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源流与发展
中药升降浮沉详解
中药升降浮沉详解中药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趋势,是中药配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一直卓有成效地指导着中药的临床实践。
为了更好地探讨中药的升降浮沉关系和更好地指导临床配伍用药,对中药升降浮沉,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1.【升降浮沉与疾病趋向的关系】升降浮沉学说在人体生理、病理的运用最早见于《内经》,即“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气机紊乱“出入废则神机气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若由外感、内伤或痰食等导致气之运行障碍,可出现郁滞、逆乱、上逆、下陷、内闭、外脱等病证,中药的升降浮沉是从药物作用于疾病的趋向上对其功效的概括。
中药中升浮的药物大多具有升阳、解表、催吐、开窍等功效,可用来改善或消除疾病趋向是向下或向内的病证,如腹泻、脱肛、崩漏或表征不解等。
沉降的药物大多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逆止呕、止咳平喘、潜阳熄风、利水渗湿等功效,可用来改善或消除病势趋向上或向外的病证,如呕吐、喘咳、肝阳上亢、自汗或盗汗等。
大部分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是明显的,但少部分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不明显或存在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平喘、利水。
川芎既能上行巅顶止头痛,又能下行血海通月经,这就需要我们在临床应用中辨证施治。
2.【升降浮沉与性味和质地的关系】药物的升降浮沉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由药物气味厚薄、四气五味和质地共同决定的,它同时也是中药临床运用时具体功效的生动体现。
药物气味厚薄能够决定其作用的升降浮沉,张元素之《医药启源》创造了“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以阴阳为纲对每味药的气味厚薄加以分析;汪昂在《本草备要》中云:“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
精辟地概括了气味厚薄与升降浮沉的关系。
一般来说,辛夷花、薄荷、麝香等味厚之品药性多升;大黄、黄芩、丁香等气薄之品药性多降;防风、荆芥等气厚之品药性多浮;五味子、浮小麦等味厚之品药性多沉。
中药四气即寒热温凉,不同气性的药物升浮之性不同,即四气也能决定中药的升降浮沉。
中草药的升降浮沉
中草药的升降浮沉升降浮沉,就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
它们的意义如下:(一)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势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
(二)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势上逆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
(三)浮:就是轻浮、上行发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药物,都有浮的作用。
(四)沉:就是重沉、下行泄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里的药物,都有沉的作用。
归纳来说,凡升浮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如升阳、发表、散寒、催吐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升浮的。
凡沉降的药物,都能下行、向里;如清热、泻下、利水、收敛、平喘、止呃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沉降的。
升降浮沉,既是四种不同药性,同时在临床上又作为用药的原则,这是它的重要意义。
因为人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势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别,在治疗上就需要针对病情,选用药物。
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胃气上逆的呕吐,当用姜半夏降逆止呕,不可用瓜蒂等涌吐药;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黄耆、党参、升麻、柴胡等益气升提,不可用大黄等通便药;病位在表者,宜发表而不宜收敛,因表症须发汗解表,当用紫苏、生姜等升浮药,而不能用浮小麦、糯稻根等收敛止汗药;病位在里者,宜清热、泻下或温里、利水等沉降药,不宜用解表药等。
如肝阳上逆的头痛,误用升散药,反而造成肝阳更为亢盛的情况;脾阳下陷的泄泻,误用泄降药,反而造成中气更为下陷、以致久泻不止的症状。
升降浮沉,也是对药性认识的一种归纳方法,并且在应用上和药物的归经有密切联系。
例如,肺病咳嗽,当用肺经药物,但又须区分病势的惰况,考虑升浮沉降的药物;如果由于外邪束肺、肺气失宣引起的咳嗽,当用升浮药发散外邪、宣畅肺气,如麻黄、桔梗等;如肺虚久咳就应该用敛肺止咳的五味子、诃子药性沉降的药物来治疗。
又如,气分上逆的病症,应当用沉降药来治疗,但又须区别属于何经的病症,如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就要用半夏、丁香等胃经降逆药;肺气上逆、咳嗽气喘,就要用旋覆花、白前等肺经降逆药。
中药升降浮沉理论沿革及应用纂要
1 o王岩岩. 从 五行学说析 内伤咳嗽 的治法用方[ j ] . 长春 中医药大学
学报 , 2 0 0 9 。 2 5 ( 2 ) : 1 6 1 -1 6 2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1 0 — 1 7 )
・
文 献 文摘 ・
基于数据挖掘对名老中医治疗胃病中药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议 。2 . 形成 因素 。其 决定 因素为药物的 气味厚薄 以及质地 , 气厚 、 味 薄、 质轻及性 温热、 味辛甘 的药物 多主 升浮, 气薄 、 味 厚、 质
社. 2 0 0 7 : 6 2 - 6 3 .
