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边塞诗歌的风格 悲壮奇丽

合集下载

高适与岑参边塞诗风格的异同

高适与岑参边塞诗风格的异同

高适、岑参边塞诗风格异同比较:一、相同点:高适、岑参的边塞诗都描写边塞生活的相关情景。

二、不同点:1、高适诗悲壮苍凉,岑参诗悲壮奇丽高适的《燕歌行》自始至终都弥漫着苍凉的气氛,充分地表现了悲壮的风格特征。

这首诗描写了东北边境战争的情况及军中将士苦乐的悬殊,表现了作者对长期在战场上流血苦战的广大战士的深切同情,抒发了对边将沉湎于歌舞、过着骄奢淫逸生活的愤懑之情。

诗人在作品中倾注了鲜明的爱憎情感,加重了全诗沉郁苍凉的格调。

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描写了将士出征敌虏的情景:“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写出了将士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表达了敌虏必败、唐军必胜的自信,同时诗中又突出大漠风沙:“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岑参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奇丽、壮观的景物,表现出语言独具匠心的特点。

2、岑参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高适描写对士卒的同情岑参的作品主要反映了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和睦相处与大西北奇丽的风光景色,如《火山云歌送别》、《热海送崔侍御还京》等,不难看出岑参注重描写边塞丰富多彩的生活。

高适的诗虽也有描写边塞风光的景,但大都作为抒发情怀的烘托。

他以政论的笔调深刻揭露边防政策的弊病,同时流露出对士卒的同情和对将帅的讽刺,如《塞上》:“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3、高适因袭较多,岑参追求革新高适、岑参的边塞诗都是在继承旧的文学传统上有所革新的,并且都凸显各自的特点。

高适诗在传统艺术形式的继承方面因袭较多,突破与创新不足。

他在边塞诗的创作中,因袭了较多的乐府旧题,如《塞上》、《塞下曲》等,他不能随心所欲地抒发感情。

他也写了一些新题乐府的诗,如《蓟门五首》、《营州歌》等,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其创作的才能,但其诗因袭较多而创新较少,缺乏一种活力。

与高适的边塞诗相比,岑参则较多地融合了六朝以来近体诗的成就并作了创新,在诗的句式、节奏、押韵等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的革新。

边塞诗词的鉴赏5篇

边塞诗词的鉴赏5篇

边塞诗词的鉴赏5篇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

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沙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

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词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碛中作朝代:唐朝|作者: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

此诗选取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

虽仅四句,却融汇了作者初赴边塞的新奇之感和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

在对大漠的荒凉和行军的艰苦所作的描绘中,也显现出一种从军豪情。

全诗语言自然遒劲,意境雄浑壮阔,情景契合,别有神韵,充分显示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子夜秋歌朝代:唐朝|作者: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秋歌》是唐代李白的一首诗,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

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

情调用意,皆不脱边塞诗的风韵。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朝代:唐朝|作者: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

此诗是诗人为送两位被贬官的友人而作,寓有劝慰鼓励之意。

一诗同赠两人,内容铢两悉称。

诗除了首尾合起来总写外,中间两联双双分写,不偏祜。

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以古民谣典故来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荒凉之地;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长沙,并希望他能多寄书函。

颈联上句写长沙青枫江的帆船,是再写王少府;下句写白帝城,远在古原始森林的巴东,是再写李少府。

双双交错进行,结构严密,情感交织。

岑参诗歌的风格特色及具体表现

岑参诗歌的风格特色及具体表现

岑参诗歌的风格特色及具体表现岑参诗歌的风格特色及具体表现引导语:在盛唐的诗苑里,丰富多彩的边塞诗代表了盛唐诗歌的现实主义主流特色。

岑参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边塞诗为主,这位大诗人的边塞诗有什么风格特色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浅析岑参边塞诗歌的风格在盛唐的诗苑里,丰富多彩的边塞诗代表了盛唐诗歌的现实主义主流特色。

