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概念
有关道德的名词解释
有关道德的名词解释有关道德的名词解释【道德概念】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道德概念】【道德品质】【道德境界】【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素质】【道德体系】【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责任】【道德义务】【道德底线】【道德教育】【道德品质】道德品质也称“德性”,简称“品德”。
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点和倾向。
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
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
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最高尚的、最能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概念】【道德品质】【道德境界】【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素质】【道德体系】【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责任】【道德义务】【道德底线】【道德教育】【道德境界】道德境界是从人们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高低。
取决于人们所处的地位和自身的道德修养。
如“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自私自利”,就是人们对不同道德境界的通俗概括。
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大公无私。
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各有不同。
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概念。
人们用道德来衡量行为的对错,它是引导人们行为的准绳。
道德因国度、国家、文化、民族、信仰、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而不同。
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什么是道德。
一、道德的定义道德是指行为准则、风俗规范和社会规则的总称,是在人类社会中为引导人们行为而形成和发展的一种规范。
它包括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两个层面,个人道德是指人的自律和道德素养,而社会道德则是指人与人相互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二、道德的来源道德的来源可以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
内在来源指的是道德在个体内部产生的源头,主要来自于人的自我意识、自我观念、道德情感等。
外在来源则是外在环境对人以及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
三、道德的功能道德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首先,它是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够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社会良好运转。
其次,它可以引导人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增强个体的责任感和崇高感。
最后,道德还能够促进社会的普遍进步和发展,推动社会不断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四、道德的实践道德不仅仅是一种概念,更是一种实践。
要想实践道德,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即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感。
其次,需锤炼自己的自控能力和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最后,需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引领社会健康发展和增强社会道德规范的力量。
五、道德的现实意义道德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保障,人们在道德指引下,能够实现自我超越,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其次,道德还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和团结合作的基础,能够增强社会对人的信任度和互动纽带,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总之,道德是人类社会中极为重要的概念,能够引导人们在行动中不断进步,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道德建设,自觉维护道德准则,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在实践中推动社会道德进步和健康发展。
第四讲 道德的概念、本质、结构、功能
(四)道德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道德根源于现实,受现实关系的制 约并适应着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同人 的世俗生活密不可分。任何一种道德要 发挥自身的功能与作用,就必须立足现 实生活、面向社会生活实际,考虑到大 多数社会成员的接受程度和觉悟程度。 道德虽然源于现实,但更指向理想, 由“是什么”指向“应当是什么”。
1、“道德”一词的词源学考察 道德” (1)道
道——处世做人的根本原则 道路。 法则、规律。 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人生观、世界观、政治观或思想体系。 封建伦理纲常。 ……
“道德”一词的词源学考察(2) 道德”一词的词源学考察(2 德
德——情感和信念;坚持“道”所形 成的品质或境界 “外得于人”——“以善德施之他人,使 众 人各得其益”; “内得于己”——“以善念存诸心中,使 身心互得其益”; “德—得” ——许慎《说文解 字》
道德结构的分类
1、道德的个体性结构: (1)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道德认知、情 感、意志、信念、理想等; (2)个体的道德行为结构:道德动机、选 择、行为、效果、评价、修养等; (3)个体的道德境界结构:自发的、自觉 的、自由的道德境界;
道德结构的分类
2、道德的社会性结构: (1)道德的现象结构: ① 道德活动现象 ② 道德意识现象 ③ 道德规范现象
二、道德的基本功能
(一)道德的命令功能 ——处于道德意识的他律阶段, “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行为 “摩西十诫” “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勿践踏草坪”
“璀璨星空在我头顶,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璀璨星空在我头顶,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有两种伟大的事物, 我们越是经常、越是 执著地思考他们,我 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 远新鲜、有增无己的 赞叹和敬畏——我们 头上的灿烂星空,我 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
你认为道德是什么?
你认为道德是什么?
