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撞主控系统设计与实践
汽车碰撞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汽车碰撞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汽车交通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汽车碰撞事故成为一种严重威胁道路安全的风险。
为了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行车素质,汽车碰撞监测与预警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汽车碰撞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系统总体设计汽车碰撞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硬件、软件和通信子系统。
硬件设计方面,首先需要安装前向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和控制单元等装置。
前向摄像头用于实时拍摄路面情况,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行驶中的物体,毫米波雷达则可以更加精准地探测周围环境。
控制单元将负责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判断。
软件设计方面,其中最关键的是图像识别和数据分析算法。
图像识别算法可以识别前方的障碍物类型和距离,通过比对相关数据库中的车辆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碰撞的风险。
数据分析算法则负责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对车辆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的分析,判断可能的碰撞情况。
通信设计方面,汽车碰撞监测与预警系统需要与车辆的中央计算机和位置导航系统进行通信。
通过与中央计算机通信,系统可以获取车辆的基本信息,并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
与位置导航系统的通信可以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从而更加准确地预警驾驶员。
2. 功能实现汽车碰撞监测与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前方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和盲点检测等功能。
前方碰撞预警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当系统检测到前方障碍物,并判断存在碰撞风险时,会通过视觉提示、声音警示或震动座椅等方式提醒驾驶员采取紧急刹车或躲避行动。
预警信息可以通过中央显示屏显示,同时也会通过语音指令告知驾驶员。
车道偏离预警可以有效防止驾驶员因为驾驶疲劳或分神导致车辆偏离车道。
当系统检测到车辆偏离车道时,会及时通过声音或震动进行提醒。
此外,还可以通过驾驶员座椅调整或方向盘振动来改变驾驶员的注意力。
盲点检测可以消除驾驶员在车辆转弯或换道时盲点带来的安全隐患。
系统会通过物体检测和距离计算算法检测侧后方的车辆,在有车辆进入盲区时,及时通过声音或显示指示驾驶员注意,并避免发生碰撞。
汽车防追尾和防侧撞安全系统设计
汽车防追尾和防侧撞安全系统设计汽车防追尾和防侧撞安全系统设计汽车是现代社会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但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速度不当、距离不够、驾驶员疲劳等,易发生追尾、侧撞等事故,严重威胁驾乘人员生命安全。
为此,车辆防追尾和防侧撞安全系统的研发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此展开探讨,设计一种汽车防追尾和防侧撞安全系统。
一、系统原理汽车防追尾和防侧撞安全系统由车辆上的多个传感器组成,包括雷达、摄像头和红外线等设备,这些设备通过计算机系统形成了一个控制单元。
当车辆前方出现障碍物,传感器就会向控制单元发出信号,控制单元会像驾驶员发出警告信号,警告驾驶员有障碍物。
如果驾驶员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控制单元会自动采取措施,如制动等,避免发生碰撞,从而保障驾驶员的安全。
二、系统特点1.预警及时该系统具有高灵敏度,能够及时发现障碍物,为驾驶员提供预警信息,尽早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行车。
2.制动迅速当车辆前方出现障碍物时,控制单元会迅速采取措施如制动等,以避免发生碰撞。
3.适应性强该系统能够适应各种车型、环境和天气,具备很强的适应性。
4.运行稳定该系统使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技术,具备非常稳定的运行性能,系统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可靠性较高。
三、系统设计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前端传感器、控制单元和驾驶员提示器。
前端传感器包括多个雷达、摄像头和红外线传感器等设备,放置在车辆的前部区域,用于检测前方障碍物信息。
当检测到障碍物信息时,前端传感器会向控制单元发送信号,控制单元会根据障碍物的距离、速度等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预警。
控制单元是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接收前端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算法进行相应预警和判断,如果判断存在危险,系统会向驾驶员提示,同时启动制动系统,以避免发生碰撞。
驾驶员提示器一般为声音警告器和LCD显示屏,声音警告器会通过语音提示驾驶员,提示障碍物的位置、距离、速度等信息,LCD显示屏则可以显示具体的障碍物信息。
汽车防碰撞系统设计与制作
汽车防碰撞系统设计与制作利用红外雷达,及超声波,毫米波等雷达测距及摄像头探测汽车前方路况并实时反馈给ECU,由ECU判断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同时车内摄像头判断驾驶员是否注意路况,结合两者情况并进行监控,实现防碰撞的功能。
标签:汽车;防碰撞;系统;设计制作0 引言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道路交通的复杂化,以及雨雪雾等复杂天气的影响,对于行车安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隐患。
本设计采用红外雷达,超声波,纳米波等雷达及摄像头探测前方路况,同时车内摄像头检测驾驶员驾驶状态的防碰撞系统,既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又可以减少误刹率。
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 系统的组成汽车防碰撞系统的组成部分:超声波毫米波等测距雷达收发模块以及红外侧面及后方雷达预警模块:完成雷达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数据采集调制模块:实时的采集回波信号,并且进行相应的数模转换,以供信息处理系统的使用;信息处理模块:ECU接收来自数据采集调制系统的信息,并且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判断行驶安全性;声光报警显示模块:主要是两种测距雷达,即毫米波测距雷达、超声波测距雷达,雷达产生所需的波频信号,通过声音和灯光报警,根据不同的安全情况,进行报警,并且对相应信息进行显示;辅助制动模块:控制电子制动器、离合器等,在紧急情况下辅助驾驶员制动汽车,同时安全带预紧装置工作,保护驾驶员;传感器模块:通过汽车转向系统传感器、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温度、速度等传感器综合感知汽车行驶状态,同时采用室内驾驶员监控摄像头判断驾驶员的头部转向及眼睛打开程度来判断驾驶员是否进入疲劳驾驶,从而减少误警率和虚警率;路况选择控制模块:主要包括系统开关和路况模式选择开关,控制系统开闭和不同路况模式的选择,以及输入键盘进行路况控制。
2 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由超声波测距雷达,纳米波测距雷达测量前方障碍物的实时距离,摄像头判断前方道路行人的情况,红外测距雷达测量障碍物的距离,车内摄像头采集驾驶员头部转向及眼睛打开程度,以及通过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判断驾驶员的驾驶状态,所有雷达及探头采集到的信息反馈给ECU,通过预先设定的标准值存于ECU中,判断所反馈的信息是否超过标准值,超过后系统将做出相应的声光报警或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系统根据速度的快慢,决定制动力矩的大小,从而达到更好的制动效果3 系统的控制(1)硬件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由控制核心MCU宏晶公司生产的STC89C52。
