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梳理六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知识点古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在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古诗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知识点吧。
一、古诗的创作背景古诗是由中国古代诗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因此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是理解古诗的重要一步。
例如《登高》这首诗,它是唐代王之涣在看到故乡的山川之后的所感所写,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二、古诗的艺术特点古诗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这些特点是古诗魅力的来源。
首先是韵律魅力,古诗的韵律很强,可以使读者更容易记忆和感受其中的情感。
其次是意境丰富,古诗可以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感情,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还有就是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古诗中常常利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感情和思想,这也是古诗魅力的重要来源。
三、古诗的表现手法古诗中有很多表现手法,其中最常见的有对仗、疏密、平仄和排比等。
对仗是古诗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就是通过对比不同的意象来表达作者想表达的感情,同时也会使读者感受到诗歌的韵律感。
疏密是指古诗中用词的排列顺序,有时候会采取密集排列来表达情感,有时候又会采取疏远排列来表达情感。
平仄是指古诗的字音,通过顺序排列字音的高低和长度从而形成古诗的韵律。
排比是指古诗中用了很多相同的句式,句子的结构基本一致,这样可以强调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压缩表达的时间。
四、古诗的鉴赏方法古诗是需要用心欣赏的,只有理解其背景、特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才能真正地领会古诗的美妙。
因此,鉴赏古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理解古诗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和艺术追求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
其次是审美风格的鉴赏,需要透过诗的表象了解更深层的思想和感情,从而领会作者的意图。
最后是通过对古诗的文学技法分析,例如对仗、疏密、平仄和排比等,来更好地欣赏古诗的艺术价值。
总之,古诗是中华文化瑰宝,而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掌握古诗的知识点,理解古诗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更好地学习古诗,更好地欣赏古诗,同时也能更好地融入中华文化的大家庭中。
第六单元古诗词赏析材料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材料梳理第六单元(一)《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1、理解性默写(1)诗人为什么能有超然脱俗的思想境界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表现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的诗句是:(叙事、写景相结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表现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决心重返自然,回归自然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叙事、写景结合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问君何能尔”一句中“尔”指代什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居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悠然);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宁静、闲适、恬淡)特点。
3、诗中“车马”是(达官贵族)的代名词。
“南山”指庐山。
4、“无”字体现了作者在“人境”中怎样的生活?没有人世间纷繁杂尘,为蝇头小利而奔走的丑态,为功名利禄而勾心斗角的龌龊等。
5、“问君何能尔”中“君” 是谁?作者回答了什么问题?作者的境界是“境随心转”还是“心随境迁”?作者自己;人在尘世都如此清净的原因。
“境随心转”6、“飞鸟相与还”仅指傍晚时分飞鸟归林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借飞鸟归林象征自己摆脱官场的羁绊,重返自然,回归自然。
7、“此中有真意”中“此”是指(上面描述的自然景物);“真意”是指(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人生与自然之理。
)8、全诗的诗眼是:(心远),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心灵超脱尘俗才能感受到的。
文中指思想远离官场的意思。
9、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知识点整理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诗词可以开拓视野,提高审美水平。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古诗词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古代文人和他们的作品:比如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王之涣等,他们是唐宋时期
的著名诗人,作品被称为古代文人诗。
2. 古体诗和绝句:古体诗是指按照古代的诗体和韵脚写的诗篇,如五言绝句、七言绝
句等。
3. 现代诗:与传统的古体诗不同,现代诗更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表达方式更
为自由。
4. 诗歌的表现手法:古代诗人注重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抒情,如比喻、象征、拟人等。
同时还要注重音韵和节奏的处理。
5. 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古诗词的主题涉及自然景物、社会生活、人生哲理等,常常通
过描绘美景和寄托情感来表达。
6. 诗歌的韵律和格律:古诗词有严格的韵律和格律要求,如五言绝句要求每句五个字,偶数句韵,七言绝句要求每句七个字,偶数句韵,等等。
7. 诗歌的赏析方法:赏析古诗词需要了解作者的背景和时代背景,关注诗歌的主题和
意境,善于品味诗歌中的文字和表达手法。
这些是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的知识点,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欣
赏古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知识点整理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也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整理了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1. 草原、马、风、雪:《边赋》、《诗经·采薇》等作品中常见描写草原、马、风、雪等元素,反映了古代边疆生活的特点和人们的情感。
2. 月、花、思念:《杨柳枝》、《山居秋暝》等作品中常见描写月亮、花朵、思念等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3. 春、秋、夜、思乡:《静夜思》、《登鹳雀楼》等作品中常见描写春天、秋天、夜晚、思乡等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家乡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4.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绝句是指每句由五个字构成,七言绝句是指每句由七个字构成。
例如《静夜思》就是一首五言绝句。
