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3讲化学实验基次后达标检测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专题过关检测试题(含解答)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专题过关检测试题(含解答)

(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过关检测试题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说法正确的是(A)A.检查是否漏水是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仪器使用的第一步操作B.碘水中加CCl4振荡静置后,上层为紫色,下层几乎为无色C.可用加热法分离NH4Cl(s)和I2(s)D.蒸馏、分馏和干馏都是利用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方法解析: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仪器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A项正确;碘水中加CCl4振荡静臵后,上层几乎为无色,下层为紫色,B项错误;加热时NH4Cl 易分解、I2(s)易升华,无法分离其混合物,C项错误;蒸馏、分馏是利用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方法,而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D项错误。

2.实验室从含溴化氢的废液中提取溴单质,下列说法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A.用装置甲氧化废液中的溴化氢B.用装置乙分离CCl4层和水层C.用装置丙分离CCl4和液溴D.用仪器丁长期贮存液溴3.下列说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D)A.配制10%的ZnSO4溶液,将10 g ZnSO4溶解于90 g水中B.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时,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时即停止加热D.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时,先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解析:10 g ZnSO4溶解在9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g10 g+90 g×100%,符合要求,A项正确;CCl4不溶于水,可以用作萃取碘水中碘的萃取剂,由于CCl4密度比水大,静臵后萃取了I2的CCl4溶液位于分液漏斗下层,所以先从下口放出,之后上层水溶液从上口倒出,B项正确;蒸发结晶时不可以将溶液蒸干,加热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就要停止加热,此时仍然存在的少量水,利用余热蒸干,C项正确;水浴加热后的水解液呈酸性,此时直接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会与硫酸反应,导致实验失败,正确的方案是取出少量水解液,先加碱中和至溶液呈中性或弱碱性,再加新制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D项错误。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三化学实验基础强化练含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三化学实验基础强化练含解析

专题强化练(十三)1.(2020·东北三省四市联考)废定影液含Ag(S2O3)3-2和Br-等,实验室从中回收Ag和Br2的主要步骤为:向废定影液中加入Na2S溶液沉淀银离子,过滤、洗涤、干燥,灼烧Ag2S 制取金属Ag;制取Cl2并将Cl2通入滤液中氧化Br-,再用苯萃取分液。

其中部分实验操作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装置甲分离Ag2S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用装置乙在通风橱中高温灼烧Ag2S制取AgC.用装置丙制备Cl2D.用装置丁分液时,先放出水层再换个烧杯继续放出有机层解析:A项,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以免滤纸破损,错误;B项,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用蒸发皿,错误;C项,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够反应生成氯气,正确;D项,分液时,为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错误;故选C。

答案:C2.(2020·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5月联考)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实验除去乙醇的苯酚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装置解析:A项,乙醇与苯酚互溶,不能用过滤方法除去乙醇中的苯酚,错误;B项,S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乙烯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正确;C项,NH4Cl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NH3和HCl,因此不能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NH4Cl,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氯化铵晶体,错误;D项,纯碱是粉末状且易溶于水,不能用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应将纯碱改为石灰石,错误。

答案:B3.(2020·唐山第一次模拟)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出大量的热,为防止液体飞溅,确保实验安全,应将反应混合物加入水中,错误;B项,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检验铵根离子,应使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溶液中含有NH+4,错误;C项,Na2SO4和Na2S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硫离子,均可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由于K sp小的先沉淀,只产生黑色沉淀,说明硫离子先和银离子反应,硫化银更难溶,则K sp(Ag2S)<K sp(Ag2SO4),正确;D项,等浓度的Na2SO3和Na2CO3两种溶液的pH,后者大,可以说明Na2CO3更易发生水解,相应的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更弱,但对应的并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形成的酸,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错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3讲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3讲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课件

题组二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2014·金华艾青中学期中)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操
作时,其操作或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取8.84 g食盐
B.用220 mL容量瓶配制所需的220 mL 0.1 mol/L NaOH
溶液
C.用量筒量取12.12 mL盐酸
D.用0.120 0 mol/L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消
高考定位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药品的存放、实验室 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主要考查 常用实验仪器的识别、应用和基本操作,以及注意事项,在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有涉及。
[ 知能突破·考点 ]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十个注意点 (1)酸式滴定管不能装_碱__性__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_酸__性__ 及_氧__化__性__溶液。 (2)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 可加热,瓶塞不可互换。 (3) _烧__瓶__、__烧__杯__、__锥__形__瓶__不可直接加热。 (4)用pH试纸检测溶液时不能先润湿,不能直接蘸取待测 液。试纸检验气体前需先湿润,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 用镊子夹取。 (5)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 原处(K、Na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2014·山东理综,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 )。
解析 A项,配制溶液时应在加水至距刻度线1~2 cm 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错误。B 项,中和滴定时,酸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错 误。D项,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时,应将导管伸入 试管底部,否则收集不到氨气,错误。 答案 C

