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大学与汉代太学在教学组织上的比较

合集下载

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3.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含解析

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3.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含解析

考点集训【P262】一、选择题1.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刘彻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B)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解析】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通过与民休息的政策可以恢复发展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家强大,黄老无为的思想不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通过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维护政治上的统一,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不符合题意。

2.自汉文帝、景帝时起,汉代诏令一改汉高祖时期“既无典故,也不讲究对仗之美,直白道来,几近口述”的风格,开始注重文辞的修饰和句式的工整,且在措辞中称引儒家经传成为常态。

这主要反映了(D)A.黄老之学在汉代消失B.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C.儒家思想已经取得统治地位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日渐突出【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诏令风格的变化,根据题意,汉代诏令措辞中不断引入儒家经典,说明汉诏令风格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体现了儒家影响力的不断加强,故选D项。

汉初奉行黄老之学,与民休养生息,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黄老之学不再适应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并不意味着在汉代消失,排除A项。

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B、C两项。

3.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

其“发展”主要体现为(A)A.由“民本”发展为“君本”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C.由承认现存统治秩序发展为批判暴政D.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解析】汉代儒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是指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

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学“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极力美化现存的“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的统治秩序,提出“大一统”理论,使儒学适应了封建集权专制统治的需要,成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A项正确;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维系封建统治,压抑扼杀人性,B项排除;C项说法颠倒了,应为“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排除;D项是两者的相似点,排除。

中外教育简史重点

中外教育简史重点

1.夏商两代是我国奴隶制阶段国家旳形成与发展时期。

2.“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3.孟子有关教育作用旳论述;孟子觉得教育旳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好旳政治还不如好旳教育。

教育在人旳发展中旳作用是“求放心”。

教育旳目旳“明人伦”。

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荀子注重《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籍旳传授。

而诸经之中,荀子尤重《礼》《乐》觉得礼是自然与社会旳最高法则。

5.《大学》提出教育旳目旳是三大纲,三大纲旳内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提出八条目,八条目旳内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豫时孙摩:豫避免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时: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孙: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摩: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7.正始年间何晏王弼,道家和儒学相结合产生新学——玄学,浮现了多元化。

汉代旳注重章句训诂变为注重义理称为魏晋经学。

8.宋代在入学法杖旳历程中,理学产生。

周敦熙和朱熹标志着理学旳开端和完毕。

周敦颐提出吸取佛道入儒学。

9. 汉代太学旳创立,标志我国封建官学制度旳建立。

得力于董仲舒和公孙弘。

10. 宫邸学、四姓小侯学汉灵帝光和元年,鸿都门学,因素: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获得此名, 11.私学:马融东汉名儒,郑玄。

汉代私学就其限度说有小学(书馆、学馆、书舍)和专经(经管、精舍、精庐)阶段旳辨别。

相称限度:专经相称于太学,小学相称于小学限度。

其中蒙学占更重要旳低位12.孔颖达精通儒学13.隋唐时期佛教私学很流行;宋元明清私学分为蒙学和经管;蒙学教育:是以授书、背书和写字为最基本旳内容,教学中强调牢固记忆和基本训练及培养小朋友符合封建伦常道德旳品质和习惯。

14.《三字经》宋王应麟;《百家姓》宋初人;《千字文》梁武帝周兴嗣15.封建社会选士制度旳形成是从汉代开始旳。

汉代察举最重要旳是“贤良方正”和“孝廉”两科16.察举中多以选拔经学之士为主,童子科、选拔13-16岁。

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全

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篇:高等教育学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章:高等教育发展1.萌芽阶段:机构:雅典大学;稷下学宫(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府);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孔子、老子(世界公认的早期高等教育思想家)。

2.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最早的学科:医学、文学、法学、神学。

汉代太学、唐宋书院。

书院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从萌芽走向雏形的标志。

3.成型阶段:高等教育成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4.完善阶段:大学三大职能逐步完善;形式与结构发展扩张中的高等教育特征: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身化,多元化。

高等教育学的性质: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分支学科;2、总体上看属于应用性学科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尚未形成定论,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3、教育就是使个体社会化;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各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存在不同的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的表现)1、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2、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3、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

高等教育的价值: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基本的价值)本体价值:1、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社会价值:1、社会化2、社会选择3、社会流动。

个人本位价值观: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认为: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2.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的传递而非知识的创新;3.高等教育实施在于通过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而达到目的。

知识本位价值观:早稻田大学的教育宗旨;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2.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选择判断1.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研究高等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高等教育是中等教育阶段以上的专业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11月27 届大会上定义为:高等教育包括由大学或国家核准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其他高等学校实施的中学后层次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或研究型培训。

