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诗与代表作

合集下载

岑参的诗——精选推荐

岑参的诗——精选推荐

岑参的诗岑参的诗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化圈的特⾊之⼀。

下⾯是⼩编整理的`岑参的诗,欢迎阅览。

1、《⽩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草拆,胡天⼋⽉即飞雪。

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不得控,都护铁⾐冷犹着。

瀚海阑⼲百丈冰,愁云惨淡万⾥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路。

⼭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处。

2、《逢⼊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

马上相逢⽆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秋思》 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

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

4、《戏问花门酒家翁》 ⽼⼈七⼗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5、《和贾舍⼈早朝》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阑。

⾦阙晓钟开万户,⽟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曲和皆难。

6、《北庭贻宗学⼠道别》 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

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

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

荷⼽⽉窟外,擐甲昆仑东。

两度皆破胡,朝廷轻战功。

⼗年只⼀命,万⾥如飘蓬。

容鬓⽼胡尘,⾐裘脆边风。

忽来轮台下,相见披⼼胸。

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

今且还龟兹,臂上悬⾓⼸。

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

孤城倚⼤碛,海⽓迎边空。

四⽉犹⾃寒,天⼭雪蒙蒙。

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

时来整六翮,⼀举凌苍穹。

7、《失题》 帝乡北近⽇,泸⼝南连蛮。

何当遇长房,缩地到京关。

8、《送王着作赴淮西幕府》 燕⼦与百劳,⼀西复⼀东。

天空信寥廓,翔集何时同。

知⼰怅难遇,良朋⾮易逢。

怜君⼼相亲,与我家⼜通。

⾔笑⽇⽆度,书札凡⼏封。

湛湛万顷陂,森森千丈松。

不知有机巧,⽆事⼲⼼胸。

满堂皆酒徒,岂复羡王公。

早年抱将略,累岁依幕中。

岑参的诗集及翻译

岑参的诗集及翻译

岑参的诗集及翻译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在艺术风格上,岑诗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想象丰富、比喻新奇、夸张合理,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之中带着悲壮峭拔。

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岑参的诗集及翻译《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翻译】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迷漫;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

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翻译】骑马西行几乎来到天边,离开家乡将近两月。

在这荒无人烟的沙漠中,我今夜又该在哪里住宿呢。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翻译】北风呼啸着卷过大地,刮断了早已枯干的荒草;尽管是八月份,这里的天空已飘起了雪花。

一夜之间,所有树枝上挂满了雪,就像春天里千万朵绽放的梨花。

雪花透过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衣服也不觉得暖和,丝绸锦缎做的被子都让人觉得有些单薄了。

将士们都冻拉不开弓弩,盔甲也很难穿在身上。

沙漠里都结了厚厚的冰层,将士们的脸上布满愁云,想着这寒冷的天气快点过去。

中军大厅里摆好了酒宴,欢送返京的客人,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美妙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蹄印。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岑参的诗词名句

岑参的诗词名句

岑参的诗词名句
摘要:
1.岑参简介
2.岑参的诗词创作特点
3.岑参的诗词名句及代表作品
4.岑参诗词名句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正文:
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公元718 年,卒于公元769 年,字子明,唐代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内乡县)人,世称岑嘉州。

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丰富多样,以边塞诗著称,与高适、王之涣、王之涣、李欣、杜甫等人并称“初唐七杰”。

岑参的诗词创作特点鲜明,他的诗歌以写实为主,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边塞风光和戍楼生活。

同时,他的诗歌充满豪放、激昂、悲壮的气息,反映了盛唐气象。

在他的诗词中,常常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战争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民族感情和崇高的历史责任感。

岑参的诗词名句众多,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夜泊牛渚怀古》等。

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了边塞突降大雪时的奇景,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临洮逢李使君》)则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珍视和距离产生美的意境。

这些名句都成为了后世传颂不衰的佳句。

岑参的诗词名句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其作品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他的边塞诗不仅拓宽了唐代诗歌的题材范围,还对后世边塞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他的诗词名句也成为了后人传颂、学习和研究汉语诗史的宝贵财富。

岑参简介岑参简介岑参(约715年—770年)唐

岑参简介岑参简介岑参(约715年—770年)唐

岑参简介-岑参简介岑参(约715年—770年)唐岑参(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迁居江陵。

汉族,荆州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人物生平】岑参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

