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仁荣中学高三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必修1光合作用导学案精品教育.doc

合集下载

仁荣中学高三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必修1第一章走进细胞学案

仁荣中学高三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必修1第一章走进细胞学案

仁荣中学高三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必修1第一章走进细胞考点一 从生物圈到细胞※【基础知识梳理】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 和 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依赖 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4):病毒没有 结构,只有依赖 才能生活。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系统是指彼此间 、 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3): 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可包含“非生命成分”的层次有 。

(4):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 生物的所有个体。

(5):群落:所有的 组成一个群落。

※【课堂巩固】【例题1】:下列关于HIV 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 在活细胞外能大量繁殖 B:HIV 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HIV 主要攻击B 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 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查出HIV 这种病毒 【例题2】:右图表示生命系统的哪一层次 (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 生物圈:【例题3】:由A 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是一种高致病性禽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B .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 .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D .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衍后代【例题4】: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紧密相联的。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B :某一地域中的蛇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层次C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D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考点二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基础知识梳理】1:完成蓝藻细胞和细菌的识图比较(1):图A 为 细胞结构模式图,图B 为 细胞结构模式图。

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5.4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5.4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案【学习目标】1、简述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

2、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

3、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4、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学习重点】1、尝试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学会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学习难点】1、尝试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学会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预习案【自主学习】1、光合作用是,利用,把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的过程。

2、人类研究光合作用这种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理过程的艰苦历程,在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几个著名实验:1864年,德国科学家证明;1941年,美国科学家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证明。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最终探明了这一途径称为。

3、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应:由此可知,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

4、请按表格要求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5、光合作用强度是指植物在内通过制造糖类的数量。

6、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等。

7、自养生物能够利用或无机物氧化释放出来的能量,以和为原料合成有机物;而异养生物只能利用环境中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8、化能合成作用是指自然界中少数生物利用环境中某些氧化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来制造的过程。

探究案探究一、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联系怎样?探究二、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哪些?探究三、、化能合成作用⑴什么叫自养生物?什么叫异养生物?⑵绿色植物属于自养生物,自养生物是否全是绿色植物?请举例。

(如硝化细菌)⑶硝化细菌怎样获得有机物的?⑷什么叫化能合成作用?它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区别?探究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光照强度①A点:光照强度为,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即是此时的。

②B点(光补偿点):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强度= 强度。

《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主题:《光合作用》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影响因素以及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一、导入引入1. 观察题:请观察下面的图片,思考这些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展示图片:向日葵、玉米、水稻等植物)2. 导入问题:你知道这些植物中的绿色部分是如何制造食物的吗?二、概念解释1. 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2.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中,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3.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到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 实例分析:请思考以下问题(1)如果一棵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阻碍,会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2)在哪些情况下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受到影响?2. 案例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并就植物生长发展过程中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展开讨论。

四、巩固扩展1. 小结概括:请总结本课内容,重点概括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影响因素以及重要性。

2. 拓展延伸:请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实验,探讨光合作用在不同植物种类中的表现差异,并思考光合作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五、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明白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努力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2. 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3. 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途径。

它发生在叶绿体中,通过光合色素吸收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并释放氧气。

高三生物导学案光合作用

高三生物导学案光合作用

第 3 页 共 4 页 第 4页 共4页基础过关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 .H 2O 在光下分解为[H]和O 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 .CO 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 .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的2.下列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B .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的含量是(甲+乙)<(丙+丁)C .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 .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3.将生长旺盛的植物置于玻璃钟罩内,浇足含18O 的水,在适宜光照下若干小时,下列物质中含有18O 的是( )A .O 2B .水蒸汽C .有机物D .以上物质全有4.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 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 、b 、c 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

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B .光照强度为a 时,光合作用停止C .丙组装置内的CO 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D .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5.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 2浓度、温度与光照强度的影响。

如图为在一定CO 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a 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 TP 的部位是线粒体 B .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5 mg CO 2/(100 cm 2叶·小时) C .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 点所示光照强度条件下11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 2叶 片一昼夜中CO 2的净吸收量为45 mgD .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

高中生物 4.2.2 光合作用导学案(必修1)

高中生物 4.2.2 光合作用导学案(必修1)

高中生物 4.2.2 光合作用导学案(必修1)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和过程【课标解读】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1、了解光合作用以及人类对它的认识过程;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解释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揭示每个实验的原理和结论。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联系【课堂活动】活动一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导学活动】阅读教材P72回眸历史内容完成以下填空1、17世纪中叶(1648年),范海尔蒙特用定量的方法研究认为:植物生长所需养料主要来自于,而不是。