2.高等教育一般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三种类型。

3.4.1984教育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5.高等教育研究问题的原则:价值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088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大学。

博洛尼典型的教师型大学。

7.中世纪大学起初均为单科大学,法、神、医三颗被认为是高级学院,文科是大学正规教育的基础。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讲授、辩论和大量的练习为主。

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任教执照”硕士、博士或教授8.。

中世纪大学的特征:自治性、国际性、民主性、职业性。

9. 外国近代高等教育于中世纪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大11. 洪堡的大学理念:大学的相对独立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统一。

洪堡出生于德国贵族家庭,法兰克福大学学习法律12.20世纪是世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成就才培养、科学研究两项职能发展为人才13. 美国社区学院的特征:地区性、开放性(办学的目的之一是为本社区各种年龄的公民和各种职业的职工提供急需学习的机会)、多功能性(从教育目的及课程设置上看,它具有学历教育的功能;具有职业教育的功能;具有成人教育的功能;面向社区的文化教育服务功能)、灵活性(教学计划是灵活的;教学方式是灵活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实践训练;要求教师具有实践经验)。

14. 威斯康星思想的主要内容: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

威斯康星大学提出了大学的第三职能---社会服务15. .西周的“五学之制”(辟雍、上庠、东序、瞽宗、成均)是中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学术官守、学在官府、政教合一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大学的起源与发展

大学的起源与发展

大学的起源与发展大学,这个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教育机构,其历史源远流长。

要探寻大学的起源,我们需要将时光回溯到遥远的过去。

在欧洲,大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当时,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对知识和教育有了更强烈的需求。

宗教在那个时期占据着主导地位,教会成为了知识的主要传承者和守护者。

教会学校的兴起为大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早期的大学往往没有固定的校园和建筑,教师和学生们聚集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学术共同体的组织。

这些组织最初以教授神学、法律和医学为主,课程内容主要基于古代经典和宗教教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科的范围逐渐扩大,包括了哲学、数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

在中世纪的欧洲,博洛尼亚大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之一。

它以法学教育而闻名,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学生。

巴黎大学则在神学和哲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

这些早期的大学在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例如,学生们需要跟随特定的教师学习,通过辩论和讨论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们则拥有较高的学术权威和社会地位。

大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变革。

宗教改革运动、政治动荡以及社会经济的变迁都对大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大学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不断调整和发展。

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大学的功能和使命发生了重大转变。

科学研究逐渐成为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在大学里纷纷建立,学者们开始致力于探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奥秘。

德国的柏林大学在这一时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强调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者和科学家。

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科门类日益丰富。

除了传统的文科、理科和工科,新兴的学科如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等也逐渐涌现。

大学不再仅仅是培养精英阶层的场所,而是逐渐向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开放,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名词解释75132

名词解释75132

1.朱子读书法:是由南宋时期的朱熹提出的。

朱熹强调读书穷理的重要,一生读书的心得体会和长期以来人们读书经验的总结。

他的学生把他有关读书方法的论述归结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六条。

2.随人分限所及: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之一,教授的分量要顾及儿童的接受能力。

3.快乐之家:又称孟都亚宫廷学校,是意大利人文主义的教育家,维多利诺创建。

他非常注重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

学校设在公园之中,环境幽雅,宫殿宏伟,绿树环绕,游廊曲辉,这样的环境会令人心旷神怡。

4.《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

1870年由英国政府颁布,主要内容:①拨款补助教育②全国划分若干学区③学区学务委员会负责本学会工作④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教育④普通教学与宗教分离。

《初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成立。

5.“4R课程”:“4R”即读写算宗教,是马丁路德倡导的小学课程。

来分散宗教课程的分量。

6. 性即理;南宋朱熹教育思想,人性分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教育的作用是学以气质之性,逐步达到“明天理灭人欲”。

7. 心即理:明代王守仁教育思想从“心即理”出发,他进一步认为“心外无务,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教育的作用就是“去其昏蔽”。

8.致良知:明代中期,王守仁把人心中的天理称为“良知”,良知是心的本质,即是非之心,有了良知便能先验地判明是非善恶,这种良知是人人都有的,且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存在,不会减少,但是却可能受世俗事物的蒙蔽,变质,因此,应当通过教育法除昏敝,以恢复良知,并达到极致,因此被称为“致良知”9. 导生制学校:近代英国初等教育学校之一,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学校,顾名思义贝尔与兰卡斯特同时期使用教师先从学生中选出年龄大,学习成绩好者充任导生,经教师训练后,再替教师职责转教其他同学,与汉代董仲舒的次相授受相似。