连绵的边塞战争及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是孕育盛唐边塞诗歌的沃土。

尤其从开元中期至“安史之乱”爆发的近三十年中,边境几乎是烽烟迭起,战事连连。

火热的军旅生活,恢宏的战斗场面,都吸引了许多诗人的倾注力,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

他们在体验大漠穷秋、孤城落日的边塞生活中,了解了戍卒的心理和边塞异样的风土人情,以引发创作的兴致。

于是,以反映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为主题的“边塞诗歌”就产生了。

高適、岑参就是“边塞诗派”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以一种鲜活的人生内容和靓丽的艺术风格,创作了大量的诗篇,这些饱含着诗人理想主义的浪漫精神诗篇,都融注着一股荡气回肠的英雄正气。

现在所说的唐边塞诗,是以盛唐为界按照题材分类的一种称呼。

其中以高适、岑参的成就最高(又称高岑诗派),边塞诗不仅在唐诗中有很高的成就,就是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真实反映了盛唐时期的历史事实——民族矛盾及在民族矛盾下发生的战争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和融合的过程。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人中最杰出的代表”这一评价岑参当之无愧。

盛唐以来一百多年,由于民族矛盾,扩充疆土,因此边境战争频繁发生;加上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一些诗人开始目光投向边塞生活,特别是一部分仕途失意的读书人,更是把边塞当作立功求取仕途功名的捷径,在这种条件下,就不断有“边塞诗人”应运而生。

其中岑参就是当中的杰出代表,他的“边塞诗”成就最高,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

岑参的边塞诗总的归结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描写边塞战争或是与战争有关的军旅生活、将士矛盾、离别愁绪、思亲怀故,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玉门关盖将军歌》,这些作品直接反映社会现实,表现作者强烈的爱憎,思想内容非常的深刻;二是描写边塞风光、自然景物,如《经火山》、《题铁门关楼》、《登凉州尹台诗》,这些作品以写实的手法再现边塞风光、景物,思想内容不如前一种,但从艺术风格表现上来说,在边塞诗中具在代表性;三是描写边塞民族交往和风土人情的,如《胡歌》、《戏问花门酒家翁》、《轮台即事》,这些作品内容新鲜,对于了解边地民族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及当时民族交往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边塞诗四首(边塞诗知识全面)

边塞诗四首(边塞诗知识全面)

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理想的境界,注重主观情 感的抒发。它按照生活应有的样式或作家主观 情感逻辑去想像和创造理想境界,描写生活。 常用联想、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联想想象 :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象征: 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比喻: 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 使诗歌所描绘
1、抓住文中表现边塞风貌的词,分析本诗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
策马自沙漠, 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 白日黄云昏。
表现程度之深, 感慨之深
诗人骑马从塞外 千里迢迢赶到蓟 城,登上这座边 城的城墙。只见 边塞苦寒之地, 一片萧条,白日 当中,黯淡无光 的景象。
2、“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 诸将已承恩。”写诗人登城所见而引发诗人忧心 边事心情。有人认为这是批评“诸将”,而有人 认为是讽刺“朝廷” ,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 么? 这是讽刺朝廷。因为,诗人看到边塞之地如此萧条,民 不聊生,就为胡虏的反复叛乱而担忧。难道没有安定边 境的奏疏上陈吗?并不是,而是朝廷偏信某些无能将领, 让他们无功受赏,令有志之士扼腕长叹。运用暗示手法, 语含讽刺,表面写诸将,实际写玄宗偏听偏信。
的画面。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如何表现士卒 思亲之情?
黄昏独 上之情, 极缠绵 悱恻
缕缕笛声,无 限的思愁
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如泣如 诉,似征人的叹息,引起
万里相思之情。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曲笔:以 闺中之思 已衬出已 愁,更为
情深
写得虽是“边愁”, 但意境雄浑开阔,情 调激越悲凉,绝不只
可怜无定河②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乙诗:闺怨 Biblioteka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赏析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赏析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赏析《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赏析《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

