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的研究不仅揭示了NMR技术在病毒学领域的应用价值,还为预防和治疗 宫颈癌提供了重要线索虽然本次演示无法详尽列举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直接相关 的全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但以上例子足以表明NMR技术在生命科学领 域中的研究价值和重要性。这些获奖成果不仅揭示了NMR技术在不同研究方向的 应用,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核磁共振成像——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介绍及研究进展
目录
01 一、核磁共振成像技 术
02
二、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
三、核磁共振成像技
03 术在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研究上的进展
04 四医学诊断工具,其发展历程中蕴含着众多科 学家的努力和智慧。本次演示将介绍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价值及 其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上的进展。
未来展望尽管Allison和Honjo的发现为癌症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但是在细 胞周期调控领域仍然存在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关于细胞周期 如何影响基因表达以及如何进一步干预细胞周期过程以改善基因表达还有许多未 解之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我们有望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周期调控的机 制,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深红至近红外碳点光热特性研究进展

深红至近红外碳点光热特性研究进展

深红至近红外碳点光热特性研究进展
吴君;曲松楠
【期刊名称】《发光学报》
【年(卷),期】2024(45)1
【摘要】碳点(CDs)作为一种新型光热纳米材料引起了肿瘤治疗领域的关注。

然而,作为光热剂,碳点在深红(DR)至近红外(NIR)区域的光热转换效率有限。

此外,碳点对肿瘤组织的靶向性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综述介绍了一些增强碳点深红或近红外吸收和光热转换效率的实用策略,包括尺寸调整、元素掺杂、表面修饰、半导体耦合和生物大分子包覆等。

基于这些策略可以构建合适的碳点及其复合物,实现对肿瘤的靶向光热治疗。

最后,我们希望建立高效的肿瘤识别和光热治疗一体化系统,实现碳点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并为解决肿瘤相关问题和促进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总页数】14页(P11-24)
【作者】吴君;曲松楠
【作者单位】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学院教育部联合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科技学院物理化学系;澳门大学教育部精准肿瘤学前沿科学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82.31
【相关文献】
1.中科院制成具有强可见—近红外吸收峰和高光热转换效率的超碳纳米点
2.近红外光热转换纳米晶研究进展
3.纳米载体-近红外光热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4.红光/近红外发射碳点制备、光学调控与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脑小血管病负荷评分与伴无症状腔隙的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不同脑小血管病负荷评分与伴无症状腔隙的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不同脑小血管病负荷评分与伴无症状腔隙的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杜晓光,魏荣,刘琦慧,于力群,周丽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脑小血管病(CSVD)负荷评分与伴无症状腔隙的CSV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方法 纳入2021年7月—2023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128例伴无症状腔隙的CSVD患者,运用蒙特利尔量表(MoCA)、CSVD总负荷评分和改良负荷评分统计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和CSVD负荷,分为认知障碍组(MoCA<26分)和无认知障碍组(MoCA≥2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社会学信息、血管病危险因素及CSVD负荷评分的差异。

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oCA评分与两种CSVD负荷评分的关系,采用趋势检验分析伴无症状腔隙的CSVD 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病趋势。

结果 研究共纳入伴无症状性腔隙的CSVD患者128例,其中认知障碍组68例(53.1%),无认知障碍组60例(46.9%),两组患者人口社会学信息及血管病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CSVD总负荷评分和改良负荷评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CSVD 总负荷评分和改良负荷评分均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01)。

线性趋势χ2检验分析显示,伴无症状腔隙的CSVD患者认知障碍发病风险随CSVD改良负荷评分增加而增加(P trend<0.05),该发病风险与CSVD总负荷评分间趋势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 trend=0.069)。

