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投稿样式与细则
论文投稿邮件,模板

论文投稿邮件,模板篇一:科学杂志投稿邮件格式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本人受所有作者委托,在此提交完整的论文《低铝硅比铝土矿降铁、脱硅试验研究》,希望能够在《化工矿物与加工》杂志发表,并且代表所有作者郑重申明:(1)论文成果属于原创,享有自主知识产权,不涉及保密问题;(2)相关内容未曾以任何语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没有一稿多投行为;(3)今后关于论文内容及作者的任何修改,均由本人负责通知其他作者知晓。
本人对上述各项负完全责任。
论文的主要内容简介:以某地铝土矿为研究对象,为了实现低铝硅比铝土矿降铁、降硅的目的,通过试验研究确定采用磁选和浮选联合工艺流程,试验研究获得较好的工艺指标。
原矿铝硅比为,磁选和浮选联合工艺流程获得的选矿指标为铝土矿精矿铝硅比为,Al2O3的回收率为%,精矿中铁的含量为%。
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采用磁选和浮选联合工艺流程,试验研究获得较好的工艺指标,实现低铝硅比铝土矿降铁、降硅的目的非常感谢您审阅本论文,期待早日收到专家的审查意见。
若对于本论文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我联系。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作者同意将该文版权(含各种介质的版权)转让给《化工矿物与加工》xx部。
xx部一次性向作者付清稿酬。
此致敬礼!投稿人:xx身份证号:所有作者姓名:xx ,出生年月:1990-06-20 ,学历:硕士生,研究方向:矿物分选,联系电话 xx,E-mail:xx篇二:投稿信投稿信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本人受所有作者委托,在此提交完整的论文《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混沌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希望能够在《电网技术》杂志发表,并且代表所有作者郑重申明:(1)关于该论文,所有作者均已通读并同意投往贵刊,对作者排序没有异议,不存在利益冲突及署名纠纷;(2)论文成果属于原创,享有自主知识产权,不涉及保密问题;(3)相关内容未曾以任何语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没有一稿多投行为;(4)今后关于论文内容及作者的任何修改,均由本人负责通知其他作者知晓。
科学通报投稿须知内容

科学通报投稿须知内容:
1.投稿方式:请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投稿。
2.稿件处理:编辑部将对来稿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稿件将送交相关专家评审。
3.审稿周期:由于稿件数量较多,审稿周期可能较长,请作者耐心等待。
4.发表费用: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和审稿费。
5.作者署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
第一作者须
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6.图表要求: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图表标题居中排列于图表下方,图表序号及图表名
之间空1格,使用五号黑体。
图表内容使用五号宋体。
每个图表应尽量控制在1页之内。
表格采用三线表。
7.公式要求:数学公式和符号以数学符号进行表示,并注明公式编号和名称。
8.引用文献:文稿应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并在文中引用处以上角标形式标注,
文后按引用顺序列出。
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内部刊物等不作为文献引用。
9.保密要求:来稿内容应不涉及国家机密,并请作者自行审查。
如因泄密问题造成不
良后果,本刊不承担任何责任。
10.版权问题: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对于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的文稿,
本刊不承担任何责任。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单.

3.无论何种原因,要求撤回投稿,要求第1作者以书面形式通知编辑部。
4.多位作者署名或多个单位的文章,作者保证署名内容、顺序和单位内容、顺序无争议。在投稿之后,如变更、增加或删除作者署名内容或顺序、单位内容或顺序,作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编辑部,并需有所有作者的签名和第1完成单位盖章,以示同意。定稿之后,即不再改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单
文章编号:
论文题目
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第1作者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第1作者单位
职称、学位
联系方式
地址(邮编):
E-mail:
电话(手机):
导师联系电话:
投稿约定
1.所有作者保证该文章的合法性,即无抄袭、剽窃、侵权、数据伪造等不良行为,不涉及国家机密。无一稿两投。如因不良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由作者本人负责。
5.所有作者同意将该文章的发表权交《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独家使用,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并同意由编辑部统一纳入相关的信息服务系统。
作者亲笔签名
通讯作者(责任人):投稿时间:200年月日
第1作者:第2作者:第3作者:
其余作者按署名顺序签名:
编委意见
年月日
副主编意见年月日主意见年月日备注
收稿日期:200年月日收稿人:
自然科学类论文标准格式

标题(居中,25字以内)(如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可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作者1,作者2(1. 学校院系或单位全称,省市邮编;2. 学校院系或单位全称,省市邮编)(直辖市只写市名即可)摘要:简要说明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采用方法和主要结论。
其中的内容应在正文中出现,不能对论文加以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补充和解释。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通过阅读摘要就能获得全文必要的信息。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
不能用第一人称做主语,不应把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为200-300字左右。
关键词:关键词1(该文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如有需要,第5及其后的关键词是有利于检索的其他关键词。
关键词各词条间用分号隔开,置于摘要下方。
关键词是论文的检索标识,是为反映论文主题概念、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代表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一般为3-8个。
关键词选择标准:(1)第一个关键词列出该文主要研究内容所属的二级学科名称。
学科体系采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国标GB/T 13745-92)。
(2)第二个关键词列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
(3)第三个关键词列出该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
(4)第四个关键词列出前三个关键词中没有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名称,或者在题目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名词。
(5)如有需要,第五、第六关键词等列出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见附录)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其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具体分类见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以下紧接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及所在单位的英译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英译文,字体使用Times New Roman:The low consumed power design of the hand-hold devicebased on AT91RM9200(与中文题目对应,粗体,除题目的第1个字母及专有名词的第1个字母用大写之外,其余第1个字母用小写)ZHANG San1,LI Si2(中文译名姓在前,英文姓名名在前;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1. Department of …,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710048;2. China Yangtze Three Gorges Project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Yichang, Hube i 443002)(单位:Times New Roman,居中,单位及其所在城市名用斜体,邮编除外。
发表论文格式规范(格式范本)

作者简介:姓名(19XX—)性别,民族,籍贯,单位,学历,研究方向收刊地址(快递):……邮编:……电话:……例如:王晓明(19XX——)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XX级研究生,资产评估专业快递地址:福建省厦门市XX区厦门大学XX校区XXXX电话:XXXXXXX邮编:XXXXXX1.以上每个信息,请不要打折扣,否则出问题,后果自负。
2.如果有多个作者,作者介绍依次排列(第一作者简介在第一段,第二作者简介在第二段)。
例如:第一作者:王晓明(19XX——)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XX级研究生,资产评估专业第二作者:李晓洋(19XX——)女,满族,湖北武汉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XX级研究生,资产评估专业快递地址:X省X市X区厦门大学X校区X(邮寄地址1个就好了)电话:XXXXXXX邮编:XXXXXX。
会计监督在廉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黑体)姓名(单位,单位省·市,单位邮编) (严格按照这个形式填写,小四楷体)【摘要】廉政兴邦,腐败误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法制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关键词】会计监督廉政建设内部监督会计委派制(五号黑体)1本论文属于XXXXXXX项目,项目编号:XXXXXXX,指导老师:XXXXX。
(如果有项目或者指导老师,就如此写,没有就算了)一、前言【一级标题:一、二、三】………………….二、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一)企业会计监督机制不合理【二级标题:(一)、(二)、(三)】……………..(二)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三)会计工作规章制度不健全……………………………三、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要杜绝腐败的滋生,就必须从会计工作及会计人员入手,加强廉政建设。
(一)注重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建设………………(二)实行会计委派制………………(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1.……【三级标题:1.2.3.】2.……3.……(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参考文献] (五号黑体)——特别注意,参考文献严格按格式!下面表格有说明。