这种导生制的方法,能节省开支,减少学校费用,但其教学质量不高。

中外教育史纲复习题库

中外教育史纲复习题库

中外教育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禄B.利托尔诺C.马克思D.恩格斯【解析】B。

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心理起源说:(美)孟禄劳动起源说:(前苏联)马克思、恩格斯2.古埃及的学校中主要培养书吏工作人员的是()A.神庙学校B.职官学校C.宫廷学校D.文士学校【解析】D。

古代埃及的学校:1)宫廷学校—古代埃及最早、也是最高级的学校。

教育对象:王子、高官子弟培养目标:上层统治者2)寺庙学校(神庙学校)—寺庙僧职人员设立,培训祭司或僧侣。

教育对象:富有阶层子弟培养目标:一般官吏、僧职人员、医术人员3)文士学校(书吏学校)—大多奴隶主子弟就学的学校,是比较初级和启蒙性的学校。

教育对象:官吏子弟、自由民子弟培养目标:文士,下层官吏4)职官学校—政府机关内部设立,培训本机关官员,内容与政务密切相关,以吏为师。

3.古希腊城邦国家中突出军事体育训练,而轻视文化知识学习的是()A.斯巴达B.雅典C.巴比伦D.马其顿【解析】A。

斯巴达的教育目的: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雅典教育的目的: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能言善辩、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全面发展)。

4.以下不是柏拉图的著作的是()A.《苏格拉底对话集》B.《理想国》C.《苏格拉底回想录》D.《伦理学》【解析】D。

《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5.中世纪后期世俗教育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出现了()A.骑士教育B.绅士教育C.中世纪大学D.宫廷学校【解析】C。

6.由朱熹、吕祖谦辑录北宋理学家的语录而成,并被后世作为理学入门书的著作是()A.《近思录》B.《四书集注》C.《训斋学规》D.《小学》【解析】A。

南宋人写北宋事,故为近思。

BCD都是朱熹所作。

朱熹先后为小学编写了《童蒙须知》(又称《训斋学规》)、《小学》;为大学编写了《四书集注》、《近思录》和《白鹿洞书院学规》。

其中,《四书集注》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

高等教育学问答题

高等教育学问答题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高等教育发展概况一、成长中的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数千人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2)特点:教育以非正式,弥散性的方式进行,性质职能专业性模糊,年龄层次差别大。

此时的高等教育是相对知识水平而非相对普通教育。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大约12世纪初,意大利、法国、英国有了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大学,如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即中世纪大学〉特点: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学领域。

在中国汉代太学为高教从萌芽到雏形奠定基础,始于唐盛于宋的书院教育是从。

的标志3、成型阶段(培养专门人才)始于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教育在内部纵横关系的平衡上以及与其社会其他活动的平衡上都取得了最大的发展。

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特有的“赠地学院”教学科研延伸课程校外二扩张中的高等教育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创办柏林大学,突破传统大学模式,科学研究成为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1876年霍普金斯大学目标建立一所德国式大学,确定了大学科学研究的地位。

引发社会服务职能(威斯康星)1、规模化按照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世界高等教育必然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然后再进入普及教育阶段。

2中心化3综合化4国际化5职业化6终生化7多元化三认识高等教育学性质: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分支学科。

任务:应用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教育科学中的技术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来认识解决高等教育中的各种问题。

发展动因: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着高教学的产生和成熟; 2、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教学的研究升华;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教学的发展四高等教育研究方法(1)多学科研究法:采用多种方法和多学科角度去探讨高等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综合研究方法(2)文献研究法:收集图书、报刊、档案、公文、报告、信函等信息资料加以分析、解释、以发现事实,检验假说的一种常用研究方法。

中世纪大学与宋代书院的教学组织比较

中世纪大学与宋代书院的教学组织比较

中世纪大学与宋代书院的教学组织比较摘要:中世纪大学与宋代书院大致处于同一时期。

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雏形,书院则传承和影响了近千年来的中国文化。

它们在世界教育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西方两颗璀璨的明珠”。

本文以“大学之母”巴黎大学和“天下第一书院”白鹿洞书院为例,研究中世纪大学和书院的教学组织的特点和异同,这对比较中西教育思想及今天的大学教学管理不乏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世纪大学;宋代书院;巴黎大学;白鹿洞书院;教学组织如果说欧洲的“十三世纪是大学的世纪”,那么同时期的中国则正处于书院的世纪。

中世纪大学是随着欧洲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社会各阶层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出现的。

