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23学与问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23学与问_苏教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23学与问_苏教出示:第四自然段4.交流:●“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①简单交流两句诗的意思。
你们小时候读这首诗,产生过疑问吗?②(点红“读”)同样是读,可是沈括就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想”●“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①抓动词:“问”——请教能者②“兴许”——答案不确定●“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①抓动词:“放”——思考●“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①抓动词:“发现”——观察“明白”——思考5.通过沈括的生动事例,作者告诉我们:问思结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板书:自问三、小组合作,对比阅读1.两则事例,你发现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1)都喜欢问问题。
师:哥白尼和沈括身上肯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但这篇文章写的是他们——爱问问题。
这说明列举事例要紧扣观点。
(2)都获得了成功。
小时候的事。
师:有趣的发现,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作者选成功人物小时候的事例?(有说服力,给小孩子看的)师:领会了作者的意图,根据交流对象的不同,选择贴近他们的事例来说明,更容易让对方理解接受。
2.同学们,这是我们从两则事例中读出的相同之处,那么,它们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呢?(1)两个事例强调的重点不一样。
哥白尼的事例重点说明要“好问”,沈括的事例只写了他问的一个问题,但是详细写了他怎样去问的,又怎样通过观察思考解开这个问题,强调要“思考”。
(2)人物国籍不同。
更有说服力。
(3)问题来源不同。
一个来源于生活,一个来源于学习。
说明我们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养成“问”的习惯。
3.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对比阅读了两则事例,读出了一些相同之处,也读出了一些不同之处。
从中,我们知道了作者的观点——出示(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学与问_苏教版
3.展示,点评。活动二:理
2.小组讨论。
清思路。
3.全班交流。
1.朗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
活动三:理解“学问”
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1•读课文,画出描写“学”与“问”
提示:第1自然段:“问”是
的关系的句子。
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第2
2.组内讨论“学”与“问”之间
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
23.《学与问》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活动方案
导学设计
调整
改进
活动一:扫除障碍
导入:齐背《观书有感》,
1.自由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
进入新课。
词,在不理解的词语旁边做上记号。
活动一:扫除障碍。
2•组内活动:
1.自读课文。
①互相读词语,注意读准加点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
翱翔 哥白尼 勤学好问
顺句子。
瞬息力变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
不懈 沈括 相辅相成
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日新月异
2.认读词语。
②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钥匙、芳菲、翱
活动二:理清思路
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
1.朗读课文,归纳每个自然段的
辅相成、日新月异
的关系。
“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
3.班级交流。
追求。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
【检测反馈】
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1.先描红后听写。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
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3学与问
[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3学与问]23学与问第一课时本节课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3学与问。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18 学与问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2、出示学习目标。
(见上)二、布置自学1、出示自学题:(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相辅相成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无影无踪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不懈沈括翱翔钥匙强健五彩缤纷相辅相成日新月异好奇芳菲殿堂启发芳菲奥秘哥白尼瞬息万变2、指名读3、同桌相互读。
齐读。
4、理解自学要求中提出的词语。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通顺。
教师适当指点。
四、精讲精练本课的精讲点:1、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2、指导学生交流。
(段意略)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4、学生讨论回答。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1)描红、临写生字词,教师适当指导:钥缤瞬辅翱(2)学生在书上描红,教案《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3学与问》。
(3)完成《补充习题》2、学生完成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七、下节课预习作业: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一些描写长江的成语和古诗。
第二课时本节课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学与问_苏教版
23.《学与问》导学案活动一:扫除障碍1.自由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在不理解的词语旁边做上记号。
2.组内活动:①互相读词语,注意读准加点字。
翱翔哥白尼勤学好问瞬息万变不懈沈括相辅相成日新月异②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3.展示质疑。
活动二:理清思路1.朗读课文,归纳每个自然段的大意,想想课文的结构。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活动三:理解“学问”1.读课文,画出描写“学”与“问”的关系的句子。
2.组内讨论“学”与“问”导入:齐背《观书有感》,进入新课。
活动一:扫除障碍。
1.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3.展示,点评。
活动二:理清思路。
1.朗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提示: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之间的关系。
3.班级交流。
【检测反馈】1.先描红后听写。
2.用横线画出正确的读音。
沈(shěn sěn)括相差(chāchà)兴(xīnɡx ìnɡ)许年长(zhǎnɡchánɡ)好(hǎo hào)奇翱翔(xián xiánɡ)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2.展示,点评。
活动三:理解“学问”。
1.指导朗读,画出描写“学”与“问”的关系的句子。
2.组内讨论“学”与“问”之间的关系。
3.组织展示,师生点评。
[完成【检测反馈】教后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3学与问PPT课件
哥白尼
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波兰 天文学家、日心说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哥白尼经过长期的天文观测和研究,创立了更为科 学的宇宙结构体系——日心说,从此否定了在西方统治 达一千多年的地心说。日心说经历了艰苦的斗争后,才 为人们所接受,这是天文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不仅引 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重大革新,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 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 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 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 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 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 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 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 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 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 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 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 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 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 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 道理。
