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诊断1

合集下载

iPad基础知识与常规故障诊断-2

iPad基础知识与常规故障诊断-2

iPad基础知识与常规故障诊断一、基础知识1、识别功能2、Mac 系统需求3、Windows 系统需求4、查找序列号5、iPad 配件二、硬件信息1、控制键2、Multi-Touch 显示屏3、音频4、无线连接5、传感器6、Micro-SIM 卡三、软件信息四、常规故障诊断1、快速参考表2、机械性能目测检查3、有效的iPad 故障诊断iPad 是一款革命性的设备,可用于浏览网页、阅读和发送电子邮件、欣赏照片、观看视频、收听音乐、玩游戏、阅读电子书以及其他更多用途。

一、基础知识1、识别功能•9.7 英寸高清LED 背光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开关)显示屏•适用于iPad 更宽大界面的Multi-Touch 屏幕•内置Wi-Fi 802.11n 和Bluetooth 2.1 + EDR 技术•内置25 Whr 可充电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单次充电可续航多达10 小时*•3G 蜂窝数据网络功能(iPad Wi-Fi + 3G 机型)•Apple 自行设计的A4、A5 高效节能芯片•闪存容量:16GB、32GB、64GB•可用于连接基座和充电的30 针接口•内置扬声器2、Mac 系统需求•配备USB 2.0 端口的Mac 电脑•Mac OS X v10.5.8 或更高版本•iTunes 9.1 或更高版本•iTunes Store 帐户•Internet 访问权限3、Windows 系统需求•配备USB 2.0 端口的PC•Windows 7、Windows Vista,或含Service Pack 3 或以上的Windows XP Home 或Professional•iTunes 9.1 或更高版本•iTunes Store 帐户•Internet 访问权限4、查找序列号iPad 的序列号可以在零售包装盒、客户的原始收据和下列位置找到: 设备的背面iPad 的“关于本机”屏幕iTunes 的“摘要”面板5、iPad 配件iPad 随附下列配件:•基座接口至USB 电缆•10W USB 电源适配器•SIM 推出工具(仅限Wi-Fi + 3G 型号) •文档二、硬件信息1、控制键2、Multi-Touch 显示屏针对iPad 更宽大的显示屏,全面革新了Multi-Touch 屏幕技术:•具备IPS 技术的高清9.7 英寸(对角线)LED 背光宽屏显示屏。

冠心病的常规诊断顺序是怎样的

冠心病的常规诊断顺序是怎样的

冠心病的常规诊断顺序是怎样的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脏病,对于其诊断和治疗需要一个系统的流程。

常规的诊断顺序对于准确识别冠心病的症状、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冠心病的常规诊断顺序:1、了解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关症状的详细病史,包括疼痛的性质、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的放射部位等。

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家族史、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等,以获取全面的疾病信息。

2、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以及检查心脏的听诊和视诊情况。

体格检查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心脏状况。

3、实验室检查: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等,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4、心电图(ECG):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能够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医生检测心脏的异常节律和电信号,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梗死。

5、超声心动图(Echo):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它利用高频声波来生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图像。

通过观察心脏的结构和运动情况,医生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诊断特定类型的心肌病。

6、冠状动脉造影(CAG):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它通过插入导管至冠状动脉口,注射造影剂并拍摄X光图像,以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情况。

7、心肌核素显像(MPI):心肌核素显像是另一种无创性检查,它利用放射性核素来评估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从而检测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梗死。

在完成上述诊断步骤后,医生将综合分析所有的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生活习惯,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等。

医生还会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冠心病的常规诊断顺序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借助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肌核素显像等检查工具来评估病情。

耳鼻喉科门诊常见20种疾病诊疗常规

耳鼻喉科门诊常见20种疾病诊疗常规

耳鼻喉科门诊常见20种疾病诊疗常规1. 鼻窦炎:常规诊断方法包括问诊、鼻部检查和鼻窦X光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鼻窦冲洗和鼻黏膜激素喷雾剂。

2. 中耳炎: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听力测试、耳朵检查和中耳压测量。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疼痛缓解药物和中耳穿刺排脓。

3. 咽喉炎: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喉部检查和咽拭子细菌培养。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止咳药物和漱口液漱口。

4. 鼾症(打鼾):常规诊断方法包括问诊和睡眠监测。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持正确睡眠姿势、减肥和使用口托或鼻腔扩张器。

5. 喉癌: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喉镜检查、组织活检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6. 鼻咽癌:常规诊断方法包括鼻咽镜检查、组织活检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7. 鼻窦肿瘤:常规诊断方法包括鼻窦X光检查、MRI和鼻窦镜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8. 中耳肿瘤: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听力测试、耳朵检查和MRI。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放疗。