6 明・ 江 7 李
罐. 名 医类案 [ M] . 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 2 0 0 5 : 1 1 4 - 1 2 1 .
航. 杨 少 山. 浅谈 阴 虚 血 瘀 的 机 理 及 其 治 法 [ J ] . 中 医杂
志. 2 0 1 1 。 5 2 ( 2 3 : ) : 2 0 5 2 — 2 0 6 4 .
选取 《 中华名 医名 方薪传 ・ 胃 肠 病》 中全 国1 2 5 位名老 中医运 用 中医药方法治疗 胃病 。共计方刘 1 6 2 首, 涉及 中药 1 9 9 种,
总 用药次数 为 1 5 6 3 次。在 1 9 9 种 中药 中, 使 用频 率> 0 . 5 %的 中药共 5 8 种, 依 次为甘 草、 白芍、 陈皮、 党参 、 白术 、 半夏 、 茯苓 、 黄 连、 枳 壳、 木香 、 黄 芪、 柴胡、 香附、 3归、 - " 砂仁 、 生姜、 吴茱萸等。 药物 类别归纳为 1 8 类, 其 中补虚 药、 理 气药为治疗 胃病的基本 配伍 药类 。 而化痰平喘 药、 清热药和 活血化瘀 药是主要 的增效 配伍 药类 , 解表 药和 温里药等类也有 一定的使 用频 率。对 药性 药味 的统计 , 1 、 药性 以温、 平、 寒 为主 , 累计 频率达 9 4 . 3 4 2 %, 根据 胃病 恣食 生冷 , 寒积 于 中, 或 寒邪直 中 胃脏 最常见 , 治 胃初期 以温药为主。2 、 药味 以苦 、 甘、 辛为主 , 累计频 率达 8 5 . 4 3 6 %, 本 病为 恣食 生冷、 寒邪直 中、 脾 胃运化 失常 , 气血 不畅 , 痰瘀 互结
中药的升降浮沉指的是什么
□韩呈
轩岐纵横 橘井一瓢
中药的升降浮沉 指的是什么
中药理论中有“升降浮沉”之说。中药的 “升降浮沉”到底指的是什么?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 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 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 外;沉,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它是与疾病所 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其中,升与降,浮 与沉是相对立的,升与浮,沉与降,既有区 别,又有交叉,难以截然分开。在实际应用中 升与浮,沉与降又常相提并论。按阴阳属性 区分,则升浮属阳,沉降属阴。升降浮沉理论 也是医家根据不同的病位、病势,采用不同 药物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而总结出来的用药 规律。各种疾病常表现出不同的病势:向上 如 呕 吐 、呃 逆 、喘 息 ,向 下 如 泻 痢 、崩 漏 、脱 肛,向外如盗汗、自汗,向内如病邪内传等。 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 实便秘,在上如目赤头痛,在下如腹水尿闭 等。消除或改善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 需要分别具有升降或浮沉等作用趋向。升浮 与沉降是两种对立的作用趋向。一般来说, 升浮药能上行向外,有升阳举陷、解散表邪、 透发麻疹、托毒排脓、涌吐、开窍、散寒等作 用,病变部位在上在表、病势下陷的宜用升 浮药;沉降药能下行向里,有泻下通便、清热 降火、利水消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 导滞、降逆止呕、止呃、平喘、收敛固涩等作 用,病变部位在下在里、病势上逆的宜用沉
中药中的升降浮沉
敛 , 泻 利 下行 , 主里 。升 降浮 沉 也就 是 指 药
物 对 肌 体 有 向上 、 向下 、 向# 1 - 、 向 内 四种 不
脏 腑 气 机 的 升 降 出 入 与 春 夏 秋 冬 四 时 之 气 也 有关 系 , 即春夏 宜 加辛 温 升 浮药 , 秋
药 物 的炮 制 可 以影 响 转 变 其 升 降 浮 沉 的 性 能 。酒 炒 则 升 , 姜 炒则 散 , 醋炒 收敛 , 盐
炒 下 行 。如 大 黄 泻 热 通 便 主 治 下 焦 热 结 便
秘 , 若用酒炒 , 可 治 疗 目赤 肿 痛 上 焦 热 证 。 而 知 母 主 清 肺 胃 之 火 ,盐 炒 知 母 则 主 泻 下
黪
中药中的升降浮沉
口 吴 有 磐
中 药 中 的 升 降 浮 沉 ,是 对 药 物 作 用 定 向 规 律 的 总 结 。这 一 理 论 , 始 见 于 金 元 时 期
轻 的药 物 大 都 为 升 浮 药 , 如苏叶 、 菊花 、 桂 枝 、 蝉衣等 , 分别有解表散邪 、 透 发 麻 疹 等
焦 肾火 。
向# 1 - , 有 升 阳发 表 、 散 寒催 吐 的作用 ; 沉 、 降 药 同属 下行 而 向 内 , 有潜 阳降逆 、 清热 泻 下
的作用 。 药 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可受 四气五味 、 质地轻重 、 炮制 方 法 、 配伍 应 用 等 多种 因素
的影 响 。
一
花 及 桔梗 、 柴胡 、 枳壳等升达清 阳、 开 胸 行
般认为 , 凡 味属 辛 甘 , 气 属 温热 的药
物 大 都 为升 浮 药 , 如麻 黄 、 桂枝 、 黄芪等 , 分
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沿革探讨
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沿革探讨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沿革探讨提要:升降浮沉药性理论萌发于《内经》中的气机升降出入和气味阴阳厚薄。
汉唐医家在实践中充分运用了药性的升降浮沉。
宋代理学的气机、水火升降之说为其提供了哲学基础。
金元医家的整理概括使之成为完整的药性理论。
明医家又进一步完善了升降浮沉的药性内容。
主题词:中草药药性升降浮沉升降浮沉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六气运化和脏腑气机升降出入为理论基础,以药物的气味阴阳厚薄为依据,通过药物功效的概括而形成理论体系。
从升降出入概念的产生到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本文就其形成与发展概况分阶段简述为下。
1.基础理论萌发期类似升降浮沉的概念,早在先秦时期已有论述。
如《素问·六微旨大论》在论述自然界“生化极变”的规律时说:“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