于同代的高适齐名并与高适并称“高岑”.他父亲两任州刺史,但却早死,家道衰落。

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

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

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744年也就是三十岁时中进士,授兵曹参军。

749年,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751年回长安。

754年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

安史乱后,757年才回朝。

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

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

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

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766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简介【诗词生涯】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述怀及赠答之作。

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颇近何逊。

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情绪也较浓。

如《感遇》、《精卫》、《暮秋山行》、《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

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

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均融入其诗。

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轮台歌》。

此外,他还写了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和苦乐不均,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

岑参的诗词全集

岑参的诗词全集

岑参的诗词全集岑参,是我国古代着名的诗人。

他的很多诗都入选了中小学课本。

下面小编带你了解一下岑参的生平及诗词全集。

1作者简介岑参(715年-770年),南阳人,唐朝诗人,宰相岑文本曾孙,边塞诗代表人物,与高适并称高岑,去世之时56岁。

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1岑参的诗词全集《失题》帝乡北近日,泸口南连蛮。

何当遇长房,缩地到京关。

《题苜蓿峰寄家人》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看君尚少年,不第莫凄然。

可即疲献赋,山村归种田。

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长鞭。

置酒聊相送,青门一醉眠。

《登总持阁》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过酒》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

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

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

《汉川山行》西蜀方携手,南宫忆比肩。

平生犹不浅,羁旅转相怜。

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秋来取一醉,须待月光眠。

《南池夜》池上卧烦暑,不栉复不巾。

有时清风来,自谓羲皇人。

天晴云归尽,雨洗月色新。

公事常不闲,道书日生尘。

早年家王屋,五别青萝春。

安得还旧山,东谿垂钓纶。

《寻阳七郎中宅即事》万事信苍苍,机心久无忘。

无端来出守,不是厌。

岑参的代表作有哪些

岑参的代表作有哪些

岑参作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代表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首:
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岑参边塞诗中的名篇,描绘了西北边疆壮丽的雪景和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

2. **《逢入京使》**
该诗通过与京使的偶遇,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以及对家国故土的深深眷恋。

3.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描绘了边塞军队在艰苦环境中英勇出征的场景,展现了士兵们不畏艰难、奋勇杀敌的精神风貌。

4.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写于重阳节之际,表达了作者身在边关思念故乡的情感。

5. **《碛中作》**
描述了在沙漠行军过程中的情景,反映了戍边生活的艰辛及个人的豪情壮志。

6.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是一首记叙诗人与友人共同登塔览胜之作,表现了他们的友谊及对壮丽景色的赞美。

7. **《寄左省杜拾遗》**
通过写给好友杜甫的诗,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以及对现实社会状况的感慨。

以上作品体现了岑参诗歌雄浑开阔的艺术风格,他以其独特的边塞生活体验和富有激情的笔触,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

诗人岑参的读音

诗人岑参的读音

诗人岑参的读音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岑参是唐代着名的边塞诗人。

西北边疆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共写了七十多首边塞诗。

可是对于如何读他的名字,我们存在着一些疑问。

诗人岑参的读音岑参拼音cén cān注音ㄘㄣˊ ㄘㄢ词语解释岑参cén cān(约715-770)唐代诗人。

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

天宝年间进士。

曾两次出塞,往来于安西、北庭。

后入朝任右补阙。

官至嘉州刺史。

是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与高齐名,并称“高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其代表作。

有《岑嘉州诗集》。

生平岑参(cén shēn)(715?~770),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唐朝南阳(今属河南)人,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

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

父岑植,仕至晋州刺史。

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

他从兄属学,九岁属文。

十五岁山居嵩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奠定学业基础。

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

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想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

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

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

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

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

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

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

客死成都舍。

岑参诗句用典

岑参诗句用典

岑参,字叔高,唐代文学家和政治家,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他的诗词充满激情与感情,用典独特精妙。

下面是部分岑参的诗句及其相关典故:1.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武将英勇的形象。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青天白日旗歌》,借用黄易《问天诗》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倾诉胸怀的心情。

3.见山又见水,见花还见人。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山水景物来喻人情万象,形容世间各种人事。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战士投身战争的悲壮情怀。

5.红颜弃世,白骨成山。

出自《白日旗行》和《青天白日旗歌》,暗喻了美人无情和世事无常。

6.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自然景物形容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7.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美景配合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8.簌簌衣巾落枣花,李树开花李子斜。

