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民主监督“三化”建设的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加强政协民主监督的思考

关于加强政协民主监督的思考

关于加强政协民主监督的思考政协新蔡县委员会主席王守平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三项主要职能之一,在政协的整体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切实有效地履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加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不仅成为各级政协组织深入探索的问题,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

结合参加这次培训班学习和基层工作实践,现就加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涵义和意义《政协章程》第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

2006年2月8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发…2006‟5号),明确指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

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的互相监督”。

民主监督是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相互之间的民主监督,其中主要是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监督。

其目的在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反映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无党派爱国人士及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开辟畅通的渠道;集思广益,促进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促进各方面的相互沟通和理解,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的团结合作;协助并推进国家机关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纠正不正之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监督国家宪法、法律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当前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民政协事业的快速发展,民主监督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建设逐步推进,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针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要事务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对党和政府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促进依法行政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制度建设的再思考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制度建设的再思考

成工作综 述 ; 构建 了“ 一 个 专 职 机 构 组 织协 调 、 一项 专题会 议安排 部署 、

件 实 施 方 案 明 确 任 务 、一 套 工 作
监督 、 专项 监督 。2 0 1 2年 , 在总结 监
督工 作经验 的基础 上 。 选定 6 0名 市
专 班推进 落实 、一 本监督 手册 规范 操作、 一 份专题 简报交 流情况 、 一份
监 督意见 书转化 成果 ” 的“ 七 个 一 常 态 化 推 进机 制 ” ; 市委 、 市 政 府 主 要 领 导 坚 持 参 加 市 政 协 民 主 监 督 工 作 动 员 会 议 、及 时 阅 处 民 主 监 督 意 见 建 议 、定 期 反 馈 民 主 监 督 成 果 转 化
委 员 谏 言权 力 。市 委制 定 实施 《 关
意见》 , 转 发市 政 协 《 关 于加 强 民主
监 督 工作 的实施 意 见》 ,支 持 政 协 委 员依 照 政协 章 程 开展 监督 工 作 , 要 求 市直 部 门重 视 、 支 持 和 接 受 政 协 民 主 监 督 。我 们 不 断 完 善 会 议 及
职 活 力 的 重 要 抓 手 ,专 门 成 立 了 民 主 监 督 工 作 办 公 室 .组 织 实 施 委 派
行 性 。我们加 强 民主监督 与协 商议 政 的衔 接 ,坚持 在 协商 中监督 、 在
监 督 中协 商 , 以 协 商 方 式 促 进 监 督 主体 与客 体 紧密 互 动 , 发 挥 协 商 与 监 督 的 双 重 功 能 。一 是 制 度 上 保 障
逐 步 消除 了 “ 问题 豆芽 ” 、 “ 加 药 黄
开 展 主 题 民主 监 督
人 民政 协作 为统 一 战 线组 织 、 多 党 合 作 和 政 治 协 商 机 构 、发 扬 人

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思考

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思考

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思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

然而,民主监督一直是政协履行职能的一个薄弱环节。

因此,政协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贯彻《意见》精神,增强民主监督意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强调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一种政治监督。

政治监督是一种有组织的高层次的监督,是一种严肃庄重的监督。

民主监督意识不强,是民主监督软弱的思想根源。

政协组织要进一步从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从巩固国家团结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民主监督具有广泛性、包容性和有序性,监督范围广,公正性突出。

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意见》精神,在思想上形成共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认真解决好“不愿监督”、“不敢监督”和“不善监督”的问题,大胆履行民主监督职能。

二、积极运用各种形式,努力拓宽民主监督渠道人民政协成立以来,通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从政协工作的实践来看,民主监督在三项职能中还相对滞后,亟需探索各种形式,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

(一)发挥政协例会与委员提案的监督作用,加大民主监督力度政协的各种例会作为自身履行职能的有效载体,为协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寓于各种例会协商中的民主监督提供了条件。

武陵区政协把协商与监督相结合,寓民主监督于协商议政之中。

每次政协全会、常委会及春节团拜会等均邀请区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倾听民主党派、工商联、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就武陵区的热点、难点问题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区政协推进“三化”建设心得体会