由占绝大多数人口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所构成的新兴市民阶层,在获得政治经济权利的同时要求享有受教育权,希望以此培养符合本阶层利益的人才;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政府也需要更多的人才来管理日益繁琐的事务;面对科学的“步步紧逼”,教会也需要借助于教育的力量来培养在理论上能够批判异端邪说的神学家。

在不同利益集团驱使下,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

作为现代大学的鼻祖,中世纪大学为打破宗教的教育垄断、文艺复兴、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书院产生于唐代,繁荣于宋代,书院以其自身优点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人才,在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本文以同一时期的巴黎大学和自鹿洞书院为例,就两者在教育宗旨、师生构成、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一、教育宗旨中世纪大学作为城市商业复兴的产物,教育目的具有浓厚的世俗性和实用性。

神学、法学和医学等高级科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成为祭师、律师、医师等专业人员;艺科学生若能得到受业的学生,可以成为教师;若得到主教推荐,可成为祭师;如果得到推引,则可能成为公职人员。

此外,若能进一步攻读法律、医学、神学,则可以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

正如教育史专家约翰·S·布鲁贝克所言“中世纪大学教育主要是职业教育”。

巴黎大学与汉代太学在教学组织上的比较

巴黎大学与汉代太学在教学组织上的比较

高等教育如果说欧洲的“十三世纪是大学的世纪”[1],那么巴黎大学一定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代表,它地区性与国际性兼具的特点不仅为世界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而且为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汉代太学,是汉朝政府兴办的大学,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它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正式大学,而且还是世界教育史上有确切文字记载的由统一的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官立大学。

[2]欧洲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和我国的汉代太学都受到了当时各自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制约,与此同时,二者也凭借自身巨大的影响力对中外高等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辨析汉代太学与巴黎大学的学生、教师以及教学方法上的特点,有助于深化对中外大学的历史起源与发展逻辑的认识,为当下在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建设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大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一、学生(一)学生来源13世纪至15世纪欧洲大学对入学学生不做国籍、社会地位、智力和语言的规定,而且没有入学考试,甚至没有固定的注册时间或开学日期,大学对入学年龄也没有限制[3]。

中世纪的巴黎大学按照学生的出生地点大致分为了四个民族团:法兰西、皮卡尔德、英格兰和诺曼底,所以巴黎大学的学生来源是非常丰富的,不仅招收法国本地的学生,也录入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因此当时的巴黎大学具有地区性和国际性的双重特点。

当然,对学生具有的水平方面也有一些规定,例如艺学院就要求必须掌握一般的阅读、写作以及理解学校教学所用的拉丁语。

当时大学规定以拉丁语作为通用语言,使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都能听懂教授们讲课,并进行必要的思想、学术和情感交流。

[4]汉代太学学生的来源主要有二:一种是太常掌握着选举权,由他们在京师和地方直接挑选;第二种是由下属的郡国等地方进行选拔再呈送至中央。

其中,由太常选拔的学生称为正式生,这些学生享受朝廷的“津贴”,而由地方选送上来的学生则属于非正式生,学费自理。

他们对选拔学生的标准也规定的较为严格,学生不仅选太学生的标准以德、才为主,还重仪表。

中外高等教育历史比较

中外高等教育历史比较

精选课件
30
法国近代教育思想
国家主义 自然主义(个人主义) 平等主义 科学主义 专业主义
精选课件
31
法国的旧制度(传统)
旧制度下的新型高等知识机构:
科学研究机构:皇家学院(1530年)、法兰西学 院(1635年)、科学院(1666);皇家绘画雕塑 学院(1648年)、皇家舞蹈学院(1661年)、王 家高伯兰工艺作坊(1663年)、皇家音乐学院 (1669年)、建筑学院(1671)
精选课件
34
哈勒大学
采纳近代哲学和近代科学 哲学地位上升 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 德语教学 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精选课件
35
哥廷根大学
大学依赖于国家 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 教授的聘任、待遇和地位 学科和课程:哲学院、法学 研究:研究所、图书馆、研讨班(seminar) 教学:系统讲授、探讨;德语
美国63九大学院时间原来名称现在教派1636哈佛学院哈佛大学马萨诸塞加尔文派1693威廉玛丼学院威廉玛丼学院弗吉尼亚圣公会1701耶鲁学院耶鲁大学公理会1746新泽西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新泽西长老会1754国王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圣公会1755费城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1764罗得岛学院布朗大学罗得岛浸礼会1766王后学院拉特栺斯大学新泽西归正会1769达特茅斯学院达特茅斯学院新罕布什尔公理会64建国时期65大学时期
中外高等教育历史比较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精选课件
1
中外高等教育历史比较
比较高等教育与历史 西方大学与高等教育 中国大学与高等教育
精选课件
2
历史的功用
认识:University Faculty College School
实践:后勤社会化、学院制改革、教授 治校

