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设计8

合集下载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班马:离群的马,
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1、首联写送别之景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进行赏
析。

2、这首诗寄寓了怎样的“故人情”?
课堂小结《渡荆门送别》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

诗中并无送友的离情别绪。

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
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
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反映了
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
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的真挚感情。

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格调轻快,意境高远,想像瑰丽。

风格雄健。

板书。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3单元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 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3单元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 教案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在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几首诗词,一起来回顾一下(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师语:这些诗词都透着浓浓的乡情,体现了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透着乡情的诗歌《渡荆门送别》。

二、【文学常识】1、作家作品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有《李太白文集》传世。

2、写作背景《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集》。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

荆门,即荆门山,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25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这时的诗人正值青年,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野顿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三、【细读品味】(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

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一个“从”字,凸显了诗人的大气魄。

本是诗人乘船顺流东下,可在诗人眼里,竟是长江跟着自己游览。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教学内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教学目标:1. 了解《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杜牧和背景知识,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读诗歌。

2.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境,理解诗歌写作的技巧和主题。

3.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掌握《渡荆门送别》的诗意,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了解作者生平、背景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教学难点:1.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手法。

教学准备:1. 课文材料:《渡荆门送别》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副有关《渡荆门送别》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这幅图片有什么了解和想法。

Step 2:导入课文(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杜牧,并简要介绍他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同时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或音频来展示杜牧的作品。

Step 3:诗歌解读(25分钟)1. 教师可以逐节解读诗歌,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并分析诗歌的表达手法和主题。

2.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问题,例如:“诗中的‘渡荆门’指的是什么?”、“诗中的‘倚楼’和‘眼穿秋水落日斜’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等。

Step 4:学习课文(10分钟)学生们进行课文朗读和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Step 5: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创作能力,写一首类似于《渡荆门送别》的诗歌。

Step 6: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Step 7: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抄写一遍《渡荆门送别》,并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渡荆门送别》的作者和背景,同时掌握了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精选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

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设计8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设计8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字词,想象画面,感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2、过程与方法:同题扩读,体验本课学习的鉴赏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画面,感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想象画面,感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二、教学重点:明确写景手法的提问方式,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

三、教学难点:推敲答案语言,规范答题模式,使形成的答案准确、流畅、雅致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评鉴赏法。

4、体验法。

五、教学准备:教材、预案、教学设计
六、预习内容:
(详见预案)
七、教学过程:
主备人:马存智审批者签字:年月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渡荆门送别》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渡荆门送别》教案

《渡荆门送别》教案《钱塘湖春行》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同学们还记得吗?大家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作补充),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荆.门(jīng) 仍怜.(lián) 啄.春泥(zhuó)没.马蹄(mò) 白沙堤.(dī)2.理解诗歌重点词语的意思。

(1)古今异义。

仍怜.故乡水(古义:爱,喜爱;今义:可怜)(2)解释下列词语。

从:往。

大荒:辽远无际的荒原。

初:刚刚。

暖树:向阳的树。

3.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与杜甫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现存诗近3 000首。

代表作品有《卖炭翁》《钱塘湖春行》等。

4.背景介绍《渡荆门送别》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这次从三峡出蜀,面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钱塘湖春行》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也就是他任职时所作。

5.大声朗读,用“/”划分朗诵的停顿。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二学习《渡荆门送别》1.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这首诗的大意。

人教版八年级上《 渡荆门送别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  渡荆门送别 》教案

《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3.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情趣和理趣,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唐宋诗词,唐宋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作为生活在诗风盛行的国度里,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和研究古诗,以陶冶情操,丰富语言,提高欣赏能力。

今天我们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渡荆门送别》。

(板书题目)1.简介作者和文体。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三十一岁考取进士。

曾供奉翰林院,因受权贵排挤,投笔而去。

后又经友人推荐,被任为太子宾客、散骑常侍。

因长期生活在歌舞酒色之中,触犯了朝廷刑律,被流放夜郎。

李白性格豪放不羁,好饮斗酒,常作诗歌。

他的诗以想象丰富、气势雄浑、风格豪放飘逸而著称于世。

近人郭沫若曾辑校《李白集》,其注释较详尽。

另有《李太白全集》等。

古体诗包括五言、七言律诗和绝句等。

内容较为广泛,可叙事,可抒情,不讲究严格的韵律;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就形式上说,它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从诗句的字数看,主要分五言、七言两种;从句数上看,律诗为八句,绝句为四句。

