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以来的社会变化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1、五六十年代:(1)表现:美国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急剧膨胀。
(2)原因:①美国大力拓展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②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大力发展高新产业。
③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七八十年代:(1)表现:①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
②80年代调整,经济开始复苏。
(2)原因:①经济发展弊端显露。
②受到危机严重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3、九十年代:(1)表现:①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状况大大优于其他发达国家。
②率先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2)原因:①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
②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
③重视对外贸易,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方针。
④积极推动多边经济合作。
二、欧洲联盟:1、经济的恢复:(1)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
(2)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地实行干预经济和社会福利政策。
(3)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大量“美援”涌入西欧。
2、欧洲的联合:(1)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联邦德国等先后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组织。
(2)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组成欧洲共同体。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
(3)1993年,成立了欧洲联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三、日本经济的发展:1、原因:(1)战后美国在日本强制推行民主改革,并实行非军事化政策。
(2)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3)日本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表现:(1)5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2)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3)198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问题:存在严重的对外依赖性。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苏联的改革与解体:1、赫鲁晓夫改革:(1)时间:从1953年起开始改革。
(2)内容: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30年的新变化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30年的新变化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正是邓小平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推动中国迈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30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神州风物沧海桑田,国人风貌焕然一新。
30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国,迎来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
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
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我们就从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中来发现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吧。
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乡,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人们日常衣食住行也一天天好转,一步步迈进了小康的美好岁月。
我们这个小镇也和全国一样,历经了这一段由穷到富的难忘历程。
一、穿着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人们穿的衣服,大多灰兰白三色。
四个兜的服、军干服。
热天能穿一件短袖白衬衫,也算是很“操”的操哥了。
女装也十分简朴,在农村,几乎找不到一人穿裙装的。
衣裤普遍是打着补丁,甚至补丁重补丁。
衣服补丁最多的是肩,裤子补丁最多的坐的那一方及膝盖部分。
衣料洗得褪色,仍是舍不得丢弃的。
一般人常是十年难添置一件新衣服。
大人穿旧的衣服,剪去损坏部份,东拼西凑又改成小孩的服装,凑合一下又是几年。
冬天,穿着自制的棉袄,一件棉袄常常穿十多年还在穿。
棉花往往成了板状,棉疙瘩硬硬的,依然用它御寒。
穿在身上冷冰冰的。
出门裹着袖筒,冷来缩着颈项,勾着背。
就这样,打发着一年复一年的严冬。
人们常调侃说:“有钱的人,大不相同,身上穿的是灯草绒”。
能穿一件灯草绒的衣服,那可不是一般的豪华。
少数机关工作人员才玩得起,农民能玩灯草绒布料的则是凤毛麟角。
常常看见一些人,针织了一件毛线衣,冬天本当用于御寒,而他们却将衣服搭在背肩上,招摇过市。
大约太珍贵了,搭在面上显示一下而巳。
就尤如孔雀喜欢开尾翎炫耀是同一道理。
仅仅是一件毛线衣,都会有此风景。
那时的衣着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农村有个别在城市有亲戚的人家,有时去一趟,则会带几件旧衣服回家,尽管旧,穿在身上也仍不失城市的那一点洋气。
家庭最高挡、最适用的物件是:“三转,一响”。
三转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一响:是收音机。
家庭有缝纫机,则可自巳修补衣服。
人们常在口边的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但有能力购买并有关系弄到三转一响的家庭,是极其稀少的。
日子俭朴,人人省穿顾嘴。
那个时代,人们的穿着,无论从色彩,款式,成色看,普遍十分单调,并多显出几分清贫。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衣食住行的变化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突破点之一,它突破了发展道路上的瓶颈,从而打开了新的界面,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为这块有着5000年文明的神奇土地注入了更新更强的生命元素,使其活力倍增,从而使中国在各方面得到了质的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生活现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尤其表现在物质方面。
此次调查,我们以北京三间房地区的部分居民为调查样本,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调查得出三间房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生活变化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改革开放,服装业,小康,居住条件,交通工具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小组的六个成员利用小学期的在校时间讨论设计出问卷的内容,并走访了北京三间房地区,一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为94份。
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以及spss 统计软件将94份问卷的答案作以描述统计,得出了相关统计结果。
这些统计结果着实为我们的调查报告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和有力保证。
通过落实调查的各项环节,我们从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与此同时,对于改革开放这一创举的理解更加深入,受益匪浅。