区政协推进“三化”建设心得体会

区政协推进“三化”建设心得体会
60年历程,60年辉煌。

从只有179名委员的政协第一届XX省委员会发展到有692名委员的政协第十X大政策措施的制定都是在政协协商之后才进行决策的。

政协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自治区党政领导如此评价。

多年来,自治区政协根据自治区党委有关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切实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进一步推进政协工作的程序化。

根据自治区党委每年年初确定的协商议题,自治区政协都会安排协商活动。

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以及专题协商会,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都到场指导或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政协的报告、协商意见和建议都认真研究处理,并及时向政协反馈处理情况。

近年来,自治区政协先后围绕实施《XX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促进我区文化产业大发展等专题深入开展调研,召开常委会议进行了专题协商,形成一批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召开了首次专题协商会,就“促进我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出谋划策,为自治区在探索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方面提供了参考;围绕XX北部湾经济区金融支撑体系建设举办的“网上议政”活动,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的批示。

随着自治区政协“三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推进了机关各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提高了做好政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特别是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自治区政协以“三化”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拓展履职领域,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开展“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和“党组织服务年”活动的部署要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提高服务实效。

按照自治区“兴水利、
- 1 -。

对于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于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形式已经不少,政协的民主监督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因而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的意识淡化。

三、对于加强民主监督工作的建议第一、民主监督要有创新意识。

要按照政协章程和中共中央文件的规定,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把敢于监督与善于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加大民主监督力度,不断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性。

政协组织要主动加强民主监督的宣传力度,宣传民主监督的性质和科学内涵,以此强化政协委员民主监督意识,激发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的监督热情,引导社会各界,尤其是党政领导和国家公务人员正确理解和认识民主监督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价值所在,增强自觉接受民主监督的意识,积极配合政协实施好民主监督。

第二、民主监督要有核心意识。

要依靠党委这一核心的领导,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被监督单位的配合。

政协的民主监督作为一种双向行为,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是矛盾的对立双方,要做到既有政协的积极主动,也有党政部门的支持配合。

推进民主监督要做到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对监督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主动向党委请示反映,使民主监督的各个环节都置于党委的领导之下。

对政府工作要全力支持,善于换位思考,理解政府部门工作的难处,以平和的姿态实施监督,以真诚的态度沟通协商,以务实的精神提出建议。

第三、民主监督要有质量意识。

首先要提高政协委员素质。

政协委员是民主监督的主体,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是否正确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是政协民主监督是否有力度、能否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各级政协委员囿于其文化程度、工作阅历、责任意识、对社会万象的思维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参政议政能力水平的差异,其所反映的社情民意的质量也存在差异。

所反映的信息较多局限于身边事,大多是“车乱停”、“路不平”、“树不绿”、“灯不明”之类的意见和呼声,过于一般化,对面上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强,难以引起领导重视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些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不高,对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疏于与本界别群众的联系,每年仅满足于全委会之前上网查资料,写提案,“被动式”地履行委员职责。

加强基层政协民主监督的思考

加强基层政协民主监督的思考
3 0
的权利义务 , 确定监督机构 的权 限职责 、 工作方式 和时效 ,
定奖惩 、 绩 效评估 和责任 追究制度 , 对在 民主监督 工作 中 民主监督的组织性 。要实行委员履职档案管理制度 , 全 面 成绩突出的委员 、 民主监督小 组等监督 主体 和虚心接受 民 记录委员履行 民主监督职能 的情况 , 作为下届推选委员 的
二、 健全机制 , 不断加强“ 三化” 建设
健全完 善 的工作 机制是政协 民主监督取 得实效 的重 主监督年度计划 ,报请党委或者请两 办转发后予 以执行 。 要保 障。基层政协要吃透《 中共 中央关 于加 强人 民政协工 有关被监督单位应根据计划 , 积极 向政协组织提供有 关全
作 的意见》 《 政协 章程》 等文 件精神 , 积极探 索 和健 全完善 面而详细 的工作信息 , 努力拓 宽委员 的知情渠道 。要 建立
良好氛 围。
二是健全民主监督运行机制。《 意见 》 规定 , “ 要 完善 民
主监督机制 , 在知情环节 、 沟通环节 、 反馈环 节上建立健全 制度 , 畅通 民主监督 的渠道 。” 要建立知情机制 。 基层 政协 要 围绕党 委 、 政府 的年度 中心工作 , 制定好 详细周 全 的民