结论 CSVD总负荷评分和改良负荷评分均可用于筛检伴无症状腔隙的CSVD认知障碍患者。

改良负荷评分可能在识别认知障碍高风险患者方面更具优势。

关键词:脑小血管病;认知;腔隙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Relationship between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burden score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with asymptomatic lacunes DU Xiaoguang,WEI Rong,LIU Qihui, et al.(Department of Neurol⁃ogy, Weifang People′s Hospital, Weifang 261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 burden score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SVD with asymptomatic lacunes.Methods A total of 128 patients with CSVD with asymptomatic lacunes who visited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Weifa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July 2021 to October 2023 were included. All the patients were scored using 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for cognitive function and using the total CSVD score and the modified CSVD score for CSVD burde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gnitive impairment group (MoCA score<26)and non-cognitive impairment group (MoCA score≥26).The demographic information,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and the CSVD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CA score and the two CSVD scores. A tren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trend of incidence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tients with CSVD with asymptomatic lacunes.Results Among the 128 patients with CSVD with asymptomatic lacunes, 68 (53.1%) were in the cognitive impairment group and 60 (46.9%) were in the non-cognitive impairment group.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total CSVD score and the modified CSVD score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nd modified CSVD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oCA score (P<0.001). The chi-square test for linear trend revealed that the cogni⁃tive impairment risk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modified CSVD score in patients with CSVD with asymptomatic lacunes (P trend<0.05), but with no significance for the total CSVD score (P trend=0.069).Conclusion Both the total and modified CSVD scores are useful tools to detect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tients with CSVD with asymptomatic lacunes, and the modi⁃fied CSVD score may be superior in identifying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cognitive impairment.Key words: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ognition;Lacune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1]。

叶酸受体靶向肿瘤细胞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光谱分析

叶酸受体靶向肿瘤细胞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光谱分析
2 .西安交通大学 医学 院第二 附属 医院皮肤科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1


叶酸受体在正常组织上表达很少 , 而在上皮 源性 的恶性 肿瘤细胞 膜表 面高度表 达 。文中 以叶酸为
稳定剂和包裹剂 ,以硼氢化钠 为还 原剂 , 简单快捷地制备 出叶酸包裹的纳米 金粒子 ( f o l i c a c i d p r o t e c t e d g o l d
引 言
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 的严重危 害人 类健康 的疾 病 ,目前 已成为人类死亡 的主要原 因之 一 。近年来 ,随着 经济和科 技 的发展 , 人们 的生存 环境和生活习惯 日益改变 , 肿 瘤 已经 成
胞亲和力高 ,在体内循环时间长( 5  ̄2 0 h ) , 在正常组织 中可 以很快被清除等优点[ 6 ] ,叶酸受体通常被作为 叶酸 药物复合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项 目( 6 1 1 0 8 0 7 9 , 6 1 1 2 0 1 0 6 0 1 3 , 1 1 2 7 4 2 4 9 ) , 国家重 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2 0 1 2 Y Q 0 3 0 2 6 1 ) 和西安交通大学
第3 3 卷 , 第5 期 2 0 1 3年 5 月








Vo 1 . 3 3 , No . 5 , p p 1 2 9 9 — 1 3 0 3
Ma y,201 3
S p e c t r o s c o p y a n d S p e c t r a l An a l y s i s
何 症状 , 等 出现 了典 型症状 与体征时 ,往往 已属 中晚期而贻
误 了治疗的时机。因此如 果能够 实现 恶性肿 瘤 的早期诊 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精 确了解恶性肿瘤的位置 、 大小 和有无转 移对于肿 瘤的准确 分期 和治疗 是十分必要的 , 将在很 大程度 上提高肿瘤 的治愈

一种利用RNA核酸适配体及纳米金检测血清中的茶碱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利用RNA核酸适配体及纳米金检测血清中的茶碱的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RNA核酸适配体及纳米金检测血清中的茶碱的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富荣,王勇,桑大伟,邵羲晖,卫志坚
申请号:CN201810194965.7
申请日:20180309
公开号:CN108414760A
公开日:
201808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RNA核酸适配体及纳米金检测血清中的茶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生物及临床样本的前处理、嵌合探针与目标miRNA杂交、连接捕捉序列于表面改性酶标板上、核酸杂交形成酶标板‑嵌合探针‑miRNA复合物、RNase ONE核糖核酸酶进行检查和化学发光法检测目标miRNA量和茶碱量;本发明依据Direct PCR技术中的前处理方案,对生物细胞或临床肺癌样本进行化学和生物学处理,降解掉蛋白质和DNA成分,释放出其中的总RNA,而无需进行RNA的提取,这种做法不但会简化实验流程,缩短检测时间,而且能节省珍贵的临床肿瘤样本。

申请人:深圳市诺亚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街道深盐路2028号百汇鹏湾广场1号楼10层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汤东凤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美洲大蠊小肽预处理对H2O2诱导人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抑制作用

美洲大蠊小肽预处理对H2O2诱导人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抑制作用

山东医药2023 年第 63 卷第 35 期美洲大蠊小肽预处理对H 2O 2诱导人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抑制作用孙蕊仙1,2,唐运萍1,2,杨礼莲1,2,伏蓉2,王婧羽1,2,隋世燕1,21 大理大学 云南省昆虫生物医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云南大理671000;2 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美洲大蠊小肽预处理对H 2O 2诱导人卵巢颗粒细胞(KGN 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KGN 细胞,分为空白组、H 2O 2组和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

