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言
一边是悲痛 一边是力量——汶川地震后的刘永好四兄弟
5
。
抬 送 伤者
。
.
与 众 人 挤 在 临时搭 建 的 工 棚
一
中过 夜 次 日 凌 晨 他 捡 了
, ,
月 14 日下 午
,
经 过连
的 自行 车 奔 波 在映 秀 镇 帮 助 救 援 几 天
后
川
,
续 4 0 多个小 时 的异 地 指 挥
后
.
他 再 次 携带 奶 粉 等物资 驾 车 进 入 汶
中国 科学院成 都 山
认 定 叠 溪 地 震 遗址
。
的勇 气 脱 下
.
公服
”
.
在 川 西 大地
定 他 们均 以 饲 料 为 基 础 并 开 始拓 展 不
同 的事 业 版 图
1933
。
地 研 究 所 世 界 遗 产 与 国 家 公 园 研 究 中心
,
闯出
一
片
”
希望
的天 地
.
20 0 4
年 11 月
刘 永 言 的大 陆 希 望 集
运 ! 重点检查华融化工
.
5
月
14 日
.
刘永行 之 子
、
33
岁的刘
,
看 有无 氯气泄 漏
厂 及 人 员安全 !
,
确保 工
这 条短
相 宇 以 志 愿 者 的 身份 步 行 进 入 映 秀 镇
询 问灾 区 最 紧缺 的 物 资
,
”
帮助 救 援 人 员
辆无 人认领
。
信 很 快 被 转 到 新 希 望 各位
迅速
而 这 场 地 震 的影 响 范 围
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4篇
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4篇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幸运,他们靠的是自己的双手,创造并建立自己的帝国。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成功人士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1董明珠,1954年8月出生于江苏南京,企业家、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 、世界公仆领袖联谊会经济领袖分会副会长、空调行业会长[2] ,先后毕业于安徽芜湖干部教育学院统计学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系研究生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3] 。
提起董明珠,竞争对手们是这样形容她的:“董姐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
”,可见这位铁娘子的厉害之处。
而格力内部的员工这样评价自己的女上司“说话铿锵有力,做事雷厉风行,即便不化妆,她也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许多。
”媒体们则说“这个女子,虽然36岁前的人生平淡无奇,但36岁后的她,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走出了一条别人无法复制的路。
”80后励志网带你一起了解这位女强人的女性职场励志故事。
为什么说董明珠的创业故事很励志,因为很少有人像她这样,36岁再从基层业务员做起,而15年时间,她用自己超乎普通女性的能力,升任格力集团CEO。
一、大器晚成不失天分董明珠跟那个年代很多人一样,出身也平平,1954年,她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1975年参加工作,当时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
36 岁以前,她的生活也是平淡无奇,没有人会想到,36岁以后的董明珠,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创造了让人无不佩服的职场传奇。
1990 年,董明珠毅然辞去工作,南下打工。
当时已经36岁的她,到了格力公司,要从一名基层业务员做起。
不知营销为何物的董明珠却凭借坚毅和死缠烂打,40天追讨回前任留下的42万元债款,令当时的总经理朱江洪刮目相看,成为营销界茶余饭后的经典励志故事。
这位女强人的创业传奇就是从这里开始。
靠着勤奋和诚恳,董明珠不断创造着格力公司的销售神话,她的个人销售额,曾经飙升至3650万元。
二、雷厉风行的女上司1995年,董明珠成为格力的销售经理,下属们是这样看当时的这位女上司:一个从不按牌理出牌的人,她的“牌理”只有一个:自己的原则,自己认为对的。
刘氏兄弟抱团打天下
刘氏兄弟抱团打天下作者:吴曦来源:《现代工商》2012年第10期出身贫寒立志创业刘氏四兄弟: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刘永好。
寓意:言行美好。
父亲是一个颇具革命热情的知识分子,母亲是一位早年参加革命,后来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的知识女性。
家庭教育氛围,造就了四个兄弟追求知识、热爱学习的天性,父亲在科技制作上的教育和引导,母亲对孩子的传统、严格教育,对四兄弟产生了终身影响。
他们出生的四川新津县古家村,是一个出了名的贫穷村。
民谣曰:“肖坝子,古家槽,烂泥杂草长齐腰。
锅里无米煮,灶里无柴烧,有女不嫁古家槽。
”20岁前,刘永好没有一件新衣服,没有穿过一双像样的鞋。
为了过年的时候让孩子们能够吃上一点肉,刘永好和他的三个哥哥一起,被逼上了创业之路。
1980年春节,二哥刘永行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
短短几天功夫,竟然赚到 300元,相当于 10个月的工资!这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兄弟们心里炸开了花:“既然修理无线电能挣那么多钱,是不是可以办一家电子工厂呢?”中国历来不缺乏有想法的人,缺的是将想法付诸实践的人。
说干就干,这是刘氏兄弟一个重要特点。
对于学计算机的老大刘永言、会修家电的刘永行、学机械的刘永好来说,生产电子产品,不是什么难事。
很快,中国第一台国产音响横空出世,起了个名字叫“新意音响”。
刘永好拿着音响,来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刘氏出技术和管理,生产队出地、出钱,工厂一人一半。
没有想到,这个事情报到公社之后,党委书记一句话:“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
”刘氏兄弟的创业美梦,胎死腹中。
1982年,刘永美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
他对母亲说,毕业后要回乡当农民,搞养殖业。
母亲不解地说:“农村苦,你当了 10多年农民,还没当够?”刘永美大学毕业后,到新津县农业局当了技术员,但是心里确实不甘。
经过反复思考,在一个星期日,他和兄弟们一起,在老家的树荫下,召开了刘氏家族历史上的“四方会议”。
这次会议,做出了刘氏兄弟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艰难选择:全部辞职,下乡搞实业。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分享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分享独自闯出一片事业天空,或者集结三五个好友的力量,合力创一番事业,是很多人都曾有过的梦想。
也有很多通过创业成为大家口中的成功人士。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业成功人士故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创业成功人士故事1:刘永好“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例子,从独木舟上翻下去,下去了就是下去了,再翻过来非常地难。
”“我们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企业家,不多了……”刘永好在一个论坛上碰到鲁冠球,两人相对,发出如此慨叹。
