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宜春市袁州区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策略探讨_权丽君
低丘缓坡开发规划编制方法探讨
低丘缓坡开发规划编制方法探讨我国面积辽阔,但山地多平地少,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一方面要增加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又要保证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这就迫使各地想出办法挖掘土地潜力。
在浙闽丘陵一带,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根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成为浙江省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工作的纲领文件。
规划是土地开发利用的龙头,如何编制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规划是各地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核心问题。
1 低丘缓坡开发规划编制的难点问题低丘缓坡土地指的是广大低山丘陵区集中连片分布的,坡度25°以下且面积大于2hm2的缓坡地,主要包括荒草地,裸土地,废弃园地,低效林地等多种土地后备开发资源。
1)对低丘缓坡资源情况掌握不足。
丽水市林业部门新一轮的地类调查尚未完成,现在地类数据基础来源于1992年丽水地区农业资源调查,时隔15年之久,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面积,类别都变化较大。
目前各部门对可开发利用的低丘缓坡资源的掌握仍然不够到位,没有比较全面的低丘缓坡资源的数量与分布数据,而后续的土地适应性评价,对低丘缓坡资源进行不同的利用途径和开发方向确认的工作量也仍然非常繁重。
2)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用地技术难度较大。
低丘缓坡形复杂,进行工程建设时受到坡度、坡形、坡向、坡面、坡长及高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由于开发涉及的土石方量大,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要较平地区域高15%~30%;由于地形变化,道路、给排水等基于地面的线形工程铺设难度和复杂程度均大大增加;由于地貌的复杂性,则易发生如水土流失、滑坡等地质灾害,生态环境脆弱;由于相对高程的变化,不论是建设过程还是城市活动过程,必然因为克服重力及地形障碍而增加能耗。
3)用地指标协调难度较大。
《森林法》和《土地管理法》对林地和耕地都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低丘缓坡的开发既要保证林地数量不减少,又要增加耕地面积,保证基本农田的数量,而且还要有新的建设用地增加,这个在指标协调上很有难度。
宜春民俗旅游的SWOT分析
宜春民俗旅游的SWOT分析作者:袁巧袁萍国来源:《商情》2010年第28期[摘要]民俗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程式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我国的民俗有物质民俗、社会民俗、意识民俗三大种类。
民俗旅游是历史文化旅游的深化和发展,区别于另一块的自然景观旅游。
[关键词]宜春民俗旅游 SWOT一、对宜春的民俗旅游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优势:(1)宜春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物质民俗丰富,当地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宜春古为“农业上郡”,现有耕地33万公顷。
可养殖水面3.7公顷,102万公顷林业,山林资源居全省之首。
特色农产品有红花油茶、花果山桐子、厚皮毛竹。
宜丰县被命名为“中国竹子之乡”,历史上以毛竹为原料的手工加工业非常的发达。
“苎麻之乡”,宜春旧志中有“非宜产不中选”“价倍他邑”的记载,唐代,袁州区的苎布就列为贡品。
“油茶之乡”茶油色清味香功效甚多,被誉为“保健油”,比国外的橄榄油还要好。
宜春还是“柑橘之乡”、“绿色食品之乡”,“全国釉陶的生产中心”。
宜春的好山好水好气候,使得宜春名副其实;社会民俗丰富多彩,意识民俗源远流长。
(2)旅游的消费水平相对低廉:从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上来说,宜春素为湘赣的交通要道,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浙赣复线横穿东西,沪瑞、赣粤高速公路以及320、105国道穿境而过。
宜春中心城到南昌昌北机场和长沙黄花机场行车时间只要2个小时左右,有直达上海的动车,2011年宜春的明月山机场即将完工;宜春的人均工资为一千元左右,不管是在省外还是省内都是比较低的收入水平,而且宜春自古就是豐衣足食的农业生态小城市,流动性小,那里的人们环保和生态意识很好,食宿物美价廉。
劣势:宜春的自然风景宜人,但是相对对于整个江南地区来说,其并没有绝对优势,文化历史底蕴相对于其他城市差距很大;整体的旅游品牌还没有做起来,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相对于省内的南昌、井冈山、婺源、庐山,省外周边的湖南长沙云贵等地,宜春的旅游业是21世纪才开展起来的。
县域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宜建性评价方法研究
2 0 1 3年 l 2月
江 西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x i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1 2, No. 4 De c . , 2 01 3
中 图分 类 号 : F 2 9 1 . 3 文献标志码 : A
The Me t ho d s S t ud y o f Ev a l u a t i o n o n S u i t a b i l i t y f o r Co n s t r u c t i o n
构 建指标 体 系。然后 , 采用 多因子综合 叠加 分析 与主成分分析组合的方 法确 定了评价模 型 , 并运 用 G I S技术对 奉新 县低 丘缓 坡建设 用地进行 了综合评价分析 。最后在低丘缓坡 宜建性理论潜力分析的基础上得到 了可实现 潜力 , 初步 实现 了建设 用地适 宜性评价 的定量化 、 系统化和信 息化 。 关键词 : 低丘缓坡 ; 宜建性 ; G I S ; 适宜性评价
文章 编号 : 1 6 7 1 — 6 5 2 3 ( 2 0 1 3 ) 0 4 — 0 5 5 1 — 0 7
县 域 低 丘 缓 坡 土 地 资源 宜 建 性 评 价 方 法 研 究
谢 文 , 朱 同, 郭 熙 , 方 倩 , 谢碧裕
( 江西农 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 江西 南 昌 3 3 0 0 4 5 )
t a n t r o l e . T h i s p a p e r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e s u i t a b l e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s y s t e m f o r l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i n t h e mi l d s l o p e o f l o w
我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的重要限制 因素。随着坡度的增加, 坡面物质颗粒间
陵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上。山东丘陵主要分布在山东半 岛上。东南丘陵则分布在长江以南、 雪峰山以东的广大 地区。它包括江南丘陵、 闽浙丘陵和两广丘陵。位于南
岭 以北 , 长江 以南 地 区称 为江 南丘 陵 武夷 山 以东 , 闽 浙
积极展开了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实践。在浙江 , 省政府
重度, 坡度大于 1 度的区域都视为不适宜开发利用。¨ 5
事实上, 对 氏丘 缓坡的概念, 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 义。不同的区域 , 水热条件不同, 土壤的岩性和松散程度 都不同, 再加上不同的研究目的, 对于低 丘 缓坡的两个重
