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与解读(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与解读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与解读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建生物知识体系。
本文以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课为例,进行教学案例分析与解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能正确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究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增强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2.教学难点:植物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能找出这张图中的植物细胞吗?它们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结合课本内容,自主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3.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植物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的作用。
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提高实践能力。
4.课堂展示各小组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总结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5.实践操作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植物细胞模型制作,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6.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五、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教学案例1. 教学背景在21世纪这个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生物学作为一门探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2. 教学目标《初中生物》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核心,要求学生在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观察、思考、探究和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生命观。
3. 教学内容本文选取了教材中的“细胞”一章作为教学案例,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旨在让学生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4. 教学策略(1)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细胞模型和实际生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细胞在生物体中的存在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提出问题“细胞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细胞模型制作比赛,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绘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思维能力。
(5)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6)课后实践: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体,记录细胞的存在和作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节课结束后,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4)课后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和对生物学意义的理解。
6.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学生在掌握细胞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了观察、思考、探究和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解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解析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教学案例解析1. 引言在教育领域中,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以初中生物教学案例为背景,通过分析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探讨适应学生需求的创新教学策略和方法,旨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2. 教学背景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生物学》为例,本文选取了其中关于“细胞”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分析。
该章节主要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对于学生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让学生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2.让学生掌握细胞的主要功能,如新陈代谢、遗传信息传递等;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科学素养;4.增强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细胞有哪些结构和功能吗?”让学生思考并导入新课。
4.2 探究细胞结构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细胞模型、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切片等方式,自主探究细胞的基本结构。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的特征和功能。
4.3 分析细胞功能教师通过展示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的动画,引导学生分析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如细胞膜的保护和物质交换功能、线粒体的能量转换功能、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功能等。
4.4 案例分析教师提出案例:“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一个异常现象:植物细胞在低浓度蔗糖溶液中会吸水膨胀,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会失水收缩。
请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知识进行分析。
4.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强调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一、引言初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旨在通过系统的生物知识传授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以一节初中生物课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案例分析1.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帮助学生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理解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随后,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新课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过程,并通过实验数据,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和意义。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实验操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包括植物叶片的采集、实验步骤的执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4)课堂互动: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自信心。
(5)总结与作业: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演示实验、小组讨论、互动式教学等。
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生动地展示了植物生长的过程和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教学评价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等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评价。
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实验操作技能也有所提高。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表现不够积极,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讲解(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讲解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案例分析讲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的生物案例,对初中生物案例分析的技巧进行讲解。
案例介绍案例:小明家的菜园子里种了很多蔬菜,其中有番茄、黄瓜和豆角。
最近,小明发现菜园子里的蔬菜都长势良好,但是豆角却出现了黄化的现象,小明很困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豆角的黄化。
案例分析1. 观察现象首先,我们需要观察豆角黄化的现象,了解其特征。
黄化是指植物的叶片或茎变黄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植物缺乏某种养分或受到某种病害导致的。
2. 分析可能的原因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可能导致豆角黄化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缺乏养分:植物需要多种养分才能正常生长,如果缺乏某种养分,就会导致植物生长异常。
•病害:植物可能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如病毒、细菌、真菌等,这些病害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环境因素:植物的生长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湿度等,如果环境不适宜,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3.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导致豆角黄化的原因,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来进行验证。
例如,我们可以对豆角进行施肥实验,观察施肥后豆角的生长情况;我们还可以对豆角进行病害防治实验,观察防治后豆角的生长情况。
4.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导致豆角黄化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例如,如果实验结果显示缺乏养分是导致豆角黄化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通过施肥来补充豆角所需的养分;如果实验结果显示病害是导致豆角黄化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通过喷洒农药来防治病害。
案例分析的技巧在分析生物案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现象:要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了解其特征,以便确定可能的原因。
2.分析可能的原因:要结合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分析可能导致植物生长异常的原因,并设计实验来验证。