1.检查预习情况。

(正音正形后齐读)2.研习新课。

(1)学生朗读诗歌,教师范读并正音正形后齐读。

(2)学生结合注释试着意译全诗并记下有疑问的地方。

教师巡回指导答疑并强调重点词语的用法及意思。

(3)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质疑并讨论解答。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4)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结合问题小组讨论后回答)①首联中“远”字用得好在哪里?“下”字能否改为“人”?为什么?②颔联中“随”字用得好在哪里?“入”字能否改为“映”或“照”?为什么?③颈联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结合注释思考本联的作用是什么?是否与标题中的“送别”无关?④尾联这两句诗中的“送”字用得十分巧妙,既是送别诗的题眼,又是其精髓所在。

《渡荆门送别》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渡荆门送别》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渡荆门送别》教案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明确写景手法,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

一、导入新课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译诗,解说内容请结合文中注解自译全诗。

提示:我驾轻舟一叶,顺流而下,一直远渡到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

山峦从我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

还是故乡的水好啊,它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

目标导学二:评说,深入赏析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3.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明确: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喻云之奇特,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4.赏析尾联,并思考:本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清代诗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有什么看法?明确:诗的尾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明明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

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沈德潜认为“送别”二字可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板书设计第四单元(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第四单元)人生感悟体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渡荆门送别》。

1.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离别之情。

1.3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讨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表达技巧。

2.2学会运用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3.2理解离别是人生的一部分,学会珍惜当下,勇敢面对离别。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诗歌的朗读、背诵和默写。

1.2理解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2.1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利用多媒体展示渡荆门送别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1.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离别的认识和感受。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渡荆门送别》,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合作交流3.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表达技巧。

3.2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和评价。

4.诗歌鉴赏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如拟人、对偶等。

4.2学生结合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离别之情。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6.作业布置6.1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6.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导入1.1利用多媒体展示渡荆门送别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展示图片:渡荆门送别的场景,长江、渡口、行人等。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1.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离别的认识和感受。

提问:你们有没有经历过离别?离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渡荆门送别》,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提醒:注意诗歌的韵脚、停顿等。

2.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案《渡荆门送别》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案《渡荆门送别》

教案名称:《渡荆门送别》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诗歌的意象、韵律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诗歌鉴赏、讨论和创意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中对离别情感的抒发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激发学生对人间情感的共鸣,培养对古代送别诗的热爱和对诗人情感的体会。

教学重点:诗歌的意象和韵律。

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对离别场景的描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创意写作表达个人对离别情感和自然景观的感悟。

教学准备:《渡荆门送别》课文文本及多媒体课件。

与诗中描述的荆门及长江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学习单,包括生字新词表、诗歌鉴赏练习题。

创作用的纸笔、离别情感描绘记录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情境创设:展示与诗中描述的荆门及长江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送别场景的兴趣。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渡荆门送别》的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歌内容做铺垫。

课文学习(20分钟)1.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2. 生字新词学习:教师逐一解释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记录并记忆。

3.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意象、韵律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深入理解(15分钟)1. 离别情感描绘:学生阅读文本,记录自己对诗中离别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2.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和离别场景的描绘,准备分享讨论成果。

3. 情境模拟:学生根据诗歌中的描述,模拟诗人在荆门送别的情景,加深对诗歌情感的体验。

拓展延伸(10分钟)1. 创意写作: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韵律,创作自己的短文或诗歌,表达对离别情感和自然景观的感悟。