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10.罗素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除了雷奥纳多及其几个人之外,都不尊重科学。……他们当中不少人仍像中世纪哲学家一样崇敬权威,不过他们用古代人的威信替代教会的威信”。材料说明罗素认为文艺复兴( )
A.带有中世纪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B.催生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C.极大地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D.借复兴古典文化宣扬了人文主义
4.1868年6月,中美《蒲安臣条约》第六条规定:中国人至美国,或经历各处,或常行居住,美国亦必须按照相待最优之国所得经历与常住之利益,俾中国人一体均沾。材料表明( )
A.美国意识到与清政府交好的重要意义B.为美国资本家招募华工提供法律依据
C.中国开始在条约中有相互最惠国待遇D.美国利用世界工业第一地位压榨中国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可知,《金瓶梅》中描述了当时人们在很多情况下使用白银,说明白银在当时已经是主要货币,A项正确;材料中的白银都是作为支付手段出现,没有体现收藏价值,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粮食作物产量提高铜钱大量兑换成了白银,材料体现的是明朝大量使用白银,排除C项;D项表述符合逻辑,但是材料无法体现,材料体现的是明朝广泛使用白银,排除D项。故选A项。
3.明代小说《金瓶梅》中,西门庆派仆人到京城办事,路费是二十两银子;西门庆家的伙计,每月工钱是二两银子;教弹唱的乐师,每月工钱五两银子;剃头匠给西门庆篦头、按摩、挖耳、给小公子理发,手工费五两银子。上述材料说明( )
A.明代中后期白银已经成为广泛流通的货币B.作为支付手段白银体现了较好的储藏价值
C.粮食作物产量提高铜钱大量兑换成了白银D.商业繁荣发展需要重金属充当流通的货币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食必求其最多,作必望其最少”可知,亚当•斯密认为奴隶劳动的成本并不低,为世界的废奴运动提供理论依据,C项正确;启蒙思想使拉美民族意识增长,而亚当斯密指的似乎应当是黑奴,排除A项;奴隶的劳动积极性高的材料并未提及,排除B项;早期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精品论文】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_14706

【精品论文】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_14706

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摘要:中国古代尽管有太学这样的高等教育机构,但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不可同日而语。

前者主要培养国家官员,后者则是未来职业人员的学习场所。

两者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差异颇大,所培养的知识分子人格也各有特点。

关键词:太学;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尽管中外高等教育活动早在西周时期和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但因年代久远,学界一般把建于公元前124年的太学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端,而把中世纪大学看成是西方高等教育的起源。

这两种极具特色的办学制度,对中外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毋庸置疑,中世纪大学被视为西方大学史的滥觞,但关于太学是否中国大学发展史上的开端,学界却一直存在争议。

通过辨析太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形成过程、办学特色以及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不但可以深化“中国古代是否有大学”这一问题的探索和争鸣,而且有助于认识中国大学的历史起源与发展逻辑,为当下在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建设中西融合、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大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一、古代太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发端及在各自社会结构中的功能经秦统一中国,推行“禁私学,以吏为师”与“皇权至上主义”的政策,至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基本策略,中国就此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法制成为政治结构的根本特征。

汉初的官僚基本上来源于世袭、捐资及察举,这种人才选拔制度造成官僚结构的混乱和素质的低下。

因此,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

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他不仅把太学看作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也把它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及官僚选拔的基地。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批准丞相公孙弘提出的创立博士弟子员制度的建议。

“为博士置弟子,既得崇化于乡党,又以奖励贤材之人。

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

汉代太学浅说

汉代太学浅说

汉代太学浅说
晋文
【期刊名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46)006
【摘要】汉代是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奠基和迅速发展时期.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具有了比较完备形态的大学.通过对太学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太学的兴衰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统治者始终把通经入仕与太学的发展紧密结合,实行"劝以官禄"的政策.太学对汉代的政治统治和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总页数】4页(P74-77)
【作者】晋文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学术怀疑精神缺乏的历史追溯——浅谈汉代太学 [J], 曹颖
2.汉代太学如何培养治国安邦之才 [J], 王凌皓
3.汉代太学生出路问题研究 [J], 李峰
4.汉代太学的政治作用及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 [J], 陈丘
5.巴黎大学与汉代太学在教学组织上的比较 [J], 彭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复习模拟题高二历史(C卷) 含解析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复习模拟题高二历史(C卷) 含解析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