汽车安全碰撞预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汽车安全碰撞预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汽车安全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了使驾驶安全性能更高,汽车安全碰撞预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汽车安全碰撞预警系统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通过识别和分析行驶中的各种因素,提前预警驾驶员可能发生的碰撞风险,从而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汽车安全碰撞预警系统的设计原理、技术要点以及优化措施。
设计原理方面,汽车安全碰撞预警系统主要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车辆周围环境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的处理和分析,以便识别潜在的碰撞风险。
其中,最常用的传感器包括雷达、摄像头、超声波和红外传感器等,它们可以检测到车辆周围的障碍物、行驶速度和方向等关键信息。
汽车安全碰撞预警系统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智能算法,能够利用这些数据准确、及时地对可能的碰撞风险进行预警,并向驾驶员发出相应的警示信号,提醒驾驶员注意潜在的危险。
技术要点方面,汽车安全碰撞预警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是高精度的传感器,传感器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需要具备高精度的测量能力,以确保对环境信息的准确获取。
其次是实时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系统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及时给出预警结果。
此外,系统还需要具备可靠的通信能力,以便将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驾驶员或其他相关部门。
最后,系统还需具备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以方便驾驶员理解和响应预警信息。
在优化措施方面,汽车安全碰撞预警系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高其性能。
首先是优化传感器的性能,通过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以及增加传感器的覆盖范围和角度,可以增强系统对潜在碰撞风险的识别和预警能力。
此外,优化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也是提高系统性能的关键。
通过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提高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另外,加强与其他车辆和基础设施的通信也是优化措施之一。
通过与其他车辆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协同工作,进一步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能。
汽车碰撞防护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
汽车碰撞防护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安全性能的关注度提高,汽车碰撞防护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成为了重要而复杂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讨论汽车碰撞防护系统的设计原理、优化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汽车碰撞防护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以减少乘客和车辆损伤。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汽车碰撞防护系统通常包括车身结构设计、安全气囊系统以及碰撞传感器等多个组成部分。
车身结构设计是汽车碰撞防护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车身结构设计,可以将碰撞时的冲击力分散和吸收,从而减轻乘客的伤害。
优化车身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刚性和强度等。
通过使用高强度材料和增加结构刚性,可以提高车身的抗碰撞能力。
安全气囊系统是汽车碰撞防护系统中另一个关键部分。
安全气囊系统在发生碰撞时能够迅速充气,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额外的保护。
优化安全气囊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气囊的位置、形状和充气速度等因素。
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还需要考虑气囊的存储和释放机制。
碰撞传感器是汽车碰撞防护系统中的另一个关键部分。
碰撞传感器可以检测车辆的碰撞情况,并向控制单元发送信号,触发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
优化碰撞传感器的设计需要考虑灵敏度和响应时间等因素。
合理的传感器布局可以提高系统的检测准确性和反应速度。
除了基本的设计原理,汽车碰撞防护系统还可以通过优化方法进行进一步改进。
一种常见的优化方法是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
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碰撞仿真,可以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性能,找到最优的参数组合。
另一种优化方法是使用优化算法。
例如,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可以通过模拟自然选择和群体行为来搜索最优解。
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强碰撞预警系统的能力,提高事故的预防能力。
通过自动驾驶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通信和协同行驶,减少碰撞发生的概率。
二是提高碰撞防护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优化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效果。
车辆主动防碰撞控制系统的设计
车辆主动防碰撞控制系统的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汽车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而相应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
全球每年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的数目是惊人的,因此,车辆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对大量交通事故的分析表明,80%以上的车祸是由于驾驶员反应不及时引起的,超过65%的车辆相撞属于追尾相撞,其余则属于侧面相撞和正面相撞。
有关研究表明,若驾驶员能够提早1 s 意识到有事故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则90%的追尾事故和60%的正面碰撞事故都可以避免。
现代的交通系统和未来将要出现的自动车辆系统(AVS)均要求建立智能交通系统(ITS),以便于对车辆进行交通监视和跟踪以及多传感信息融合。
未来AVS异类传感器包括视频传感器、激光扫描仪和雷达传感器等,融合的目的在于把目标输入到路径规划与制导系统中去。
而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车辆主动防碰撞控制系统,就是根据多传感器接收到的车辆前方目标信息和本车的状态信息,利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识别出本车前方车辆的距离和速度等状态信息,并进行碰撞危险估计的。
举例说,若车间距接近临界距离时,发出报警信号,提请司机注意;若车间距小于临界安全距离时,则启动制动系统,以避免碰撞的发生.显然,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车辆主动防碰撞控制系统是一种主动式的防撞、防抱死的汽车安全系统,它使反应时间、距离、速度三个方面都能得到优化控制,可减少驾驶员的负担和判断错误,对于提高交通安全性将起到重要作用,能有效地避免大部分汽车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为提高使用车速、增加道路通行能力、实现自动化驾驶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车辆主动防碰撞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汽车防追尾碰撞控制系统是一种主动安全系统。
在正常行驶时,该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