2、1771年,普利斯特莱得知植物生长需要吸收,同时释放出。

3、1779年,扬英根豪斯认为植物需要才能制造出O2。

4、1864年,萨克斯采用检测淀粉的方法,确定叶片在下能产生淀粉。

5、1940年,鲁宾和卡门运用,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和糖类中的氢均来自。

6、1948年,卡尔文用标记的CO2进行示踪,发现CO2用于合成等有机物。

【思考交流】1、萨克斯的实验前对绿叶进行“饥饿”(即黑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2、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的目的是什么?碘处理前要用酒精隔水加热处理,为什么?3、阅读教材P74积极思维内容思考恩吉尔曼的实验在设计上的巧妙之处有哪些?4、如图为鲁宾和卡门进行的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________?【知识总结】根据上述探究历程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1)场所:____________ (2)能量____________ (3)反应物:________________(4)产物:____________ (5)实质:合成___________,储存___________。

(6)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理解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识别叶绿体的结构,分析叶绿体内有哪些结构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1、【1】_________和【2】________使其内部结构与细胞质基质分开,保证了叶绿体相对独立地进行代谢活动。

人教课标版生物高中必修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导学案

人教课标版生物高中必修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导学案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教材内容,结合动画及PPT演示,能够说出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通过进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探究活动,结合教师引导性的讲解,能够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并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教学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探究影响光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三、自主学习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土壤中的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

2.1771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实: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证明了在更新空气中不可缺少。

4.1785年,随着空气组成成分的发现,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吸收的是。

5.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的实验证实了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

6.1939年,美国的鲁宾和卡门利用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来自水。

7.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卡尔文,利用技术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1)场所:叶绿体的 。

(2)条件: 、色素、酶等。

(3)物质变化:将水分解为 ,将ADP 和Pi 合成ATP. (4)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 。

2.暗反应(1)场所:叶绿体的 中。

(2)条件: 。

(3)物质变化①CO 2的固定:C 5+CO 2 −−→酶。

②C 3的还原:2C 3+[H]ATP−−−→酶。

(4)能量变化: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变为 。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利用 能,把 和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 ,并且释放出 。

反应式为: 。

4.化能合成作用的概念: 探究一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探究二 光合作用过程 1.光反应、暗反应的比较2.写出光合作用总方程式:。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导学案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
三、
展示交

6、展示
我精彩
一、叶绿体结构知多少
(1)叶绿体主要存在于细胞中,层膜。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
和上,而基粒是由一系列堆叠而成的。

(2)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有和两大类。

其中;前者又包括和
;后者包括叶绿素a和。

色素主要吸收和,对光吸收最少。

二、完成光反应与碳反应的对比。

光反应碳反应
场所
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联系
四、
点拨升

7、点拨
我提升
下图为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1 ]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以新鲜绿叶为原料提取[ 1 ]中色素时,可用
______________来溶解色素。

分离色素时,层析液液面应(高于、低于)滤纸条上的滤
液细线。

(2)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并用箭头表示出反应物中氧原子的去向:
_________
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内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到。

(3)图中过程Ⅰ为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阶段,在该阶段中,物质[ 2 ]发生光解释放出
[ ]__________,除此以外,该阶段产物还有[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4)过程]ⅠⅠ为______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

若暂时阻断光照,但持续[ 6 ]的供给,。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二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新授课学习目标:1.通过对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相关实验研究的思考和讨论,说明光合作用过程,并从物质与能量视角,阐明光合作用原理,认同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是逐步的、不断发展的2.设计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学习重点: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学习难点: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运用光合作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生成案导学问题一 光合作用的原理 1.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 ,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

2.3.光合作用的过程(1)过程及分析[据图填空](2)反应式 导学问题二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强度(1)概念:植物在_____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的数量。

(2)表示方法:一定时间内_____或_____的数量来定量地表示。

(3)影响因素: 、 (光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的长短和光质)、 、土壤中的水、 等。

4、化能合成作用(1)概念: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 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 。