制度规章等方 面着手 ,制定政协 民主监 督的规范性文件 , 联系, 主动跟踪 民主监督 意见建议 的办理 、 采纳、 整改、 落 明确监督 主体 和客体各 自应遵守 的准则 和行 为规范 、 具有 实等情况 , 力促 政协 民主监督 取得 实效 。 三是健全考核奖惩机制。 健 全 民主监督考核奖惩机制 , 制定政协 民主监督权益保 障机制 , 依法 依规保护监督 主体 既 可规范约束监 督主体 的行为 、 义务 , 同时 又可 明确 监督 提出批评 、 进行举报 和在政协会议上发 表不同意见 的民主 客体 的执行义务 , 使 民主监督 的合理意见落 到实处 。要制

新时期政协工作要扎实推进“三化”建设

新时期政协工作要扎实推进“三化”建设

协商论坛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保证,也是新形势对人民政协提出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在推进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收到了一定成效。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合力推进“三化”建设。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必须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党委对政协工作的重视。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主动汇报工作,主动出主意、提建议、当参谋,自觉服务区委中心工作,实现了与区委政治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

由于我们的积极努力,实现了党委与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以人为本,依靠委员推进“三化”建设。

委员是政协的主体,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基础,为此,我们重点抓住以下六点:一是严把委员入口关。

我们选拔推荐政协委员遵循突出政治素质、突出参政议政能力、突出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突出社会贡献“四突出”的原则,委员提名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区政协提前介入,与区委组织、统战部门共同考察,全程参与。

二是加强委员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学习,提高广大委员对政协性质、地位的认识,引导他们自觉为政协工作的“三化”建设作贡献。

三是做好委员知情工作。

除了在召开全委会、常委会和协商汇报会上让委员知情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委员参与调研视察活动,确保每年能有多数委员参加调研视察活动。

四是认真搞好社情民意反映工作。

县政协要求每名委员每个月要联系一至两名群众,及时搜集和反映社会各界的民意,所搜集许多社情民意引起了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

五是组织委员有效参与民主监督。

近年来,我们多次对执法执纪部门如公、检、法和窗口单位如卫生局、农口部门等窗口单位进行民主评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是搭建委员活动组平台,组织委员开展经常性活动。

根据委员所在界别,我们成立了13个委员活动组,明确了各组召集人,要求每年至少要组织委员开展两次以上活动。

新形势下政协民主监督的现状及思考

新形势下政协民主监督的现状及思考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我国政治运行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又是人民行使监督权力的重要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

进一步加强对政协民主监督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现状相对而言,在政协三大职能之中,民主监督一直是薄弱环节,“协商容易监督难”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依然存在。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主监督理念淡化。

当下,民主监督理念淡化和监督功能脆弱现象不可忽视。

少数领导干部在思想上缺乏对民主监督的充分认识和正确理解,在行为上漠视民主监督、应付民主监督、抵制民主监督。

政协领导大部分在党政机关工作过,过度谅解党政部门领导的难处,加之民主监督缺乏法律权威、随意性大,所以对一些政策无法监督,对热点问题不敢监督,对难点问题无力监督,普遍缺乏监督热情和责任。

政协委员多为双重身份,怕越位、怕添乱、怕惹麻烦,存在不敢监督、也不愿监督的心理。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2.民主监督保障机制弱化。

目前,我国的民主政治虽已有长足进展,但还不完善。

在此情况下,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受到很大限制。

如有的党政领导常常表态愿意听取各方面意见,但实际上只喜欢听顺耳之言、赞扬之语,听不进逆耳之言、批评之语。

甚至存在个别党政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假公济私行径被揭发后对提意见者“穿小鞋”,甚至打击报复的野蛮行为。

这样一来,往往给人民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带来了难度,在履行职能过程中怕监督“越位”,怕监督惹事,怕监督担风险。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民主监督的主动性。

3.民主监督制度规范缺位。

近年来,中共中央先后转发了全国政协制定的《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和修改的《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等文献,民主监督朝着制度化、规范化迈出可喜步伐,但在执行操作上还不够严密、不够具体,操作起来局限性大、弹性大、随意性大,直接妨碍民主监督工作的“到位”。