自然科学类论文格式

自然科学类论文格式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自然科学类文章的写作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自然科学类论文格式,仅供大家参考。
自然科学类论文格式: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2、题目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
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尽量避免用英文缩写。
3、作者、单位和脚注作者姓名居题目下方,单位名称用括号注于作者下方,写至具体科室并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
稿件首页的脚注处用中(英)文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简介,包括学历、职称、学衔(如院士、博导、硕导或其他学术头衔)、研究方向、本研究的基金资助项目与编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将优先发表)、联系电话、传真、E-mail等。
作者姓名的排列顺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再更动,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它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
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
对文章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
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通讯作者);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
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或本人签名。
4、摘要本版采用结构式摘要(讲座与综述可不按此结构书写),摘要的内容应客观真实,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前三部分切忌掺杂作者的主观见解、解释和评论。
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应写全称。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8个关键词。
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
主要的自由词和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对增刊的再认识——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为例

道, 了解并收集院系科研信息 , 做好征稿计划。我们有 目的 、 有方向地向校内外课题项 目多的院系、 研究所约
稿, 同时部分接受作者 自由投稿 。每期增刊刊发 1 3 — 个专业的研究论文。此外 , 还充分发挥 学报编委的作 用, 请他们协助征稿和审稿 。
K y w r s sieh aae i j ra e od c— e cdmc o nl;sp l n r i u ; t u upe t y s e me a s
摘
要
介绍 有 目的、 方 向。 有 以约稿 方 式 出版 增 刊 的做 法。
的深入开展, 科学研究所取得的创新成果 , 需要通过各
以此种 方式刊登 的研究论 文整体质 量较好 , 且某一 学科论 文可 得 到较集 中地展 示。读者 可以通过 印刷版 阅览 , 也可 以通过 期 刊网进行浏览和检 索。实践证 明, 只要充 分开发 、 用好增 刊 利 资源, 增刊同样 能为高校 的教学 、 、 科研 人才培养 ne i n } ag e Et o Y
Ab t a t sr c T i h s a e i t d c s h p a t e f u l h n p p r n r u e te rc i o p b i i g o c s
s p lme tr su sb y o a ig arn e ns i d a c u pe nayis e y wa fm k n ra g me t n a v n e w t i r o ercnr uin nsmese ilf ls i wr esfrt i o t b t so o p ca ed .Ree rh h t h i o i sac p p r u l h d i hs w y ae gn rl f go u i a esp bi e n ti a r e eal o o d q a t a d s y l y, n
论文格式范例

II
一级标题:宋体四号,行距 20 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 段前 6 磅,段后 0 磅
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 距,段前 24 磅,段后 18 磅
目录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 1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成果。学位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 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1.2.2 其他要求
脚注,宋体 9 磅(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 体 9 磅),左对齐书写,单倍行距段前 0 磅,段后 0 磅。每页重新编号。
1 (英)简·莱恩(Jan-Erik Lane).公共部门——概念模型与途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
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校名尺寸(cm) 1.43×4.89cm
论文题目(中文) 论文题目(外文) 研究生姓名
宋体三号居中,不够位置, 分行写。以下相同。
根据不同类别选取不同封面
中文题目 英文题目
Times New Rome 三号居中,可分 行写
×××
宋体小三号居中。下同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一级学科名称·专业名称
·前为学科,·后为专业
厦门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排版+字体+文档要求)

厦门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排版+字体+文档要求)一、厦门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内容要求论文内容一般应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为:1、封面?2、英文内封面? 3、原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详见附件1)?4、目录(包括图表目录、符录目录)?5、中文摘要?6、英文摘要?7、符号及缩略语等的说明?8、论文正文?9、参考文献?10、附录?11、致谢,博士论文还要求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一)封面采用本科院印发的统一封面格式,封页上填写论文题目、学校代码、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申请学位门类级别、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答辩日期等内容。
(二)目录依次列出文内的主要章节标题,标题应简明扼要。
(三)中文摘要及关键词内容应涉及本项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结论及意义。
注意突出学位论文中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新见解的部分。
文字应简短明了。
选择4-6个关键词。
(四)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基本相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
(五)符号说明论文中所用符号及缩略语所表示的意义及单位。
未用或所用符号不多的论文可省略此部分。
(六)论文正文论文正文是主体,可由文献综述与实验两部分组成,也可只含实验部分。
人文学科的论文用实证分析等取代实验部分。
文献综述应将与论文内容有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回顾与分析,篇幅不宜超过实验部分。
实验部分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构成。
写作形式因科研项目的性质不同而变化,一般可包括试验材料与方法(计算方法、实验设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对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结论。
讨论应涉及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
在引用别人的实验结果及科研成果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避免将自已的实验结果与别人的实验结果混同。
不可将别人的数据、结论或推论窃为已有,杜绝抄袭。
(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或作者姓名的字母顺序列出,二者择一。
可以列在各章末尾,也可以列在正文的末尾。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格式标准及注意事项(精)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格式标准及注意事项一、基本情况
(一)作品标题(仿宋,二号,粗体)
(二)摘要、关键词(字数不超过500字)
【例】
二、文字格式
●题目(仿宋,二号,粗体)
●一级标题(仿宋,小二号,粗体)
●二级标题(仿宋,三号,粗体)
●三级标题(仿宋,四号,粗体)
●正文(楷体,四号)
●行距(全部采用单倍行距)
【例】
三、版面格式
(一)加页眉,内容为:
青岛大学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字体为:仿宋,五号;居中
(二)页面设置
1、页边距:上:2.5厘米下:2.5厘米
左:3厘米右:3厘米装订线:0厘米
2、页眉:1.5厘米页脚:1.5厘米
3、纸型:A4,纵向
(三)插入页码
位置:页面底端对齐方式:外侧
(四)注释
采用尾注,自定义标记为[1],[2],[3]……
注:专著为[M],报纸为[N],期刊文章为[J],论文集为[C],学位论文为[D],报告为[R],标准为[S],专利为[P]
【例】
(五)参考文献
格式同上,先中文后英文;中文按姓名的拼音排序,英文按姓名的字母排序。
四、其他问题
其他未列出的问题请参见新闻出版署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五、特别注意
在上报的作品中不得以任何形式出现作者姓名、所在院系、指导教师姓名等与作品无关的内容。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2 。 2 凡 本 刊 刊用 的稿 件 . 将 同 时 编 人 中 国期 刊 网 、 中 国学 术 期 刊( 光盘 版 ) 、 万 方 数 据 库 和 中文 科 技 期 刊 数 据 库 等 .
2 . 3 稿 件 史责 自负 . 编 辑 部 对 来 稿 有 权 作 技 术 性 和 文字 性 修 改 .来 稿 一 经 发表 . 须按规定缴纳 发表费 . 酌敛稿酬 ( 包 括 比蕊 版和网络版稿酬 ) , 赠送陔期学报.
《 厦 门大 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 征 稿 简 则
《 厦 门 火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 是 南教 育部 主管 , 厦 门 大 学主办 , 国 内外公 开 发 行 的 自然 科学 综 合 性 学 术期 刊 ( 双月 刊) . 本 刊坚 持 党 的 荩 本路 线 . 提倡 “ 双百 ” 方钳 ’ , 以 促 进 科 学 技 术发展 . 培育科技人 才. 服务我 F 日 会 主 义现 代 化 为 宗 旨. 本 刊 主要刊载 : 数学 、 物理学 、 计算 机 科 学 、 技 术利. 学、 化学 、 化l r 、 海 洋学 、 环境科学 、 生命科学等学科的鼎新研 究成果. 本 刊 为 自然
( 6 ) 电子 义 献 : 责 任 者. 电子 文献题 名[ 电 子 文 献 及 载 体 类 型标识] . [ 引 川 日期 ] . 扶取 和访 问路 径 .
文 献 作 者 3名 以 内 的 全 部 列 Ⅲ ; 3名 以 上 则 列 { } j l { i 『 3名 . 后
加“ 等” ( 英 艾加 : “ e t a 1 ” ) .