专题十三元素电负性电离能与元素推断-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与练(原卷版)

专题十三元素电负性电离能与元素推断-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与练(原卷版)

专题十三元素电负性、电离能与元素推断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和整体结构,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本质。

2.掌握元素的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的变化规律。

3.对“位-构-性”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将元素周期表、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

考点一元素周期律电离能电负性1.主族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2.电离能(1)概念:气态基态原子或气态基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通常用I表示,单位:kJ·mol-1。

其中,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电离能称为第一电离能,用符号I1表示。

(2)规律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其中第①A族、第①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出现反常。

①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变小。

①同种原子: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

(3)应用①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电离能越小,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

①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如果某元素的I n+1①I n,则该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n,如钠元素的I2①I1,所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①判断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多电子原子中,元素的各级电离能逐渐增大,有一定的规律性。

当电离能的变化出现突变时,电子层数就可能发生变化。

3.电负性(1)概念: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2)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计算得出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稀有气体元素未计)。

(3)变化规律①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小。

①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4)应用4.定性判断金属性、非金属性的一般方法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O2->F->Na +>Mg2+>Al3+。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3讲 化学实验基础课堂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3讲 化学实验基础课堂练习-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第十三讲化学实验基础[最新考纲]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标志。

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反应原理、仪器和收集方法)。

5.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基本仪器与基本操作[学生用书P79]1.(2017·高考全国卷Ⅰ,8,6分)《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解析:选B。

蒸馏用于分离两种或多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根据液体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A项错误;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受热直接变成气态物质,气态物质遇冷凝华为固态物质。

即砒霜样品受热使有效成分三氧化二砷变成蒸气(升华),降温,蒸气凝华成固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砒霜的目的,B项正确;干馏是指煤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砒霜提纯过程中有效成分没有发生变化,C项错误;萃取是指用萃取剂将一种物质从其溶液中提取出来的过程,如用苯或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或碘水中的碘),D项错误。

2.(2017·高考全国卷Ⅰ,10,6分)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 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解析:选B。

装置Q是启普发生器,是氢气的发生装置,装置排列顺序是氢气发生装置→安全瓶→除去HCl、O2装置→除去H2S装置→干燥氢气装置→氢气还原氧化钨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专题13 题型专攻3化学反应历程图像分析

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专题13  题型专攻3化学反应历程图像分析

(一)反应历程1.化学动力学与反应历程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和反应历程(即机理)的科学。

所谓反应历程就是反应物按什么途径,经过哪些步骤,才能转化为最终产物。

选择适当的反应途径,可以使热力学由预期转变为现实。

2.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例如H++OH-===H2O,反应几乎没有过程,瞬间平衡一步到位,称为简单反应;而2HI===H2+I2的实际机理是分两步进行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基元反应:2HI―→H2+2I·、2I·―→I2,存在未成对电子的微粒称为自由基,反应活性高,寿命短,2HI===H2+I2称为非基元反应。

(二)有效碰撞理论与活化能备注:速率常数k=ae RTA(阿伦尼乌斯公式)A—比例系数,E a—活化能,R—常数,T—开氏温度。

从公式可以判断出,T越高,速率常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E a越小,速率常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三)过渡态与中间体1.过渡态A+B-C―→[A…B…C]―→A-B+C备注:(1)以上为一种基元反应,其中正反应活化能E a正=b-a,逆反应活化能E a逆=b-c,ΔH=E a正-E a逆。