3.设计实验:实验设计要科学合理,能够有效地验证可能的原因。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方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方法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生物教学已成为初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然而,如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通过分析初中生物教学案例,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为生物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二、教学案例分析方法1.教学目标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进行“细胞结构”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使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2.学生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需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教师应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和特长,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以“植物生长”为例,教师在教学前可以了解学生对植物生长的认识,以及他们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哪些方面感兴趣,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3.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
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梳理知识点,形成清晰的教学线索。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如在教授“遗传与变异”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入基因编辑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使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动态。
4.教学方法分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特点等因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实验、讨论等。
以“生态系统”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让学生亲身参与生态调查,从而提高他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5.教学评价分析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教学主题:人体的组织与器官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组织构造和器官功能。
2.能够描述人体的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人体组织和器官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人体的组织构造。
2.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1.理解人体的组织构造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1.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体残片的图片或模型,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激发他们对人体组织与器官的探究欲望。
Step 2:知识讲授(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幻灯片和示范模型,向学生介绍人体的组织构造和器官功能。
重点讲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Step 3:示范实验(30分钟)教师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与人体组织和器官相关的现象并进行记录。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植物的组织和器官,比较它们与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人体结构的理解。
Step 4: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体的器官组织是如此多样而且复杂?”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Step 5:知识应用(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与人体组织和器官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分析为什么一些人体器官在老龄化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Step 6:总结与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你对人体的组织与器官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你觉得人体的组织与器官有哪些重要的作用?”案例分析案例一:小明每天晚上都失眠,导致他白天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
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小明的问题可能是由于哪个器官发生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剖析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剖析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知识。
教学内容:细胞结构与功能教学重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学难点:细胞的功能及其关系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解细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以及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呈现(15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模型的展示,具体展示细胞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细胞的形态特征。
3.探究(20分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观察细胞的切片,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细节结构,并且和上一步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
然后,组织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推测细胞的功能。
4.讲解(25分钟)根据学生的观察和对比,讲解细胞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并与生物体的功能进行关联,引导学生理解细胞的重要性。
5.练习(15分钟)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巩固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6.总结(1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然后展示给全班,让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案例:探究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点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点,使学生了解不同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2.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物展示一块花瓣和一片叶子,并引导学生观察提问:这两种细胞有什么不同?(2)呈现:通过图片和文字说明,具体介绍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让学生了解细胞壁、叶绿体、中心体等结构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的存在情况。
(3)探究:带领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给予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切片的显微观察任务,让学生亲自观察细胞结构的差异。
(4)讲解:根据学生们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并讲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同时,进行知识扩展,让学生了解其他不同类型的细胞。
(5)练习:设计几道选择题和填空题,供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6)总结: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并举手陈述,老师进行点评。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方法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作为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更是需要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本文将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分析教学案例的方法。
1. 教学目标的确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例如,在学习“细胞”这一章节时,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使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2.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教参以及网络资源等多方面进行整合,形成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
例如,在讲解“植物的生长”这一部分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
3. 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例如,在讲解“生态系统”这一章节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共同完成对生态系统的学习。
4. 教学评价的实施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在“细胞”这一章节的教学结束后,可以设计一份综合性的测试题,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检验。
5. 教学反思的开展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在每次课后,教师可以认真备课,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总之,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方法涉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评价的实施和教学反思的开展等多个方面。
教师只有全面把握这些方法,才能更好地开展生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与解读(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与解读第一篇范文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生物学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生物学不仅为学生提供科学知识,还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奥秘,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本文将通过分析初中生物教学的案例,解读其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期为生物学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案例一:探究植物的生长在讲解植物的生长这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实验。
实验中,学生需要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读:这个案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自主地获得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案例二:关爱生态环境在讲解生态环境这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户外考察。
