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知识的学习)【圣才】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小学教学)【圣才】
第7章小学教学考点1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1.教学的概念(1)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教学的内涵①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②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
③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一种专门组织起来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通过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尤其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如何使学生适应这种时代的发展,教学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教学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按预期的要求发展。
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保证人才质量。
因而教学成了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的经验的总结。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教育质量就能提高,反之,教育质量就必然下降。
因此,要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质人才,就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心理健康教育)【圣才出品】
第11章心理健康教育11.1 学习目标1.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2.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3.掌握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4.了解心理教育的意义;5.掌握心理评估的概念;6.了解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和心理评估的意义;7.了解心理测验的有关知识;8.掌握评估性会谈的几种技巧;9.掌握心理辅导的概念;10.掌握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1.2 考点聚焦1.心理健康、心理评估、心理辅导等基本概念;2.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3.结合实际说明行为改变的几种方法。
11.3 知识结构图11.4 核心讲义考点1 心理健康概述1.心理健康的含义(1)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心理健康的学生,虽然智力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但一般都能把自己的智慧与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学习上。
能客观地看待问题,正视现实,能力求有效地认识和改造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逃避现实,也没有想入非非的困扰。
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一个人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既不高估也不低估自己的能力;既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和各个方面的条件,又能正确地把握和对待自身的变化。
对于自己的潜能和长处能发扬光大,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也能努力改正和克服。
因而,他们不会同自己过不去,不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过大,而产生自责、自怨或自卑等不健康的心态。
③自我调控的能力心理健康的学生能以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一旦发现自己的需要、行为与社会要求相冲突时,即能修正或放弃自己的行动,能根据活动的要求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
④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维护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也是心理健康的内在需要。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小学课程)【圣才出品】
第6章小学课程6.1 学习目标1.识记课程的一般概念,课程设计、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概念;2.掌握课程的几种分类;3.掌握课程计划的构成;4.理解教科书的作用;5.理解制约课程的因素和课程计划、教科书编写的原则;6.掌握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以及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7.运用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理论合理安排课程。
6.2 考点聚焦1.课程、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概念;2.制约课程的因素和课程计划、教科书的编写原则;3.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与其改革的发展趋势;4.如何利用资源来合理安排课程。
6.3 知识结构图6.4 核心讲义考点1 课程概述1.课程的一般概念(1)课程的含义①“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②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a.课程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b.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c.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
课程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几种较有影响的“课程”概念①课程是知识这是一种出现比较早、影响深远且比较传统的课程观点。
a.基本思想: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都是从相应科学中精心选择的,并且根据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
b.特点:第一,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第二,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第三,课程是既定的、静态的;第四,课程是外在于学习的。
②课程是经验知识课程观由于其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权威,从而导致对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忽视。
针对这一问题,课程研究者在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是经验”的观点。
a.基本思想:课程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某种性质或形态的经验。
b.特点: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设计的,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教育心理学概述)【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1 学习目标1.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定义;2.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掌握学习与教学的5个要素;4.掌握学习与教学的三个过程;5.了解本书的内容体系;6.了解教育心理学的作用;7.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2 考点聚焦1.教育心理学的性质;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和过程;3.教育心理学发展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性著作。
1.3 知识结构图1.4 核心讲义考点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注重解决教育实践领域内的各种具体的心理学问题,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规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提供学习资源、安排学习活动、设计师生互动过程、管理学习过程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
如下图:(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它们是任何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内在条件。
②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③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研究为基础。
④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圣才】
第2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考点1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1.心理发展的含义(1)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生心理的发展基本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比如感知能力最先发展,其次是运动、言语等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最晚。
③不平衡性即使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也有所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也不尽相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也不同。
