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业突破新引擎——中国物联网产业路线图10年3阶段5万亿——访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
2010年物联网发展大事记
2010年物联网发展大事记作者:来源:《物联网技术》2011年第01期2009年物联网大事记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就“传感网”的谈话,掀起了传感网的巨大浪潮。
8月24日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表示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并且在上海移动已有了多种应用。
9月11日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组建了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业组。
9月21日工信部在贯彻落实十七届心中全会精神的会议中明确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设物联网、传感网,加快传感中心建设”。
10月8日无锡向国务院申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10月23日江苏昆山周庄要全力打造物联网配套传感器产业基地,3~5年内实现产值300亿元。
11月1日为了抢占物联网产业制高点,打造中国物联网产业中心,北京市经信委和中关村管委会成立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
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11月12日江苏省政府、中科院与无锡市政府共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在无锡新区举行签字仪式。
江苏省省长罗志军、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出席,江苏要求举全省之力推进无锡“感知中国”中心建设。
12月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无锡市人民政府三家联手,在无锡滨湖区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书。
12月19日国内首届“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12月21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明年信息产业确定三大发展目标,其中之一是规划引导下一代网络发展,加快培养物联网产业。
2010年物联网大事记1月2日上海市商务委连发两项通知,表示将从2010年起实施物联网建设体系,政府出资带动,提升上海现代物流业的服务升级。
1月4日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刘海涛任首任院长。
1月7日广东省常务副省长黄龙云表示,建立传感网打造“智慧广东”。
《智慧城市概论》随笔
《智慧城市概论》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智慧城市的概念与背景 (3)1.2 智慧城市的发展意义 (4)二、智慧城市的技术架构 (5)2.1 物联网技术 (6)2.2 云计算与大数据 (7)2.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9)2.4 5G通信技术 (10)三、智慧城市的应用领域 (11)3.1 城市规划与建设 (13)3.2 交通管理与出行 (14)3.3 能源管理与节约 (16)3.4 公共安全与应急响应 (17)3.5 医疗健康与社会保障 (19)四、智慧城市的挑战与对策 (20)4.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21)4.2 技术标准与互操作性 (22)4.3 人才队伍培养与引进 (24)4.4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25)五、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26)5.1 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26)5.2 智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融合发展 (27)5.3 智慧城市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技术 (29)六、结语 (30)6.1 智慧城市建设的反思与总结 (31)6.2 对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期待与展望 (32)一、内容描述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智慧城市的背景,阐述了在当前信息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智慧城市的起源与发展章节,探讨了智慧城市的诞生背景,回顾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以及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部分,详细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数据驱动等,并探讨了这些理念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技术章节介绍了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并分析了这些技术在智慧城市各个领域的应用场景。
实施路径部分,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包括顶层设计、项目规划、资源整合、政策支持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详细解析。
成功案例章节,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智慧城市成功案例,分析了其成功的原因、实施过程、效果评估,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智能物流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综上所述,本项期目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创新、环保节能方面等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2.
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实现社会经济联系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再生产运动中的实物流通渠道和桥梁,是进行生产和建设的物质前提,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保障,是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客观基础,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7
项目由某某智能物流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人民币10亿元,项目计划用地400亩,五年内建成。。物流产业园将容纳经营户1000余家,每年物流产业园营业收达100个亿,纳税额突破4.5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10000个以上。某某智能物流产业园按照现代物流产业园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将虚拟物流信息港、物流港和商务港三大功能集成建设,通过开发建设一个虚拟大物流基础平台(主要实现数据的交换、集成、协同等),商贸交易服务(主要实现物流资讯整合、政府监管、电子交易、园区展示与推广等)、综合运营管理(主要实现智能配货、智能定位及可追溯追踪、智能调度、可视化智能仓库、智能停车场、在线智能一站式代理、呼叫中心、智能可视化安防、智能广播等)、供应链管理(主要通过快速智能的生成生产库存、渠道库存及销售金额、数量等分析结果,实现物流产业链上中下游及时、便捷、有效的双向沟通)和商业智能决策(主要实现数据的智能统计、智能分析及智能化辅助决策等)四个应用平台,从运输、仓储、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物流服务节点实现信息化、集成化、协同化、标准化,为区域内物流园区、物流企业、生产企业、贸易企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等提供一个集成化、协同化、智能化的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有效实现物流产业链间的多业联动,有效形成物流供应链服务,有效解决生产企业、商贸企业同物流业之间的供需矛盾,有效达到从物流成本、物流质量及物流时间”三位一体”的管理、控制、优化,从而达到培育专业化和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区域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总成本,推动区域经济的和谐与快速发展。该项目已经列入某某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中。
中国物联网大事记