”进而又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故器者,生化之宇。
……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四者之有,而贵常守。
反常则灾害至矣。
”文中既论述了“升降出入”是宇宙间各种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形式,而且强调此类运动变化必须保持正常,否则就会产生“灾害”。
人体脏腑的气机也必须保持正常的升降出入,如果失常,就会出现疾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论述了人体清阳、浊阴之气的正常运行规律。
如果这种运行规律失常,就会产生疾病。
该篇接着又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当阴阳清浊之气升降失常,则当以相对应之方法调节或治疗。
故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乾,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此类治法均包含了药物趋向性能的初步概念。
中药的升降浮沉
中药的升降浮沉不同的中药在我们的身体中走向不同,有的中药是往上升的,有的中药是往下降的,有的药物走五脏,有的药走四肢,有的走上焦,有的走中焦,有的走下焦。
如何清楚地知道什么药是上升什么药物下降的呢,这个从一些药物的名字就能看出来,比如升麻,就是往上升的,比如沉香就是往下沉的。
花叶升散,凡子必降花和叶是升散的。
它们在植物的最表层,花散发出清香,属于散,叶子每天蒸发出大量的水分,也是属于散,用于人体也由升散的作用。
也有例外比如旋复花,它不升不散,而是降。
凡子必将,植物的种子,比如五味子,车前子,等,植物的种子一般都是在枝头成熟后掉落在地上。
这往往就是下降,它的药性也有下降的作用。
还有桃仁,杏仁,柏子仁等,他们虽然是种子,但是带有油性所以他们便还有一个作用,通便润肠。
这些种子都有一个特点,偏温性。
但是也有例外,蔓荆子性凉,质地轻,可以用于升散头面之风。
植物的枝丫会走人体的四肢,比如桂枝,桑枝等都是走向四肢的,像四肢痛,胳膊发麻引经药可以用桑枝。
梗就是植物的中间的梗子,也叫主茎,植物的养料主要是从植物根通过梗往上运输。
叶子光合作用的能量也是通过茎,运输到根部进行储藏。
所以茎能升能降。
在人体内能起到,通气调气,能升能降,调气就是在这升降之中完成。
根部入药要复杂一些,往上的根和往下的根它所治疗的病都是不一样的,偏向上部的根他是属于给植物输送养料的,往下部的跟是属于再土地里吸取养分。
所以往下部的根往下走一般都是治疗下焦的病的,中间的那一节则为守中,治疗中焦的病。
比如当归,当归可以分为三部分,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
当归头上行而活血。
当归身守中而养血,当归尾下行而破血。
谈谈药物的升降浮沉
谈谈药物的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指药物的作用趋势,是药物性能的形象概括。
随着医学的发展,药性理论讲究的深入,单凭四气、五味,已经难以全面地概括药物作用的多样性。
到了金元时代,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在总结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药物气味厚薄的阴阳属性结合人体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对药物的作用趋势,应用自然界动植物的升降浮沉现象,作了生动的形象概括,从而形成了升降浮沉的药性理论。
这不仅在当时推动了药性理论的研究,沿用至今,仍然是我们理解药物功效和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之一。
为了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一理论,现将药物升降浮沉的基本内容归纳整理,简要介绍如下。
(一)升降浮沉的基本概念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首先观察到很多植物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性,在它们的生活周期中,有着升降浮沉的自然现象。
进而发现世界上的一切物质运动都有这一类似现象,大而五星七曜,小而一草一木,无不存在升降浮沉或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
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从而升降浮沉就成了人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一种思想武器。
不仅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如此,人体脏腑也是处在不断的升降出入的气机运动之中。
在正常情况下,肺主肃降,肝主升发,胃气主降,脾气主升。
从而维持气机升降的协调,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一旦失调,就会出现气机紊乱,产生—系列的症状,这些症状也可通过升降出入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肺气上逆而为咳喘;胃气上逆而为呕吐;脾气下陷而见脱肛;肾气不固可见遗泄等。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针对人体上下表里的不同部位和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调也有升降浮沉四种趋向。
如升提举陷的作用就是升,下降平逆的作用即为降,上行发散之机为浮,下行泻利之效属沉。
由于升和浮、降和沉,它们在作用趋向上有其相似之处,所以常常把升浮、沉降分别相提并论。
升浮的趋向是上行向外,沉降的趋向是下行向内。
药物的这种趋向性能,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得到的反应而概括出来的。
中药的“升、降、浮、沉”是什么意思?
中药的“升、降、浮、沉”是什么意思?
升就是上升,让气上去的意思,比如中气不足而下陷的人,就会出现胃下垂,脱肛,那就要用升的药,比如升麻,柴胡,黄芪,人参等,都可以让气上升
降就是下降,让气往下走的意思,比如气不降,就会出现气逆,嗳气,反流,打嗝等,那就要用降气、或理气的药,比如陈皮,莱菔子,槟榔,都可以让气下降