比如1~3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由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
④差异性不同个体的心理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顺序性,但各种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
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
2.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重要特征(1)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幼儿期(3~6、7岁);④童年期(6、7岁~11、12岁);⑤少年期(11、12岁~14、15岁);⑥青年期(14、15岁~25岁);⑦成年期(25~65岁);⑧老年期(65岁以后)。
(2)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①童年期a.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b.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通过识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从口头言语逐步过渡到书面言语。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学习策略)【圣才】
第8章学习策略考点1 学习策略概述1.学习策略及其特征(1)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包括学习者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节监控的方式等。
(2)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①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②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③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④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它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3)重视学习策略科学研究的意义①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其中特别是能促进或改进因学习策略掌握不好或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的学习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学习的困难;②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
教师通过学习策略的教学,可减少教学和训练的时间,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和自身的发展。
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且在校的学习时间和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只有掌握了获取知识的策略才能更有效率地学习。
2.学习策略的分类考点2 典型的学习策略1.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①定义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一种学习策略。
②常用的复述策略a.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随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经过个人努力的识记。
这种识记也是有条件的,凡是对人有重大意义的、与人的需要和兴趣密切相关的、给人以强烈情绪反应的或生动鲜明的人或事,就容易随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指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
要想记住某一信息,就需要有意识地、用心地去记它,尝试着自己复述一遍,看看自己能否复述出来。
b.多种感官参与在进行识记时,要学会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以及用手写等。
对同一材料,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多种刺激叠加在一起,信息在大脑中的印象就十分深刻。
心理学家证明,人的学习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35%通过嗅觉,15%通过触觉,1%通过味觉。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学习动机)【圣才出品】
第4章学习动机4.1 学习目标1.了解动机的概念和三种功能;2.识记学习动机的概念;3.掌握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4.了解学习动机的种类;5.掌握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6.掌握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主要观点;7.掌握分析需要层次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作用;8.掌握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9.掌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10.掌握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4.2 考点聚焦1.识记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问题情境等基本观念。
2.理解学习动机的结构及其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3.运用学习需要形成的两条途径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析需要层次理论、成败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启发作用。
4.3 知识结构图4.4 核心讲义考点1 学习动机概述1.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1)动机及其功能①定义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②功能a.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b.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c.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
(2)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①定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②基本成分a.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
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即为学习的内驱力。
所以,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教育与教育学)【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1.1 学习目标1.识记教育和教育学的基本概念;2.理解并识记教育和教育学在历史各阶段发展的特点;3.掌握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4.应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
1.2 考点聚焦1.重点概念:教育、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的多元化;2.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主要是一些代表人物及其重要理论;3.近代教育和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点。
1.3 知识结构图1.4 核心讲义考点1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2)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概念的逻辑结构①教育包含了作为主格意义上的实施者和宾格意义上的接受者。
实施者和接受者都是人,人们将自己的经验、实践、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等通过书面或者活动的形式系统地授予他人。
②教育是一个过程概念。
它不是瞬时性的,而是长时间给人们施加影响并起教化作用的过程。
同时,教育具备目的意义,这是教育价值的体现。
③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
教育理论不是通过哲学思辨获得的,而是从活生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提炼出来的。
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的演变。
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体现了教育在形式上的嬗变和在理念上的转变。
①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人类社会同一的早期教育,奴隶社会以后逐渐出现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思 维)【圣才】
第7章思维考点1 思维概述一、思维的定义及特征1.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2.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1)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的媒介,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推测事物过去的进程,认识事物现实的本质,推知事物未来的发展。
(2)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意思:①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②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
(3)两者的关系:思维的间接性是以人对事物概括性的认识为前提的。
人之所以能够根据屋顶潮湿作出曾下过雨的推断,是因为知道下雨和屋顶潮湿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结果,而这种认识正是先由思维的概括性所获得的。