学生需要观察和记录周边环境的生态状况,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解读:这个案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教育理念。
教师通过组织户外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案例三:人体生理机制在讲解人体生理机制这一课时,教师通过动画、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运作原理。
解读:这个案例体现了“直观教学”的教育理念。
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图像和动态的演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案例四:合作探究在讲解食物链这一课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探究,共同完成一幅食物链的图谱。
解读:这个案例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
教师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探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剖析与解读(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剖析与解读第一篇范文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生命规律以及生命活动本质的科学,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初中生物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生命科学的基本观念,理解生物与环境、遗传与变异、细胞与组织等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通过剖析和解读一系列初中生物教学案例,以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一:探究植物的生长在教学“植物的生长”这一部分内容时,一位教师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首先,她引导学生复习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然后让学生观察几种不同的植物种子,并对比它们的外部和内部结构。
接下来,学生在实验室里种植了这些植物,并进行了定期的观察和记录。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剖析与解读:本案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知识复习: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这有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直观教学: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和内部结构,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3.实践操作:实验室种植和定期观察,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讨论交流: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有助于学生培养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加深他们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案例二:人体的呼吸作用在讲解“人体的呼吸作用”这一部分内容时,一位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首先,她通过动画形式展示了呼吸作用的过程,让学生对这一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然后,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最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呼吸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剖析与解读:本案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形式展示呼吸作用的过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剖析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剖析第一篇: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剖析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主讲教师赵心红(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中高)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所以,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和“怎么学”;最后还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取得成功的教学。
生物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对于不同的章节进行的教学设计也应该是各具特色的。
今天我们的讲座仅就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设计案例和老师们做一个交流。
一、基于概念图教学策略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生物学知识看起来庞杂繁多,但其内部都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每堂课上所学的知识或许是零散的、片面的,但放在一章、一个单元甚至一整本教材中的时候,它就是这个大的知识网络中的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了,这些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课前备课过程中,就要认真的研读教材,找到所教知识的内在联系,要理清要求学生掌握的新知识在知识结构中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以概念图的形式加以呈现,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什么是概念图呢?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一幅概念图一般由“节点”、“链接”和“有关文字标注”组成,每个节点表示一个概念,一般同一层级的概念用同种的符号(图形)标识。
中学生物学教学案例与评析
中学生物学教学案例与评析生物学是中学自然科学中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生活习惯、环境保护等内容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教学生物学,通常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
以下将以一个中学生物学教学案例为例,来探讨如何评析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案。
教学案例:主题:人体免疫系统目标:学生能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组成及其相关概念。
课程安排:1. 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20分钟):张老师用简便易懂的语言详细解释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作用、防御机制及疾病预防等相关知识。
3. 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人体免疫系统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及如何加强自身的免疫能力。
4. 组织答辩(15分钟):各组派出代表进行答辩。
5. 总结(5分钟):张老师简单总结全课内容,强调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和保护自身健康的方法。
评析:该教案设计合理,教学重点突出,注重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及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明确。
该教案以“人体免疫系统”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及其作用,并培养学生的交流与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多样。
课堂引入采用多媒体展示,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关注并激发兴趣;知识讲解模式简单易懂,有助于学生理解;小组讨论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组织答辩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口头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实际。
课程内容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人体免疫系统的了解及其必要性。
总之,该教学案例可圈可点,教学方法和设计思路都值得借鉴。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课堂时间和资料准备等各种因素灵活调整,并适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案例分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案例分析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对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案例分析进行详细探讨。
一、案例分析的定义和作用1.1 定义案例分析是一种基于实际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
它通过提供具体的、真实的生物现象或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从而达到学习生物知识的目的。
1.2 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分析通常涉及到实际的生物现象或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案例分析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案例分析可以将抽象的生物知识与实际的生物现象或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
二、案例分析的教学设计在进行案例分析的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案例的选择案例的选择是案例分析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生物现象或问题作为案例,以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
2.2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进行案例分析的前提。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2.3 教学过程(1)介绍案例:教师向学生介绍案例的背景、情境和相关生物知识。
(2)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3)解决方案的提出和验证: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地观察、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验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4)总结和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三、案例分析的教学实践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案例分析的教学实践。
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引言: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本节主要介绍教学目标的设定,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遗传”这一概念,掌握遗传的基本原理和遗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本节主要介绍教学内容的设计,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生物学知识概述:通过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2.遗传的基本原理:讲解基因和染色体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
3.遗传现象的观察: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的遗传现象,如血型遗传和眼色遗传等,让学生了解遗传现象的多样性。