当本车的车头非常接近于前车的车尾时,该系统将发出防追尾警告。
在发出警告后,如果驾驶员没有采取制动减速措施,该系统便自动启动紧急制动装置,以避免发生追尾事故。
汽车防追尾碰撞控制系统具有三种功能:即环境监测功能、防碰撞判断功能和车辆控制功能。
汽车碰撞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巧
汽车碰撞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巧汽车碰撞安全系统是现代汽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它的目标是保护车内乘员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尽可能减少伤害。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汽车碰撞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巧,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和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关键技术。
1. 安全气囊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安全气囊是汽车碰撞安全系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被动安全装置。
其设计与开发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气囊的位置、触发机制以及气囊的充气速度和压力控制等。
在设计安全气囊系统时,应该考虑到不同碰撞情况下的乘员安全需求,以及避免误触发造成的意外伤害。
2. 制动系统的设计优化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制动性能对于乘员安全至关重要。
制动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刹车片、刹车盘和制动液等关键部件的耐久性和高效性。
这些部件的合理选择和设计可以确保车辆在紧急制动时能够保持稳定,并且减少乘员的受伤风险。
3. 强化车身结构设计车身结构的设计和材料选择直接影响着车辆的稳定性和乘员的安全。
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可以提高车身的刚性和抗碰撞能力,而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将碰撞引力分散,减少对乘员的伤害。
汽车制造商应将车身结构的安全性作为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并进行充分的实验和模拟测试以验证其性能。
4. 智能辅助安全系统的应用智能辅助安全系统是近年来汽车碰撞安全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等先进的技术,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紧急制动、主动避让和自动驾驶等功能。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前预警驾驶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从而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
5. 固定安全带的设计与优化固定安全带是汽车碰撞安全系统的基础部分。
在设计和优化固定安全带时,应考虑到安全带的可靠性和舒适性。
合理的固定安全带位置和结构可以在发生碰撞时提供最佳的保护,并且可以减少对乘员的不适感。
6. 碰撞事故数据的分析与应用通过对过去碰撞事故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取有关事故类型、伤亡情况和碰撞力度等的有用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设计和开发汽车碰撞安全系统至关重要。
汽车防碰撞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
0 前言
汽车安全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尽可能避免发生 汽车安全事故,产生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情况,务必做 好汽车防碰撞控制系统设计,确保设计完成的系统能够在安全保障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不仅能够加快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步伐,而且还能 为决策机制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1 汽车防碰撞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 国外汽车领域研究者高度重视汽车安全问题,并大力开发汽车安 全维护的先进技术。其中,德国在防撞雷达系统研究方面占据领先优 势,设计者在车内安装距离自控雷达,以此完成车速了解、车距提醒 式控制的目的。日本在汽车安全系统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丰田 企业先后研制 CMDS 系统和安全预碰撞系统,企业借助 CCD 摄像机 检测车距动态变化情况,一旦车距紧密度小于规定的安全值,那么系 统会向驾驶者发出警报信息。此外,日本设计者成功设计出紧急制动 劝告系统,借助提示灯向驾驶者传递信息。本田企业设计阶段运用雷 达传感器,完成车辆在不同路况中车距动态检测,并及时向驾驶者传 递必要的检测信息。美国福特公司研发技术领先的防碰撞技术。 1.2 国内研究 我国研究汽车安全防控系统的起步较晚,但研究速度较快,所得 到的研究成果在汽车安全系数提高方面仍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成功研 制激光探测汽车主动防碰撞智能安全系统,即借助激光以及信号处理 手段进行安全控制。对比于国外,我国汽车防碰撞控制系统设计思路 有待拓展,要想突破纵向汽车防碰撞控制系统设计的局限,务必研发、 融合先进的控制技术,同时,培养出色的设计人员,确保汽车防碰撞 控制系统设计需求被及时满足。最终缩小与国外在汽车防碰撞控制系 统设计方面的差距,从整体上提高设计水平 [1]。
图 1 纵向防碰撞控制系统
纵向防碰撞控制系统(如图 1)设计期间,以车速降低的方式控 制安全距离,在这一过程中,保证道路规范使用,提高驾驶员安全性。 设计方案为:利用虚拟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纵向动力学系统模型,在 此期间,全面考虑发动机参数,客观分析制动力与制动轮缸压力间的
车辆碰撞防护系统设计与仿真
车辆碰撞防护系统设计与仿真车辆碰撞防护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可有效减少车辆碰撞事故对车辆及乘员的伤害。
本文将探讨车辆碰撞防护系统的设计原理和仿真方法。
一、设计原理车辆碰撞防护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 前碰撞感知与控制:车辆前部装配传感器,如雷达或摄像头,以感知前方的车辆和障碍物。
通过实时采集的数据,车辆可以预测碰撞风险并做出相应的控制动作。
2. 碰撞时刻预测与防护:根据前碰撞感知系统获取的数据,车辆可以对可能的碰撞时刻进行预测。
当碰撞风险较高时,车辆可以自动采取措施,如紧急制动或转向,以减少碰撞损伤。
3. 碰撞缓冲与吸能设计:车辆碰撞防护系统应设计有缓冲模块和吸能结构,以最大限度减少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
这可以通过在车辆前部安装缓冲器或使用可吸能材料来实现。
4. 乘员安全保护:车辆碰撞防护系统还应考虑乘员的安全保护。
车辆内部可以配置气囊装置,以减少乘员在碰撞过程中的伤害风险。
二、仿真方法对车辆碰撞防护系统的设计进行仿真可以帮助验证系统的性能和有效性。
以下是常用的仿真方法:1. 有限元分析:使用有限元方法对车辆的结构进行建模,并施加碰撞加载来模拟碰撞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分析车辆在不同碰撞条件下的应力、变形和能量吸收情况。
2. 碰撞动力学仿真:通过建立碰撞模型和运动方程,对车辆碰撞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车辆的碰撞响应和乘员的受力情况。
3. 控制系统仿真:通过建立车辆碰撞防护系统的控制算法和模型,对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
这可以帮助改进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4. 碰撞风险评估:使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对车辆的碰撞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模拟不同碰撞场景和乘员特征,可以预测系统的碰撞防护效果。
以上仿真方法可以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进行,如CAD、ANSYS等。
