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_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教案反思总结模板
初中生物教案反思总结模板
1. 教学目标分析:在本节课中,我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传授学生有关生物知识和概念、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等。
通过课堂教学,我发现学生在部分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对于实验操作中的步骤和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2. 教学过程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示范、实验演示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表现出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3.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所提高,但在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更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4. 教学反思与改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不足之处,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同时,我还会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1.4生物学的研究工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生物学研究工具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4.科学态度: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学生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物学研究工具的分类和作用: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生物学研究工具的分类,了解它们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例如显微镜、放大镜、电子显微镜等。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组装、调节、观察等操作步骤,能够正确观察样本并进行观察记录。
(3)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学生需要了解并熟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如显微镜、放大镜、试管、烧杯、电子天平等,以及它们的正确使用方法。
(4)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巧:学生需要掌握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巧,如如何正确处理实验材料、如何进行观察和记录、如何进行数据处理等。
2.教学难点: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对于显微镜的组装、调节、观察等操作步骤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教师的讲解来进行突破。
8.实验室通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①容器:试管、烧杯等,用于容纳样本、溶液等。
②天平:准确称量样本、试剂等。
③其他仪器:根据具体实验需求进行操作。
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可以通过使用颜色、图标、图表等形式,使板书更具吸引力。例如,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不同类别的生物学研究工具,或者用图标表示各种工具的形状,以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如小动物图标来代表生物传感器,或者用箭头指示放大镜的放大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关于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案
关于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研究工具,知道它们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研究工具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显微镜的使用: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2. 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
3. 生物学研究方法:观察、实验、调查、比较等。
4. 生物学实验设计:学会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
5. 生物学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学会分析实验结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生物学研究方法。
2. 教学难点:显微镜的调节方法,生物学实验设计,生物学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PPT、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报告册、显微镜使用说明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学研究工具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示范:a. 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b. 示范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c. 讲解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如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d. 示范生物学实验,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技能。
3. 实践与探究:a. 学生分组进行生物学实验,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
b. 学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c. 学生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学会生物学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 总结与反馈: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b. 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c.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 作业布置:a. 学生编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b. 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运用生物学研究工具解决问题。
初中生物_一师一优课(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鲁教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三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营养物质、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等物质在体内的运输等一系列知识作好了铺垫;呼吸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直接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意义,加深学生对人与生物圈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二、学情分析本届学生是取消小升初考试后的第一届学生,由于没有通过选拔考试,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欠缺、学习习惯较差,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倡导分层次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设计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人与生物圈”这一主题。