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

,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注释: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

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烦,请。

传语:捎口信。

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

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

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

这最后一句诗。

处理得很,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此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译赏析篇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使者)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默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默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默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默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

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默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北方风狂雪早的诗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诗中用互文的表现方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生活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写北方风狂雪早的诗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诗中用互文的表现方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生活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作品原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⑴北风卷地白草折⑵,胡天八月即飞雪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⑷。

散入珠帘湿罗幕⑸,狐裘不暖锦衾薄⑹。

将军角弓不得控⑺,都护铁衣冷难着⑻。

岑参诗歌“奇丽”的具体表现

岑参诗歌“奇丽”的具体表现

岑参诗歌“奇丽”的具体表现引导语:悲壮奇丽是唐代诗人岑参边塞诗歌的风格特色。

那么关于岑参诗歌中的“奇丽”,是怎么体现的? 奇丽对岑参边塞诗的风格评价,历代都离不开“奇丽”二字。

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称岑参的边塞诗富有浪漫主义特色,充满奇情异彩的艺术魅力。

书中还引用杜甫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的诗句,说明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文物。

诗人方东树认为岑参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奇峭,起飒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六句奇才、奇气、奇情逸发,令人心神一快。

唐人殷番也称岑参边塞诗是“诗语体峻,意亦造奇”。

奇丽的艺术的风格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等瑰丽奇伟,骋翔天地。

屈原的奇,在岑参的边塞诗中,更是得到普遍的体现。

岑参诗歌“奇丽”的具体表现(一)、岑参边塞诗的写实之“奇丽”岑参边塞诗当中既有“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薯五能反语”,“浑灸犁中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的生活之奇;也有“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的物候之奇;还有“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山雪崔嵬”的边地自然风光之奇,所有这些,岑参给我们展现了一副边关神奇雄浑的巨幅画卷,令我们耳目一新,浮想联翩,但它又是边关生活的真实再现,与屈原的上天入地,驰骋天地的想象不同,岑参所言,都是现实生活的事物,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

又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银山碛口风似箭,……飒飒胡沙迸人面。

(《银山碛西馆》);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轮台路上马蹄滑。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赵将军歌》);还家剑锋尺,出塞马蹄穿。

说明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说明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岑参的较为集中于边塞题材,西域的奇丽风光,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本文就来分享一篇岑参边塞诗的特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说明岑参边塞诗的特点:盛唐自李白、杜甫之外,岑参以其边塞诗在诗坛占有一席之地。

岑参两次出塞达六年,深刻的牛活体验和亲身阅历使他写出了许多斑斓光辉的边塞诗。

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奇情壮采、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

归结其诗风的形成原因,首先归结于盛唐开明的政治环境,其次是盛唐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的文化气象,再是岑参两次出塞丰富独特的经历以及他个人对外部环境独特的关注与理解四方面。

在边塞诗诗风特点上,岑参的边塞诗又可具体概括为“壮”“奇”两大代表特色。

“壮”如:壮烈的志向,主要表现在诗人建功报国的壮烈志向与宏伟抱负。

壮伟的形象,表现在诗人笔下的众多雄壮、威武的边庭健儿形象。

以及深邃旷远的壮阔意境,奋发向上,乐观执着,坚定不移的豪壮格调等。

“奇”如:题材奇异,道人之所未见,叙人之所未闻,描写西域独特的景观,民俗,音乐舞蹈等。

构思奇巧,立意构思新奇,出人意表,意象独造,充满奇思妙想。

表现手法奇特,如想象奇异,修辞于法奇特,细节神奇等。

语言奇异,如炼字奇,将口语运用到诗中,造语奇警等。

另外还有诗体新颖,调、韵奇特的特点,岑参的边塞诗作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他的诗在《岑嘉州诗集》中三百六十首,其中约五分之一是在河陇、安西、北庭时所,这些诗歌题材广泛,以他独特的创作和审美给边塞诗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既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又有强的传播意义,并且对于以中原文化为丰的唐文化中沉淀的民族心态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岑参的边塞诗为人们提供了一条体验不熟悉的边疆事物、异域情调的途径,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和相瓦理解。

