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内科迁床频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调查及管理对策分析

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调查及管理对策分析

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调查及管理对策分析[摘要] 目的分析调查内科护理当中的风险因素,并针对可能的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方法研究对象是某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68例内科患者。

对这68例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地分析与调查。

结果 68例患者得到了科学、有效的护理,有1例患者发生了输液渗漏问题,2例患者和医院发生了经济纠纷,总体的投诉率为2.94%。

结论针对医院内科当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护理风险要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可以尽可能地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同时也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 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调查;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b)-0165-02在医院的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一些风险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或是财产等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加剧医患关系问题的发生。

尤其是在内科患者不断增多的今天,如何发现并有效地处理内科护理工作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已经成为医院内科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某院内科降低了护理缺陷、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等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下面本文就此进行详细的阐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某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68例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患者31例,男性患者37例;年龄14岁~66岁,平均36岁。

在这68例患者中,消化内科12例,心血管内科18例,呼吸内科20例,肾病内科18例。

1.2 研究方法利用回顾性的分析办法,把68例研究对象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对内科科室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调查与统计。

在统计时,对可能的护理风险因素所导致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分类归纳,然后再利用表格进行统计。

2 结果68例患者在该院内科得到了科学、有效的护理。

综合医院妇产科加床调床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综合医院妇产科加床调床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i n g y n e c o l o g y nd a o b s t e t r i c s d e p a r t me n t o f 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1 . Me t h o d s : Co u n t e r me a s re u s we r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b y a n a l y z i n g
c o u l d e f e c i t v e l y p r e v e n t nd a d e c r e a s e he t i n c i d e n c e o f i r s k e v e n t s , i mp r o v e n rs u i n g q u  ̄i t y a n d p a t i e n t s a t i s f a c t o y r d e g r e e s .
两部仲l 差 2 0 J 5 年 第 2 8 卷 第 7 期

道・ 临床护 理
综 合 医院 妇产 科 加 床调 床 隐 患 分 析 与 盼 范对 策
李 彩 霞
张掖 市人 民医院放 射科 , 甘肃 张掖 7 3 4 0 0 0
[ 摘
要] 目的: 探讨 综合 医院妇产科加床 、 调床过程 中存在 的护理风 险管理方法。方法: 通 过分析妇 产科
住 院孕产妇在加床 、 调床 过程 中存在的安全 隐患, 制定防范措施。结果: 各项 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 无护理不 良事件发生 , 护理 满意度从 9 6 % 提 高到 9 9 % 。结论: 在妇产科病房减少加床 、 调床 , 可以有 效预 防和减 少风险事件 的发生 ,提 高护理质量和患者 满意度 。 [ 关键 词] 综合 医院; 妇产科 病房 ; 护理 管理

病房过道加床太多的原因分析

病房过道加床太多的原因分析

病房过道加床太多的原因分析近两年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等卫生政策文件,不断提及床位管理有关的运营要求,例如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率、床位使用率、床位数动态等多项指标一直被提及,但是很多医院常常忽略床位资源本身的精细化管理。

病床资源的不可储存性,意味着当其功能与服务如果不能被即时使用,时间价值就不能及时实现。

病床服务不能像物质产品一样生产储存起来,包括病房空间及其对应的护理服务、医院内部作业服务等关联资源也是,既然床位资源的使用价值不可回溯不能弥补,保持床位的时刻可用状态、及时释放资源、合理签床使用就是医院首要关注的运营管理问题。

床位资源按照不同维度划分,可归类为科室归属(例如:普外科病床、消化内科病床、肿瘤科病床等)、护理病区(例如:5A病区病床、7B病区病床、ICU病床等)、床位等级(例如: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等)、床位属性(例如:普通病床、隔离病床、婴儿床、层流病床等)等,但是对于医院整体来说,所有床位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提升才是最终目标。

住院服务能力是医院业务的天花板,住院收入占医院整体收入的70%左右。

床位资源的运营管理不仅影响业务收入,而且影响医疗品质。

床位资源规划与配置对于医院服务能力有一锤定音的效果,保持床位随时可用状态是其中的关键,床位资源及时释放是效率提升捷径。

一、重视床位数量与分布配置,实现院内医疗业务均衡协调发展回顾床位资源使用的效率与效益之前,需要探讨的是床位设置的合理性。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新建医院床位数量决定了医院的区域定位与未来发展空间。