道德是一套规范行为的准则或原则,用于判断某个行为是否正确或错误、好或坏。
它涉及到个人、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以及对他人和自己的责任和
义务。
道德的核心价值通常包括诚实、正直、公平、尊重、责任、关爱等。
这些价值
观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试图指导人们在日常生
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
道德的存在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和和谐,促进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它可以帮
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并激励人们为了共同利益而采
取合适的行动。
道德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宗教、文化和社会环境等。
个体的道德观念往往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而且可能会随着
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发生变化。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面临道德困境和冲突,需要在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做出
选择。
解决道德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权衡不同的利益和影响。
有时候,可能需要妥协或做出牺牲,以达到最大的善良和公正。
总之,道德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概念,涉及到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责任和行
为准则。
它是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
的决策和行为。
道德的基本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规范和准则,主要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行为方式。
道德是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和实现。
道德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道德的基本形式,它是一种行为准则,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行为,不应该行为。
道德规范是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具体体现。
2. 道德价值:道德价值是道德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了道德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道德价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德对于个人的意义,如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等;二是道德对于社会的作用,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等。
3. 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的实现途径,它是人们在道德规范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所作出的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道德行为是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的具体体现。
4. 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的心理基础,它是人们在道德行为中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反应。
道德情感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道德快感,即人们在道德行为中产生的愉悦和满足感;另一种是道德痛苦,即人们在道德行为中产生的内疚和羞愧感。
5. 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道德的理性基础,它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的认同和接受。
道德信念是人们在道德行为中的指导原则和动力源泉。
以上就是道德的基本概念,包括道德规范、道德价值、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等几个方面。
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道德?当谈到道德时,我们涉及到人们对于什么是对的和错的行为的判断和行为准则。
道德是一种指导个体行为的原则和价值观,它有助于我们在社会和个人层面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道德的核心是关于善恶的区分。
它涉及到我们对于什么是善良、公正和正直的理解。
道德价值观通常是根据个人和社会的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和法律制度等形成的。
道德的基础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
人们意识到,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和谐,他们需要遵守一些规则和原则。
这些规则和原则形成了道德准则,以确保我们的行为符合社会共识和普遍认可的价值观。
道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
个人道德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道德准则,如诚实、宽容、尊重和正直。
社会道德则是指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如公平、正义、人权和社会责任。
道德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于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它有助于建立信任、促进合作和共同利益。
道德行为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并为个人和社会的繁荣创造良好的环境。
然而,道德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
它随着时间和文化的变迁而演变和改变。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可能有不同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审视道德问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个人需求。
总之,道德是一种指导个体行为的原则和价值观。
它涉及到对善恶的判断和行为准则,以确保我们的行为符合社会共识和普遍认可的价值观。
道德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于社会和个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
然而,道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不断思考和审视,以适应不同的文化和社会需求。
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道德?道德,作为人类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那么,什么是道德?即“道德是什么?”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道德的概念道德是指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它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
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道德的作用1. 指导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
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反映了人们对于好与坏、美与丑、真与假的认知和判断。
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对于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至关重要。
2. 促进人们的精神成长和健康发展。
道德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类对于人类自身存在及其意义的感悟和体验,激励并促进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成长和发展。
3. 社会正义的基础。
道德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由此建立的社会正义也依照这一标准进行评判和判断,能够更好地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公平、公正。
三、道德的特点1. 社会性。
道德是由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构成的,是对于社会关系和行为的规范。
2. 历史性。
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人类文明的演进不断进行的,它的不断变化和进化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3. 相对性。
道德是基于人类社会的特定历史和文化语境之下形成的,体现了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