少但山区面积大大超过了平原区面积的中国, 向低丘缓
为:o 5 极缓坡、 o 1 o 2~o 5 ~ 5 缓坡、 5 ~ 5 缓陡坡、 5 1o 2o 2o
~
3。 5 陡坡 、 5 ~ 5 极陡坡 、 3 。 5o 大于 5 。 5 直立坡 : 坡形是
41
坡要发展空间已成为趋势l o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 , 即有斜坡长度和投影长度的不
同概念 , 分为长坡 ( 可 大于 5 0 )中长坡 ( O 5 O ) 0 m、 5 N 0 m 和 短坡 ( 小于 5 m。 O)
人们 习惯上把低丘缓坡理解成丘陵或者坡地 , 同时
也经常混淆丘陵和坡地的概念, 认为两者可以通用。其 实低丘缓坡是个地貌概念, 主要与山体相对高度和坡度
也属于坡地 的一部分。丘陵一定是坡地, 而坡地不一定
是丘陵。若顾名思义地把低 匠缓坡理解成“ 低矮的丘陵” 和“ 平缓的坡地”两者解释重复, , 这是没必要的。因此笔 者认为 , 低丘缓坡的“ ” 坡 应侧重理解为“ 坡度”即低丘缓 ,
低丘缓坡土地开发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低丘缓坡土地开发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摘要:低丘缓坡土地开发是保证国家耕地红线的重要措施,然而项目设计中常常遇到如何更合理充分利用土地问题,缓坡地带须修筑田坎块石取材问题和耕植土层厚度不够问题,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是每个设计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建议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实地查看,广听多方意见吸纳为自己所用,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规划设计。
深入加强低丘缓坡垦造耕地的工作是实现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举措,只有更好的解决用地占补平衡问题,才能实现全县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全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添砖加瓦。
关键词:低丘缓坡土地开发设计常遇问题思考一、研究区域概况龙游县地处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总面积1138.72平方公里。
境内山脉、丘陵、平原、河流兼具。
南仙霞岭余脉,北千里岗余脉,中部金衡盆地,衢江自西往东横贯中部,流程28公里。
地形南、北高,中部低,呈马鞍形。
最高点县西南茅山坑,海拔1442米。
最低点县东下童村,海拔33米。
境内岩性复杂。
地貌类型多种,加开发历史悠久,形成土壤类型多样。
据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总面积1474123亩。
分5土类,12亚类,43土属,106土种。
其中红壤类796402亩,占总土壤面积54.03%;黄壤类123854亩,占8.40%;岩性土85442亩,占5.80%;潮土38986亩,占2.64%;水稻土429439亩,占29.13%。
二、龙游县低丘缓坡概况龙游县的低丘缓坡分为狭义与广义,龙游县狭义的低丘缓坡区界定为:海拔300米以下、坡度6°~15°丘陵坡地区;广义的低丘缓坡区为:海拔300米以下、坡度6°~25°的丘陵区各类坡地,其中15°~25°区域为斜坡地。
丘陵山区的农田,按其地形部位不同,可分为岗、土旁、冲、畈四种类型。
岗田是位于岗岭上的田块;土旁田为山冲两侧的坡上梯田;冲田在两岗之间地势最低处;畈田在冲沟下游和河流两岸。
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方案研究
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方案研究作者:李玉臻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05期摘要:对低丘缓坡的综合开发利用做了详细的分析,并着重以青州市低丘缓坡开发治理为例,具体说明了低丘缓坡土地利用的思想、原则、条件分析及方式方法。
关键词:低丘缓坡;开发;利用;青州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建设用地需要不断增加,为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国土资源部决定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
目前,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还处在探讨尝试阶段,为有效引导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探讨青州市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以期为规划开发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一、市域概况1、自然、资源条件青州市全市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属山地丘陵区。
南部是石灰岩山区丘陵区,面积695.9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4.6%;东南部为玄武岩低山丘陵,面积293.6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8.8%,该区地面坡度较缓;中北部为山麓平原区,地面坡度小于2°的平原面积为571.9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6%。
2、土地利用状况按土地规划用途分类,2011年全市土地总面积156125.76公顷。
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13371.48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为21666.45公顷;其他土地面积为21087.83公顷。
(附表1)3、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潜力分析青州市低丘缓坡未利用地资源相对丰富,但分布不均匀。
根据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状况,市域内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除建设用地和水域外均可开发利用,开发的理论潜力为29134.95公顷。
二、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条件分析(一)开发利用条件1、地方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得力,前期工作基础好;项目区内群众要求改善环境条件、消除地质灾害威胁的愿望高。
2、区位条件好,集中连片。
在区位交通条件好,靠近城镇或工业功能区,有较好基础设施相配套的区域选择。
低丘缓坡资源较为丰富、规模较大,地块连片、开发难度小、建设成本低,以利集中开发、高效利用。
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初探
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初探摘要:近年来,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要求各项建设不占或少占耕地,保证全国18亿亩耕地底线。
贵州省仁怀市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山区县市,区域内人多地少,人均占有土地 4.42亩,相当于全省人均 6.72亩的65.8%,全国11.32亩的39%。
因此,本文通过对仁怀市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的研究,探索出积极引导当使用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和劣质农用地作为建设用地的有利发展方式,提出有利于保护耕地、优化用地结构布局,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低丘缓坡土地利用开发一、低丘缓坡土地利用价值及开发意义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是在新形势下保护资源,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因地制宜保障和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新居建设用地的重要途径,是统筹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的重要保障。