因此,思维的概括反映和间接反映的特点是密切联系的。
二、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1)动作思维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也称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
(2)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
(3)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1)聚合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会聚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同。
(2)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
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
3.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有否清晰的意识,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1)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方式。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记 忆)【圣才出品】
第5章记忆5.1 学习目标1.掌握记忆的定义、种类、作用等基本知识;2.理解记忆的过程,学会运用遗忘的规律分析问题;3.掌握影响记忆保持的因素,学会合理复习的方法;4.识记再认、回忆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和特征;5.记忆系统及记忆组织相关知识;6.识记感觉记忆、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概念、特征等内容。
5.2 核心讲义考点1 记忆概述一、记忆的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1.记忆的基本环节记忆包括三个基本的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2)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3)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
2.信息加工论对记忆的解释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3.记忆的作用记忆作为基本的心理过程对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人通过感知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如果不能保留就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就不能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也就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
(2)没有记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将总是停留在新生儿的水平上,不可能有个性心理活动的正常发展。
(3)记忆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成一个整体,是人的心理过程在时间上得以持续的根本保证,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心理发展、知识积累和个性形成。
二、记忆的种类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划分(1)形象记忆①定义形象记忆是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这种记忆所保持的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它以表象的形式储存。
②特点编码方式以视觉和听觉的形象记忆为主,也存在着某些触觉的形象记忆。
(2)情景记忆①定义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圣才】
第2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考点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
统治阶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①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他们通过国家机器,以各种不同的手段颁布政策和法令,规定培养目标和办学方针,并以强制的手段监督执行,使教育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展。
同时,还经常利用其权力任免教育机构的领导人和学校的教师,从组织上保证这种领导权。
②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国家权力机关和统治阶级中的个别人可以用拨款、捐献教育经费等办法,间接实现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控制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教育机构的存亡。
③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他们通过教科书的编定,参考书的审定,各种读物的发行以及对教师思想上的影响等办法左右教育工作。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并体现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教育也具有自身的规律,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过程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它的首要任务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
如何使受教育者更好地掌握,更灵活地运用,这些都是与人们的精神活动的规律密切相联的,而与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生产力没有多大的关系。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专用教材-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知识【圣才出品】
第七部分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知识第1章教育法律基础1.1 考点精讲考点1 教育法规概述一、教育法规的内涵1.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它包括宪法、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
(2)狭义的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2.法规(1)法规泛指宪法、法律和国家机关制定的一切行为规范的总称,即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的总称。
(2)法规有时也特指某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国务院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发布的地方性法规。
3.教育法规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律(基本法律和法律)、法令、条例、规程、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
二、教育法规的特点1.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1)各国的教育立法都是把本国的基本教育政策以及教育的各方面、各时期的重大政策,通过立法程序,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2)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基础、灵魂,而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体现,是政府实施教育政策的有力保证。
教育法规能保证教育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和有效性。
2.教育法规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1)根据法律实施教育行政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后的产物。
随着中世纪基督教会统治的全面崩溃,国家逐渐控制教育并用法律规定了教育制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3.教育法规的内容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1)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英、法、日等国的教育法规,是根据当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体现出迅速发展免费的、义务的初等教育的要求。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点精讲和典型题详解(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第12章教师心理12.1 考点精讲考点1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1.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1)具有一般公民需要的良好品质;(2)具备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特殊品质。
2.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1)影响教育效果的认知因素教师所具备的教育和培养儿童的才能,是使教育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的认知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教育才能。
实验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如果教师在这些方面能力较强,则学生的成绩好,而且教师的这些特点对小学生的影响更大。
(2)教师认知能力的培养①教师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是指在考查问题时,能够遵循严格的逻辑顺序,在推论中有充足的逻辑依据。
教师虽然主要是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但是如何传授,如何处理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于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重新去理解,重新去思考、去研究、去加工、去创造。
