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ufha南京大学金融学(精算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
金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金融学的核心理论:学生应具备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投资与融资决策等方面的理论。
2.熟练掌握金融科研方法:学生应熟悉常用的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学等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独立的金融研究。
3.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学生应能够独立进行金融研究,包括选题、调研、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环节。
4.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学生应积极关注国际金融动态,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的最新进展,具备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
5.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应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将学术成果应用于实际金融问题的解决。
二、培养内容1.专业课程学习:学生需修读一系列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包括金融市场、投资学、金融工程、国际金融等方面的核心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
2.学术研究训练:学生需参与科研课题的立项、论文撰写等活动,培养科研能力。
学校将组织学术沙龙、报告会等活动,提供与导师和其他研究生交流的机会,激发学术思维,培养独立科研能力。
3.学术论文写作:学生需撰写学术论文,体现研究成果。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进行调研和数据分析,撰写学术论文,并参与相关学术会议的展示与交流。
4.实践教学活动:学校将组织金融实践教学活动,如参观金融机构、企业、金融市场等,以加深学生对金融行业的实际操作和经验的理解。
5.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学院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学术交流访问等,提升国际视野和学术影响力。
三、培养方法为了提高金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采取以下培养方法:1.导师制度:学生将由专业导师进行指导和教学。
导师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并定期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
2.小班教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控制班级规模,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
以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简体)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简体)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需求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不断增长。
作为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探讨,旨在为金融行业注入更多高水平的人才。
一、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以及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此,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研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应该综合考虑金融学的核心理论和前沿研究领域,以培养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课程设置需要涵盖金融理论、金融市场与投资、金融工程、企业金融等领域,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金融工具的应用。
三、实践教学金融行业的实践经验是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因此,培养方案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包括金融实习和实践项目。
通过参与实际交易和投资管理等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科研能力培养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除了要求学生完成科研论文和学术报告,还可以通过导师指导、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国内外金融学领域的前沿研究。
这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当前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提升其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
五、国际化视野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行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为此,培养方案可以增设一些国际金融方向或国际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合作能力。
六、综合素质培养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南京大学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学习
通过设置丰富的课程体系,包括必 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等,为研究 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知识积
累。
A
B
C
D
实习实训
引导研究生走进企业、事业单位等实习实 训基地,提升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学术交流
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 ,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术交流能力。
培养特色
个性化培养
根据研究生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 ,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
能力。
学术交流
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 促进研究生与国内外专家的学术
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思维训练
通过开设创新管理、创新思维等课程,培养研究 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方式。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鼓励研究生参与实践创新项目,提高其将理论知 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学习
鼓励研究生选修跨学科课程,拓宽知识面,激发 创新灵感。
质量保障措施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制定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和 指标体系,定期对研究生培 养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引入外部评价
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企业 和行业组织等参与评价,引 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培养质 量和成果进行客观评估。
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奖惩机制,对优秀研究 生和导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对培养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学 院和导师进行约谈和整改。
深入学习各专业的基础理论,掌握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框架。
各专业的研究方法课程
熟悉各专业的研究方法,掌握相应的研究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各专业的专业实务课程
了解各专业的实际操作和实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选修课程
最新版南京大学经济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经济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30107 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熟悉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严谨科学学风和良好职业道德的经济法专门人材。