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是在确保研究区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实施林地生态化经营的新型发展模式,低丘缓坡进一步加强了土地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作用,发挥了低丘缓坡土地综合生态效益,提高了低丘缓坡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
因此,通过对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可供建设用地的可行性分析,制定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用地规划,探索低丘缓坡土地新型利用模式,拓展土地开发利用空间,挖掘土地开发利用潜力,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有效手段。
二、研究区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现状仁怀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地处东经l05°59′36″~l06°35′15″,北纬27°33′26″~28°10′56″之间,东邻桐梓县、红花岗区,南抵四川省金沙县,西与四川省古蔺县隔河相望,北靠习水县,是黔北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的连接点。
境内属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地处大娄山山脉南段西北面,属贵州高原北部边缘向四川盆地过度的典型的山地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地特点显著,且土地垦殖率高,坡地面积大,耕地质量差。
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试点研究
me n t .We a v o i d e d he t n e g a t i v e f a c t o s r i mp a c t s ,t he n c l a s s i i f e d nd a c a l c u l a t e d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d e v e l o p me n t b y w e i g h ・
张朝 琼 , 蔡 广鹏 , 兰 华
( 贵 州师 范大 学地 理 与环境 科 学 院 , 贵州 贵 阳 5 5 0 0 0 1 )
摘要 : 在 遥感和 G I S技 术支持 下 , 利用 1 : l万高精度 D E M, 叠加 土地 变更调 查数据 、 土地 利用总体规 划及
其他 相 关 规 划 成 果 数 据 , 提 取 研 究 区低 丘 缓 坡 土地 空 间 分 布 信 息 , 统计低 丘缓坡 的地类 、 面积 ; 基 于 优 先 补 充
Pi l o t S t ud y o n La n d De v e l o pm e nt a nd Ut i l i z a t i o n i n Mi l d S l o ps o f Hi l l s i n Ec o l o g i c a l Fr a g i l e Zo n e s
t i n g f a c t o s r o f r e l a i t v e r e l i e f ,t he d e re g e o f wa t e r i n s u r a n c e s ,k a r s t d e s e r t i ic f a t i o n,g r a d i e n t ,s o i l hi t c k n e s s .T h e r e -
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实施评估的实践探讨一以丽水市为例
图1 丽水市低丘缓坡试点实施评估技术流程图据、房屋拆迁及安置统计数据、项目区场地平整及各项工程建设进度统计数据、招商引资及企业建设进度数据、资金筹措及使用情况统计数据、生态环境保护资料,以及相关调查表、图等等。
二、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低丘缓坡试点相关规划报批情况、试点实施进展情况、试点取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根据低丘缓坡试点实施方案和相关文件及标准,结合丽水市发展的客观实际,制定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对低丘缓坡试点评估指标标准化,将各指标转化为可比量纲。
标准化后各指标影响分值越大,表示该评估指标的执行效果越佳。
按照评估标准,对丽水市低丘缓坡试点实施情况进行定量评估,评估得分超过
(二)评估指标标准化。
(三)得出评估结果。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袁州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袁州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袁州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地处赣中丘陵。
袁州区的气候条件适宜猕猴桃的生长,而且当地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猕猴桃产业的重要性,因此在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袁州区猕猴桃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一、袁州区猕猴桃产业的现状1. 产业规模小目前,袁州区的猕猴桃种植面积较小,产量有限,而且大多数种植户规模小、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如何提高规模、产量和品质是当前猕猴桃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品质不稳定由于种植户普遍缺乏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加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袁州区猕猴桃的品质不稳定,这样会影响到猕猴桃的市场竞争力。
3. 缺乏品牌效应袁州区的猕猴桃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市场认知度较低,对于扩大销售和提高市场份额也造成一定困难。
同时也让当地猕猴桃的价值和形象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二、发展对策建议1. 加强科技支持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组织技术培训和现代化种植技术引进,提高当地种植户的种植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猕猴桃的品质和产量,降低产业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2. 组织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组织当地的猕猴桃种植户成立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倡合作社化生产,整合资源,共同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也可以加强品牌推广,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和销售。
3. 加强市场营销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帮助袁州区的猕猴桃加强市场宣传和推广,开展各项营销活动,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市场渠道,开发国内外市场,并建立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提高产品附加值。