观点: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事例:哥白尼小时候的事例。
沈括小时候的事例。 结论: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
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再问中学, 才能求得真知。
提出观点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 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 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 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学与问_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学与问_苏教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活动方案导学设计调整改进活动一:扫除障碍1.自由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在不理解的词语旁边做上记号。
2.组内活动:①互相读词语,注意读准加点字。
翱翔哥白尼勤学好问瞬息万变不懈沈括相辅相成日新月异②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3.展示质疑。
活动二:理清思路1.朗读课文,归纳每个自然段的大意,想想课文的结构。
导入:齐背《观书有感》,进入新课。
活动一:扫除障碍。
1.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3.展示,点评。
活动二:理清思路。
1.朗读课文,思考:全文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活动三:理解“学问”1.读课文,画出描写“学”与“问”的关系的句子。
2.组内讨论“学”与“问”之间的关系。
3.班级交流。
【检测反馈】1.先描红后听写。
2.用横线画出正确的读音。
沈(shěn sěn)括相差(chāchà)兴(xīnɡx ìnɡ)许年长(zhǎnɡchánɡ)好(hǎo hào)奇翱翔(xián xiánɡ)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提示: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2.展示,点评。
活动三:理解“学问”。
1.指导朗读,画出描写“学”与“问”的关系的句子。
2.组内讨论“学”与“问”之间的关系。
3.组织展示,师生点评。
[完成【检测反馈】教后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语文:23《学与问》课件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 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 真知。
问到底
天地是个闷葫芦, 闷葫芦里有妙理。 你若不问你怕它, 它一被问它怕你。 你若愿意问问看, 一问直须问到底。
——陶行知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42021/8/142021/8/14Aug-2114- 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142021/8/142021/8/14Satur day, August 14, 2021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 个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 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 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 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 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 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 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 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学你们现在就是这位智者,你该如 何帮助这位只“学”不“问”的青年呢!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42021/8/142021/8/148/14/2021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学与问》预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3 学与问附件一:预习单23.学与问一、请读准字音,并规范书写生词。
Shěn kuòáo xiáng shùn xī wàn biànxiāng fǔ xiāng chãng rì xīn yuâ yì二、阅读课文,填写自己的收获。
1、全文的论点是、。
2、第四自然段中的总起句是。
3.说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
4、时期的沈括是个,他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时,产生了一个疑问:?但是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后来他在深山的寺庙里观察思考发现了:原来。
三、搜集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
四、搜集关于哥白尼与沈括的相关资料。
五、预习中,你还有什么疑问,请记录下来。
附:沈括的趣闻轶事:弹琵琶手指位置没有错还有一次,一些人看开封相国寺里一幅壁画,壁画上画着管乐队在演奏。
有人说画家画错了,理由是管乐演奏者在吹“四”字音,可是那个弹琵琶的手指不是在拨“四”字音所在的上弦,而是掩着下弦。
沈括仔细琢磨以后,钦佩地说,这位画家太高明了,很精通音乐!接着他用亲身体验作了精辟的说明:弦乐同管乐是不同的。
吹奏管乐,手指按在什么部位就发什么音,是同时的;弹琵琶就不同了,手指先拨弦,然后才发音,也就是动作要比声音早。
所以,演奏管乐的人在吹“四”字音的时候,弹琵琶的人的手指已准备拨下一个音了。
在场的人无不为沈括的高见所折服。
沈括处处精细观察,事事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是他取得杰出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b、哥白尼的故事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作客,老师不在。
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圣诞节晚上,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
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与测试23学与问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 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 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 容变化很多很快。 2. 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发现问题并 请教别人。 3. 老师 父母 同学和朋友
发展练习 二、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写 在下面。(至少两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 的人,终身为愚人。——加菲劳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 问。 ——普列汉诺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培养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与关键】
1.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2.发扬勤学好闻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学法指导】
结合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1.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哥白尼:
沈括:
2.通过预习,我会写。
jiān chí bú xiâ shěn kuîáo xiáng yào shi ào mì
()()()() ( )
wú yǐng wú zōng rì xīn yuâ yì shùn xī wàn biàn xiāng fǔ xiāng chãng
()()()()
3.利用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再任选一个造句。
芳菲五彩缤纷殿堂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相辅相成
组长评价:整洁:成绩:
二、课堂学习•研讨
(一)谈话导入
(二)检查预习
指名分节读文,检查字词读音及语句是否能读通顺。
(三)朗读词语,概括主要内容
分组出示词语,朗读,交流预习中理解的词语,理清课文的层次。
(四)整体感知
1.思考: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将问题的答案连在一起说一说。
2.自由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亮出了怎样的观点?