其次岑参边塞诗中豪迈慷慨,奔放昂扬,乐观积极的阳刚之气,对于盛唐文化审美情趣向壮美的转化具有直接的影响。

边塞诗人岑参

边塞诗人岑参

岑参cénhēn715年-770年,南阳人,唐朝诗人,宰相岑文本曾孙,边塞诗代表人物,与高适并称高岑,去世之时56岁。

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诗词生涯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抒怀及赠答之作。

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颇近何逊,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情绪也较浓。

如《感遇》、《精卫》、《暮秋山行》、《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

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

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均融入其诗。

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轮台歌》。

此外,他还写了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和苦乐不均,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

岑参晚年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沉。

入蜀后,山水诗中添奇壮特色,但隐逸思想在诗中也有了发展。

岑参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的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他充满激情地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了将士们勇往直前、转战沙场雪海的壮烈场面。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将士们奋不顾身,充满了忠勇爱国的精神。

又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诗人描绘将士们在风雪中紧张的战前行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岑参也揭露了军营生活中苦乐不均的现象。

他在《玉门关盖歌》中描写边疆大将的生活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镗乱点野酡酥。

岑参诗歌中的“诗画意境”是怎样表现的

岑参诗歌中的“诗画意境”是怎样表现的

岑参诗歌中的“诗画意境”是怎样表现的岑参诗歌的“诗画意境”第一,诗人用遒劲有力的语言,谱以激越豪壮的韵调描绘出了雄迈豪放、各具风格的“唐军出征图”。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诗人描写唐军西征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说“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简单的几句形象而又生动的描绘出了朔风夜吼,飞沙走石的恶劣的边塞自然环境,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

这正是匈奴牧场草黄马肥之时,敌人纵马犯边,来势逼人,“金山西见烟尘飞”。

紧急的军情,征战中将军铠甲日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矛相碰;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一般,雪花落在马背上,汗气蒸化,转瞬间又凝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的砚墨也已冻凝。

而这一切却并没有影响到军纪严明的战士们。

相反,“虏骑闻之应胆慑”,诗人已早早的料知敌人不敢应战。

因此,早在军师城西门等待报捷的消息。

诗中没有写战斗的场景,没有具体的个别人物,以三句一转韵的急促节奏,配合迅速变化的军事情势,饱满有力地描绘出了一幅将士们顶风冒雪,衔枚疾走,不闻人声的“唐军夜行图”。

再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诗人描写唐军西征的另一首重要作品,写法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截然不同。

这首诗写的是白昼出师,直接从战阵入手:军府驻地的城头,角声划破夜空,“轮台城北旄头落”,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沉寂,部队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

吹笛伐鼓,三军大呼,“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军队的声威压倒了自然。

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不同的出征场景,绘制出了一幅激情豪迈、振奋人心的“白昼出征图”。

不同的手法,却同样地表现了唐军英勇无敌地共同的精神面貌。

第二,诗人以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写作手法,描绘出了不畏艰苦、乐观积极的“军旅生活图”。

诗人在冰天雪地、军营奇寒的背景下,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形象而又生动的描绘了军旅和平生活的场景,跳出了离愁别恨的俗套,以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奇思异想地表达出了自己惜别和思乡的心情,绘制出了一幅“雪地军营送行图”。

岑参简介资料

岑参简介资料

岑参简介资料岑参简介资料岑参的诗歌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

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

诗人简介唐代诗人。

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

出身仕宦家庭。

早岁孤贫,遍读经史。

20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天宝三载(744)中进士。

八载、十三载两次出塞任职。

回朝后,任右补阙、起居舍人等职。

大历间官至嘉州刺吏,世称岑嘉州。

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述怀及赠答之作。

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颇近何逊。

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情绪也较浓。

如《感遇》、《精卫》、《暮秋山行》、《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

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

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均融入其诗。

代表作有《白雪歌》、《走马行川》、《轮台歌》。

此外,他还写了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和苦乐不均,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