4. 建立质量监管体系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猕猴桃质量监管体系,制定行业标准,进行质量追溯和检测认证,从而保证猕猴桃的品质和安全,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 加强产业链合作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促进袁州区猕猴桃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建立产业联盟,整合资源,实现产业链的深度合作,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整体竞争力。
袁州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袁州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袁州区位于中国江西省中部,素有“猕猴桃之乡”之称。
猕猴桃是袁州区的特产之一,因为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追捧。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猕猴桃产业也逐渐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袁州区猕猴桃产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促进其更加健康地发展。
一、现状分析1.优势袁州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适宜猕猴桃生长。
特别是在气候、土壤等多方面条件的优势使得袁州区的猕猴桃生长周期有所缩短,生长的速度较快,品质较佳。
2.问题虽然袁州区的猕猴桃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产地分散,生产规模小,供应链不完善,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优势。
市场开发不畅,销售渠道窄,品牌宣传不足,导致销售市场受限。
而且,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猕猴桃品质参差不齐,无法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影响市场竞争力。
二、对策建议1.加强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集约化针对袁州区猕猴桃产地分散的问题,可以在当地推动猕猴桃基地的集约化建设,促进规模化生产。
通过引导农民合作组建猕猴桃种植合作社或公司,统一规划种植、科学施肥、精细管护,提高猕猴桃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2.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在市场营销方面,可以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高销售覆盖范围。
可以加强与超市、批发市场等线下销售渠道的合作,提高产品销售量。
可以策划举办猕猴桃节、品牌推介会等活动,增强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市场知名度。
3.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在生产管理方面,可以建立和完善猕猴桃的种植标准、采摘标准、包装标准等,形成统一的生产标准体系,规范生产行为,提升产品品质。
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管控,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
4.加强科技支撑,推动猕猴桃产业升级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猕猴桃的加工水平,延长产品保鲜期限,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强猕猴桃的科研开发,培育新品种,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
关于低丘缓坡利用的建议
关于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建议泽州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区内以丘陵和山地地貌为主,低丘缓坡资源丰富。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不断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供需矛盾不断加剧。
因此,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对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缓解要素制约,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合理需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也是泽州实现转型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县低丘缓坡概况我县东、西、南三面环山,山岭陡峻,倾向中内,北中部为丘陵地带。
全县总面积为3036610.5亩,其中丘陵缓坡约为93.27万亩,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0.7%。
分布于大阳、下村、大东沟、川底、周村、金村、高都、北义城、巴公等几个乡镇,相对高差一般为200米左右。
近年来,城市化、工业化建设项目所占土地30%属于低丘缓坡,低丘缓坡利用现状仍为粗放型、效益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粗放经营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要充分利用我县低丘缓坡多、开发利用潜力大这一优势,加速向集约经营转变和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二、低丘缓坡的开发建设成本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用地受坡度、坡向的影响,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增加了道路、给排水等基于地面的线形工程铺设难度和复杂程度,较之于平地开发,技术上更加困难,从而导致投入增加,差级地租成本提高,因此开发成本高于平地,低丘缓坡七通一平费用每亩约需40000万元,与平原地相比每亩要高10000元。
三、建议和对策我县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这使得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用地之间矛盾变得更加尖锐。
加强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实现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对于加快推进我县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创建新农村建设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因此制宜,合理安排项目。
从土地调查和分析入手,摸清区域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数量、区位、面积、权属、自然状况、利用状况和适宜用途等基本情况,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规划设计手段,进行土地的适应性评价和开发潜力分析,确立低丘缓坡开发的类型和用途,要按照“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林则林”的原则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作者:何招兴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3期何招兴(金华市国土资源管理局,浙江金华 321000)摘要:随着建设规模的拓展和产业培育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不断扩大,加快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已成为金华市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平台。