一、中国激荡30年:从“衣”看生活变化80年代初期及目前老百姓买衣服场所对比020406080年代初期目前目前老百姓购买衣服场所自己做集市小服装店大商场80年代初期老百姓购买衣服场所自己做集市小服装店大商场显然,改革开放以后,渐渐没有了布票,做衣服已经不是很普遍,更多人是去小服装店或者大商场买衣服穿,集市的数量也有所下降。
在服装的样式与质地方面,上世纪70年代,全国大量进口化纤设备,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革命,挺阔不皱、结实耐用的“的确良”代替了统一的“灰色装”、老样式,人们的穿着从这个时候开始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当时买布料要凭布票,一张小小的布票,悄然影响着人们实用主义的审美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人们的穿衣习惯。
跟棉布相比,“的确良”布挺阔不皱、结实耐用,因此即使价格不菲,也挡不住人们对它的追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假日制度改革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假日制度改革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休假制度经历了从“大、小礼拜”到“双休’再到三个“黄金周”的历程。
2007年,国家又一次对休假制度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休假制度形成了“两大五小”的新黄金周模式。
同时,带薪休假制度也开始正式在我国实施。
一.变化1.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休假制度也开始实施,即六天工作制,每周工作48小时。
原因: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2.1995年起国家实行了周末“双休”制度,从原先的六天工作制,每周48小时逐步调整到五天工作制,每周工作40小时,扩大了公民的法定休息的范围和时间。
原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进入了市场社会,同时也进入了休闲社会,人们的休闲愿望更加强烈,为了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求,国家调整了休假制度。
3.从1999年起,国家正式开始实行“黄金周”制度并扩大了原来其他法定节假日的法定假期时间,也就是法定节假日由7天增加到10天,元旦一天,春姐、劳动节和国庆节各三天,并通过上下双休日的调整,每年形成三个黄金周--春节、五一和十一。
原因:改革开放的影响,缩小与世界许多国家在公众假期上的差距;经济发展迅猛,人们手中余钱增多,对假期及旅游的意愿更为强烈;国家开始意识到休闲度假创造的不仅仅是消费,同样还有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4.2007年11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公布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颁发,三大长假被调整为“两长五小”的新模式。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具体是取消了五一长假,恢复到原来休息一天的做法,加上双休日,实际为三天;增加端午节、中秋节和清明节各一天的公共假期加上与一次“双休日”相衔接,形成三次三天的“小长假”。
其三是春姐放假3天,加前后双休日,依旧为7天的“小长假”和两个黄金周。
现有的两个黄金周:春节、国庆节;五个小长假:元旦、清明、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二.原因1.随着我国经济的较快、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群体追求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人们对多元化、多层面的精神生活要求和欲望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旅游需求发生了变化。
改革开放的变化
衣:有穿暖到个性化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 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 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华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 的衣着变的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 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 展示个性的方式。
八十年代自行车
九十年代摩托车
九十年代以来
变化之二: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
• 自1995年5月起,我国实行了5天工作制,加上 近年来“五一”、“十一”、“春节”延长假 和其他假日,职工全年法定休息日(不包括带 薪休假)已经超过110天,1990年中国城市职工 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7小时19分钟,1997年下降 为5小时37分钟。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走出家 门加入“周边游”、“跨省游”和“出国游” 行列,一个个“旅游黄金周”的涌现,带给人 们新的感觉和快乐。走出家门、走出国门“看 世界”,被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列入自己安排 的“休闲出行表。
家用电器、手机电脑的 普及
谢谢欣赏
时尚装
高档西服
休闲装
食:由吃得饱到吃得好
• 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 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 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 基本的温饱问题。 • 改革开放后,人们不但能 “吃饱”,还要“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绿得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 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住:由拥挤到舒适宽敞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 会生活的变化
“再不实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 事业就会被葬送。”30年前。一 个伟大袖,一个新时期的设计 者—邓小平代表亿万人民,顺应 历史潮流,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 的大门,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世 界从此认识中国,中国社会生活 的变化也从此开始。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巨大变化
时尚个性
有一句话叫“民以 食为天”,可以说 人们将“食”作为 生活的最低标准, 同时人们也将“食” 作为生活的最高追 求和享受。从“食” 的变化中,可以反 映出一个社会的贫 富盛衰,可以体味 社会历史的变迁。
食
•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 腹或粗茶淡饭 •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 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 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 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 食品深入人心
住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行
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以自 行车为主
•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 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 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 化的交流;
青 藏 铁 路
宝成铁路
•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 南北的交通。
• 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的王国”。改 革开放前,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就是 自行车。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 显改善
• 改革开放后,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开始飞速发展。电动车、摩托车、 小轿车、地铁、城铁、飞机、轮 船……无一不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 改革后的交通
谢谢!