5. 曲水、临江、观景:《江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作品中常见描写曲水、临江、观景等景物,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哲理。
6.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桃花源记》、《登高》等作品中反映了诗人追求简朴自然的精神境界,主张回归本真、远离尘嚣。
7. 形象描写与意境营造:古诗词中重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营造出美好的意境。
8. 讽刺、嘲讽与讽喻:古诗词中常常运用讽刺、嘲讽和讽喻手法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意见。
例如《悯农》讽刺了当时贵族对农民的压迫。
9. 忧国忧民、抒发情感:古诗词中常有表达对国家、社会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之作。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就表达了对朝政黑暗的忧虑。
10. 文人雅士、绘画艺术:古诗词中常常描绘文人雅士的生活和绘画艺术。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即有描绘文人绘画的情景。
以上只是部分古诗词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古诗词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广泛阅读和理解,希望你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阅读,对古诗词有更深入的了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的必背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诗歌的主题与背景:了解每首诗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
生平。
2. 诗歌的形式与结构:掌握诗的体裁(如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以及诗歌的韵律、节奏和对仗。
3. 诗歌的语言特点:学习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4. 诗歌的意境与情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的情
感变化和思想深度。
5. 诗歌的名句与用典:记忆每首诗中的名句,了解其在诗中的作用和
意义,以及可能的典故来源。
6. 诗歌的鉴赏与分析:学会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和
分析,能够对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评价。
7. 诗歌的背诵与默写:熟练背诵每首诗,并能够准确无误地默写。
以下是一些八年级语文上册常见的古诗词及其相关知识点:
- 《静夜思》:李白,五言绝句,表达思乡之情。
- 《望岳》:杜甫,五言律诗,描绘泰山的壮丽,表达诗人的抱负。
- 《春望》:杜甫,五言律诗,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 《登鹳雀楼》:王之涣,五言绝句,以登楼远望的视角,表达对国
家未来的忧虑。
- 《江雪》:柳宗元,五言绝句,描绘雪后江景,表达诗人的孤独与
超然。
- 《游子吟》:孟郊,五言古诗,表达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 《赤壁》:杜牧,七言绝句,以赤壁之战为背景,表达对历史兴衰
的感慨。
在学习这些古诗词时,要注重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加强记忆和默写练习,以提高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
八年级上册古诗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古诗知识点1. 诗句背诵。
-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 字词解析。
- “东皋”:地名,诗人隐居的地方。
- “薄暮”:傍晚,这个词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感。
就像一天快要结束了,人也容易在这个时候多愁善感起来。
- “徙倚”:徘徊的意思。
诗人在傍晚时分,站在东皋这个地方,走来走去,不知道自己该依靠什么,内心很迷茫呢。
- “采薇”:用典,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这里诗人说“长歌怀采薇”,就是表达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有点那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虽然和伯夷、叔齐情况不完全一样,但都是内心孤独的体现。
3. 诗歌赏析。
- 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点明时间(薄暮)、地点(东皋),并且通过“徙倚欲何依”写出了诗人的彷徨心情。
就像我们有时候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傍晚了,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心里空落落的。
- 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写景的名句。
诗人眼中看到的树啊,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一座座山都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
这景色看起来很美丽,但其实透着一种萧瑟和孤寂。
你想啊,满眼都是秋天枯黄的颜色,还有那即将消失的落日余晖,就像美好的东西正在消逝,让人感觉有点忧伤。
- 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写了牧人和猎人都回家了,他们都有自己的归宿,而诗人却只能看着他们,自己还是孤零零的。
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
- 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人说周围看看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只好放声高歌,怀念古代的隐士。
这就把前面那种孤独的情绪推到了极致,他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只能到古代去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1. 诗句背诵。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知识点总结包括以下内容:
1. 古诗的概念和特点: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有着简洁、含蓄、意境深远等特点。
2. 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可以分为乐府民歌、早期绝句和唐宋诗三个时期。
3. 古诗的创作技巧:古诗的创作技巧包括描写手法、表达方式、韵律规律等。
4. 古诗中的意象与象征:古诗中常常使用各种意象和象征来表达情感或者抒发思想。
5. 古诗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古诗通过意境的描绘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来达到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目的。
6. 古诗中的主题:古诗中的主题主要有景物描写、爱情、人生哲理、抒发学问等。
7. 古诗中的名句:古诗中有许多经典的名句,这些名句被广泛引用和传唱。
8. 古诗的朗诵和鉴赏:朗诵古诗可以帮助理解和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知识点
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知识点古诗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学习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诗文。
一、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歌时期之一。
在八年级上学期,我们将学习一些著名的唐诗。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将进酒》、王昌龄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唐诗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是轻盈飘逸,语言优美、清新、优雅;其二是表现力强,能够深刻表现诗人的内心感受和生活情感。