在80后刘畅接刘永好接力棒任新希望集团董事长的文章里,我们讲了四川首富刘永好退休,80后女儿刘畅接任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出生于1980年的刘畅,26岁时已成为中国最年轻女富豪,2006年胡润女富豪榜第九位。
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刘永好的创业史,刘永好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刘永好开始出席一些论坛活动,到90年代,他留意到身边参会的人悄然发生了些变化。
到现在,变化越来越大了,“原来跟我们一起开会的朋友越来越少了,”他说:“有的不干了,有的去世了,有的倒闭了,有的被抓了。
”1951年出生的刘永好,从1982年开始创业,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
白手起家的传奇让位于中国首富的光环。
在2010年的胡润川渝富豪榜上,刘永好以250亿的身家位列第一。
把希望做大在做希望牌饲料之前,刘永好在孵鹌鹑蛋;在卖鹌鹑蛋之前,他是人民教师。
下班之余,刘永好和另外三个兄弟在自家阳台上养起鹌鹑,并售卖鹌鹑蛋。
当时的他们没有想到四年后将会成为足以笑傲世界市场的鹌鹑大王。
到1986年专做猪饲料之前,他们在成都青石桥开了一个鹌鹑蛋批发门市部,后来又在东风农贸市场开了一家更大的店。
在青石桥的时候,刘永好的母亲坐镇店中,他们兄弟四人就出去跑销售。
到后来母亲去世的时候,刘永好他们才知道兄弟们富了以后给母亲的钱全被老人捐给了青石桥的乡亲。
东风农贸市场的店是他们崭露头角的开始。
那时候,店里每天的存货都有鹌鹑蛋数十万只。
养殖场也是刘永好出生地所在的四川新津县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在养鹌鹑。
成功人士励志创业故事(通用4篇)
成功人士励志创业故事(通用4篇)刘永好创业时刻:1982年四兄弟开始从事养殖业第一桶金:鹌鹑养殖创业20多年的磨练对于我来说,拥有多少财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拥有了创造这些财富的潜质!假如我的所有财富都消失了,还能够从头再来。
刘永好出生于四川新津一个贫苦家庭的刘永好,20岁之前几乎没有穿过新鞋,因此其最大目标是拥有一双新鞋和一辆自开车。
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进入当地的工厂当一名工人,那样自己就能够衣食无忧虑了。
近5年的知青生涯结束后,刘永好又进入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成为老师。
此时,他的大哥刘永言已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成都906厂计算机所工作;二哥刘永行从成都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到了县教育局工作;三哥陈育新(刘永美,因过继到陈家而改名)从四川农业学院毕业后在县农业局当农技员。
在开放的大形势下,四兄弟开始不安分起来。
1980年春节,刘永行为了让哭闹着要吃肉的四岁儿子能够在过年时吃上一点肉,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
短短几天里他竟然赚了300元,相当于他当时10个月的工资!四兄弟一商量,就想办一家电子工厂,并很快生产出音响样品。
刘永好拿着音响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他们出技术和管理,生产队出钱。
没有想到的是,此事上报到公社之后,公社书记一句“群众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此事胎死腹中。
1982年,四兄弟经过激烈的讨论,三天三夜的家庭会议做出决定:辞去公职干个体。
他们就想,搞自己以前做过的音响投资大,而且还有很多条条框框;而搞养殖业不需要很多投资,技术含量低,自己也熟悉。
创业目标定下了,资金还没着落,四兄弟想到向银行贷款1,000元,但结果是当头一盆冷水。
他们只好典当了手表、自开车等值钱的家当,筹集了1,000块钱,开始养鸡、养鹌鹑。
“当时真的是一分一分挣钱,看着鹌鹑下了一个蛋,就意味着赚了一分钱。
”刘永好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当时骑车载着鹌鹑蛋被一只狗追赶,之后摔倒在地,200只鹌鹑蛋全摔碎了,他当时掉下了眼泪,不是正因被狗咬得疼,而是惋惜碎掉的蛋。
希望集团“分家”之路
希望集团“分家”之路作者:江远来源:《管理学家》2010年第02期1983年,刘氏四兄弟凑了1000元开始创业。
1995年,他们就坐拥数亿资产,被《福布斯》评为中国民营企业家首富。
1994年,他们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
此后,希望集团曾先后荣获中国饲料工业百强第一名、中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第一名和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第一名。
1992年和1995年,刘氏四兄弟先后两次划分产权。
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分家”?众多家族企业因产权问题而分崩离析,他们为何能“好聚好散”?四兄弟分立后,他们又沿着什么路径续写各自的传奇?刘氏四兄弟从由亲情维系的模糊产权,到明晰产权,用了13年。
他们是“亲兄弟明算账”的典范,虽然也经历了感情的痛苦和挣扎,但“分家”却让创造力得以解放,并让企业实现了“裂变式”的发展。
“兄弟共产主义”1983年3月,陈育新(即刘永美,从小过继给陈家,故更名为陈育新)在四川新津县古家村办起了“育新良种厂”。
启动资金是和其他三兄弟一起凑起来的,一共1000元。
当时,四兄弟都拥有令人羡慕的“铁饭碗”:老大刘永言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就职于国营大厂的电子计算机室;老二刘永行有师范专科文凭,在县教育局供职;老三陈育新毕业于四川农学院,在县农业局当技术员;老四刘永好则毕业于省电大,在成都当中专教师。
虽然生活稳定,但四兄弟苦于才华和抱负无法施展。
他们商量好了,为了稳妥一些,陈育新先出来干,另外三人再陆续辞职。
1983年,刘氏兄弟通过卖鸡苗挣得了第一笔钱,一共720元,每人分得180元。
大哥刘永言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国家领导人访问朝鲜,金日成送给中国一批鹌鹑。
鹌鹑蛋营养价值极高,被称为“动物人参”,而且市价也很高。
刘永言便用180元买来了50只大鹌鹑和200个种蛋。
不曾想到,正是鹌鹑为他们打开了财富之门。
通过科学养殖和吃苦耐劳,刘氏兄弟逐渐成为了“鹌鹑大王”。
当初投入的1000元像滚雪球一样,第一年变成了3000元,第二年变成1万元,到第七年即1989年就变成了1000万元。
5个成功人士的创业励志故事
5个成功人士的创业励志故事成功人士的创业励志故事向来为人津津乐道,他们在创业时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和面对困难时迸发的潜力令人侧目。
本文介绍了5个关于成功人士的励志创业故事.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李嘉诚年龄:81岁创业时间:1950年创立长江塑料厂第一桶金:塑胶花生意逆境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身处逆境时,我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条件,因为我勤力,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信誉。
李嘉诚:塑胶花传奇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李嘉诚觉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头地,学习是惟一的武器,他开始自学。
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虽然艰辛,但李嘉诚觉得十分充实,“年轻时我表面谦虚,但内心很骄傲。