传稿件的同时 . 需 将 全 体作 者亲 笔 签 名 的 “ 论 文版 权 转 让 合 同 ” 1 . 3 研究论 文篇幅( 罔、 表) 一般为 8 0 0 0字 ; 研 究 简报 、 快 讯
《自然资源学报》稿件基本格式要求

《自然资源学报》稿件基本格式要求(共11条)每篇论文请勿超12页(每个页码为38字×39行,字体5宋,包括页下地脚、图、表、中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等),下列各项须齐全。
1 题名20字内。
2 作者姓名、单位例:李志刚1,陈向东1,王平2,张玉顺3(1.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2.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3.广东省地震研究所,广州510070)3 中文摘要:300字内(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有实际数据等支撑,忌指示性)。
4 中文关键词:不少于4个(第1个:该文工作或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第2个: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第3个: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或所用方法的名称;第4个:前3个关键词中未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名称,或在文题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名词),各词间用“;”分隔)。
5 中图分类号: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分类。
6 文献标志码: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志码。
7 篇首页地脚下按序排收稿日期:例:1998-06-09;修订日期1998-12-20基金项目: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370561);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5-004-05-06)。
(第一)作者简介:100字内,按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E-mail等顺序列出。
例:李永遂(1956- ),男,河南武陡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遥感技术应用和自然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3-羟基丙酸甲酯加氢合成1,3-丙二醇反

第62卷 第1期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 l .62 N o .1 2023年1月J o u r n a l o f X i a m e n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J a n .2023h t t p :ʊjx m u .x m u .e d u .c n d o i :10.6043/j.i s s n .0438-0479.2021050253-羟基丙酸甲酯加氢合成1,3-丙二醇反应的热力学计算赖恩义,周雨婷,李伟杰,林丽娜,陈艺林,张传明,朱红平*(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摘要:3-羟基丙酸甲酯催化加氢是合成1,3-丙二醇的一种重要反应,具有工业应用前景.本研究对该反应及其涉及的副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采用B e n s o n ㊁J o b a c k 和C o n s t a n t i n o u -G a n i 3种基团贡献法,计算了上述反应目前尚缺失的热力学数据.按照G i b b s -H e l m h o l t z 方程绘制了相关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 g k )与温度的变化曲线,其中B e n s o n 法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吻合.依据B e n s o n 法计算的平衡常数,绘制了压力和温度㊁压力和氢酯比㊁底物浓度分别对3-羟基丙酸甲酯加氢合成1,3-丙二醇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关系曲面和曲线图,并讨论了上述参数变化对反应的影响.计算数据显示,高压㊁高氢酯比㊁低温和低液时空速有利于3-羟基丙酸甲酯向1,3-丙二醇的转化,该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关键词:3-羟基丙酸甲酯;加氢;1,3-丙二醇;热力学计算中图分类号:O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38-0479(2023)01-0031-08收稿日期:2021-05-17 录用日期:2021-07-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73191,21972112);汕头市龙湖区化学化工实验室以及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项目(1922016)*通信作者:h pz h u @x m u .e d u .c n 引文格式:赖恩义,周雨婷,李伟杰,等.3-羟基丙酸甲酯加氢合成1,3-丙二醇反应的热力学计算[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62(1):31-38. C i t a t i o n :L A I EY ,Z H O UYT ,L IWJ ,e t a l .T h e r m o d y n a m i c c a l c u l a t i o n o f t h e s y n t h e s i s o f 1,3-p r o p a n e d i o l b y h y d r o ge n a t i o n of m e t h y l 3-h y d r o x y p r o pi o n a t e [J ].JX i a m e nU n i vN a t S c i ,2023,62(1):31-38.(i nC h i n e s e ) 1,3-丙二醇(1,3-P D O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二醇类化工原料,用于防冻剂㊁多种药物和多类有机合成的中间体以及聚酯的单体原料.1,3-P D O 有多种合成路线,但是生产技术主要有两类:化学法和生物法.目前生物法由美国D uP o n t 公司开发并掌控[1].化学法则包括丙烯醛水合法和环氧乙烷羰化法,其中丙烯醛水合法由德国D e g u s s a 公司研发成功[2-5](图1(a )),而环氧乙烷羰化法被美国S h e l l 公司工业化[6-8].S h e l l 公司的技术方法是通过环氧乙烷㊁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一步或两步转化为1,3-P D O ,其中涉及3-羟基丙醛中间体(图1(b )),因此该法也称为氢甲酰化法.在该方法中,3-羟基丙醛不稳定,需要特殊的工艺技术控制.随后,人们提出在第一步反应中用醇替代氢气反应生成3-羟基丙酸酯,进而加氢转化为1,3-P D O .该方法本质上经过3-羟基丙酸酯中间体,因此也称为氢甲酯化法[9-10](图1(c )).近年来,由于D uP o n t 公司的生物法技术垄断,氢甲酰化法和丙烯醛水合法相继停产[11],而氢甲酯化法由于3-羟基丙酸酯中间体的稳定性好㊁技术实现性强,目前其研发备受关注.本课题组从事氢甲酯化法的研究多年,近年来聚焦于第二步的3-羟基丙酸甲酯(3-HM P)的加氢反应,研究开发了系列的负载型催化剂[12].实验研究发现反应过程中相关参数如温度㊁压力㊁氢酯比(物质的量之比,下同)和液时空速等的变化对反应的影响很大,同时反应产生多种副产物,如正丙醇(1-P r O H )㊁丙酸甲酯(M P )等.因此认为反应可能存在多种途径,而不同的反应之间相互竞争(a )丙烯醛水合法;(b )氢甲酰化法;(c)氢甲酯化法.图1 1,3-P D O 的合成路线F i g .1S yn t h e t i c r o u t e s o f 1,3-P D O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h t t p :ʊjx m u .x m u .e d u .c n 使得产物的生成呈现复杂性.为了清楚地认识和理解该反应,并有效控制反应的高选择性和高转化率,有必要对该反应及其涉及的副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研究.目前3-HM P 加氢制备1,3-P D O 的热力学衡算未有报道,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草酸二甲酯加氢合成乙二醇的反应体系.尹安远等[13]分析了草酸二甲酯加氢体系中各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随温度的变化,进一步计算相关参数如压力㊁氢酯比㊁温度和草酸二甲酯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当温度为200ħ㊁压力为2.5M P a ㊁氢酯比为40㊁草酸二甲酯的质量分数大于15%时,乙二醇产物的平衡转化率达到99%.这些计算结果为反应工艺参数的调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1 3-H M P 加氢反应的热力学计算依据文献[9-10]报道,3-HM P 催化加氢合成1,3-P D O 容易引发副反应.一方面,β位上的羟基在热力学上不稳定,容易发生脱水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M A ),进而逐步加氢生成丙酸酯至1-P r O H ;另一方面,生成的1,3-P D O 也易在临氢状态下脱水生成烯丙醇,进而加氢生成1-P r O H.此外,该反应体系还可能涉及分子间的脱水副反应,生成醚和多聚醚等.实验结果显示,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主要是丙酸甲酯和1-P r O H ,醚和多聚醚的成分极少.本研究主要计算分析3-H M P 分子内的反应,如图2显示的相关反应1~5.图2 3-HM P 催化加氢中可能的反应路径F i g.2P o s s i b l e r e a c t i o n r o u t e s i n v o l v e d i n t h e c a t a l y t i c h y d r o ge n a t i o n of 3-HM P 本研究使用G i b b s -H e l m h o l t z 方程推导的吉布斯自由能变的温度多项式[14],对反应1~5进行热力学衡算.该法涉及多种化合物,其中多数化合物的热力学数据无法查知,因此采用基团贡献法[15]对相应物种的热力学数据进行计算.基团贡献法由M a c l e o d [16]在1923年首先提出,随后发展出多种修正方法,如B e n s o n 法[17]㊁J o b a c k 法[18]和C G (C o n s t a n t i n o u -G a n i )法等[19].这些方法计算得到的数值往往存在差异,但是综合分析可以给出相对理性的有价值的结果和推论.本研究采用B e n s o n 法㊁J o b a c k 法和C G 法分别对图2的反应过程进行热力学衡算,并对衡算结果进行讨论.本研究的热力学衡算关键在于G i b b s -H e l m h o l t z方程(式(1))中ΔA ㊁ΔB ㊁ΔC ㊁ΔH 0和I 的求取,采用3种基团贡献法对以上参数进行计算.ΔrG (T )=ΔH 0-ΔA T l n T -12ΔB T 2-16ΔC T 3+ +I T ,(1)其中,T 为热力学温度,Δr G (T )为温度T 下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H 0和I 为积分常数,ΔA ㊁ΔB 和ΔC 为反应的等压热容常数.1.1 B e n s o n 法B e n s o n 法给出了各种类型基团可能存在的多种链接方式的贡献值,利用基团理化性质的可加和性,从而计算得到物质的理化性质.B e n s o n 法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依据式(2)计算各物质的Δf H 0298和Δf S 0298;2)将各物质的Δf H 0298和Δf S 0298代入式(3)计算各反应的Δr H 0298㊁Δr S 0298和Δr G 0298;3)根据Be n s o n 法进一步计算各物质在不同设定温度(298,400,500,600,800K )下的等压热容C p m ,将C p m 解析为C pm =A +B T +C T 2,以获得各物质等压热容常数A ㊁B 和C ,按照式(4)计算出各反应的等压热容常数ΔA ㊁ΔB和ΔC ;4)将Δr H 0298代入式(5)求得ΔH 0,再将Δr G 0298代入式(1),即可求出积分常数I ,计算结果列于表1.