如何发挥市区低丘缓坡资源优势,有效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突破的问题。
基于此,从土地管理工作实际出发,针对国土部提出的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点工作,结合金华市区的具体情况,对目前的工作效果和开发情况进行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低丘缓坡;开发;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190-02一、引言自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金华市区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目前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处在试点阶段,在法律衔接、政策处理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二、问题分析(一)指标限制规模开发从实践看,要实现低丘缓坡资源的有效利用,规模开发不仅可以降低开发成本,而且有利于合理布局。
但林地和建设用地等各类指标管理对低丘缓坡规模利用形成了制约。
从2008年开始,国家对林地征用实行定额管理。
今年十月浙江省林业厅下达金华市区的调剂使用林地定额指标为198.59公顷。
从实施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需求看,存在指标不足的问题。
低丘缓坡开发为建设用地还受建设用地指标控制。
按国家土地管理现行政策,低丘缓坡开发的建设用地必须纳入年度用地计划管理,实行总量控制。
按照目前全省用地指标的分配情况,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按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解,金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十分有限,利用低丘缓坡开发非农建设用地受指标限制,特别是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开发区影响更大,降低了开发的经济合理性和综合效益。
(二)零星农田开发难低丘缓坡成片开发利用会涉及其中的零星基本农田,处理难度非常大。
低丘缓坡开发的生态影响评价研究
低丘缓坡开发的生态影响评价研究作者:奚蓉张玉环王秀明来源:《北方环境》2013年第11期摘要:土地开发强度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土地,有助于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而低丘缓坡开发势必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重大影响。
在分析低丘缓坡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方式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低丘缓坡开发生态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为低丘缓坡开发试点工作的生态保护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370(2013)11-0103-041 引言低丘缓坡,指的是广大低山丘陵地区集中连片分布的、坡度在25°以下且面积大于2 km2的缓坡地,主要包括荒草地、裸土地、废弃园地、低效林地等多种土地后备开发资源[1]。
目前我国可供城镇发展建设的土地资源较为稀缺,其中低丘缓坡地区在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中占有较大比例。
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言,人均土地资源少、土地开发强度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因此,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是缓解经济发达地区人多地少,建设用地供应紧张,耕地保护压力巨大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方面,浙江省是国内最早开展试点工作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起便在杭州、金华、永康等部分县市推行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其方向主要为发展经济果木林与农村生态经济[2]。
2012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低丘缓坡荒滩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山东、福建、贵州、广东等部分省市也相继开始实施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试点工作,利用方向主要集中在建设用地。
近年来多个国际学术机构均十分重视山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如国际山地学会(IMS)以及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多山国家均在探索提高山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新模式[3]。
科学利用低丘缓坡 破解土地双保困境
科学利用低丘缓坡破解土地双保困境发表时间:2016-09-20T09:49:52.167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5月作者:黄晓红[导读] 低丘缓坡的综合利用既是加强土地资源节约和优化配置、切实保护耕地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低丘缓坡试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黄晓红内容摘要:低丘缓坡的综合利用既是加强土地资源节约和优化配置、切实保护耕地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与管理面临“保发展”和“保红线”的“双保困境”。
该区创新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和管理新模式,通过积极开展低丘缓坡综合利用试点工作,推动科学有序利用低丘缓坡,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低丘缓坡,双保困境,土地管理一、现状分析1.开发区概况。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2年6月成立,位于宜春市北郊,区位条件优越,2006年3月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批准面积1100公顷,2013年1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锂电新能源、医药和建材产业的聚集区。
2.地形地貌情况。
该区属低山岗地,地形坡度较缓,地形坡度大多小于15°。
耕地均为普通农田,土壤质地一般,保水保肥能力低劣,多数处于浅耕状态;园地种植品种老化或杂劣,果品产量、质量低下,几乎没有果品效益,为劣质果园;林地树种单一,林木矮小、分布无序,基本无经济价值,为林业部门确认的疏林、残次林;其他农用地现状为小坑塘和废弃的设施农用地。
未利用地是荒草地和裸地,以荒草地为主,开发潜力已十分有限,但承担着保发展、保红线的双重责任和压力。
经项目区所在的坡度图统计显示,项目区0-2°坡度面积21.93亩,占项目区面积的0.75%;2-6°坡度面积254.92亩,占项目区面积的8.76%;6-15°坡度面积2397.26亩,占项目区面积的82.39%;15-25°坡度面积235.89亩,占项目区面积的8.10%。
低丘缓坡用地开发利用规划探析
低丘缓坡用地开发利用规划探析
朱岩通;王怡平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土地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更好地节约和利用土地,并使耕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从而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的政策.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对我国的低丘缓坡用地开发利用规划提出了一些看法.