因为你看见身边的人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却日渐提高。
”1940年秋,李嘉诚一家从潮州逃难至香港,栖居在舅舅的钟表行中。
李家原本没有商业传统,到香港前,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爷爷是清朝最后一届秀才,两位伯父在民国初年就取得了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博士学位。
李家可算的书香门第,在当地受人敬重。
但这些在当时的香港没有半点价值,甚至为生存带来了压力,一家人卑微如蝼蚁。
13岁的李嘉诚不得不失学,寄人篱下当学徒。
白天有做不完的工作,夜晚则必须搬开家具与其他伙计挨着入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攻占香港,李嘉诚的母亲只好带着弟妹重回老家,留下他们父子二人。
更大的不幸是,贫困抑郁的父亲竟染上肺结核,大半年后去世。
在父亲过世前一天,并没有向他交代事情,反而问他有什么话说。
“我安慰父亲,告诉他‘我们一定都会过得很好’。
”14岁的李嘉诚独自面对父亲的死亡,“彷佛一瞬间被迫长大”。
历经家道中落、少年失学、父亲过世、孤独的流落异乡,迫使李嘉诚在很短的时间内压缩成长。
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李嘉诚觉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头地,学习是惟一的武器,他开始自学。
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虽然艰辛,但李嘉诚觉得十分充实,“年轻时我表面谦虚,但内心很骄傲。
中国最神秘的十大财团
中国最神秘的十大财团我们都知道香港首富李嘉诚是从一个小业务员做起自己的生意,现在李嘉诚家族已经富如敌国。
你知道还有谁上过中国富豪榜吗?你知道他们家背后的故事吗?1.荣氏家族2.李嘉诚家族3.刘氏家族4.王永庆家族5.包玉刚家族6.蔡万霖家族7.张荣发家族8.南存辉家族9.梁庆德家族10.茅理翔家族1.荣氏家族荣氏家族拥有百年荣誉称号,如“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等王牌称号。
这是中国最富有的家庭之一。
茅理翔泽东曾这样评价荣氏家族:“荣氏家族是中国唯一一个真正能称得上世界财团的。
”这么高的荣誉评价,对于荣氏家族这些年的努力来说,没有白费。
第二继承人荣毅仁从1957年成为上海市副市长,到1993年成为国家副主席。
可见荣氏家族的影响。
2.李嘉诚家族1904年,日军侵华,当时年仅14岁的李嘉诚随父母从家乡潮州逃到香港。
绝望的一家人只好去找家境殷实的舅舅庄静安。
不久后,他的父亲因病去世。
临终前,他问李嘉诚有没有什么愿望。
谁知年纪轻轻的他居然说:“等我长大了,我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2014年,李嘉诚近25%的屈臣氏股份换来440亿港元,卖给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短短8个月获利710亿港元;到2014年,世界首富《福布斯》杂志公布,李嘉诚个人净资产高达31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20位;2015年3月下旬,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和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将分拆约102.5亿英镑,收购英国第二大移动电信运营商O2。
之后李嘉诚家族拥有的资产包括三个港口、三家连锁店、一家移动运营商、一家铁路集团、一家区域煤气公司、一家自来水公司和一家区域电网公司,合计约3900亿港元。
从业务员到总经理,李嘉诚的座右铭是:有诚信的人会比没有信用、懒惰、乱花钱、不想上进的人有更多的机会。
带给他很多人生启示,让李嘉诚家族成为地产界的老大,中国首富。
3.刘氏家族刘永行、刘永言、刘咏梅、刘永好四兄弟于1948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新津县。
四兄弟的秘密和希望
四兄弟的秘密和希望作者:刘东奇来源:《家族企业》2018年第04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系辞上》他们是改革开放初期最早一批辞去公职、投身商海的开拓者;他们凭借技术和头脑,短时间内将资产由千元变成千万;在“万元户”的说法刚流行时,他们的资产已过数亿,而此时他们却开始了“和谐式分家”;之后他们带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各自发展,成为中国富豪榜前列的常客;他们就是希望集团的创始人——刘氏四兄弟。
四人齐心创办的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当初的四川新津县新良种场发展为如今的希望集团,成为中国新兴企业发展的典型代表。
那么,他们的创业历程是怎样的呢?国运、家运和个人命运的交织中,他们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本文即试图对刘氏四兄弟的创业史进行回顾,从他们的经历中为中国的家族企业找寻可资借鉴的启示。
苦难历程四兄弟的名字是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陈育新)和刘永好,加上妹妹刘永红,合起来就是“言行美好红”。
据说,这样一组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名字,早在兄弟几个出生以前,父母就已经定下来了。
刘永好曾解释说,父母取名的寓意就是希望他们会说话,会做事,心灵美。
尽管带着美好的寄托出生,四兄弟的童年生活却远称不上幸福。
刘氏四兄弟出生的四川新津县古家村是出了名的穷村,民谣中唱道:“肖坝子,古家槽,烂泥杂草长齐腰。
锅里无米煮,灶里无柴烧,有女不嫁古家槽。
”甚至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老三刘永美在两岁时就被过继到新津县顺江乡古家村陈耀云家,改名为陈育新。
四兄弟如何通过艰苦卓绝的创业改变命运,乃是后话。
刘氏家族的故事还要从四兄弟的父母刘大镛和郑康致夫妇讲起。
跌宕起伏的国运和家运在希望集团四川新津基地研究所大院翠绿的草坪上,矗立着夫妇二人的雕像:左边的郑康致留着短发,一件毛衣搭在她腿上,凝望的双眼充满着慈爱、自豪、欣慰与一丝眷恋;右边的刘大镛面容清瘦,戴着眼镜,透露着睿智的光芒,手拿一本书,目光眺望着远方。
每当清明或者其他重要节日,兄妹们就会放下手上繁忙的事务赶到这里,缅怀双亲。
中国10名白手起家的世界级富豪
中国10名白手起家的世界级富豪2014-05-07 来源: 东方财富网核心提示:白手起家,古今中外不乏其人。
然而,在仍是发展中国家行列中的中国,白手起家迅速积累起神话般的巨额财富,成为世界级富豪,恐怕就寥若晨星。
白手起家,古今中外不乏其人。
然而,在仍是发展中国家行列中的中国,白手起家迅速积累起神话般的巨额财富,成为世界级富豪,恐怕就寥若晨星。
1、亚洲首富李嘉诚:1928年,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李嘉诚随父母全家逃难到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惜不久父亲因病去世。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及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
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
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
1979年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1年获选“香港风云人物”和太平绅士。