物联网这一基本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的Sanjey Sarma和Davib Brock教授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应用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电子产品编码),就是为全球每一个物品提供唯一的电子标识符,运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完成数据采集,通过与互联网相连的软件和服务器达成信息共享。自1999年到2003年,Auto-ID中心完成了EPC应用方面三个阶段(货堆、货箱、单个物品)的示范实验,从实验室走向了实际应用。
12月8日,成都举办发展物联网产业专家研讨会。
12月11日,西安市科技局组织30余家企业召开西安市传感网会议。
12月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无锡市人民政府在无锡滨湖区签署了共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感知无锡示范工程”、“中国传感网创新研发中心”、“中国传感网产业园区”的合作协议。
12月19日,国内首届“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厦门举行了“无线城市物联网高峰论坛”。
2月3日,山东省潍坊物联网研究院成立。
2月5日,上海28家单位共同签署《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协议》,预示着上海将在几年内致力打造一条完整、高端的物联网产业链。
同日,北京召开“感知北京”示范工程首批项目发布会,包括十大领域22个项目,重点包括城市管理、城市应急、城市运行等八大领域的物联网项目。
12月23日,无锡物联网产业院院长刘海涛当选2009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
1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再次把物联网提到“占领新型产业的制高点,决定国家未来的高度”。
12月28日,福建省物联网年产值超过20亿。
2010年
1月2日,上海市商务委连发两项通知,将从2010年起实施物联网建设体系,政府出资带动,提升上海现代物流业的服务升级。
新媒体概论笔记 浙江大学
新媒体概论韦路目录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9)1.1 什么是新媒体 (9)1.1.1新媒体的定义 (9)1.1.2 新媒体的特征 (10)1.1.3 新媒体的形式 (10)1.1.4 新媒体的内容 (11)1.2 新媒体的历史 (11)1.2.1前新媒体时代:长 (11)1.2.2计算机时代 (11)1.2.3 Web1.0:人类进入互联网的第一个阶段 (12)1.2.4 Web2.0 (12)1.2.5 Web3.0 (13)第二章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13)2.1技术决定论 (13)2.1.1.媒介偏向论: (13)2.1.2 媒介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14)2.1.3 传播时代论:倾向通过媒介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 (14)2.2 社会决定论 (15)2.2.1 技术决定论的反思 (15)2.2.2 社会决定论的提出 (16)2.2.3 油门-刹车模式 (16)2.3 技术社会互动论 (16)2.3.1诞生期 (17)2.3.2成熟期 (17)第三章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19)3.1 社会学习论 (19)3.1.1 社会学习过程 (19)3.1.2 社会榜样概念 (19)3.1.3 自我效能理论 (19)3.2 创新扩散论 (20)3.2.1 技术创新的特性 (20)3.2.2 创新采纳的过程 (20)3.2.3 创新采纳的受众 (20)3.3 技术接受论 (21)3.3.1 理性行为理论 (21)3.3.2 技术接受模型 (21)3.3.3 权衡需求理论 (22)第四章新媒体的伦理与法制 (22)4.1 新媒体伦理 (22)4.1.1 网民伦理 (22)4.1.2 行业伦理 (24)4.2 新媒体法制 (26)4.2.1 知识产权 (26)4.2.2 网络色情 (26)4.2.3 个人隐私 (27)4.3 其他控制手段 (28)4.3.1 市场控制 (28)4.3.2 技术控制 (28)第五章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29)5.1 网络社会 (29)5.1.1 网络历史 (29)5.1.2 网络类型 (31)5.1.3 社会特征(大众社会 VS 网络社会) (32)5.1.4.1 社会关系:开放性 (32)5.1.4.2 社会关系:复杂性 (32)5.1.4.3 社会关系:无标度(Scale-free) (33)5.1.4.4 社会关系:弱关系(Weak Ties) (33)5.2 阶层结构 (34)5.2.1.1 阶层理论—马克思 (34)5.2.1.2 阶层理论—马克思.韦伯 (35)5.2.1.3 阶级理论(革新发展)—布尔迪厄(Bourdieu) (36)5.2.2 阶层变迁 (38)5.2.3 阶层目标 (39)5.2.4 阶层认同 (39)5.2.5 新媒体与阶层认同 (39)5.3数字鸿沟 (40)5.3.1.1接入沟——概念层次 (40)5.3.1.2 接入沟(国家层面) (41)5.3.1.3 接入沟(个体层面) (41)5.3.2.1 使用沟(信息娱乐) (41)5.3.2.2 使用沟:多模态网络使用 (42)5.3.3.1 知识沟:经典假设(Knowlege Gap) (43)5.3.3.2 知识沟:新媒体与知识沟 (44)第六章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45)6.1 网络参与 (46)6.1.1 网络赋权 (46)6.1.2 社会运动 (47)6.1.3社会运动的情感动因 (48)6.1.4.1 动员机制-悲情 (48)6.1.4.2 动员机制-戏谑 (48)6.1.4.3 动员机制-道德震撼 (49)6.1.5.1 微博参与-校车事件 (49)6.1.5.2 微博参与-公共知识 (49)6.1.5.3 微博参与-行为模式 (50)6.1.5.4 微博参与-研究结论 (51)6.2 网络治理 (51)6.2.1 网络治理 (51)6.2.2 信任机制 (52)6.2.3 协调机制 (53)6.2.4英美实践-信息发布 (53)6.3 电子政务 (54)6.3.1 电子政务 (54)6.3.2 发展阶段 (55)6.3.3 绩效评估 (55)6.3.4.1 政务微博发展 (56)6.3.4.2 政务微博误区 (56)6.3.5.1 政务微信发展 (57)6.3.5.2 政务微信优势-信息发布 (57)6.3.5.3 政务微信优势-公共服务 (57)6.3.5.4 政务微信优势-危机管理、监督政府 (57)第七章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58)7.1 信息经济 (58)7.1.1 信息经济的概念 (58)7.1.2 信息经济的指标 (59)7.1.3 信息经济的特征 (59)7.1.4.1 信息经济的层次-知识阶层 (60)7.1.4.2 信息经济的层次-知识经济 (61)7.1.4.3 信息经济的层次-智能经济 (62)7.2 创意产业 (62)7.2.1 创意产业的概念 (63)7.2.2 创意产业的特征 (64)7.2.3.1 全球创意产业发展-全球创意指数 (65)7.2.3.2 全球创意产业发展-英国 (65)7.2.3.3 全球创意产业发展-美国 (66)7.2.4.1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发展水平 (66)7.2.4.2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城市 (66)7.2.4.3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园区 (67)7.2.4.4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品牌 (67)7.2.4.5 中国创意产业面临的问题 (67)7.3 电子商务产业 (67)7.3.1 电子商务 (67)7.3.2.1 网络营销的概念特征 (69)7.3.2.2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 (69)7.3.2.3搜索引擎营销 (69)7.3.2.4网络营销-电子邮件营销 (70)7.3.2.5网络营销-微博营销 (70)7.3.2.6网络营销-微信营销 (70)第八章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71)8.1 网络文化概念 (71)8.1.1 网络文化界定 (71)8.1.2 网络文化特征-技术层面 (72)8.1.3 网络文化层面 (72)8.2 网络文化建构 (73)8.2.1.1 网络语言 (73)8.2.2.1 网络作品-恶搞缘起 (74)8.2.2.2 网络作品-文字恶搞 (74)8.2.2.3 网络作品-视听恶搞 (75)8.2.2.4 网络作品-抵抗颠覆 (75)8.2.2.5 网络作品-政经制约 (76)8.3 网络文化影响 (76)8.3.1.1 个体涵化-涵化概念 (76)8.3.1.2 个体涵化-主流共鸣 (77)8.3.1.3 个体涵化-新媒体涵化效益 (77)8.3.2.1 群体分化-亚文化概念 (78)8.3.2.2 群体分化-芝加哥和伯明翰学派 (78)8.3.2.3 群体分化-亚文化转向 (79)第一章新媒体导论媒介技术:区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鲜明标志之一以电脑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
物联网发展趋势