四、道德的发展史道德经历了数千年的演进和发展,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1. 礼乐文化时代。
在古代中国的礼乐文化时代,道德被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价值进行探讨和反思。
2. 儒家文化时代。
在中国的儒家文化时代,道德被视为社会关系的基础,强调个人的修养和完善。
3. 宗教文化时代。
在宗教文化时代,道德被作为宗教信仰的基础,体现出人与神的关系。
4. 现代文化时代。
在现代文化时代,道德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演进,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道德与现代社会发展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更新,人类社会不断变革和发展。
道德的含义
一、道德的含义道德作为一种概念最早是荀子提出的。
他在《荀子劝学》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意思是说,礼是封建规章制度的根本依据,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规范,所以求学问以达礼为止境,按“礼”的要求去为人处世,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境界。
现在我们讲的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和调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理和规则。
如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禁止随地吐痰”、“禁止大声喧哗”等标语,但真正遵守的人都是靠自觉。
就是说道德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方式是非强制性的,如在乘坐公交车时,我们大力提倡给老弱病残让座,如果某年轻人不让做的话,就会招致别人的鄙视和唾弃,但谁也不能强制他让座。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1.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伟大而平凡,高尚而普通,它并非高不可攀、远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的。
对于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对于不同层次的人们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是为人民服务;同志间、师生间、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济困也是为人民富。
无论能力大小、职务高低,每个人都能够通过不同形式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2.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
集体利益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每个人利益的增加。
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难免会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是可以缓和的、化解的,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
3.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唉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艰苦创业,勤奋工作。
道德的概念解释
道德的概念解释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遵守的一套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关
于善恶、正义与非正义的判断标准。
道德规范是社会共同认可的基本
行为准则,它们反映了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的经验和智慧。
道德的概念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
从哲学角度来看,道德是一种
关于人类行为和价值观念的研究。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道德是指社会
共同遵守的规范和行为准则。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道德是人类内心对
善恶、正义与非正义的判断和选择。
道德规范通常包括诚实、尊重、公正、责任等基本要素。
诚实是指说
话做事真实可靠;尊重是指尊重他人权利和自由;公正是指平等对待
每个人;责任是指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道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孝顺”等价值观念;而在西方文化中,基
督教思想强调“爱人如己”、“慈善”等价值观念。
然而,无论在哪
个文化中,道德都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准则。
道德的实践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诚实、守信、
尊重他人、关心弱者、积极为社会做贡献等行为准则。
只有通过这样
的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
简述道德的概念及其功能
简述道德的概念及其功能
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涉及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其他人。
道德的概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基础是一些普遍遵循的原则,例如公正、诚实、勇气、同情等。
这些原则可以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有所不同,但它们通常被认为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2. 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我们应该采取的行动,这些行动应该符合道德原则和价值观。
例如,当我们听到别人的悲伤时,我们应该给予同情和支持,而不是嘲笑或忽视他们。
3. 道德角色:道德角色是指我们在社会上应该扮演的角色,例如父母、老师、朋友、公民等。
这些角色需要我们遵循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4. 道德功能:道德还具有一些实际的功能,例如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等。
道德的概念及其功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不仅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价值观,也影响我们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了解道德的概念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基础简答及论述1、简述道德的概念及其包括的主要内容。
基础简答及论述1、简述道德的概念及其包括的主要内容。
所谓道德,就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人的信念的力量去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道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⑴道德规定着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由此得出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结论。
⑵道德是通过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支配人们的行为,这与依靠法律条文和行政规章制度来支配、规定人们行为有不同之处。
⑶道德是以善恶观念作为标准,由此引申出正义与邪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光荣与耻辱等道德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和传统。
2、简述道德的类型。
道德现象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它的划分与社会生活的划分相一致。
人类社会生辉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家庭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和职业生活。
相应地,道德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家庭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简述道德的作用。
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一方面它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另一方面,它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⑵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道德水平对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⑶调整人际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道德是调整社会利益的行为规范。
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矛盾,这些矛盾也会长期存在。