三化建设问题及整改措施的重新思考

三化建设问题及整改措施的重新思考

三化建设问题及整改措施的重新思考三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三化建设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我们需要认识到,当前三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目标过于简单化。

在制定三化建设目标时,我们往往过于追求速度和规模,忽视了质量和可持续性。

在重新思考三化建设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目标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还要考虑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三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在一些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这包括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落实优惠政策等。

三化建设中还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科学和环保,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我们需要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推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

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评价体系,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纳入考虑范围,实现目标的多维度评估。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其发展水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再次,强化资源管理和环保措施,推动绿色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加强对三化建设中的问题和挑战的研究,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推动三化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

重新思考三化建设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我们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从深度和广度的标准评估三化建设,提出有价值的高质量的文章。

通过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这一主题,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三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同时结合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让人们对这一主题有更全面、深刻且灵活的理解。

助推政协民主监督职能分析思考

助推政协民主监督职能分析思考

contents•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概述•政协民主监督的现状与问题目录•助推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措施与方法•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索•未来展望与建议01定义意义政协民主监督的定义与意义起源与形成发展与完善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历史发展促进法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政协民主监督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02监督形式多样化政协民主监督不仅关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也关注民生热点,对各类政策进行监督和评估。

监督范围广泛监督效果初步显现当前政协民主监督的实际情况监督力度不足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能力有待提高030201政协民主监督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03加大对政协民主监督法律保障的力度,严厉打击干扰、阻挠政协民主监督的违法行为,维护政协民主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加强政协民主监督的法律保障强化法律实施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监督机制优化监督流程完善政协民主监督机制与流程创新监督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政协民主监督的效能和效率,实现监督工作的智能化、精准化。

增强监督能力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政协委员的监督能力和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

强化监督成果运用将政协民主监督的成果转化为实际政策和工作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改进,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提高政协民主监督的效能和效率04案例描述某地区政协通过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成功推动当地一项重大工程的合理实施,确保公众利益得到最大化保障。

成功因素该地区政协积极与公众沟通,充分听取民意,同时与政府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

某地区政协民主监督的成功案例其他地区或组织在助推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方面的探索实践描述其他地区政协通过建立民主监督长效机制,加强与媒体的合作,运用大数据技术等方式,提升民主监督的效能和影响力。

经验总结上述探索为助推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提供了有益参考,值得进一步学习和借鉴。

与政府部门合作创新监督方式重视公众参与对案例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借鉴05数字化监督跨界合作专业化发展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发展趋势1 2 3增强监督独立性拓宽监督渠道强化监督结果运用对未来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期望与建议03增强公众参与01完善监督机制02加强队伍建设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有效性与影响力THANKS。

学习三化建设心得体会

学习三化建设心得体会

学习三化建设心得体会
三化建设是指政府机构从机构建设、公共服务能力、行政审批流程等方面的全面改革,旨在提高政府效能,推动社会发展。

在学习三化建设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和
心得:
1. 意识到政府改革的迫切性:传统的政府机构运作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如冗员臃肿、
行政审批繁琐等。

三化建设的推进,意味着政府要从过去的权力机关转变为服务机构,更加注重民生、提高效能。

这种改革是必须的,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2. 了解政府改革的原则:学习三化建设,我懂得了政府改革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如
市场导向、人民至上、简政放权等。

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政府机构能够更好地适应社
会发展的需要,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服务。

3. 重要性的认识:政府的改革对于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
三化建设,我认识到政府机构的改革不只是一种行政手段,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举措。

4. 自身的责任与参与:三化建设需要政府机构与社会各界的合力推进。

作为一名普通
公民,我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主动参与社会治理,促进三
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学习三化建设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学习,我不仅了解了政府改革
的重要性和原则,也明白了自身在其中的责任和参与。

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三化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2024年学习三化建设心得体会范文(2篇)

2024年学习三化建设心得体会范文(2篇)

2024年学习三化建设心得体会范文三化建设是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

通过三化建设的努力,我们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积极参与三化建设,并取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物质文明建设是现代化进程的基础。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经济不平衡等。

因此,在物质文明建设中,我认为我们需要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我们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