9. 外耳道感染: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外耳道检查和外耳道分泌物培养。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外耳道冲洗。

10. 梅尼埃病:常规诊断方法包括眼震测试、听力测试和平衡功能测试。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素治疗和平衡康复训练。

11. 鼻炎:常规诊断方法包括鼻部检查和鼻窦CT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过敏药物、鼻腔清洗和鼻黏膜激素喷雾剂。

12. 喉咙疼痛: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喉部检查和咽拭子细菌培养。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止痛药物、抗生素治疗和漱口液漱口。

13. 鼻息肉:常规诊断方法包括鼻部检查和鼻窦CT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鼻窦冲洗。

14. 咽喉异物: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喉部检查和咽部X光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取出异物和局部止痛药物。

15. 鼻出血:常规诊断方法包括鼻部检查和鼻内窥镜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鼻腔填塞和局部止血药物。

16. 声带息肉:常规诊断方法包括喉部检查和声带镜检查。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规诊断流程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规诊断流程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规诊断流程一、引言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的疾病,包括中风、帕金森氏病、癫痫等。

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他们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二、详述1. 临床观察在开始诊断之前,医生会仔细收集患者的病史和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他们将询问患者有关任何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例如头晕、失眠、易怒等。

医生还可能观察患者行走姿势是否正常以及四肢功能情况如何。

这些初步观察可以为后续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

2. 神经系统检查基于初步观察结果,医生会进行更具体的神经系统检查。

这包括测试肌力、感觉功能、平衡和协调能力等。

医生可能会用针或锤子尽量准确地刺激患者的一些身体部位以评估神经反应。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哪个特定区域受损,从而指导后续诊断。

3. 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影像学技术如CT扫描、MRI和PET扫描可以提供有关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

这些检查通常能够检测出疾病引起的异常变化,如肿瘤、脑梗塞或脊髓损伤等。

通过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4.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是通过记录和分析神经系统中产生的电活动来评估其功能状态。

最常见的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包括脑电图(EEG)和肌肉/神经传导速度测试(NCV)。

EEG可以帮助诊断癫痫等相关疾病,而NCV则被用于评估周围神经损伤。

5. 脑脊液分析通过脑脊液分析,医生可以检查患者的脊髓液(CSF)以寻找可能存在的病理指标。

例如,在多发性硬化症的诊断中,脑脊液中抗体水平的异常升高被认为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6. 遗传测试在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中,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遗传测试可以帮助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特定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从而提供确切的诊断依据。

这对于家族性疾病如亨廷顿舞蹈症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非常有效。

7. 诊断沟通与综合根据以上各种检查结果和全面的临床评估,医生将综合所有信息做出最终诊断。

急诊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急诊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急诊科常见病诊疗常规-------------------学习资料一、急性出血二、急性心肌梗死三、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四、急性有机磷中毒五、脑出血六、上消化道大出血七、心跳呼吸骤停八、真心痛九、中风十、卒死蔡市镇卫生院二〇一五年急诊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一、急性出血急性出血属于中医“血证”范围,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下泄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称为血证。

急性出血是指出血量较大,出血势较急,以及有广泛出血倾向的一类血证。

呕血:又称吐血。

血由胃来,经呕吐而出。

一、疾病诊断要点:1.以往多有胃脘、鼓胀、胃癌、肝癌等病史。

2.多因情绪激动,饮食不节、不洁及进食辛辣刺激、坚硬食物而诱发。

3.恶心,呕血,呕血多是暗红色,常夹有食物残渣,重时频繁呕吐,呕血鲜红,伴黑便或便血。

4.神情紧张,汗出,面色无华或青灰,舌质淡暗,脉滑数或孔数.二、证候诊断要点:1.实证:常见于青壮年,或大量呕血的早期。

多因饮食不节,情绪激动而诱发。

起病突然,病程短。

呕吐频作,呕血色红或紫暗,常伴有口臭或口苦,烦躁,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2.虚证:常见于年老体衰及反复发作的患者,或持续呕血不止者。

多因劳累及情志不遂而诱发。

胃痛绵绵或不痛,呕血时轻时重,色淡或暗,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汗出,舌质淡,脉细数。

三、鉴别诊断要点咯血与呕血:咯血多有肺痨、支气管扩张及肺癌等肺部疾病,呕血多有胃脘痛、鼓胀、黄疸、肝癌等病史。

咯血前多有胸闷、胸痛、咽痒等先兆症状;呕血前多有恶心、胃脘胀痛等先兆症状。

咯血血色鲜红,血中夹痰或痰中带血;呕血多血色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咯血多因外感六淫及情致志不畅而诱发,呕血多因饮食不节、不洁及进食后刺激、坚硬食物而诱发。