②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由于教学主要是以口语为媒介进行的,因而口语表达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教师的口语表达应做到:准确简练、叙述连贯、逻辑性强;通俗易懂、设问多、比喻多、停顿多;讲究艺术、富于情感。
③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的培养组织教学活动同样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有关研究指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与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要求教师善于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组织策划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在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之间建立联系,使两者之间产生联系点,从而使学生更容易将新接受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培养良好的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需要教师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①教师作为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通过他的个性品质吸引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创造一种舒适、宽松、活跃的学习气氛。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班主任工作)【圣才出品】
第10章班主任工作10.1 学习目标1.识记班主任的作用、职责;2.理解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和具体要求;3.理解班集体的特征及其教育作用;4.掌握班集体的建立和培养的方法和途径;5.运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0.2 考点聚焦1.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和具体要求;2.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3.班集体的特征和培养方法。
10.3 知识结构图10.4 核心讲义考点1 班主任工作概述1.班主任的历史与作用(1)班主任的历史①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②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7世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此后,经过许多教育家的努力,班级授课制逐渐为人们普遍接受,我国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这一形式。
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堂后,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③在中国,班主任产生于20世纪初期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小学各学级设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
由一个教师负责担任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科目的教学制度称级任制。
负责一个学级全部或主要科目的教学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教师称级任教师。
④1932年民国时期,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1938年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负责班级组织教育工作的教师称级任导师(相当于班主任)。
⑤30年代的老解放区,在共产党办的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和抗日军政大学等,每个班级中都设有班主任。
全国解放后,继承老解放区传统,吸取前苏联教育经验,在小学里一律设班主任。
(2)班主任的作用①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每个人都属于一个群体,几十个学生分在一个班里就形成了一个学生群体。
通过班主任的努力,全班学生逐步从松散群体发展成一个健全的班集体。
班主任在学生个体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必须对全班学生的情况十分了解,在德、智、体等方面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素质。
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核心讲义(知识的学习)【圣才出品】
第5章知识的学习考点1 知识学习概述1.知识的定义和类型(1)定义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类型①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a.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b.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②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划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①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描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
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
②程序性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
2.知识学习的类型(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②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③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②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③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及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
3.知识学习的作用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和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宝贵知识经验,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小学教育及目的)【圣才出品】
第4章小学教育及目的4.1 学习目标1.识记小学教育、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2.理解义务教育的意义、法律保证以及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3.理解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及其制定的依据;4.掌握我国小学教育目的在不同时期的表述;5.运用素质教育的理论分析当前学校教育的问题。
4.2 考点聚焦1.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2.义务教育的概念、意义;3.我国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实施对象及年限;4.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5.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及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6.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4.3 知识结构图4.4 核心讲义考点1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1.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又称初等教育,是教育工作中最基础的阶段,教育对象一般是6~12岁的儿童。
(1)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①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夏代称地方学校为“校”,殷商称地方学校为“序”,周代称地方学校为“庠”。
据推测,校、序、庠都是当时的小学。
②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种小学设在官府。
此外,王城还设有初级学校,称为“下庠”、“西序”、“乡校”等,统称为“小学”。
乡校是先秦时代的初级学校。
③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办私学成为了一种风气,其中,又以孔子办的私学规模为最大。
此后,各朝代不但有官办的小学,也有私办的小学。
(2)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①近代小学教育的开端a.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教育思潮日益兴盛,上至政府、下至普通老百姓纷纷开始举办新式小学。
b.1878年,张焕纶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1882年改为梅溪书院,1902年改为梅溪学堂)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c.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d.1898年5月,清政府下谕,命各省府州县设学堂,并将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
其他地方自行捐办之义学、社学等,亦一律中西兼习,并奖励绅民办学。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教师职业与教师专业发展)【圣才出品】
第1章教师职业与教师专业发展1.1 考情分析本章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与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一般不出大题,从历年的考题看,基本不会过多涉及本章内容,考生可作了解性把握。