各组均常规培养24 h ,空白组不予特殊处理,H 2O 2组加入250 µmol /L H 2O 2作用6 h ;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分别加入50、100、150 µg /mL 美洲大蠊小肽进行预处理,然后加入250 µmol /L H 2O 2作用6 h 。

采用CCK -8法检测空白组、H 2O 2组和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分别预处理6、12、24 h 的细胞存活率,并比较各组(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均预处理12 h )细胞活性氧(ROS )、一氧化氮(NO )、丙二醛(MDA )表达。

结果 H 2O 2组细胞存活率低于空白组(P <0.05)。

预处理6 h 的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细胞存活率与H 2O 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预处理12、24 h 的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H 2O 2组(P 均<0.05)。

与预处理6 h 比较,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预处理12、24 h 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P 均<0.05);预处理12、24 h 的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与空白组比较,H 2O 2组细胞MDA 、NO 、ROS 表达均升高(P 均<0.05);与H 2O 2组比较,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细胞MDA 、NO 、ROS 表达均降低(P 均<0.05),美洲大蠊小肽50、100、15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长叶红砂WRKY转录因子的克隆及特性分析》范文

《长叶红砂WRKY转录因子的克隆及特性分析》范文

《长叶红砂WRKY转录因子的克隆及特性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WRKY转录因子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调控蛋白,对植物的多种生理过程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以长叶红砂为研究对象,对其WRKY转录因子进行克隆,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该转录因子在长叶红砂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长叶红砂材料采自自然环境,经过实验室培养后用于实验。

实验所需试剂及仪器均为市售高品质产品。

2. 方法(1)基因克隆:通过PCR技术,以长叶红砂cDNA为模板,扩增出WRKY基因的全长序列。

(2)序列分析:对克隆得到的WRKY基因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包括开放阅读框(ORF)预测、保守结构域分析等。

(3)特性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WRKY 基因在长叶红砂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逆境条件下的表达模式;通过酵母双杂交、EMSA等技术,研究WRKY蛋白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及DNA结合能力。

三、结果与分析1. 基因克隆结果通过PCR技术成功克隆得到长叶红砂WRKY基因的全长序列,测序结果显示序列正确,无突变。

2. 序列分析结果序列分析表明,长叶红砂WRKY基因具有典型的WRKY结构域,属于WRKY家族成员。

通过与其他植物WRKY基因的比对,发现该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3. 特性分析结果(1)表达模式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长叶红砂WRKY基因在根、茎、叶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不同发育阶段及逆境条件下表达水平发生变化。

这表明WRKY基因在长叶红砂的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蛋白互作与DNA结合能力分析:酵母双杂交及EMSA 实验表明,长叶红砂WRKY蛋白具有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能力及DNA结合能力。

这表明WRKY蛋白在植物体内可能通过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及与DNA的结合来调控基因表达。

用于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使用的咪唑并噻二唑类[发明专利]

用于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使用的咪唑并噻二唑类[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用于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使用的咪唑并噻二唑类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保罗·佩瓦雷洛,安娜·玛丽亚·加西亚·科利亚索,安娜·贝伦·加西亚·加西亚
申请号:CN200880118104.5
申请日:20080929
公开号:CN101878219A
公开日:
201011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式I化合物,以及其药用酯、酰胺、溶剂合物或盐,其中Z,M,R,X,R,R和B具有说明书中给出的含义,所述化合物在其中期望和/或要求抑制蛋白激酶(例如PIM族激酶或PI3-K)的疾病的治疗中有用,并且特别在癌症的治疗中有用。

申请人: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
地址:西班牙马德里
国籍:ES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柳春琦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显微外科牙髓病学》出版发行

《显微外科牙髓病学》出版发行

《显微外科牙髓病学》出版发行
佚名
【期刊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年(卷),期】2023(50)1
【摘要】书籍名称:《显微外科牙髓病学》主编:伯特兰·哈亚特(美国)、纪尧姆·朱尼(美国),主译:王祖华,主审:高学军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1月内容简介:显微外科的发展促进了牙髓病治疗理论和技术的创新,造就了掌握显微技术的新一代牙髓病学专家。