医院筹建阶段的业务发展规划制订,对于医院床位规划有指导意义。

只有充分分析当地病人来源与区域疾病谱,才能更准确地测算区域床位缺口;结合医院发展战略与特色专科规划,才能更精准地配置各临床专科床位分布。

对应门急诊入院率与目标平均住院日之间的函数关系,配置门诊诊次开放量与急诊急救资源配置,确保未来院内门急诊与住院业务的平衡发展,避免相互制约阻碍业务提升。

综合内科住院加床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综合内科住院加床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综合内科住院加床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作者:沈泽芳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287-01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医保的普及,就医病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某些疾病患病高峰时段的到来,病区床位数,长期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综合内科就存在这种现象,经常加床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以及存在不安全隐患,为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减少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对医护人员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现将病区加床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1 病区加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1 护理工作量大,床护比相对小。

病人多,病区加床,使护理工作量增加,而护士不能相应增加,这样一来,使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给身体和心理都带来一定影响,同时每天为了忙于完成主要治疗,而没有时间去巡视病房,做宣教与病人沟通,做基础护理等,导致护理质量降低和病人满意率下降,同时超负荷工作易造成事故和差错。

1.2 加床号的位置不易固定及迁床频繁。

一方面加床位置不固定,不利于寻找,如果护士因为忙碌不能认真查对,易发生差错事故,另一方面迁床后各种护理单、治疗单更改不及时或更改错误,或者没有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容易造成治疗护理不及时执行,或执行错误[1]。

同时临时医嘱执行后不能及时签名。

1.3 住院环境差。

加床后病房内及走廊到处是病人及家属,造成拥堵,影响到医务人员的顺畅行走;遇到抢救病人,仪器设备很难通行,以致影响病人抢救;病房杂乱,病人贵重物品无法妥善保管以致丢失,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损害。

病房噪音大,病人不能得到很好休息,从而影响病情,给病人带来生理、心理上损害。

1.4 病房空气质量差。

病人多,探视人员多,病房内不能有效通风,空气质量差,不同种类疾病混合放置,极易发生院内感染。

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不能实施很好的保护性隔离,影响治疗效果。

医院变更床位的原因与理由知识讲解

医院变更床位的原因与理由知识讲解

医院变更床位的原因与理由XX医院申请变更床位的原因和理由XX医院创建于XXXX年,是XX急救、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中心,是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医院现设有急诊科、内科、妇产科、外科、眼科、康复理疗科、儿科及重症医学科室。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进行,公众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医院的医疗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加,近年来,医院基础建设、医疗人才、医疗设备及服务体系等综合实力大幅提高,就诊及住院患者呈逐年增加趋势,由于病人的增加,床位短缺的矛盾也逐步显现,医院经常出现住院病人总数超过医院实际床位的情况,现有编制床位已远不能满足现在的医疗服务需求,部分科室长期处于病人候床加床住院现象,明显限制了医院救治患者的质量和效率。

主要设置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内四科、内五科、重症医学科室、妇产科、外科、眼科、康复理疗科。

为增设编制床位创造基本条件,我院调整了医院内部结构,改善医院现有的硬件设施,从医院长远发展综合考虑,拟定将床位编制XXX张增加到XXX张。

我院基本情况如下:一、目前床位设置:XXX张(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二、科室设置:设有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专业、CT诊断专业、磁共振成像诊断专业、超声诊断专业、心电图专业)等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职能科室和专科门诊。

(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三、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情况:人员总数:XX人,其中医师XX人,护士XX人,其中病房护士XX人,医技人员XX人。

四、建筑及规划情况:医院占地面积:XXXX平方米;建筑总面积:XXXX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XXXX平方米,其中病房建筑面积XXXX 平方米。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和适应新形势下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满足医疗工作需要,保障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特申请将床位编制XXX张增加到XXX张。

医院挪床安全隐患排查(3篇)

医院挪床安全隐患排查(3篇)

第1篇一、前言医院作为救治病患、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场所,其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

床作为医院最基本、最常用的医疗器械之一,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医院挪床事故频发,给患者和医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报告对医院挪床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排查范围及方法1. 排查范围:本次排查范围包括医院所有病区、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涉及床使用的科室。

2. 排查方法:通过现场检查、询问医护人员、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医院挪床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