改革开放前—朴素就是时尚
•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物质贫乏,更不用说穿衣了。 那个年代,衣服就是用来御寒的,人们的衣服颜色 灰暗,样式单调死板,也不讲究美观。老百姓衣服 的颜色不外乎三种:蓝色、灰色、绿色,大家都生 活在一个灰暗的世界里,千篇一律的服装样式代表 了那个年代的生活。由于那个年代我们国家封闭, 经济增长缓慢,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不管大人还 是小孩儿,只能在缝缝补补中变换着服装,衣服上 的补丁一直陪伴着他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 补补又三年”就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九十年代农村妇女婆媳关系
九十年代农村妇女婆媳关系在九十年月的中国农村,妇女的地位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婆媳关系中。
婆婆通常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权威,而媳妇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婆媳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媳妇必需遵循婆婆的要求和规定。
婆婆可以对媳妇进行各种形式的掌握和限制,包括家务劳动安排、生育要求、经济支配等。
婆婆通常会要求媳妇听从她的意愿和命令,并常常进行批判和责怪。
婆媳之间的关系经常紧急和冲突。
婆媳之间的冲突主要源于权力和地位的斗争。
婆婆往往试图通过掌握和支配媳妇来维护自己的权威,而媳妇则会试图爱护自己的权益和自主性。
这种关系经常导致婆媳之间的争吵和冲突。
然而,也有一些婆婆和媳妇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些关系通常建立在相互敬重和理解的基础上。
在一些农村家庭中,婆婆会关心媳妇照看孩子和家庭,而媳妇则会敬重婆婆的意见和打算。
总体而言,九十年月的农村妇女婆媳关系存在着权力不公平和冲突,但也有一些和谐的关系存在。
随着社会的进展和观念的变化,婆媳关系渐渐得到改善。
九十年月农村妇女婆媳关系:传统束缚与亲情纠葛:九十年月是中国农村社会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妇女婆媳关系发生变化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农村妇女的生活和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传统束缚和亲情纠葛仍旧存在。
传统束缚是指传统观念对农村妇女婆媳关系的影响。
在九十年月,中国农村社会还存在着封建礼教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较为保守的地区,女性的地位和角色受到限制。
婆媳关系中,婆婆通常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力,而媳妇则需要服从和侍奉婆婆。
这种传统束缚使得婆媳关系经常布满了冲突和摩擦。
亲情纠葛则是指婆媳关系中的亲情因素所导致的纠葛。
在九十年月,农村婆婆和媳妇之间的亲情关系往往比较紧密,由于他们通常是同一个家庭的成员。
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社会变革的冲击,婆婆和媳妇之间的关系也经常布满了冲突和冲突。
婆婆可能对媳妇的言行有过多的干涉,而媳妇可能对婆婆的要求感到压力和不满。
这种亲情纠葛使得婆媳关系变得简单而难以调和。
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与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政治变革与民主进程九十年代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逐渐走向了政治体制的民主化。
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了法治国家建设。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逐步加强了人民的民主参与,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进一步放开市场,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等,推动了国际经济的互联互通。
在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农村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农村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重要进展。
三、社会结构的转变与社会问题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得城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社会阶层的结构更加丰富多元。
而农村地区也面临着农民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以及农村老龄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此外,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重视和改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但与此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如贫富差距的扩大、就业压力的增大等问题也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四、文化多元化与传媒发展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文化的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和参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各种文艺形式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中国的文化影响力逐渐增强。
九十年代与现代社会对比的原因分析
九十年代和现代社会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和变化。
以下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一些主要原因。
首先,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九十年代和现代社会的差异产生了重大影响。
九十年代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开始出现的时期,但相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科技发展的速度较慢。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购物和社交,移动应用程序使得许多日常活动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此外,新技术的出现也改变了工作方式和经济结构,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和产业。