在业务素质方面,要求熟悉和系统掌握经济法、民商法的基本原理和法律规则,了解本学科的法律现状与研究动态,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研究能力和一定的法律实务工作能力。
学位论文应独立完成,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学术性和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方向1.经济法总论2.部门经济法3.中德经济法三、招生对象法律专业和非法律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经济法总论、部门经济法方向三年,中德经济法方向三年。
五、课程设置六、教学方式1.公共课(A类课),以讲授为主,辅以自学。
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BCD类课),以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辅以自学,其中课堂讲授不应少于课内学时的2/3。
3.注意对硕士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方面。
硕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并确定导师,制订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面培养工作。
4.硕士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专业论文写作和参加与本学科有关的科研或学术活动。
七、考核方式1.公共课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进行。
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撰写专题课程论文为主,也可以出卷笔试考核,或以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3.中期考核在硕士生入学后第三学期期末进行,由导师组成考核小组对硕士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和完成学位论文能力进行考核,重点考察其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考核小组对硕士生的考核结果作出公正评价并评定成绩,以确定该生是否有资格进入论文准备阶段。
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应劝其退学或作肆业处理。
南京大学金融专硕
南京大学金融专硕南京大学金融专硕是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所设的硕士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金融理论和实务水平的专业人才。
学生在该专业将接受系统的金融理论和实务培训,为未来从事金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南京大学金融专硕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基础。
学生将学习金融学的经典理论,包括货币金融、投资、证券、风险管理等内容,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其次,培养学生的金融实务能力。
学生将学习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创新、金融机构的管理与运营等实务技能,提高其金融决策能力。
另外,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金融监管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南京大学金融专硕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础理论课程。
学生将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基础课程,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专业课程。
学生将学习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投资与资本市场等专业课程,深入研究金融学的相关领域。
另外,还将开设相关的实务课程,如金融实务、证券投资实务等,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此外,学生还需要完成相关的科研课程和毕业论文,提高其科研能力。
南京大学金融专硕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
课堂教学主要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由资深教师组织和讲授,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实习、企业访问等形式,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科研训练主要通过开展科研课程和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等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南京大学金融专硕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着广泛的选择。
一方面,毕业生可以选择在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行业工作,从事证券交易、资金管理、金融产品设计等相关工作。
另一方面,毕业生也可选择在大型企业、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工作,从事金融管理、金融政策研究等相关工作。
此外,一些毕业生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从事金融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摘要: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和实际金融操作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本文将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创新和国际化培养等方面介绍该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
正文:一、课程教学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注重学生金融理论的理解和实践操作的掌握。
课程教学主要包括金融学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金融学基础课程包括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与投资、金融法规与法律、金融市场定价与风险管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金融统计分析、金融工程、金融建模与编程、投资银行业务与运作等。
此外,培养方案还安排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金融实践课程、金融展览等活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金融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实践项目和兼职等。
实习是指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的一种实践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实践项目是指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参加的一种金融实践性项目,包括投资、风险管理、金融建模等。
兼职是指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的一种金融实践性兼职,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积累实践经验。
三、科研创新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科研创新包括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学术会议等。
此外,培养方案还为学生提供了与导师联系和沟通的机会,导师为学生提供了指导和帮助,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科研工作。
四、国际化培养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国际化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交换项目和国际化实习等。
0251经济学院金融专硕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金融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备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与技能,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应用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
4、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全日制学习年限3年,其中在校学习时间2年,社会实践和实习0.5年,学位论文0.5年。