(2)过渡态(A…B…C)不稳定。

2.中间体备注:处于能量最高点的是反应的过渡态,在多步反应中两个过渡态之间的是中间体,中间体很活泼,寿命很短,但是会比过渡态更稳定些。

(四)能垒与决速步能垒:可以简单理解为从左往右进行中,向上爬坡吸收的能量,而包含最高能垒的反应我们称之为决速步骤,也称为慢反应。

例如图中,从第一个中间体到过渡态2的能量就是最高能垒,而HCOO*+H*===CO2+2H*是在Rh做催化剂时该历程的决速步骤。

(五)催化剂与中间产物催化剂:在连续反应中从一开始就参与了反应,在最后又再次生成,所以仅从结果上来看似乎并没有发生变化,实则是消耗多少后续又生成了多少。

中间产物:在连续反应中为某一步的产物,在后续反应中又作为反应物被消耗,所以仅从结果上来看似乎并没有生成,实则是生成多少后续又消耗多少。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4.13化学实验基次件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4.13化学实验基次件新人教版
SO2 有氧化性 SO2 有漂白性
酸性: H2SO3>H2SiO
3
解析:A 对:SO2 通入含 HCl、BaCl2 的 FeCl3 溶液中,发生
反应: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产
生白色沉淀,该反应中 SO2 作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B 对:SO2
解析:A 项中,NaHCO3、Al(OH)3 加入足量水中,NaHCO3 溶解,Al(OH)3 不溶解;加入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气泡 产生;NaHCO3、Al(OH)3 均能与 H2SO4 反应,最后不会有固体 剩余。B 项中,NaHCO3 溶于水,AgCl 不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盐 酸,AgCl 仍不溶解。C 项中 Na2SO3 溶于水,BaCO3 不溶于水, BaCO3 能溶于稀盐酸:BaCO3+2HCl===BaCl2+H2O+CO2↑, Na2SO3、BaCO3 均能与稀 H2SO4 反应:Na2SO3+H2SO4===Na2SO4 +SO2↑+H2O、BaCO3+H2SO4===BaSO4+H2O+CO2↑。D 项 中,CuSO4 和 Na2CO3 都能溶于稀硫酸。
答案:B
3.(2016·课标全国Ⅲ)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实验
操作
A .
配制稀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 倒入蒸馏水
B .
排水法收集 KMnO4 分解 产生的 O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浓盐酸与 MnO2 反应制备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
.
纯净 Cl2
通过饱和食盐水
D .
CCl4 萃取碘水中的 I2
D .
配制浓度为 0.010 mol·L-1 的 KMnO4 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3讲化学实验基次后达标检

[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149(单独成册)]
1.(2016·高考北京卷)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解析:选C。

过滤是常用的物质分离方法,适用于固液分离,C项符合题意;A 项和B项均为浸取,D项为溶液的转移,A项、B项、D项均不符合题意。

2.下列说法或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2 g NaCl
②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盐酸
③用蒸发皿加热NaCl溶液可以得到NaCl晶体
④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 mol·L-1的H2SO4溶液
⑤区别NaCl、Na2SO4时需用到胶头滴管、试管
⑥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盛放液体、固体加热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解析:选A。

量筒是一种粗量器,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盐酸时误差较大,应选用10 mL量筒进行量取,②错误;100 mL容量瓶只能配制100 mL溶液,无法
配制50 mL溶液,④错误;烧杯只能用于盛放液体加热,⑥错误。

3.(2016·高考天津卷)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选C。

制备乙炔时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以减缓反应速率,A项错误;牛角管与锥形瓶之间是直接相连的,不必用橡皮塞,B项错误;HCl可以与NaHSO3反应放出SO2,而SO2不能与NaHSO3反应,C项正确;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碱式滴定管下端的橡胶管,K2Cr2O7应盛放于酸性滴定管中,D项错误。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B.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时,必须将蒸发皿中的液体蒸干才能停止加热
C.实验室可用KOH稀溶液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MgCl2杂质
D.测定某溶液的pH,常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润湿的pH试纸上解析:选A。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A正确;当蒸发皿中还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水蒸干,B错;KOH的加入能引入K+,C错;pH试纸不能湿润,否则可能会引起误差,D错。

5.下列有关除杂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适量氧气后点燃
B.除去氧气中少量氮气:使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粉
C.除去石英中少量碳酸钙:用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D.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的纯碱:加入足量氯化钙,过滤、蒸发、结晶
解析:选C。

二氧化碳中通入适量氧气,少量一氧化碳不能燃烧;将氧气和氮气通过炽热的铜粉,这样反应的是氧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掉,石英即二氧化硅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可以除掉石英中的碳酸钙;加入足量氯化钙会引入杂质Ca2+。

6.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2-
4
B.向2.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 mol·L-1 AgNO3溶液,振荡,生成黄色沉淀,说明Ksp(AgI)>Ksp(AgCl) C.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膜熔点高于铝D.SO2、Cl2都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其原理相同
解析:选C。

A项产生该现象也可能是因为溶液中含有CO、SO和Ag+等;B项说明Ksp(AgI)<Ksp(AgCl);D项SO2使品红试液褪色的原理是与有色物质化合为无色不稳定的物质,Cl2能使品红试液褪色,是因为其具有强氧化性。