第三,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也是九十年代和现代社会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九十年代,许多国家正面临经济体制转型、政治体制和社会变革等挑战。
一些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开始受到挑战和质疑,例如家庭结构的变化、婚姻观念的多样化和性别角色的重新定义等。
与此同时,九十年代也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时期,如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和南非废除种族隔离等,这些事件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多元化的进程。
最后,政府的角色和责任也在九十年代和现代社会中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九十年代,许多国家正在经历着由国家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的作用相对较大。
然而,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深,现代社会更加注重市场的自由和竞争,政府的角色相对减弱。
政府主要以引导和监管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而不再扮演主导角色。
综上所述,九十年代和现代社会的差异可以归结为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政府角色和责任的转变等多个方面。
这些变化共同塑造了现代社会的面貌,并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90年代的生活
90年代的生活
回想起90年代的生活,仿佛是一个美好的时光隧道,那时的生活充满了无限
的可能性和激情。
90年代是一个充满了变革和创新的年代,无论是科技、文化还
是社会风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90年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
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多样化。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地获取各种信息和资源,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和朋友家人保持联系。
这种新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的社交圈变得更加广阔,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90年代,流行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音乐、电影、时尚等各种流行文
化形式都经历了一次次的革新和变革。
从迪斯科到嘻哈,从电影《泰坦尼克号》到《阿甘正传》,从超级模特到流行偶像,90年代的流行文化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
惊喜和乐趣。
这些流行文化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塑造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在90年代,社会风气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们对于自由、平等和多元化的
追求变得更加强烈,各种社会运动和潮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女性权益、LGBTQ+权益、环保运动等各种社会议题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也开始更加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90年代,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虽然时光荏苒,但那个时代的精神和记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让我们怀着对90年代的怀念和热爱,继续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九十年代退休政策
九十年代退休政策在九十年代,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转型,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结构调整的挑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退休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保障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平稳过渡,以及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九十年代的退休政策进行探讨,并对其影响和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退休年龄的调整在九十年代,中国面临着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变化,年轻劳动力的供应量逐渐减少,而老龄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增加。
为应对这一变化,中国政府逐步提高了退休年龄。
此举同时也是为了推迟退休人员享受退休待遇的时间,减轻财政压力。
根据九十年代的退休政策,退休年龄从男性60岁、女性50岁逐渐延长至男性65岁、女性55岁。
这一调整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长时间的劳动力供应,同时也为老年人的养老提供了更为稳定的生活来源。
二、退休待遇的改善九十年代的退休政策还着重改善了退休人员的待遇,以确保他们能够充分享受晚年生活。
政府增加了退休金的发放额度,提高了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并加强了其他福利待遇的保障。
在退休金方面,政府提高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标准,并逐步建立了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退休人员在经济方面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医疗保障方面,政府推行了全民医保制度,将退休人员纳入其中,为他们提供医疗费用的报销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除了退休金和医疗保障外,政府还通过各种福利措施,如住房补贴、免费公共交通等,改善了退休人员的生活条件。