岑参晚年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沉。

入蜀后,山水诗中添奇壮特色,但隐逸思想在诗中也有了发展。

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

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

唐人杜确编有《岑嘉州诗集》,后人集据此演变。

今人陈铁民、侯忠义有《岑参集校注》。

事迹见杜确《岑嘉州集序》、《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诗歌特色岑参的边塞诗,更多的是描写奇丽壮美的边塞风光。

北风卷地、八月飞雪、风吹石走以及火山六月,蒸沙烁石、沸浪炎波的恶劣气候;“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艰苦军旅生活,在岑参的笔下得以艺术地再现。

岑参的边塞诗特点

岑参的边塞诗特点

岑参的边塞诗特点岑参的边塞诗特点是以具有特色的语言,鲜明的情调,把西域地区的雄伟壮阔、绮丽多姿的自然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他把激烈征战、远戍思乡、将军逸乐、战士悲苦等等内容都写入诗中。

热情地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卫祖国而英勇抗敌的战斗精神。

历来被认为是“边塞诗”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一个。

岑参边塞诗的写实之“奇丽”。

岑参边塞诗当中既有“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薯五能反语”,“浑灸犁中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的生活之奇;也有“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的物候之奇;还有“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山雪崔嵬”的边地自然风光之奇。

岑参简介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

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了三年后获授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

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世称“岑嘉州”。

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

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岑参仕宦生涯岑参二十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浸游河朔。

天宝三载(744年),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

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

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

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言,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

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年)改任起后舍人。

不满一月,贬谪臻州长史。

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性默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性默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性默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性默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

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性默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性默写试题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过渡句/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塞外天气寒冷的诗句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咏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色彩对比鲜明的诗句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白话译文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浅析岑参的边塞诗

浅析岑参的边塞诗

浅析岑参的边塞诗解惠磊***********中文(2)班边塞诗是盛唐塞上烽火摧开的一丛艺苑奇花,它的内容自然总是离不开反映战争、征戍,描写边地生活与风光,抒发与战争、征戍有关的离别之情,思乡之苦。

岑参是唐代有代表性的边塞诗人。

共有边塞诗70多首。

其内容丰富多彩,从多方面反映了边塞生活。

开拓了传统边塞诗的领域,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边塞战士的生活以及西北边地异域风光和风俗人情,流露出高昂的爱国主义格调。

岑参边塞诗的思想内容:第一、表达以身许国,勇于赴边的政治抱负。

岑参和前人不同,曾先后担任右威卫录事参军、伊西北庭支度副使等军职,有长期的边塞生活体验,因此他的诗中对能够看到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为国效力的豪迈之气,如他在《送人赴安西》诗中写道: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诗里又写道:一释过一释,骤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

陇水不刊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诗写长安征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奔赴安西;后者写宇文判官不畏风霜严寒,扬鞭催马,飞奔前方。

着墨虽都不多,但两位中级将领忠心报国、雄姿英发的形象却跃然纸上。

第二、对边塞将士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精神的热情歌颂。

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笔墨刻划出一群能征善战、威风凛凛的大将形象。

比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封大夫: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诗的前三句写敌人马肥兵壮,声势浩大,以见敌人之强,用以反衬“汉家大将”比敌人更强。

中间六句,以风猛、雪大、冰坚、天气严寒和环境险恕为背景,正面描写封常清不怕艰苦、雪夜行军,奇袭敌人的品质和谋略。

末后三句,悬想敌人闻风丧胆,缴械投降,预示出征必然胜利。

这样,通过企面描写与反面陪衬,把封常清叱咤风云、破虏杀敌的大将形象表现了出来。

论岑参诗歌的“奇”