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A. 宣扬民本思想B。

主张重构秩序C. 追求仁政德治D。

肯定汤武革命【答案】B2.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

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

材料观点反映了A. 儒家的政治化趋势B。

儒学思想出现质变C.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D。

儒学的不断世俗化【答案】A【解析】“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表明儒家思想成为适应国家政治统治的思想,故A正确;B不是材料的主旨;C材料无法体现;D不符合“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排除D.3.北宋学者石介在《中国论》中说:“闻乃有巨人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

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虽然,中国人犹未肯乐焉而从之也.”其言论意在A. 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B。

反对文化交流.保护华夏文明C。

削弱佛道冲击,意图复兴儒学D。

宣扬华夷观念,维护北宋统治【答案】C4.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

”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A. 否定孔孟权威B。

否定“存天理,去人欲” C。

高扬人的主体地位D。

强调发明本心【答案】C【解析】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达到良知,突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带有人性觉醒的意味,为后来追求平等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所利用和发展,故C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以儒学为基础,并未否定孔孟权威,排除A;王阳明仍然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儒家伦理纲常规范行为,并未否定“明天理,去人欲",故排除B;发明本心指自己在心中去发现真、善、美,达到自我完善,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中国古代学校演变

中国古代学校演变

中国古代学校演变学校的产生中国的教育是在原始社会诞生的,最初是渔猎和农耕等劳动技术的传授,传说中的“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结网捕鱼”,“神农氏教民制耒耕作”,就是一种证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教育与生产劳动走向分离,成为一种专门的活动,需要在专门的场所进行,这就出现了学校。

文字记载显示,约在公元前17世纪以前的夏代已经出现了学校,如《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不同名称的学校,可能担负着不同的教育任务。

目前,我们能够比较清晰了解的是周代的学校,因为周代建立的宗法制度需要通过一定的教育制度加以维护。

大体说来,西周时期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

“国学”是设在周王朝都城和诸侯国都城的学校,供大贵族子弟就读;“乡学”是各地设立的地方学校,供普通贵族子弟就读。

按照学习的程度,又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类。

小学是启蒙教育,除了识文断字以外,还要学习礼节仪式、音乐舞蹈、骑马射箭、书写计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大学则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本领,以便日后参与国家治理。

设在周王朝都城的大学叫做“辟雍”,规模较大,分作五个部分,“辟雍”居中,四面环以圆形水池,水南叫“成均”,学习乐舞;水北叫“上庠”,学习典籍;水东叫“东序”,学习干戈;水西叫“瞽宗”,学习礼德。

中间的“辟雍”则是天子亲临讲学的地方。

设在诸侯国都城的大学叫做“泮宫”,规模较小,规定只能环绕半圆,称为“泮水”。

以上这些学校,都由国家控制,培养贵族子弟,一般庶民和奴隶都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官学”。

私学的兴起公元前8世纪以后,周王朝的统治逐渐衰微,各地的诸侯国逐渐强大,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制度也随之变化。

国家对“官学”的控制力逐渐丧失,许多典籍开始流落到民间,一些通晓诗书的知识阶层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这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士”。

这些“士”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聚众讲学,发表政见,力图为社会改造和发展指明一条路径,产生了许多思想流派,“私学”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浅析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方中世纪大学之异同

浅析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方中世纪大学之异同

浅析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方中世纪大学之异同[摘要] 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方中世纪大学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比较以获得对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中国古代书院西方中世纪大学异同比较我国古代的书院与西方中世纪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无疑是两幅浓墨重彩的图画,它们对各自地区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二者的分析比较来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在深化高教改革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两者的兴起和发展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种重要教育组织形式。

它萌芽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改制于清末,是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

唐代,佛教禅林开展译经、著书、讲学等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方式和讲学制度,书院受其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唐后期,社会各阶层的阶级矛盾非常突出,庶族地主为了自己的利益,要求学术自由。

到了宋代,整个社会经济在总体上呈繁荣发展态势,手工业、商业等都取得长足发展,书院的真正繁荣也就出现于此。

①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文艺复兴前的近1000年,是为中世纪,人们习惯称之为“黑暗时代”。

然而正是在这一时期却结出了中世纪大学这一灿烂的花朵。

当时,反动的农奴制,教会的蒙昧主义,禁欲主义,科学文化发展的滞后以及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生产力被严重破坏。

但是教会与世俗政权的相互矛盾与抗衡,为大学的自治和学术自由提供了空间。

欧洲经院哲学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作为一个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也就应运而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另外,行会制度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十字军的东征,融合了中西方文化,起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催化作用。

正是这种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为中世纪欧洲大学的产生提供了制度环境,也正是因为其他社会不具备这一制度环境,最终没有使大学这一特殊的机构产生在欧洲中世纪以外的时代和国度里。