物联网发展趋势一、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构成部分。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与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与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与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的一种网络。
二、物联网的应用前景“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
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与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
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含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物联网能够提高经济,大大降低成本,物联网将广泛用于智能交通、地防入侵、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
估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进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北京着手规划物联网用于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
政府将围绕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对物、事、资源、人等对象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可控运行管理。
同时,还会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水电气热等公共服务领域与社区农村基层服务领域,开展智能医疗、电子交费、智能校园、智能社区、智能家居等建设,实行个性化服务。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多次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进展重点。
工业互联网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报告说明“十四五”期间,强化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需要持续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将新一代信息网络打造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发展的动力源,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现代产业经济体系构建的支撑与引导作用,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新形势下,工业、能源、消费、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用户消费习惯由线下向线上方式过渡,信息通信业由流量消费向应用服务转型,行业发展的体系架构、应用模式和增长动能发生转变。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7897.6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8945.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38%;建设期利息642.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9%;流动资金8309.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93%。
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77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65666.20万元,净利润8616.2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4.11%,财务净现值1540.5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89年。
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
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
关键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持续增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核心技术设备自主创新能力取得突破。
全省数据安全体系架构逐步完善,数据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
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能力有效提升,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有效实施。
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西部第一。
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 .......................................................10一、 基本原则 ................................................................12二、 安全应急能力不断加强,安全防线更加坚实 ................................三、 强化就业优先和社会保障 ................................................1414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第二章 行业、市场分析 .....................................................16一、 行业提质增效全面推进,普惠民生服务持续增强 ............................18二、 通信基础设施加速升级,供给服务能力西部第一 ............................第三章 项目总论 ............................................................20一、 项目概述 ................................................................22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 .........................................................23三、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25四、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26五、 资金筹措方案 ...........................................................26六、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27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 .........................................................27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27九、 环境影响 ................................................................27十、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十一、 研究范围.............................................................2829十二、 研究结论 .............................................................29十三、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2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四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案 ....................................................32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32二、 建设方案 ................................................................33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3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第五章 项目选址 ............................................................35一、 项目选址原则 ...........................................................35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 .........................................................40三、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45四、 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48五、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六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5151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52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第七章 法人治理 ............................................................54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61二、 董事 ..................................................................66三、 高级管理人员 ...........................................................68四、 监事 ..................................................................第八章 发展规划 ............................................................70一、 公司发展规划 ...........................................................71二、 思路及措施 .............................................................第九章 运营管理 ............................................................74一、 公司经营宗旨 ...........................................................74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7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78四、 财务会计制度 ...........................................................84五、 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助推全省实现新发展 ..............................86六、 工业互联网发展工程 ....................................................86七、 助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88八、 移动物联网纵深发展工程 ................................................第十章 SWOT分析 ...........................................................90一、 优势分析(S) .........................................................91二、 劣势分析(W) ........................................................92三、 机会分析(O) .........................................................92四、 威胁分析(T) ..........................................................第十一章 技术方案 .........................................................100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102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103三、 质量管理 ................................................................104四、 设备选型方案 ...........................................................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105第十二章 劳动安全生产分析 ..................................................106一、 编制依据 ................................................................107二、 防范措施 ................................................................113三、 预期效果评价 ...........................................................第十三章 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 ...........................................114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114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第十四章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 ...........................................115一、 人力资源配置 ...........................................................115劳动定员一览表.............................................................115二、 员工技能培训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方案 .....................................................一、 编制依据 ................................................................117117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 ....................................................118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20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121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122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七、 环境管理分析 ...........................................................123125八、 结论及建议 .............................................................第十六章 项目投资计划 .....................................................127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128二、 建设投资估算 ...........................................................130建设投资估算表.............................................................130三、 建设期利息 .............................................................13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31四、 流动资金 ................................................................132流动资金估算表.............................................................133五、 总投资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33134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13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第十七章 经济效益 .........................................................136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 ................................................136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13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3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4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40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4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43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五、 偿债能力分析 ...........................................................14314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六、 经济评价结论 ...........................................................145第十八章 风险评估分析 .....................................................146一、 项目风险分析 ...........................................................