(2)实例:硝化细菌,能利用氧化 释放的化学能将 合成糖类等有机物,供自身利用。

预习自测:1.下列条件下,改变哪一项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关系不大( ) A.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B.提高温度 C.增加空气中CO 2的含量 D.增加光照强度2.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 .H 2O 在光下分解为[H]和O 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 .CO 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 .光合作用的产物——糖类是在基质中合成的3.杨树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的部位是( )A .叶绿体B .叶绿素C .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D .叶绿体基质技能形成案探究点一光合作用过程1.试用同位素标记法,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各元素的转移途径。

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

光合作用导学案一、导入生活实例引入:一日,我在公园的湖边偶然遇到一个同班同学,他身体瘦弱,1米6的个子,只有80斤的体重。

我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这么瘦弱呢?”他告诉我:“我胃口不好,睡眠不足。

”(同学们,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同学们可能会给出各种答案。

其实,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营养不平衡。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营养平衡呢?二、新课探究活动一: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场所。

同学们分组讨论:(1)蔬菜与水果为什么可以解渴?(2)绿色植物为什么可以进行光合作用?(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讨论后形成初步答案,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对同学们给出的答案,老师不做任何评价,而是让同学们带着疑问去学习新课。

通过阅读课本56页——57页的内容,同学们可以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在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4、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哪里?讨论: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C12H22O11+6 +6 C6H12O6+6O2活动二:探究光合作用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要求:将天竺葵黑暗中饥饿处理24小时;对叶片做遮光处理并碘液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并思考: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天竺葵进行饥饿处理?这个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如果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结果会是怎样?该实验与课文中利用黑藻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有什么吗?如果换成其他植物做该实验会有什么影响吗?通过以上活动和思考,同学们可以巩固对光合作用概念和反应式的理解,同时通过实验增强对光合作用过程的感性认识。

活动三:探究光合作用的意义。

思考:如果没有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光合作用除了制造有机物以外还有哪些意义?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绿色植物?通过以上活动和思考,同学们可以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同时增强保护绿色植物的意识。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光合作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I)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光合作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I)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I) 年级:高一编写人:张雪蒙编制时间:xx.12课题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2.尝试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水分子,追踪在光合作用中氢原子的转移途径过程与方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特点的认识,体验自主学习和与老师、同学之间合作和交流的乐趣;重点难点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学习过程:一、简要回顾,熟悉叶绿体内巨大的膜面积形成的原因再次识图:教科书P.99图5-11“叶绿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填空:在叶绿体平滑的双层膜内,有许多基粒,每个基粒都含有两个以上的_________,这种极大地扩展了_________面积的膜表面,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__________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_____。

根据前面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简要认识,请你尝试写出表示光合作用全过程化学反应式:二、新课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一系列化学反应。

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根据是否___________,把光合作用全过程概括地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一)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1.请自主阅读教材P.103”光反应阶段”两个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1)光反应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

(2)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的用途:①水分解成_______和还原性的________。

其中的_______直接以_____的形式释放出去,而_________则被传递到叶绿体内的_______中,继续参与_________阶段的化学反应。

②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和Pi合成为_______,这样________就转变为储存在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

2019-2020年高中生物《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新人教版
必Array修
1
【模块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阅读教材P97“问题探讨”,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一、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不同颜色的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有影响吗?
问题二、为什么不使用发绿色的灯管作补充光源?
(一):阅读教材P97-99捕获光源的色素,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一、加入SiO2、CaCO3的作用是什么?研磨时为什么要迅速而充分?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后,为什么要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试用图示法画出提取过程)
问题二、滤纸条一端为什么要剪去两角?画滤液细线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三、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问题四、绿叶中色素含有几种?分为几类?分别对光的吸收有什么差别呢?
练一练:
1、从绿叶中提取色素,选取最佳的实验材料是()
A.肥嫩多汁的叶片
B.革职叶片
C.衰老枯黄的叶片
D.鲜嫩、颜色浓绿的叶片
2、在做植物实验的暗室内,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好安装()
A.红光灯
B.蓝光灯
C.绿光灯
D.白炽灯
【模块二】:
阅读P99叶绿体的结构有关内容,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哪些细胞才含有叶绿体?除了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还存在于哪些细胞之中?
问题二、仔细观察叶绿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说说它由哪些结构组。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复习 第5章 第4节 光合作用(1)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I)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复习 第5章 第4节 光合作用(1)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I)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复习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1)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I)一、预习与质疑(课前完成)(一)预习内容课本P97-101(二)预习目标1.通过实验分析,能准确说出色素的种类及功能;(重点)2.通过实验分析,概述光反应的物质与能量变化、条件与场所,用化学反应式总结光反应过程;(重、难点)3.通过实验分析,概述暗反应的物质与能量变化、条件与场所,用化学反应式总结暗反应过程。