二、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优美的诗歌形式之一。
在八年级上学期,我们将学习一些著名的宋词。
比如苏轼的《江城子·满庭芳》、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
宋词的特点是曲调优美,内容深情,情感真挚。
另外,宋词注重表现思想和情感,情感的表现常常是表面柔情似水,内心却是英雄气概和坚定决心。
三、古文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通常指中国古代文言文。
在八年级上学期,我们将学习一些重要的古文经典,比如《岳阳楼记》、《孟子·离娄下》、《论语·为政篇》等。
古文的语言比较简洁,但深意难悟,需要认真阅读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理解古文的词汇、词语、典故等,并掌握古文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四、古诗文的鉴赏古诗文的鉴赏是我们学习古诗文的重要内容。
在鉴赏古诗文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是意境的把握,即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景象,领悟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其次是词句的理解,要把握古诗文中的词汇、词语、典故,理解作者的用意。
最后是文化背景的理解,即理解古代文化的背景知识,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综上所述,学习古诗文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积累和提高。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古诗文,提高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本文档旨在梳理并归纳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古诗词知识点和考点,并提供相应的训练和解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内容和技巧。
一、古诗词知识点1. 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具有韵律、格律和意境的特点。
2. 诗的构成要素:包括诗的标题、作者、构词法、韵律格律等。
3. 诗的表达方式:古诗词可以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抒发思想等方式来表达。
4. 古诗词的分类:根据内容和形式分为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爱国诗、抒情诗等不同类型。
5. 古诗词的名家名篇:介绍古代诗词的名家和著名的古代诗词作品。
二、古诗词考点1. 诗歌鉴赏:准确理解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的主题,分析诗句的形象和修辞手法。
2. 诗歌填空: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语境,填入适当的诗句,补全诗歌的内容。
3. 诗歌写作:根据给定的题目和要求,创作符合要求的古诗词。
4. 诗歌解析:分析名家诗词中的修辞技巧和表达手法,解读诗句的意义和情感。
5. 诗歌理解:理解诗句中的比喻、象征和意象,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三、训练与解析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
苔淡妆初晕,花冷正清迟。
俗曲调新声,香闺绣染罗。
疏窗销落星,斜日带游丝。
春意闲深处,寻常行乱芳。
-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诗中的“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表示了什么意思?-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这首诗的整体意境是怎样的?解析:-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春天的景象。
- “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表示寒冬逐渐过去,春天随着鸟儿的歌声而来。
- 诗中使用了变化夺目的对比手法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
- 这首诗的整体意境是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
2. 阅读下面的古诗,填入合适的词语,使句子完整通顺:黄酒客来斜阳外, _1_ 花瓣听歌声。
醉倚疏篱忘归路,鸟语花_2_夜色_3_。
解析:- 黄酒客来斜阳外,_1_红蕊花瓣听歌声。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知识点总结大全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知识点总结大全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八年级上册涉及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本文将对这些古诗词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经典之作。
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该诗是李白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反映了忧郁孤寂的心境。
通过描绘夜晚的明月和回忆故乡引发的思乡之情,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2.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俯瞰美景的壮丽景象。
用豪迈的笔调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进取的精神。
3. 《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以及对江南山水的赞美,展示了杜甫的诗歌才华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4. 《登高》- 杜牧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是杜牧对登高所产生的感慨和心情的描写。
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以及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流转不断的时间和生命的思考。
5. 《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该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这景色的赞美之情。
通过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惊险、雄伟的氛围。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涉及的部分古诗词知识点总结,这些经典之作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才华和对生活、自然的思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和欣赏古诗词,感受其中的美与智慧,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配套K12】八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新课标版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 《桃花源记》1 基础知识Ø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Ø 文言词语【一般词语】[缘]沿着,顺着。
[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数]几。
[芳]香花。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缤纷]繁多样子。
[复]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指老人。
[垂髫]指小孩。
[怡然]形容喜悦。
[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延]邀请。