计算过程中涉及的各物质和基团的热力学参数见附录(h t t p :ʊj x m u .x m u .e d u .c n /U pl o a d /h t m l /20230105.h t m l )表S 1~S 6[14-15,20-21].Δf H 0298=ðiN i (H 0f i ),Δf S 0298=ðiN i (S 0f i )+R l n N o i -R l n N t s ,(2)Δr H 0298=ðmνm Δf H 0298,Δr S 0298=ðmνm Δf S 0298,Δr G 0298=Δr H 0298-T Δr S 0298,(3)ΔA =ðmνm A m ,ΔB =ðm νm B m ,ΔC =ðm νm C m ,(4)㊃23㊃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赖恩义等:3-羟基丙酸甲酯加氢合成1,3-丙二醇反应的热力学计算h t t p :ʊjx m u .x m u .e d u .c n 表1 采用B e n s o n 法计算的各反应等压热容常数及积分常数T a b .1 T h e i s o b a r i c h e a t c a p a c i t y c o n s t a n t a n d i n t e g r a l c o n s t a n t o f e a c h r e a c t i o n c a l c u l a t e d b y B e n s o nm e t h o d 反应ΔA/(J ㊃m o l -1㊃K -1)ΔB /(J ㊃m o l -1㊃K -1)ΔC/(10-4J ㊃m o l -1㊃K -1)ΔH 0/(k J ㊃m o l -1)I/(J ㊃m o l -1㊃K -1)1-70.970.109-0.75-7.91-286.0528.390.053-0.874.7029.443-12.47-0.0751.12-88.38-80.314-67.150.088-0.51-14.11-256.395-0.25-0.0430.49-89.76-21.18 ΔrH (T )=ΔH 0+ΔA T +12ΔB T 2+13ΔC T 3.(5)其中:Δf H 0298和Δf S 0298分别为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熵;H 0f i 和S 0f i 分别为物质中第i 种基团贡献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熵;N i 为第i种基团的数量;R 为常数8.314J /(m o l ㊃K );N o i 是光学异构体数,若无光学异构体时该值为1;N t s 为分子的对称数;Δr H 0298㊁Δr S 0298和Δr G 0298为反应在298K ㊁101.325k P a 下的标准摩尔焓变㊁标准摩尔熵变和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A m ㊁B m 和C m 为第m 种物质的等压热容常数;νm 为反应中第m 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ΔrH (T )为温度T 下反应的焓变.1.2 J o b a c k 法J o b a c k 法与B e n s o n 法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考虑基团内部化学键的贡献,而未考虑次级基团的作用,计算过程相对简单,但是结果往往有较大的误差[15].J o b a c k 法与B e n s o n 法略有区别,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依据式(6)计算各物质的Δf H 0298和Δf G 0298;2)将各物质的Δf H 0298和Δf G 0298代入式(7)计算各反应的Δr H 0298和Δr G 0298;3)通过式(8)进一步计算各物质的等压热容常数A ㊁B 和C ,按照式(4)计算出各反应的等压热容常数ΔA ㊁ΔB 和ΔC ;4)将Δr H 0298代入式(5)求得ΔH 0,再将Δr G 0298代入式(1),即可求出积分常数I ,计算结果列于表2.计算过程中涉及的各物质和基团的热力学参数见附录表S 4~S 7.Δf H 0298=68.29+ðiN i H 0f i ,Δf G 0298=53.88+ðiN i G 0f i, (6)Δr H 0298=ðmνm Δf H 0298,Δr G 0298=ðmνm Δf G 0298,(7)A m =ðiN i C p A i -37.93,B m =ðiN i C p B i +0.210,C m =ðiN i C p C i -3.91ˑ10-4.(8)其中:Δf G 0298为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G f i为物质中第i 种基团贡献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C p A i ㊁C p B i 和C p C i分别为物质中第i 种基团对等压热容常数A ㊁B 和C 的贡献值.1.3 C G 法C G 法考虑了化学键以及次级基团的作用而未考虑基团中不同原子的差异性,因此其计算过程比B e n s o n法简洁,但精度低于B e n s o n 法[15].C G 法与B e n s o n 法㊁表2 采用J o b a c k 法计算的各反应等压热容常数及积分常数T a b .2 T h e i s o b a r i c h e a t c a p a c i t y c o n s t a n t a n d i n t e g r a l c o n s t a n t o f e a c h r e a c t i o n c a l c u l a t e d b y J o b a c km e t h o d 反应ΔA/(J ㊃m o l -1㊃K -1)ΔB /(J ㊃m o l -1㊃K -1)ΔC/(10-4J ㊃m o l -1㊃K -1)ΔH 0/(k J ㊃m o l -1)I/(J ㊃m o l -1㊃K -1)1 27.12 0.103-1.10 2.46-338.712-78.81-0.0340.4328.8740.203-2.93-0.021-0.23-100.80-409.0347.650.070-0.04-17.2460.78527.120.103-1.10-90.8828.15㊃33㊃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h t t p :ʊjx m u .x m u .e d u .c n J o b a c k 法略有区别,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1)依据式(9)计算各物质的Δf H 0298和Δf G 0298;2)将Δf H 0298和Δf G 0298代入式(7)计算各反应的Δr H 0298和Δr G 0298;3)采用式(10)计算各物质的热容C p m ,将C p m 解析为C pm =A +B T +C T 2,以获得各物质等压热容常数A ㊁B 和C ,按照式(4)计算出各反应的等压热容常数ΔA ㊁ΔB 和ΔC ;4)将Δr H 0298代入式(5)求得ΔH 0,再将Δr G 0298代入式(1),即可求出积分常数I ,计算结果列于表3.计算过程中涉及的各物质和基团的热力学参数见附录表S 4~S 6和S 8.Δf H 0298=10.835+ðiN i H 0f i ,Δf G 0298=-14.83+ðiN i G 0f i,(9)C p m =ðiN i C p A i -19.7779 + ðiN i C p B i +22.5981 T -298700+ðiN i C p C i-10.7983 T -2987002.(10)表3 采用C G 法计算的各反应等压热容常数及积分常数T a b .3 T h e i s o b a r i c h e a t c a p a c i t y c o n s t a n t a n d i n t e g r a l c o n s t a n t o f e a c h r e a c t i o n c a l c u l a t e d b y CGm e t h o d 反应ΔA/(J ㊃m o l -1㊃K -1)ΔB /(J ㊃m o l -1㊃K -1)ΔC/(10-4J ㊃m o l -1㊃K -1)ΔH 0/(k J ㊃m o l -1)I/(J ㊃m o l -1㊃K -1)1-51.6570.041-0.049-23.44-286.05224.975-0.0580.29929.6929.443-31.5880.040-0.080-112.71-80.314-49.6190.0290.117-29.41-248.925-4.575-0.0300.385-88.98-13.73(a )B e n s o n 法;(b )J o b a c k 法;(c )C G 法.图3 反应1~5的l gk 与温度的变化曲线F i g .3T h e c u r v e o f t e m p e r a t u r e -d e p e n d e n t l gk f o r r e a c t i o n s 1-52 结果与讨论1,3-P D O 的Δf H 0298为-408.00k J /m o l [21],采用B e n s o n 法㊁J o b a c k 法和C G 法计算的值分别为-405.58,-409.71和-414.29k J /m o l (附录表S 4),其与文献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6%,0.4%和1.5%.这表明采用3种方法计算的热力学数据与文献值比较接近.将3种方法求出的G i b b s -H e l m h o l t z 方程中各参数(ΔA ㊁ΔB ㊁ΔC ㊁ΔH 0和I )代入式(1),再根据式(11)求得热力学平衡常数(k ),并绘制101.325k P a ㊁298~540K 下反应的l gk 与温度的变化曲线(图3).k =e -Δr G /R T .(11)图3(a )~(c )显示,5个反应的l gk 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但具体的数值存在差异.下面对各反应分别进行讨论.反应1对应3-HM P 加氢生成1,3-P D O ,其中B e n s o n 法㊁J o b a c k 法和C G 法计算的Δr G 0298分别为-9.82,3.17和-22.79k J /m o l ,Δr H 0298分别为-24.94,-13.26和-37.05k J /m o l (附录表S 5).3种方法计算的Δr H 0298均为负值,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l gk 会随之降低,显然高温对该反应的热力㊃43㊃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赖恩义等:3-羟基丙酸甲酯加氢合成1,3-丙二醇反应的热力学计算h t t p :ʊjx m u .x m u .e d u .c n 学进行不利;但是降低温度会影响所有反应的速率.同时通过比较看出,对于B e n s o n 法和J o b a c k 法,该反应的l gk 在5个反应中最小(298~540K ),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条件下其他4个反应都比该反应有利.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需要从动力学方面提升该反应的能力,如制备特定构型的催化剂㊁延长原料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增大压力)㊁降低液时空速使酯基与活性位点充分接触等.可以预见,高压㊁低温和低液时空速将有利于该反应的进行.B e n s o n 法计算数据显示,在所有物质满足理想气体的状态下,当T >461K 时,Δr G >0,该反应在热力学上不易进行.J o b a c k 法所计算的反应1在298~540K 下,l gk <0,所有物质满足理想气体的状态下,该反应在热力学上是不易进行的.巩亚[22]使用C u Z n M n /S i O 2催化剂催化3-HM P 加氢生成1,3-P D O ,在7M P a ㊁433K 下,1,3-P D O 的收率可以达到80%以上.该结果与J o b a c k 法的理论计算值有一定出入,需要进一步验证.C G 法计算结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反应4具体分析.反应2对应3-HM P 脱水生成M A ,B e n s o n 法㊁J o b a c k 法和C G 法计算的Δr G 0298分别为-41.73,-3.91和-1.52k J /m o l ,Δr H 0298分别为8.88,35.84和34.84k J /m o l (附录表S 5).采用这3种方法计算的Δr H 0298均为正值,表明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从图3(a )~(c)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反应2的l g k 均在逐渐增加.很明显高温对该反应有利,即随着温度升高,3-HM P 脱水倾向增加.