1989年获英国女王颁发的CBE勋衔、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1993年度香港风云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
2011年,李嘉诚工夫茶传奇故事入选国家孔子学院汉语外教文章。
201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诚的净资产总值高达310亿美元,蝉联亚洲首富,全球排行第20位。
2014年3月,李嘉诚将屈臣氏股份近25%作价440亿港元卖给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在8个月中已套现超过710亿港元。
2014年3月,出版相关传记《李嘉诚:成功没有偶然》。
2、刘氏四弟兄,出生于四川省新津县城关镇,父亲刘大镛为其取名名字的最后一字连起来为“言行美好”,即:老大刘永言,老二刘永行,老三刘永美,老四刘永好。
新希望集团详介
4
1 2
新希望集团的业务组成
2005年至今 “打造世界级农牧业 企业”战略实施期 1999~2004 国际化发展期
3 5
6 7
1982~1986 创业期
1996~2003 多元化发展期
1986~1995 主业成长期
4
1 2
新希望集团的业务组成
四大板块
3 5
6 7
农牧与食品 化工与资源 房地产与基础设施 金融与投资
3 4
6 7
5
1 2
新希望集团的发展战略——战略转变
• 1、创业和生存(1982~1987):第一桶金的挖掘 • 80 年代初期,刘家四兄弟萌发了经商的念头,经过多方面探索,最终选择了 养殖业。 • 1982 年他们利用1000 元启动资金建立了“育新良种场”,主营养鹌鹑。当时 他们紧抓国有企业对赚钱“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时机,开足马力育种、孵雏、 卖饲料,全方面供应鹌鹑养殖业。适应了市场的需要,刘氏兄弟的买卖越做越 顺,不仅净赚了1000 多万利润,掘到了“第一桶金”,还获得国家星火科技 成果二等奖,名利双收。
• (一)股权分置内容
• 以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的公司总股本为基础,由全体非流通股股东向方 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部流通股股东按比例支付其所持有的 31,200,000股公司股份,使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送3股股份的对价。
4 5
6 7
3
1 2
新希望股份的股权分置改革
(注:希望大 陆持有股票共 9,254,863股已 质押。按照新 希望股权分置 改革方案,其 应承担的安排 对价的股数共 1,366,598股, 新希望集团承 诺由其代为垫 付。)
3 4
6 7
5
1 2
刘永好简介刘氏四兄弟是指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刘
刘永好简介刘氏四兄弟是指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刘氏四兄弟。
刘氏四兄弟是指刘永言。
刘永行。
刘永美。
刘永好。
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早那批辞去公职。
投身商海的勇敢者;他们凭借技术和头脑。
短时间内令资产由千元变成千万;在“万元户”的说法刚流行时。
他们资产已经数亿。
而此时他们进行了在家族式企业中颇为少见的“和谐式分家”;之后他们带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各自发展。
成为中国富豪榜前列的常客。
中文名,刘氏四兄弟。
国籍,中国。
职业,企业家。
家庭关系。
刘氏四兄弟:刘永言。
刘永行。
刘永美。
刘永好。
寓意:言行美好。
两岁时老三刘永美。
由于家庭生活困难。
被过继到新津县顺江乡古家村陈耀云家。
改名为陈育新。
创业过程。
1982年他们变卖手表。
自行车等家产。
筹集1000元人民币。
作为创业初期的投入。
从种植。
刘永好简介养殖起步。
历经磨难。
坚持不懈。
经过六年时间。
积累了1000万元并在80年代末期转向饲料生产。
随后的8年时间里。
他们以自己的努力让企业滚雪球式地发展。
创出了中国最大的本土饲料企业集团——希望集团。
希望集团是中国100家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的第一名。
曾被中国国家工商局评选为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第一名。
“清官难断家务事”。
但在刘家没有难断的家务事。
创业阶段。
刘氏兄弟很少有不可调和的分歧。
偶尔有几次。
母亲大人在世的时候。
最终由她来决断;母亲去世后。
老大刘永言说话比较有分量。
兄弟们的性格都是尊重真理。
有事坐下来谈。
谁有理听谁的。
刘家有四个媳妇和一个女儿。
创业之初。
四兄弟便开了一个“大男子主义和霸权主义味道十足”的会。
一致通过了“让各自媳妇回家看孩子。
今后不得参政议政”的决策。
刘家内部没有乱七八糟的事。
家和万事兴。
从这一点来看。
刘家兄弟不赢都没有道理。
1992年。
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
在希望饲料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
集团成立不久。
按照兄弟四人的价值取向和各自特长。
创业团队分裂的原因及建议
真正全身投入者只有一到两个人, 造 成 的 结 果 就 是 1+1< 2 了 , 这 种 情 况 必 定会导致创业团队的解散。
6.利 润 分 配 未 明 确 团队在创立初期没有确定一个明 确的利润分配方案, 随着企业的发展, 利润的增加, 在利润分配时出现争议 导致创业团队解散。这种情况在民营 企业中是非常普遍的, 很多新创企业 的创业团队在发展初期, 或者是没有 考虑到, 或者是碍于面子, 没有明确提 出未来具体的利润分配方案, 等到企 业规模扩大的时候开始为利润怎么分 配而争执。 7.股 权 纷 争 创业团队成员间股权分配是一个 敏 感 、困 难 , 但 又 十 分 重 要 的 议 题 。 创 业初期, 企业前景未卜, 再加上大家碍 于情面, 往往没有明确成员股份的多 少。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企业做大 了, 这时股权分配却成了难题。因为每 个成员对企业的贡献是很难精确量化 的, 所以每个成员应该占有多少股份 就难以形成统一意见。这时一些团队 成员因为分 配不公而负气出走 。20 世 纪 90 年 代 , 我 国 著 名 民 营 企 业“ 四 通 集 团 ”正 是 因 为 股 权 分 配 问 题 , 造 成 数 位公司高层出走, 公司出现几次动荡, 企业的经营大受影响, 四通的股权分 配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8.争 权 夺 利 一些成员非常在意自己的地位与 利益, 将自己凌驾于团队之上; 一些团 队成员为了权利, 拉帮结派, 相互争 斗。爱多的溃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 司创始人胡志标与陈天南的争斗。爱 多是由胡志标与其儿时伙伴陈天南共 同 创 建 。爱 多 的 所 有 人 事 任 命 、财 务 管 理和日常经营都由胡志标全权负责, 陈天南基本不插手。1998 年 , 向 来 以
40。 比 尔·盖 茨 和 保 罗·艾 伦 的 关 系 非 常好, 但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则很清 楚 。这 就 是 好 朋 友 明 算 账 。除 了 美 国 人 的习惯以外, 这种关系还使他们保持 了长久的朋友关系。
2000年中国十大富豪
2000年中国十大富豪(1)荣毅仁及其家族年龄:84岁出生地:江苏无锡文化程度:上海圣约翰大学(1949年前上海最负盛名的大学,现华东政法学院)主要企业:中信集团主要行业:投资公司财富:截止2000年9月中旬,荣毅仁家族在香港上市企业中信泰富公司拥有18%的股份,价值19亿美元。
早在1949年之前,荣氏家族便是上海最富有的家族之一,靠纺织及面粉工业富甲一方。
解放后,荣毅仁决定留在中国,并于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