同时,我们也需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产业结构。

我在工作中努力跟上市场的步伐,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此外,我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活动,为物质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其次,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稳定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我们要注重法治建设、政府管理能力提升和社会组织发展。

法治是国家的基本法则,只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因此,我积极参与法律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

同时,政府的管理能力也决定了社会的治理水平和效能。

在工作中,我注重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学习科学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此外,社会组织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的活动,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要注重道德建设、文化传承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多样性。

道德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只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才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社会。

因此,我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

同时,文化传承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2024年学习三化建设心得体会

2024年学习三化建设心得体会

2024年学习三化建设心得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三化建设的目标,即社会文明化、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全面建设。

在2024年,我有幸参与了三化建设的学习和实践,并深感其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这里,我将分享自己在学习三化建设过程中所得到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未来的建设有所帮助。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三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

社会文明化、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只有三者统一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的目标。

在学习中,我明白了社会文明化是建立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基础上的,没有经济的增长和民主的制度保障,社会文明的发展就难以实现。

同时,政治民主化也需要经济的支撑和社会文明的倡导,只有经济充实和社会风气的提升,政治民主的发展才能走得更远。

因此,在三化建设中,要注重协同发展,确保各方面的建设能够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其次,我认识到三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实现全面建设的目标。

在学习中,我们研究了历史上各个国家的三化建设经验,发现他们都是通过长期的斗争和实践,才逐渐实现了全面建设的目标。

因此,我们要培养持久的耐心和毅力,在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时,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三化建设,不断推进。

再次,我明白了三化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三化建设是整个社会的事业,不仅仅是政府和领导层的责任,也需要广大人民的参与与付出。

在学习中,我了解到一些国家在三化建设上取得重要进展的背后,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因此,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合力,共同推动三化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果。

最后,我认识到三化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

在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发现他们都是通过不断创新和改革,才实现了三化建设的突破。

因此,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的思想,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三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推进政治监督三化是指什么

推进政治监督三化是指什么

推进政治监督三化是指什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监督在维护国家稳定和推动政府公正行使权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加高效地实施政治监督,推进政治监督的三化成为了当下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政治监督三化的含义和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什么是政治监督三化政治监督三化是指推进政治监督体系、政治监督能力和政治监督手段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

具体来说,政治监督体系的三化包括结构合理化、运行高效化和权责清晰化;政治监督能力的三化包括专业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政治监督手段的三化包括多元化、科技化和正当化。

政治监督体系的三化结构合理化结构合理化是指政治监督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井然有序、职能分工明确。

政治监督体系应当由各级政府机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个主体共同组成,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运行高效化运行高效化是指政治监督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政治监督体系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政治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权责清晰化权责清晰化是指政治监督体系中各个主体的权力和责任都明确界定,以确保监督工作的有力推进。

政治监督体系应当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政府机构和监督主体的权限进行规范,确保各主体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和履行相应的责任。

政治监督能力的三化专业化专业化是指政治监督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政治监督的方法和技巧。

政治监督人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提高其监督能力和水平。

信息化信息化是指政治监督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分析和传播全部基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

政治监督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确保监督过程中的信息流畅和准确。

规范化规范化是指政治监督工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确保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政治监督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监督工作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政治监督手段的三化多元化多元化是指政治监督手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政治监督手段应当包括但不限于舆论监督、法律监督、经济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监督需求。

学习三化建设的心得体会

学习三化建设的心得体会

学习三化建设的心得体会
在学习三化建设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三化建设是一项全方位的任务。

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统筹发展。

不能只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政治和文化的建设。

只有三个方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

其次,三化建设需要全民参与。

改变社会的核心是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要实现三化建设,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各个层级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建设中来。

只有全民参与,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建设的进展。

另外,三化建设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

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最后,三化建设需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要科学分析和研究现实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

不能盲目决策和行动,要注重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政策和措施。

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才能使建设更加顺利和有效。

总之,学习三化建设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实践的过程。

只有通过实践的积累和总结,才能更好地推动三化建设的进展。

希望我的心得体会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推进政协履行职能“三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推进政协履行职能“三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推进政协履行职能“三化”建设的思考关于推进政协履行职能“三化”建设的思考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以下简称“三化”),是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保证,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基本依据。