考虑1,3-P D O 的生成为主反应,控制相对低的反应温度,将有利于主反应的进行并降低脱水反应的倾向.本研究的实验数据显示,当压力为6M P a ㊁氢酯比为510㊁液时空速为0.0108h-1时,随着温度从431K 升至438K ,1,3-P D O 的选择性从85%降低为27%.这表明3-HM P 易脱水生成副产物,因此反应温度的精确控制是研究的关键.反应3对应M A 加氢转化为M P ,B e n s o n 法㊁J o b a c k 法和C G 法计算的Δr G 0298分别为-50.61,-87.84和-84.73k J /m o l ,Δr H 0298分别为-94.44,-125.43和-120.42k J /m o l (附录表S 5).3种方法的计算数据均显示,该反应的l gk -T 曲线较反应1更陡,表明反应3随温度的变化更明显,同理升温更不利于该反应的进行.在相同温度下反应3的热力学平衡常数比反应1高近2~11个数量级,在C C 和C O 键共轭的电子结构状态下,加氢在热力学上容易发生在C C 键.本研究的实验数据也表明,M A 极易被加氢生成M P ,收集的加氢产物中未检测到M A .反应4对应于M P 加氢生成1-P r O H ,B e n s o n 法㊁J o b a c k 法和C G 法计算的Δr G 0298分别为-14.23,2.75和-20.67k J /m o l ,Δr H 0298分别为-30.69,-15.02和-42.82k J /m o l (附录表S 5).3种方法的计算数据均显示温度升高导致该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逐渐降低,升温不利于该反应的进行.B e n s o n 法和J o b a c k法的计算数据显示,在相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稍高于反应1.然而,C G 法计算所得反应1的l g k -T 曲线比反应4高,这意味着在相同温度下,反应1比反应4在热力学上有利.3-HM P 的β位上含给电子的羟基,受其影响,3-HM P 羰基的碳正电性应低于M P ,所以3-HM P 加氢比M P 加氢更难,即在相同温度下反应1的l g k 应小于反应4.由此可见,C G 法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反应5是1,3-P D O 过度加氢生成1-P r O H ,其中涉及脱去1分子水转化成烯丙醇,进而加氢生成1-P r O H ,B e n s o n 法㊁J o b a c k 法和C G 法计算的Δr G 0298分别为-96.74,-92.17和-84.12k J /m o l ,Δr H 0298均为-91.35k J /m o l (仅考虑物种终态转化,数据见附录表S 5).该反应Δr H 0298所需的各物质Δf H 0298均可以查阅,未用基团贡献法进行计算,因此3种方法计算的Δr H 0298数值相同.图3(a )~(c )显示该反应平衡常数均随着温度升高逐渐降低.在相同温度下,反应5的热力学平衡常数比反应1高近6~16个数量级,在热力学上是5个反应中最容易进行的.综上所述,B e n s o n 法的计算精度相对较高.从计算方法上看,J o b a c k 法和C G 法这两种方法与B e n s o n法相比,未充分考虑次级基团的影响,所以计算误差较大.C o n t r e r a s 等[23]研究了1-甲基萘二烯加氢反应的热力学过程,认为B e n s o n 法计算精度不亚于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从整体上看,M A ㊁M P 和1,3-P D O 都可以看成中间产物,1-P r O H 是终产物;但是整个反应的目标产物为1,3-P D O ,这需要在热力学本征状态下结合反应动力学以及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对该反应进行精确控制.本研究根据B e n s o n 法计算所得数据,进一步考察温度㊁压力㊁氢酯比和底物浓度对反应限度(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将反应1单独考虑(不考虑平行反应与串联反应),假设各物质均满足理想气体,逸度系数为1,根据B e n s o n 法计算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得到在不同温度㊁压力和氢酯比下的平衡转化率.对于反应1,在反应物溶液为V (3-HM P )ʒV (甲醇)=1ʒ10(物质的量之比为1ʒ23.6)的条件下,反应平衡转化率满足式(12).固定部分参数不变,使用M a t l a b 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可以得到压力㊁氢㊃53㊃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h t t p :ʊjx m u .x m u .e d u .c n 酯比和反应温度对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4和5所示.x (n +24.6-x )(x +23.6)p 0p (1-x )(n -2x )2=k ,(12)其中,x 为反应平衡转化率,n 为氢酯比,p 0为标准大气压,p 为反应压力.图4和5的数据显示,压力-温度和氢酯比-压力对反应平衡转化率的三维分布图呈现 瀑布状 : 帘顶 为3-HM P 高转化区,该区间反应条件为高压㊁高氢酯比和低温; 帘面 为低转化区,其特点为低压㊁低氢酯比和高温.因此,从拟合数据分析,高压㊁高氢酯比㊁低温将有利于反应1的进行.但在极端的反应条件下,往往无法兼顾3-HM P 转化率和1,3-P D O 选择性,如低温下分子碰撞速率降低,反应速率下降,氢酯比为20,V (3-HM P )ʒV (甲醇)=1ʒ10.图4 压力和温度变化对反应1平衡转化率的三维曲面图F i g .4T h e t h r e e -d i m e n s i o n a l s u r f a c e d i a g r a mo f t h e e q u i l i b r i u mc o n v e r s i o n r a t e v e r s u s c h a n g e s o f b o t h p r e s s u r e a n d t e m pe r a t u r ef o r r e a c t i o n1T =460K ,k =1.05,V (3-HM P )ʒV (甲醇)=1ʒ10.图5 氢酯比和压力变化对反应1平衡转化率的三维曲面图F i g .5T h e t h r e e -d i m e n s i o n a l s u r f a c e d i a g r a mo f t h e e q u i l i b r i u mc o n v e r s i o n r a t e v e r s u s c h a n g e s o f b o t h p r e s s u r e a n d h y d r o ge n -e s t e r r a t i of o r r e a c t i o n 13-HM P 的转化率降低;高温又使得1,3-P D O 的选择性降低.通常的方法是降低液时空速,满足低温的同时保持3-HM P 高的转化率.三星公司的技术方案[24-25]提及,要高产率地获得1,3-P D O ,反应参数最好控制为压力3~10.3M P a ㊁氢酯比670~900㊁反应温度418~443K ㊁液时空速0.096~0.129h -1.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显示,反应参数控制为压力6M P a㊁氢酯比510㊁反应温度433K ㊁液时空速0.0108h -1时,可以获得相对较佳的1,3-P D O 收率(收率达74%).同时,反应参数操作窗口较窄,细微的改变均会对3-HM P 转化率和1,3-P D O 选择性造成较大的影响.本研究的实验数据与热力学分析的高压㊁高氢酯比㊁低温和低液时空速的结果是吻合的.反应1使用甲醇溶剂,在设定条件下(氢酯比20㊁压力2026.5k P a ㊁温度460K ),根据式(13)即可计算3-HM P 体积分数对反应1平衡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6所示,随着3-HM P 的体积分数增加,反应1平衡转化率逐渐增加,当3-HM P 的体积分数达到60%时,反应平衡转化率可以达到99%,若继续增加3-HM P 的体积分数此时反应平衡转化率增长幅度不大.尽管3-HM P 体积分数增加对提高反应平衡转化率有利,但3-HM P 在体系中的分压也会同时增加,相应地需要提高气化温度和反应温度来保证原料液能够气化.然而,升高温度会降低1,3-P D O 的选择性,所以底物浓度也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x [21-x +82.3(1-y )/34.9y ]20(1-x )(20-2x )2ˑ [x +82.3(1-y )/34.9y ]=1.05,(13)其中y 为3-HM P 的体积分数.图6 3-HM P 体积分数对反应1平衡转化率的影响F i g.6T h e e f f e c t o f t h e 3-HM Pv o l u m e f r a c t i o n o n t h e e qu i l i b r i u mc o n v e r s i o n r a t e f o r r e a c t i o n 1㊃63㊃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赖恩义等:3-羟基丙酸甲酯加氢合成1,3-丙二醇反应的热力学计算h t t p :ʊjx m u .x m u .e d u .c n 3 结 论本研究基于G i b b s -H e l m h o l t z 方程对3-HM P 加氢体系进行了热力学衡算,部分无法查阅的热力学数据采用B e n s o n ㊁J o b a c k 和C G 基团贡献法进行计算.将上述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发现采用B e n s o n 法计算的热力学数据与实验值更吻合.根据B e n s o n 法计算所得数据分析,3-HM P 加氢生成1,3-P D O 的Δr G 0298为-9.82k J /m o l ,其热力学平衡常数k 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同时,升温在热力学上有利于3-HM P 脱水反应的发生,所以需要控制合适的反应温度.此外,其他副反应在热力学上更易进行,所以控制1,3-P D O 为终产物是该课题的挑战性问题.这就需要在热力学本征状态下结合反应动力学以及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对该反应进行精确地控制.在反应平衡上,高压㊁高氢酯比㊁低温和低液时空速将有利于3-HM P 向1,3-P D O 转化,为兼顾平衡转化率与选择性,底物的浓度也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这与现有的技术特点完全吻合.参考文献:[1] L A F E N D L A ,V A S A N T H A N ,N A K A M U R A C E .B i o c o n v e r s i o no faf e r m e n t a b l e c a r b o n s o u r c et o 1,3-p r o p a n e d i o l b y a s i n g l em i c r o o r g a n i s m :U S 5686276A [P ].1997-11-11.[2] H A A ST ,D E U S S E RL ,H A HM T ,e t a l .P r o c e s s f o r t h ep r e p a r a t i o no f3-h y d r o x y p r o pa n a l :U S 6284930B 1[P ].2001-09-04.[3] A R N T Z D ,W I E G A N D N .M e t h o do f p r e p a r i n g 1,3-p r o p a n e d i o l :U S 5015789[P ].1991-05-14.[4] A R N T ZD ,W I E G A N D N .M e t h o d f o r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o f1,3-p r o pa n e d i o l :U S 5171898A [P ].1992-12-15.[5] H A A S T ,W I E G A N D N ,A R N T Z D .P r o c e s sf o rt h ep r o d u c t i o no f1,3-p r o pa n e d i o l :U S 5334778A [P ].1994-08-02.[6] S L A U G H L H ,W E I D E R P R .P r o c e s sf o r m a k i n g 3-h y d r o x y p r o p a n a l a n d 1,3-p r o p a n e d i o l :U S 5256827A [P ].1993-10-26.