论岑参诗歌的“奇”

论岑参诗歌的“奇”摘要作为中国边塞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岑参的边塞诗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关于岑参诗歌的研究,其边塞诗的主要特点历代研究者皆概括为“奇”,而学术界对岑参之“奇”,只局限于诗歌风格上的“雄奇瑰丽”,泛泛而谈,深入不多。

但其实岑参之“奇”在其诗歌题材、体裁、结构、创作等诸方面皆有体现,且不局限于边塞诗,在其现存的四百多首诗歌中,边塞诗仅有77首,不到总量的五分之一,而他一生足迹遍布东西南北,所至留下大量山水诗,本文试在探讨岑参边塞诗之“奇”的同时关照其山水诗所展现的此种创作之创新。

关键词岑参边塞诗山水诗奇Discuss the feature of 'Qi' in Cen Shen's poems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frontier fortress poetry,Cen Shen's frontier fortress poems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and hot spot of academic research.Regarding the study of Cen Shen's poems,the main feature of his frontier fortress poems has been summarized as 'Qi' by scholars in all dynasties.But in academia,the 'Qi' in Cen Shen's poems is only limited to the feature of 'magnificent' in the style of poetry.In fact, Cen Shen's 'Qi' is reflected in the theme,genre,structure,creation and many other aspects.In addition,Not only in his frontier fortress poems,Cen Shen's landscape poems are fully shows this kind of creative innovation.Based on a close reading of Cen Shen's poems,this article begin from the two categories of Cen's frontier fortress poems and landscape poems,and then discusses the peculiarity of Cen Shen's poems from different aspects.Key words Cen Shen The frontier fortress poetry The landscape poetry The feature of 'Qi'目录引言 (1)一、雄奇瑰丽的边塞诗 (1)(一)题材景物之奇丽 (1)(二)表现手法之奇特 (2)(三)艺术体式之奇巧 (3)二、清奇明净的山水诗 (5)(一)题材内容之清奇 (5)(二)表现手法之新奇 (6)(三)篇章句法之精奇 (8)结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奇景唤奇情一腔报国志——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看岑参的边塞诗风格

奇景唤奇情一腔报国志——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看岑参的边塞诗风格

奇景唤奇情 一腔报国志———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看岑参的边塞诗风格○王国金(甘州区明永中心学校,甘肃 张掖 734021)[摘 要]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边塞诗有着极其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咏雪兼送别之作,诗作极力展示了西北边塞的风情美。

诗人从描绘边塞严寒中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充满奇情妙思,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

岑参诗歌诗情与画意交融,富有音乐美,善于独创意象,体现鲜明个性。

诗歌雄健而奔放,表现出一种阳刚的风骨美和奇特壮丽的异域美景。

[关键词] 岑参; 边塞诗; 风格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4-0018-01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

诗史上把高适和岑参以“高岑”并称,是因为二人的诗歌代表作都以边塞生活为题材,呈现出慷慨悲歌的雄壮风貌。

岑参诗歌雄壮而奇巧瑰丽,在“悲壮”的总特征下,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在语文教学过程,通过具体赏析他的诗作,品味他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唐代边塞诗歌发展和欣赏体味岑参诗歌的悲壮奇丽的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在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选录了唐代的边塞诗歌四首,分别是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王维的《使至塞上》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学生更系统地了解唐代边塞诗歌提供了素材。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等,风格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作为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岑参,他的边塞诗有着极其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极力展示了西北边塞的风情美。

即使我们今天读来,仍然为之振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咏雪兼送别之作。

诗人从描绘边塞严寒中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

岑参一生中五入戎幕,两次出塞,仅此而言,唐以来的诗人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岑参边塞诗风格

岑参边塞诗风格

岑参边塞诗风格岑参边塞诗风格岑参是唐朝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与高适共称高岑,其诗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岑参边塞诗风格,欢迎大家阅读。