《标准》明确规定,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问题。
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进行生物学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结合《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以问题为先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模型、图片、视频、PPT课件等资源,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概述呼吸运动的过程技能性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情感性目标: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五、教学重点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呼吸运动的过程六、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七、教学准备PPT课件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过程1.让所有学生做吸气动作,感受吸气过程,说出气体依次经过的呼吸道名称2.让所有学生做呼气动作,感受呼气过程,说出气体依次经过的呼吸道名称3.总结,经过吸气和呼气这样两个动作,完成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初一生物教案学情分析(5篇)
最新初一生物教案学情分析(5篇)初一生物教案学情分析篇一知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认识到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构造和功能的根本单位;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包括动植物细胞在内的绝大多数细胞共有的根本构造;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细胞可以生长和分裂;细胞通过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构成生物体。
才能:纯熟标准地使用显微镜,可以制作临时装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创造和显微镜技术的不断改进,科学的进步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时,科学的进步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心血。
对细胞的研究有助于人类认识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而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增进安康。
本次复习课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梳理,可以实在掌握第二单元的内容。
教师的重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如何从现象看到本质,如何把各个概念统一到知识络图中。
每一环节出现的概念都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概念之间的联络。
绘制第二单元的概念图〔知识络图〕是本次复习课的难点。
设计思路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出概念→构建体系→绘制知识络图”,即以情景导入,以问题为线索;由“生物体”这一宏观概念到“细胞”微观概念,形成单元知识络图。
第二单元的内容充分表达了细胞生物学在显微镜的帮助下,不断获得重大发现的历史。
第二单元的复习课不仅应该包括对单元知识内容的回忆和,还可以穿插介绍科学开展史、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
在第一单元已经接触了知识络图的根底上,可以试着让学生简单绘制第二单元的知识络图。
准备好小课题,即由知识点形成的问题,每组有一个问题。
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说明3分钟引言生命世界是精彩的,多种多样的生物构成了这个活力盎然的生命世界。
我们想探知生命的奥秘,要关注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体的构造和功能的根本单位是什么?〔本环节引出生物体和细胞的概念〕答复: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6分钟细胞的发现过程以及细胞的构造如今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难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七年级生物教学学情分析三篇
七年级生物教学学情分析三篇第一篇: 七年级生物教学学情分析一、指导思想这一学期来,本人遵纪守法,自始自终热爱人民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治学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教书育人,讲团结,服从组织安排,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二、教学任务我担任的工作是初一生物教学。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生物学》下册。
三、在教学方面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
在教学中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这样学期我的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备课深入细致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平时认真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
在制定教学目的时,我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2、课堂上的情况本学期的内容与学生身体发育密切相关,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学习有着很高的兴奋性,也充满的好奇心,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所以,我在教学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
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师傅、其他老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充分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创新,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而不懈努力。
四、成绩与反思我担任的工作是初一(4、5、6)班的生物教学。
在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上课认真,学习积极,掌握了一些学习生物的方法和生物实验技能。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案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材分析】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本册中的一个技能性操作实验,显微镜又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操作技能。