浮就是表面,让气往外走的意思,比如受了风寒,寒邪等,就要用发散解表的药,比如薄荷,麻黄,桂枝,生姜等,都可以走表祛邪
沉就是里面,让气走里,一般指三阴证,也就是里症了,就要用温阳散寒的药,比如干姜,肉桂,附子,乌药等,都是散寒走里的药
中医讲辛辣味则发散,发散都是升浮的药,所以吃了容易出汗,烦躁,上火等,比如生姜,辣椒,花椒是不是这样呢?
而苦、酸、咸都是寒凉得多,一般都是沉降的药,所以吃了容易安神,清热,睡觉好。
比如三黄片很苦就能够清热,而龙骨牡蛎是咸(海里的)就能安神,睡眠好。
第四节升降浮沉
第四节升降浮沉中药的升降浮沉性能,是用以表示中药对人体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主要反映药物对于病证的病势趋向的影响。
升表示上升,降表示下降,浮表示向外发散,沉表示向内闭藏。
正如李东垣所说:“药有升降浮沉化,生长收藏成,以配四时。
”为了与五行学说合拍,于药性趋向的升降浮沉外,加入了“土居中化”以配足五之基数。
除去“化成”之外,升降浮沉的核心是与“春升、夏浮、秋收、冬藏”相对应。
再考“沉”字,本有“潜伏”之意,如“心若悬于天地之间,慰愍沉屯”(《庄子·外物》)即用此意。
又如后面所论,升降浮沉是古代哲学升降出入理论在药学中的应用,沉亦即入的另一称谓。
因此,沉为闭藏的含义是可以肯定的。
很长时期以来,皆将沉释为“泄利二便”,与其本义相悖,又与降的释义相混,有必要加以澄清。
四种作用趋向当中,升与降,浮与沉,分别是相对的。
而升与浮,降与沉,分别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
故实际上,往往升浮并提,沉降并提,难以截然区分。
结合阴阳之理,则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升降浮沉虽然是重要的药物性能之一,但不少的药物,如消食药、驱虫药、杀虫止痒药等,多无明显的升降浮沉之性。
而不少药物,又具有二向性,其作用趋向,既表现为升浮,又可表现为沉降。
如麻黄之解表与宣肺,其性升浮,而利水退肿与平喘,又为沉降;天麻平抑肝阳、息风止痉,表现为沉降,而祛风诸用,又表现为升浮;胆矾涌吐,升浮之性甚烈,而收湿敛疮,则属沉降。
这些药物虽有二向性,但有主次之分,如麻黄一药,多言其为升浮之品。
一、升降浮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升降浮沉理论的形成药有升降浮沉趋向的思想萌芽于《黄帝内经素问》,宋人虽有进一步论述,但未结合具体药物,将其作为药性理论加以系统研究始于金代。
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气”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着的,即气化而生万物。
而“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
《黄帝内经素问》将自然界这种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称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中药的“升降沉浮”
中药的“升降沉浮”由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利、崩漏、脱肛),或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等病势趋向,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这种性能,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法邪外出。
升和降,浮和沉都是相对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泄利等作用。
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
但仍有些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显或存在着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又可平喘、利水;川芎既“上行头目”,又“下行血海”。
不过,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一般说来,病变在上在表宜用升浮而不宜用沉降,如外感风寒,用麻黄、桂枝发表,在下、在里宜用沉降,而不宜用升浮,如里实便秘之证,用大黄、芒硝攻下。
病势逆上苔,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之头痛,当用牡砺、石决明潜降;病势陷下者,宜升而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人参、黄芪、升麻、柴胡等药益气升阳。
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
当时很强调药性升降浮沉与四时气候的关系:“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张元素《医学启源》)。
注意服药、服食与季节、气候的关系,这一思想在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 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故李时珍说:“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
”但对此“无”字,应理解为“多数不”。
如前所述,性味是从特定角度对中药作用特征的概括,药性升降浮沉也是如此。
中药药性与中药药理之三:升降浮沉的现代认识
中药药性与中药药理之三:升降浮沉的现代认识
升降浮沉,是中药性能的又一补充,以表示药物的作用趋向。
药物入体后所产生的作用是向上、向外的,谓之升浮;向下、向内的谓之沉降。
升浮表现为:升阳、举陷、发表、开窍、祛风、散寒等;
沉降表现为:潜阳、降逆、收敛、止咳、平喘、清热、利水、通便等。
临床可以利用中药升浮与沉降的特征,参与纠正失调的脏腑功能,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助邪外出。
药物的升降沉浮特点与其本身的性味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升浮的药物多具有辛、甘味和温、热性;沉降的药物多具有酸、苦、咸味和寒、凉性,此外,药物升降浮沉的趋势还受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有关升降浮沉药性的现代研究资料不多,主要是结合具体药物的药理实验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观察,如升麻、柴胡在补中益气汤中的作用等。