②二、教学方式(一)课程内容中国古代书院的教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教学内容与当时的学术研究结合起来。

古代东西方高等教育的特征

古代东西方高等教育的特征

第一,从时间顺序上来看,古代东方的高等教育机构不仅早于西方类似机构的出现,而且系统开设了内容广泛的科目,这些机构在酉方世界的影响达几百年之久。

这些教育机构尽管没有冠之以“大学”( university)之名,但是从传授与研究当时最高昙次的知识、培养最高层次的人才,并对此后大学产生重要影响等意义上而言,这些机构的确可以称为当时的高等教育机构。

第二,与近现代高等教育一样,古代高等教育的中心也是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立程中,尤其是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线索更为清晰。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教育内容和研充活动等方面也不同。

第三,古代高等教育机构基本上都是单科性的专门机构,往往只教授一门课程。

例如,文法学家开办文法学校,教授文法;雄辩学家主要从事培养雄辩家的活动;数学家则在自己创办的数学学校传授数学;哲学家自然在自己创办的哲学学校中讲授哲学。

而且,这些机构开始都是由私人创办,直到罗马帝国后期才得到国家的某些资助。

第四,从西方教育机构传授的课程结构来看,早在希腊古典时期,特别是希腊化时期,教学内容主要由基础、预备性的课程和专业或高级阶段课程的两大类构成。

在雅典,前者一般包括“七艺”中的主要内容,后者主要指哲学。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模拟卷(三)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模拟卷(三)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模拟卷(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表是某书第一章的目录。

与“黄金年代”有关的是()百废待兴(公元618—683年)篡位、叛乱与腐败(公元684—712年)黄金年代(公元713—755年)动荡时期(公元756—804年)恢复时期(公元805—860年)A.光武中兴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2.“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年。

”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C.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D.世袭制取代禅让制3.有学者认为:“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汉代重在‘尊’,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

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A.统一思想B.以法治国C.顺应自然D.选贤任能4.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出现如下表所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朝代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6% 15% 4% 17.2% 24.5% 46.1%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B制度的变革与创新C国家统一的实现D社会经济的发展5.题表所示内容主要反映了该历史时期()时间诸侯国个数西周初期800个春秋时期140个战国初期10多个(根据《汉书》整理)A.变法使各国的实力增强B.统一趋势逐渐增强C.各国君主争霸野心强烈D.作战方式发生改变6.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下列与“汉武”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B.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D.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圆形方孔半两钱7.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或记录的原始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 纪大学入学 门槛 不高 ,但是要顺 利毕业获取学位却 不简单 。巴
黎 大学 规定 :在 获取 学士学位前还 必须参加一项 考试—— 问答 。问答分 为两步 ,第一道程 序是考生 与一 位教师展开讨 论 ,然后参加来 年的笔试 是第二道程序 。只有 这项考试 通过后 才能参加 “ 学士学位考试” ,这还只 是 笔试 ,以此证 明学生 已掌握 学校所规定 的内容。除此之外 ,考生还要 参加 “ 面试”——讲课 ,两项通过 后才能获得学 士学位 。对 于要 获得大 学正式授 课许可 证和博 士学位 的 申请人 ,需 要提前 发表一 篇报告 ,6 个 月后在学 院全 体人员 出席 的情 况下担任试讲 ,考试的合格 与否决定 了是 否能获得相 应的学位 。因此 ,中世纪大学 的考试程序很严 格 ,也受到 学 生的高度重视。 汉代太学 十分 重视考试并制定 了严格的考核制度 ,通过考试 的形式 来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在西汉考试是一年举办一次 ,东汉则为两 年一 次。 学生在 学完一经后方可 参加考试 ,考试 合格即可获得 相应的官职 ,或者 可 以选择 留在太学继续 学习 。参加下 一轮通二经 的考试 ,以此类 推 ,直 至通过 五经之后截 止 , 并 且一次没有 通过的还可 以下 次再考 。当然 ,已 经做官 的太学学生也 可以继续参加 考试 ,以此作为 升官的依据 。太 学的 考核 方式一般采取 “ 设科 射策” 的形式进行 。“ 策 ”是 教师所 出的考题 , “ 射 ”就 比喻学生 的答题 如同射箭一样命 中重点 ,“ 科”是指教师 用来设 定等级的标准 , 一般分为上中下或者 甲乙丙三等。简而言之 ,“ 设科射策 ” 的意思就是教师设定等级来评判学生的答题水平 。由此可以推断 ,汉代太 学 的考试有两 大作用 :一是检测学生的学业 , 再者为国家培养官员 。 ( 三 )毕业 去向 中世纪大学 的发 展具有职业性的特 点 , 法 学院 、医学 院、神学院 的 设 置为社会培养 了大量的专 门人 才。即使是艺 学院的学生也具有 极大 的 职业特征 ,可 以使 他们进人教会 或者政府机关 以及世俗单 位工作 ,因为 艺学 院作 为一 种预科性 质 的学 院 ,有些学 生可 能读完后 不能继 续学 习 , 所以艺学院 也主要开设职业 教育方面 的课程使 他们 以后有 塾 l
巴 黎 大 学 与 汉 代 太 学 在 教 学 组 织 上 的 比 较
一彭 雨 ( 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 4 3 0 0 7 0)
【 摘 要 】 现代 大学的起源要追 溯到 欧洲 中世纪素有 “ 大学之母 ”之称的 巴黎 大学。而汉代太学的建立 ,是我 国具有 了比较 完备形 态的大 学的 开端和标志。二者在 世界教育 史都 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本文分析 了二者在 学生的来源、教师的聘任 以及教 学方法等 方面的特点和异 同,这 对研 究 中西方思想仍 有很 丰富借 鉴意义。 【 关键词 】 巴黎 大学;汉代 太学 ;教学组织 ;比较