[7] S L A U G HLH ,A R H A N C E TJ P .P r o c e s s f o rm a k i n g 3-h y d r o x y p r o p a n a l a n d 1,3-p r o p a n e d i o l :U S 5304686A [P ].1994-04-19.[8] S L A U G HLH ,P O W E L L J B ,F O R S C H N E RTC ,e t a l .P r o c e s s f o r p r e p a r i n g 1,3-p r o pa n e d i o l :U S 5463146A [P ].1995-10-31.[9] F O R S C H N E RTC ,W E I D E RPR ,S L A U G HLH ,e t a l .P r o c e s s f o r p r e p a r i n g 1,3-p r o p a n e d i o lf r o m m e t h y l3-h y d r o x y p r o pi o n a t e :U S 6191321B 1[P ].2001-02-20.[10] F O R S C H N E RT C ,P O W E L LJB ,S L A U G H L H ,e ta l .P r o c e s s f o r p r e p a r i n g 1,3-p r o p a n e d i o l f r o m m e t h yl 3-h y d r o x y p r o pi o n a t e :W O 0018712A 1[P ].2000-04-06.[11] 陈晓波,苏栋根.1,3-丙二醇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J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7,33(6):1-4.[12] 朱红平,赵金波,江云宝,等.环氧乙烷耦合合成气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C N 110105169A [P ].2019-08-09.[13] 尹安远,戴维林,范康年.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过程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J ].石油化工,2008(1):62-66.[14] 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物理化学[M ].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3-176,483-492.[15] P O L I N GBE ,P R A U S N I T Z JM ,O C O N N E L LJP .气液物性估算手册[M ].赵红玲,王凤坤,陈圣坤,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3-70,570-578.[16] M A C L E O DDB .O n a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s u r f a c e t e n s i o na n d d e n s i t y [J ].T r a n s F a r a d a y So c ,1923,19:38-41.[17] B E N S O NS W ,C R U I C K S H A N KFR ,G O L D E ND M ,e t a l .A d d i t i v i t y ru l e s f o r t h e e s t i m a t i o no f t h e r m o c h e m i c a l p r o pe r t i e s [J ].C h e m i c a l R e v i e w s ,1969,69(3):279-324.[18] J O B A C KKG ,R E I DRC .E s t i m a t i o n of p u r e -c o m po n e n t p r o p e r t i e s f r o m g r o u p-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 [J ].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1987,57(1/2/3/4/5/6):233-243.[19] C O N S T A N T I N O UL ,G A N I R .N e w g r o u pc o n t r i b u t i o n m e t h od f o re s t i m a t i n g p r o p e r t i e s of p u r e c o m p o u n d s [J ].A I C h E J o u r n a l ,1994,40(10):1697-1710.[20] L I D E D R .H a n d b o o ko fc h e m i s t r y a n d p h ys i c s [M ].B o c aR a t o n :C R CP r e s s ,2003:5-35.[21] 冯新,宜爱国,周彩荣,等.化工热力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19-323.[22] 巩亚.3-羟基丙酸甲酯催化加氢制备1,3-丙二醇研究[D ].上海:复旦大学,2012:56-57.[23] C O N T R E R A S M S ,D EB R U I N T ,M O U G I NP ,e t a l .T h e r m o c h e m i s t r y o f 1-m e t h y l n a p h t h a l e n e h y d r o c o n v e r s i o n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g r o u p co n t r i b u t i o na n d a b i n i t i o m o d e l s [J ].E n e r g y &Fu e l s ,2013,27(9):5475-5482.[24] L E EBN ,J A N GE ,C H O HS ,e t a l .P r o c e s s f o r p r e p a r i n g3-h y d r o x y e s t e r s f r o me p o x i d e d e r i v a t i v e s :U S 20030109744A 1[P ].2003-06-12.[25] L E EBN ,L E E JH ,J A N GE J ,e t a l .P r o c e s s f o r p r e p a r i n g1,3-a l k a n d i o l sf r o m 3-h y d r o x ye s t e r s :E P 1211234A 2[P ].2001-09-18.㊃73㊃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h t t p :ʊjx m u .x m u .e d u .c n T h e r m o d y n a m i c c a l c u l a t i o no f t h e s y n t h e s i s o f 1,3-p r o pa n e d i o lb y h y d r o g e n a t i o no fm e t h y l 3-h y d r o x y p r o pi o n a t e L A I E n y i ,Z H O U Y u t i n g ,L IW e i ji e ,L I NL i n a ,C H E NY i l i n ,Z H A N GC h u a n m i n g ,Z H U H o n g p i n g*(S t a t e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P h y s i c a l C h e m i s t r y o f S o l i d S u r f a c e s ,N a t i o n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L a b o r a t o r yf o rG r e e nC h e m i c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s o fA l c o h o l s -E t h e r s -E s t e r s ,C o l l eg e o f Ch e mi s t r y a n d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X i a m e nU n i v e r s i t y ,X i a m e n 361005,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C a t a l y t i ch y d r o g e n a t i o no fm e t h y l 3-h y d r o x y p r o p i o n a t e (3-HM P )i sa ni m p o r t a n tr e a c t i o ni nt h es yn t h e s i so f1,3-p r o p a n e d i o l (1,3-P D O ),w h i c h h a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o t e n t i a l i n i n d u s t r y .I n t h i s s t u d y ,t h e r m o d yn a m i c c a l c u l a t i o n s i nd e t a i lw e r e c a r r i e d o u t o f t h i s r e a c t i o na n do t h e r r e l a t e d s i d e r e a c t i o n s .T h eB e n s o n ,J o b a c k ,a n dC o n s t a n t i n o u -G a n i g r o u p sm e t h o d sw e r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p p l i e d t o g a i n t h e d a t a i n v o l v e d i n t h e r e a c t i o n s t h a t h a d n o tb e e n a v a i l a b l e s o f a r .T h ec u r v e o f l g k (k i s t h e r m od y n a m i ce qu i l i b r i u m c o n s t a n t )v e r s u s t e m p e r a t u r ew a s p l o t t e d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G i b b s -H e l m h o l t z e q u a t i o n ,a m o n g w h i c h t h e r e s u l t s o b t a i n e du s i n g t h e B e n s o nm e t h o dw e r em o r e c o n s i s t e n tw i t h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u l t s .T h e s u r f a c e d i a g r a m s o f t h e e qu i l i b r i u mc o n v e r s i o n r a t e v e r s u s p r e s s u r e a n d t e m p e r a t u r e ,p r e s s u r e a n d h y d r o g e n -e s t e r r a t i o ,a n d c u r v e d i a g r a m s o f 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s u b s t r a t e f o r h y d r o ge n a t i o n of 3-HM P t o 1,3-P D Ow e r e p l o t t e d ,b a s e d o n t h e e q u i l i b r i u mc o n s t a n t c a l c u l a t e d u s i n gt h e B e n s o nm e t h o d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t h e a b o v e p a r a m e t e r s o nt h er e a c t i o n w e r ea l s od i s c u s s e d .T h ec a l c u l a t e dd a t as h o w e dt h a th i g h p r e s s u r e ,h i g hh y d r o g e n -e s t e rr a t i o ,l o w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l o w l i q u i d s p a c e v e l o c i t y w e r eh e l p f u l t o i n c r e a s e t h e c o n v e r s i o no f 3-HM Pt o 1,3-P D O .T h e s e r e s u l t sw e r ew e l l c o n s i s t e n tw i t h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d a t a o b t a i n e d b y e x pe r i m e n t .K e yw o r d s :m e t h y l 3-h y d r o x y p r o p i o n a t e ;h y d r o g e n a t i o n ;1,3-p r o p a n e d i o l ;t h e r m o d y n a m i c c a l c u l a t i o n (责任编辑:曾礼娜)㊃83㊃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然科学论文格式