通过不断优化系统设计和仿真分析,可以提高车辆碰撞防护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总结本文探讨了车辆碰撞防护系统的设计原理和仿真方法。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设计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设计一、系统概述汽车防撞预警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报警装置和执行机构四部分组成。
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控制器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碰撞风险,如有风险,立即启动报警装置并控制执行机构进行干预。
二、传感器选型与布局1. 传感器选型为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本系统选用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三种传感器。
毫米波雷达具有穿透力强、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雨雾等恶劣天气;摄像头可识别道路标志、行人和车辆等目标;超声波传感器则用于检测车辆周围的近距离障碍物。
2. 传感器布局根据车辆结构和行驶需求,本系统将传感器均匀分布在车辆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确保无死角监测。
具体布局如下:(1)前方:安装两个毫米波雷达,分别位于车辆前保险杠两侧,覆盖前方120°的监测范围。
(2)后方:安装一个毫米波雷达,位于车辆后保险杠中央,覆盖后方60°的监测范围。
(3)左右两侧:各安装一个摄像头,分别位于车辆左右两侧,覆盖左右两侧60°的监测范围。
(4)四周:安装四个超声波传感器,分别位于车辆前后保险杠和左右两侧,用于检测近距离障碍物。
三、控制器设计1. 算法设计(1)数据预处理: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噪、滤波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2)目标检测与识别:通过摄像头识别道路标志、行人和车辆等目标,结合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数据,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3)碰撞风险评估:根据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计算与本车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碰撞情况。
(4)预警决策:根据碰撞风险评估结果,判断是否触发预警。
2. 硬件设计控制器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等。
处理器选用高性能、低功耗的嵌入式芯片,满足系统实时性和稳定性的需求;存储器用于存储算法模型和运行数据;通信接口负责与传感器、报警装置和执行机构进行数据交互。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毕业设计论文汽车防撞预警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传感技术和智能算法的车辆安全辅助系统,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检测潜在的碰撞风险,并在情况危急时向驾驶员发出警示,起到保障行车安全的作用。
本论文旨在介绍汽车防撞预警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其效果。
首先,本论文将阐述汽车防撞预警系统的需求分析。
通过调研市场上已有的类似产品以及分析汽车事故的原因和危害,确定汽车防撞预警系统需要具备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本文将重点讨论系统对前方障碍物的识别和跟踪能力、碰撞风险评估算法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以及警示手段的有效性等方面。
其次,本论文将详细介绍汽车防撞预警系统的设计原理。
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警示模块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车辆周围环境的信息,包括摄像头、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等。
信号处理模块负责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障碍物的特征并进行跟踪,同时计算出碰撞风险评估值。
警示模块负责向驾驶员发出警示信号,可以通过声音、光线和振动等方式进行。
然后,本论文将探讨汽车防撞预警系统的实现方法。
针对传感器模块,本文将介绍摄像头、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选型方法,并给出传感器的布置方案。
对于信号处理模块,本文将详细介绍特征提取和跟踪算法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碰撞风险评估算法的建立。
对于警示模块,本文将介绍警示信号的设计原则和警示手段的选择。
最后,本论文将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汽车防撞预警系统的效果。
通过搭建仿真平台,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碰撞风险,评估系统对障碍物的识别和跟踪准确性,以及碰撞风险评估算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同时,还将评估警示手段对驾驶员行为的影响,以及系统的用户友好性。
综上所述,本论文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先进传感技术和智能算法的汽车防撞预警系统,为驾驶员提供更加安全和便捷的驾驶体验。
本论文将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汽车防碰撞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汽车防碰撞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陶新武来源:《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3期摘要:科学技术的飞速提升,为新时期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目前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如何保障汽车行驶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汽车防碰撞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避免生命财产损失。
本文将就汽车防碰撞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汽车防碰撞;系统设计;纵向;转向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增加,交通事故数量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据统计分析,绝大部分交通碰撞事故都是因驾驶人员反应不及时造成的,很多情况下,当驾驶员发现前方存在障碍物时已经无法做到有效规避[1]。
基于此,有必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发汽车主动避让系统,防止交通碰撞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汽车防碰撞控制系统设计方案1.1明确设计目标在进行汽车防碰撞控制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设计目标进行明确,这样才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设计工作。
结合汽车防碰撞系统的功能,其设计目标应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在汽车安全行驶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车辆驶进的方式为驾驶员提供辅助,从而实现对驾驶员疲劳程度的有效调节[2]。
其次在汽车危险行驶的情况下,自动控制车辆进行安全避让,提高行车安全性。
1.2规划设计思路在汽车防碰撞控制系统设计目标明确后,要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思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汽车防碰撞控制系统的纵向制动以及转换车道两种方式,因此需要基于这两种方式制定相应的决策机制,通过决策指标体系的建立为行车过程中合理避撞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在驾驶员无法针对交通安全隐患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时,汽车的纵向制动避撞系统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尽可能的避免碰撞,或是最大程度的减轻碰撞。
在无法做到有效躲避障碍物的情况下,则选择换道的方式躲避障碍物。