四、相关检查:1.常规检查:血常规可见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大便、呕吐物隐血试验阳性,血中尿素氮浓度升高,肝功能可异常。

2.消化道钡餐透视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底及食道下端静脉曲张、胃及肠道占位性病变有诊断意义。

小儿糖尿病的常规护理诊断

小儿糖尿病的常规护理诊断

小儿糖尿病的常规护理诊断小儿糖尿病的常规护理诊断包括:1. 控制血糖水平:监测血糖,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胰岛素注射或口服药物治疗。

2. 调节饮食: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平衡饮食,避免过量进食。

3. 定期运动: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并促进身体健康。

4. 应对并发症:定期进行眼部、肾脏和神经系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 心理支持:对患有小儿糖尿病的儿童及其家人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影响。

6. 定期复诊:按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疾病的发展情况。

以上是小儿糖尿病的常规护理诊断,希望能够对糖尿病患儿及其家人有所帮助,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小儿糖尿病的常规护理诊断中,控制血糖水平是关键。

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血糖值,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胰岛素注射或口服药物治疗。

同时,调节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家长需要协助孩子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平衡饮食结构,从而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此外,定期运动也是帮助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方式。

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利用,有助于降低血糖值。

然而,家长需要在孩子进行运动时特别留意孩子的血糖情况,以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除了以上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进行眼部、肾脏和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尽早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减少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

除了生理护理外,心理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小儿糖尿病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影响,还会对其心理造成压力。

因此,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困扰。

最后,定期复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医生可以根据孩子的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儿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护理的慢性疾病,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孩子的血糖情况,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疾病。

中国儿童临床常规检验指标参考区间建立

中国儿童临床常规检验指标参考区间建立

中国儿童临床常规检验指标参考区间建立儿童临床常规检验指标是用于评估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标准。

针对儿童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特点,建立了一系列的参考区间,以帮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血液、尿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四个方面对中国儿童临床常规检验指标的参考区间进行详细介绍。

一、血液指标1.血常规指标血常规是评估儿童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基本指标的检验项目。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血常规的参考区间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血红蛋白浓度在140-220g/L之间,而3-6岁的儿童为110-140g/L,7-12岁的儿童则为115-150g/L。

2.凝血功能指标儿童的凝血功能指标也是常规检验项目之一。

在新生儿期,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参考区间均较宽,分别为10-16s和25-40s。

随着年龄增长,这两个指标的参考范围会逐渐逼近成人的标准。

3.血型鉴定指标血型鉴定在新生儿出生后就需要进行检测。

根据中国卫生部发布的《新生儿血型鉴定技术规范》,A、B、O血型的检测时间一般为出生后24小时内,Rh(D)血型的检测时间一般为出生后72小时内。

二、尿液指标1.尿常规指标尿常规是评估儿童肾功能和泌尿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

对于儿童的尿液检验,常规包括尿比重、酸碱度、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糖等多个指标。

这些指标的参考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2.尿常规镜检指标除了尿常规外,尿液镜检也是常规检验项目之一。

对于儿童来说,尿液镜检主要包括红细胞形态、白细胞形态、上皮细胞、管型、晶体等指标。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也会有所不同。

三、生化指标1.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是评估儿童肝脏健康的重要指标。

儿童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等。

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来确定。

口腔科诊疗常规(正文)

口腔科诊疗常规(正文)