四、培养方式(一)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监管部门的人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二)考评方式要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平时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报告等。
(三)加强实践环节培养。
(四)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五、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7学分。
(一)先修课(适用于本科非经济和管理类专业学生)1、会计学原理2、经济学原理(二)公共基础课(5学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1门选修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上三门任选一门,1学分)2、金融英语(3学分)(三)专业必修课(12学分,可任选4门)1、金融理论与政策(3学分)2、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3学分)3、财务报表分析(3学分)4、投资学(3学分)5、公司金融(3学分)6、金融衍生工具(3学分)(四)选修课(16学分,可任选8门)1、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案例(2学分)2、创业投资与风险投资(2学分)3、固定收益证券(2学分)4、企业并购与重组案例(2学分)5、私募股权投资(2学分)6、金融资产定价(2学分)7、金融营销(2学分)8、金融危机管理案例(2学分)9、金融企业战略管理(2学分)10、金融法(2学分)11、行为金融学(2学分)12、金融风险管理(2学分)13、实证金融研究(2学分)14、国际商务统计与预测(2学分)15、房地产金融研究(2学分)(五)专业实习(4学分)在金融机构或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金融工作岗位实习不少于6个月。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金融学
南京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金融学►专业介绍金融学(Finance)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
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主要包括四大学术专业领域:银行学、证券学、保险学、信托学。
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口厚金融学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既可在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也可在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等机构任职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应具备能力本专业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有关法律、政策和国际规则;了解国内外金融学科和金融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调研、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利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化工具从事专业工作。
►教学计划全校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1.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3学分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3.硕士英语4学分1.高级计量经济学3学分2.高级微观经济学(2)3学分3.高级宏观经济学(2)3学分1.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研究2学分2.国际金融研究2学分3.金融理论与制度研究2学分4.金融市场与机构研究2学分5.高级金融经济学2学分6.风险管理与保1.企业组织理论2学分2.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2学分3.建模理论与软件应用2学分4.商业银行管理3学分5.投资理论研究2学分6.金融风险管理研究2学分险研究2学分7.投资理论研究2学分7.VBA编程与金融建模2学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423分学长经验谈:南京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之前由于各种原因,经验贴拖延到现在才写,为此我深感抱歉。
简单做个自我介绍,本科专业金融学,二战党,初试成绩423。
我想跟一战的孩子说,不要认为二战的经验不适用自己,其实我们同时有失败的经历,可能对某些同学更具有参考意义。
这篇经验贴分成两个部分,初试篇和复试篇,我这里着重介绍前者。
有学妹特地过来问我用了什么参考书,所以我这里把书单也列了出来。
本来想再加个鸡汤篇,给大家谈谈我备考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心态上的问题,但是这部分我写了删删了写,不确定我个人的情况对你们是否适用,就没有添进来,欢迎大家私下里和我讨论。
一、初试篇(一)数学1、参考书目:同济版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版线性代数浙大版概率与数理统计李正元范培华的复习全书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张宇的高数18讲和概率论9讲李永乐的基础过关660题李永乐李正元的历年真题权威解析李永乐李正元的历年真题试卷版其中,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教材我用的都是自己学校的。
复习全书我去年用的是李王版,也是市面上销售爆款,今年就换了李范的,个人倾向于后者,里面基本涵盖了考研所有题型,解题方法也罗列的很清楚,有些解题技巧很是精妙,至于微分中值定理那块可以结合李王的看看。
李永乐的660我第一年做过两遍,但感觉对我用处不是很大,第二年由于时间有限就没用了,我后来分析了可能是我当初基础不够扎实,看啥都像是新题,做题过程中没有把它消化吸收成自己的东西。
以上书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2、复习方法现在到五月底这段时间,你们应该都在看教材吧,二战的同学可以把这步省略。
我想说,数学教材真的很重要,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里面的概念定理烂熟于心,正是这些基础构成了你整个知识框架的根基。
书上的证明除了极个别比较偏的,建议大家都要会,像08年有道周期函数的证明题的第一问,09年关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15年和导数相关的证明,都是教材中的。
我认识一位直系学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他说他前前后后把教材翻了大概有五六遍。
南京大学金融学培养方案
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0202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所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既能进行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业的实务工作;具有独立的研究、决策和业务活动的能力;认真研究西方国家金融学发展的理论和实务并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精通英语并能熟练地用英语从事有关的金融活动,为我国现代化事业服务的金融高级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分设五个研究方向:(A)国际金融(B)货币金融学(C)保险学与精算(D)公司金融(E)金融工程三、招生对象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达到复试资格线,再经复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脱产学习三年。
五、课程设置A 类:1、政治理论课(3学分)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个学时);选修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上三门任选一门,1学分,18个学时)2、英语( 4 学分)B 类:高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高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高级计量经济学(3学分)C 类:国际金融研究(2学分)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2学分)金融机构管理(2学分)高级金融经济学(2学分)D 类:金融风险管理研究(2学分)金融英语(2学分)精算理论研究(2学分)企业组织理论(2学分)商用软件与网络(3学分)高级金融建模(2学分)非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前沿理论(2学分)金融时间序列(3学分)金融工程研究(2学分)投资理论研究(2学分)风险决策前沿研究(2学分)硕士研究生须修满32个学分(其中须含跨一级学科课程2个学分,建议选择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工程管理学院或数学系的课程)。