岑参边塞诗风格岑参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主题很突出,很强烈,突破了他人以写边塞苦寒和士卒劳苦为主题的传统格局。

相比之下,岑参的诗中融进了更多的心血和真情。

岑参向往到边塞去建功立业,他常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部人”来勉励自己,报效国家。

因而,他一生中五次入边幕,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被征调到唐朝最远的边塞安西(今新疆库车)和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真正是投笔从戎,“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城障塞堡,无不经行”。

边塞的军旅生活成为诗人创作的源泉,边塞风物、西域俗情,在他的笔下顿生奇异瑰丽,诗情喷涌,流动着神韵,热情加以歌颂。

他的诗突破了以往边塞诗写边塞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在艺术风格上,岑诗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想象丰富、比喻新奇、夸张合理,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之中带着悲壮峭拔。

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殷璠也说“岑参语奇体峻,意亦奇造”(《河岳英灵集》)。

“秦山数点似青黛,渭水一条如白练”,语言明丽清秀;“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和“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异景瑰奇,引人神往。

岑参的边塞诗最著名的是两“歌”一“行”。

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及价值之一,在于诗人善于以广漠边塞的山水风物作为歌咏的意象,构设奇异壮丽的意境,来挖掘庄严和美丽,并加以热烈歌颂,这是岑参诗歌的独到之处。

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岑参写的边塞诗优秀

岑参写的边塞诗优秀

岑参写的边塞诗优秀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5篇岑参写的边塞诗,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唐代岑参的经典边塞诗篇一1蜀葵花歌岑参〔唐代〕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

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蜀葵花歌》是岑参七言歌行的代表作。

岑参擅长七言歌行,他的歌行不用乐府旧题,而是自立新题,通过语句长短和押韵形式的灵活变换,使诗歌产生多样化的节奏和蓬勃动人的旋律。

2寄左省杜拾遗岑参〔唐代〕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

岑参与杜甫在公元757年(至德二年)至758年(乾元元年)初,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

“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

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诗人悲叹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

诗中运用反语,表达了一代文人身处卑位而又惆怅国运的复杂心态。

3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岑参〔唐代〕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杜甫、王维、岑参三首和《早朝大明宫》,其艺术成就都超过了贾至的原作。

在诸和诗之中,杜甫的和诗以其格律谨严而著称,王维的和诗以其气象阔大而驰名,至于岑参的这首和诗,则以其押韵奇险、属对精工与用语之典丽而深获历代论者之盛誉。

岑参边塞诗及赏析篇二岑参边塞诗及赏析岑参边塞诗及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诗作风格

岑参诗作风格

岑参诗作风格岑参诗作风格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

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岑参诗作风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边塞诗雄健奔放,表现了一种阳刚豪健的风骨美和奇特壮丽的异域美。

其立意、言事,造语、用韵之奇,熔铸了盛唐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焕发出盛唐时代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诗人匠心独运奇特鲜明的创作个性。

我国古代杰出的边塞诗人当首推岑参。

作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岑参边塞诗虽只约占其作品的五分之一(其诗共四百多首),但他却是盛唐诗人中创作边塞诗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他盛唐诗人的边塞诗至多也就二十多首,少的仅几首)。

其诗作雄奇健美,尤其是描绘边地风光的独特艺术风貌的作品,其中的“奇特”之气更是少有其匹。

一、立意奇岑参边塞诗写战争往往不写艰难苦难,而特写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

他的不少诗句以慷慨之笔热情歌颂了大唐将士英勇无畏的报国精神。

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就极力赞颂了唐军将士不畏酷寒狂风而毅然夜行出兵抗敌的壮举,令人不禁对这些英勇爱国将士肃然起敬。

再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上将拥旌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写进攻鼓点如怒吼的江涛,使战士们信心高涨满溢,豪情喷薄而出,军声震动峭拔阴山,从而沟通了视觉与听觉,既反映了客观战斗场面,又浸润激荡着诗人主观想象的豪情。