出自《赤壁赋》,描写了战乱中的凄凉景象。

9.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诗人在极度悲伤之下失控的情绪。

10.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出自《赤壁赋》,用水流的方式暗喻人生的无常。

11.君看白发杨柳边,花落满川红。

出自《班婕妤怨》,用花落杨柳的典故来诉说对被抛弃的怨恨之情。

12.西陆蒙蒙,烟波江上使人醉。

出自《赤壁赋》,以儿女情长来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自然景物描绘出节气和河流的美丽。

1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出自《青天白日旗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自然现象来表达对友谊和离别的情感。

15.短发萧骚战意长,冲风冒雪进兵忙。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战火和风雪来描绘战士的英勇形象。

16.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秋。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情画意地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围。

1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岑参简介及代表作

岑参简介及代表作

岑参简介及代表作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

因此在盛唐时代,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下面是这位著名的诗人岑参作者简介及作品欣赏,欢迎大家阅读。

岑参简介岑参(cén shēn)(约715-770),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徙居江陵(今属湖北)。

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后人因称“岑嘉州”。

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

天宝三年进士。

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

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

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

工诗,长于七言歌行。

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

有《岑参集》十卷,已佚。

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岑参作者的生平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

他从兄属学,九岁属文。

十五岁山居嵩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奠定学业基础。

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

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想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

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

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

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

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

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

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

客死成都舍。

享年56岁。

家世背景岑参于开元三年(715年)生于河南仙州(今河南许昌附近),时父为仙州刺史。

岑参的资料

岑参的资料

岑参的资料岑参的资料岑参诗文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

下面是岑参资料简介,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诗人简介】岑参(cén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生平】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抒怀及赠答之作。

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颇近何逊,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情绪也较浓。

如《感遇》、《精卫》、《暮秋山行》、《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

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

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均融入其诗。

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轮台歌》。

此外,他还写了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和苦乐不均,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

岑参晚年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沉。

入蜀后,山水诗中添奇壮特色,但隐逸思想在诗中也有了发展。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的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他充满激情地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了将士们勇往直前、转战沙场雪海的壮烈场面。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将士们奋不顾身,充满了忠勇爱国的精神。

又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诗人描绘将士们在风雪中紧张的战前行军:“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岑参文学常识

岑参文学常识

岑参文学常识
1.岑参是唐代著名诗人,其代表作品包括《赤壁赋》、《登高》等。

他的诗风自然、深邃,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2. 岑参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不仅擅长写诗,还精通书法、文学理论等方面。

他曾经写过《论诗》、《论文》等文学理论著作,对唐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岑参和杜甫、李白并称为唐代“三大家”,但他的文学地位并不亚于杜、李。

他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极高的评价,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 岑参的文学成就不仅仅停留在诗歌上,他还擅长写赋、议论文、书信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多元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历史资料。

5. 总的来说,岑参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赏,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1 -。

岑参简介资料

岑参简介资料

岑参简介资料岑参简介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

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

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有《岑参集》十卷,已佚。

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岑参人物生平家世背景岑参于开元三年(715年)生于河南仙州(今河南许昌附近),时父为仙州刺史。

岑参的高祖善方时已由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迁居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

他出身于一个官僚贵族的家庭,曾祖父岑文本相太宗,伯祖长倩相高宗,伯父羲相睿宗。

但长倩被杀,五子同赐死,羲亦伏诛,身死家破,岑氏亲族被流徙的数十人。

他的父亲植曾作过仙、晋(今山西临汾)二州刺史,不幸很早就去世。

早年经历岑参幼年家境孤贫,只能从兄受学,岑参天资聪慧,五岁开始读书,九岁就能赋诗写文。

这种聪明早慧与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岑参的父亲开元八年(720年)转晋州刺史,他随父居晋州。

父死后,仍留居晋州,直至开元十七年(729年)才移居嵩阳(今河南登封县)。

不久又移居颍阳(今河南登封县西南七十里颍阳镇)。

嵩阳、颍阳为嵩高山东西两峰所在地,东峰太室在嵩阳,西峰少室在颍阳,两室相距七十里,岑参在这两地都结有草堂。

嵩高为五岳之一,奇峰峻岭,古木流泉。

年轻的诗人在这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潜心攻读,啸傲山林,不仅在学问上打下了广博的基础,而且也初步形成了他那种沉雄淡远、新奇隽永的诗风。