道德对于这些利益和矛盾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4、职业在社会生活中,主要体现出哪几方面的要素?职业在社会生活中,主要包含三方面的要素:⑴职业职责,即每一种职业都包含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任务,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⑵职业权利,即每一种职业人员都有一定的职业权利,就是说,只有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才有这种权利,而在此职业之外的人不具备有这种权利。
简述道德的概念
简述道德的概念
道德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它涉及到个体行为、社会规范和人类价值观的多个方面。
道德通常被定义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用于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规定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准则。
它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原则和价值观来指导人们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和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
首先,道德是关于行为的准则和标准,它规定了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如何行动。
这些准则通常基于普遍的价值观,如诚实、尊重、公正和仁慈等。
它们旨在促进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
其次,道德也是关于评判的标准。
它提供了一套价值体系,用于评价人们的行动是否符合社会规范和人类共同利益。
道德评判可以帮助人们识别行为的对错、善恶,并鼓励他们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选择。
此外,道德还具有约束力。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在良心的力量,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当个体违反道德准则时,可能会面临社会排斥、谴责或自我谴责的风险。
这种约束力促使人们遵守道德规范,并对不道德的行为负责。
在实践中,道德往往与法律相互补充。
法律是通过国家强制力执行的规范,而道德则是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体内心自觉来发挥作用的。
虽然法律和道德在某些方面有重叠,但它们的目的和方法不同。
法律更侧重于规定个体行为的底线和保护基本权利,而道德则涉及更广泛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品性的培养。
综上所述,道德是一种指导人们行为、评价标准和约束力的综合体系。
它基于普遍的价值观和原则,旨在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遵守道德规范,人们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并追求更高尚的品质和精神境界。
简述道德的概念
简述道德的概念道德是指人们对于行为准则的认同与追求,是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道德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行操守、品德修养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道德的理解和表现形式可能存在差异,但它的核心价值是普遍存在的,即尊重他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公平正义。
道德不仅仅是个人的内在品质,它还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道德的概念在人类社会中起源于对善恶和对正误的辨别。
它是人类自觉地约束自己行为的一种自我规范系统。
道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道德要求人们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
人们应当以和谐相处为前提,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不侵犯他人的生命、财产和尊严。
这个道德要求在各个社会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它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基础。
其次,道德要求人们具备同理心和善良的品质。
同理心是人类独有的心理特征,它使人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从而能够在与他人相处时关心和帮助他们。
善良是道德的核心品质之一,它表明一个人具备善良的本性和高尚的情操。
第三,道德要求人们做出正直诚实的行为,保持真实和诚信。
诚实是道德规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要求人们在交往和沟通中保持真实和诚实。
只有诚实待人、言行一致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第四,道德要求人们关心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
人们不能仅仅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社会的利益和发展。
相反,人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关心社会问题,为社会作出贡献。
这需要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认识到个人行为的影响力,以及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最后,道德要求人们追求美善和完善自身。
人们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这个过程中,个人需要不断反思和反省自己的行为,审视自己的行为与道德准则的符合度,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和纽带,它是维持社会秩序和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问题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为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导致了道德困境的出现。
道德的概念包括
道德的概念包括道德的概念是指人类在行为和价值观上所遵循的一套准则和规范。
它是一种关于人类行为的观念,涉及到对善恶、对错、对美的判断和选择。
道德概念在人类社会中起到了指导行为、维护秩序、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作用。
道德概念的核心是“善恶”。
人们通过自己对善恶的判断和评价,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善和恶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在道德中是不可分割的。
善是指符合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行为,以及具备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恶则相反,是指违背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行为,以及具备不良品德和行为习惯。
道德的目标就是通过人们的善行来改善社会,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除了善恶,道德概念还与对错有关。
人们在道德中要明辨是非、真假,对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要加以批评、谴责和制止。
在道德判断中,人们能够有效地选择正确的行为,避免错误的选择,为善为正,为恶为邪。
道德概念也涉及到对美的追求。
美是指人们对于卓越、完美和优秀的追求。
道德概念中的美主要体现在人们的品德、行为和思想上。
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往往会在他的言行举止中展现出优美、和谐、美好的一面,通过自己的美德来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道德的意义重大且普遍。
首先,道德是社会秩序的基石。
它提供了一种行为规范和价值评价,使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遵循一定的准则来进行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其次,道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通过道德的引导和规范,我们能够在道德的评判和选择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此外,道德还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
遵循道德准则的人往往能够建立良好的品行和行为习惯,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人际关系和将来的发展。
然而,道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思想的不断进步,道德观念也在不断演变。
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道德的理解和评判也会存在差异。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对道德的反思和探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变化。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和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得道德能够真正影响和指导人们的行为。
什么是道德?它如何影响人们的思考和行为?