这些举措使得退休人员能够在退休生活中享受到优良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福利,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退休人员再就业政策为了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九十年代的退休政策也倡导和支持退休人员的再就业。
政府鼓励企事业单位雇佣退休人员,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优惠。
退休人员再就业政策的实施为退休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同时,退休人员的再就业也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资源,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稳定。
电视剧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色
电视剧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色电视剧作为现代文化产物,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更新着时代特征和文化特色。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红楼梦》到今天的《庆余年》,电视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顺应了时代的脉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不同的时代面貌和文化风貌。
一、时代特征:反映社会历史与文化现象电视剧作为一种受众广泛的文化娱乐形式,是反映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电视剧作为中国民众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电视收视率、话题度、影响力等方面达到了巅峰。
这个时期的电视剧反映编制制度下的群众生活,以《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作品的改编为代表,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的宝贵财富。
这些电视剧弘扬了传统文化,传递了正能量,不论是影响力,还是美学价值都至今经久不衰。
在九十年代后期至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电视剧开始走向大众化,更加关注于现实生活的反映。
这个时期的电视剧作品呈现出现代性、时尚化的特征,不断关注社会现象,如《陆贞传奇》针对性地揭露官场黑暗、《欢乐颂》讲述职业女性生活和爱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探讨。
如今,电视剧不仅仅是纯粹的娱乐,同时也成为一种反映社会问题、传递道德价值观的重要媒介。
二、文化特色:代表地域文化和审美观念除了时代特征,电视剧在文化特色上也具有代表地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特点。
从文化风格上看,电视剧有南北之分。
以江苏、浙江为代表的南方电视剧,历史悠久,以家庭情感为主题,以文字表现手法为特色,多采用烟雨江南的意境和古装戏为主,如《还珠格格》、《神雕侠侣》等,代表了江南地区的文化特点。
而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电视剧,则以大气、豪迈、刚健为特征,多以角色刻画著称,如《大明王朝1566》、《刀马旦》等,代表了北方地区的文化风格。
在审美观念上,电视剧的发展吸收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艺术观念,从黑白机到彩色电视,从物质表现到内心体悟,从单一的绘画表现到多元的语言和视觉效果,电视剧不断丰富和拓宽了人们的审美领域。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我国社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从新民主的时刻、到三大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在不断变化:1、从物质文化落后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的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社会主要矛盾主要包括民族资源不均、物质文化落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收入差距扩大等等。
2、从经济发展不平衡到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阶段:到九十年代,经济发展一般取得了快速而有效的增长,但是经济发展的局部地区也开始出现不平衡的现象,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部地区有了较大差异,地区有产业发展不均衡的症结。
3、从产业发展不均衡到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阶段: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结构优化需要,劳动力和资源分配出现了较大变化,部分劳动力和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拖累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
4、从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到社会保障体系出现差距的阶段:到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出现了较大差距,城乡差距明显,收入差距拉大,部分人口群体受到严重贫困压力,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不断变化,但是,我国社会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事实,未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是生产资料和历史长期形成的民族资源不平衡,物质文明落后。
此外,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社会保障体系明显不均衡,包括劳动力市场混乱等突出问题。
这些都表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坚持和完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同时,要统揽全局,着力加强规划统筹,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建立社会保障抚养体系,努力改善全民福祉,以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克莱姆法则历史研究
克莱姆法则历史研究克莱姆法则,也被称为“分居法”,是一种社会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克莱姆(George V. Clark)在一九三三年提出。