[语(yù)]告诉。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果]实现。
【一词多义】[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 [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初二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知识点
初二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知识点初二上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这些古诗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以下是一些初二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的知识点:1. 《望岳》 - 杜甫- 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 重要句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春望》 - 杜甫- 主题: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 重要句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 《赤壁》 - 苏轼- 主题: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 重要句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主题:以明月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重要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静夜思》 - 李白- 主题:表达了诗人在寂静夜晚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 重要句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6. 《将进酒》 - 李白- 主题:通过饮酒来抒发诗人的豪放不羁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 重要句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7.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主题: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的怀念。
- 重要句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8.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主题:通过对登楼远望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重要句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9. 《赠汪伦》 - 李白- 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汪伦的深厚情谊。
- 重要句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0. 《江雪》 - 柳宗元- 主题:通过对江雪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清冷的深刻感受。
- 重要句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些古诗词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背诵,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其深层含义,掌握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知识点在初中生涯中,学习古诗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主要包括唐诗、宋词和元曲等文化遗产。
在学习这些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一些古诗文的重要知识点。
一、唐诗的特点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唐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唐诗追求真实感觉与意境,注重写实,表现思想和感情。
2. 唐诗的音律美和意境美的结合是唐诗的最大特点之一,表现在写作者的心情、旷世的风光等方面。
3. 唐诗讲究形式美,包括诗歌的篇幅、语言、韵律和格律等方面。
4. 唐诗创作风格多样,有长诗、短诗、楹联、对子、绝句等。
二、宋词的特点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极品,它是在唐诗的基础上,经过五代十国的发展,才最终形成的。
宋词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口语化的语言风格,表达更为真实自然的情感。
2. 通过富于想象力的描写,表现出了诗人的思想和感情。
3. 音律上强调词的平仄、押韵,以及字数的限制。
三、元曲的特点元曲是元代时期的一种戏曲,代表作品有《汉宫秋》、《西华山》和《荆钗记》等。
元曲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音乐性与舞蹈性。
元曲不仅有文字,还与声乐、器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
2. 内容上一般取材于历史故事、传说和民间故事等。
3. 充满幽默诙谐和讽刺意味,也表现出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中国传统的书面语言,它具有一定的特点:1. 文言文是一种高度形式化和规范化的语言,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语法、词汇和典故等知识点。
2. 文言文中往往出现大量的典故和比喻,不强调真实性和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3. 文言文的语言风格庄重、凝炼、含蓄,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本文介绍了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广大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知识点在八年级上学期语文课程中,古诗词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
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丰富词汇量,更可以提高审美和文化素养。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八年级上册古诗词知识点。
一、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在八年级上学期,学习了一些唐诗,其中包括:1.《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主要描写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2.《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以望月的场景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绘了登高的场景,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恭敬和热爱。
二、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和唐诗一样都是语言艺术的佳品。
在八年级上学期,我们也学习了一些宋词,其中包括:1.《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岳飞所作,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贞和报国心。
2.《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描述了一段感情的起伏和跌宕,令人感受到悲喜交加的情感。
3.《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柳永所作,描绘了一段情感的矛盾和无奈,让人深切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残酷。
三、元曲元曲是中国古代戏剧文学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精华之一。
在八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元曲,其中包括:1.《汉宫秋》钗头凤,当年万里千山走。