本书的英文版原书名为Microsurgical Endodontics,中文翻译版书名为《显微外科牙髓病学》,旨在强调技术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总页数】1页(P113-1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从零起步,筑起新疆手足显微外科的学术高峰——访新疆职业病医院手足显微外科首席专家赵胡瑞教授
2.2018“一带一路”塞上运动医学及手、显微外科学高峰论坛暨第4届宁夏人民医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骨科·手和重建显微外科高峰论坛在银召开
3.显微外科护士素质培养与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分析——评《显微外科基本理论与操作》
4.复合手术室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与单纯显微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比较分析
5.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大会第一轮会议通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质体为模板仿生硅化固定葡萄糖氧化酶

脂质体为模板仿生硅化固定葡萄糖氧化酶

脂质体为模板仿生硅化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朱亚男;姜艳军;高静;周丽亚;贺莹;贾霏【期刊名称】《催化学报》【年(卷),期】2013(034)004【摘要】将脂质体囊泡与仿生硅化技术相结合,模拟细胞纳微环境,实现以脂质体为模板仿生制备氧化硅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建立性能稳定的固定化酶.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固定化GOx为球形纳米粒子,粒径分布在200 nm左右,在优化反应条件下GOx回收率达到71.8%.由于载体的空间限制作用及其提供的较稳定微环境,固定化GOx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其对变性剂耐受性和操作稳定性等也得到明显提高.【总页数】10页(P741-750)【作者】朱亚男;姜艳军;高静;周丽亚;贺莹;贾霏【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葡萄糖氧化酶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J], 关桦楠;韩博林;瑙阿敏;王鑫;徐丽萍;孙璐2.磁性纳米粒子固定葡萄糖氧化酶修饰电极电致化学发光葡萄糖传感器 [J], 熊志刚;李建平;唐丽;陈志强3.仿生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微囊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 [J], 辛茜;姜艳军;高静;周丽亚;马丽;贺莹;贾霏4.基于碳纳米管固定葡萄糖氧化酶的ECL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 [J], 张然;杨善丽;买楠楠;魏万之;罗胜联;聂舟5.氨基化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固定葡萄糖氧化酶用于检测葡萄糖 [J], 王欢;所金泉;王春艳;王润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半乳糖苷化修饰葡萄糖氧化酶提高其热稳定性

半乳糖苷化修饰葡萄糖氧化酶提高其热稳定性

半乳糖苷化修饰葡萄糖氧化酶提高其热稳定性
殷海波;贾楠;李琳子;郑小郎;李任强
【期刊名称】《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年(卷),期】2009(030)003
【摘要】利用一种单胺化的半乳糖衍生物,在炭化二亚胺的催化下,对葡萄糖氧化酶(COD)进行糖苷化修饰,并利用蓖麻凝集素亲和层析分离已修饰的和未修饰的酶.修饰后的酶经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分析,证实其结构发生了变化.酶活性检测证明了修饰后GOD的热稳定性增加,在较高温度如在55℃下酶活性提高了7.28倍.本研究为拓宽COD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总页数】5页(P305-309)
【作者】殷海波;贾楠;李琳子;郑小郎;李任强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生物工程学系,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生物工程学系,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生物工程学系,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生物工程学系,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生物工程学系,广东,广州,5106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814
【相关文献】
1.不同宿主来源的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分离纯化及化学修饰提高其热稳定性[J], 吴丹;郑贤良;吴敬
2.理性设计提高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热稳定性 [J], 汤恒;黄申;冯旭东;李春
3.糖基化改造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热稳定性 [J], 王小艳;樊艳爽;韩蓓佳;冯旭东;李春
4.金纳米颗粒修饰的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酶膜制备 [J], 毕春元;栗兵;陈晓;周万里;赵晓华;朱思荣;史建国;崔精诚;陈皓;郭长苗;冯凯
5.碳苷研究ⅩⅩⅢ.三-O-乙酰基葡萄糖和半乳糖碳苷的合成及结构的测定 [J], 邱东旭;乔梁;岳保珍;蔡孟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个热囚禁离子的GHZ态的制备(英文)

N个热囚禁离子的GHZ态的制备(英文)

N个热囚禁离子的GHZ态的制备(英文)
黎三华;郑小娟
【期刊名称】《量子光学学报》
【年(卷),期】2008(14)2
【摘要】我们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产生N个囚禁离子的GHZ态。