三、排查结果1. 床具老化问题部分科室床具使用年限较长,存在老化现象。

床具老化导致床架、床垫、床腿等部件出现破损、变形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2. 搬运不规范部分医护人员在搬运床具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存在操作不规范、用力过猛等问题,容易导致床具损坏或患者跌倒。

3. 床具摆放不合理部分科室床具摆放不合理,存在交叉摆放、拥挤现象,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不便,也存在安全隐患。

4. 缺乏安全培训部分医护人员缺乏床具搬运、摆放等方面的安全培训,对相关操作规程掌握不熟练,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5. 安全意识不足部分医护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对床具安全隐患重视不够,存在侥幸心理,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四、整改措施1. 更新床具对老化床具进行淘汰,采购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可靠的新床具,确保床具安全。

2. 规范搬运操作加强医护人员床具搬运操作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搬运过程中床具及患者安全。

3. 合理摆放床具优化床具摆放,确保床具摆放整齐、有序,减少交叉摆放、拥挤现象。

4. 加强安全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床具搬运、摆放等方面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操作规范。

5.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健全床具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床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床具安全隐患的认识,共同维护医院安全。

安全床位转移病人床位转移的安全方法

安全床位转移病人床位转移的安全方法

安全床位转移病人床位转移的安全方法安全床位转移——病人床位转移的安全方法病人床位转移是医疗机构中常见且必要的操作,对于病人的安全至关重要。

不正确的转移方法可能导致病人受伤或康复进程延误。

因此,确保床位转移过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安全床位转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安全地完成该操作。

1. 预备工作在开始床位转移之前,做好适当的预备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检查病人体位的稳定性和床位的安全性。

确保床垫、床栏和床轮等设施完好无损,并且能够正常使用。

同时,审查病人的医疗记录,了解其身体状况和康复进程,以便制定适当的转移计划。

2. 团队合作床位转移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因此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畅通,并且明确每个人的角色和职责。

在转移过程中,要协调好各个步骤,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团队成员也应该密切观察动作的执行,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3. 使用合适的设备为保证床位转移的安全性,使用合适的设备非常重要。

例如,使用辅助器具,如床位滑板、滑轮、抓手和安全带等,以减少对病人的身体冲击。

同时,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转移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病床类型,如普通床、低床、护理床等。

确保所选设备符合标准,并且能提供适当的支撑和保护。

4. 定期培训和练习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练习,将有助于提高其床位转移技能和操作水平。

这包括正确使用设备、合理规划转移路线、避免病人受伤的基本操作技巧等。

培训应该结合实际案例和模拟操作,以增强医护人员的实践经验。

5. 注意病人的个人隐私和尊重在床位转移过程中,要始终注意病人的个人隐私和尊重。

尽可能避免公开暴露病人的身体,如使用帘子或屏风进行遮挡。

在操作过程中,温柔对待病人,使用安静而明确的语言与病人进行沟通,以减少其不适感和焦虑情绪。

6. 注意转移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在床位转移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安全事项。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体力和姿势,避免自身受伤。

其次,专注于操作过程,避免分心和急躁。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一、原因分析:1. 医院环境因素:医院内人员众多,空气、饮水和食物等供给可能存在潜在的细菌感染源。

医院内的床单、衣物、手术器械和医疗设备等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2. 医疗操作:综合内科患者需要接受各种检查、手术和治疗,这些操作可能引起感染。

插管和导尿管的使用、手术剥离和切割等都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3. 患者自身因素:综合内科住院患者通常有一些基础疾病,如免疫力低下、糖尿病、受伤或烧伤等。

这些基础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对感染免疫能力下降,容易感染细菌。

二、防治对策:1. 建立正确的医疗操作规范: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手术和治疗,并认真使用无菌器械和消毒设备。

对于操作结束后的床单、衣物和床铺等应及时更换和清洁。

2.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细菌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特别是对于插管和导尿管的使用等高风险操作,医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巧。

3.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医院应定期对空气、供水和食物等进行检测和消毒,确保患者在去医院感染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

4. 加强患者个人卫生管理:患者应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在住院期间要遵守医生的指导,及时药物治疗和检查。

5. 强化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可归结为医院环境因素、医疗操作和患者自身因素。

为了有效防治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医院需要制定正确的医疗操作规范,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环境清洁和消毒水平,并加强患者个人卫生管理。