2. 离别情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和对离别情感的描绘,鼓励表达个人感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2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2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三、朗读诗歌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的方式朗诵诗歌,朗诵时注重诗歌的停顿、语速和情感。
四、检查预习,解释重点词语。
渡:乘船渡江 远:远行 从:往,到 尽:消失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云霞多变而形成的美丽景象
怜:喜爱
五、逐句理解,品味语言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翻译:
我乘船远行到了荆门山之外,来到古时楚地游览。
手法:
拟人,把故乡的水人格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送诗人远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六、诗歌主旨
诗歌描绘了初次离乡乘船过荆门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渡荆门送别》
2.完成研学案《渡荆门送别》全部、《钱唐湖春行》第一题。
李白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自小在四川生活,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班级
初二一班
授课教师
杨 薇
课题
《渡荆门送别》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2.理解诗歌大意,能背诵、默写古诗。
3.品味语言,把握借景抒情、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
4.体会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基本理解诗歌大意,能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技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渡荆门送别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渡荆门送别教案
其次,在诗句解析环节,我着重讲解了诗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力求让学生领会诗人运用语言的巧妙。我发现,通过对比分析和实际例子的引用,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诗句的深层含义。不过,我也意识到在解析难点时,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今后我可以适当放慢教学节奏,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在实践活动方面,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创作诗歌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但在指导学生创作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入一些情感表达的技巧和方法,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提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实践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离别的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情感表达的方式、分析其效果并尝试改进。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共同学习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这首诗以其深情的离别情感和豪迈的气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诗歌背景的介绍,我尝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离别的情景,希望他们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未来,我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引导,或许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历史背景。
5.培养合作与探究精神:在小组讨论和创作实践中,学会倾听、交流、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主要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对唐诗的文学背景和特点进行认识,重点解析李白《渡荆门送别》的诗意和艺术特色。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渡荆门送别》,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解决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对比其他诗作,让学生具体感受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3)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过程中,可能存在思路不清晰、表达不明确等问题。
解决方法:教师给予明确的指导,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序地展开讨论和思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过与朋友离别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李白如何通过诗歌表达离别之情。
6.增强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核心素养目标展开,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新教材教学要求下的学科育人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诗歌朗读与情感体验: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渡荆门送别》,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
其次,在分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诗歌的应用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诗歌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说明学生们开始认识到文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然而,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对诗歌的艺术手法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运用对比、实例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些手法。

部编八上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部编八上唐诗五首之《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点和内涵。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 审美能力,提高对诗歌的欣
赏水平。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诵读法:通过反复 朗读,感受诗歌的 韵律和意境
讲解法:对诗歌的 背景、主题、艺术 手法等进行讲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 进行小组讨论,探 讨诗歌的内涵和意 义
介绍诗人背景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诗歌中的景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导入新课:介 绍《渡荆门送 别》和《钱塘 湖春行》的背
景和作者
朗读课文:带 领学生朗读两 首诗,纠正读
音和停顿
讲解重点字词: 解释两首诗中 的重点字词, 包括含义和用
添加标题
教学内容:介绍诗歌的背景、作者生平、诗歌结构和主题;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 达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感受诗歌的美感和韵味。
添加标题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诗歌的背景和作 者生平,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多媒体辅助法:运 用多媒体手段,如 PPT、音频、视频 等,辅助教学,提 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利 用PPT、图片、 视频等多媒体手 段辅助教学
小组合作:组织 学生进行小组合 作,共同探讨诗 歌的主题和情感
朗读指导:注重 朗读指导,引导 学生通过朗读感 受诗歌的韵律和 意境
拓展延伸:结合 相关背景和资料, 对诗歌进行拓展 和延伸,帮助学 生深入理解诗歌 内涵
添加标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难点是掌握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 讲解、示范和讨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更好地理解诗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13之《渡荆门送别》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13之《渡荆门送别》教案
(2)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诗中的写景手法,培养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远行友人的深情厚意。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珍惜友谊的情感。
4.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渡荆门送别》全诗,分析诗的意境和写景手法。
5.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合作能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启发他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诗词。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渡荆门送别》的基本内容、情感表达和五言律诗的特点。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离别情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体会诗词的魅力。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有些学生还是难以把握诗人的情感。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中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验和感悟诗人的情感。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但在提问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还是羞于表达自己的疑问。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更加轻松的氛围,鼓励学生们大胆提问,勇于表达。
举例:诗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中的“渡”和“远”分别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远行的决心和距离之远,通过重点讲解,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2)诗词意境分析:分析《渡荆门送别》的意境美,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离情别绪,感悟诗中所表达的壮阔景象和深情厚意。
举例: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意境美,感受诗人的情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3.13之《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3.13之《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诗歌,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留恋故乡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诗歌,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反复诵读诗歌,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诗歌欣赏水平四、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点拨法。