【总页数】1页(P289)
【作者】朱岩通;王怡平
【作者单位】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310012;杭州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杭州3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编制方法探讨--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 [J], 杨振宇;许庆福;徐卫东;张影波;唐伟
2.基于GIS的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以会昌县为例 [J], 申云鹏
3.基于CIS的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以会昌县为例 [J], 申云鹏;
4.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以广西藤县为例 [J], 杨韵鋆; 周兴
5.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规划设计探讨 [J], 张坤;李文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个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规划的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环境质量控制方案
一个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规划的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环境质量控制方案摘要:本文通过一个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规划,在保持环境质量标准的情况下,根据规划项目特点和区域环境特点,进行生态承载力分析,提出环境质量控制方案。
完善规划方案内容,建设一个系统完善良性的新生态系统。
关键词:土地规划;生态承载力;环境质量标准对一个区域进行规划建设,原来的土地利用性质、生产、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变化,人口激增,资源的使用也会产生很大的增加,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也会随着增加。
在规划项目时,应该考虑原来自然环境和生产状态的变化,是否有足够的生态承载能力,环境质量是否发生重大的改变或遭受破坏,规划建设区域能否成为良性完善的新生态系统。
在进行区域规划时,应该从地质资源保障与地质环境安全角度出发,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主体功能区划及国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黄敬军,2015)。
只有准确衡量区域的环境资源承载力,才能从整体上以承载力为约束对国土空间进行学科规划,引导社会经济活动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发展,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廖慧璇,2016)。
在进行区域规划或对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环境管理时,一直以来都采用总量控制和管理的方法,随着环境管理的进步,应该从环境质量底线加与考虑。
从基于环境质量标准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衡量环境承载力状况,为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提供基础支撑(刘年磊,2017)。
本文以博罗县低丘缓坡土地开发综合利用专项规划为例,分析规划区域的生态承载力。
一、规划概况博罗县低丘缓坡土地开发综合利用专项规划(园洲镇服装电子产业集聚区)为博罗县园洲镇人民政府规划建设的一个服装电子产业园,位于博罗县园洲镇上园片东南,东面为竹园岗,南面为桔龙村,西面为隔林地为上园路,北面为禾山村、李屋、林屋。
规划投资总额为3.6亿元人民币。
本次规划总占地面积为89.27公顷,建筑面积为134007m2,绿化面积为270889m2,容积率为1.50,建筑密度为27%,规划工程内容包括施工期的场地平整、市政工程及其他配套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效益评价——以袁州区为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效益评价——以袁
州区为例
洪土林;王艳华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4(000)028
【摘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袁州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实施效益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袁州区上轮规划实施取得的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般.
【总页数】4页(P9945-9947,9951)
【作者】洪土林;王艳华
【作者单位】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江西南昌330025;新建县国土资源局,江西南昌33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8
【相关文献】
1.基于潜力调查的县级土地整治任务安排与效益评价研究 [J], 朱东亚;许欢;周波;戴军
2.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r——以韩城市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J], 王荧;孙婴婴;张宏凯
3.基于物元分析法的土地整治经济效益评价\r——以甘谷县八里湾乡,西坪乡土地
整治项目为例 [J], 郭嘉伟;张军;陈彦
4.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整治项目社会效益评价——以李家寨镇为例 [J], 彭乐威; 姜启军
5.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重庆市3个区县26个村农村土地整治的实证 [J], 刘姝驿;杨庆媛;何春燕;王雪;侯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SWOT分析的宜春市袁州区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策略探讨_权丽君
江西农业学报2013,25(5):152 155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基于SWOT 分析的宜春市袁州区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策略探讨权丽君1,赖水牯1,吕添贵2*收稿日期:2013-01-16作者简介:权丽君(1989─),女,江西吉安人,主要从事土地规划研究。
*通讯作者:吕添贵。
(1.江西省宜春市国土资源局袁州区分局,江西宜春336000;2.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9)摘要:低丘缓坡开发不仅是缓解耕地资源保护压力的内在需求,也是破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
以宜春市袁州区为例,利用SWOT 方法,分析了低丘缓坡地开发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策略:(1)加强开发内在机理研究,实现生态保护首位制;(2)强化规划编制衔接,理顺内在产权关系;(3)打破行政管理分割,建立有效协调机制。