自然科学论文格式科学论文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探索科技领域中的客观真理,而科学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自然科学论文格式,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自然科学论文格式1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
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
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
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
2 署名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
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有时为进行文献分析,要求作者提供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电话号码、e-mail等信息。
用小4号宋体3 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主要内容包括: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
3)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
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中文摘要200字左右,中文名称的“内容摘要”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
英文“内容提要”项目名称规定为“Abstract”,用小2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标点符号用英文形式。
4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词组或术语,一般列出3~8个。
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应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录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
中文名称的“关键词” 另起一行用小4号黑体加粗,内容用小4号黑体,一般不超过8个词,词间空一格。
英文“关键词” 另起一行,项目名称规定为“Key words”,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加粗,顶格,其内容接“Key words”后空一格,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词间用分号“;”隔开。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稿件格式要求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稿件格式要求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稿件格式要求厦门大学(暂社版)稿件格式要求为适应学术期刊文献信息传播现代化的需要.本刊执行教育部在2000年颁发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编排规范》,特投稿的作者强诵以下事项一史章的作者应写明:姓名出生年,性别,民蘸(汉族可省略),籍嶷.职称或学位等项目, 其前作者简介:"作为标,置于篇首页地脚二,在稿件上商标明rfl:单位全称,所在省(区)城市名,邮政编码,加括号置于作者署名l'方二,柬稿应附200字左右的文章摘要和3—5个关键词,置于正文之前获得摹金资助的文章虚署'基金项目:"作为标识.井注明基金项日名称,及在到括号内注j蝎项日编号.凹,参考文献(即f文出处)采用顺序编码制.6AI文处按论文中引用义献出现的先晤阿拉恫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千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1,被反复引用者.用l 刮一序号标示.需表明gj文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参考文献类型埘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着,c——论文集.N——撤纸文章,J——期刊文章.I卜学位论文.H——研究报告.s——标准,PJ—一专利;时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参考文献徘置于文末其格式为:(一】专着'示例:[1]张志建严复恩蟪研究『M]转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1989f21马克思想格斩集:第1卷『?此京:人民出版社,L9563]l薹]蔼理ll性心理学^I]浠光旦佯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c二1论文集论文羹中的析出文献示侧1]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详文出版社,I邺f21别林斯摹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把里君的巾辅小说[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F 册l(:]上海r海洋史出版社.1979f三1报纸文章示例:【1]车夫伦经济球化批重要性[刚光明日报,1998一L2—27(3) 【四1期fIJ文章示例:[J]刘莫德明清文学史砚散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版)一1995,(3) 【五)学位论文示制_I]何伟涅宇识别方式的实怔研究[D]Lf#:华东师范尢学心理系,I 【六I 报告示制:[I]白永番盒融市场培宵与艘屉研究[R]上拇:蔓且大学经济研究中心.I蚰8 五,注释是对论文正文巾桀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嚣于当页地脚,前而用圈码标识.六以上参考文献和注释的具体格式请参阅车刊.。
自然科学版论文格式

自然科学版论文格式1 论文名称、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单位所在城市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作者单位名、中英文单位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必须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3~5个。
英文内容单独放在正文之前。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避免使用"…的研究"等非特定词,不使用副题名。
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开头不用定冠词。
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即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过程、结果和结论中文一般不少于200字,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避免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采用被动语态表述。
中文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不能采用英文缩写。
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也不能采用英文缩写。
2 正文正文篇幅一般在8000字以内,包括简短引言、论述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一律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并要有相应的英文名。
文中图的数量一般不超过6幅。
图中文字、符号、坐标中的标值和标值线必须写清,所有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
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文中有关量与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用单个斜体外文字母表示国家标准中专门规定的有关特征值除外;如要表示量的状态、序位、条件等,可对该单个字母加上下角标、阿拉伯数字以及“′”“^”等,避免用中文表示。
正文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
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1.3,…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1.1.3,…排序;引言不排序。
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国内外正式公开发表的并且在文中切确引用的专著、期刊文章、论文集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报纸文章、国家国际标准、专利、电子文献网络、磁带、磁盘、光盘等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
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规范(for free)

附件1:x厦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x为使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化,现将学位论文规范要求如下,望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
学位论文的规范化要求:1、论文的打印和印刷纸张的规格标2、论文封面的要求(1)颜色:浅色(白、浅黄、浅绿、浅蓝);(2)封面的字体、字号和排版要求见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封面格式;(3)封面的论文题目需要中、英文,英文题目在中文题目之下。
3、论文书脊的要求(如右图)(1)在论文的书脊以紧排依序打印中文:论文名称、作者姓名、指导教师、XXX、厦门大学(2)字号字体:小五号宋体。
4、论文封面后依序加《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5、论文目录的要求(1)中英文各一份;(2)至少要示明“章和节”的标题、页码;(3)章的标题的字号:四号黑体加重;(4)节的标题的字号:小四黑体加重;(5)目的标题的字号:小四宋体。
6、论文摘要的要求(1)文字:中文和英文各一份;中、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分别各置一页内;字号小四宋体;(2)字数:中文600 字左右;英文3500 字符左右;(3)内容:重点概述本文研究的问题、意义、创新之处和主要观点、结论。