1.3汽车防碰撞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本文所研究设计的汽车防碰撞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执行器三个部分。
车身碰撞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车身碰撞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随着交通事故的频发,车身碰撞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变得尤为重要。
车身碰撞安全系统是一种集成多种技术的系统,旨在通过预防碰撞、减轻碰撞力量、保护乘客等方式,提高车辆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性能。
本文将探讨车身碰撞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以及其在现代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设计车身碰撞安全系统的第一步是确定安全需求。
这包括分析不同类型的事故和碰撞方式,并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
例如,车辆前方碰撞的系统需要能够及时感知前方障碍物,并迅速采取制动等措施。
而侧面碰撞的系统需要实现侧面气囊的快速充气和车身的加固等功能。
通过详细分析各种碰撞情况和其产生的力量以及乘客受到的影响,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安全需求。
接下来,在车身碰撞安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的应用。
传感器可以用来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包括前方、侧面和后方的障碍物。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摄像头等。
这些传感器将所获得的信息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的数据作出相应的决策。
例如,当传感器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控制单元可以通过制动系统或自动刹车系统来避免碰撞。
除了传感器和控制单元,车身碰撞安全系统还需要一些被动安全设备。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气囊系统。
在碰撞发生时,气囊能够迅速充气,为乘客提供额外的保护,并减轻碰撞力量对乘客的影响。
同时,车辆的车身结构也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车辆的刚性和抗碰撞能力。
经过精心设计和优化的车身结构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分散碰撞力量,保护乘客免受严重伤害。
在开发车身碰撞安全系统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各种测试和验证。
通过在实验室和道路上进行碰撞测试,以及模拟各种碰撞情况,可以评估车身碰撞安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检测系统的灵敏度、反应时间以及各种控制单元和传感器的准确性。
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才能保证车身碰撞安全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如今,车身碰撞安全系统已经成为许多汽车的标配。
汽车碰撞预警与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汽车碰撞预警与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对公共安全和人身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汽车碰撞预警与防护系统设计与实现成为了汽车安全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
这个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及时感知到可能的碰撞和事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
本篇文章将探讨汽车碰撞预警与防护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首先,汽车碰撞预警与防护系统的设计主要基于传感器技术和实时数据分析。
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传感器,可以采集到各种相关的数据,例如车速、加速度、转向角度、距离等。
这些数据是实现碰撞预警和防护系统的基础。
从碰撞预警的角度来看,系统需要对车辆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准确监测。
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车辆与前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和速度,并通过数据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碰撞风险。
当系统检测到潜在风险时,它可以通过驾驶员警告灯、声音或震动等手段提醒驾驶员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为了提高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系统还可以结合车辆的导航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
通过获取车辆行驶路线、道路交通状况等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判断碰撞风险,并及时预警。
此外,利用车辆的自动驾驶技术,系统还可以与周围车辆进行实时通信,共享车辆的行驶状态和预测行为,从而进一步提高碰撞预警的准确性。
当系统判断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时候,防护系统将会发挥作用。
防护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在碰撞发生前和发生时尽量减少乘客受伤的风险。
一种常见的防护系统是主动制动系统,它可以通过自动制动来减少碰撞的冲击力。
该系统通过收集到的车辆和环境数据来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制动,并自动控制车辆制动以避免碰撞发生。
此外,防护系统还可以采用气囊、安全带和座椅调整等被动防护装置来保护乘客的安全。
气囊是一种常见的防护装置,当系统检测到碰撞风险时,会迅速充气以吸收碰撞的能量,从而减少乘客身体部位的受伤。
安全带能够将乘客牢固地固定在座位上,大大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座椅调整功能可以根据乘客的身高和体重等信息来调整座椅的位置和角度,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碰撞对乘客身体的伤害。
汽车防碰撞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汽车防碰撞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安全性的重视,汽车防碰撞系统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该系统能够帮助司机预防和避免碰撞事故,保护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在本文中,将探讨汽车防碰撞系统的设计原理和优化策略。
汽车防碰撞系统的设计原理是建立在车辆感知、决策和控制的基础上。
感知是指车辆通过传感器收集环境信息,例如前方车辆的距离、速度和方向等。
决策是指系统根据感知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制定相应的避碰策略。
控制是指系统向车辆的制动系统或转向系统发送指令,实施避碰措施。
在感知方面,汽车防碰撞系统通常使用雷达、激光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装置来感知前方物体的距离和速度。
这些传感器能够精确地检测前方障碍物的位置和动态信息,并向控制系统提供准确的输入。
然而,不同的传感器在感知范围、精度和可靠性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综合利用各种传感器可以提高系统的感知性能。
在决策方面,汽车防碰撞系统需要根据感知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和判断。
一种常用的决策方法是基于规则的系统,通过预先定义的规则来判断是否采取紧急制动或避让行动。
例如,如果感知到前方车辆突然减速,系统会立即向车辆的制动系统发送制动指令。
此外,还可以使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决策方法,通过训练模型来判断不同情况下的最佳避碰策略。
这种方法对于复杂环境下的决策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在控制方面,汽车防碰撞系统需要将决策结果转化为实际的控制指令。
制动系统是防碰撞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可以通过电控制动器或液压控制器来实现快速的制动响应。