3、品评鉴赏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初读诗歌,说说感受①导入:同学们,刚刚我们听的是新吟诵《渡荆门送别》。

每当乐声乍起,歌韵初扬,我就心醉神驰,仿佛已经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和李白在荆门的长江上把臂同舟共游了。

②介绍荆门山: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

人们常把荆门山称作“蜀楚咽喉”。

等到长江冲出峥嵘突兀的荆门山口,才真正流入江汉平原地带,水面骤然变得宽阔,江流也随之显出舒展奔放的姿态。

③介绍诗人:(出示幻灯片)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李白那一年,李白25岁,第一次离开故乡蜀地,此时舟出荆门山,故乡在身后,他乡在眼前,人生的征程与壮游从此开始。

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录这段旅程的诗歌《渡荆门送别》。

(板书课题)二、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3、感悟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留恋故乡的思想感情。

三、朗读诗歌1、诵读领略音韵美(1)听录音范读,自由朗读(2)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3)同学们读的缺少一种韵味,你们有什么办法?明确:第一招,整体要慢一些,慢火久炖,韵味就更足了。

第二招,朗读每句第二个字和一三五七句的最后一个字时,拖一点长音,有点藕断丝连的感觉,诗的韵味就出来了。

第三招,在读的期间,如果再晃一晃脑袋,韵味就更足了。

《渡荆门送别》李白(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渡荆门送别》李白(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渡荆门送别》李白(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渡荆门送别》李白(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请大家翻开课本第207页,今天我们来学习诗四首的后两首,首先请大家看到《渡荆门送别》,作者是李白。

(转身板书)那么我们来理解一下题目的意思,渡荆门送别就是指在经过荆门这个地方所做的一首送别诗。

作者是李白,李白这个诗人是相当著名了吧。

下面,们我们再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二、作者简介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人称“诗仙”。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渡荆门这首诗是他青年时第一次从蜀地出外游玩时所作,蜀地就是现在的四川省。

这首诗也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8句共四联,包括首、颔、颈、尾联。

(板书)三、整体感知1、老师带读诗文,为生字正音。

2、诗文翻译: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故土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四、诗文赏析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首联,交待出游路程和目的。

首联交待诗人的一路游踪和出游目的。

青年李白才情横溢,朝气蓬勃,不远万里,放舟东下,经巴渝,出三峡,直赴荆门之外的楚国故地。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颔联,山水之壮景。

颔联上句说山,船行江上,山随水走,两岸青山随舟随水相对挺出,扑面而来,转瞬即逝。

最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空阔平坦的漠漠旷野。

“随”字化静为动,传神生辉,给人以青山挺立,舟行江上,应接不暇之感;这也可看出诗人风神爽朗,心驰神往的愉悦心情。

下句说水,长江流入地势平坦,视野开阔的漠漠旷野,呈现缓缓流动之势。

这句展现了诗人高亢激越,乐观开朗的情怀。

这两句诗写的境界雄奇壮观,表达出诗人初出蜀地,看到如此壮景时,那种惊诧欢愉之情。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渡荆门送别》学习目标:1.通过赏析优美诗句,体会诗歌意境。

2.通过结合背景,体会诗人情感,领会诗歌主旨。

重难点:学会知人论世,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诗人情感,把握诗歌主旨。

学习过程一、导入在学习《与朱元思书》时,我们谈论到富春江是一条唐诗之路,其实除了富春江,长江也是一条诗歌之路。

李白在二十六岁时辞亲远游,从长江一路东下,走出蜀地,开启了自己的新天地。

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诗人在这条路上留下的锦绣文章。

二、朗读诗歌,领略韵律之美结合律诗的节奏划分。

三、悟读诗歌,领略情韵之美在七上学过一首与本诗相关的诗歌,回忆并背诵。

《峨眉山月歌》1、结合两首诗歌,勾勒诗人出蜀路线。

峨眉山—平羌—清溪—渝州—荆门—楚国2、从哪里看出路线?首联:交待远渡的出发地和目的地3、在出蜀的路上,诗人见到怎样的风景?颔联和颈联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