军威立意颇为奇特。

另外,岑参边塞诗写离别往往不写离别之泪,而是以天山、火山、热海为背景,以白雪、胡笳为衬托寄寓离情。

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诗作开始的火山一句景物描写颇具鲜明的地域特征,表现了作者超强的时空想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岑参边塞诗歌的风格悲壮奇丽
引导语:岑参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边塞诗为主,悲壮奇丽是岑参边塞诗歌的风格特色。

关于岑参诗歌中的“悲壮奇丽”,是怎么体现的? 岑参的边塞诗总的归结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描写边塞战争或是与战争有关的军旅生活、将士矛盾、离别愁绪、思亲怀故,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玉门关盖将军歌》,这些作品直接反映社会现实,表现作者强烈的爱憎,思想内容非常的深刻;
二是描写边塞风光、自然景物,如《经火山》、《题铁门关楼》、《登凉州尹台诗》,这些作品以写实的手法再现边塞风光、景物,思想内容不如前一种,但从艺术风格表现上来说,在边塞诗中具在代表性;
三是描写边塞民族交往和风土人情的,如《胡歌》、《戏问花门酒家翁》、《轮台即事》,这些作品内容新鲜,对于了解边地民族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及当时民族交往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宋严羽认为:“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


唐殷璠也认为:岑参边塞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明胡应麟认为:高岑悲壮为宗,王孟闲淡自得。

”,“盛唐高适之浑,岑参之丽……”,“岑句格壮丽,高情致缠绵”.
因此,悲壮奇丽是岑参边塞诗歌的风格特色。

悲壮的体现
悲壮慷慨昂扬,是先秦汉魏以来描写行役、战争的传统风格,岑参诗歌的悲壮,就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传统的“悲壮”有两种格调,一种是感慨而苍凉的格调,如曹操的《苦寒行》;第二种是昂扬慷慨的格调,如屈原的《国殇》,岑参边塞诗所体现的悲壮二都兼有。

一方面岑参边塞诗中描写的“黄沙漫漫,风吹草低、走马万里,仰望故乡的朝日与明月所产生的乡思之情”表现了战士跋涉之苦和思恋之苦,格调悲壮而苍凉;
另一方面描写征人鼓而雪海涌,三军呼而阴山动的战争场面和战士勇往直前时,则体现了战士的豪情壮志,格调悲壮昂扬。

但是岑参的边塞诗歌在反映行役、战争的苦难的同时,更多的是
表现将士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因此岑参边塞诗歌的主旋律是悲壮慷慨昂扬。

由于岑参边塞诗歌所体现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使得他的边塞诗具有一种雄伟的壮美,这种壮美不是由于敌人力量而体现,它是由将士的献身精神所体现的,即使是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直入天际的漫漫黄沙、高耸入云的雪山、冻断宝刀的奇寒。

这些,在将士面前都如敌人一样的倒在了脚下,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在将士的面前人的力量显然战胜了自然的力量,这是人在和雄伟的自然做斗争,人压倒了自然,这是对人的力量的赞美,是将士英雄气概的赞歌,在我们今天看来则显现为雄伟的壮美。

因此,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使岑参的边塞诗歌的悲壮风格形成一种磅礴的力量,这是岑参区别于其他边塞诗人的地方。

奇丽的体现
对岑参边塞诗的风格评价,历代都离不开“奇丽”二字。

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称岑参的边塞诗富有浪漫主义特色,充满奇情异彩的艺术魅力。

书中还引用杜甫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的诗句,说明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文物。

诗人方东树认为岑参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奇峭,起飒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六句奇才、奇气、奇情逸发,令人心神一快。

唐人殷番也称岑参边塞诗是“诗语体峻,意亦造奇”。

奇丽的艺术的风格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等瑰丽奇伟,骋翔天地。

屈原的奇,在岑参的边塞诗中,更是得到普遍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