积极推进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三化”建设,能保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连续性,能保证人民政协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水平,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有利于充分调动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有利于广泛发扬民主、畅通渠道,全面反映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有利于凝聚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而奋斗。

这既是新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积极推进,认真抓好落实。

一、深入理解“三化”的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据《辞海》解释,所谓制度,就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体系;规范即标准、法式;程序即按时间先后或依次安排的工作步骤。

通俗地理解,制度、规范、程序分别回答了“做什么”、“做到什么标准”和“按照什么次序来做”的问题。

推进政协履行职能“三化”就是要求对政协履行职能的全过程,构建起制度、规定、标准、运作的系列和体系,使政协履行职能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按章行事,不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杜绝随意性和盲目性,推动工作深入有序地开展。

在“三化”建设中,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制度化是前提,提供了规范和程序存在的基础;规范化是手段,体现了制度的有章可循和程序的有条不紊;程序化是保证,保证了制度的严肃性和规范的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政协民主监督“三化”建设的思考廖继红[摘要]政协民主监督的“三化”建设,必须内、外努力,形成合力,总体来看,政协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发展不平衡,需要构建外部联络体系。

就政协内部机制看已经比较完备,当前要解决的主要是外部机制问题。

如政协提案办理还有一定难度,办案单位急于答复而不去落实的现象还较普遍,政协提案催办工作量虽大而效果不明显;市政协的调查研究等参政议政活动难以深入,党政部门和各民主党派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处理、联络政协的工作;政协委员的“知情”渠道有限,等等。

因此,在党政部门和各民主党派建立立专门的机构来处理、联络政协的工作,加强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与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和各民主党派的对口协作、联系沟通,强化咨询系统非常必要。

[关键词]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作者简介:廖继红,女,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西城区政协委员。

[收稿日期]2004-10-07 中共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加强政协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多党合作实践,特别是中发[1989]14号文件颁布以来的15年,政协的民主监督己经走向逐步规范并形成了相对稳定和完备的运行机制。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对人民政协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

人民政协要真正履行好民主监督职能,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协民主监督的“三化”建设。

一、政协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历程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等形式,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事务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以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相互监督,其中主要是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这种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中共领导多党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优势和特点。

早在1947年,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关于怎样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问题时说:“我们己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

这个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又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确立为多党合作的基本原则方针。

1982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民主监督的性质、意义和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将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奠定了政协民主监督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实践模式。

1986年2月,全国地方政协工作座谈会总结了政协工作实践经验,提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要经常化、制度化。

1989年1月,七届政协根据政协工作实践和政协章程的要求,制定了《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同年12月,中国共产党总结了我国建国40年来,与各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经验,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发扬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用的总原则,使政协的民主监督有了规范的依据。

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序言,从而也将政协的民主监督上升为国家和人民的意志。

1995年1月,根据党中央以及宪法和新修订的政协章程的新要求,八届政协制定了《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进一步从内容、形式等方面对政协民主监督进行了规范。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全面—18—系统地继承和运用邓小平民主监督思想,推进了民主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三化”建设,为多党合作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空间。

从政协民主监督的制度化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人民政协政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始终贯穿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全过程,它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政协任务、职能的发展而发展,它有效地保证了政协委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责,保证了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看到,政协的“三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随着新世纪新形势对人民政协提出的新要求,政协履行职能的工作机制必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关于政协民主监督“三化”建设的思考政协民主监督的“三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运行机制方面,即政协在开展民主监督活动中所遵循的操作规范和程序上。

严格地说,机制是一个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运行方式,政协民主监督机制就是指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政协组织结构和各部分之间、以及与外部有关方面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运行方式。

这是一个包含了动态和静态的概念。

从动态来看,政协民主监督机制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从静态来看,政协民主监督机制包含着内部和外部双重因素。

1、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内部机制的“三化”建设所谓内部机制,即指政协民主监督的主体活动机构以及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等。

根据目前政协民主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来看,笔者认为,加强政协民主监督的“三化”建设:首先,要正确理解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的民主权利就是国家宪法规定的、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民主权利,也就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的批评建议权。

这种权利,“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原则规定的延伸”,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的,它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是真实、可行的。