转向系统也是重要的控制器之一,可以通过电动转向器或液压转向器来实现精确的转向控制。
此外,还可以使用自动驾驶技术来实现自动避碰功能,通过车辆的自主控制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为了优化汽车防碰撞系统的性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感知系统的准确度和实时性对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选择性能稳定、响应快的传感器,并进行合理的传感器布置,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的感知能力。
汽车防撞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河南科技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汽车防撞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所在院系:机电学院所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导师姓名:杨天明完成时间:2011年5 月27 日摘要本设计分析了汽车防撞系统的基本设计原理以及目前国内外此类防撞系统存在的问题。
并详细的介绍超声波测距系统。
它能自动检测车与障碍物的距离,当汽车行驶前方出现障碍物并对本车行使安全构成威胁时,汽车自动防撞器能实施自动报警、自动减速、自动制动,最终使汽车与障碍物避免相撞。
本设计的防撞装置在结构上采用微电脑技术和专用芯片设计,具有结构简单,小型化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测控系统:在软件设计上,突出模块的灵活性,并且AT89C51语言简洁,大大简化了编写程序的工作量。
比较在市场上已有的汽车防撞器,该系统结构紧凑,成本低,可靠性好,通信能力强,能有效地避免汽车相撞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本系统着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防撞系统,超声波,单片机,自动控制AbstractThis design analyzes the basic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automotive anti-collision system and the problem of such anti-collision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Itintroduces the system of ultrasonic ranging in detail It can inspeet automatically the distance which is between the car and the obstades.when it appear some obstades in the head of the going vehicle and threats the secare of this vehicle,the device of the automatic anti-collision can carry out the automatic alarm,automatic deceleration,automatic brake,and avoid the vehide colliding the obstades.In the structure,this design’s anti-collision device empolies microcomputer technologu and special chip design.The desig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structures and miniaturization and is suitable for observation and controling systen.In the software design,this design protudes the module’s flexibility and AT89C51 language is concise.So the programming workload is greatly simplified. Compared with the already automotive anti-collision,this device has compact structure,low cost,good relia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And it can avoid effectively the of the car collision.It has certain market value.This system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Key words:Anti-collision system,Ultrasoud, Microcontroller,Automatic contro目录1绪论 (1)1.1汽车防撞系统的现状及前景 (1)1.2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2 汽车防撞系统的设计构想 (2)2.1汽车防撞系统的结构与性能 (2)2.1.1 汽车防撞系统的构成 (2)2.1.2 汽车防撞系统的性能 (3)2.2智能汽车防撞报警系统设计 (3)2.3系统结构与检测距离工作原理 (4)2.4超声波测距 (5)2.4.1 超声波传感器原理 (5)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6)3.1控制系统方框图 (6)3.2AT89C51介绍 (6)3.2.1 AT89C51主要特性 (7)3.2.2 AT89C51管脚说明 (7)3.2.3 AT89C51振荡器特性 (9)3.2.4 AT89C51芯片擦除 (9)3.3系统硬件的设计 (13)3.3.1 超声波的工作原理 (13)3.3 .2 超声波发射部分的设计 (14)3.3.3 超声波两路接收电路部分 (14)3.3.4 测温电路部分 (15)3.3.5 控制、超声波发送、显示、报警电路部分 (17)4 控制软件系统的设计 (17)4.1主程序流程图 (17)4.2软件执行的工作过程 (17)5 总体控制系统电路 (19)6 结束语 (19)致谢 (19)参考文献 (20)附录1汽车防撞系统总图1 (22)附录2汽车防撞系统总图2 (23)1绪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近年来不断发展,公路交通呈现出行驶高速化、车流密集化和驾驶员非职业化的趋势。
汽车碰撞安全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汽车碰撞安全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碰撞安全控制系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
汽车碰撞安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对于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汽车碰撞安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方案与建议。
汽车碰撞安全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预测碰撞的可能性和减少碰撞对乘客的伤害。
预测碰撞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安装传感器、雷达和摄像头等设备来实现。
这些设备可以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识别车辆、行人等障碍物,从而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碰撞。
减少碰撞对乘客的伤害则需要通过提供多重保护机制来实现。
例如,利用气囊、安全带、护架等被动安全装置来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保护乘客免受严重伤害。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控制系统的效果,可以考虑引入主动安全控制系统。
主动安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场景与车辆状态,提供相应的控制策略,从而帮助驾驶员避免碰撞。
例如,利用自动制动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等技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制动甚至自动驾驶,从而避免碰撞。
此外,还可以利用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盲区辅助系统等技术,提醒驾驶员注意行驶状态,避免发生碰撞。
汽车碰撞安全控制系统的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包括系统的算法和硬件的优化。
首先,对于系统的算法优化而言,可以通过改进碰撞预测与判断算法,提高系统对碰撞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引入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对大量碰撞数据的分析和学习,提高系统对不同场景和障碍物的识别能力。