在这个方法中,初始时处于相同态的N个两能级离子被囚禁在一个线性阱中,同时被两束均匀的经典激光照射。

这个方法对振动模的加热不敏感,从退相干的观点来看这点很重要。

【总页数】4页(P126-129)
【关键词】量子纠缠;GHZ态;囚禁离子
【作者】黎三华;郑小娟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31
【相关文献】
1.多个囚禁离子未知类电子GHZ态的确定量子隐形传送 [J], 郑小娟;廖湘萍
2.3个热囚禁离子GHZ态的制备 [J], 郑小娟;方卯发
3.一个囚禁离子运动压缩数态的制备(英文) [J], 郑仕标
4.囚禁离子多体纠缠态的简单制备方案(英文) [J], 钟锋;于立志;熊文元
5.在囚禁离子系统制备三离子树型三维纠缠态 [J], 林秀;杨榕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catalyst with a special morphology such as nano-rods,20,21 nanocubes,22,23 nano-tubes24 has drawn great attention. Ceria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possess different crystal planes and surface properties,30 which can inue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eria surface and the adsorbed reactants. There are a number of investigations on the morphology dependence of CeO2 and the morphology effects on many catalytic reactions.19,25–29,32,36 For example, Zhou et al. found that CeO2 nanorods showed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CO oxidation than irregular nanoparticles because of the exposed reactive crystal planes.19 Liu et al. reported on the morphology effects of nanoscale ceria on the activity of CuO/CeO2 catalysts for NO reduction and found that CuO/CeO2 nano-rods presented the best activity because of the strong synerge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CuO and CeO2 nano-rods.26 Dai et al. investigated the catalysis oxidation of 1,2-dichloroethane and ethyl acetate over ceria catalysts with morphologies of nanorods, nanocubes and nano-octahedrons with ceria nanorods having the best catalytic activity, followed by nanocubes and nano-octahedrons.36 Fan et al. found that spindle-like CeO2 showed a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on CO conversion.32 Though CeO2-based catalysts have been applied in DMC synthesis in previous work,17 the morphology and crystal plane effect of ceria materials is not clear. Therefor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nthesis of ceria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surface morphologies via a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templates. Catalytic tests were performed for ceria materials and a series of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BET, X-ray diffraction (XRD),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of ammonia and carbon dioxide (NH3-TPD and CO2-TPD), 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nthesis of ceria catalysts with octahedron, nanorod, nanocube and spindle-like morphologies via a template-free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surface morphologies, crystal plane and physical-chemical structures were investigated via 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of ammonia and carbon dioxide (NH3TPD and CO2-TPD).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ver these ceria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exposed planes were tested for dimethyl carbonate (DMC) synthesis from CO2 and methan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indle-like CeO2 showed the highest DMC yields, followed by nano-rods, nano-cubes and nanooctahedrons. A synergism among the exposed (111) plane, defect sites, and acid-basic sites was proposed to be crucial to obtaining the high reactivity of DMC formation.
Nanoscale
PAPER
View Article Online
View Journal | View Issue
Published on 22 April 2013. Downloaded by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on 21/06/2013 02:50:49.
a
Key Laboratory for Green Chemical Technology,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P. R. China. E-mail: jlgong@. cn; xbma@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30, P. R. China †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10.1039/c3nr00831b information (ESI) available. See DOI:
Hale Waihona Puke Received 17th February 2013 Accepted 14th April 2013 DOI: 10.1039/c3nr00831b /nanoscale
1
Introduction
Dimethyl carbonate (DMC) is an important green chemical raw material. Due to the wide applications in the use of polymer synthesis, fuel additives and solvents, etc.,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DMC is drawing increasing attention.1–3 Several routes have been reported for DMC production, among which the process of direct synthesis from CO2 and methanol is an attractive approach, as it follows the principles of green chemistry.2,3 This process has another advantage for the utilization of low cost and widespread CO2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demanding concerns on the greenhouse effect. Various catalys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or the direct synthesis of DMC from CO2 and methanol, such as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4 potassium carbonate,5 metal(IV) tetra-lakesides,6 ZrO2,7–10 CexZr1ÀxO2 solid solutions11–15 and Cu–Fe bimetal catalyst16 et al. Among these catalysts, CeO2 catalysts show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the formation of DMC.12,17 Ceria,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are earth materials, is widely applied in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reactions, such as three-way catalysis and selective oxidation.2,18,26–29 CeO2 in a cubic uorite structure possesses three low-index planes: (110), (111) and (100); the (111) plane is the most stable, followed by (110) and (100) facets.19,26,33 Recently, the synthesis of Ce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