该理论指出,社会和文化变化会对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有助于框定社会变革的范畴,并施行改革和重构。
这门学科的主要特点在于深入把握社会的变迁,以及人们对变迁的反应。
自从克莱姆提出以前,克莱姆法则的研究和实践已被广泛应用于大量社会课题中。
例如,在社会分层和阶级分析方面,克莱姆法则可以用来帮助研究人员把握不同社会部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此外,该理论还能够使社会研究者更好地掌握多种社会结构的发展,例如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发展情况。
克莱姆法则的发展也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
克莱姆的著名理论是“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考虑性别关系”,提出了社会地位和性别关系之间的内在关系。
后来,由于社会变革和文化多样性,相关研究也不断深入,重新检视、修正和拓展了克莱姆法则本身。
另一个有关克莱姆法则的研究领域是其在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例如,克莱姆法则也可以应用于社会规范、习俗和信仰的研究,以及社会组织和权力结构的变化研究。
此外,这一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应对政治上的社会不平等和不公之处,以及贫富悬殊的分析。
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克莱姆法则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一些学者提出了关于克莱姆法则的新理论和新研究,如无差别的理论,以及对文化多样性和社会隔离的分析。
此外,克莱姆法则也正在被广泛应用于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中,以识别社会中不公正政策引发的后果。
克莱姆法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观点,它不仅对社会学研究有重大的贡献,而且对社会变革也有重要意义。
克莱姆法则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更加广泛的社会研究路径,有助于社会学家们更深入地把握社会变迁,以及如何有效地应对新兴问题。
因此,克莱姆法则必将在未来不断引发新的研究潮流,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城乡,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人们日常衣食住行也一天天好转,“步步迈进了小康的美好岁月。
我们这个小镇也和全国一样,历经了这一段由穷到富的难忘历程。
无论从衣食住行哪个方面中国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0年的砥砺奋进,让中国从一个弱国变成了一个强国。
40年的奋发拼搏,让中国从贫穷到富有。
40年的朝气蓬勃,让中国改变了一个全新的面貌。
一、穿着的变化穿衣朴素,真诚善良是中国人的自古以来的品质。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穿衣可以看出来,当时的中国人民还都是穿着棉麻布的上衣,所有的衣形没有什么太大的的区别,裤子也都是统一的棉麻裤,所有人几乎都是统一的着装。
衣服颜色也都是大同小异。
每个人都透露着一股质朴的气息。
四十年改变了我们的穿衣风格,现如今人们的穿衣真的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颜色,各种各样的款式。
人们更多的追求是时尚,让人赏心悦目。
现在各种高大上的商场,琳琅满目的衣服,真的是足够的吸引人的眼球。
二、食物的变化记得我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在七十年代左右还都是吃了窝窝头、玉米面、红薯粥。
我记得原来常常听他们说那个年代能吃饱饭都已经够好了,有的人连吃的东西都没有甚至还有许多饿死的人。
当时温饱都是一个问题。
记得后来还吃过窝窝头可是都是一些精细的面粉做出来的,我的爷爷说现在再也吃不出来当年的味道了。
记得父母那一辈的人都是家里有好多的兄弟姐妹,每当吃饭的时候都是一大家人围绕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吃一顿饭就像是打仗一样。
父母跟我说那时候吃饭的桌子都是那种木制的小方桌。
现在一些农村家庭有的还在使用。
凳子也是木制小板凳,大家挤到一张桌子上吃饭好不热闹。
四十年是一代人的变迁,现在的家庭家里都是一个两个孩子,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不在只是追求温饱,而是开始追求吃的是不是够营养。
是不是足够的美味。
吃饭的环境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当有个朋友聚会,家庭聚餐,商务谈判等各种饭局都开始到各种高档次的额饭店就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追怀先烈、学习模范转向追星、崇拜偶像
近段时间还看到“不孝女追星刘德华变卖父亲器官”之类的新闻。
我不是个追星族,因为我觉得,每个人应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追求自己的个性;我喜欢听明星的歌,为的是一种感觉或思考。
记得小时侯学习过雷锋和赖宁,可能和大家一样,一直没学个样。
现在看来,那些只是些美好的梦想。
我们需要信念和信仰,但需要盲目崇拜。
2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
网络诞生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它的确方面了人们进行相互沟通和信息获取与传递。
据说中国网民过亿,确实是个庞大的集团。
我认为,网络缩短了人与人在空间上的距离却疏远了人与人在感情上的距离。
对于网游,我不知道到底是杀人游戏,还是游戏杀人;网游宣传了虚拟暴力,可能会导致人的精神恍惚,淡化现实暴力的罪恶感。
另外还有网络色情,网络安全(病毒和黑客)等社会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信息产业部明确表态支持游戏软件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把电子竞技纳入体育项目。
3中国入世,我们的周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洋东西和观念
政治上参与了G8富国俱乐部,经济上加入了WTO,体育上足球进入了世界杯,北京08年也奥运了,上海的吉尼斯记录不断刷新了,可以享受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的口福了,日本女友,泰国人妖,非洲和尚,印度阿三也来中国了,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打开了另一个通向世界的窗口。
4失业问题严重
越来越多的人失业了,月光族,啃老族,新新人类出现了,失业的原因就复杂了,通货膨胀啊,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经济结构调整需要转移大量劳动生产力,人口基数大,读书无用论啊...