牙体牙髓疾病的常规诊断指南一、浅龋【诊断】1.一般无自觉临床症状2.平滑面的浅龋临床检查可见病损处呈白垩色或棕褐色改变,窝沟的前期表现为龋损部位色泽变黑。

3.探诊可有粗糙感,质地略软可卡住探针。

4.邻面平滑面早期龋不易发现,可用探针或牙线仔细探查,并配合咬合翼片检查。

5.浅龋早起诊断的其它方法。

(1)荧光显示法:以一种氯化烃类涂料涂布牙面2~3分钟后用清水洗净,紫外线照射局部,龋损部位可发出荧光以助诊断。

(2)显微放射摄影法。

(3)氩离子激光照射法等。

【鉴别诊断】1.釉质钙化不良临床表现为牙面出现白垩色损害,但釉质形态基本完整,表面光洁,质地较硬,且可出现在牙面的任何部位。

2.釉质发育不全可有釉质实质性缺损,出现带状或窝状的棕色的凹陷,甚至牙冠缺损,或牙冠变黄或褐色,但探诊时损害局部硬而光滑,病变呈对称性。

3.氟牙症特点是在同一时期萌出牙的釉质上有白垩色或褐色的斑块,严重者还并发有釉质的实质缺损,但质硬,且多见于恒牙,有高氟区生活史。

【治疗原则】1.龋齿的保守治疗2.充填治疗二、中龋【诊断】1.可有冷热或甜酸刺激敏感症状,多为一过性敏感症状,无持续性痛或自发痛,也可无主观症状。

牙颈部中龋的症状较为明显,因该部位距牙髓较近。

2.临床检查可见龋洞,发生在邻面或窝沟处的龋釉质可呈墨浸样破坏。

3.探诊洞底位于牙本质浅层,质软,轻度敏感。

4.对不易确诊的发生在邻面的龋,必要时拍咬合翼片以确诊。

【治疗原则】充填治疗。

三、深龋【诊断】1.有明显的冷热酸甜刺激敏感症状,或有食物嵌塞后的一过性疼痛,但疼痛不持久,无自发痛。

2.临床上检查可见大龋洞,发生在深窝沟下的龋,有时洞口不大,可去净腐质后确诊。

3.洞底位于牙本质深层,探诊敏感,但未露髓。

4.冷热诊无明显异常或有一过性敏感的反应,但不应有延迟性疼痛,咬合翼片可见深龋洞。

【鉴别诊断】1.牙髓充血患牙对温度测试敏感,立即出现疼痛反应,去除刺激后可有短暂的疼痛症状。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英文缩写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英文缩写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英文缩写一、血液检验项目及英文缩写1.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负责携带氧气到身体各部位。

2.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用于评估患者的红细胞数量,匡助诊断贫血等疾病。

3.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用于评估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匡助诊断出血倾向等疾病。

4.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用于评估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匡助诊断感染等疾病。

5. 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用于评估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的比例,匡助诊断出血倾向等疾病。

6. 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用于评估患者血小板的平均大小,匡助诊断出血倾向等疾病。

7. 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用于评估患者血小板的大小分布范围,匡助诊断出血倾向等疾病。

8. 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用于评估患者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沉降的速度,匡助诊断炎症等疾病。

9. 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用于评估患者血糖操纵情况,匡助诊断糖尿病等疾病。

10. 血型(Blood Type):用于确定患者血液类型,匡助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医疗操作。

二、尿液检验项目及英文缩写1. 尿常规(Urinalysis,UA):用于评估患者尿液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份,匡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等。

2. 尿白细胞计数(Urinary White Blood Cell Count,UWBC):用于评估患者尿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匡助诊断尿路感染等疾病。

3. 尿红细胞计数(Urinary Red Blood Cell Count,URBC):用于评估患者尿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匡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等。

儿科前5种疾病诊疗常规1

儿科前5种疾病诊疗常规1

小儿腹泻病腹泻病是一种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的综合征,婴幼儿常见病因分类:①感染性腹泻,如痢疾、霍乱及其他感染性腹泻(肠炎);②感染性腹泻:饮食性,症状性、过敏性及其他。

【诊断】(一)大便性状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病程分类1.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

2.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至2个月。

3.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个月以上。

(三)病情分类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中型有些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

3.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

(四)临床诊断1.根据腹泻病程、大便性状、大便的肉眼和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估计最可能的诊断。

2.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

小儿尤其是2岁以内婴幼儿,发生在秋冬季节,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大;成人发生在5~6月份要考虑成人型轮状病毒肠炎;发生在夏季以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肠炎可能性大。

3.水样便或米汤样便,腹泻不止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要考虑霍乱。

4.病人粪便为粘液或脓血便,要考虑为细菌性痢疾;如血多脓少,呈果酱样,多为阿米巴痢疾。

此外,应考虑侵袭性细菌感染,如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或沙门菌肠炎等。

(五)脱水的评估 (见表1—3)。

【治疗】预防脱水。

纠正脱水。

继续饮食。

合理用药。

(一) 急性腹泻病的治疗1.治疗方案一适用于无脱水征患者,可在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三原则:(1)给患者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2.给患者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

①继续母乳喂养;②如患儿不是母乳喂养,年龄在6个月以内,可用患儿日常食用的奶或奶制品继续喂养;③若患儿年龄在6个月以上.给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如粥、面条或烂饭、蔬菜、鱼或肉末等;可给一些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

石蜡常规诊断报告单

石蜡常规诊断报告单

石蜡常规诊断报告单
1、大体描述:
病理医生需要对不同标本进行检查,包括小活检和不同大小的肺切除标本及更复杂标本,对肺标本的最基本的5个组成部分进行系统检查:气道、肺实质、浆膜、血管及淋巴结。

大体描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手术方式及送检结构/器官标本大小。

( 2 )否有病灶,病灶大小及位置。

( 3 )病灶的颜色、质地、边界。

(4)病灶与支气管切缘或者肺切缘的距离。

(5)病灶与大气道、浆膜、大血管的关系。

(6)若有多个病灶,分别按照以上内容描述,并描述病灶之间的关系。

( 7 )清扫的淋巴结的大小和个数。

2、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包括以下: ( 1 )送检组织/器官名称(如左肺上叶) ; (2)肿瘤组织学类型及亚型(如角化型鳞癌) ; (3 )是否浸润脏层胸膜、血管、神经。