本节理论与实际集为一体,是非常基础重要的一节。
学习认识显微镜对后面从微观认识动植物,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别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与具体过程。
【重难点】1、识别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
2、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与具体过程。
【过程方法】能单独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取拿与安放取显微镜时应该一手握_______,一手托_______。
2.认识显微镜的构造镜座起_______作用。
遮光器的作用是_______。
转换器的作用是_______。
目镜越短,物镜越_________,放大倍数越大。
3.显微镜的使用从目镜内观察到的物像是________,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________。
徐春霞探究问题一、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件的用法1、对照教材和实物认识并填写显微镜的结构名称:2、小组内互相指认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和作用。
3、动手探索:⑴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操作中发现有什么不同?⑵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转换转换器可发现什么?鞠茂梅⑶转动遮光器,发现了什么?⑷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4、小组内思考讨论:光线如何到达我们眼睛的?探究问题二、练习使用显微镜(要求:能规范、独立操作,并通过调节看到物像。
)1、阅读教材,总结方法步骤:2、⑴如何取放显微镜?⑵如何对光?总结三转:①转动________,使________镜对准通光孔。
三转:②转动________,选择一个较大光圈。
③转动________,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初中生物课后教案反思通用
初中生物课后教案反思通用一、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有关植物细胞结构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植物细胞的各个结构,并了解这些结构的功能。
同时,学生应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课堂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基础而重要的植物细胞结构知识,适合初中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教学内容的设计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从认知、观察和实验等方面全面理解和掌握植物细胞结构知识。
2. 教学方法灵活: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实验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时还需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参与程度有待提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表现为听课时精神不集中、思想不活跃等问题。
因此,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采用更多的互动方式,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1. 加强课前预习:今后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前预习,提前了解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听懂和理解课堂内容。
2. 设计更多互动环节:今后的教学中,可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引导学生参与,积极思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提高课堂氛围: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初中生物教材解读技巧(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教材解读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教材解读技巧在教育的世界里,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其教育意义深远,尤其在初中阶段,它是学生建立生物科学基础的关键时期。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如何高效、准确地解读生物教材,不仅关系到学生对生物学科兴趣的培养,还影响着他们科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将详细探讨初中生物教材的解读技巧,以期为教师同仁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把握教材结构,明确教学目标1.1 理解教材编写的逻辑框架初中生物教材通常按照生命的基本特征、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模块进行编排。
每个模块下又会细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由若干课时组成。
解读教材首先要把握其结构,理解每个单元和课时在整体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明确教学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读教材时,要对照三维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态度。
第二节: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1 透彻理解教材文本教师在解读教材时,需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对教材中的概念、原理、规律等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
此外,还需注意教材中插入的图片、数据、案例等辅助教学材料,它们都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工具。
2.2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在解读教材时,教师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的结合,设计好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生物学知识的真谛。
第三节: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3.1 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知识基础、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等,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3.2 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差异,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生物_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习题讲评课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从学生做题中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能力缺陷进行矫正的一种课型。
复习阶段上好习题讲评课是提高教学成绩的关键之一,也是将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有效途径。
有效的习题讲评不仅能使学生扫除盲点、填补缺漏、完善知识结构,同时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发现新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部分的内容的习题讲评课。