二、 项目风险对策 ...........................................................148第十九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 ...............................................151一、 项目招标依据 ...........................................................151二、 项目招标范围 ...........................................................151三、 招标要求 ................................................................153四、 招标组织方式 ...........................................................157五、 招标信息发布 ...........................................................第二十章 项目总结 .........................................................第二十一章 附表 ............................................................160建设投资估算表.............................................................16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6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62流动资金估算表.............................................................16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6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6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6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66167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6716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基本原则创新引领,建用协同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5G网络与应用、物联网等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助力全省经济发展。
【八面来风】_26310
【八面来风】北京邮电大学又一篇《专家建议》被教育部采用并上报党和国家领导人参阅发布7月,由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曾剑秋教授牵头撰写的《三网融合现状、趋势及发展策略》专家建议已被教育部科技委采用(《专家建议》2010年第七期),这是继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战略研究基地主任王亚杰牵头撰写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是支撑引领国家低碳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两篇专家建议被教育部科技委采用之后,又一篇被教育部采用并上报党和国家领导人参阅的《专家建议》。
物联网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专家论证会在北邮召开发布2010年7月13日下午“物联网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专家论证会”在北邮召开。
会议由北京市教委领导张年武同志主持,市经信委张刚处长、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历大讯主任、评审专家组、北京邮电大学杨放春副校长、科技处刘杰处长、工程技术转移中心闫东升副处长、合作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移动及亿阳信通研究院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专家组听取了北邮国家大学科技园负责人红建强关于“物联网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筹备方案的汇报,并针转移中心的定位、运行机制、人员组成等提出了质询,北京邮电大学相关领导一一做了解答。
专家组认真研究了“物联网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筹备方案及其他材料,得出以下结论:(1)“中心”的建立符合国家和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定位,有利于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发展创新型经济,对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2)依托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和合作单位在光通信、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与传感技术等与物联网相关技术领域具备明显科技优势。
(3)“中心”自筹备以来,按照“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和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了转移中心项目建设筹备工作,各项制度基本健全,论证材料充分。
专家组经过评议,一致同意通过“中心”的可行性论证。
特建议上报,待北京市主管机构批准。
数字经济导论_札记
《数字经济导论》读书札记目录一、数字经济概述 (2)1.1 数字经济的定义 (3)1.2 数字经济的历史发展 (4)1.3 数字经济的核心特征 (5)二、数字经济的发展模式 (7)2.1 电子商务 (8)2.2 云计算与大数据 (9)2.3 物联网与智能制造 (11)2.4 其他数字经济模式 (12)三、数字经济的影响 (13)3.1 对传统产业的影响 (14)3.2 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16)3.3 对政府政策的影响 (17)3.4 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 (18)四、数字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21)4.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22)4.2 数字鸿沟与公平竞争 (23)4.3 数字经济的法律法规 (25)4.4 数字经济的未来趋势 (27)五、数字经济案例分析 (28)5.1 亚马逊 (29)5.2 阿里巴巴 (31)六、数字经济的相关课程与研究 (32)6.1 课程设置 (33)6.2 研究热点 (35)6.3 学术前沿 (36)七、结语 (37)7.1 数字经济的重要性 (39)7.2 个人学习体会与展望 (40)一、数字经济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新型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数据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数字经济中,数据不仅是一种生产要素,更是一种新的商品,具有巨大的价值。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经济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增长。
通过电子商务、跨境支付等方式,数字经济为全球贸易提供了便捷的条件,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贸易效率。
数字经济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变革,传统产业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新兴产业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迅速崛起,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数字经济还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丰富了生活体验。