(4) 手术切缘有无肿瘤; ( 5 )淋巴结有无转移或其他病变如肉芽肿。

体检中常规检查中的异常指标分析与诊断

体检中常规检查中的异常指标分析与诊断

体检中常规检查中的异常指标分析与诊断体检是一种常见的健康管理方式,通过对身体各项指标的全面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然而,在体检中常常发现一些异常指标,这些异常指标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就体检中常规检查中的异常指标进行分析与诊断。

一、血压异常在体检中,血压是常规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2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

若血压超出正常范围,可能存在高血压或低血压等问题。

对于血压偏高的患者,还需进一步检查其他心血管指标,如心电图、心肌酶谱等,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

同时,还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代谢综合征等相关问题。

对于血压偏低的患者,需考虑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进一步排查病因。

二、血常规指标异常体检中的常规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

若这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可能存在一系列潜在疾病。

白细胞计数异常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通过进一步的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检查,可以确定感染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此外,白细胞计数异常还可能与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病等相关。

红细胞计数异常可能意味着贫血等问题。

贫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

进一步的铁代谢指标、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等可以帮助确定贫血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小板计数异常可能与血液系统疾病相关,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等。

进一步的骨髓穿刺、遗传学检查等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三、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是常规体检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异常的肝功能指标可能意味着肝脏疾病的存在。

常见的肝功能异常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异常常见于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

进一步的乙肝病毒检测、肝脏超声等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精神病学诊疗常规

精神病学诊疗常规

精神病学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 病症标准至少有以下 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感情高涨或低落,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另规定:〔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操作,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含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唐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感情倒错,或明显的感情冷淡;〔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少。

2 严峻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峻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3 病程标准〔1〕符合病症标准和严峻标准至少已连续 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2〕假设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病症标准,当感情病症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病症标准时,分裂病症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的病症标准至少 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4 排解标准排解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假设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入院标准】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需要住院医治,应由精神科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推断。

一般来说,患者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建议住院医治:1 急性发病期患者,包含初次发病和复发;2 受精神病性病症的影响,极易对他人或社会产生危害者;3 高自伤、自杀风险者;4 拒饮食,或大小便潴留者〔木僵、亚木僵状态〕;5 院外医治效果不理想,或药物医治效果欠佳者;6 药物副作用严峻,或对药物医治不耐受者;7 有多种精神病性病症,主动要求住院医治者;8 病情复杂,或伴有其他严峻医学问题的患者。

【入院检查】1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必要时〕;胸片、心电图、脑电地形图;心理CT测查:阳性和阴性病症量表(PANSS)、医治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响量表(TE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必要时)、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必要时〕。

羊病实验室常规诊断技术

羊病实验室常规诊断技术

羊病实验室常规诊断技术引言
本文档将介绍羊病实验室中常用的诊断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实验室可以准确快速地诊断羊的疾病,帮助兽医制定治疗方案。

1. 羊血常规检查
羊血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技术,通过检查羊的血液指标可以判断其健康状况和是否存在潜在疾病。

常见的血液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

2. 羊粪常规检查
羊粪常规检查是羊病实验室中另一常用的诊断技术。

通过检查羊的粪便可以了解其消化系统功能、疾病状况和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等。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颜色、质地、气味、有无血便等。

3. 羊尿常规检查
羊尿常规检查是诊断羊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检查羊的尿液
可以判断其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和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等。

常见的
检查项目包括尿液颜色、透明度、PH值、白细胞计数等。

4. 羊体外寄生虫检测
羊体外寄生虫检测是检测羊体内是否寄生有寄生虫的方法。


过采集羊的血液或粪便样本,实验室可以进行寄生虫的检测和鉴定,帮助兽医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5. 羊病原体检测
羊病原体检测是诊断羊病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采集羊体液样本,实验室可以检测和鉴定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帮助
确定疾病的种类和病因。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PCR技术、酶联免
疫吸附试验等。

结论
羊病实验室常规诊断技术是一系列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兽医判断羊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类型,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这些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

九、骨、关节 ⑴关节和关节囊感染 ⑵骨髓炎 ⑶椎间盘感染 十、生殖道 ⑴外阴切口感染 ⑵阴道穹隆部感染 ⑶急性盆腔炎 ⑷子宫内膜炎 ⑸男女性生殖道的其它感染 十一、口 腔 十二、其它部位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一、上呼吸道感染:要严格标准 临床诊断:一定要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发热
第一是时间界定,一定>2天 第二是体温界定,一定>38℃
阴性,亦可以诊断。 3、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 4、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
深部切口感染。 需再次手术才能解决问题的,归属器官或腔隙感染。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七、泌尿道感染 临床诊断: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
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⑴男性尿检:WBC≥5个/高倍视野, 女性尿检:WBC≥10个/高倍视野,
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⑷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五、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六、器官(或腔隙)感染 时间概念: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⑴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⑵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
医院感染诊断原则——属于医院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诊断原则——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 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注: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中医诊疗常规