1978年,荣毅仁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当时邓小平要求荣毅仁发展中国工业。
同年,荣毅仁创办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成为中国海外融资最大的窗口。
荣毅仁曾在1993-1998年出任中国国家副主席。
(2)刘永行及其兄弟年龄:52岁出生地:四川新津文化程度:大学主要企业:希望集团主要行业:动物饲料财富:按1999年集团价值计算,拥有10亿美元希望集团从一家带着泥土气息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之一。
希望集团1982年起家,以饲养鹌鹑为业,因为鹌鹑蛋是中国人餐桌上的美食。
刘永好(全国人大代表)、刘永行、刘永美、刘永言四兄弟目睹了泰国正大集团通过在四川销售猪饲料而在华迅速拓展的成功案例,四兄弟研制出了拥有自主品牌的猪饲料。
目前,希望集团(按地理位置分成两家公司,分别由刘永行和刘永好掌管)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
希望集团通过收购国有企业发展壮大自己,仅今年就将收购30家国企。
刘永行对与正大集团的竞争津津乐道:"没有他们虎视在侧,趣味就会大减。
"刘永行指出,希望成功的秘诀是:在困难时期锲而不舍。
(3)任正非年龄:56岁出生地:不详文化程度:大学主要企业:华为科技主要行业:电信设备财富:据估计深圳华为公司价值100亿美元,估计任正非在华为拥有价值约5亿美元的股权.任正非曾是解放军军官,退役后他于1988年创办了深圳华为,公司迅猛发展,现在年销售额已达15亿美元,成为中国市场GSM设备、交换机产品及接入系统的领导者之一。
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
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1):柳传志年龄:65岁创业时刻:1984年创立联想第一桶金:汉卡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
正因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柳传志:做“倒爷”被骗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
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
”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
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时任计算所所长的曾茂朝(现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也一向在私下里鼓励手下创立公司。
已年逾40岁的柳传志主动提出了要创业,“我40岁的时候是正因前面没有路可走,因此选取了创业。
”当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组成三人核心成员,柳担任副总经理。
曾茂朝将计算所的传达室交给柳传志使用,又给了20万元开办经费,还给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纳本所人员,能够使用所里的技术成果,员工能够使用自我原先在计算所里的办公室、电话以及所有资源等。
虽然支持很多,但是从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几个月里,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么。
柳传志之后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因此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
”于是,包括柳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户外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之后正因听说倒买一台彩电能赚1,000块,联想也跟着去做。
当时有说法“骗子比彩电还多”,尽管柳传志留意谨慎的叮嘱要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也的确看到了电视,但是等钱汇过去,对方却消失了,联想一下被骗去14万元。
电子科大近几年的知名校友
电子科大近几年的知名校友按行话说,都是些过去的人了,荣誉只属于过去,光荣还在前方,努力!!!网易创始人:丁磊(中国十大IT人物)康佳集团总裁:梁荣康佳集团副总裁、兼康佳通信科技公司CEO:黄卫钢华为董事长兼副总裁:孙亚芳托普集团董事局主席:宋如华(中国十大IT人物)华晶集团总经理:王国平鼎天集团CEO:陈亚平希望董事局主席:刘永言(中国首富)中国神州五号飞船北京航天指挥中心主任:席政长虹集团执行总裁:王凤朝长虹集团副总裁:邬江迈普集团总裁:花欣中国联通执行总裁:李正茂国腾集团总裁:何然浪潮软件CEO:王柏华(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之一)东方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齐春(年度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之一)启明软件CEO:王德铭(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候选人)大唐电信研究院院长:李世鹤(中国3G之父)TCL董事长兼通讯公司CEO:万明坚厦新电子总裁:陆焕文飞通集团总裁:黄章勇世纪永联CEO:赵晓侠深科技CEO:王志荣深科技副总裁:伍荣生卫士通公司董事长:罗天文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证券业软件的老大)总裁:赵剑威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和首席科学家:邱才明深圳京华电子股份公司总经理:田进深圳中电投资股份公司总经理:李敬和彩虹集团总工程师:武英忠安博公司总裁兼CEO:黄劲信息产业部58所所长:胡先发中科院院士,GIS领域科学家,电子科大68界毕业生:李小文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微波电子学家、共和国五十位著名科学家之一:刘盛纲中科院院士、中国激光第一人:周炳琨信息产业部电子29所所长:陈润生信息产业部电子30所所长:罗天文信息产业部电子24所所长:王俊波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国际联络工委主任:徐志伟密码学权威、网络信息安全专家:杨义先美国开路鹏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彭泽忠博士协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国伟四川大学校长:卢铁城成都市副市长:郝康理国家863计划803主题专家组成员:刘濮鲲总参某部高级参谋:修小林广州世纪华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永平。
电子科大知名校友
随着全球经济信息化以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科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跨入新的历史阶段,学校综合实力、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迈上了新的台阶,相继进入了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行列,近年来更是被誉为“中国民族信息产业的摇篮”,并且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我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电子科大是电子类学校唯一的34所985工程学校,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并称弱电三强;作为“中国民族信息产业的摇篮”,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实力强劲,中国微波之父,第三代移动通信之父均出之于此。