5、这两幅图景有什么异同呢?颔联:动景远近颈联:静景远近俯仰6、赏析“随”“入”。

7、诗人出三峡后看到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山:《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当诗人由三峡出荆门,至楚国时,所历经的航行应是由湍急到平静,所见到的景应是由狭窄到开阔。

8、诗人乘船而下,一路心情如何呢?(知人论世)颔联颈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要去更广阔的天地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远游异乡,闯荡世界的兴奋之情。

尾联:水有情,借故乡之水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四、拓展提升1、诗人思念故乡,这思乡之情是否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相同呢?2、在杜甫诗《旅夜书怀》找到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意境相似的句子。

五、反馈补救完成选择题。

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字词,想象画面,感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2、过程与方法:同题扩读,体验本课学习的鉴赏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画面,感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想象画面,感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二、教学重点:明确写景手法的提问方式,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

三、教学难点:推敲答案语言,规范答题模式,使形成的答案准确、流畅、雅致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评鉴赏法。

4、体验法。

五、教学准备:教材、预案、教学设计
六、预习内容:
(详见预案)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修改意见
新课导入走进作者
初读诗歌,说说感受
①导入:同学们,课间我们听的是吟唱版的《渡荆
门送别》。

每当乐声乍起,歌韵初扬,我就心醉神驰,仿
佛已经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和李白在荆门的长江上把
臂同舟共游了。

②介绍荆门山: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
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

人们常把荆门山称
作“蜀楚咽喉”。

等到长江冲出峥嵘突兀的荆门山口,才
真正流入江汉平原地带,水面骤然变得宽阔,江流也随
之显出舒展奔放的姿态。

③介绍诗人:(出示幻灯片)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李白
那一年,李白25岁,第一次离开故乡蜀地,此时舟
出荆门山,故乡在身后,他乡在眼前,人生的征程与壮
游从此开始。

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录这段旅程的诗歌《渡
荆门送别》。

(板书课题)
④自由朗读诗歌: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自己的阅读感
受。

提示:豪迈、雄健、壮阔、深情、富有想象等。

⑤根据学生的感受,朗读全诗。

可以有不同的朗读
处理,用最能渲染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的方式演绎《渡荆
门送别》。

2.想象画面,领略意境
①再读诗歌,想象画面:
苏轼赞王维的诗画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
实高明的诗人都是善于营造画面的。

(板书诗中有画)
朗读全诗,闭上眼睛回味,诗人为我们呈现了哪些
画面?
导入新课,激发
学生求知欲
了解作者
积累常识
明确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赏析诗歌
(可以采用“男生读一二联,女生体会;女生读三四
联,男生体会”的方式进行。


②根据想象,展现画面:
同学们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依稀的画面,让我们和诗
人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走到画面里去。

来,我们化身
为李白吧!
(出示幻灯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示例:我看见天险雄秀的荆门山渐渐远去,漫长的
水路把我带到了楚地,家乡已经十分遥远,眼前是平阔
的江面。

我心里充满憧憬,就要去新天地闯荡,迎接我
的会是怎样的舞台?
③梳理想象,找出依据:
根据示例,找出想象在诗歌中的依据。

渡:(水路)
远:(家乡已经十分遥远了)
“渡远”与“远渡”比较:“渡远”有主动追求闯荡之
意,“远渡”显得平实。

荆门:(天险雄秀);外:陌生场
地;游:去新天地,内心憧憬。

④仿照示例,呈现画面:
如果我们想象的画面能够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引
起大家的联想,那应该说就是非常成功的。

现在请大家
仿照老师的例子,小组合作,选择一联,展开想象,用
第一人称来描述此情此景。

(提醒第三联画面有时间的变
化,夜晚我看见……黎明我看见)
⑤评析画面,落实想象:
采用以下的方法评析想象的是否合理。

内容上看想
象是否有据;形式上可以采用一个小组展示后,自己小
组找理由证明,其他小组评价;或一个小组描述后,请
其他小组说说其想象的依据。

⑥小结:“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

我们用自己丰富
的想象了解了诗歌所营造的情境画面,也触摸到了诗人
憧憬、豪迈、喜悦、依恋的心灵。

(板书画中有情)
(三)品味余味,体悟情感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比较本首诗与传统送别诗的异
同,充分体会诗人的感情,解决下面的问题。