4.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引导学生设计和进行一些简单的遗传实验,如果蝇实验和豌豆杂交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5.探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保护:引导学生参加一些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生物资源保护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本节主要介绍教学方法的选择,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1.讲授法:通过讲授生物学知识,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讨论生物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实验法: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4.观察法:通过观察一些生物现象,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四、教学案例的分析本节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具体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案例: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操作1.案例描述:学生们通过参与一次果蝇实验,了解果蝇的遗传规律,并掌握果蝇杂交的基本方法。
2.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果蝇遗传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一、教材分析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上一章重点介绍了有关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本章顺理成章的介绍能量是如何输入细胞以及细胞是怎样利用这些能量的。
知识点承上启下,符合认知规律。
本章第1节主要涵盖3个知识点,分别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酶的三个特性。
本节课的教学将围绕前两个知识点展开,设计为1课时,同时也遵照了教材本身的安排。
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是理解水平的具体内容标准。
教材安排学生做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关于酶的化学本质,教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自行归纳、总结、完善并能阐明和解释酶的定义。
在教材分析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主要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1.教材本身呈现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如何合理删减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强调并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2.同学们在初三化学课上对无机催化剂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本课能否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举一反三,理解催化剂共性?3.高中新课程标准比较初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设计上,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一课程理念怎样在本课中体现和养成?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消化酶,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基本掌握了一般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跨学科而言,学生在初三化学课上比较成熟和完整的认识了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学生通过初中新课改的训练,已经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学习态度、研究精神以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相关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正确使用相关实验器具,分析相关讨论问题,从而知道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2.学生通过阅读并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归纳、总结、完善并理解酶的定义,体会并养成科学探究在艰难中以及争论中不断继承、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3.学生通过联系初三化学课知识,从现实生活中举例子等方法,了解活化能的概念,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其他无机催化剂的共同特征和作用,掌握跨学科、跨领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技能。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学生物学教学是为学生提供有关于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一种教育。
近年来,中学生物学教学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由于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复杂性和涉及的广泛性,教师们经常无法正确地安排教学活动,因此有必要进行案例研究,以分析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便有效地实施中学生物学教学。
一、关于中学生物学教学的设计案例1. 活动式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是一种重视实践性、充分让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际的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体验、思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基本知识。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化”的概念,可以通过举办一场“进化游戏”来实施这一理念,具体方式是:首先,老师将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要根据“进化”的原理设计一个有意义的游戏;然后,由小组成员自行制作游戏材料;最后,小组之间进行对抗比赛,实现通过竞争来观察“进化”现象。
2. 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重视参与性的教学方式,它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遗传”的概念,可以采用“看图填表”的方式来引导课堂讨论:首先,老师准备一副有关遗传的图片;然后,老师引导小组成员根据图片中的内容来填写表格;最后,由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以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遗传的原理。
3. 电子课件式教学法电子课件式教学法是一种重视形式性的教学方式,它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遗传”的原理,可以将遗传相关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首先,老师准备一些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文章、视频等;然后,老师布置任务给小组成员,要求他们利用所准备的多媒体课件来表达遗传相关内容;最后,老师评估小组成员所表达出来的遗传内容是否准确。
初中生物教学方案案例分析与解析
初中生物教学方案案例分析与解析教学方案案例一: 植物生长的条件及过程【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1. 理解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2. 掌握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其各阶段;3. 培养对植物生长的兴趣与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植物生长所需条件包括光能、水分、温度和适当的土壤;2. 植物的生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物茎叶生长和开花结果;3. 通过课堂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自观察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植物生长的条件和过程,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猜想。
3. 实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植物生长实验,让他们亲自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
4. 总结: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总结植物生长的条件和过程,并与班级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察结果。
5. 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适应环境的机制。
6. 综合应用: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综合应用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 实验记录评价:根据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的质量,评价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
2. 课堂参与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评价他们对植物生长的理解程度。
3. 综合应用评价:根据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案案例二: 动物进化的证据及原因】【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1. 理解动物进化的概念及其意义;2. 掌握动物进化的主要证据;3. 了解动物进化的原因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动物进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动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包括化石、生物地理分布、拓扑学等;3. 动物进化的原因及其作用,包括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等。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实施及案例分析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实施及案例分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3.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5.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命周期;3.生物多样性、进化和环境保护;4.人类生命的起源和遗传;5.生物的能、物质和信息传递。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生物的奇妙之处;2.实验教学法:通过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进行实验和做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4.课堂讨论法: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5.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一: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解释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的健康的意义。
3.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生物群体,了解该生物群体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和价值,并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给全班。