若为平凡众所周,不比潘安与赛珍珠。
这首曲目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所作,通过潘安和赛珍珠的故事,表达了对真爱的崇高追求。
2.《西厢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恨嫁李寿,欲投佛脚,一封书,一片情。
八年级上册古文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古文知识点古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需要我们重视的学科之一。
而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重点理解古文的知识点便是自然而然的课程要求。
以下就八年级上册古文知识点做一些简要的梳理。
一、古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古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倒装等等。
这些修辞手法可以有效地把握古人写作时的情感表达,理解词句背后的深层含义。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句话就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大江奔腾的景象和历史上的伟人风采。
二、古文常见的句型结构古文中常见的句型结构有并列句、复合句、主谓结构等等。
不同的句型结构不仅会对阅读理解产生影响,也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技巧。
例如:“既来之,则安之。
”这句话就是一个简单的主谓结构,用简单的词语表达了一个理性的决策过程。
三、古文的常用典故和名言警句古文中常用的典故和名言警句不仅能够加深对古文的艺术欣赏,也有助于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孙子兵法》中的名言,也曾被用于明代文学巨匠冯梦龙的小说《古文观止》中。
四、古文中的节令和节日文化古人日常生活中也有丰富的节令和节日文化,如立春、清明、端午、中秋等。
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例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阴雨天气和行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在学习古文时,我们不仅要把握上述知识点,也要注意运用这些知识点加深对古文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也要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重和承传。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梳理六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梳理六秋季。
听觉。
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l“渔者歌”有什么作用?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l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l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 奔放美② 清悠美③ 凄婉美l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总分关系。
l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l文中提到了巫峡,另两峡是什么?瞿塘峡、西陵峡。
记承天寺夜游1基础知识*文学常识《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
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文言词语[解]除去,脱,。
[户]门。
[欣然]喜悦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就。
[寝]睡觉。
[相与]共同,一起。
[ 中庭]院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交横]交错。
[盖]原来(是)。
[但]只是。
[ 闲人]清闲的人。
[耳]罢了。
1理解探究*整体掌握这篇小品文经过写“月”创建了一个幽静安静的艺术境地,经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奇妙的心境。
将“月”“ 闲”融为一体,深沈委婉,精巧传神。
* 构造纲要欲睡――(月入)――起行――(念)――寻友―― 闲步―― 抒意(少闲)↓↓↓↓兴奋喜悦转忧、孤寂欣慰、乐极难言之情*问题研究1.“月色入户”表现了如何的情味?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八年级上册语古诗文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古诗文知识点在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之一。
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经典著作,都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对语言的认识与运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上册语文中的古诗文知识点,并提供相应学习方法。
古诗精选在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学生将学习到一些经典的古诗文,如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这些古诗文以其绝妙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哲理,深受读者们的喜爱。
阅读方法对于古诗文的阅读,要善于从文内文外两个角度分析。
文内分析侧重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如对句子的分析、词语的解释等;文外分析则侧重于对古诗文所描绘的背景、时代背景的理解。
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写作要领古诗文的写作涉及到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要领。
比如,要注意语言的形式美和哲理深度,句式的简练性和优美度,诗歌在结构和意义上的协调性等。
背诵技巧古诗文的背诵是学习的重要部分,但同时也是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部分。
对于古诗文的背诵,要注意多读、多练、多背,掌握好一些背诵技巧,如找出重点句子背诵,采用联想法背诵等。
理解技巧仅仅背诵古诗文并不完整,更有必要理解古诗文的内涵,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思想。
通过注重对古诗文的理解,可以培养应变能力、观察力和判断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小结在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古诗文占据重要的地位,学生应该掌握好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并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如适当的背诵技巧和理解技巧,以提高自己的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对古诗文的逐步学习,使学生的汉语水平不断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诗词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诗词八年级上册语文,属于初中语文中的难点阶段之一。
简单来说,八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涉及了大量的诗词知识点。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阶段的诗词知识点学习,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经典文化。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八年级上册的诗词知识点进行详尽的阐述和总结。