其次,可以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提高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例如,采用优化算法,使得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的环境信息和车辆状态,选择最优的控制策略,有效避免碰撞。
此外,对于硬件的优化而言,可以通过采用更高性能的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提高系统的感知与控制能力。
例如,采用更高分辨率的摄像头、更灵敏的雷达等感知设备,可以提高系统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同时,采用更快速、更精准的制动装置等执行器,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制动精度。
汽车碰撞安全防护系统设计与优化
汽车碰撞安全防护系统设计与优化汽车碰撞安全是汽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交通事故频发,汽车碰撞安全成为保障车辆乘客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
因此,设计和优化汽车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首先,汽车碰撞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应以保护驾乘人员为中心。
设计者应考虑车内人员在碰撞事故中所面临的潜在危险,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防护系统。
常见的防护系统包括碰撞能量吸收构造、安全气囊、安全带等。
这些系统应在车辆碰撞时迅速响应,并提供充分的保护。
其次,汽车碰撞安全防护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碰撞的影响。
根据碰撞类型的不同,防护系统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
例如,在前碰撞事故中,车辆前端应具有良好的能量吸收能力,以减少碰撞时的冲击力。
在侧碰撞事故中,侧门和座椅应设计成能够承受侧方冲击的结构,以提供乘客有效的保护。
因此,在系统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碰撞类型的特点。
此外,系统设计需要重点关注车辆的结构强度。
车辆的结构强度是决定碰撞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确保车辆具有足够的抵抗碰撞力的能力,设计者应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
高强度钢材料的使用可以增加车辆的整体强度,从而提供更好的碰撞保护。
同时,对车辆结构进行合理的细节优化可以提高车辆的抗碰撞能力。
此外,碰撞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应该将人为因素纳入考虑。
驾驶员和乘客的行为对碰撞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佩戴安全带和正确使用安全气囊等乘客的主动行为可以有效减轻碰撞带来的伤害。
此外,一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如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和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等,可以减少驾驶员的错误操作,从而降低碰撞风险。
最后,汽车碰撞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需要结合各种试验和仿真技术进行验证和优化。
试验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碰撞场景,验证防护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同时利用仿真技术可以为设计者提供快速、高效的系统优化工具。
通过不断的试验和仿真优化,可以有效提升防护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之,汽车碰撞安全防护系统设计与优化是保障乘客生命安全的关键任务。
汽车工业中的碰撞防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汽车工业中的碰撞防护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碰撞防护系统在车辆安全性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碰撞防护系统是一种针对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解和吸收的技术,旨在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探讨汽车工业中碰撞防护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施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碰撞防护系统的设计原理。
碰撞防护系统主要通过物理和电子技术来实现。
在物理方面,车辆结构的设计是关键。
车辆应具有坚固的车架结构和能够吸收冲击力的车身材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冲击对乘客和驾驶员的伤害。
此外,安全气囊、防爆玻璃和碰撞能量吸收装置等被广泛应用于碰撞防护系统中。
在电子技术方面,碰撞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使车辆在发生碰撞前及时察觉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碰撞防护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法。
碰撞防护系统通常包括前碰撞防护、侧碰撞防护和座椅碰撞防护。
前碰撞防护主要通过预测前方道路状况和与前方车辆的相对速度来减少碰撞伤害。
这一系统通常使用激光雷达、摄像头和红外线传感器等装置进行前方环境感知和数据采集,然后通过车辆稳定控制和制动系统等设备来减少车辆冲击力。
侧碰撞防护主要通过安装侧气帘和侧撞杆等装置来减轻侧面碰撞带来的伤害。
座椅碰撞防护则是通过设计合理的座椅结构和应用安全带等装置来防止乘客在碰撞时被弹出座椅。
在实施碰撞防护系统时,还需要考虑人机工程学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主要关注驾驶员对碰撞防护系统的操作和使用的舒适性。
例如,安全气囊的触发时机和角度应考虑驾驶员的身体结构和动作特点,以减少误触发和伤害。
而先进制造技术可以提高碰撞防护系统的制造效率和生产质量。
例如,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加速原型制作和零部件加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此外,汽车工业中的碰撞防护系统设计与实现还需考虑法规和标准的遵循。
各国政府和汽车行业协会都设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要求汽车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中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性能要求。
这些法规和标准对于汽车工业中碰撞防护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确保汽车的安全性能达到最高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样本(自然科学论文)姓名: ***学号:专业:院系:指导老师:职称学位:职称/学位完成时间:教务处制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承诺书本人按照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计划积极开展实验(调查)研究活动,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调查)记录,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参考文献资料外,论文(设计)中所有数据均为自己研究成果,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工作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汽车防撞主控系统设计与实践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制造技术和公路网络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出行选择乘坐私家车,但是汽车的增多也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中汽车之间的碰撞刮擦问题大到危机人们的生命安全,小到给车身留下划痕等等都是人们所不希望发生的。
本次课题研究就着眼于此,利用STC12C5A6S2设计嵌入式距离检测系统,实现在驾驶员驾驶过程中,能够实时监测车身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且当距离低于安全值时,系统发出警报。