电子科技大学著名校友:康佳集团总裁:梁荣托普集团董事局主席:宋如华(二000年度中国十大IT人物)华晶集团总经理:王国平网易创始人:丁磊(二000、一年度中国十大IT人物)鼎天集团CEO:陈亚平希望董事局主席:刘永言(中国首富)迈普集团总裁:花欣中国联通执行总裁:李正茂国腾集团总裁:何然长虹集团执行总裁:王凤朝长虹集团副总裁:邬江华为科技董事长兼副总裁:孙亚芳浪潮软件CEO:王柏华(二00一年度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之一)东方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齐春(二00一年度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之一)启明软件CEO:王德铭(二00一年度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候选人)大唐电信研究院院长:李世鹤(中国3G之父)原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明坚厦新电子总裁:陆焕文飞通集团总裁:黄章勇康佳集团副总裁、兼康佳通信科技公司CEO:黄卫钢世纪永联CEO:赵晓侠深科技CEO:王志荣深科技副总裁:伍荣生卫士通公司董事长:罗天文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证券业软件的老大)总裁:赵剑威斯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和首席科学家:邱才明深圳京华电子股份公司总经理:田进深圳中电投资股份公司总经理:李敬和彩虹集团总工程师:武英忠安博公司总裁兼CEO:黄劲信息产业部58所所长:胡先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GIS领域科学家,电子科大68界毕业生:李小文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微波电子学家、共和国五十位著名科学家之一:刘盛纲中科院院士、中国激光第一人:周炳琨信息产业部电子29所所长:陈润生信息产业部电子30所所长:罗天文信息产业部电子24所所长:王俊波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国际联络工委主任:徐志伟密码学权威、网络信息安全专家:杨义先美国开路鹏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彭泽忠博士协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国伟四川大学校长:卢铁城成都市副市长:郝康理国家863计划803主题专家组成员:刘濮鲲总参某部高级参谋:修小林电子科技大学著名校友:==========================丁磊:1993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微波通信)专业,获学士学位。
四兄弟卖鸡蛋故事
四兄弟卖鸡蛋故事古语有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意思是只要兄弟们一条心,再坚硬的金属也能把它斩断,形容团结力量大。
可俗话说:“共苦容易,同甘难。
”一旦真的取得成功,赚到钱,人心就会发生改变,今天要说的4兄弟,就通过共同的努力打造出家族产业,均晋级为百亿富豪,在如此巨额的金钱面前,4兄弟又该何去何从?他们能否同甘?刘氏四兄弟,即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陈育新),刘永好,父母取“言行美好”的寓意,为他们取名。
4兄弟的父母特别幸运,因为4个儿子都听话懂事,且脑袋瓜子都不错,老大毕业后在某国营单位的计算机室工作;老二毕业后在县教育局工作;老三毕业后当上了农技员;老四毕业后在中学教书。
按理说,这4个人都捧着人人羡慕的“铁饭碗”,老天对他们已经够垂青的了,但兄弟4人就是不安分,他们想要趁着年轻再拼搏一把,于是他们偷偷决定——脱公服当专业户!当时父母一听,差点没“气晕”过去,可兄弟4人是先辞职了再摊牌,父母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同意,但要求他们一定好好干。
大哥刘永言带着他们4个人变卖手表、自行车、各种家具凑出的1000元本钱,开了一家“育新良种场”,因为老三是从农学院毕业的,有专业知识,很快,他们迎来了第一笔生意,并且是大生意,对方向他们预定了10万只良种鸡。
兄弟4人摩拳擦掌,各司其职,顺利孵出2万只小鸡,先给对方交货,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运输途中,小鸡闷死了一半,购买小鸡的专业户家又遭了火灾,烧死了剩下的小鸡,专业户几乎倾家荡产,4兄弟几乎分文未得。
眼看着场里马上要迎来8万只小鸡,他们可怎么办呢?4兄弟互相打气,决定一只一只把小鸡卖掉!说干就干,他们连夜编竹筐,凌晨4点就蹬着自行车赶到20公里以外的集市,拿着喇叭扯着嗓子卖鸡。
由于刘氏四兄弟的鸡品质好,十几天后终于顺利卖完,算了算,兄弟四人赚了10万多元,他们激动得不行。
第二年,他们从养鸡上总结经验,决定养鹌鹑,因为鸡蛋才卖1毛钱,但鹌鹑蛋可以卖2毛,而且鹌鹑出蛋壳40天能下蛋,怎么算都比养鸡赚得多。
名人拼搏成功的事例【拼搏而获得成功的经典事例】
名人拼搏成功的事例【拼搏而获得成功的经典事例】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无懈的拼搏,才能够获得人生最后的成功。
一起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经过拼搏奋斗最终获得成功的经典事例,欢迎收藏哦。
拼搏而成功的事例篇1牛顿一谈到牛顿,人们可能认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有着非凡的智力。
其实不然,牛顿童年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
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
但他的兴趣却是广泛的,游戏的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
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等。
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许。
有时,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
一天,他作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
当夜幕降临时,点燃的灯笼借风筝上升的力升入空中。
发光的灯笼在空中流动,人们大惊,以为是出现了彗星。
尽管如此,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还是经常受到歧视。
当时,封建社会的英国等级制度很严重,中小学里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歧视学习差的同学。
有一次课间游戏,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
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刺激,愤怒极了。
他想,我俩都是学生,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牛顿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早起晚睡,抓紧分秒、勤学勤思。
经过刻苦钻研,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名列班级前茅。