(重、难点)(三)你学会了吗?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哪两大类和哪四种?分别吸收什么颜色的光?P992.叶绿体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是什么?用什么试剂提取?3.用什么试剂可以将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分离?分离的原理是什么?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条上出现的色素带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什么?分别是什么色素?5.“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滤纸上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6.捕捉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什么部位?7.叶绿体中含有大量的基粒和类囊体对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什么好处?P998.恩格尔曼的实验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实验的结论是什么?9.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离体的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吗?(不能)为什么?10.什么是光合作用?11.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得到了什么结论?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的实验结果是什么?P10112.萨克斯在实验时将绿叶放置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什么?13.萨克斯的实验体现了实验要遵循的什么原则?其实验组是什么?对照组是什么?14.萨克斯的实验结果证明了什么?15.鲁宾和卡门利用什么方法进行实验?其实验结论是什么?16.你能说出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过程吗?17.卡尔文利用什么方法进行实验的?实验得出什么结论?18.用化学反应式表示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

二、落实与整合(课堂完成)(一)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①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在研磨时还应加入少许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前者有助于研磨充分,后者可防止研磨中________________。

2019高中生物人教版导学案 必修1:光合作用的过程

2019高中生物人教版导学案 必修1:光合作用的过程

高三导学案学科编号 1-4-5 编写人陈锦标审核人使用时间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能记住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2.能说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3.会应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变化还原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

【重点难点】重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难点:应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变化还原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课前利用25min认真阅读课本P101-104,独立完成预习案。

对相关概念和关键内容做整理,自主形成本节课知识脉络。

预习案一、知识梳理:1.《3年高考2年模拟》P52考点二“读教材梳考点”二。

2.概念梳理:(1)光反应和暗反应(2)CO2的固定、CO2(C3)的还原(3)同位素标记法(4)光合作用二、基础自测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1.在上述实验中,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2.在上述实验中,萨克斯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具有很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具体体现在A.没有对照实验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3. 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片层结构的薄膜上B.光反应与暗反应中都有酶参与C.温度降低到0℃,仍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在黑暗处进行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请将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变化还原成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2.利用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分析光合作用的反应物、产物及能量变化。

3.尝试分析当光线突然由暗变强、由强变暗,CO2由无变充足、由充足变无过程中叶肉细胞的A TP、C3、C5的含量变化。

二、总结整理1.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2. 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步骤3. 叶绿体色素的种类、颜色、含量、主要吸收光谱4.叶绿体的结构训练案一、课中训练与检测1. 如图表示光合作用的简要过程。

光合作用导学案及教学设计 (6)

光合作用导学案及教学设计  (6)

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4节,是在完成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之后,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和应用等知识。

光合作用是光能启动的、以物质变化为载体的复杂能量转换过程,对“物质与能量”生命观念的形成具有其他内容不能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从联系农业生产实践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来说,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按照考纲要求,光合作用也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细胞中物质运输的学习,初步了解到能量对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经过酶、ATP等知识的积累,对学习细胞内复杂化学反应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结合细胞呼吸的内容,学生已经知道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需要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来维持。

学生已经认识叶绿体结构,对本课的学习有所铺垫。

光合作用是非常复杂的变化,学生真正的理解和内化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学目标】1、能用“结构与功能观”认识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用“物质与能量观”,阐述光合作用的实质。

2、能用理性思维构建光合作用过程的模型,结合教材归纳光合作用的过程。

3、能按科学探究的要求,小组之间交流学习并描述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具体变化。

4、从社会责任方面,认同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的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关注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5、能举例说明化能合成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的应用。

难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教法与学法】教法:演示教学法、模型建构法、设问引导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观察归纳法。

【教学工具】自制教具、PPT、视频等。

【教学过程】光合作用向来是高中生物的难点和考点,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并有所收获是老师重点要关注的。

动手动脑,寓学于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的主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荣中学高三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6课时)----必修1 光合作用考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课时)※【基础知识梳理】1: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模式图(2)结构②:基质:含有与有关的酶。

③::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

(3)功能:进行的场所。

23(1):色素的功能:叶绿素主要吸收,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2):色素吸收光的范围: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390~760nm,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实验原理:①:色素的提取:绿叶中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中。