中医诊疗常规

中医诊疗常规中医诊疗常规是中医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通过一系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来辨别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以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中医诊疗常规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望、闻、问、切。

望,是指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表形态、面色、体质特征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

比如说,红色的面色可能表明热病,黄色的面色可能与黄疸有关等等。

闻,是指医生通过嗅闻患者体味和排泄物等来判断疾病的情况。

例如,气味刺鼻、口臭等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或感染疾病的表现。

医生还会借助听力,听诊患者的心肺音等,来辅助诊断。

问,是指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主诉、症状等,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疼痛部位、程度、伴随症状、起病时间等,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本质。

此外,医生还会问及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精神状态等,这些都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

切,是指医生通过对患者的脉象进行触诊,来判断疾病的情况。

中医脉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了解人体脏腑的功能状态。

医生会仔细触诊患者的脉搏,并根据脉搏的速度、力度、规律等特征,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某种疾病。

除了望闻问切,中医诊疗常规中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技术。

例如,中医诊断一般会通过四诊合参,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来进行全面的辨证论治。

此外,中医还会运用中医经络学来观察患者的经脉情况,运用中医八纲辨证来区分病情的轻重缓急等。

中医诊疗常规要求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医生需要通过初步望、闻、问、切的观察和资料收集,进一步进行辩证论治,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断不仅仅是诊断疾病的名称,更重要的是要辨别疾病的病位、病机和病因,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和预后。

总之,中医诊疗常规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望、闻、问、切的综合分析和辨证论治,医生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发展情况,并针对不同的病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诊疗常规不仅依赖医生的经验和技术,同时也要求医生具备深厚的中医理论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牙本质敏感症


【 病史采集 】 该症指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如冷热酸甜及机械磨擦作用时产生的酸痛症状,它 为各种牙体疾病所共有,而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凡能使牙本质暴露或敏感性增高 的因素均可能成为该症的病因。 【检 查】 1.好发于牙齿磨耗严重的部位及牙颈部; 2. 刷牙、吃硬物、酸、甜、冷、热等刺激均可引起牙酸痛,刺激去除后症状即 消失; 3. 用尖锐的探针在牙面上可探及 1个或数个过敏点。 【诊 断】 1. 患牙主要为刺激痛,尤其对机械刺激最敏感,去除刺激后症状立即消失,; 2. 可探查到敏感点。 【 治疗原则 】 1. 药物治疗:脱敏,再矿化治疗; 2. 反复脱敏无效者可考虑充填治疗或人工冠修复; 3. 激光治疗:YAG激光照射过敏区; 4. 个别磨损严重而近髓者,必要时可行牙髓失活治疗。
4.慢性根尖周炎







【 病史采集 】 1. 无明显自觉症状; 2. 患牙多有龋坏,变色; 3. 根尖部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或根尖部有膨隆感; 【检 查】 1. 患牙龋坏,变色; 2. 根尖部粘膜有瘘管或膨隆; 3. 轻叩痛或不适感; 4. 温度试、电活力测试无反应; 5.X线牙片显示根尖区有边界清楚的透射区或根尖周骨质模糊,疏 【诊 断】 依据症状和体征均可确诊。 【鉴 别】 应与颌骨囊肿,造釉细胞瘤相鉴别。 【 治疗原则 】 1. 根管治疗术; 2. 牙髓塑化疗法: 根管外科治疗包括根尖切除、刮治和倒充术。
第四节 牙 周 病 1.牙 周 炎