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对于及时防控医院感染也非常重要。

内科整体搬迁过程中的护理安全管理

内科整体搬迁过程中的护理安全管理

内科整体搬迁过程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始建于90年代的内科大楼已非常陈旧。

为了医院的发展,整个内科大楼需进行装修。

院领导考虑到对病人的影响,决定将整个内科8个楼层科室全部搬迁到医院隔壁的老年护理院(5层,新装修好还未开张)。

因为内科老年患者多、重病人多,且多个科室要合并在一个楼层,所以这样大规模的整体搬迁存在很大的风险,需要经过周密部署,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现将我院2015年7月内科整体搬迁转运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内科共8个科室,共转运209个病人,其中危重病人5例,一级护理患者42例;其余均为二级护理患者。

5例危重患者均使用心电监护仪,3例使用无创呼吸机。

呼吸科一例患者在转运当天早上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经积极抢救后转送至ICU监护。

2 转运前期充分准备2.1 制定搬迁预案医院成立了搬迁协调指挥中心,由院长担任总指挥,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设备科、信息科、总务科等部门主任为中心成员。

医院制定搬迁总方案,细化搬迁时间段:分三天,每天将两两合并的科室一起搬。

并在院内网上公布,在院月会上解读,强调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医护密切配合,共同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2 新病区的准备因租借护理院场地,条件艰苦。

所以病床、床头柜都需要将现有的事先搬迁过去。

内科总护士长与后勤保障处人员精密策划,在不影响收治病人的情况下,按照具体搬迁日期合理安排将空床提前一天准备好。

总务科、设备科积极配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3 护理部周密计划并认真落实2.3.1 搬迁前三天①护士长逐步布置新病区并做好组织动员,带领全体护士提前到新病房熟悉环境,加强转运安全意识培训②做好人力安排,护士长负责所在病区患者的安全管理;科室医护人员分成转运组、接收核对组、治疗组,明确职责。

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的能力[1]。

③制定患者转运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应急预案,要求人人知晓掌握。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等多种原因,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在患者住院期间由于病原体的感染产生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也会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经济负担。

我们需要对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一、原因分析1. 医院内环境问题:医院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细菌和病毒易通过空气传播。

医院内的物品和表面也容易滋生和传播微生物。

2. 医疗操作和护理问题:在综合内科住院患者的医疗操作和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和设备、不规范的手卫生、不正确的穿戴和取下隔离衣物等。

3. 患者自身因素:住院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弱,容易感染。

一些患者在入院前本身就存在感染,这些感染可以延续到住院期间。

二、防治对策1. 提高医院内环境清洁卫生水平:加强医院内的通风换气工作,保持空气流通。

经常消毒医院内的物品和表面,尤其是常接触的物品和设备。

采取措施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 强化手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医务人员需要做好手卫生工作,包括经常洗手和正确使用洗手液。

患者和家属也应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洗手和咳嗽礼仪等。

3. 规范医疗操作和护理措施:医务人员应遵守洗手、消毒和防护措施的规范操作,确保器械和设备的消毒和使用安全。

对于患者隔离的情况,要正确穿戴和取下隔离衣物,避免交叉感染。

4. 加强患者感染控制和监测:建立患者感染控制的档案和记录,对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监测和控制措施。

对于高感染风险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5. 提高人员培训和宣教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其能够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和操作流程。

给患者和家属进行感染控制宣教,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医务人员、患者和医院管理层共同努力。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面临着医院感染的风险。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由于其特殊的情况,更容易感染病原体。

对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对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1. 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综合内科住院患者通常疾病较重,免疫系统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使得患者对于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

2. 高龄、长期卧床:综合内科患者多数是老年人,他们可能因为年龄原因或疾病需要长期卧床,这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3. 抗生素的滥用:为了控制综合内科患者的感染,医生可能会滥用抗生素,导致患者对抗生素的耐受性增加,感染更多抗药性菌株。

4. 医疗器械使用不当: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可能需要使用一些医疗器械,如导尿管、留置管等,如果使用不当或不及时清洁消毒,容易引起感染。

5. 医护人员卫生意识不强:医护人员在接触综合内科住院患者时,如果卫生意识不强,容易成为病原体的传播者,增加感染的风险。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治对策:1. 加强患者免疫功能和体力:通过合理的营养调理和运动,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体力,增强抵抗力。

2.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

3. 规范使用医疗器械: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严格执行消毒和清洁程序,确保器械的无菌状态。