基础知识部分已经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在课前的习题训练中已经检测了解,本节课需要通过对习题的讲评,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训练解题能力,总结知识的内在联系,最终提高学生的成绩。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是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基础。
本章共分为四节内容,第一节“植物的生殖”,以对被子植物“开花和结果“过程的复习引入,讲述了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重点介绍了无性生殖及其应用;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以家蚕和蝗虫为例,阐述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以及如何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发育方式;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描述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重点说明生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阐明了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机构特点以及鸟的生殖发育的过程。
本章内容注重知识与生产实践相联系,安排了一些实验、课外实践、技能训练及科学技术社会等内容,且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对这些探究活动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探究能力,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人类以及环境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能力来看,大多数同学还可以,有些学生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有些学生则不善于表现自己,但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学习态度较好,还有个别同学表现出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习惯还是有些欠缺,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小组的交流合作能力不够,个别学生被动或不参与,动手能力,不强,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随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表现不够好的学生,个别谈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加强个别辅导及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多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初中生物_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2.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3.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1.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像。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物镜);标本(写有“e”字的玻片),擦镜纸,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或课件;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的设计由于本节课为实验课,并且学生首次接触显微镜。
课程前半段以讲授法为主,学生认识为学习重心,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操作过程,后半段由老师引导,及时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使学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技能,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设计Ⅰ导入同学们对我们周围的宏观世界,如花草等都非常熟悉,但构成他们的最基本单位——细胞,大家用肉眼是观察不到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显微镜的相关内容。
(板书: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显微镜的使用)Ⅱ讲授新课一、显微镜的构造1、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必须先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
这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来初步的了解一下,大家在看视频的时候也可以观察桌子上的显微镜,但是不要乱动。
2、放PPT(显微镜的构造)(一显微镜的构造)边播放边讲解普通光学显微镜各部分的构造和功能。
二、练习使用显微镜1、了解了显微镜的构造,我们来练习使用显微镜。
(板书:二、显微镜的使用)2、实验的目的和材料(强调“规范”操作,检查材料是否齐全)。
3、方法步骤(1)取镜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如果习惯用左手的同学,可以反过来。
初中生物_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第一章第四节显微镜子结构和功能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
并能积极解决问题,推动事物发展。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知识回顾:同学们,你还记得生物探究常用文法有哪些吗?(观察、实验、测量法、调查法等)引入:我想了解这朵花的结构,你认为应该用哪种法。
出示图片。
问题1、如果在探究过程由于太远或有危险而不能近距离的观察,应该怎么办呢?出示飞鸟和狮子的图片?可以用望远,展示用望远镜可能看到的结果。
问题2、如果看的物体过小,又该怎么办?(依次出示一群小蜜蜂、望远镜和望远镜下的蜜蜂图片)如果再小,放大镜可能就看不清了,这就需要放大倍数更大的仪器。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显微镜,出示图片.新课:让学生把两把放大镜重叠放在一起,感受物体被放大成倒像的感觉.并给学生说明显微镜的发明的最初想法就是从这里来的.问题3、怎么样把目镜和物镜固定下来,展示詹森父子发明的显微镜,老师动手把目镜和物镜连接起来.小结,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目镜和物镜,它们的作用都是放在物像的.学生填学案.由于物体太小观察的时候需要把生物体固定在一个地方。
问题4:怎么样小生物固定下来呢?老师展示实物的载台物并介绍百压片夹。
课件展示,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把镜筒和载物台对准的工作。
让学生感觉使用的不方便。
问题5:怎么让被观察的物体表面光亮,从而更容易观察。
展示胡克发明的显微镜。
并提示学生它的光照设计。
问题6、胡克的显微镜只是把生物体的表面照亮,人们无法到看小生物体的内部结构。
展示反光镜,让学生感觉反光镜的平面和凸面。
并了解它们不同的作用。
问题7:怎么样反光镜的基础上更加细致的调节光线?展示遮光器实物。
然后给这生展示安装过程,发解原理,为了更清晰,给学生看图片特写。
小结,反光镜和遮光器的作用。
完成总结提升相应内容。
问题8:师生共同完成看实物的过程,由这个过程学生自然想到怎么样加观察效率。
《研究生物学需要特定的器具》 说课稿
《研究生物学需要特定的器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研究生物学需要特定的器具》。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特定器具的介绍,为学生后续的实验探究和理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中详细列举了多种常用的生物学研究器具,如显微镜、解剖工具、培养皿等,并对其用途和使用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