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品(包括传统的物品和虚拟的物品)连接起来并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以下是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2009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了中国物联网产业规划,标志着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正式进入规划阶段。
2010年,中国政府启动了“三网融合”计划,将互联网、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三个网络融合为一个综合性网络,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中国物联网标准化和技术研究工作也逐渐展开。
2012年,中国制定了《国家物联网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国家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2013-2020年)》,并确定将物联网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3年,中国成立了物联网产业联盟,组织各类企事业单位共同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同时,国内企业也开始积极投入物联网领域,推出一系列物联网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
2014年,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物联网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并相继在各地兴建物联网示范城市。
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人民币,并且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市场。
2016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中国物联网发展白皮书》,明确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的不断拓展,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物联网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创新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安全零信任技术发展报告
前言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逐渐深入,在“云大物移智工”等新技术发展支撑下,零信任从原型概念加速演进,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安全架构。
在过去的2019 年,国内零信任从概念走向落地,零信任安全架构以其兼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5G 等新兴应用场景,支持远程办公、多云环境、多分支机构、跨企业协同等复杂网络架构,受到各界青睐,从产品研制、解决方案到应用试点示范,到逐步探索完善适应不同场景的零信任应用实践。
进入2020 年以来,在“新基建”和疫情的双重刺激下,零信任作为一种可支撑未来发展的最佳业务安全防护方式,成为我国网络安全界的焦点。
本报告聚焦零信任发展,从技术、产业、应用和实践四个维度进行剖析:技术部分包含零信任安全架构定义和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产业部分介绍了国内外产业发展、标准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应用部分汇集远程办公、大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和5G 应用等核心应用场景的零信任解决方案建议;实践部分聚焦零信任规划与部署,介绍零信任实施经验。
最后以零信任建议和展望总结全文,希望通过本书帮助更多的人理解和实践零信任,加快推进零信任创新发展,为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一、零信任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 (1)(一)零信任核心原则 (2)(二)零信任安全架构及组件 (4)(三)零信任关键技术 (7)(四)国外产业发展及应用规划 (10)(五)国内零信任概念走向落地 (12)二、零信任应用场景 (14)(一)远程办公 (14)(二)大数据中心 (18)(三)云计算平台 (22)(四)物联网 (26)(五)5G 应用 (30)三、零信任实施建议 (34)(一)使用范围 (34)(二)实施规划 (38)(三)技术实现 (40)四、零信任思考和展望 (46)图1 零信任概念演进历程图 (2)图2 零信任架构总体框架图 (4)图3 基于零信任架构的远程办公安全参考架构 (18)图4 数据中心内部访问流程示意图 (21)图5 数据中心安全接入区案例示意图 (22)图6 基于零信任架构的云计算平台安全参考架构 (26)图7 基于设备指纹的物联边缘网关零信任方案示意图 (30)图8 零信任实施技术路线示意图 (41)表目录表1 零信任解决方案市场供应商分析 (11)表2 5G 架构下的主要对象 (31)表3 5G 架构下的风险来源 (31)表4 5G 架构下的攻击情况 (31)表5 5G 典型攻击行为案例 (32)一、零信任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央地方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国家高层会议密集提及新基建,各省积极推动新基建项目集中开工。
互联网创业大赛策划书
互联网创业大赛策划书篇一:互联网加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参考模版(1)长江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说明,本模板只作为参考)项目名称:团队名称:团队负责人:项目类型:□创意型□实践型目录1 业务描述................................................................................................. . (4)1.1 基本描述................................................................................................. (4)1.2 应用领域................................................................................................. (5)1.3 商业模式................................................................................................. (5)1.4 主要客户................................................................................................. (7)产品/服务................................................................................................. .. (8)2.1 服务平台................................................................................................. (8)2.1.1 概述................................................................................................. (8)2.1.2 结构设计................................................................................................. . (9)2.1.3 基本功能................................................................................................. .. (10)2.1.4 产品优势................................................................................................. .. (12)2.2 关键设备................................................................................................. . (12)2.2.1 汇接网关................................................................................................. .. (12)2.2.2 拨号网关................................................................................................. .. (13)2.2.3 