4. 提高医护人员的卫生意识: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卫生培训,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确保他们成为病原体的传播者。

5. 加强环境监控和清洁消毒:医院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控,加强门诊和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

医院应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和管理,制定相关规范和制度,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以确保综合内科住院患者的身体健康。

大型综合医院中医科加床、调床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大型综合医院中医科加床、调床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大型综合医院中医科加床、调床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魏爱环;刘伟华;高丽;朱慧敏;孙丽君【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综合版》【年(卷),期】2009(024)009【摘要】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中医科加床、调床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护理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对某大型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患者在加床、调床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总结,详细查阅病区每周、每月护理质量自查缺陷登记,归纳整理隐患内容,分析隐患发生原因,制订防范措施。

结果因加床、调床引发安全隐患83起,居前3位的隐患是走廊无信号灯致液体滴空未及时更换液体或拔针(14.5%)、患者物品丢失(10.8%)、因走廊无固定氧气装置加床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处理(9.6%)。

调床后相关项目未及时调整到位,如漏移床头卡、病例夹,漏改床头卡床号、治疗单床号、液体瓶上床号、静脉巡视单床号以及检验单、检查单床号等,发生率为2.4%~9.6%。

结论综合医院中医科固定床位少,频繁的加床、调床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加床、调床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好细节管理,杜绝差错事故发生,提高加床、调床患者的满意度。

【总页数】0页(P59-60)【作者】魏爱环;刘伟华;高丽;朱慧敏;孙丽君【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南郑州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骨科加床调床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 [J], 刘莉;李叶萍;何慧琳;陈雪;宋荣2.大型综合医院中医科加床、调床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J], 魏爱环;刘伟华;高丽;朱慧敏;孙丽君3.综合医院妇产科加床调床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J], 李彩霞;4.综合医院妇产科加床调床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J], 李彩霞5.精神科加床调床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 [J], 甘桂云; 刘瑾; 周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院走廊加床与调床隐患防范对策

医院走廊加床与调床隐患防范对策

大型综合医院走廊加床与调床隐患防范对策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增高,医疗服务项目增多。

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医疗保险的普及,住院患者逐年增多。

医院就会出现床位紧张,出现加床、调床率高,频繁的加床、调床、撤床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护士长召集参与加床、调床的护理人员及科内主管护师开会,鼓励大家通过头脑风暴法,自由表达科室在加床、调床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一起讨论每种隐患可能性,最后由科室秘书将所列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主要以西医为主,中医科床位少.但随着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各科住院患者逐年增多。

西医内、外科需要加快周转,对需康复治疗的患者一般转至康复科、中医科;亚健康人群增加,慢性病患者多,要求住中医科进行康复、保健等;患者多,床位周转慢,造成加床频多。

因床位少,患者入院后无正规床位,迫不得已在走廊加床,只有当正规床位空出后加床患者才能调床。

但调床后,因为主管医生分管床位不同也增加了调床次数。

频繁的加床、调床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结果显示,加床患者液体滴空发生率最高。

究其原因,走廊加床设施简单,无床档,无信号灯,加之护理人员巡视不到位,易致液体滴空。

患者物品丢失发生率居隐患第2 位,一方面加床均在走廊等公共地带,人员走动频繁,看管不到位,一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盗走患者的私人物品;另一方面,调床时频繁搬运各种物品,流程欠合理,易发生个人物品丢失。

因无固定氧气装置,走廊加床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处理;因加床远离公共卫生间患者尿床;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耻辱感,这些均与走廊加床设施简单有关.调床后相关项目未及时调整,如漏移床头卡、病例夹,漏改床头卡床号、治疗单床号、液体瓶上床号、静脉巡视单床号以及检验单、检查单床号等,这与护士人力配置不足、细节管理不严有关。