临床实践证明,补中益气汤对子宫脱垂有效,动物实验也显示,该方能选择性的提高兔、狗在体或离体子宫平滑肌的张力,方中如去掉升麻、柴胡,可见作用减弱且不持久;单味升麻柴胡并不表现作用。
也有实验证明,单味升麻、柴胡都可显著提高兔离体子宫的张力,两者间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麻黄,药性辛、温,属于升浮药,具有发汗作用;
附子,药性辛、热,具有强心、抗寒、抗休克作用;
----------------------
浙贝母,药性苦、寒,具有镇咳、平喘作用;
羚羊角,药性咸、寒,具有镇静、抗惊厥、解热、降血压作用。
这为升降浮沉理论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中药的:升降沉浮
中药的:升降沉浮概念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
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收敛,趋向于内。
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相对而言的。
包含了药物作用定向的概念,也是说明药物作用的理论基础之一。
中医学认为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总括,它概括了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生理活动及新陈代谢整个过程。
作为药性理论来讲,升降浮沉既有单纯的药物作用趋势的概念,又有参与调整、恢复、平衡脏腑、经络气机运动的含义。
渊源有关升降浮沉的概念,早在先秦时期已有论述。
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并说:“四者之有,而异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
指出了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一旦发生故障便是疾病的产生。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慄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阐明了应根据升降出入障碍所产生疾病的病势和病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同时这里应当指出《内经》所提出的“越之”、“竭之”、“发之”、“收之”、“泻之”ビ包含了药物作用趋向的性能,可见《内经》为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沿革自《内经》为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莫定基础之后,虽早期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均未作进一步的探讨,但是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促进了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发展。
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总结了汗、吐、下、温、清等治法,其中汗法、吐法、温法多是运用升浮药组成的方剂;下法、清法,则多是运用沉降药组成的方剂,充分体现并应用了药物的趋向性能。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创立了“十剂”分类理论,其中宣、补、轻等剂具有升浮趋向;通、泻、重等剂具有沉降趋向。
中药的升降浮沉
中药的升降浮沉药材的升降浮沉是中药学术语。
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
基础内容每种中药作用于人体后对病位和病势所产生的趋向。
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四气五味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升指升提举陷,降指下降平逆,浮指上行发散,沉指下行泄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气味阴阳归属及其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根据机体升降出入障碍的不同病位病势,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为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经金元时期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及明代李时珍的补充和发展,理论趋于完善。
升降浮沉理论也是医家根据不同的病位病势采用不同药物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而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
各种疾病常表现出不同的病势: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泻痢、崩漏、脱肛,向外如盗汗、自汗,向内如病邪内传等。
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头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
消除或改善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需要分别具有升降或浮沉等作用趋向。
属性确定一般来说,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如麻黄、桂枝、黄芪等,分别有发散风寒、升阳举陷等升浮作用。
凡味属苦酸咸,气属寒凉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分别有泻下通便、消积导滞等沉降作用。
因此中医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散,热无沉降”之说法。