六、培养方式1.硕士生入学后第1学期先接受学校和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确定导师;2.第2学期,根据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按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在导师确定后的三个月内制定出每位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生的同意后执行;3.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以自学为主,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每位硕士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增进学术讨论和研究。
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金融理论研究、金融风险管理、投资分析、金融工程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知识背景要求1.良好的数学、统计学基础,能够熟练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金融模型建立。
2.扎实的金融学基础知识,包括金融概论、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工程等,具备较强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知识。
3.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金融软件进行金融数据处理和金融模型运算。
(二)培养模式1.课程学习:学生需要修满一定的专业课程,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市场、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投资学、数理金融等。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课程,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2.科研训练:学生需要参与金融科研项目,进行独立的科研工作。
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践实习:学生需要参与金融实践实习,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金融行业的实际操作和运作机制。
4.学术交流:学生需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能力。
(三)学术论文要求学生在培养期间需要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论文需具备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创新性,能够体现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论文选题需与金融学相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研究生培养计划1.年级培养计划第一学年:修读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逐步熟悉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第二学年:继续修读专业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开始进行科研训练和实践实习。
第三学年: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完成研究生培养任务。
2.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统计学等相关课程。
(2)专业课程: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程、风险管理、投资学、衍生品定价等。
(3)实践课程:包括金融实践实习、金融模型应用等。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学专业是培养金融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学科专业。
其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具备较高金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教学和管理人才。
一、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金融学原理、货币银行学、投资学、证券投资分析等,以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要目标。
2.专业课程:包括国际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与监管等,以提高学生对金融市场运作、风险管理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
3.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如金融数据分析、金融技术创新等,以拓宽知识面和提升实践能力。
4.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外企合作实践等,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金融市场运作和风险管理的理解。
二、科研能力培养1.理论研究:要求学生熟悉金融学的各个领域,并鼓励其深入研究一些特定的金融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
2.实证研究:要求学生具备运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
3.科研训练:每年开展一次科研训练,学生需选择一个研究课题,进行文献搜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等工作,并撰写科研报告。
三、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撰写一篇学位论文。
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提出研究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形成一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论文答辩合格后,可获得硕士学位。
四、学术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论坛、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术水平,拓宽研究视野。
也可以参与学术团队的科研项目,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实践训练、科研能力培养和学术交流,使学生成为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教学和管理人才。
金融 硕士 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in或者Fin)是一种专业学位,旨在为学生提供金融理论、市场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投资银行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深入教育。
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金融硕士的课程通常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涵盖了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公司财务、投资学、金融市场与机构、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等。
选修课程则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领域,如国际金融、证券分析、私募股权、金融科技等。
2. 实践教学: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强调实践教学,包括案例分析、模拟交易、实习项目等。
这些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术研究: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包括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
学术研究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金融领域的前沿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跨学科学习: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强调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学习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
跨学科学习
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5. 国际交流与合作: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包括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如海外交换生、国际学术会议等。
这些项目有助于学生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提高国际化水平。
6. 职业发展: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就业服务等。
这些服务有助于学生顺利进入职场,实现职业目标。
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金融专业人才。
南京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