1.2 核心讲义考点1 教师职业的性质一、教师职业概述1.教师的含义“教师”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教师,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
(2)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2.教师劳动的特性(1)社会性和责任性教师职业劳动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把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基本劳动技能和高尚总想品德的劳动者,是一种同人类社会文明紧密相关的具有社会性和高度责任感的劳动。
教师的劳动首先要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各个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标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进行思想道德和灵魂的塑造,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复杂性和艰巨性教师劳动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即将人类社会积累的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以及思想理论,道德规范等加以吸收和总结,然后有计划、有层次地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接替老一辈的事业,并不断地创新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3)示范性和严格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有意识、有感情、有个性的青少年。
教师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决定了教师在劳动过程中的语言、讲授、板书、仪表、行为、举止等,都要有示范的意义。
学生模仿力强,可塑性大,教师是一个活的形象,不断地为学生做示范。
(4)规范性和创造性教师的劳动以传递知识为主要手段,而知识的传递过程具有较强的规范性。
因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发展性和变化性,教师的劳动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和模式可以直接去套用,只能从教育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学生的未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学习与学习理论)【圣才出品】
第3章学习与学习理论3.1 学习目标1.理解学习的心理实质;2.掌握人类学习的本质;3.掌握学生学习的本质;4.掌握加涅的学习层次的分类;5.掌握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6.掌握我国心理学家关于学习的3种分类;7.了解知识、技能、行为规范的概念;8.掌握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理论,包括经典实验和基本规律;9.掌握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包括经典实验和基本规律;10.掌握刺激泛化与分化的概念;1l.掌握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包括经典实验和基本规律;12.了解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13.掌握加涅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14.掌握苛勒的完形—顿悟说理论,包括经典实验和基本内容;15.掌握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学习观和教学观;16.掌握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包括学习分类、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技术;17.掌握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2 考点聚焦1.识记学习、正强化与负强化、有意义学习等基本概念。
2.理解尝试——错误学习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完形——顿悟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论、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主要观点;理解加涅五种学习结果的内涵。
3.运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矫正其不良行为;运用认知——结构学习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来指导实际的教学工作。
3.3 知识结构图3.4 核心讲义考点1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1.学习的实质与特性(1)学习的心理实质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①学习是一个介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①人类的学习:是指狭义的学习。
②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a.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b.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c.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言 语)【圣才出品】
第8章言语8.1 学习目标1.识记言语的定义、特点、种类和功能等基本知识;2.理解言语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言语活动的生理机制等;3.掌握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感知,以及言语的理解等内容;4.了解儿童言语的发展阶段,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具体分析实际问题。
8.2 核心讲义考点1 言语概述一、语言与言语1.语言语言是以词为基本结构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音义统一的人类交际工具。
2.言语言语是人们在交际中对语言的运用。
它是在个体身上进行的活动,即个体借助语言这种交际工具来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理解语言和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过程,它必须遵从这种语言的规范。
3.言语与语言的联系(1)言语离不开语言,个体只有遵循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规则,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语言也离不开言语。
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作用。
语言的发展、完善、更新,都离不开人们的言语活动。
如果某种语言不再被人们用来进行交际,它就会逐渐从社会中消失。
因此,人们的言语活动及其产物是语言客观存在的基础。
二、言语1.言语的功能(1)交际功能言语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是言语活动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
言语交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的言语交际a.人的内向交流,即内心的“主我”与“客我”的交流;b.人际交际,即个人间的交际;c.群体交际,即群体内成员之间及群体之间的交际;d.大众传播,即借助印刷媒体(书刊)和电子媒体(广播、电视、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②狭义的言语交际,是指个人之间直接进行的交际。
③言语交际的功能a.传达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满足心理需求;b.对人际关系与心理活动起重要作用。
(2)思维功能人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活动中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都离不开言语这个工具。
同时,思维活动的结果,也是用言语来表达和记录的。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课堂管理)【圣才出品】
第13章课堂管理13.1 学习目标1.识记课堂管理的定义;2.了解课堂管理的功能;3.理解影响课堂管理概念的因素;4.了解群体及其基本特征;5.了解课堂里的群体对个体的影响;6.掌握协调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关系的方法;7.掌握群体动力的概念和要素;8.掌握课堂气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9.掌握课堂纪律的概念;10.掌握课堂纪律的类型;11.了解课堂情景结构;12.了解课堂教学结构;13.了解问题行为的性质;14.能分析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15.掌握正确对待问题行为的主要教育对策。
13.2 考点聚焦1.识记课堂管理的定义、课堂纪律的定义和类型。
2.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群体动力的要素、课堂气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3.能分析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并说明正确对待问题行为的主要教育对策。
13.3 知识结构图13.4 核心讲义考点1 课堂管理概述1.课堂管理及其功能(1)课堂管理的概念课堂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课堂管理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①课堂教学管理,如课堂教学节奏、段落的管理和学生学习的指导与管理等;②课堂纪律管理,如学生问题行为的矫正,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人际交往的引导,群体心理气氛的营造等。
(2)课堂管理的功能①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里创设对教学起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课堂内个人和集体的合理需要,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对教学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a.有效地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注意力的变化规律及思维特点调整学生的注意,巧设疑问,启发诱导。