关键词:土地利用;低丘缓坡;SWOT 分析;策略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581(2013)05-0152-04Study on Exploitation Strategy of Low -slope Hilly Land in YuanzhouDistrict of Yichun City Based on SWOT AnalysisQUAN Li -jun 1,LAI Shui -gu 1,LV Tian -gui 2*(1.Yuanzhou District Branch ,Bureau of State Land &Resources of Yichun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Yichun 336000,China ;2.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Yuanzhou district of Yichun city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SWOT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uperiority ,weakness ,opportunity and threat in the low -slope hilly land exploitation.The paper proposed the exploitation strate-gies of low -slope hilly land based on above analyses ,which included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n intrinsic mechanism to achieve preferential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nsolidating planning compilation connection to straighten out the internal property right rela-tions ,and breaking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coordination mechanism.Key words :Land use ;Low -slope hilly land ;SWOT analysis ;Strategy江西省作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相对稀缺的中部省份,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1]的不断推进、大规模的城镇化发展、高强度的工业化开发,有效国土开发空间严重不足是下阶段城镇化、工业化面临的重大难题。
湖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现场会在十堰召开
湖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现场会在十堰召开佚名
【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
【年(卷),期】2012(26)3
【摘要】5月22日,湖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现场会在十堰召开。
省厅党组书记、厅长孙亚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孙亚指出,十堰向山要地,破“两难”、促转型、谋跨越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推进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
【总页数】1页(P244-244)
【关键词】综合开发利用;低丘缓坡;现场会;湖北省;十堰;土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88
【相关文献】
1.县域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研究——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J], 杨旺彬;罗华艳;钟韬
2.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方案研究--以青州市低丘缓坡综合治理为例 [J], 李玉臻
3.综合开发低丘缓坡统筹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丽水市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的实践和启示 [J], 黄志华
4.积极开展低丘缓坡综合开发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全省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 [J], 王松林
5.推进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健康发展——在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现场观摩会上的讲话 [J], 徐德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农业学报2013,25(5):152 155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基于SWOT 分析的宜春市袁州区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策略探讨权丽君1,赖水牯1,吕添贵2*收稿日期:2013-01-16作者简介:权丽君(1989─),女,江西吉安人,主要从事土地规划研究。
*通讯作者:吕添贵。
(1.江西省宜春市国土资源局袁州区分局,江西宜春336000;2.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9)摘要:低丘缓坡开发不仅是缓解耕地资源保护压力的内在需求,也是破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
以宜春市袁州区为例,利用SWOT 方法,分析了低丘缓坡地开发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策略:(1)加强开发内在机理研究,实现生态保护首位制;(2)强化规划编制衔接,理顺内在产权关系;(3)打破行政管理分割,建立有效协调机制。
关键词:土地利用;低丘缓坡;SWOT 分析;策略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581(2013)05-0152-04Study on Exploitation Strategy of Low -slope Hilly Land in YuanzhouDistrict of Yichun City Based on SWOT AnalysisQUAN Li -jun 1,LAI Shui -gu 1,LV Tian -gui 2*(1.Yuanzhou District Branch ,Bureau of State Land &Resources of Yichun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Yichun 336000,China ;2.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Yuanzhou district of Yichun city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SWOT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uperiority ,weakness ,opportunity and threat in the low -slope hilly land exploitation.The paper proposed the exploitation strate-gies of low -slope hilly land based on above analyses ,which included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n intrinsic mechanism to achieve preferential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nsolidating planning compilation connection to straighten out the internal property right rela-tions ,and breaking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coordination mechanism.Key words :Land use ;Low -slope hilly land ;SWOT analysis ;Strategy江西省作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相对稀缺的中部省份,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1]的不断推进、大规模的城镇化发展、高强度的工业化开发,有效国土开发空间严重不足是下阶段城镇化、工业化面临的重大难题。
因而在保障耕地资源的前提下,开拓新的建设用地空间,已成为江西省城镇化、工业化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涉及的周边县市区而言,在用地计划指标紧张甚至透支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保护耕地和保障城镇社会经济建设的用地需求,开拓利用低丘缓坡建设用地空间就显得极为迫切。
目前国内学者对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的研究较多,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山区县市,如浙江省丽水市[2]、金华市[3]都相继提出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来开拓新的建设用地空间;福建省龙岩市[4]也提出了“引工业上山,建梯田工厂”的思路,以缓解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等状况,既实现了耕地保护,又保障了用地需求;作为中部地区的江西省宜春市也提出了低丘缓坡建设试点要求[5],而袁州区作为宜春市的中心城区,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丰富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条件,使其成为研究中部地区低丘缓坡地开发的典型区域。