南京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南京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一、南京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1. 南京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是一项重大发展计划,是南京大学向国家最先进的办学理念实施以及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改革的重要代表。
2. 南京大学与多家著名境外大学合作,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为我国和世界增添一支跨文化、跨国籍的领袖创新人才队伍。
3. 南京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采用境外优质大学教学质量,我国教育资源优势和境外教育资源优势的综合利用形式,促进了国内外优质学科和学科创新的交流与合作。
4. 南京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提供了宏观经济、工程、金融、管理和人文社会等学科硕士培养。
5. 南京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充分利用全球各国在知识创新和产业发展上的优势,培养具备跨文化能力的国际型学科专业硕士,为世界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二、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的特点1. 南京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严格按照州立大学专业学位综合教育框架确定教学内容,满足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高层结构原则,确保学位课程与境外优质教学质量2. 南京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结合中外特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就业实践和新课主题紧密融入教学当中,巩固教学目标,拓展中外学科领域的知识,丰富中外学科优势的发挥。
3. 南京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依托中外多学科资源,引进优质的科研人才与国际一流的教学联盟资源,充分活跃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水平,丰富学科认知能力,开创学术交流的新方式。
三、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的优势1. 提升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硕士培养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具备融合价值取向和国际视野的学科专业硕士,布局学术三重好山河,改善中外学科质量、提升中外学科建设水平。
2. 南京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熟练掌握多种跨文化沟通技巧,可以在国际范围内有效地与各类企业客户进行高效沟通,为企业搭建良好的国际商务网络,提供无与伦比的服务。
3. 南京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硕士要求学生掌握中英文双语,可以方便开展国际交流,在国际知识生产领域中发挥优势,具备丰富的文化视野,改善国际人才合作的空间。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在金融学领域内,培养具备独立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能力的高级金融专门人才的一种高等教育培养方案。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下,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意义重大,成为了各大高校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阐述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毕业要求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一、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金融学领域内从事高级金融工作和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
这些专门人才应该拥有系统的现代金融理论知识,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和规律,具备经济学、数学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工具,并具有独立开展金融实务问题分析、数量研究和互动交流的能力。
同时他们还应该能够独立设立并完成科研项目,具备丰富的实际经验和完备的专业技能体系,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教学研究型人才,同时也是金融领域的领军人物。
二、课程设置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相当重要。
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学习的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公司金融、国际金融、证券投资等一系列课程,同时也应该学习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等与金融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具体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培养目标和本专业学科的特点,确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数量、课程设置、课程性质等。
此外,课程设置还应该充分体现国际化水平,增强学生学习国际金融知识和掌握国际金融技术的能力。
此外,应该也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力求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接受实践教学,包括学术报告、商务访问和企业现场考察、参加企业实习等方式,增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操作技巧。
实践教学还应强调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技能的培养,积极推行合作与竞争并重的教学体系,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竞争力和实战能力,让其更好地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环境变化。
南京大学金融学精算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
南京大学金融学精算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南京大学金融学(精算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为配合和支持我国政府在上海创建国际金融中心重大战略的实施,201 0年3月,南京大学与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人才进展中心签署了联合培养金融学(精算方向)硕士的协议书,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中外资金融机构培养高端精算人才。
本项目的特色要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就业领域1、培养目标。
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中外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保险公司培养具有金融全球化视野的应用型高端精算人才。
2、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为“理论教学+应用教学+实践锤炼”,那个三位一体的模式可简述为:理论教学在南京大学金融与保险学系,应用教学和实践锤炼要紧在上海浦东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人才进展中心将为应用教学和实践锤炼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条件。
3、就业领域。
获得金融学(精算方向)硕士学位后,将由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培养中心负责举荐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中外资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定价和风险治理部门)就业。
近年来,南京大学金融学(精算方向)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形专门好,毕业生供不应求,纷纷被海内外各大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总部、世界闻名精算咨询公司、中国人民银行及外汇交易中心等机构录用。
这次联合培养新模式的启动,将更进一步的促成我校精算方向研究生大量集合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就业。
二、三位一体和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打算1、除了必修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打算中要求的A类和B 类课程外,增设了多门取得精算师资格所必修的课程。
如:利息理论、生存分析、随机过程、风险及缺失理论、金融时刻序列、随机积分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精算数学、VBA编程与金融建模等。