为了增强汽车防撞主控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本设计采用USR—C322作为信息传输模块主要部件,当红外线测距模块检测距离过近时,采用声光同时报警,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性能。
关键词:汽车防撞系统;STC12C5A6S2;设计Design and practice of automobile anti-collision control system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road network construct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choose to travel by car, but the car is to increase people's daily travel brings some security risks, the problem of collision scratch between the cars to the crisis people's life safety, to give the body small scratches and so on people do not want to happen.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design, using embedded STC12C5A6S2 distance detection system, realized in the driving process, can real-time monitoring body and obstacle distance, and when the distance is below the safety value, the alarm system.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automotive anti-collision control system, this design uses USR C322 as the main component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dule, infrared ranging module when the detection distance is too close, the sound and light alarm simultaneous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Key words: automobile anti-collision system; STC12C5A6S2; design目录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系统硬件设计 (2)2.1 STC12C5A6S2单片机介绍 (2)2.2 USR—C322信息传输模块设计 (5)2.3 红外线距离检测模块设计 (5)2.4 LCD1602显示模块设计 (6)2.5 蜂鸣器报警模块设计 (7)2.6 复位电路设计 (7)3 软件设计 (9)3.1 设计思路 (9)3.2 主程序设计 (9)3.3 A/D转换启动及数据读取程序设计 (10)3.4 显示子程序设计 (11)3.5 测距子程序设计 (12)3.6 距离过近报警子程序设计 (12)3.7 无线数据传输子程序设计 (13)4 调试与总结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1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公路网建设不断完善,汽车制造技术日益成熟,道路上的汽车数量逐渐在增多,汽车车身之间的安全距离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防止车身距离低于安全值从而引发安全隐患已经成为了一大研究热点。
正在众多学者、专家提出的设计构想中,通过嵌入式芯片对车身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测,最具有经济性、稳定性和实用性,本次课题研究以此为研究出发点。
1.2 研究意义汽车防撞主控系统设计与实践从技术角度来看,促进来了嵌入式控制技术的发展,汽车防撞主控系统嵌入车身内部,实时监测距离并且发送到驾驶员遥控端,在技术角度需要更新已有的信息传输技术,在传统的无线传输基础上增强短距离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能,以及报警灵敏度等。
从应用角度来看,汽车防撞主控系统能够实时提醒驾驶员车身与障碍物至今的距离,并且在距离过低时发出警报,有效的防止了车身之间距离低于安全距离而引起的交通事故。
2系统硬件设计2.1 STC12C5A6S2单片机介绍CLKOUT2/P1.0 P1.1 ECI/P1.2 CCP0/P1.3 SS/CCP1/P1.4 MOSI/P1.5 MISO/P1.6SCLK/P1.7P4.7/RSTRXD/P3.0TXD/P3.1INT0/P3.2INT1/P3.3 CLKOUT0/P3.4 CLKOUT1/P3.5WR/P3.6RD/P3.7XTAL2XTAL1GNDVccP0.0/AD0P0.1/AD1P0.2/AD2P0.3/AD3P0.4/AD4P0.5/AD5P0.6/AD6P0.7/AD7EX_LVD/P4.6/RST2ALE/P4.5NA/P4.4P2.7/A15P2.6/A14P2.5/A13P2.4/A12P2.3/A11P2.2/A10P2.1/A9P2.0/A8PDIP-4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图2.1 STC12C5A60S2单片机引脚图P0.0—P0.7(39—32):P0是可以用于双向信息交换的主要引脚,在P0引脚的外围电路中,上拉电阻相当于EPROM编程过程中的单片机使能端,在接受指令信息和对外输出指令信息时处于不同的接通状态。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P0引脚的上拉电阻激活,同时,P0引脚作为数据线和地址线的低8位使用1。
P1.0—P1.7(1-8):其中P1引脚在编程过程中主要做地址线的低8位使用,在传输地址信息时同样需要内部的上拉电阻出于选通状态。
P2.0—P2.7(21-28):P2也是能够进行双向信息传递,并且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引脚。
在编程过程中,P2与P1引脚共同做地址线使用,P2引脚接受高8位地址信息。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P2引脚与P0引脚共同做地址线使用,P2引脚1梁宗宇,郭建涛,刘涤非. 基于激光测距的汽车防撞警示系统设计[J/OL].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07):244-246.输出高8位地址信息2。
P3.0—P3.7(10-17):P3引脚在本次课题设计中仅用作8位双向I/O接口。
STC12C5A16S2概述:STC12C5A16S2是16K Flash的宏晶STC12C5A60S2系列单片机,采用宏晶第六代加密技术,STC12C5A60S2系列单片机器件是1个时钟/机器周期8051单片机,低功耗、高速、高可靠、强抗静电、强抗干扰。
STC12C5A16S2特性:A.高速:1个时钟/机器周期,增强型8051内核,速度比普通8051快6-12倍3;B.宽电压:5.5-3.3V;C.增加第二复位功能脚/P4.6;D.增加外部掉电检测电路/P4.6,可在掉电时,及时将数据保存进EEPROM,正常工作时无需操作EEPROM;E.低功耗设计:空闲模式;F.低功耗设计:掉电模式;G.支持掉电唤醒的管脚:INT0/P3.2 INT1/P3.3 T0/P3.4 T1/P3.5 RxD/P3.0 CCP0/P1.3( P4.2) CCP1/P1.4( P4.3) EX_LVD/P4.6H.工作频率:0-35MHz,相当于普通8051:0-420MHz4;I.时钟:外部晶体或内部RC振荡器可选,在ISO下载编程优惠程序时设置;J.16K字节内Flash程序存储器,擦写字数10万次以上;K.1280字节片内RAM数据存储器;L.芯片内EEPROM功能,擦写次数10万次以上;M.ISP/IAP,在系统可编程/在应用可编程,无需编程器/仿真器;N.8通道,10位高速ADC,高速可达25万次/秒,2路PWM还可当2路D/A使用;O.2通道捕获/比较单元(PWM/PCA/CCP);2胡文贵. 汽车主动防撞预警执行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6.3李远,赵璐.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汽车防撞系统设计[J]. 无线互联科技,2014,(01):89..4段斌. 汽车自动防撞系统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P.4个16位定时器,兼容普通8051的定时器T0/T1,2路PCA实现2个定时器;Q.可编程时钟输出功能;R.硬件看门狗;S.高速SPI串行通信端口;T.全双工异步串行口;U.先进的指令集结构5;V.通用I/O口(36/40/44),复位后为:准双向口/弱上拉/(普通8051传统I/O口)可设置成四种模式:准双向口/弱上拉,推挽/强上拉,仅为输入/高阻,开漏每个I/O口驱动能力均可达到20mA,但整个芯片最大不得超过120mA。
图2.2 单片机电路图5李海波. 智能汽车防撞与报警系统设计[D].济南大学,2012.2.2 USR—C322信息传输模块设计信息传输模块选用USR-C322,USR-C322是C32 系列的一款高性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