5春运帝国民工潮
每到春节,人类历史上最大人口迁移就出现了,千千万万的民工联系着广大的农村,他们像细小的溪流将城市的财富和信息注入遥远的偏僻农村。
而他们来到陌生的环境里,水土不服,生活质量差,睡眠少,性压抑,城乡歧视,地域歧视,工种累、脏┅┅┅他们还像是国家的主人吗?
6教育弊端出现了
知识垄断在少数人的手里,便诞生了教育。
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书育人,教育的本质是大众教育,如果丧失这些,教育便走向毁灭。
以前读书是件很高兴很光荣的事,现在变了!
①九年义务教育终于落实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减轻了,小学生却需要减负了...
②中学生校园暴力,中学素质教育欠缺,应试教育,学生早恋啊...
③大学盲目扩招,高校教育产业化,教育不公平。
教育部一位官员也说过“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教育就是消费,不是每个人都消费得起,没有钱就不要消费”;“人民的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人民人民,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④天之骄子不骄子。
大学生考试作弊、假文凭、拖欠学费贷款,上网的大学生比上课的大学生要多,大学生自杀啊,大学女生.....大学生失业,在校大学生1千万,2006年高考报考人数1千万,2005年考研人树过百万,研究生将成为就业问题的最集中群体。
升学易、就业难,扼杀读书动力
⑤高校教育落后。
填鸭式教学、学术腐败、高商低能、教育与社会脱钩、考试经济┅┅
7娱乐业成为第三产业,夜总会成为正当行业。
大红灯笼高高挂,每个繁华的地方似乎都有红灯区。
8离婚普遍
离婚率上升,(不完全统计)东部沿海地区的离婚率达到1/3,离婚率上升到底是社会的进步
还是退步呢?很难一言以概之,婚姻到底是什么?如果仅仅是一种形式,那么它最终会消失,在北欧国家里已经很淡化婚姻这种形式了,只要是适龄同居,就已经是家,何必无中生有地给自己一个精神枷锁,或许是现代人都看明白了,但是由之而来的离婚家庭和单亲家庭对于子女的教育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9性文化开放
广州一年一度举办性文化节,这在几年前是破天荒的事,当初在北京一幅马赛克的裸女油画就闹得纷纷扬扬。
性很多时候是打着艺术的幌子混淆视听,我们可以感觉得到性问题在未成年人和中老年人之间两极分化,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两极分化。
中国社会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性革命,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变得保守和理性,开放的地方会保守,保守的地方会开放...
10贫富差距扩大
可能是由于马太效应,穷的越穷,富的越富;可能是先富的没有帮后富,而是富富联合。
一个城市孩子的一个普通电动玩具可以改变西部地区一个农村孩子的命运,看了湖南卫视的变形记,才知道还有那么多地方那么穷那么落后。
我们看到了杨利伟的壮丽太空之行,看到了北京的摩天大楼和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同时也应该看到河南的爱滋孤儿,宁夏的失学儿童,街头马路边的乞讨者┅很难想象,在GDP10%的国度里,垃圾废品回收养活着近100万中国人(国家富了,老百姓为什么还那么穷?)。
我们看到雅典奥运中国军团潇洒之旅,还应该认识到,体育的本质是强身健体,体育的宗旨的大众体育;花那么高的代价换取几块牌牌,固然可以为五星红旗增光,但是不要忽视了五星中另外四颗.....