药物的质地轻重,也决定升降浮沉。
一般花、叶、枝、皮等质轻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桂枝、蝉衣等,分别有解表散邪、透发麻疹等升浮作用。
凡种子、果实、介壳、矿石等质重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如葶苈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分别有降气平喘、消积导滞、潜阳熄风等沉降作用。
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花类药皆升,旋覆花独降;石类皆降,海浮石独升。
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病全表现在上、在下、在外、在里,如向前能祛痰降气,善治肺实咳、痰多气逆,故性属沉降。
阴阳属性: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中药的趋向性:升降浮沉
中药的趋向性:升降浮沉中药对于人体的作用是有着不同的趋向性的,其不一样的特性,表现出不一样的趋向性。
有的药性升发,有的药性下沉......经过历代医家的经验总结,最后将药物的这种趋向性归纳为四大点:升降浮沉。
其中,升即指的是上升提举,趋向于上。
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
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
沉,则向内收敛,趋向于内。
用“升降浮沉”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的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
其中,升与降,浮与沉是相对而言。
中医理论体系里,离不开阴与阳的属性,升降浮沉自然也有其阴阳属性的划分。
从字面意思就能知道,其升与浮,属阳。
降与沉属阴。
升降浮沉,代表药物不同的药性,表示其药物作用的不同趋向。
一般来说,升浮药大多温热,味辛甘淡,质地较为轻清,作用主要是上升,向外。
其主要功效大多是: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行气开郁,活血化瘀,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涌吐催吐等等。
而相反,沉降药则大多性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则较为重浊坚实。
其大致的作用趋向是主向下,向内。
主要功效大致:清热泻火,泄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等等。
正是因为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药性,故而其能够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使其紊乱的气机恢复正常,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病位在上的时候,治疗宜选用升浮之品,而忌沉降之品,避免将外邪引入机体。
例如外感风热,病位上焦,应该选用薄荷、菊花等轻清清热之品,以其升浮药性来疏热解表。
病位在下者,则应该选用沉降之品,因势利导,祛邪外出,而不应选择升浮药,避免邪恋于内。
例如热结肠燥,大便秘结时,应选用大黄、芒硝等沉降药泄热通便。
尺泽穴,虽然是肺经上的合穴,能够治疗肺系疾病,例如咳嗽、气喘等,但是其有一个特殊的治疗作用:能够治疗急性的腹痛吐泻。
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急性的腹痛吐泻,可针此穴,直刺0.8--1.2寸。
中药升降浮沉的故事
中药升降浮沉的故事从前啊,有个小药童跟着老中医学习。
这老中医可厉害了,对中药的升降浮沉那是了如指掌。
有一天,药童就好奇地问:“师父啊,您老整天说这中药的升降浮沉,到底是啥意思呢?”老中医笑了笑,开始讲故事啦。
老中医说:“咱先来说说这升的药吧。
你看那柴胡,就像一个小火箭似的。
有个病人啊,老是感觉气虚下陷,就是那种总觉得肚子里的气啊直往下坠,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都没精神。
这时候啊,柴胡就派上用场了。
柴胡就像是个大力士,拉着那股下陷的气,‘嗖’地一下就往上升,让病人重新精神起来。
就好比你放风筝,本来风筝掉地上了,柴胡就是那阵把风筝重新送上天的风。
”药童听得入神,老中医又接着讲:“那降的药呢,就拿半夏来说。
有个家伙啊,老是咳嗽,感觉喉咙里有东西,还老是往上呕,就像一口痰在嗓子眼儿里开派对,还想往出跑。
半夏呢,就像个严厉的警察,把那些往上乱蹿的痰啊、气啊,统统往下赶。
它就像一个大扫把,把那些捣乱的东西都扫到下面去,让喉咙和胃都清净清净。
”“那浮的药呢?”药童迫不及待地问。
老中医摸了摸胡子说:“浮的药啊,像薄荷。
有个小娃子,受了风热,脑袋昏昏沉沉的,就像被一团热气给罩住了。
薄荷就像个清凉的小精灵,它浮在体表,把那风热之邪给吹散喽。
就像一阵清风,轻轻拂过湖面,把那热气都给带走了。
”“那沉的药呢?”药童眼睛亮晶晶的。
老中医哈哈一笑:“沉的药啊,像磁石。
有个病人老是心神不宁,晚上睡觉啊,感觉心都飘在空中,落不了地。
磁石就像个大铁锚,‘哐当’一下就把那飘着的心给拽到身体里,让它沉下来。
磁石沉在身体里,就像定海神针一样,让病人能安稳睡觉。
”药童听了师父的话,一下子就对中药的升降浮沉有了很清楚的认识。
从那以后啊,他在学习和使用中药的时候,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这中药的升降浮沉啊,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不同的药在身体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把身体里的小毛病都给调理得妥妥当当的。
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溯源及升降浮沉药对配伍研究
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溯源及升降浮沉药对配伍研究升降浮沉药性理论是指导临床组方遣药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古籍及文献研究得知,升降浮沉理论萌芽于《黄帝内经》,实践于《伤寒杂病论》,成立于《医学启源》,发展于《本草纲目》及现代。