但有些人不能深刻理解政协民主监督的内涵,对民主监督期望标准较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履行职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正确理解政协的民主监督,一要看到政协的民主监督虽然只是一种柔性的权利监督,不具有强制力,但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却发挥着巨大作用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二要认识到,政协的民主监督既不是政府的权力监督,也不是法律监督,其实质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状况提意见、作批评,具有帮助、参考价值。

所提的意见或批评、建议,执政党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

如果将其法律化或带强制性,就失去了本身存在的意义。

三要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实际来对政协的监督提出要求。

因为社会民主化程度是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权利永远不能超过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受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国民素质制约,我国现阶段民主化程度还不高,政协的监督既然是一种民主权利,那么在它提出批评建议时,就已经履行了它的义务,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其次,要提高民主监督效应。

一要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

政协民主监督的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协委员的自身素质。

目前在一些委员们提出的批评建议中,缺乏宏观性、前瞻性和可行性,有的甚至是委员的个人私事,一方面影响了提案的落实,同时也影响了委员形象。

为了使委员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必须建立委员培训机制。

帮助委员提高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提高调查研究和参政议政能力,提高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

二要提高会议效率。

目前政协民主监督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活动方式还是会议,即使是调查、参观、视察,最终还是要坐下来协商、讨论研究。

为了避免发言走题、会议拖遢冗长,确定主题,规定发言和会议时限,提高会议质量和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三,要逐步建立政协履行职责的自我约束机制,如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责任制、民主监督成效评估制、民主监督成果奖励制,等等。

一方面激发委员们进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保证民主监督的水平和质量。

第四,要建立合作机制,做到合力到位。

政协的民主监督只有主动“与其它方面的监督相结合,同党的纪检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密切联系,加强协作”,“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其他形式的群众监督相互配合,与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真正积极稳步、扎实有效地推向前进。

2、政协民主监督外部机制的“三化”建设外部机制的“三化”建设,则指政协民主监督的客体互动行为及其规范,如党委对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领导和支持,政府对政协履行职能的支持、政协与人大的联系与合作,政协同民主党派的关系等,以及这些联系的规范化、制度化。

政协民主监督的“三化”建设,必须内、外努力,形成合力,总体来看,政协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发展不平衡,需要构建外部联络体系。

就政协内部机制看已经比较完备,当前要解决的主要是外部机—19—制问题。

如政协提案办理还有一定难度,办案单位急于答复而不去落实的现象还较普遍,政协提案催办工作量虽大而效果不明显;市政协的调查研究等参政议政活动难以深入,党政部门和各民主党派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处理、联络政协的工作;政协委员的“知情”渠道有限,等等。

因此,在党政部门和各民主党派建立立专门的机构来处理、联络政协的工作,加强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与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和各民主党派的对口协作、联系沟通,强化咨询系统非常必要。

首先,要认真落实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民主监督主客体的民主意识。

目前民主监督中的一个难点是民主监督主客体的民主意识缺失。

一是作为监督客体的中共方面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以至一些领导干部在利益趋动下,不愿受监督、害怕受监督,对民主监督采取敷衍、推诿甚至打击报复的态度。

二是作为监督主体的民主党派方面不能找准位置,患得患失,不敢、不能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有鉴于此,必须加强对监督主客体的政治培训,提高他们的民主监督意识。

在这方面,中共党校和社会主义学院都有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制度,但都没有很好落实,即使有的经过了培训,也没有很好地纳入干部使用机制。

因此,认真落实培训制度和创新培训制度是能否真正将中共领导干部民主监督思想落到实处的基本前提。

当前要着重加强的,一是建立教育机制,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意识。

对干部、特别是中共领导干部要施教于先,入脑入心,力求党的统战理论和方针政策经常学,经常讲,并将统战理论课列入中共党校的必修课,从根本上提高干部统战意识和自身政治素质。

二是建立制约机制,使中共党的领导干部真正认识到政协工作的重要性。

要将政协履行职能纳入党政领导的决策程序之中,将能否讲统战、懂统战、会统战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标准,并纳入干部考核机制。

其次,要提出具体要求,提高民主监督制度的可操作性。

中共14号文件对民主监督作了原则性规定.但缺乏一些实施细则或具体操作程序,运作起来就容易“空泛”或流于形式。

加强制度建设,就是要对制度的实施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增强可操作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