防范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向患者家属做好安全教育,告知贵重物品必须随身携带。

限制探视时间,将探视时间集中某个时间段。

住院患者调换床位的原因分析及新操作规程的应用

住院患者调换床位的原因分析及新操作规程的应用

住院患者调换床位的原因分析及新操作规程的应用李沛;王平忠;王雅格;余永;刘珂欣;杨小炜;秦云霞【期刊名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年(卷),期】2008(014)031【摘要】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调换床位(以下简称调床)产生的原因;检验新制定的调床操作规程的有效性.方法将调床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操作规程,对照组仍采用传统方式,比较两组调床相关错误的发生率及患者对调床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调床主要因同病房患者病情加重,生活习惯不同,床位费用高,院方要求调床等原因引起;调床操作规程的实施在调床相关错误的发生率及患者对调床服务的满意度两方面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住院患者调床是不可避免,应将其列入常规工作,制定标准;新制定的调床标准操作规程对防止护理差错,提高患者对调床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总页数】2页(P3277-3278)【作者】李沛;王平忠;王雅格;余永;刘珂欣;杨小炜;秦云霞【作者单位】710038,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710038,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710038,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710038,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护理部;710038,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护理部;710038,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三科;710038,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一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老年新农合首次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2.日间手术病房床位爽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3.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4.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5.心内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降低迁床率pdca循环案例汇报完整版本

降低迁床率pdca循环案例汇报完整版本

分值15-20分, 中度需要
分值≥21分,重 度需要
征求首 诊医生 意见
安排专 科床位
不需要迁入 重病房
征求主 管医生 意见, 是否需 要迁床
当班组 长正确 评估



把 控
抢救病 房有空

主管医 生认为 需要转 入抢救 病房
当班组长 正确评估
文秘班 安排抢 救房床 位
确定是否迁 入抢救病房
迁入抢救病房
每周评价改进效果,形成床位安排共识
收集日常工作意见反馈
对策实施
对策三
制定迁重病房的指引(迁入、迁出、ICU转入)
按照指引评估病情,实施迁床,迁入时,与 主管医生沟通病情,与手术室及ICU及主刀 医生沟通;迁出时与主管医生沟通并按照指
引评分
对策三
指引明确,重病房迁床得到改善
对策实施: 负责人:APN班组长 时间:2016年5月-6月
优先收入值 班医生床位
未告知病人预约 入院时间及流程
为什么非预 约入院病人 迁床率最高
病人需求不同 病房设置 不统一 环境嘈杂
病房空间容量不足
探视亲属多

相互影响
床位分组明确
床位紧张 同病房病人病情轻重不同
主管医生无空床
医院不允 许加床
危重病房随时 迁入危重病人
病人经济能力有限
公共床位
治疗室条件简陋
不明确入 院流程
病人
护士 需再次入院患者未交待入院流程
病人病情 变化快
为什么医 生借床收 治病人后 迁床率高
病人多男女混住 治疗室环境噪杂
探视亲属多

容易漏查房 不在主管医生管床区域
床位紧张 各专科床位有限

床位轮换整改措施

床位轮换整改措施

床位轮换整改措施1. 简介床位轮换是指对医疗机构中的床位进行有计划的轮换调整,以保证床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配置。

床位轮换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避免床位资源的过度使用,保持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

为了提高床位资源的利用率和满足患者对就诊的需求,本文将介绍床位轮换的整改措施,包括调控机制、轮换流程和规范要求等内容。

2. 调控机制为了有效地进行床位轮换,医疗机构需要建立科学的调控机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控机制:•床位管理委员会:设立专门的床位管理委员会负责床位资源的调配和轮换规划。

委员会成员包括医院高层管理人员、临床科室主任和床位管理人员等。

•床位数据采集与分析:采集和分析床位使用的相关数据,包括入院率、出院率、床位占用率等,以便对床位进行科学的调度和轮换。

•床位评估指标:制定科学的床位评估指标,以评估床位资源的利用情况和配置是否合理。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住院天数、床位周转率、床位使用效率等。

•床位轮换指导意见:根据床位评估结果,制定床位轮换的指导意见,包括轮换周期、轮换流程和轮换目标等。

3. 轮换流程床位轮换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床位调查和评估首先,需要对现有的床位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

这包括对床位的数量、类型、可用性和配置进行评估,同时需要考虑医院的特殊需求和患者的需求。

3.2 制定轮换计划根据床位调查和评估的结果,制定床位轮换的计划。

计划包括轮换周期、轮换目标和轮换流程等。

需要考虑患者的就诊需求和科室的特殊需求,保证床位的合理利用和配置。

3.3 轮换执行执行床位轮换计划,包括床位的调动、调整和重新配置等工作。

需要在确保患者就诊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床位资源的浪费和滞留。

3.4 轮换评估对床位轮换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床位轮换的计划和措施,以保持床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

4. 规范要求为了确保床位轮换的有效进行,需要对床位轮换进行规范的管理和要求。

4.1 临床科室配合临床科室需要积极配合床位轮换的计划和要求,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就诊和安排。