【 病史采集 】 1. 有无牙龈出血、牙松动咀嚼无力或咀嚼疼痛; 2. 有无牙龈肿胀、溢脓、口臭; 3. 有无牙龈红肿,持续性疼痛,咀嚼痛及淋巴结肿痛等急性发病史; 4. 有无食物嵌塞,牙外伤或咀嚼不当引起的咬合创伤史; 5. 有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病等。 【检 查】 1. 牙龈有无充血、水肿、组织松软等牙龈炎表现,有无牙龈炎性退缩,有无菌斑、牙石等刺激因素存在; 2. 是否有真性牙周袋形成; 3. 患牙有无松动,松动程度; 4. 有无牙周创伤的早接触点存在; 5.有无引起食物嵌塞的因素存在,如牙龈乳头萎缩,邻牙接触不良,牙龈过度伸长、楔状牙尖等; 6. 有无急性炎症表现,即牙周脓肿的表现,X线照片了解牙槽骨吸收类型及吸收程度。 【诊 断】 1.牙龈炎症(充血、水肿、易出血)。 2. 牙周袋形成或牙龈退缩。 3. 牙松动。 4. X线牙片显示牙槽骨吸收。 【鉴 别】 1. 与单纯性牙周炎鉴别。 2. 发生牙周脓肿时应与牙槽脓肿鉴别。 【 治疗原则 】 1. 龈上和龈下刮治; 2. 牙周创伤者,患牙应进行选磨去除早接触点,如有食物嵌塞应进行食物嵌塞的矫治; 3. 松牙固定; 4. 病牙拔除,对牙槽骨吸收过多,牙周袋过深松动度大、咬合不良的牙齿,应予拔除; 5. 牙周袋处理,包括急性期牙周脓肿成熟时切开引流手术治疗并配合全身用药;慢性期清除牙石,调整咬合,必要时进行牙周手术治疗; 6. 全身疾病的相应治疗。
第三节 牙 龈 病 1.牙龈炎(缘龈炎)







【 病史采集 】 1.刷牙及咀嚼时牙龈出血史; 2. 有无牙龈自发性出血; 3. 有无血液病史,有无皮肤紫癜、鼻衄、皮下出血、月经过多等。 【检 查】 1. 牙菌斑、牙石堆集情况; 2. 炎症区有无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根面龋及充填悬突等刺激因素存在; 3. 牙龈色泽、形态及龈沟深度,炎症波及范围; 4. X线牙片显示无牙槽骨吸收。 【 诊 断 】 凭借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确诊。 【鉴 别】 1. 疱疹性龈口炎; 2. 急性白血病; 3. 牙周炎。 【 治疗原则 】 1. 清除牙石,行龈上洁治术; 2. 食物嵌塞矫治,包括食物嵌塞牙体选磨法,或用充填法或冠嵌体恢复良好的邻面触点;除 伸长无对牙合的牙及错位的第三磨牙; 3. 磨除不良修复体的悬突。
4. 绝大多数的
3急性根尖周炎

【 病史采集 】除术,即根管治疗。 1. 自发性、持续性钝痛,严重时可出现搏动性剧烈跳痛,患牙定位明确; 2. 患牙有浮出、伸长感,不敢 咬; 3. 患牙多有龋洞或变色,根尖区扪压痛,粘膜发红、肿胀; 4. 多伴有乏力、发热,所属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检 查 】 1. 根尖区红肿、压痛; 2. 叩痛明显,不能咀嚼; 3. 冷热试、电活力测试无反应; 4. X线牙片可偶见牙槽骨破坏的透射影像。 【诊 断】 1. 可定位的持续性疼痛; 2. 叩痛明显,咬牙合痛; 3. 根尖区软组织红肿或脓肿形成; 4. X线牙片有助于诊断。 【鉴 别】 牙周脓肿:有牙周袋,脓肿位置接近龈缘、范围局限,牙松动,电测试活力正常、X线牙片示牙槽骨有破 坏。 【 治疗原则 】 1. 应急处理:开放髓腔,切开脓肿,调牙合,全身消炎、止痛等药物治疗; 2. 根管治疗; 3. 塑化治疗。
2.慢性牙髓炎







【 病史采集 】 1. 轻微的自发性钝病,阵发性痛; 2. 长时期冷热刺激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较长时间后逐渐消失; 3. 多有食物嵌塞痛史,咬牙合不适,多能明确指出患牙。 【检 查】 1. 多有深龋等牙体缺损; 2. 有深探痛; 3. 轻度咬牙合痛,叩痛; 4. 电活力测试反应迟钝; 5. X线可见牙周间隙增宽或硬板模糊。 【诊 断】 凭借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确诊。 【鉴 别】 应与急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龈息肉,牙周膜息肉等鉴别。 【 治疗原则 】 1. 牙髓摘除术,即根管治疗。 2. 牙根尚未发育完成的单根牙,穿髓孔大,可选用活髓切断术。 3. 成年人后牙或根管钙化者,乳磨牙牙根已形成尚未吸收者,可用干髓术。 牙髓病患者均可用牙髓摘
口腔常规诊断
第一章 口腔内科疾病
1. 龋