②:色素的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反之则。

(2)实验过程:仔细阅读课本98页(3)实验结果※【习题巩固】【例题1】:右面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例题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的检测过程都需有水浴加热过程B.叶绿体色素提取过程中,收集滤液的试管需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而在层析过程中,不需对层析装置加盖C.叶绿体色素提取过程都正确,在色素分离过程中,画滤液细线的操作也正确,但最后在滤纸条上没有清晰的色素带,最可能的原因不是利用了脱落叶片D.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如果提取到的滤液颜色较浅,可往滤液中加入碳酸钙【例题3】: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土壤中缺磷会导致植株矮小,叶色暗绿,依据叶色变化判断可能是缺少类胡萝卜素。

试设计实验探究叶色暗绿是否由缺磷造成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实验所需主要用具、试剂:烧杯、漏斗、试管、研钵、完全培养液、只缺磷的完全培养液、无水乙醇、SiO2、CaCO3、层析液等。

实验材料:正常生长的黄瓜幼苗。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第一步: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各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黄瓜幼苗。

第二步:向A烧杯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向B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到两组黄瓜幼苗叶片出现差异时。

第三步:分别从A、B两组中选取等量叶片,用__________提取叶片色素,用_________法分离色素,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预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缺磷导致叶色暗绿不是由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缺磷导致叶色暗绿是由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考点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及过程(1课时)※【基础知识梳理】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阅读课本101-102页2:光合作用过程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

②: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

③:写出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并用箭头标注反应物中H 、O 的去向 。

※【习题巩固】【例题4】: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h 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A :a 、b 和dB :a 、c 和eC :c 、d 和eD :b 、c 和e【例题5】: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O 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 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 3中的化学能B :CO 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 :被还原的C 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 5D :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 5含量会升高【例题6】: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叶黄素缺失突变体与正常植株相比,若给予红光照射,则光吸收差异显著B.过程Ⅱ为暗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2和3只能用于暗反应还原C 3C.若降低周围环境中的CO 2浓度,则释放O2的速率不变D.若该细胞净光合速率大于0,推测该植物体能积累有机物从而使植株干重增加【例题7】:在光合作用中,RuBP 羧化酶能催化CO 2+C 5(即RuBP )→2C 3。

为测定RuBP 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 5与14CO 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 3的放射性强度。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 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 RuBP 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 测定RuBP 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 单位时间内14C 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 羧化酶活性越高【例题8】: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15N 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B.给水稻提供14C02,则14C 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02一14C 3一(14CH 20)C.给水稻提供14C0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 2H 5OHD.小白鼠吸入180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 218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0考点三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2课时)※【基础知识梳理】 1:光合作用强度(1)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的数量。

(2)表示方法:一定时间内 的消耗或 的生成数量。

2: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1):方法:黑白瓶法:用黑瓶(无光照的一组)测得呼吸作用强度值,用白瓶(有光照一组)测得净光合作用强度值,综合两者即可得到真光合作用强度值(2):用一系列不同光照强度、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的装置,可探究光照强度、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3):NaHCO 3溶液的作用:保证容器内CO 2浓度的恒定,同时满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4):植物光合速率测定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

单位时间内水滴右移的体积即表示光合速率 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因素 (1)内部因素①:与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有关②:叶片的叶龄、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也会影响光合作用。

(2)外界单因子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外界多因子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习题巩固】P点:此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随着该因素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提高。

点:此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而是坐标图中所标示出的其他因子①: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装置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时间是________点;图中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左点是在曲线中的________点。

②: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________段获得的。

③:为了使实验更加准确,还应该设置实验的。

④:如果要测定该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怎样利用该装置设计实验? .考点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1课时)※【基础知识梳理】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实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H点时植物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因为D点后二氧化碳浓度开始下降C.处于实线与虚线交叉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经历一天的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积累,容器内氧气的含量增加【例题14】: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量。

该植物在2 000 lx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mL)是()A.17B.12C.1838 …D :由实验数据可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均为t 4考点五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 (1课时)一: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例题17】: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______________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____________。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吸收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______。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 TP 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_____________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类实验【例题18】: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如甲图所示.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位置处。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 。

当光照强度由 0-20千勒克斯的变化中,图甲中的 CO 2缓冲液的PH 的变化情况是 。

(3):当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叶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mL 。

若此时叶片的呼吸熵(放出 CO 2量与吸收02的量的比值)为0.8,那么叶片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 2外,还需从外界吸收CO 2 mL ,导致此时叶片的呼吸熵小于1的因素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