床位轮换整改方案

床位轮换整改方案

床位轮换整改方案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床位的轮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床位轮换不仅关乎就诊患者的就医时间和治疗效果,还涉及医院资源利用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床位轮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床位占用率低、床位利用不均、床位占用时间长等等。

因此,在医院管理中,需要制定合理的床位轮换整改方案来保证床位资源的合理利用。

问题分析床位轮换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床位利用率不高床位利用率不高,主要是因为床位预约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有些床位处于闲置状态。

特别是在病房缺少病人的情况下,床位利用率甚至会降至零。

床位占用时间过长由于床位不够流通、床位预约和转移过程繁琐,导致床位占用时间过长。

这不仅浪费了医院的床位资源,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

床位利用不均在医院的特殊管理环境下,一些患者可能会占用床位较长时间,导致其它患者难以获得床位。

这种情况下,需要制定合理的轮换规定,以保证每个患者能够分享床位资源。

床位轮换整改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床位轮换整改方案:预约制度优化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完善的床位预约机制。

例如,医院可以采用网上挂号方式,让患者在网上预约,同时医院会根据患者的诊断情况优先给予床位。

定期的床位轮换定期进行床位轮换,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床位利用率,还能够缓解床位利用不均的问题。

在执行床位轮换的过程中,还要定期对整个医院的床位资源进行全面评估。

合理安排床位使用通过合理的轮换策略,让每个患者都能够分享床位资源。

例如,可以制定一定的规定,如在病房床位不足的情况下,长时间在病房占据床位的患者,需离开病房让出床位,给等待入院的患者预留床位。

加强医生管理医生在医院床位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要负责对医院床位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床位流通的指导。

因此,医院管理者应该对医生进行培训,提高其床位管理能力和质量,以实现医院床位管理的最佳效果。

结束语床位轮换整改方案的制定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床位利用率和医疗服务质量,还可以优化医院管理流程,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的最佳化。

新时期内科综合病床护理的优化方法

新时期内科综合病床护理的优化方法

新时期内科综合病床护理的优化方法摘要: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性,这一改变直接体现在医疗护理当中,尤其是在内科护理方面,不断衍生出全新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状况,医院必然需要针对内科综合病床护理工作进行多方面的优化,加强对患者的关注,并以患者为核心展开各项工作指导。

本文主要研究了新时期内科综合病床护理的优化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思路。

关键词:内科护理;综合病床;优化一、现状分析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中,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加,再加强经济水平的稳定提升,相应的医疗要求也明显地凸显了出来。

在这个时候,如果满足患者的全新要求,并迎合新形势下护理发展的真实需要,便成为医院护理所关注的首要内容。

而在这样的要求下,医院综合病床护理不仅仅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还要改变基础的护理方式,更多地迎合病人的病情采用相应的护理方式,以使得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他们的关切,推进患者病情的迅速好转。

内科综合病床护理在领导和护理部门的持续推动下,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改革,尽可能在原来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积极融合全新的护理工作内容,形成科学的工作方式,推动护理质量的全方面提升。

二、现阶段内科综合病房护理存在的问题1、基础的护理机制不完善综合病床所涉及到的内科病人较多,相应的陪同人员也普遍多,在分配护理人员的时候往往不可以覆盖到每一个病人,因而只好通过一对多的形式进行护理。

而一旦某些病人出现了特殊的状况,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较为庞大,往往无法迅速地了解到,可能会导致病人最佳治疗时间的迟缓,相应的护理过程也变得不合理。

同时,如果内科综合病床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沟通能力,相应的工作量也非常大,很容易会招致患者的不满情绪,一些时候甚至会引起医患冲突。

尤其是护理人员出现监督不力的时候,家属会直接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并影响其他病人的休息。

2、服务质量较低在现有的医院医疗体系当中,内科综合病床护理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非常繁重,这一状况直接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的时候没有时间对病人家属问答进行详细地解答,容易给患者一种受到冷遇的心理认知度。

科室床位超标整改方案

科室床位超标整改方案

科室床位超标整改方案背景当前医疗行业竞争激烈,人民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科室床位的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如果床位超标,会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因此,科室床位超标的情况需要得到有效的整改和解决。

目标本文旨在提出科室床位超标的整改方案,确保床位数量不超标,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分析科室床位超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床位规划不足或床位使用不合理,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空间,造成浪费和床位混乱。