他早期的作品淡远多于沉雄。

出塞以后,沉雄悲壮中亦不乏淡远。

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作

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作

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作前言岑参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边塞诗代表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作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一级标题 1:《走马川行·其三》二级标题 1.1:诗歌背景岑参的《走马川行·其三》是他最著名的边塞诗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岑参在西北边境执行官员职务时所见所闻的景象。

二级标题 1.2:诗意和主题这首诗以纵横交错的长短句呈现,展现了边塞地区的荒凉和艰苦。

诗歌中融入了对战争的描写、士兵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关切。

二级标题 1.3:文学设备和表现手法《走马川行·其三》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对仗等。

这些手法不仅使诗歌语言优美,更增添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力量。

二级标题 1.4:价值和影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边塞情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岑参边塞诗代表作之一。

它不仅展示了岑参卓越的才华,还反映了边塞地区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岑参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一级标题 2:《登润州司马台》二级标题 2.1:诗歌背景《登润州司马台》是岑参在担任润州司马期间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他在司马台观赏风景时的所见所感。

二级标题 2.2:诗意和主题这首诗展示了岑参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通过描写司马台的山水景色和自然气息,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而无常的主题。

二级标题 2.3:文学设备和表现手法《登润州司马台》运用了夸张和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鲜活生动。

同时,通过使用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对比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二级标题 2.4:价值和影响这首诗以其富有哲理性和感人之处,成为岑参边塞诗代表作之一。

诗歌中的思考和感悟,在当时对文人士子的情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级标题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级标题 3.1:诗歌背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在担任河阳太守期间创作的一首诗。

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词(最新)

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词(最新)

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词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6、《火山云歌送别》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7、《首秋轮台》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羶。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8、《玉门关盖将军歌》盖将军,真丈夫。

唐代诗人岑参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岑参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岑参生平简介岑参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代表之一,与同朝的高适并称“高岑”。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诗人岑参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诗人岑参简介岑参,南阳人,唐代的边塞诗人,工诗,擅长写七言歌行,有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于世的诗歌有三百六十首,其中边塞诗居多,因风格与高适相似,因此后人将二人并称“高岑”。

岑参出生于公元715年,出身官僚贵族家庭,他的曾祖父岑文本、伯祖长倩、伯父羲都曾为唐朝的宰相,后长倩被杀,他的五个儿子均被赐死,岑氏亲族数十人被流放。

而岑参的父亲岑植曾做过仙、晋二州的刺史,不幸早逝。

岑参自幼家境贫寒,只能从兄就学,但岑参聪慧,五岁就开始读书,九岁能赋诗写文。

岑参于公元744年中进士,初任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在唐代宗时期曾做过嘉州刺史,故世称岑嘉州。

公元770年,岑参客死成都舍,终年五十六岁。

他的诗歌富有浪漫主义,气势雄伟,色彩瑰丽,主要作品有《岑嘉州集》《岑参集》十卷等。

岑参的读音岑参(cénshēn):岑(cén)新华词典解释有两个意思,第一是小而高的山,有岑寂,岑岑等词语。

第二个解释就是姓氏,姓岑,就是岑参的姓。

参,在字典里是个多音词,有cān,shēn,cēn,sān四种读音。

岑参的参是读shēn,词典解释是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

有参商,参辰卯酉等词。

参shēn也是一种中药名字,如人参,党参。

岑参生卒年约为公元715-公元770年。

中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代表。

南阳人,是大唐宰相岑文本的曾孙。

与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并称高岑。

现存的代表作约有四百零三首,其中有七十多首是边塞诗。

另外还作又《感旧赋》、《招北客文》两篇墓铭。

岑参幼年丧父,所以岑参幼年过得很是孤苦。

五岁跟随他的兄长读书,天资聪颖,九岁便能吟诗作赋。

二十岁的时候考取进士,仕途坎坷,两度前往边塞施展自己的报国之志。

可是现实总是不如人意,岑参的边塞诗大多都是在那段时期完成的。

岑参的诗词代表作10篇优选全文

岑参的诗词代表作10篇优选全文

最新优选全文(可编辑修改)岑参的诗词代表作10篇岑参(岑嘉州,718年?-769年?),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边塞诗尤多佳作,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岑参的诗词代表作,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朝代:唐朝|作者: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逢入京使朝代:唐朝|作者: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朝代:唐朝|作者:岑参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lǔ]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碛中作朝代:唐朝|作者: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朝代:唐朝|作者: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秋思朝代:唐朝|作者:岑参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

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朝代:唐朝|作者: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岑参的最出名的一首诗