还要求学生选修一些与金融学、金融工程学或保险学有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如:高级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治理研究、风险治理与保险研究、国际金融研究、金融工程研究、公司金融研究、金融市场与机构研究、投资理论研究。
金融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一、金融工程专业特点1. 专业交叉性强:金融工程是金融、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要求学生掌握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2. 数理基础要求高:金融工程涉及大量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因此对学生的数理基础要求很高。
3. 金融市场实践性强:金融工程不仅依赖于理论模型,还需要结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决策。
4. 技术应用要求高:金融工程领域需要学生掌握金融分析软件、编程语言等高技术应用技能。
以上特点决定了金融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数理基础、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二、金融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根据金融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学科前沿的需求,我们设计了以下金融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1. 良好的数理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等数理基础,为金融工程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问题解决提供科学的基础。
2. 跨学科能力: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金融和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为金融市场的问题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3. 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金融市场实践中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利用数学模型和技术工具解决金融实务中的复杂问题。
4. 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金融分析软件、编程语言等技术工具进行金融工程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5. 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全球金融市场中领先地开展金融工程研究和实践。
三、金融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1)数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基础课程。
包括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等。
(2)金融工程核心课程。
包括期权定价、固定收益证券、金融工程模型、金融风险管理、计量金融等。
(3)计算机科学和金融分析软件课程。
包括编程语言(如Python、R等)的学习和金融分析软件的应用。
(4)实践课程。
包括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案例分析和模拟交易等实践课程。
(5)国际金融和跨境交易课程。
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新)
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02020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所需要的金融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服务。
2.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下,认真研究西方国家金融学发展的理论和实务,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3.理论联系实际,既能进行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业的实务工作,具有独立的研究、决策和业务活动的能力。
4.精通英语,能熟练地用英语从事有关的金融活动。
硕士研究生修满32个学分并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分设三个研究方向:(A)国际金融(B)货币金融学(C)保险学与精算(D)公司金融三、招生对象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复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本专业学习年限为2.5年,共5个学期。
其中硕士学位必修课、选修课及教学实践为4个学期,第4个学期开始酝酿硕士学位论文编写计划,第5个学期完成论文的写作。
五、课程设置A 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马列经典著作选读(3学分)英语(4学分)B 类:现代经济学(3学分)现代财务管理(2学分)国际经济学(2学分)计量经济学(3学分)C 类:国际金融研究(2学分)金融市场与机构研究(2学分)金融风险管理研究(2学分)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研究(2学分)金融经济学(3学分)D 类:商业银行管理研究(2学分)保险研究(2学分)金融文献选读(2学分)公司金融研究(2学分)金融工程学(2学分)精算理论研究(2学分)企业组织理论(2学分)商用软件与网络(3学分)六、培养方式1.硕士生入学后第1学期先接受学校和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确定导师;2.根据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按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在导师确定后的三个月内制定出每位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生的同意后具体执行;3.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以自学为主,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每位硕士生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增进学术讨论和研究。
金融专业硕士 特色
金融专业硕士特色
金融专业硕士,或称金融硕士(Master of Finance,MF或MFin),是在2010年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对金融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下,为完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
金融专硕项目通常涵盖了金融领域的核心知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金融理论、实务知识,以及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风险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该项目的培训,毕业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能够在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找到合适的岗位。
除了专业知识丰富,金融专硕项目还注重实践教学。
很多项目会设置实习、实战演练等环节,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应用能力。
同时,金融专硕项目还具备人际网络广泛的优势。
由于该项目通常吸引了来自不同背景、具有不同经验的专业人士,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平台,有助于他们建立广泛的职业社交网络。
总的来说,金融专业硕士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人际网络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能够为学生在金融领域取得成功提供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
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
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
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
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附件2:
南京大学金融学(精算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特色
为配合和支持我国政府在上海创建国际金融中心重大战略的实施,2010年3月,南京大学与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发展中心签署了联合培养金融学(精算方向)硕士的协议书,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中外资金融机构培养高端精算人才。