一、大量的唐诗宋词在八年级上册语文中,我们将学习大量的唐诗宋词。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课本中所选的唐诗宋词,内容涉及文人墨客的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无论是《观书有感》的“凭高眺远,悠哉游哉”的豁达浪漫,还是《登高》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壮丽气象,都是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的佳作。
通过学习唐宋诗词,我们可以了解历史,感受情感,开拓思路,提高审美能力。
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天山雪莲花,千里共垂丝”,描绘了异域风情和神秘感;如《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清水秀山、垂柳萋萋,营造出浓郁的江南水乡美景;如《咏梅》中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绘了梅花开放时的孤独美与坚韧美……这些名篇佳作所体现的文化、情感、内涵,都可以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掘、感悟、应用。
二、多方位的鉴赏角度学习唐诗宋词不仅要了解其内容,更要掌握其鉴赏技能。
在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学习诗词鉴赏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诗词的语言技巧,如比喻、音、韵、格、典、俚、养等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诗词,能准确地运用相关技巧进行鉴赏。
其次,我们还需要学习诗词的历史、文化背景、流派、流变,以及诗词与时代的关系等。
在了解相关背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精神,丰富自己的视野,提高人文素质。
最后,我们还需要学会从个人的角度进行鉴赏。
诗词是作者抒发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掌握个人角度的诗词鉴赏技巧,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梳理六秋季。
听觉。
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l“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l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l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奔放美②清悠美③凄婉美
l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
总分关系。
l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l文中提到了巫峡,另两峡是什么?
瞿塘峡、西陵峡。
记承天寺夜游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
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文言词语
[解]除去,脱,。
[户]门。
[欣然]喜悦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就。
[寝]睡觉。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交横]交错。
[盖]原来(是)。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耳]罢了。
理解探究
*整体把握
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沈含蓄,精美传神。
*结构提纲
欲睡——(月入)——起行——(念)——寻友——漫步——抒意(少闲)
↓↓↓↓
兴奋喜悦转忧、孤寂宽慰、乐极难言之情
*问题探究
.“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4.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
遂只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
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
6.作者“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二人心有灵犀。
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
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
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
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
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
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9.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清静、舒适、愉悦。
0.想像一下作者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
悠闲自得、无忧无虑。
1.“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2.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
世人大多热衷名利,为俗务所累。
3.文中紧扣“闲”字组织,“闲人”是点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摘引文中句回答)
“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
这些都说明是“闲人”。
拓展延伸
.根据本文创作一副对联。
例: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
2.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
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
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
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答谢中书书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mò)陵(今江苏南京)人。
有《陶隐居集》。
*文言词语
【共】一起。
【谈】谈论,欣赏。
【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
【歇】消散。
【颓】坠落。
【沉鳞】潜在水中的鱼。
鳞,借代鱼。
【竞跃】争相跳跃。
竞,争着。
【欲界】指人间。
【仙都】指仙境。
【复】再。
【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理解探究
*整体把握
以感慨发端,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
仰
视俯视、平远高远的视角,动静结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最后,又以感慨收束,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本文写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问题探究
.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
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
“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9.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
试分析美在何处。
(1)意境美。
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
①山水相映之美。
②色彩配合之美。
③晨昏变化之美。
④动静相衬之美。
(2)结构美。
全文分三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
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
文中的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
最后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
(3)语言美。
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
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