1.《渡荆门送别》是传统的送别诗吗?
提示:送别有友人,诗中却没有“友”。

2.回顾李白的送别诗
提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
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
之广陵》)、“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3.本诗中的“送别”之意体现在哪里?
提示:末句。

和传统的送别诗不同,送别诗人的不
是朋友,而是——故乡的水,这样的送别实在是别具一格。

4.有些版本里,“怜”也写作“连”,朗读体会哪个版
本更好
感知文意
通过多角度分
析,感悟文章构
思之奇妙
以文章重点为切
入点,进行探讨
交流
拓展延伸
“怜”与“连”比较:
提示:“连”只有联系之意,缺少人与物的融合。

“怜”
是互相的,故乡爱诗人,诗人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补
充资料:青莲乡的通口河与平通河,汇流成涪江经嘉陵
江注入长江。


5.感受末句的委婉情味
李白自5岁开始读书,15岁学习剑术,直至25岁远
渡荆门,一向在蜀地生活,此次出行,面对流过蜀地的
江水,不禁产生故乡情。

但诗人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思
念故乡,而说本无感情的故乡水怀着深情厚意,恋恋不
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呢?
提示:原文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李白赋予了自然
江水情感和生命力,流水似乎也变得多情,世界因诗人
的多情而呈现为多情。

6.这一份对故乡的多情,并不仅仅在尾联体现,而
是贯穿整首诗。

诗中哪些地方也体现了“送别”之意?
从:本意“作”,不妨释“顺”或“随”,李白驾船顺着
流水来到了荆门,逆水回望,家乡的渡头无影无踪。


水陪伴之意可咀嚼。

随:船在动,山一路跟随着动,一直跟随到荆门山,
才与我告别。

入:长江一直流入天地的尽头,会一直看着作者奔
向前程,而无论李白走多远,故乡的山水都会装在他的
心中。

仍:始终,回应上文,说明以上所写之景,皆与“故
乡水”有关。

明月是江心的明月,云朵是江上的云朵,作
者的视野,始终没有离开故乡的水。

小结: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道:“诗中
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现在我们可以告诉沈德潜送别之意不仅有,而且还很浓。

长江是一根弦,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便是长江弦上
奏出的雄伟奇丽的歌。

游子即使远行千里,也一定不会
忘记故乡。

这种浓厚的情意在短短几个字中便尽显无遗,
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我们走进了一个情景交融、
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这个空间便是意境,它引发我们
的遐想,触动我们的灵魂,也能体悟诗人的情感。

让我
们用朗读再一次进入那一幅幅富有情感的画面吧。

(板
书:意境)
(四)拓展阅读,把握诗意
李白曾三渡三峡,每一次都关系着他的前途和命运。

同样是写三峡,情感却不尽相同。

我们透过诗歌呈现的
画面,来感受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

1.拓展一。

联系学生熟知的李白诗作。

我们熟知的
《朝发白帝彩云间》一诗,是李白获罪流放时接到大赦
的诏书,他快乐得像个孩子,口占一绝:(出示幻灯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
比较学习
积累知识
课堂小结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学生朗读,简单交流从文字中体会到的情感。

这里
的喜悦之情合着流水都洋溢在诗句中。

2.拓展二。

此前一年,流放时李白所写的《上三峡》
却写尽了时光难度,逆境难熬的心情。

(出示幻灯片)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上三峡》
学生朗读,简单交流从文字中体会到的情感。

3.拓展三。

(出示幻灯片)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
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
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
这种“真”是可以检验的,即能否让人具体感受到。

李白是以生命的激情来面对山水的,他笔下的山水无不
融入了诗人强烈浓郁的情感基因,因而放射出动人心魄
的个性美。

情感出境界。

小结:(出示幻灯片)“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
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

”(叶嘉莹)
今天我们透过诗歌的语言,融入自己的想象,通过
品读画面,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悲、欢、苦,触摸到了
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心灵也变得丰富起来。

这就是
诗歌带来的魅力。

轻舟载着他超凡脱俗的诗魂远去了,而悠悠的长江
水,永远在人们心中奔腾。

来,让我们送送李白,再一
次吟咏《渡荆门送别》。

布置作业
巩固成效
七、教学反思:
主备人:马存智审批者签字: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