2.科室工作人员管理困难,缺乏有效的床位分配机制。

3.部分患者未能按照规定的方式就医,造成不必要的床位占用和浪费。

方案为解决以上问题,减少床位超标问题的发生,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方案:1. 床位规划和使用管理•审查并规范科室床位使用标准。

科室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床位规划,减少床位浪费和混乱。

•对床位负责人进行床位使用管理培训,建立床位日报表,动态管理每个床位的患者使用情况,严格防止床位超标。

•对床位进一步细化管理,对科室内冗余床位进行合理调整,并在必要时增加新床位。

2. 床位分配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床位分配机制,通过科室内部协同,严格控制床位数量。

•每日对所有床位进行勤务巡查,确保床位作用得到最佳发挥,并及时制定改进方案。

3. 患者就医管理•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引导,引导患者按照规定的方式就医,合理分配床位。

•对于一些不必要的住院情况,采用非住院型的治疗方案,减少床位占用。

完善预案床位超标是一项常态化的管理工作,本方案的实施需要在日常管理中不断完善,并及时制定改善方案。

同时,在特殊情况下,如突发疫情或灾害事件等,科室床位管理需要灵活应对。

结论通过以上方案,我们针对科室床位超标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强化了科室床位使用和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执行,结合不断的实践、监督和反馈,使科室床位的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最终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增强了医院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内科迁床频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医保政策的普及,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就医患者数量
不断上升,住院床位难以满足患者的需要,随之而来的迁床工作也相对增多,迁床就成了护
理工作中的一项繁重的工作任务,在迁床过程中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

为了满足患者的
合理需求,规范护理行为,防范因迁床诱发的护理差错,分析迁床频繁的原因,采取有效对策,特别是2017年8月我科自行设计了《迁床查检表》并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了
满意效果。

1.迁床原因分析
1.1 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同住一室,易造成交叉感染。

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患
者尽量独处一室,避免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住
同一病房。

1.2 心脑血管疾病、神经衰弱的患者喜静,不可与吵闹、烦躁、情绪不稳的患者同住一室,否则易导致情绪紧张焦虑,睡眠障碍,血压血糖升高,不利于疾病恢复。

1.3 病情恶化随时可能抢救的患者需安置到抢救室,首先利于抢救,其次避免影响其他
患者的休息和睡眠。

而危重患者病情好转可转入普通病房。

1.4 因床位紧张,常常出现预约住院等候出院的现象,一有患者出院,预约住院患者即
刻入住,男女混放现象严重,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保护患者隐私方面很难做到。

1.5 基层医院硬件设施陈旧,病房设置不统一,有单人病房、三人病房、六人病房,有
室内设卫生间的、有室内不设卫生间的,各种病房价格不一。

患者会根据自身活动能力、经
济条件选择合适的病房。

2.对策
2.1 合理安排床位,尽量减少迁床率。

有空余床位情况下,办公班要根据入院患者的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性别等安排床位。

危重患者安置在抢救室,活动不便的患者安置在有卫
生间的病房,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开放置,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建议住单人病房。

2.2 减少不必要的迁床。

不是所有患者的需求都必须满足。

比如2床的患者,因为3床
靠近橱柜方便取放物品要求迁至3床,这不在合理的迁床范围内。

频繁的迁床不仅大大增加
护士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

迁床后各种医嘱单、执行单、标识等更
改不及时或更改错误,或者没有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容易造成治疗护理不及时执行,或执行错
误[1]。

2.3 迁床查检表的应用。

自2017年8月我科自行设计了迁床查检表,使用效果满意。


体内容包括有基本信息:日期、原床号、现床号、姓名、住院号;迁床内容:电脑、病历本、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床头卡及标识、手腕带、翻身卡、输液单及输液、服药单及口服药、中药本及中药、中医技术执行单、雾化单、胰岛素注射单及胰岛素笔、中心监护仪、黑板;以及护士签名。

迁床时填写好基本信息,在迁床查检表从左到右逐项完成,每完成1项
内容在相应栏内打勾,护士签名栏内由负责迁床的护士完成所有迁床工作后签名。

将繁琐的
迁床环节规范化、格式化,在护士的临床护理中起到指导及指示作用[2]。

【参考文献】
[1[伍少梅、李么琴,等,加床病人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9):1143-1146.
[2]许贞蓉,转床环节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