本项目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就业领域
1、培养目标。
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中外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保险公司培养具有金融全球化视野的应用型高端精算人才。
2、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为“理论教学+应用教学+实践锻炼”,这个三位一体的模式可简述为:理论教学在南京大学金融与保险学系,应用教学和实践锻炼主要在上海浦东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发展中心将为应用教学和实践锻炼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条件。
3、就业领域。
获得金融学(精算方向)硕士学位后,将由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培养中心负责推荐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中外资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部门)就业。
近年来,南京大学金融学(精算方向)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很好,毕业生供不应求,纷纷被海内外各大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总部、世界著名精算咨询公司、中国人民银行及外汇交易中心等机构录用。
这次联合培养新模式的启动,将更进一步的促成我校精算方向研究生大量聚集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就业。
二、三位一体和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计划
1、除了必修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要求的A类和B类课程外,增设了多门取得精算师资格所必修的课程。
如:利息理论、生存分析、随机过程、风险及损失理论、金融时间序列、随机积分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精算数学、VBA编程与金融建模等。
还要求学生选修一些与金融学、金融工程学或保险学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如:高级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国际金融研究、金融工程研究、公司金融研究、金融市场与机构研究、投资理论研究。
力求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升专业素养。
2、应用教学计划由四部分专题讲座组成,即:商业银行精算实务+证券公司(基金)精算实务+保险公司精算实务+金融专家高端讲座,主讲人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业界和监管机构以及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构成。
3、实践锻炼的地点是浦东陆家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中外资金融机构,实践的时间一般为一年(后半年包括实习和学位论文的写作与答辩)。
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制,即上海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发展中心将聘用金融机构高管协助指导学生的硕士学位论文。
三、一流的师资队伍
南京大学一流的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与保险学科师资队伍为金融学(精算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构建了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金融与保险学系下设南京大学金融计量和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北美精算师考试中心、中国精算师考试中心、南大-友邦精
算中心、江苏保险教育研究所、南京大学国际金融管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精算方向的师资队伍由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与保险学系、南京大学金融计量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中外资金融机构以及海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组成。
主要师资如下:
张涤新:博士,教授,南京大学金融与保险学系副主任、南京大学金融计量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统计学学术带头人,首批入选贵州省A类人才10人培养计划,并入选广东省百人培养计划。
《德国数学评论》评论员,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审人,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专家,SCI杂志审稿人,获全国统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一等奖, 省劳动模范。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
在JASA等SCI杂志发表论文18篇,在南京大学学术榜标注的国内一流杂志《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等杂志独立发表论文9篇。
夏应存:博士,南京大学金融与保险学系教授、南京大学金融计量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南京大学“安中讲座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世界一流杂志《The Annals Statistics》副主编,担任JASA等SCI杂志审稿人,优秀教师(国国务院侨办颁发)。
美国、香港、新加坡重大科学基金项目评委,主持和主持完成国际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发表SCI论文28篇,其中在JASA,JRSSB等世界顶级杂志发表论文14篇。
研究成果被《Nature News》重点报道,被《Nature》和《Science》等杂志引用211次。
朱力行:博士,南京大学金融计量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思源讲座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总理基金获得者,德国洪堡奖获得者,钟家庆研究奖获得者。
《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担任多家SCI杂志副主编,担任JASA等SCI杂志审稿人,主持和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项。
国际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在JASA,JRSSB等世界顶级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
黄厚本:南京大学金融计量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金融数量分析专家、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专家。
曾就职于国际著名的金融机构,现任Canadian Major Banks副总裁。
在世界著名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金炳义:南京大学金融计量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博士,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担任多家SCI杂志副主编,担任JASA等SCI杂志审稿人,主持和主持完成国际研究项目多项。
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在JASA,JRSSB 等世界顶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孙武军:副教授,理学(应用数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研究领域包括精算理论与实务、金融工程与微观金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技术创新、保险原理与风险管理。
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如JMAA、IMA APPL MATH等发表SCI论文多篇,在国内经济管理类期刊《管理科学学报》、《管理工程学报》、《中国管理科学》、《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研究》等发表论文近30篇,并且是多家国际和国内权威期刊的匿名审稿人。
目前正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参与完成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项目和1项中国银联的委托项目以及多项横向合作项目。
蒋彧:讲师,美国爱荷华大学应用数学与计算科学博士。
于2007年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精算学硕士学位,并通过了北美精算师协会(SOA)认证的六门精算师资格考试。
曾参与“时间序列的时变参数模型”、“平滑混合回归模型”、“经济时间序列的结构突变模型”等课题的研究。
现主要从事贝叶斯分析、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和保险精算的研究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