7.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解析:选B。

A项,胶头滴管应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错误;C项,立即点燃气体容易发生爆炸,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错误;D项,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错误。

8.(2017·江南十校二模)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中一定不含K+B.分液漏斗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要检漏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
碳酸盐溶液
D.0.84 g铁和50.00 mL 1.00 mol/L的稀硝酸反应,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只有Fe3+
解析:选B。

A.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该溶液中也可能含有K+,选项A错误;B.分液漏斗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要检漏,选项B正确;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可能是碳酸盐溶液、碳酸氢盐溶液、亚硫酸盐溶液或亚硫酸氢盐溶液,选项C错误;D.根据方程式关系:Fe~4HNO3~Fe(NO3)3,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Fe的物质的量为=0.015 mol,故Fe过量,反应生成的Fe3+会与剩余的Fe反应生成Fe2+,故最后溶液中有Fe3+和Fe2+,选项D错误。

9.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为( )
解析:选A。

B项,从FeCl3溶液中结晶出FeCl3,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应在HCl 气氛中蒸发结晶;C项,最终得到的Al2(SO4)3和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应为加NaOH过滤,向滤液中通入CO2气体,再过滤,向沉淀中加入H2SO4得Al2(SO4)3溶液;D项,品红溶液只能检验SO2,不能除SO2,应选用KMnO4溶液。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解析:选D。

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CO2或SO2,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O、HCO或SO、HSO,错误;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C.淀粉溶液遇碘变蓝,遇KIO3不发生变化,该食盐中可能含有KIO3,错误;D.苯酚钠和乙酸反应生成苯酚和乙酸钠,说明乙酸的酸性比苯酚强,正确。

11.下列选项中,为完成相应实验,所用仪器或相关操作合理的是( )
解析:选B。

海水淡化是利用水的沸点低,应选择蒸馏法,而图中冷却水的方向不合理,应下进上出,A项错误;氯气不溶于食盐水,可排饱和食盐水测定其体积,则图中装置可测量Cl2的体积,B项正确;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C项错误;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NaOH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仪器的使用不合理,视线应注视锥形瓶中颜色的变化,D项错误。

12.下列实验装置不正确或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解析:选C。

碳酸氢钠加热分解,而碳酸钠不分解,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为碳酸氢钠,可鉴别,则图中加热装置及检验装置合理,A正确;钠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在坩埚中进行,在玻璃仪器中易发生仪器炸裂,图中坩埚、泥三角、三脚架均合理,B正确;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应选择移液管、滴定管等,不能利用容量瓶量取溶液,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C错误;制取蒸馏水,选择蒸馏装置,图中仪器、冷却水方向均合理,D正确。

13.FeCO3与砂糖混用可以作补血剂,实验室制备FeCO3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过滤操作中所用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漏斗
B.产品FeCO3在空气中高温分解可得到纯净的FeO
C.可利用HNO3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FeSO4溶液中的阴离子
D.沉淀过程中有CO2气体放出
解析:选D。

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为烧杯、漏斗、玻璃棒,故A错误。

产品碳酸亚铁在空气中高温分解会生成氧化亚铁与氧化铁的混合物,故B错误。

如果溶液中的阴离子含有SO,易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会对硫酸根离子的判断造成干扰,故C错误。

14.下面a~e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
a.量筒b.容量瓶c.滴定管d.托盘天平e.温度计
(1)其中标出仪器使用温度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实验时用来精确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

(3)使用前要检查仪器是否漏液的是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由于操作错误,使得到的数据比正确数据偏小的是________。

A.中和滴定达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内液面的读数
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所得溶液的浓度
(5)称取10.5 g固体样品(1 g以下使用游码)时,将样品放在了托盘天平的右盘,则所称样品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

解析:(1)所有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如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都标出使用温度。

(2)量筒是粗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容量瓶是定容仪器,滴定管是精确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

(3)容量瓶和滴定管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液。

(4)A中操作导致读数结果偏小,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中操作导致所配制溶液的体积偏小,根据c=可知溶液浓度偏大。

(5)从题给信息可知砝码质量为10 g,游码表示的质量为 0.5 g。

托盘天平使用时,称量物体应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m(物)=m(游码)+m(砝码)。

若称量的样品与砝码颠倒,则m(物)+m(游码)=m(砝码),m(物)=m(砝码)-m(游码)=10 g-0.5 g=9.5 g。

答案:(1)abc (2)c (3)bc (4)A (5)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