拼搏而成功的事例篇2华罗庚1910年,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小县城——金坛。
他小时候,家中清贫,父亲在小镇上开了个小杂货铺,代人收购蚕丝,一家人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
华罗庚上初中时,对数学产生了特殊的兴趣,他的老师王维克很器重这个聪明机灵的少年,常常单独辅导他,给他出一些难题做,这使少年华罗庚得益匪浅。
华罗庚在金坛中学念完初中后,因家里无力再供他上学,只得辍学到父亲的小杂货店里帮助料理店务。
可这位酷爱数学的年青人,人虽然守在柜台前,心里经常琢磨的还是数学。
王维克老师借给他几本数学教材: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一本微积分。
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
四兄弟一商量,就想办一家电子工厂,并很快生产出音响样品。刘永好拿着音响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他们出技术和管理,生产队出钱。没有想到的是,此事上报到公社之后,公社书记一句“群众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此事胎死腹中。
由于意识到鹌鹑的生意不可能再扩大,1986年,四兄弟利用此前积累的近1,000万元资金转向猪饲料市场,期望集团诞生了,成为本土饲料企业龙头。1997年,四兄弟宣布和平分家,刘永言创立大陆期望集团,刘永行成立东方期望集团,刘永美建立华西期望集团,刘永好成立新期望集团。
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3):
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
柳传志:做“倒爷”被骗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天堂的孩子观后感
1982年,四兄弟经过激烈的讨论,三天三夜的家庭会议做出决定:辞去公职干个体。他们就想,搞自我以前做过的音响投资大,而且还有很多条条框框;而搞养殖业不需要很多投资,技术含量低,自我也熟悉。创业目标定下了,资金还没着落,四兄弟想到向银行贷款1,000元,但结果是当头一盆冷水。
他们只好典当了手表、自开车等值钱的家当,筹集了1,000块钱,开始养鸡、养鹌鹑。“当时真的是一分一分挣钱,看着鹌鹑下了一个蛋,就意味着赚了一分钱。”刘永好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当时骑车载着鹌鹑蛋被一只狗追赶,之后摔倒在地,200只鹌鹑蛋全摔碎了,他当时掉下了眼泪,不是正因被狗咬得疼,而是惋惜碎掉的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永言刘永言,1945年12月8日出生于四川省新津县,现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希望集团”董事局主席,系希望集团创始人和奠基人。
1999年希望集团销售收入达80多亿,面向新世纪,希望集团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将发展重心之一转向高新科技领域。
据有关方面预测,由刘永言研制开发的深蓝中央空调系统将带来世界空调的又一次革命和飞跃。
因此,刘永言被誉为“民营实业科学家”,被视为当代中国的科技英豪,那么他是怎么走上科技实业之路的呢?一个求知欲极强的孩子1949年,经过严冬的磨砺,迎来了1950年大地回春的日子,刘永言这时正好四岁。
稍经世事的他和所有的农家孩子一样在共和国蔚蓝的天空下过着天真无邪的生活。
1954年,这时的刘永言正好8岁,他加入了少先队。
由于他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学习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老师喜欢他,同学爱戴他。
1956年的国际六一儿童节,他被选为全校少年儿童的优秀代表,出席了县上召开的优秀少先队员代表大会。
刘永言的父亲是一个颇具革命热情的知识分子,母亲是一位早年参加革命,后来又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的知识女性。
这样的家庭教育氛围造就了小永言追求知识、热爱学习的天性,特别是父亲在科技知识和小制作上对他的教育和引导。
极善引导的父亲一向注重启迪和开发他的潜在智力,注重于全面培养他的各种能力和兴趣。
与其他那些有文化的家庭不同的是,他的父亲一直大胆地、谆谆善诱地在科学的道路上启迪、帮助、校正他的成长。
在永言九岁生日那天,父亲送给他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他爱不释手,仔细翻看着,上面有收音机原理及制作法、发电机原理、活性炭的制作法等等,在科学的道路上,在祖国广阔的西部,又多了一个孜孜不倦的孩子。
母校有电该多好由于性格刚强,善于动脑筋,并有着特殊的爱好,在村里的孩子中,年纪不大的刘永言常常成为大家的中心。
有时,小朋友们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去参观他自制的显微镜,透过它可以看清楚蚂蚁的嘴巴是怎样吃东西的;还可以看到毛毛虫扎人的毒毛上还有倒钩。
有一回,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刘永言用他自制的矿石收音机收到了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大家兴奋地欢呼起来。
那个时候川西农村还没有电,一到夜晚,只有月光没有灯光。
终于有一天,他通过自己的钻研,做出了简易发电机,使实验用小灯泡亮了起来,这样总算把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拉近了一步。
小小的成功使他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他就读的小学晚上有电该多好啊 那样,学校里所有的老师就不用在昏暗的豆油灯下批改作业;同学们就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看书、复习功课、做作业,再不用闻讨厌的油烟味了。
后来,这个愿望一直跟随着他,成为他童年的梦想。
母亲对永言兄妹的教育是传统的、严格的,凡事都要求他们能做得最好最完美,这对刘永言也产生了终身的影响。
如今,已成为一个世界瞩目的大经济集团董事局主席的他,仍然这么要求着自己。
母亲在新津县平冈小学任教,每至假期到县里集中学习时便带上刘永言。
母亲学习的时候,爱书的他就一头扎进图书馆,刘永言对世界的认识就是从这里知之甚多的。
1958年,在13岁的刘永言的设计、倡导下,他就读初中的成都八中成立了空气电池厂,他被选为了厂长。
经过几番实验,快接近成功了,可是新的难题出来了,在解决一项技术难题时,需要用活性炭,对于这种项目原料,先不说没钱买,更何况活性炭在当时是买不到的,怎么办呢?同学们围着他们的小厂长一筹莫展。
忽然刘永言灵机一动,“有了!我们去拾些核桃壳来,把核桃壳一烧不就成了活性炭吗?”“好哇——!”同学们欢呼起来。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用自制的电池点亮了电灯。
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时光飞逝,幸福的童年很快过去。
1961年,刘永言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成都重点高中——九中。
在那特殊困难的日子里,衣衫单薄、饥寒交迫的刘永言一头扎进了九中的图书馆里。
在这里,他广泛地涉猎群书,在当时中国盲目学习苏联的情况下,课堂里的知识是清一色的,可是图书馆的就不同了,它客观、全面、系统、无私地向每一位读者尽显它的所有,刘永言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可谓受用终身。
十五六岁的他已经撇下所谓的苏联专家和“苏学”,撇下当时一统中国天下的米丘林遗传学,深入地研究了孟达尔·摩根的遗传学、达尔文的进化论……。
随着国内学术气候的变化,人们的视角转向“苏学”以外的广阔的人类知识海洋。
一次,刘永言得知有一个关于遗传学的辩论会,一连高兴了好几天,想方设法弄到的一张入场券到手后,他如获至宝。