短距离传输模块.............................................................................................152.2.4 通信服务网关.................................................................................................172.2.5 网管系统................................................................................................. .. (17)2.3 应用服务方案................................................................................................. (19)2.3.1 服务专用应用方案 (19)2.3.2 服务共享应用方案 (20)市场营销................................................................................................. .. (21)3.1 行业和市场分析................................................................................................. . (21)3.1.1 全球物联网市场介绍 (21)3.1.2 中国物联网市场.............................................................................................233.1.3 行业应用................................................................................................. .. (25)3.1.3.1 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25)3.1.3.2 物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 (26)3.1.3.3 物联网在服务产业中的应用 (28)3.1.4 容量分析................................................................................................. .. (29)3.2 市场竞争和营销策略.............................................................................................313.2.1 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31)3.2.2 公司核心竞争力.............................................................................................313.2.3 市场竞争比较优势分析 (32)3.3 市场竞争策略................................................................................................. .. (33)3.3.1 市场定位................................................................................................. .. (33)3.3.2 销售策略................................................................................................. .. (33)3.3.3 营销模式................................................................................................. .. (33)风险分析与防范................................................................................................. .. (35)2 23 44.15678 风险分析................................................................................................. ................ 35 4.1.1 技术风险................................................................................................. ........ 35 4.1.2 市场风险................................................................................................. ........ 35 4.1.3 人力资源风险.................................................................................................35 4.1.4 竞争风险................................................................................................. ........ 36 4.2 规避对策................................................................................................. ................ 36 4.2.1 技术风险规避.................................................................................................36 4.2.2 市场风险规避.................................................................................................36 4.2.3 人力资源风险规避 (37)4.2.4 竞争风险规避.................................................................................................37 4.3 其他风险分析................................................................................................. ........ 38 4.3.1 财务风险................................................................................................. ........ 38 4.3.2 知识产权侵犯风险.. (38)管理制度................................................................................................. ................................ 39 5.1 组织架构................................................................................................................. 39 5.2 人员配置................................................................................................. ................ 39 研发与管理团队................................................................................................. .................... 40 资金筹措及财务预测................................................................................................. ............ 40 7.1 资金使用分析................................................................................................. ........ 40 7.1.1 运营费用(第一年). (40)7.1.2 生产流动资金.................................................................................................41 7.2 三年内销售盈利预测.............................................................................................41 成长与发展................................................................................................. . (42)8.1 公司发展规划................................................................................................. .. (42)8.1.1 产品规划................................................................................................. (42)8.1.2 技术方向................................................................................................. .. (43)8.2 公司发展目标................................................................................................. .. (44)8.2.1 公司发展宗旨.................................................................................................448.2.2 公司发展近期目标 (45)8.2.3 公司远期发展目标 (45)31 业务描述1111.1 基本描述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技术、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