什么是道德?它如何影响人们的思考和行为?道德是一种涵盖了人类价值观、伦理准则与品质的概念。
它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和行为,人们在遵守道德规范的同时,也能够受到道德规范的引导。
道德的本质是关于是非和善恶的问题。
本文将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分别探讨道德的定义、道德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以及道德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道德?道德是指已受社会认可的准则、规定和标准。
这些准则主要包括了对人类尊严的尊重、公正、诚信、忠诚、勇气、仁慈等概念。
道德应当战胜个人利益与私心,为社会大众利益服务。
道德的含义不仅仅包括了个人行为,也涵盖了人们日常行为中的所有方面。
道德标准的制定通常是由社会达成共识建立而来,是一种限制和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
二、道德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道德可以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首先,道德规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道德规范强调的不仅是在一个社会中的信任和互助,更包括了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其次,道德规范可以帮助人们避免欺骗、欺诈和忽视他人权益的行为。
道德标准在大多数时候与法律规范是相关的,但由于法律法规常常被滥用或误导,道德规范可以成为人们正直行为与行为个性表达的一个标准。
最后,道德规范可以帮助人们发扬他们的优点和扬弃缺点,以便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职业道德标准都被用于形成一种求职的指导性原则。
三、道德的重要性道德规范对社会至关重要。
没有道德标准,社会就会崩溃。
道德标准可以帮助人类尊重、平等、诚信、勇气,并在人们之间建立更加深层次的信任与合作。
现在,我们正处于持续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用道德规范来引导我们的行为,显得特别有必要。
道德规范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让我们在每一天中都能得到别人的支持与信任,而且也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更加真诚、友好和互相理解的社会。
总结道德是一个既天然又社会化的概念。
正所谓“心有所信,行有所从。
”只有遵守道德规范,人们才能够在思维、行为及互动中表现出尊严及良心,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道德的概念
1、道德: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道”和“德”是分开来的,是两个词。
“道”一般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德”即得,东汉时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
”意思是说,“得”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
许慎对“德”的解释是:“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
”这也就是说,“德”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这就是“内得于已”;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也就是“外得于人”。
这说明,一方面“德”是一种行为活动,一种力量;另一方面,“德”是一种得益行为,使利益有所得为德,使利益有所损为非德或缺德。
德,为力,为得,为内而行于外。
把“道德”两字连在一起用,始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可见,道德从它的原始规定和后来的使用来说,就包含着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等广泛内容。
它既是一种善恶评价,又是一种行为标准。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这个概念的科学涵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的要求表现为道德的外部形式——行为规范;二是个体的内在约束力——表现为内在个人品质(人格)规范;三是表现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手段——即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特殊方式。
我们可以给道德以定义: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自然、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德育:“德育”概念的使用大体分狭义、广义两种情况。
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简称。
道德的含义及特点
定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两个定语+一个标准+一个规范)如何理解?第一,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经济关系是最根本的社会存在。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具体地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类型的道德;经济关系改变了,道德会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道德又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它具有其他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所不具备的社会功能(如非强制性),并且它从原始社会产生之后,就一直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到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而且是人们最普遍的行为规范。
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
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个字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三从四德”:“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男人的新三从四德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错了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太太打骂要忍得。
第二,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调整人们关系的行为规范。
“善”与“恶"是评价人们道德行为的基本概念。
从伦理学的意义上说,所谓善,是指人们的某一行为或事件,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所谓恶,是指人们的某一行为或事件,违背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
汉语词典道德
汉语词典道德
道德,是指人们在行为和思想上所遵循的一种规范或准则。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基石,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道德的实施可以使人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道德规范可以指导人们在人际交往中遵循公平、正义、诚实、宽容的原则,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友好、互助。
道德的培养和传承需要从小开始,家庭是培养孩子道德观念的第一课堂。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导他们遵纪守法,尊重长辈,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观念。