2.理解:“‘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作者把“问”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3.展示交流。
4.课堂小结。
三、当堂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jiān chí bú xiâ shěn kuîáo xiáng yào shi ào mì
()()()() ( )
wú yǐng wú zōng rì xīn yuâ yì shùn xī wàn biàn xiāng fǔ xiāng chãng
()()()()
2.辨字组词。
懈()沈()翔()辅()括()
解()枕()翅()捕()恬()
四.课后巩固
1.填空组词
无()无()()息万变日()月()()流不息相()相()万古()青五彩()()()奇古怪2.用关联词填空。
(1)学问学问,()要学()要问。
(2)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中问,在问中学,()能求得真知。
(3)()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3.照样子,写词语。
(1)表示变化快: 日新月异 (2)表示颜色多而美:五彩缤纷
天翻地覆瞬息万变变幻莫测色彩斑斓五颜六色、万紫千红、姹紫嫣红
(3)与学或问有关的成语:学无止境(4)ABAC 式:无影无踪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句子小天地。
(1)妈妈的回答没有解开沈括的疑团。
(改为缩句)
(2)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改为反问句)
(3)“问”不得不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改为双重否定句)
(4)杨欣同学口才好,善于演讲,她演讲起来夸夸其谈,同学们都很佩服他们。
(修改病句)
口若悬河
整洁:分数: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堂学习•研讨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简介哥白尼。
2.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3.思考: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4.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有了问题应该向谁请教?你们以前都向谁请教过?
2.什么叫“能者为师”?由此你想到了哪些名言?
3.简介沈括。
他小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4.理解“在求知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最后作者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你是怎么理解的?“相辅相成”是什么意思?
2.理解“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
········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
(五)拓展延伸
1.读完课文,想一想你想成为学习的主人吗?你觉得应该要怎么做?(联系课文第三段、第四段、最后一段回答)
2. 积累勤学好问的名言。
(六)总结全文小结本篇说理课文的写法。
二、巩固训练
(一)课内阅读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
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ch āchàchāī)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惑疑团疑问),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1.在短文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打“√”。
2.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诗句。
3.这段话告诉我们除了要勤学好问,还要勤学、好问。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沈括明白的道理。
(二)课外阅读
学无止境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
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一群机械系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显示出很有信心。
这是最后一次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
有几个说他们找到工作了,其他的人则在讨论他们想得到的工作。
怀着对四年大学教育的肯定,他们觉得心理上早有准备,能征服外面的世界。
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只是很容易的事情。
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鱼贯走进教室。
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都眉开眼笑,因.学生们注意到只有5个讨论题。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卷。
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有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说话。
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
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担忧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5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人答完了4个? 仍旧没有人举手。
“3个?” “2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1个呢?一定有人做完1个了吧?!” 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
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工程学教育,也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
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 于是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你们的教育才开始。
”
时间消逝,这位教授的名字已经模糊,但他的训诫却不会模糊。
1、将能表示学生心情的词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踌躇满志―(喜气洋洋)―(眉开眼笑)―忧心忡忡—(忐忑不安)2.教授为什么要对学生们进行一次特殊的考试?
答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工程学教育,也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
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3.教授收考卷的时候,大学生的脸上为什么出现了可怜的表情?
因为题目没有做完,卷子收上去会不及格,不及格就会无法毕业。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你怎么理解?
教授是在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念完大学并不代表学习就完成了,我们应该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进入社会上进行更多的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5.你学习过程中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学了这篇文章,在学习上你有什么想说的?
整洁: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