升降浮沉理论目前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实验研究少有,临床研究中其对组方的指导主要包括升降相反、升降相生、以升为主和以降为主4种形式。
运用升降浮沉药性配伍的药对主要有升药配对、升降配對和降药配对3种。
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开展升降浮沉药性实验研究,揭示升降浮沉的科学内涵,将有助于其更科学的指导临床用药。
标签:升降浮沉;中药药性;历史源流;药对配伍Origin of lifting and lowering theory and its herb pair studyGUO Zhaojuan,YUAN Yiping,KONG Liting,JIA Xiaoyu,WANG Ningning,DAI Ying,ZHAI Huaqiang*(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102,China)[Abstract]Lifting and lowering theo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guiding clinical medic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ancient books and literature,we learned that lifting and lowering theory was originated in Huangdi Neijing,practiced more in the Shanghan Zabing Lun,established in Yixue Qiyuan,and developed in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and now However,lifting and lowering theory is now mostly stagnated in the theoretical stage,with few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the clinical study,the guiding role of lifting and lowering theory to prescriptions?mainly includes opposite?role?of lift and lower medicine property,mutual promotion of lift and lower medicine property,main role of lift medicine property and main role of lower medicine proper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lifting and lowering theory,the herb pair compatibility include herb combination of lift medicine property,herb combination of lift and lower medicine property and herb combination of lower medicine property Modern biological technology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o carry out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lifting and lowering theory,revealing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it,which will help to promot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Key words]lifting and lowering theory;Chinese herbal property;historical origin;herb pair升降浮沉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原则之一。
什么是升降浮沉?中药的升降沉浮的含义、性质和作用
什么是升降浮沉?中药的升降沉浮的含义、性质和作用什么是升降浮沉中药的升降浮沉是指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
升就是上升、升提之意,表示作用趋向于上;降就是下降、降逆之意,表示作用趋向于下;浮就是轻浮、上行发散之意,表示作用趋向于外;沉就是重沉、下行利之意,表示作用趋向于内。
在此种作用趋向中,升与降,浮与沉,都是相对而言的。
而升与浮,降与沉,又是分别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而难以截然区分的。
在实际应用中,升与浮,沉与降,又往往相提并论。
结合阴阳之理,则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药有升降浮沉趋向的思想萌芽很早,但一直不系统,亦未能与具体药物相联系,自金代开始,则成为重要的药性理论。
中药的升降沉浮性质和作用升降浮沉是从药物作用的不同趋向来说明药性的一种理论。
这一理论是对四气五味理论的补充,对于更全面认识中药的药性和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的作用。
升浮是指药物的作用向上向外,沉降是指药物的作用向下向里。
人体的病变,从部位来说,有上、下、表、里的不同;从病情的发展趋势来说,有向里发展、向外透发等不同。
所以在治病时,应针对不同的病变部位和病机,采用相应的具有不同升降浮沉作用的药物。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指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就是这一治疗指导思想的体现。
具来说,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质和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性质升的药物,具有升提的作用,主要用以治疗病势下陷的病证。
如黄芪、升麻等药能升提中气,所以可用以治疗胃下垂、子宫下垂、久泻脱肛等病证。
性质降的药物,具有下降、镇压的作用主要用以治疗气机上逆、邪火上升的病证。
如代赭石具有降胃气上逆、肺气上逆的作用,可治疗呕吐、气喘等病证;龙胆草具有降肝火的作用,可治疗肝胆火热上逆的病证。