学校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选择,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道德的实践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也体现在社会组织和制度上。
一个具有高度道德观念的社会,应该建立公正的法律制度,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社会组织和机构也应该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诚信经营,以诚信为本,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道德与个人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仅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能够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意志和正确的
行为准则。
道德的提升需要不断的自我修炼和自我反省,不断增强自己的道德素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道德是社会的基石,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守道德规范,以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指引,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只有在道德的引领下,人类社会才能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的概念:
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命题基本思路
原则:基本理论与考生的实际职业道德水准相结合。
基本知识的掌握与考试的实际能力相结合。
题型:选择题
复习方法:书本为准。
道德的特点:
1、具有特殊的规范性。
道德与法纪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
道德与法纪所规范的行为层次不同。
2、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道德与传统习惯习俗紧密相联,旧经济基础变更了,旧的道德意识绝不会随之消失,而会长时期保留。
3、道德有广泛的社会。
道德与人类社会共生存,它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
4、道德具有独特的层次性。
按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程度划分,道德具有先进性和普遍性;按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划分,有公共生活规则、职业道德和家庭婚姻道德。
道德的层次性使道德纷繁复杂。
道德的分类
1、社会公德。
全体居民都必须遵循、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最起码的公共行为准则和规范。
2、家庭美德。
爱情道德仅限于未婚男女之间,婚姻道德仅限于已婚夫妇之间,家庭道德包括家庭各成员之间的道德关系。
3、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涉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驾驶员岗位特点:
1、以车为单位单独作业,远离单位和领导。
2、在作业中遇到紧急情况往往要独立果断处置。
3、独立肩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任。
4、在作业中单独与社会各界打交道,不但要在操作技术上全面掌握“应知”、“应会”,还要具备协调人际关系的本领。
5、驾驶人的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驾驶人必须牢固树立为国家、为人民生命财产、为旅客高度负责的思想,尽最大的努力搞好运输生产,把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
职业与职业道德:
职业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从事获得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而职业道德中的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和从事的专门业务。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用善良与丑恶、公正与自私、高尚与卑鄙、诚实与虚伪等作为标准进行评价。
驾驶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1、热爱本职,当好主人,服务人民;爱护车辆,精心保养,勤俭节约。
2、安全及时,准班正点,尊客爱货;遵守法纪,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3、服从调度,降低消耗,完成任务,尊师爱徒,团结协作,助人为乐。
驾驶人员职业街道修养:
1、驾驶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任务。
驾驶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每一个驾驶人员不可能在从业之前就形成,只有在职业的长期实践中自我修养和加深对职业的认识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消除符合职业要求的不良习惯,达到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理想的人格。
2、驾驶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驾驶人员岗位特殊性的需要。
驾驶人员有独立作业的特点,这就要求驾驶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达到职业“慎独”的境界。
目前,部分驾驶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还不能适应道路运输事业发展和旅客的要求。
驾驶人员必须驾驶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以适应道路运输事业发展的需要。
3、驾驶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驾驶人员职业道德信念是驾驶人员职业道德认识、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在职业道德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驾驶人员要树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就必须加强职业道德认识、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修养。
4、驾驶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
驾驶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任务在于驾驶人员在职业道德素质。
它必须通过一个过程,即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自我觉悟、内省、涵养、陶冶的过程,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境界。
5、驾驶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1)学习是驾驶人员职业道德的修养基础。
(2)内心自省是驾驶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3)躬行实践是驾驶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4)正确的人生观是驾驶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保证。
驾驶员岗位特点:
驾驶员是道路运输行业中驾驶操纵车辆的专职人员,是道路运输行业中实现运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驾驶人高度流动分散,接触面广,活动范围大,个人的责任重大,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
学习职业道德的意义:
1、有利于自己工作;
2、有利于企业发展;
3、有利于行风建设;
4、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
5、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