本文从SWOT 视角分析了影响宜春市袁州区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旨在为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1研究区概况袁州区位于江西省西部,地处宜春市中心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武汉都市经济圈3个国家发展战略区的重要节点,是赣西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区。
近年来,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发展,袁州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工业园区、明月山机场、花博园、四方井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规模快速扩张,人地矛盾愈加突出,建设用地指标需求紧张,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社会驱动力、经济驱动力和政治驱动力已经形成。
而宜春市人均耕地只有0.09hm 2,低于全国平均0.093hm 2的水平,耕地资源较为紧张。
本次规划范围为低丘缓坡荒滩等劣质农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经调查属低丘缓坡的区域面积为253.75km 2,占全区总面积的80.56%[6]。
袁州区城镇居民社会经济也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14333元,比上年增长10.2%,表明了袁州区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通过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开拓新的建设空间已成为保护耕地、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袁州区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的SWOT分析2.1优势分析2.1.1山坡地容量丰富,优质坡地比例高袁州区属低山丘陵地形,南、西、北三面群山环抱,峰峦层叠,地势较高,中部和东部广布丘陵,地势较低。
按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全区可划分为山区、丘陵、平原3种地貌,其中,山区占全区总面积的21.7%,丘陵占全区总面积的60.7%,平原占全区总面积的17.6%。
在低丘缓坡地中,坡地资源绝大部分为土地贫瘠的荒山地、残次林地;同时根据袁州区坡度等级分布,坡度在15ʎ以下的坡地资源占总低丘缓坡资源的65.12%,这部分开发难度系数相对较低,丰富的低丘缓坡地资源是开拓新的建设用地空间的基础,具体如表1所示。
表1袁州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坡度大小坡度级别面积/hm2比例/%0ʎ 2ʎⅠ级17585.198.602ʎ 6ʎⅡ级26071.7312.756ʎ 15ʎⅢ级89466.4443.7715ʎ 25ʎⅣ级71284.3034.87注:资料来源于《宜春市袁州区低丘缓坡开发规划2011 2020》。
2.1.2开发经验基础扎实,前期技术准备较为充分袁州区进行低丘缓坡地开发具有自身的内在优势:一是积累了丰富的土地开发利用经验。
袁州区作为江西省重要的土地整治区,不仅组织完成了相应的土地整治工作,也组织完成了彬江、西村、洪塘3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具备了不同项目的组织、开发、管理、评估等经验;二是前期工作基础准备充分。
为促进低丘缓坡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袁州区完成了低丘缓坡资源的专项规划,掌握了袁州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数量、类型、分布和利用状况;通过分析袁州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确定了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范围、重点区域、开发规模、开发时序、利用方向等,为低丘缓坡的开发进行了有效布局。
2.2劣势分析2.2.1生态环境脆弱,潜在生态破坏和地质灾害并存袁州区低丘缓坡区域作为高山与平原的过渡地带,不仅是生物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廊道,也是生态环境系统的脆弱敏感区域,而且低丘缓坡相对于平原地区生态承载力低,生态敏感性高。
由于对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缺乏正确认识与客观评价,盲目和不合理的开发过程将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人为干扰,甚至引发生态灾难,且其过程不可逆,在工程经济上也难以达到最优状态。
一是坡地开发容易导致生态破坏。
由于山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进行低丘缓坡的建设用地开发,会给山地生态环境带来冲击。
如果不合理地进行开发,将会造成地貌和植被的大面积破坏,使得水土流失、山地灾害加剧,给脆弱的山地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后果;二是坡地开发具有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由于坡度相对较大,不易平整,填挖土方较多的地段若防护不到位,则容易造成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特别是大面积开挖山坡地,可能造成用地范围内及周围大面积的植被破坏,从而引起相应的地质灾害。
2.2.2开发建设周期长和投资成本较高,且运营难度大低丘缓坡开发受到坡度、坡形、坡向、坡面、坡长及高程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其开发投资问题呈现出难度大、投入成本高、零星分散的特点,开发成本大大增加。
一是开发涉及的土石方量大,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较平地区域高15% 30%[7],无形中也增加了工程项目的启动资金投入;二是由于地形变化,道路、给排水等基于地面的线形工程铺设难度和复杂程度均大大增加,受到山坡地的位置、环境、基础设施配套等客观条件限制,开发周期较长;三是工程建设受坡地高程影响,坡地工业布局局限性较大,布局位置坐落相对分散,规模化规划建设存在一定难度;四是由于相对高程的变化,不论是低丘缓坡开发建设过程还是城市经营活动过程,必然因为克服重力及地形障碍而增加能耗。
这些复杂地形地貌条件极大地增加了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的投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运营和维护难度。
2.2.3行政管理部门重叠,缺乏有效的内在协调机制低丘缓坡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且呈现出整体性特征。
低丘缓坡地开发过程牵涉到宜春市国土局、袁州区政府、袁州区国土局、袁州区环保局、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
由于开发涉及多个部门,各方利益诉求差异明显,而且国土部门的行政职能非常有限,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共同协调机制。
因而,无论是以行政区为单位,还是各部门各自为政,都容易因为行政管辖权带来组织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2点:一是指标协调难度高。
由于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主要涉及林地和耕地,而《森林法》和《土地管理法》对林地和耕地都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低丘缓坡地的开发既要保证林地总量规模不降低,又要增加耕地面积,保证基本农田的数量,而且还要增加新的建设用地,这就使得两者指标协调存在困难;二是缺乏规划统筹。
低丘缓坡利用中林地和耕地的管理分别隶属于林业部门、国土部门,由于用地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建设部门不清楚用地的需求情况,而用地需求又不了解低丘缓坡的资源状况,各部门之间未能形成统一的用地计划,由于每个部门管理规划都不相同,在低丘缓坡开发利用中各部门管理目标也存在着偏差,使得在管理目标和方式上出现盲目性和分散性,各部门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管理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