7、论文关键词的要求(1)关键词数量:不超过3个,能体现论文的主要内容,词组符合学术规范;(2)每个关键词字数:不超过5个字;(3)字号字体:小四号宋体;(4)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5)格式例示:关键词:资产重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Key Words: Capital Reorganization; Market Reaction; Empirical Study.8、论文正文排版的要求(1)字体字号:小4号、宋体;(2)行距:1 1.5;(3)每页须加“页眉”和“页码”。
9、论文中的标题格式和排版的要求(1)章的标题:小3号加重黑体;(2)节的标题:4号加重黑体;(3)目及子目以下的标题:小4号加重黑体;(4)标题一般要简明扼要,体现阐述内容的重点,无标点符号;(5)全文各部分或章节的题目的“编号”要尽量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投稿样式与细则1. 题名中文题名格式规范:宋体,二号,居中,加粗书写要求:1)简明扼要,字数一般不超过20字2)反映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和创新点3)不使用不规范的缩略语、符号和代号4)不常见的外文名词和化合物应写全称2.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1,作者姓名2 *,……格式规范:宋体,四号,居中书写要求:1)按作者署名顺序排列2)各作者之间以“,”分隔3)作者隶属不同单位时,加上标予以区别4)通信作者后加“*”予以标注,第一作者为研究生的论文,通信作者为其导师3. 作者单位(1. 作者单位标准全称,省市(直辖市),邮政编码;2. 作者单位标准全称,省市(直辖市),邮政编码;……)格式规范:宋体,五号,居中书写要求:1)标注到二级单位,应写标准全称,不用简称2)多个单位的情况下,单位名称之前加编号,与作者姓名上标对应3)不同单位之间以“;”分隔举例:(1.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361005;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投稿提示】如果在投稿后欲增删或修改作者及单位署名,应由联系人提供情况书面说明并经全体作者签名同意。
接到录用通知后不再接受修改。
4. 中文摘要摘要:中文摘要内容格式规范:宋体,五号,左对齐;“摘要:”加粗书写要求:1)采用报道性摘要,按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顺序撰写2)客观充分地反映正文的创新点和主要内容3)独立成篇,不分段,意义完整4)详略得当,字数以250字左右为宜5)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6)缩写词在第一次出现时先给出全称,然后在括号中注明缩写【写作建议】研究背景和目的用1~2句话概括即可;研究方法应给出足够的信息,新方法应略为详细;重要的结果应给出具体数据;结论应具有概括性,并客观反映研究成果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5. 中图分类号与文献标志码中图分类号:见中图分类号(图书馆)文献标志码: A格式规范:宋体,五号,左对齐;“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志码:”加粗书写要求:1)中图分类号可在图书馆查询,或在作者园地的“中图分类号查询”链接网址自行查询2)文献标志码统一填写“A”,代表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6. 首页地脚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通信作者:Email格式规范:宋体,小五号,悬挂缩进5字符;“基金项目:”和“通讯作者:”加粗书写要求:1)基金项目仅列举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按级别由大及小排序2)通信作者对应在作者姓名后用“*”标注,Email地址确保无误以免耽误稿件处理7. 正文前言格式规范:宋体,五号,两端对齐书写要求:1)不加标题,篇幅不宜过长2)介绍与正文内容紧密相关国内外的研究背景与进展3)恰当地引用文献,严禁直接摘抄原文语句1 段落标题格式规范:宋体,三号,左对齐,加粗1.1 小节标题格式规范:宋体,四号,左对齐,加粗内容格式规范:宋体,五号,两端对齐书写要求:1)标题尽量简短,显示内容层次,突出创新点2)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3)思路清晰、有逻辑;语句简明、准确,避免用含糊的词汇或华丽的词藻4)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正确使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a.所用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b.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c.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符号之间留一英文空格,如:10 mmd.量的符号可带有角标或带有括弧中的说明5)正确书写数字、符号及专有名词的正体和斜体a.正体:多字母组成的量的符号、国际标准单位(SI)词头和量单位、从文字转化的角标;阿拉伯数字、不表示量符号的外文缩略语、仪器的规格型号;数学中的圆周率π、复数的虚部i、矩阵转置号T、微分号d、偏微分号 、连加号∑、自然对数的底e、对数号(lg、ln、lb)及特定意义的函数或缩写符号(如:sin、tan、lim、min、max等);化学元素符号、粒子和射线的符号、酸碱度pH、硬度(HR、HB)等;生物学中物种分类属以上拉丁名、拉丁名的命名人缩写、病毒名、蛋白名等b.斜体:单一字母量的符号、变量符号、坐标系符号及由上述符号转化的角标;特征数符号,如:欧拉数Eu、马赫数Ma、阿尔芬数Al等;统计学符号,如样本数n、概率P、相关系数r、自由度v、t检验、Χ2检验等;数学中的一般函数符号、几何图形中表示点、线、面、体的字母;化学中表示旋光性、分子构型、构象、取代基位置等的符号;生物学中物种分类属名和种名(包括亚种和变种)、基因名、突变体名、限制性内切酶(仅限前三个字母)等c.斜体加粗:矢量(向量)、张量、矩阵的符号6)正确书写符号和专有名词的大小写a.大写:来源于人名的计量单位符号的首字母、化学元素符号的首字母、量纲符号(如长度L、质量M、时间T、物质的量N等)、科技名词术语的外文缩略语、表示的因数等于和大于106的SI词头符号(如:兆M、吉G、太T等)b.小写:一般计量单位符号(法定计量单位“升”例外,优先采用大写L)、表示的因数等于和小于103的SI词头符号(如:千k、毫m、微μ、纳n、皮p、飞f等)7)合理地选取数值的有效位数;数值中从小数点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一英文空格8)数学式:序号仅取主要的或下文有引用的,其余的不宜编号;编号一律用(1)、(2)…,置式后,右对齐9)化学式:分子式与结构式一般直接串排于行文中;反应式与方程式一般另行居中排列,当几个并列时,通常使反应号或等号上下对齐10)英文缩略语: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给出中文全称,在其后的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和缩略语;再出现时可直接使用缩略语;为了便于阅读,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英文缩略语8. 图表表1 中文表题Tab.1 English Title of the Table表头表头表头表头表头表头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内容注:表注内容(a) 图注内容(b) 图注内容图1 中文图题Fig. 1 English Title of the Figure格式规范:宋体(中)/ Times New Roman (English),小五号,居中书写要求:1)遵循“先见文字,后见图表”的原则,即图表均插入到正文中提及该图表的段落后2)表格采用“三线表”(上下粗线,中间细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3)图题和表题均要求中英文对照,表题位于表格上方,图题位于图片下方,必要时可加表注和图注4)图表数目尽量精简,同一来源的数据只需用图或表描述一次,能用文字叙述的简单数据分析尽量不使用图表5)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即不看正文,仅从图表及其标题和注释等内容便可获知有关实验对象、方法、条件及结果等信息a.图题和表题应详细完整地反映实验内容,在图注和表注中可给出主要的实验条件b.图表中的非专有名词不要用缩写,如Conversion不要写成Conv.c.图表中若有缩写词或代号,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在图注或表注中给出全称或解释【投稿提示】照片图:请提供层次分明的黑白照片或者未经作者修改(如修改图片大小、分辨率、添加文字、裁切等)的由仪器直接生成的原始照片电子版文件,由编辑部按照作者修改稿中的照片图进行制作;用Origin或Excel软件制作的图:请提供该图相应的原始文件(.org或.opj或.xls格式)。
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作者. 题名[J].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期刊[2] 作者. 著作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著[3] 原作者. 译著名[M]. 译者, 译.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译著[4] 作者. 论文题名[C]//论文集编者. 论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论文集[5] 作者. 题名[D]. 所在城市: 保存单位, 发布年份: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6] 申请者. 专利名: 国名, 专利号[P]. 发布日期. ——专利文献[7] 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载体和标志代码]. [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电子文献[8] 起草责任者. 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 出版社: 出版者, 出版年. ——技术标准[9] 作者. 题名, 报告代码及编号[R].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 ——科技报告格式规范:“参考文献:”宋体,四号,加粗,左对齐;文献列表:宋体(中)/ Times New Roman (English),小五号,两端对齐书写要求:1)参考文献的标引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勿引用未发表的资料),在文中相应位置添加右上角标,如“早期的一些研究[1, 3-5]提供了……”2)参考文献依照不同文献类型的标准格式著录(见上)3)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4)西方作者的姓名或拼音写法的中国作者姓名:姓前名后,姓全写,全部字母大写;名缩写,仅保留大写首字母(包含2个及以上的字符的,各字符均保留大写首字母,中间以空格分隔),缩写后不加缩写点,如FLETCHER R,LU T X5)电子文献类型标志: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载体和标志代码:光盘CD,联机网络OL举例:[1] MA F F, LIU Q H, GUAN G K, et al. Arginine kinase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involved in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infection[J]. Gene, 2014, 539(1): 99-106.10. 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和单位、摘要及关键词English TitleAuthor1, Author2 *, …(1. Organization, City, Postcode, Country; 2. Organization, City, Postcode, Country; …)Abstract: …Key words: …格式规范:Times New Roman,其它同中文部分书写要求:见作者园地“英文摘要写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