蹲图书馆的时光对他获取知识自然是最有裨益,高中毕业时,他已由入校时的“不起眼人物”一跃而为全班前几名的优等生。
然而,他竟然没“考”上大学。
一只纸箱和我的大学1964年,刘永言被分配到成都电机厂工作。
从此,他第一次正式跨进社会,开始了真正的独立生活。
少年刘永言用三毛钱买了一只大纸箱就装完了他的全部家当,他带着他的宝贝纸箱来到了电机厂,算是暂时安顿了下来。
虽然阴差阳错,刘永言没有如愿以偿考上北大,但他却把电机厂尚不理想的环境当成了磨砺自己的大学,那颗好学上进敏捷进取的心仍不时地“蠢蠢欲动”。
他学磨工,又学电加工。
他自己多看多摸索,不久就把师傅的手艺熟烂于心,并对自己的机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机床上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厂不久,他基本上掌握了厂里的第一线技术,开始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攻击难题了。
这时他将视角瞄向了电加工车间那个全厂上下一直解决不了的难题,高频炉加热无法适度控温的问题。
为此,这个厂生产出了不少次品、废品,给厂里带来不小的损失。
极爱思索的刘永言开动了脑子,经过工余时间的无数次实验,终于找到了一种适合高频炉用的控温材料。
利用铁磁材料的某种温度恒定的原理来控温,这项发明在当时简直是个大大的技术突破,在全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同时这项新技术也被迅速地推广到全厂生产第一线。
要实现自己的梦想1973年,刘永言被选送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深造,他以满分的好成绩被这所名闻遐迩的大学计算机系录取,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真正的大学生涯。
当一个人的天赋、爱好、多年的知识积累和机遇重新组合起来的时候,这对一个求知欲很强的青年来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刘永言对科技知识的追求从无止境,从不满足,在大学这座“知识的殿堂”里更是如此。
他在课余倡议搞实验室;他有时觉得课本太浅,许多地方应该加深、加重或应更加系统……这一切,与当时的政治大环境是相悖的。
那个年代有个最吃香的学生叫张铁生,因为考试交了白卷,正被举为全国考生的“英雄”和“样板”加以宣传学习。
在这种背景下,刘永言却在学校倡导搞实验室,加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在那个年月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
当他们班的同学到工厂去实习时,他常常被误认为是教师,这在当时被传成一个笑话,刘永言所在的班也因学习气氛特浓而小有名气。
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说明:时代的弄潮儿正是站在潮头奋勇前进的。
有一次,学校派他和另一位同学到湖南计算机厂实习。
当时的计算机是需要用上百平米的屋子来盛放的,一台台式计算机单是晶体管就是数万个,每次使用计算机都要在开机前进行晶体管测试,每次晶体管测试均用手工一个个把着测,费时耗力并且无法做到精确无误。
看到这个情况,刘永言就想,如果使用一种专门的测试仪器进行测试,肯定能减少误差,同时大幅度提高效率。
这个念头在脑中一闪,他立即紧紧抓住了它。
很快,他的测试仪研制出来了,测试晶体管时只需将晶体管导入仪器内,荧光屏上立即呈现出几个所需的数据,并在指示灯上分出红绿二指示区,合格或不合格立时得知。
这项测试技术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像风在传播般迅速被各地拥有计算机的厂家运用起来,时隔八年,《四川日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对这一技术作了详尽报道,这一技术的超前性和生命力更加充分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以“科技兴国”为己任几年的大学生活结束了,刘永言又回到了成都电机厂。
不过,此时的他已不再是一个磨床学徒工,而是一位很有成绩、全厂尊敬的工程技术人员了。
这时绵阳长虹彩电公司在生产电视天线模具时,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找到了成都电机厂。
刘永言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然后得出结论:该项技术难点是一个非圆曲线问题。
他用他聪明的脑瓜很快解决了这一难题。
消息传出,又陆续有许多单位前来,要求解决类似的技术疑难问题,这给厂里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效益。
为了更方便遇到类似问题的厂家,高效率地解决类似问题,他思考应该有一个专门的软件来进行处理。
于是,他以自己一贯的作风开始了研制。
当时他一家三代五口挤在一间房里,怎么能让人静下心来搞科研呢?刘永言想到去租一间附近的民房来做工作室,可是掂量了一下他手头那38元的可怜工资,他又犹豫了,38元,这可是全家五口人的“基本口粮”啊,租房一月至少得花去它的一半。
同妻子一商量,妻子的态度非常开明,对他说:“租吧,我们苦点没啥,可别耽误了你的事业!”就这样,刘永言一个人搬到了租来的民房里住下来,夏天蚊子多,再没钱买蚊帐了,他就自己动手做了个纱帐,可是纱布太少,只能做个很小的纱帐,晚上只顾护着脸和身子,至于手脚嘛,没办法就让蚊子咬吧。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开始了自己的软件研究。
1978年,刘永言成功地研制出了《BCD数控编程软件》,软件在成都电机厂的试验成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
可是,要把软件真正推向市场,让他的科研成果使全社会受益,却还有一段艰辛的路程要走。
刘永言咬咬牙,扛上他自己研制的设备出发了,他的目标是:全国所有大、中、小城市中需要这个软件的地方。
当时,在国内见过计算机的人并不多,更不消说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了,而要把一个计算机软件推向市场,使之迅速转化成为一件有价值的商品,更是无法想象。
超越时代的价值就像落后于时代的价值一样,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不为常人所理解或认知,虽然它是一个对当代极具价值和革命性的新生事物。
这就需要他的发明创造者去宣传它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一种好的新生事物,往往是代表时代方向的事物,它本身越是超前越是暂时不易被人接受,这是刘永言遇到的许多难题中的一个。
困境中,他灵机一动,采取了迂回战术。
他上门去第一句话往往不是向对方推销他的软件如何省钱省力,而是问对方“生产中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时的刘永言早已不是儿时用牙膏皮和玻璃片儿自制显微镜或放大镜的他了,他已成长为一个实用型的科学发明家,一般的电子机械厂里常遇到的难题对他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手到擒来的事。
由此,他聪明地打开了推销自研软件的大门。
时至今日二十多年过去了,刘永言的软件已成了公共财产,至今仍有包括成都所有电机厂在内的企业在使用它。
我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至今仍把它引入教材。
事实再一次有力地说明刘永言思维的超前性和具有的巨大科学价值。
软件开发的成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也为刘永言带来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笔大额财富,他的第一辆汽车和此后十多年推动其它产品研制的有关费用,很大程度上靠了这个软件的“特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