性质浮的药物,具有上浮、发散的作用主要用以治疗病位在表、在上的病证。
如薄荷、蝉蜕等性上浮而发散,所以可用以治疗病邪在表的表证和头面部的病变。
性质沉的药物,具有下行、泄利的作用,主要用以治疗病位在下、在里的病证。
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
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一.升降浮沉的含义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升——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向内收敛,趋向于内二.升降浮沉的形成1.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疗效2.药物表现出的不同作用趋向3.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病位上病势上向上(如呕吐)在表(如表证)向下(如脱肛)在里(如便秘)向外(如自汗)在上(目赤肿痛)向内(表证入里)在下(腹水尿闭)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三.升降浮沉的作用1.升浮药——性温热,味辛、甘、淡,质轻;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作用:疏散解表、行气活血、开窍醒神、升阳举陷2.沉降药——性寒凉,味酸、苦、咸,质重坚实,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作用:清热泻火、泻热通便、利水渗湿等四.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1.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2.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顺病位,逆病势)3.复杂病证——升降并用五.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1.四气五味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多升浮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多沉降药2.药物质地(参考)(1)一般来讲,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2)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为沉降药(3)特殊——诸花皆升,旋复花独降;诸子皆降,苍耳子独升 ......3.炮制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的性能,比如:酒制则升,姜炒则散,盐炒下行,醋炒收敛 ......4.配伍药物的升降浮沉通过配伍也可受到抑制(1)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2)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
【转载】升降沉浮
【转载】升降沉浮一、归经研究方法归经指中药对人体某部分具有选择性治疗作用的特性。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实验研究的思路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根据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及其作用部位研究中药的归经;二是根据药理效应选定某些特异性的药理观察指标研究中药的归经。
1.对确定归经的依据进行探讨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以所治病证的脏腑归属确定归经。
如能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疾病的药物归入肺经;能治疗心悸怔忡等心系疾病的药物归入心经;能治疗阳痿、遗精等肾系疾病的药物归入肾经等。
二是以药物的自然属性确定归经。
如以五味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酸入肝;以五色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色白入肺、色赤入心、色黄入脾、色青入肝、色黑入肾;以五气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燥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以药物的质地、形状等特征为依据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质之轻者上入心肺,质之重者下入肝肾。
如质地重坠之牡蛎、磁石能沉坠入肝肾;胡桃形似脑而补脑等。
此种标定方法多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不足以反映归经理论的普遍规律。
2.药物有效成分代谢分布测定法该方法就是通过现代药物动力学的技术,观察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在体内脏器的分布特点,以此来说明中药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与中药归经的关系,从而揭示中药归经的实质。
在多数情况下,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与其药效有直接关系,运用此种方法能从一定层次上反映药物的归经。
3.微量元素法不少研究者认为中药的某些作用与微量元素有关。
提出微量元素“归经”假说,认为中药的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迁移,选择性富集及微量元素络合物对疾病部位的特异亲合是中药归经的重要基础,并从中医“肾”功能方面探讨,认为微量元素锌、锰是中药归肾经的物质基础。
通过对常用的21味补肾助阳药进行微量元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以微量元素Zn、Mn、Fe作为共同的物质基础,实施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控制而呈现整体效应。