汉 代太 学学 生 的来源 主要 有二 :一种是 太 常掌握 着选 举权 ,由他 们在京 师和地方 直接挑选 ;第二种 是 由下属 的郡 国等地方进行 选拔再呈 送 至中央 。其 中 ,由太常选拔 的学生称为 正式生 ,这些学生 享受朝廷 的 “ 津贴 ” ,而 由地方选 送上来 的学生 则属于非正式生 ,学 费 自理 。他们对 选拔 学生 的标 准也规定 的较 为严格 .学生不仅选太学 生的标 准 以德 、才 为 主 ,还重仪 表。汉代太学 的招生制度有 两点值得我们 借鉴 :一是学 生 没 有严格 的年龄限制 ,上至弱冠 的少年 ,下至知 天命 的老翁 ,一样可 以
学生 ( 一 )学生来源 1 3 世纪至 1 5 世纪欧洲大学对入学学生不做 国籍 、社会地位 、 智力 和 语 言的规定 ,而且没有入学考试 ,甚至没有 固定 的注册 时间或开学 日 期, 大学对入 学年龄 也没有 限制 【 3 ] 。 中世 纪的巴黎大 学按照学 生的 出生 地点 大致分为 了四个 民族 团 :法兰西 、皮 卡尔德 、英格 兰和诺曼底 ,所 以 巴 黎大学 的学生来源是 非常丰富 的,不仅招收法 国本 地的学生 ,也 录入来 自世界各地 的学生 ,因此 当时 的巴黎 大学具有地 区性 和国际性 的双 重特 点。 当然 ,对学生具有 的水平方面 也有一些规定 ,例如艺学 院就要 求必 须掌握一 般的阅读 、写作以及理解 学校教学所用 的拉丁语 。当时大学规 定 以拉丁语作为通 用语 言 ,使来 自不同国家的学生都能听懂教授们讲课 , 并进行必要 的思想 、学 术和情感 交流。[ 4 1
如果说欧洲 的 “ 十三世纪是大学 的世纪”【 1 ] ,那 么 巴黎大学一定 是 欧洲 中世纪 大学的代表 ,它地区性与 国际性兼具 的特 点不仅为世界 培养 了众 多优秀 的人才 ,而且为 1 6 世纪欧洲 的文 艺复兴奠定 了基础 。汉代太 学 ,是汉朝 政府兴办 的大学 ,从严格 的意义上说 ,它不仅是我 国历史上 有文献记 载的正式大学 ,而且还是世 界教育史上有 确切文字记载 的由统 的中央政府设 立 的第 一所官 立大学 。口 欧洲 中世纪 的巴黎大学 和我 国 的汉代 太学都受到 了当时各 自 所 处时代的经 济、政治 、文化等 方面的制 约 ,与 此同时 ,二者也 凭借 自身 巨大的影响力对 中外高等教育 都产生 了 深远的影响。通过辨析汉代太学与巴黎大学 的学生 、教师以及教学方法上 的特点 ,有助于深化对 中外大学的历史起源与发展逻辑 的认识 ,为当下在 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建设具有 自身特点 的现代大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与借鉴 。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0 8 9( 2 0 1 5 ) 1 5 — 0 0 1 7 — 0 2
进入太学 学习 ;二是对 学生的身份也没 有过多 的限定 ,无论达官显 贵还 是庶族子弟 ,均有深造 的权利 。 ( 二 )考核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