然而,教材中的内容相对较为简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生物学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但对于研究生物学所需要的特定器具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他们可能对一些常见器具的名称有所耳闻,但对于其具体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不十分清楚。
此外,学生在这个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但在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并说出常见生物学研究器具的名称和用途。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基本器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研究的乐趣和意义,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生物学研究器具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如对光、调焦等操作。
(2)培养学生规范、准确地使用生物学研究器具进行实验操作的习惯。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研究器具的相关知识。
2、演示法教师亲自示范显微镜等器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
初中生物_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_第⼀节⽣物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物的基本特征【学习⽬标】1.描述⾝边的⽣物,区别⽣物与⾮⽣物2.举例说明⽣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关注⾝边的⽣物。
【学习重难点】1、⽣物的基本特征。
(重点)2、植物的营养、呼吸、排出废物。
(难点)【学习过程】探点⼀我们⾝边的⽣物⼀、⾃主学习:1.认识我们⾝边的⽣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爬⾍、河⾥的游鱼、⾼⼤的树⽊、微⼩的细菌……⼤⾃然中的⽣命⽆处不在。
提出问题:1、在我们的校园中哪些是⽣物?哪些是⾮⽣物?2、根据你们刚才列举的⽣物,试着将它们分类。
⼆、合作探究课本第三页图1.1-1中的⽣物分别属于哪种类别?三、随堂巩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物的是()A.病毒 B.细菌 C.植物 D.化⽯探点⼆⽣物的⽣命现象【⾃主学习】(1)根据教师展⽰的玩具仿真动物,说出你是依据什么来判断真假的呢?(2)根据课本第四页图⽚中的实例,看看⽣物能够表现出哪些⾮⽣物所不具有的⽣命现象,完成下⾯的表格:【合作探究】仔细阅读课本第5页第⼀段,讨论分析下列实例,说明它们分别描述了⽣物的哪些基本特征?朵朵葵花向太阳______ 种⽠得⽠种⾖得⾖_______⾬露滋润⽲苗壮______ ⼀母⽣九⼦,连母是个样______ 千⾥之堤毁于蚁⽳_____ ⼩狗排尿______松⿏不断找寻⾷物___________【知识总结】认识我们⾝边的⽣物我们⾝边的⽣物⽣物的简单分类:____、___、___、___、⽣物的基本特征⽣物具有新陈代谢的作⽤(呼吸、排泄等)⽣物体都有____、____、和⽣殖的现象⽣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物的⽣命现象⽣物体都有应激性(基本特征)⽣物体都能适应⼀定的____,也能影响___。
除病毒外的⽣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课堂检测】1.下列属于⽣物的是()A.馒头上长出的⽩⽑B.恐龙化⽯C.不断长⼤的钟乳⽯D.珊瑚礁2.下列不属于⽣物共同特征的是()A.⽣物能进⾏呼吸B.⽣物都⽣活在⽔中C.⽣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映D.⽣物能排出体内产⽣的废物3.下列不属于⽣命现象的是()A.蜻蜓点⽔B.钢铁⽣锈C.公鸡打鸣D.葵花向阳4.“离离原上草,⼀岁⼀枯荣”,这种⽣命现象说明⽣物体具有哪个特征?A.⽣长和发育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呼吸5.⼀种雄性极乐鸟在⽣殖季节⾥,长出蓬松⽽分披的长饰。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4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反思 (新版)济南版-(新版
word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为:
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
课堂的功能变了,课堂不再只停留在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上,更要创设氛围情景,注重学习的方法训练,思维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本节课通过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评价要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评价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
本节课中教师的评价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多的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角度出发给予了积极而又客观的评价。
老师对这些同学的评价除了对生物知识本身理解的肯定外,更多在注重开发与唤醒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我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体现了活用课程资源的理念。
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不是教材。
教师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的信息与素材靠教师去整合,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拓展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
所以教师不能把教材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要对教材进行改编、活用,要融入自己的智慧。
1 / 1。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济南版 (5)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课题课时本学期第课时日期本单元第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1、别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根本步骤与具体过程。
能力1、能独立、标准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2、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保护显微镜的良好习惯;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中,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识别显微镜的构造和各局部的功能。
教学难点: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显微镜各局部的功能。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学生在实验室中亲自动手练习显微镜的使用,通过使用来掌握各局部的功能。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学习流程一、课堂检测科学探究的根本过程及常用方法二、情境导入自然界中一些用眼睛看不到的物体,要研究它的结构特点,需要把它放大,你知道的方法有多少种?〔学生答:放大镜、显微镜等〕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物体的细微结构。