智慧城市万物互联感知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万物互联感知平台建设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制目的 (3)1.2 编制依据 (4)1.3 预期效果 (5)二、现状分析 (6)2.1 城市发展现状 (8)2.2 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9)2.3 感知平台建设现状 (10)三、建设目标与任务 (11)3.1 建设目标 (12)3.2 建设任务 (13)四、平台架构设计 (15)4.1 总体架构 (16)4.2 分层架构 (17)4.3 网络架构 (19)五、功能需求与分析 (20)5.1 感知层功能需求 (21)5.2 传输层功能需求 (23)5.3 应用层功能需求 (24)六、技术实现方案 (25)6.1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26)6.2 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 (28)6.3 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 (29)七、安全与隐私保护 (31)7.1 安全防护措施 (32)7.2 数据隐私保护策略 (33)八、实施计划与时间节点 (34)8.1 项目实施步骤 (35)8.2 时间节点安排 (37)九、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7)9.1 投资估算 (38)9.2 资金筹措方案 (39)十、效益评估与回报预测 (40)10.1 效益评估指标 (42)10.2 回报预测 (43)十一、结论与建议 (44)11.1 结论总结 (46)11.2 建议与展望 (47)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万物互联感知平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为建设智慧城市万物互联感知平台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城市各类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实现对城市各个方面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从而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系统分析师考试复习资料
系统分析师考试复习资料南昌大学计算中心武夷河E_Mail:wuyihe5304@说明:本文所有资料均收集于网络,由本人整理而成,在此对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网友们可自由传播此资料,但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1 开发技术:语言与平台 (6)JavaBean 组件模型特点 (6)Enterprise JavaBean (EJB)组件模型特点: (6)JSP 胜过servlet 的关键的优点: (6)J2EE 的重要组成部分: (6)RMI 和RPC 的区别: (7)XML 和HTML 的主要区别: (7)XML 技术和JSP技术集成的方案: (7)XML 与JSP 技术联合的优越性: (7)XML 的特点: (7)SAX (Simple API for XML) 和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 (7)什么DOM? (7)什么SAX? (8)什么类型的SAX 事件被SAX解析器抛出了哪? (9)什么时候使用DOM? (9)什么时候使用SAX? (9)HTML 的缺点: (10)经验结论 (10)用ASP、JSP、PHP 开发的缺陷: (10)XML 的优缺点: (10)XML 主要有三个要素:模式、XSL、XLL。
(10)2 Web Service 相关技术 (10)Web Service (10)创建简单的Web Service 的方法: (11)Web Service 主要目标是跨平台和可互操作性,其特点: (11)Web Service 应该使用的情况: (11)UDDI (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Universal Description,Discovery,andIntegration) (11)SOAP (12)Web Service 技术(SOAP、UDDI、WSDL、EBXML) (12)3 软件工程、软件架构及软件体系结构 (12)3.1 面向对象技术 (12)一组概念 (12)OOA 的主要优点: (12)OOA 过程包括以下主要活动: (12)3.2 UML: (12)UML 包含了3 个方面的内容 (13)UML 提供了3类基本的标准模型建筑块 (13)UML 规定四种事物表示法 (13)UML 提供的建筑块之间的基本联系有四种 (13)UML 图形提供了9 种图形 (13)UML 规定了语言的四种公共机制 (13)UML 的特点: (13)USE CASE: (13)对象类图: (13)交互图: (14)状态图: (14)组件图和配置图: (15)UML 开发工具:ilogix Rhapsody (15)Rational Rose家族成员有: (15)3.3 OMT 方法: (15)OMT 方法有三种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刊
E N KA SH NΒιβλιοθήκη N 物 联 网——一
策 划 :本 : 编辑部 执行 :胡 兰 黄丽 F I J
2 0 年1 月3日,温 家 宝总 理在 《 科技 引领 中国可 持续 09 1 让
产业突破新引 擎
发 展 》的重 要 讲 话 中指 出 “ 着 力 突破 传 感 网 、物 联 网 关键 要
部 将 结 合 职 能 分 工 和 工 作 实 际 。进 一 步 加 强 与 政 协 委 员 的 沟
通 。 针 对 委 员 提 出 的 包 括 新 燃 料 电 池 、 生 物 产 业 技 术 、 物 联
网 、 低 碳 技 术 等 科 技 部 关 心 的 建 议 充 分 体 现 到 科 技 ‘ 二 十 五 ’规 划 中 ,更好 地 推 动 自主创 新 ,推动 战略 性 新 兴产 业 的
考 和探 讨 。
1 中 国高 新 区 2 1/ 5 2 00 0
技 术 ” 。 目 前 , 中 国 在 物 联 网 领 域 不 仅 具 备 国 际 “同 发 优 势 ” ,而 且 在 国 家 战 略 位 置 也 处 于 十 分 重 要 的 地 位 。 2 0 年 1 月 1 , 中 关 村 物 联 网 产 业 联 盟 在 北 京 成 立 。物 09 1 日 联 网 以 中 关 村 为 核 心 辐 射 全 国 进 一 步 加 温 。 中 关 村 将 打 造 中 国物 联 网产业 中心 。
在 工 信 部2 1 年 2 日公 告 的6 个 国家 新 型 工 业 化产 业 0 0 月2 2
示 范 基 地 中 。 江 苏 无 锡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开 发 区 已 经 正 式 获 批 为
物联 网示 范基 地。
2 1 年 ,在 全 国 “ 会 ” 上 ,温 家 宝 在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中 00 两 首 次专 门提 及 物联 网 ,给 物 联 网行 业 发展 带来 鼓 舞 和 机遇 ,
来 自主 管 部 门 、研 究 机 构 、 运营 商 、企 业 等各 界 代 表 的提 案
都 反 复 出 现 “ 联 网 ” , 物 联 网 俨 然 已 经 成 为 未 来 1 年 中 国 物 0
经济 的关 键词 。
科 技 部 副 部长 杜 占元 表 示 : “ 快 经 济 方 式 转变 。培 育 加 和 发展 战 略 性 新 兴产 业 是 党 中央 和 国 务 院 的重 大 决 策 。科 技
发展 。”
加 快 物 联 网产 业 发 展 。不 仅 是 中 国 跻 身 全 球 物 联 网 领
域 、 主 导 第 三 次 信 息 革 命 的 历 史 使 命 。 同 时 也 是 实 现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推动产 业转 型升 级 的一次 重要 契机 。 但 什 么 是 物 联 网 ? 它 的 起 源 是 什 么 ? 将 来 会 发 展 成 什 么
样 子 ? 现 今 在 全 球 与 中 国 的 发 展 情 况 又 是 如 何 ? 它 与 互 联
网 、移 动 网 又 有 何 关 系?
本 期 ,我 刊 以 《物 联 网 :产 业 突破 新 弓 擎 》为主 题 。试 I
着 将 物 联 网 及 相 关 概 念 、 物 联 网 的 产 业 发 展 前 景 、 各 国 的 相 关 战 略 、 中 国 在 物 联 网 产 业 的 发 展 机 遇 等 问 题 做 了 初 步 的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