b.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c.形成和谐民主、团结合作的师生关系。
d.制定合理的课堂行为规范,养成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
e.帮助学生获得解决课堂群体问题的技能。
f.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使学生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人际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知识的学习
考点1 知识学习概述
1.知识的定义和类型
(1)定义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类型
①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
a.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b.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②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划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①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描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
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
②程序性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
2.知识学习的类型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②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③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②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③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及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
3.知识学习的作用
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和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学校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宝贵知识经验,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
(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心智技能作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其掌握是以知识的学习为前提的,即心智技能包含有程序性知识的成分,心智技能的掌握需结合知识的学习才能有效实现。
许多研究表明,知识掌握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心智技能形成。
(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通过知识的学习,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造成果,这对于创造态度的获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缺乏知识的头脑是不可能有创造性的,创造性不会从无知无识的头脑中产生。
考点2 知识的获得
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来自长时记忆系统的原有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并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
1.知识直观
(1)知识直观的定义
知识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2)知识直观的类型及优缺点
①实物直观及其优缺点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都属于实物直观。
a.实物直观的优点
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地发挥作用。
b.实物直观的缺点
由于实物直观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联系在一起,并且由于受时空与感官特性的限制,
许多事物的特征与联系难以在实物直观中直接被觉察。
因此它不是惟一的直观方式,还必须有其他种类的直观。
②模象直观及其优缺点
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
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
a.模象直观的优点
可以人为地排除一些无关因素,突出本质要素,并且可以根据观察需要,通过大小变化、动静结合、虚实互换、色彩对比等方式扩大直观范围,不受实物直观的局限,提高直观效果,扩大直观范围。
因此它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b.模象直观的缺点
由于模象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因此要使通过模象直观获得的知识能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发挥更好的定向作用,一方面应注意将模象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模象直观与实物直观结合进行。
③言语直观及其优缺点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a.言语直观的优点
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
同时也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像。
b.言语直观的缺点
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3)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的方法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实物直观虽然真切,但是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而模象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却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因此,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但是,这只限于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
当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后,由简化的情境进入实际的复杂情境,即更多地运用实物直观,自然是必要的。
②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为了增强直观的效果,不仅要注意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合理选用,而且必须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
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目标,提出确切的观察指导,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
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
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
而要想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a.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象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
b.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
c.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
d.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直观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一定直观教材的操纵,其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观察
能力。
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组织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知识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头脑的加工改造才能掌握,因此在直观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2.知识的概括
(1)知识概括的类型
①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
②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方式。
(2)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概括的目的在于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抽取事物的本质要素,抛弃事物的非本质要素。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注意抽取本质的一面,也要注意抛弃非本质的一面。
为此,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
一般而言,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
②正确运用变式
理性概括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的加工改造而完成,感性知识的获得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提高概括的成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必须注意变式的正确运用。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③科学地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