岑参的最出名的一首诗

岑参的最出名的一首诗岑参,唐代边塞诗人,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岑参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故岑参最出名的一首诗当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赏析】送别诗,唐人脍炙人口的佳作可谓多矣,而像这首把雪景与别情,——而且是塞外如此奇伟壮丽的雪景与别情融为一体之作,似属绝无仅有。

开篇两句,以“北风”引出“飞雪”;“八月即飞雪”写了塞外早雪的特点。

下两句,曰“忽如”,见得风起雪至,来得又是这样的迅疾,极言气候变化之大,暗写塞外特点;“千树万树”,雪压枝条,宛如春风送暖,梨花盛开,描绘了塞外的奇丽风光。

不但写景真切,又显示出诗人惊叹赞赏的心情与豪爽豁达的襟怀。

这两句历来被人称道,绝非偶然。

以上四句,紧扣“雪”字写塞外特点,无处不奇,下文则从“寒”字落笔继续写“雪”。

“散入”句,忽以细致的描摹写飞雪入幕,从而也把读者带进中军帐内。

下面三句着眼于帐内“将军”、“都护”诸人的感觉,以夸饰手法多层次地描写了大雪带来的严寒:狐裘不暖,锦衾嫌薄,角弓难控,铁衣难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岑参的诗与代表作 岑参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 风光, 军旅生活, 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 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岑参的诗 岑参是中国唐朝典型的边塞诗人代表, 和同朝的高适并称为“高岑”。

岑参 约生于开元三年(即公元 715 年),出生地是河南仙洲(今在河南许昌附近), 其代表作很多,如《岑嘉州集》、《轮台歌》、《逢入京使》等。

其父早逝,家道渐渐衰落,岑参幼年过得孤苦,五岁跟随其兄长读书,天资 聪颖的他九岁便能吟诗作赋,二十岁及第,后曾两度满怀报国之情前往边塞,在 边塞六七年的生活对岑参的诗歌 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岑参早期的诗歌涉猎很广,赠答,山水,感叹身世和坎坷经历等等,他到塞 外之前的山水诗风格和谢兆、 何逊很是相似, 但是岑参的山水诗想象更为大胆和 奇特,想象力很是丰富,如《暮秋山行》中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又 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中的“长风吹长茅,野火烧枯桑”等等,都是意境造 奇的诗句 。

天宝八年,岑参初次入塞,天宝十三年,二次入塞。

六七年的边塞生活让岑 参零距离地感受到边塞的广袤雄奇风光,如火山云,狂风和瀚海。

更是真实感受 到了边关战士的军旅乡愁 。

岑参将这些感情全都融入到自己的边塞作品中, 如描写边塞奇特景象的 《火 山云歌送别》、《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岑参在这段时期完成大量杰出的边塞 诗,这些边塞诗境界开阔非凡,极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如广为称赞的《白雪歌 送武判官归京 》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晚年赶上安史之乱爆发, 所以其晚年的诗歌大多感怀战争的伤乱, 渐渐 趋向消沉。


1/5


岑参代表作 岑参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代表之一, 与同朝的高适并称“高岑”。

岑 参的边塞诗代表作有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暮秋山行》、《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是 岑参早期山水诗中的佳作。

岑参约生于公元 715 年,卒于公元 770 年。

是东汉正南大将军岑彭之后。

因 为岑彭是南阳郡棘阳县(今天的河南南阳、新野两县城之间)人,所以他的后代 就一直被称为南阳棘阳人。

祖上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曾出任过大唐宰相,父 亲岑植曾出任仙‘晋二州的刺史,不幸岑植去世得早,所以岑氏家道衰落,岑参 幼年很是孤苦。

不过岑参天资聪颖,九岁便能吟诗作赋了。

二十岁献书阙下后曾 奔波于长安洛阳长达十年。

岑参的第一首诗作于何时已经没有清楚的记载。

但是 岑参早期的诗歌题材很是广泛,感叹身世,嗟叹坎坷经历,赠答朋友,还有不少 山水诗。

诗歌风格和谢兆,何逊等人有几分相似,但是意境更新奇。

如其山水代 表作《暮秋山行》中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后来岑参两次前往边塞求报国之路未果, 但是六七年的边塞生活让岑参的诗 歌风格有了很大的转变,岑参的边塞诗变得空前开阔,更加雄伟瑰丽,抒发的感 情也更加强烈和透彻。

如《走马川行》《轮台歌》等。


2/5


3/5


4/5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