4.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不同生物群体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并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5.展示与评价:让学生设计展板、海报、宣传册等形式,展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并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
案例二: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和遗传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的进化和基因遗传的基本原理,理解基因对人类特征和疾病的影响。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人类进化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初中生物教学方案案例分析与教学解析实例
初中生物教学方案案例分析与教学解析实例一、引言生物教学是中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内容涵盖了生物的基本知识、科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初中生物教学方案案例,探讨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生物教学方案以及如何解析教学过程,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学方案设计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教学方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确定教学目标。
1. 确定教学目标例:通过学习“人体生长与发育”这一单元,使学生了解人体的生长规律,掌握人体器官的发育过程。
2. 教学内容选择例:选择适合年龄的教材,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和实验,增加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
3. 教学方法与手段例:通过“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案例分析下面将分析一个实际的生物教学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案例描述:学生姓名:小明所在班级:初二(2)班教学内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教学目标: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巧。
1. 案例分析针对学生小明的情况,教师应根据教学方案设计相关的教学任务和评价要求。
教学任务:(1)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2)进行实验探究,使用酵母进行呼吸作用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3)设计小组合作活动,通过讨论与合作完善实验方案,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巧。
(4)用所学知识解释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进行小组展示。
评价要求:(1)能够准确阐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2)能够独立完成呼吸作用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3)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有效地进行合作与讨论。
(4)在小组展示中清晰地描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2. 教学解析在实施教学方案时,教师应注重以下教学解析,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师解析:(1)在阐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时,要注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知识的联系,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教材分析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上一章重点介绍了有关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本章顺理成章的介绍能量是如何输入细胞以及细胞是怎样利用这些能量的。
知识点承上启下,符合认知规律。
本章第1节主要涵盖3个知识点,分别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酶的三个特性。
本节课的教学将围绕前两个知识点展开,设计为1课时,同时也遵照了教材本身的安排。
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是理解水平的具体内容标准。
教材安排学生做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关于酶的化学本质,教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自行归纳、总结、完善并能阐明和解释酶的定义。
在教材分析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主要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教材本身呈现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如何合理删减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强调并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2.同学们在初三化学课上对无机催化剂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本课能否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举一反三,理解催化剂共性?
3.高中新课程标准比较初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设计上,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一课程理念怎样在本课中体现和养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消化酶,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基本掌握了一般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跨学科而言,学生在初三化学课上比较成熟和完整的认识了无机催化剂的作用;
学生通过初中新课改的训练,已经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学习态度、研究精神以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相关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正确使用相关实验器具,分析相关讨论问题,从而知道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2.学生通过阅读并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归纳、总结、完善并理解酶的定义,体会并养成科学探究在艰难中以及争论中不断继承、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3.学生通过联系初三化学课知识,从现实生活中举例子等方法,了解活化能的概念,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其他无机催化剂的共同特征和作用,掌握跨学科、跨领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技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本质;
(2)酶的高效性。
教学难点:
(1)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学生小组实验的教学指导,保证课堂的有序和效率。
五、思想策略
在综合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我提出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
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问题”甚至“在问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导学”模式为主要策略,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充分运用并积极挖掘多元的教学资源,深入联系生活实际,在实验中理解,在分析中感悟,在讨论中完善,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教学流程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设计思路:
本节是初中生物第一课,教师应通过这节课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热情,宜采用比较轻松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
另外,本节的重点知识就是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方法,而区分的过程则需要通过对比待分析事物与生物的一般特征是否吻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能力目标:
提高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
2.动物标本1-2件;
3.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设计:
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
盆栽植物是生物。
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
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
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下面是讨论的大致内容: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
(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
(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如猫抓鼠吃;青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草等;
(4)细菌、真菌等分解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
2.生物需要呼吸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2)人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能停止的是呼吸。
成人呼吸频率16-18/每分钟。
(3)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大量滤水从水中摄取氧气。
(4)鲸每15-20分钟就要从水中冒出呼吸一次。
(5)水生的爬行动物有专门适应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如海龟它的肺能贮藏空气,它的泄殖腔内有肛门囊,囊壁富有血管,可在水中呼吸。
鳖喉部有粘膜形成绒毛突起,其上毛细血管丰富,水中气体可由此进入,可以10小时在水中不出来。
(6)水生植物有气道如藕的茎中有气道;水稻的茎杆是中空的可通气。
3.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
(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
用种子繁殖后代。
(2)有些植物能产生秧子如白薯、草莓;小麦、水稻能分蘖;
(3)白薯、土豆能出芽。
(4)藻类、苔藓、蕨类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5)细菌、草履虫等生物通过分裂生殖,产生新个体。
(6)许多动物通过产崽繁殖后代。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1)植物缺水会发蔫;水多了会涝。
(2)施肥少了长不好;施肥多了会烧苗。
(3)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4)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等。
(5)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
5.生物能将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
(1)植物能够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2)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将废物排出体外。
6.生物能生长
(1)植物能由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2)小鸟由卵孵出长成大鸟。
小孩能够长成一个大人。
等
7.生物还会生病、衰老、死亡
(1)植物有生有死,植物会生病。
(2)动物有生有死,动物也会生病。
8.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等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生物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