齿
【 病史采集 】 1. 多无自觉症状、激发疼不明显; 2. 有一定好发部位,呈不对称分布。 【检 查 】 1. 牙面有黑褐色或白垩色斑点; 2. 探及牙表面质地粗糙、变软; 3. 牙体无明显缺损; 4.X 片显示透射或边缘模糊影像。 【诊 断 】 1. 患者多无主观症状及激发痛; 2. 牙体出现色、质改变,但无明显缺损; 3.X 线检查,荧光显示法等有助于诊断。 【 鉴别诊断 】 牙釉质钙化不全与浅龋鉴别要点: 1. 前者为发育性疾病,患牙呈对称性分布,后者无; 2. 前者的好发部位为牙尖及光滑面,后者为牙合面窝沟或邻面; 3. 前者主要为颜色改变,一般无形、质改变,后者有质地改变; 4. 前者病损无进行性,后者有。 【 治疗原则 】 1. 药物治疗; 2. 磨除治疗(将面积较小的龋损磨除,使其停止发展或消失); 3. 充填术治疗,除去龋坏组织,制备洞型,用人工材料填补、修复,恢复正常牙体形态和功能。
2.肥大性牙龈炎







【病史采集 】 1. 牙龈有无肿胀,有无牙龈出血史; 2. 患者年龄是否正处在青春期,是否孕期; 3. 有无口呼吸习惯; 4. 有无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史; 5. 有无血液病病史 【检 查】 1. 龈缘和龈乳头增生肥大情况; 2. 假性龈裂及假性牙周袋情况; 3. 有无牙菌斑、牙石、咬合创伤、牙列不齐、不良修复体和充填物等刺激因素存在; 4. 牙龈肥大的色泽和性质,是炎性肥大,或纤维性肥大; 5. X线牙片显示一般无牙槽骨吸收。 【 治疗原则 】 1.清除牙石,包括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 2.纠正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3.调整咬合,改善牙列不齐情况; 4.手术治疗,牙龈切除术,清除炎症,刺激去除后还有增生的牙龈可行牙龈切除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牙

外 伤




【 病史采集 】 1. 牙齿受到外力碰撞或进食时骤然咀嚼硬物引起牙齿损伤; 2. 有牙体、牙周组织损伤的一系列症状; 【检 查】 1. 损伤轻有牙松动、触痛,有的可见釉质裂,出现牙齿敏感症 状。 2. 重者发生牙脱位、冠根折,出现牙髓症状。 【 治疗原则 】 1. 牙轻度松动者应在受伤后 1~2周内避免使用患牙咀嚼。避 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松动明 显要考虑松牙固定。定期复查观察牙髓活力。 2. 牙脱位者可复位固定,完全脱位者可试行再植术。 3. 已露髓者应行牙髓病治疗。 4. 根折在无修复条件时一般须拔除。
第二节 牙髓病及根尖周病 1.急性牙髓炎



【 病史采集】 2. 夜间痛,睡眠困难; 3. 温度刺液使疼痛加重,刺激去除后疼痛仍可持续较长时间; 4. 疼痛常不能定位,可放射到头面部; 5. 牙体多有深龋洞; 6. 常可探及小穿髓孔,探痛剧烈,有少量出血或脓液; 7. 牙髓活力异常。 【检 查】 1. 多有深龋等牙体缺损,接近髓腔或有极小穿髓孔; 2. 探诊常有剧烈疼痛; 3. 早期叩痛不明显,晚期垂直叩痛; 4. 电活力测量早期牙髓敏感,晚期活力下降,读数高于正常。 【诊 断】 1. 自发性、阵发性锐痛,夜间尤甚; 2. 放射痛,不能定位; 3. 牙体多有深龋洞,常可探及穿髓孔; 4. 温度诊阳性,疼痛延续时间长; 5. 牙髓活力异常。 【鉴 别】 1. 牙间乳头炎:有牙龈红肿、食物嵌塞,但温度刺激龈乳头不会引发剧烈疼痛; 2. 上颌窦炎:温度刺激不出现疼痛,无牙髓感染的患牙,多有感染史,上颌窦前壁有压痛。 3. 三叉神经痛:多有板机点,夜间不易发作,温度改变不引起疼痛。 【 治疗原则 】 1. 疼痛剧烈的首先应开髓引流(可局麻); 2. 待疼痛缓解后,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治疗。 年轻恒牙或无明显自发痛的患牙,如穿髓孔小,牙髓组织敏感鲜红的病例可采用直接盖髓术。
4.楔状缺损





【 病史采集 】 不同程度的出现冷热酸甜不适,刷牙时酸痛等症状,严重者 可引起牙髓及根尖病变。 【检 查】 1. 可见牙颈部楔形缺损,表面坚硬光滑,缺损边缘整齐,尖牙 双尖牙区好发; 2. 探诊敏感。 【 治疗原则 】 1. 正确选用牙刷、牙膏,纠正刷牙方法; 2. 缺损少,无症状者,不需作特别处理; 3. 牙本质过敏者应做脱敏治疗; 4. 缺损大者可用充填法; 5. 有牙髓感染或根尖病变时,应做牙髓治疗或根管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