三、新知学习:〔一〕自主探究:出示自学内容,学生自学文本学生通过看书,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会的问题学生同学之间商量解决。
自学内容:1、显微镜的取出和安放:一手握___,一手托__,把显微镜轻轻地放在实验台略偏__的地方,镜臂朝向__,镜座距实验台边缘___左右。
安装好__镜和__镜。
2、显微镜的构造:对照实验桌上显微镜以及课本13页图1.2-2普通光学显微镜,说出各局部的名称。
并和同学交流显微镜学生记忆,准备听写学生答复学生自学课本,在课本上找出答案案,比拟简单的知识积极记忆。
5255各局部的功能。
3.注意观察目镜和物镜的区别;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观察镜筒位置的变化。
转动反光镜,区分两面的区别;观察遮光器上的光圈的大小。
4、显微镜的使用: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二〕合作交流、展示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同学,学生间相互交流,师生间的相互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方法,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重点)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难点)能力目标:
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并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具的教育,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法和学法指导: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体现出了“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并结合本课教学特点展开教学。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主要采用观察法、自学法,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强化记忆,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引导通过填图和连线来掌握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并通过多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
显微镜的使用这部分主要采用先让学生对照课本15-16页文字与图片自主学习和练
习操作,对学生操作上存在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采用归纳法对每个环节的重点进行总结。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更加清晰和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教学中注意知识的学以致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显微镜、各种不同的装片、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放大镜、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试管、滴管、培养皿、干净的纱布、擦镜纸实验用具。
黄瓜表皮细胞
黑藻叶片细胞洋葱鳞片表皮细胞师:图片中是几种生物细胞。
其实我
层层推进10分钟师生共同总结:右手握、左手托,身
体偏左,距实验台7厘米。
安放低倍
目镜和物镜。
二.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1.要求学生对照图1.1-10,按照课本
14-15页的步骤来认识和操作实验台
上的显微镜。
2.多媒体展示显微镜的图片,请学生
填出图片中各部分名称,并尝试说出
各自的作用。
3.根据自学结果完成下面的连线:
目镜、物镜连接
反光镜放大物像
转换器固定玻片
压片夹反射光线
粗细准焦螺旋安装物镜
载物台升降镜筒
镜座支持、稳定
镜柱镜臂、镜筒放置玻片
4.仔细观察目镜与物镜的特点。
10X 12.5X 4X 16X 40X 5X
学生看书对照实物观察,
来认识显微镜。
生自学课本后填图。
1. 目镜:放大物像
2. 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
3. 转换器:调换物镜
4. 物镜:放大物像
5. 载物台:放置玻片
6. 反光镜:反射光线
7. 镜座:支持、稳定作用
8.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9.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10. 镜臂:连接作用
11. 压片夹:固定玻片通
光孔:光线通过
12. 镜柱:支持作用
13.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
弱
学生思考、讨论,完成连
线。
生认真观察并思考老师的
问题。
能力。
通过判断规
范操作。
通过学生看
书、结合教师
讲解、演示,
对显微镜有
了初步的认
识,通过连线
巩固基础知
识。
通过仔细观
察、交流,获
得知识,感悟
科学探究的
方法,尝到探
究性学习的
1
2
3
4
6
7
8
9
12
11
6
10
5
13
①使用显微镜观察时,镜筒先如何变化,眼睛要注视哪里?为什么?
②镜筒之后如何变化,眼睛注视哪里?
③当发现物像时,转动什么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之后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写有“e”字的玻片。
(3)教师检查学生的观察结果,向学生提出问题:玻片上的“e”在视野中是什么?
(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及时规范学生的操作)
师展示图片:
尝试探究:
(1)将玻片向左、向下移动,探究物像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有什么关系?(2)在显微镜内观察到的物像与装片上的实物相比,在大小、形状等方面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练习使
用显微镜。
生1:镜筒先下降,眼要
注视物镜下降,以免压碎
玻片。
生2:镜筒上升,眼睛注
视目镜。
生3:转动细准焦螺旋可
使物像更清晰。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玻片
上是“e”但在视野中观察
是“”
学生继续练习观察写上字
母或数字的玻片。
生1: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
通过练习观
察、讨论、分
析等学习方
式去发现知
识,让学生更
快更好的抓
住重点,逐渐
培养自主学
习的习惯和
能力,提高学
习效率。
学生通过尝
试探究得到
答案,培养自
主学习能力,
体验实验探
究的乐趣。
e e试一试:上下左右移动玻片标本
有什么不同?
师生共同总结:
1.观察的步骤是:
放—压—降—看—升—调
2.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标本移动和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探究: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亮度如何变化?观察到的细胞体积如何变化?细胞数目如何变化?
4.整理和存放
学生阅读课本,并按要求操作。
知识点二:其他常用研究工具
过渡:除了显微镜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工具在探究中同样具有一定作用呢?
教师展示其它使用工具,要求学生将自己认识的指出,并上台给大家介绍。
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1.滴管要竖直,不要接触试管壁。
2.不要用手接触加热器具,酒精灯用完要及时盖上灯帽将火熄灭,并再次拿起进行检查。
移动方向相反。
生2:放大的、倒立的、
方向相反。
生认真总结并记录。
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低倍
镜下视野亮,观察的细胞
数量多但小;高倍镜下视
野暗,观察的细胞数量少
但大。
学生按要求整理显微镜,
并将其放入箱中。
学生代表介绍,其他同学
补充。
学生认真听讲,及时记录。
通过进一步
探究让学生
体验到显微
镜的倍数不
同,视野亮度
不同,观察到
的物像数目、
大小均不相
同。
上台介绍可
锻炼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
力。
强调注意事
项,为以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