11英语成为第二语言
英语成了就业、晋职的入场券,尽管学过它的人,可能在以后不会用到、甚至会遗忘,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很随口说两句英语(不要在我面前说英语,OK?)。
许多农村小学也都已经开始学英语。
12电荒、油荒等能源危机让国人一时感到恐慌
2004年伊拉克战争导致的原油高烧。
2005年雨季淡水而引发的“拉闸限电”。
2006....2007....2008年燃料和粮食价格猛涨对国际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13信息化时代到来
电话、手机普及,中国网民过亿。
14西化倾向
很长一段时间口口声声说要防止西风压倒东风,而现在呢,我们一边是殴风美雨,一边是日潮韩流。
CBA是学习美国NBA的,中超是学习英国英超的,宫崎俊的漫画和《大长今》曾一度高烧不退。
洋节日盖过传统节日,城市里的圣诞节和情人节带来了一大堆兴奋而空洞消费符号,而十年前这些节日被认为是怪异的。
中国人学习西方,大多忽视其科学、民主、自由、法制、平等、博爱的精髓,而在“性与个性”的层面注了太多的热情。
入世了、全球化了,国人一下子心胸开阔,但脑海中又空洞无物,便感到精神空虚;于是,学习其层面而忽视其实质,以致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精神混乱。
学习别人的好的东西本无可厚非,倒还值得称赞;可怕是只学习别人的皮毛,还拿来卖弄,最终就只有丧失自我。
15反传统倾向
变性人和同性恋公开化,变性人可以参加奥运会甚至可以结婚,你会感到这个世界多么的荒谬。
李安的《断臂山》在内地禁播就是关联这个敏感话题。
在繁华的街头马路我们可以看到时尚男女的金黄卷发和穿孔纹身,而在落后地区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深受过时体制束缚而在新的体制中感到压抑的中年人的那张彷徨面孔。
人们在追逐现代文明的时候却在逐渐远离真正
的本土的现代文明。
16思想日益开放,政治空气日益明朗
对宋美龄的评价也公正客观积极,国民党的抗日地位被肯定,巴金曾经说过建文革博物馆,林彪似乎还被人们列入十大元帅......
17市场经济时代。
追逐利益、谋求个人幸福成了经济动力,“一切向钱看”,社会铜臭味太浓,选美应该是一种追求唯美意韵,却也搀杂了太多的经济元素。
今年,过分追求物质经济而忽视了社会文明,可能会造成社会道德下降,当然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远比那"为人民服务"真实且有效。
?
18腐败成了新名词
多少高官高举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帜,自我标榜“人民公仆”,背后贪污受贿,权钱交易。
中国有3500万之多的政府官员,几乎相当于加拿大国家的人口,每年公车消费70亿,行政开支(会议、庆典等费用,我们都知道共产党的会多)70亿,吃喝70亿,总计200多亿。
腐败的根本在于缺少民主和监督,老大党没有反对党和反对派,人民又没有足够的权利监督政府行为,国际社会又不能干涉内政就,所以执政者看不清自己的错误和弊端。
?
19国际地位日益上升,国内矛盾日益复杂
在中国怎么一多人口国家,任何一个小问题都是大问题。
一个长期积弱或压抑的国家突然踞起必然隐含着一严重的政治危机。
许多个别问题和许多潜在的问题,政府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想积极解决(可能是由于政府臃肿,办事效率不高),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人敢领头抗风险,只采取弹性法则息事宁人,等到问题严重时(尤其是出了人命)才来治理,那时候已经是血的代价。
由于工作问题和社会压力出现了职业病,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严重,太多的人借助酒精(在中国死在酒里的人要比死在水里的要多)、毒品(吸毒人数过百万)、极限速度(如彪车)来自我麻醉。
孙志刚导致了一部法律的终结,马加爵让我们看到高校教育的危机,法能功事件说明了中国人的信仰缺失,314西藏事件让我看到了国内民族问题的严重性,四川大地震凸显了中国危机管理的不足。
20政府观念转变
发展经济转向发展幸福,以“人”为中心,“以经济为中心”转向“三个代表”。
意识形态淡化,剩余价值变成了创造财富,“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又回到了胡适的“少谈点主义,多做点实事”。
人权最终入宪,保护私有财产,放宽资产阶级入党的限制绿色GDP提出,更加注重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关注弱势群体、农村和西部,谋求大众幸福,注重公平。
总之,二十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是非常巨大的,我看到了政治体制的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也看到了在这些发展进步中产生和不断严重的问题。
不过,坚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